五年级下册《认识方程》教材分析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精品同步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精品同步说课稿)
4.成功体验: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让他们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
5.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他们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2.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教具:方程卡片、问题情境卡片等,用于直观展示方程的概念和实际问题。
2.多媒体资源:PPT、教学视频等,展示方程的解法步骤和实际问题的解答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技术工具:交互式电子白板,方便学生实时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互动性。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2.教学难点:
(1)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模型,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解方程的过程中,熟练运用等式的性质,简化计算过程。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五年级学生,年龄大约在10-11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图形认知和测量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喜欢探索和解决问题,但学习习惯尚在形成中,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认识方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认识方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认识方程》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认识方程》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章,主要介绍了方程的概念、组成以及简单方程的解法。

这一章节的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方程和不等式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并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方法求解方程。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代数初步知识,对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方程的概念和组成,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方程,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方程的概念和组成,理解等式的意义。

2.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够列出简单的方程。

3.掌握简单方程的解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方程。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方程的概念和组成,简单方程的解法。

2.难点:理解等式的意义,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方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用字母表示数,掌握简单方程的解法。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资料。

2.教学PPT。

3.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4.教学板书。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三年级学习的代数初步知识,让学生回顾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意义。

通过简单的例子,如2x表示2个x,复习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问题、速度和时间问题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这些问题中的未知数。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感受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方程问题。

例如,给出一个方程2x + 3 = 7,让学生求解x的值。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等式的意义,即等式两边的值是相等的。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认识方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认识方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认识方程》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认识方程》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的内容。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并能够解简单的方程。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方程这一概念还比较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需要通过实例来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方程的解法,能够解简单的方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并能够解简单的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方程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并能够解简单的方程。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本质,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掌握方程的解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方程,理解方程,并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数量关系,并引入方程的概念。

2.探究新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尝试用方程表示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本质。

3.巩固新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巩固对方程的理解和掌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7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7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教案

第7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对于方程的学习,本套教材安排了四次。

第一次是在四年级下册,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初步认识方程,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次是在本册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中,安排了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分数问题。

第三次是在本单元,其主要学习内容,一是解形如a±=b的简单方程,二是进一步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方程作为重要数学思想的理解。

第四次是六年级上册,主要内容是会用方程解决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问题。

本单元是在四年级下册所学的字母表示数、初步认识方程,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理解方程的意义,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

因此,本单元教材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寻找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相等的关系,列方程求解的全过程。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三个关键步骤:一是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二是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三是解方程。

教材结合“邮票的张数”“相遇问题”两个具体情景,引导学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重视在现实背景下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求解方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自主理解并掌握这些方程的解法。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解方程的过程,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不仅如此,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都关注学生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用不同的直观模型表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邮票的张数”“相遇问题”中,教材呈现了不同的图示表示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期中,“邮票的张数”中用的是方框图,表示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180张,从中可以清楚看出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3;“相遇问题”用的是线段图,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淘气走的路程笑笑走的路程=840米。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方程》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的意义,以及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方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对于方程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来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的意义。

2.培养学生用方程表示简单数量关系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的意义。

2.难点:让学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方程的作用,理解方程的概念。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的规律。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2.学具: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学习用品,如纸张、笔等。

3.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问题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方程打下基础。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意义。

同时,讲解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方程的基本要素。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一些简单的方程问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方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程优秀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程优秀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理解方程的概念,并能简单识别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 学生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2. 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等式、未知数、解。

2. 一元一次方程:形式、解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方程的概念。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1. 理解方程的概念,并能识别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关于方程的图片、实例等。

2. 练习题:有关方程的练习题。

3. 学具:彩笔、纸张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找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这个问题。

2. 讲解:介绍方程的概念,解释等式、未知数和解的含义。

举例说明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并讲解解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练习题。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八、拓展与应用:1. 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物体长度、计算费用等,运用方程进行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创造一些自己的方程问题,并解题。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一些一元一次方程的练习题。

2. 学生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方程进行解决,并写下来。

十、评价与反思:1.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方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评价。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五认识方程-《方程》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五认识方程-《方程》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方程的概念和求解方法表现出很大的兴趣。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方程的意义。在讲授理论时,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于移项和合并同类项的步骤感到困惑,这成为了今天教学的难点。
我尝试用不同的例子和图示来解释这些步骤,但感觉还需要在今后的课程中继续强化这部分内容。或许可以设计一些更具互动性的活动,比如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出题,然后交换解答,这样可以在实践中加深对方程解法的理解。
-重点3:给定实际问题,如“小明买了3本书和2支笔花了14元,每本书和每支笔的价格分别是多少?”让学生尝试建立方程模型并求解。
2.教学难点
(1)理解方程中未知数的含义,能够正确识别并替换未知数。
(2)在解方程过程中,正确进行移项和合并同类项,避免运算错误。
(3)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模型,找到等量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方程的概念及其表示的意义,能够识别方程的基本形式。
(2)掌握解简单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如移项、合并同类项等。
(3)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方程模型并求解。
举例:
-重点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天平问题、年龄问题等,让学生理解方程表示的是两个数量相等的关系。
-重点2:以具体的方程为例,如3x+5=14,引导学生学会解方程的方法,如将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变量项移到等号左边,然后进行求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方程的识别和解方程的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我会通过具体的方程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方程相关的实际问题。

北师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认识方程》教材分析

北师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认识方程》教材分析

北师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认识方程》教材分析泉州师院2009级小学教育专业部分作业选登(一)090401037谢莹莹(一)相关知识分析1、代数的思想精髓是什么?代数思想对数学的影响和意义?代数的思想精髓是:代数知识、代数的思想方法和学生学习代数的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是人们对数学知识和本质规律的认识,是分析、处理与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途径。

代数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重要素材。

代数是研究数、数量、关系与结构的数学分支。

代数的基本思想:研究当我们对数字作加法或乘法时会发生什么,以及了解变量的概念和如何建立多项式并找出它们的根。

代数思想方法就是学生运用字母来代替具体数值进行思考的思维形式。

它是一种特殊的抽象思维形式,它对小学数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1、用于刻划一定的数量关系或规律。

2、用于概括和表示某类知识的共同特征。

3、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健康发展。

4、有利于小学到初中的顺利过渡。

虽然代数思想方法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但在小学阶段恰当地培养和运用代数思想方法,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而且还会促进学生对小学数学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并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教学中关键在于把握“适当”二字。

2、方程知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它在代数中的作用和地位?方程知识基本内容:代数式、方程、列方程、列方程关键问题、等式性质、移项、移项规则、加去括号规则、移项关键问题、乘法分配率、解方程步骤、方程组、解方程组的步骤、消元的方法。

关于方程和解方程的知识,在初等代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生初步了解代数的基础上进行简易方程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因为对小学生来说,从具体事物的个数抽象出数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现在由具体的、确定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变的数,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而且,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工具,从列出算式解发展到列出方程解,这又是数学思想方法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程》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程》教案、教学设计
5.创新题: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将其转化为方程,求解。这类题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运用方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要求:
1.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注意书写规范,保持解答过程的简洁。
2.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鼓励孩子独立思考,遇到问题时,可以引导孩子回顾课堂所学,或与同学讨论。
2.提高题:解答课本第36页的应用题,要求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方程,并求解。这类题目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拓展题:完成课后拓展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程知识解决一些稍有难度的数学问题。例如:已知一个数的3倍加上2等于25,求这个数。
4.小组合作题:分组讨论并完成课后小组合作题,要求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题目可以设置为:某商店举行促销活动,购买3件商品打8折,购买5件商品打7折,请问购买多少件商品时,可以享受最低折扣?
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程》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方程是表示两个表达式相等的一种数学式子。
2.学会识别方程的各个部分,如未知数、常数项、系数等。
3.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如加减法、乘除法原理,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4.掌握方程的解法,如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等。
2.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等式性质,规范解题过程。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方程的作用,提高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的能力。
4.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方程的概念及其结构,明确未知数在方程中的作用。
2.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如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等。

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程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程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程优秀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认识方程的组成部分,包括未知数、等式等。

2. 学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能够求解未知数的值。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方程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一、方程的概念及组成部分。

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教学难点:一、方程的意义的理解。

二、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PPT、黑板等。

二、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计算长度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未知数。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方程的组成部分,包括未知数、等式等。

三、实例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具体的一元一次方程例子,讲解解方程的步骤和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方程,理解解方程的思路。

四、练习与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尝试解不同的一元一次方程。

2.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和解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教学评价:一、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评价学生对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掌握程度。

二、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方程的应用(1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举例,如购物、计算长度等,展示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方程进行计算。

《方程》说课稿 北师大版

《方程》说课稿 北师大版

《方程》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方程》。

一、说教材方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三课时,方程是量认识的一个飞跃,是学生今后学习运用方程解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问题的数学工具。

从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发展到列出方程解,从未知数只是所求结果到未知数参与运算,这又是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一次飞跃。

为了使学生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产生学习方程的欲望,教材设置了多方面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这些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发现等量关系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然后尝试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表示各个相等关系。

教材非常重视对相等关系的挖掘和描述,为后面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活动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

2、使学生经历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等量关系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建模的数学思想和符号化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分类、抽象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我们知道,用算术方法解题,列算式时的数量关系把已知和未知隔裂,已知条件作为一方,要求的问题为另一方,通过已知数量的运算得到未知数量。

而列方程的数量关系,把已知和未知融合起来,共同参与运算。

学生从列算式求答案的习惯思维转向列方程表示等量关系,必然会有困难。

基于以上思考,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能准确从生活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数学模型,然后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是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

四、说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 ,教师要通过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 启发引导法”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通过合作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教材分析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教材分析

《方程》教材分析通过填“>”“<”或“=”,使学生体会到这些式子中,有些式子左右是相等的,从而提出等式的概念。

等式在小学阶段是一个不给出定义的概念,只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等式的概念,会举出等式的例子就可以了。

这部分教材主要教学等式的基本性质,但在教学中不要出现这个词。

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观察两组图的变化,发现:在天平左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的平衡状态不变。

进而得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重点应放在等式的同加、同减上,同乘、同除以由于受实验的限制,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可以通过推理来完成。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方程概念的教学,如果一盒茶叶的质量是x克,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可以用等式2x =100表示这个平衡关系,2x=100同时又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把它叫作方程。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再举一些方程的例子。

例题1是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方程的教学。

教师可以提问:方程通过怎样的变化可以得到x等于什么的形式?例题1同时还向学生介绍了“方程的解”这一概念,这里不必向学生介绍概念的具体文字,只要学生知道x=2是方程2x=4的解就可以了。

例题2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先计算出1.8×40,因为先计算出来,方程就可以简化成4x-72=56,这样就可以应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了。

例题2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教给学生检验的方法,以后如果题目没有提出特别的要求,学生可以进行口头检验。

“练一练”的第3道题要让学生知道3个x加上5个x是8个x,也就是8x=19.2,像这类方程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会经常用到,学生应该掌握。

例题3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按题目叙述的顺序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可以有以下思路:思路l:欧洲的4倍+336=亚洲;列出的方程:4x+336=4400。

思路2:欧洲的4倍=亚洲-336;列出的方程:4x=4400-336。

五年级下册《认识方程》教材分析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认识方程》教材分析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认识方程》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本单元的主要内容:用字母表示数,认识方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初步学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学习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与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慨括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等量关系,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

3、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4、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认识方程,也是学生用算术思维迈向代数思维的新起点。

无论是用字母表示数,还是寻找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对于小学生而言都是很抽象的。

同时,本单元内容又是后面学习代数相关知识的基础,所以这部分的教学至关重要。

本单元教材分析:、创设丰富的情境,使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理解,是在经历运用字母表示具体数量的活动中实现的。

教材通过青蛙儿歌、母子年龄、摆小棒等情境,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和公式,这样表示即简洁明了,又抽象概括。

比如,教材中的“青蛙儿歌”情境,通过儿童熟悉的儿歌形式,引出用字母表示数,即一只青蛙一张嘴,N只青蛙N张嘴。

2、密切方程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方程方程刻画的是现实世界中的等量关系。

学习它的第一步是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材设置了许多问题情境,通过对多个实例的讨论,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含有未知数等式的共同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方程的概念。

教材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方程的作用,并产生学习方程解法的愿望。

3、利用天平游戏,帮助学生理解等式性质教材对解方程的方法的引入与原来的教材不同,原来的教材主要是通过运用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解方程,而本教材是用等式性质引入解方程的方法的。

教材利用天平这一直观教具,让学生观察天平两侧都加上或减去相等的质量,天平依然平衡。

引导学生发现“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程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程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识别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 培养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掌握等式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列出方程,培养学生的方程思想。

2. 利用同桌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探究解方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方程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合作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方程的概念,会识别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 掌握等式的性质,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1. 理解方程的两边加减乘除同一个数的性质。

2. 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列出方程,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 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尝试列出方程,并讨论交流解方程的方法。

3. 讲解: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讲解等式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解法。

4.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等式的性质。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2. 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笔记。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和测试,评价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重要性。

2. 利用同桌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解题规律。

4. 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生动形象地展示方程的解法。

七、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列出方程。

2. 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辅助讲解和展示。

3. 准备练习题及答案,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认识方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认识方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认识方程》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认识方程》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章,主要介绍了方程的概念、组成及简单方程的解法。

本章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代数知识打下基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但他们对方程的概念和组成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理解方程的组成;2.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方程的概念和组成,会解简单的方程;2.难点:理解方程的本质,能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方程,让学生感受方程的实际意义;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方程的实例和解题过程;2.练习题:准备一些简单的方程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实际意义。

例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一共花了3元,其中铅笔1元,求橡皮的价格。

让学生意识到方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方程的概念和组成,如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等。

通过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方程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规律,如方程的性质、方程的变形等。

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补充。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的方程思想(2021年小学数学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的方程思想(2021年小学数学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的方程思想小学生的数学很初等,很简单,尽管简单,里面却蕴含了一些深刻的数学思想,其中首推的便是方程思想。

方程思想具有很丰富的含义,其核心体现在建模思想和化归思想。

小学四则混合运算仅仅提供了一种算法,而方程则比较全面的展示了一种建模思想,即用符号将互相等价的两件事情联系,等号的左右两边等价,至于其中的关系是自然语言表达的,还是数学符号表达的,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等号两边的事件在数学上是等价的,这就是数学建模的本质表现,即知识阐述了一个事实本身,只是在说明两件事情是等价的,这些体现在列方程上。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一次认识方程是在四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

这是学生由算术思维迈向代数思维的新起点,无论是用字母表示数,还是寻找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对于小学生而言都是很抽象的。

这一单元是后面学习代数相关知识的基础,所以至关重要。

因此教材安排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帮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然后结合学生的经验,采用多种方式,理解与方程有关的概念,把握方程的本质;最后结合天平模拟等式变形的过程,让学生观察,进而利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这一学习过程,让学生逐步把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是把生活世界引向符号世界,等式的性质也是符号世界里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式。

虽然四年级下册是第一次接触方程,但是在此之间教材在第一学段已经埋下了许多伏笔。

例如,一年级下中的第一单元加与减(一)里《开会啦》这一课中就出现过这样的题目:8+()=14,14-8=();6+()=13,13-6=(),本题意在理解加与减之间的关系,发现加与减其实是逆运算。

二年级上册中学习除法时,运用了想乘算除的方法,包括计算有余数除法试商的过程,都是运用了乘除法互逆的思想。

再如解决问题中,笑笑有15张卡片,淘气有10张卡片,淘气再多几张卡片就和笑笑一样多了?还有二年级上册倍数问题中,笑脸8个,笑脸是哭脸的2倍,哭脸有几个?四年级上册学习的时间、速度、路程之间的等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都是在为方程思想埋下伏笔。

《认识方程》说课稿

《认识方程》说课稿

《认识方程》说课稿《认识方程》说课稿1一、教材简析和教学目标(播放视频)刚才,大家看到学生们正在轻松地玩,你能猜到这是哪部分知识点吗?是的——《认识方程》,我将静态知识进行了动态化处理。

评委老师,下午好!《认识方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学生已经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同时又是即将学习“解方程”的基础。

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生活情境中的等量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经历从生活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到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系的过程;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会到发现、创造的乐趣,经历数学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思路我的教学思路是让学生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建立方程模型---然后运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本课的教学不拘泥于方程定义的文字描述,而是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经历寻找等量关系的过程。

基于以上思考,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导入课题;自主学习.感知方程;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三、教学过程首先,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扑克游戏、激疑引趣我设计了一个“扑克牌猜数”游戏。

拿出13张扑克牌,分别代表数字1—13,让学生从中任抽一张,不让老师看见这张牌。

然后跟学生说只要你们用这张牌上的数字按要求计算后把结果告诉我,我就能快速猜到所抽的数字。

学生应该会兴致勃勃地上来抽一张牌,按要求计算后报出结果,比如得数是75,我猜到数字6,学生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再次玩游戏,比如这次学生的计算结果是45,我猜到数字3.(2)导入课题、提出问题在激发学生的疑问和兴趣后,我赶紧介绍帮我忙的就是数学王国中的“方程”,导入课题。

(板书:认识方程)然后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我顺势确定两个作为本节课将要研究的大问题。

“什么是方程?”“为什么要学习方程?”(板书:“什么是方程?”“为什么要学习方程?”),关注学生问题探究意识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认识方程》教材分析北师
大版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用字母表示数,认识方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初步学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学习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与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慨括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等量关系,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

3、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4、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认识方程,也是学生用算术思维迈向代数思维的新起点。

无论是用字母表示数,还是寻找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对于小学生而言都是很抽象的。

同时,本单元内容又是后面学习代数相关知识的基础,所以这部分的教学至关重要。

本单元教材分析:
、创设丰富的情境,使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理解,是在经历运用字母表示具体数量的活动中实现的。

教材通过青蛙儿歌、母子年龄、摆小棒等情境,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和公式,这样表示即简洁明了,又抽象概括。

比如,教材中的“青蛙儿歌”情境,通过儿童熟悉的儿歌形式,引出用字母表示数,即一只青蛙一张嘴,N只青蛙N张嘴。

2、密切方程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方程
方程刻画的是现实世界中的等量关系。

学习它的第一步是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材设置了许多问题情境,通过对多个实例的讨论,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含有未知数等式的共同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方程的概念。

教材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方程的作用,并产生学习方程解法的愿望。

3、利用天平游戏,帮助学生理解等式性质
教材对解方程的方法的引入与原来的教材不同,原来的教材主要是通过运用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解方程,而本教材是用等式性质引入解方程的方法的。

教材利用天平这一直观教具,让学生观察天平两侧都加上或减去相等的质量,天平依然平衡。

引导学生发现“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体会“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从而让学生利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4、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方程解决简单问题
教材中结合“姐弟集邮”等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方程的整个阶段,都关注让学生有机会运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需要大量的经验,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的给学生提供字母表示数的机会,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去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由于学生是第一次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教师的要求不要过高,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还将逐步体验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并利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师在建立方程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实际问题中各个量的含义,分析其中蕴含的数量关系,从而寻找等量关系,一定注意不要让学生机械的学习知识,要注意学生灵活思维的培养。

另外,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要以教材为准,不要任意的抬高教学的难度,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