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一、经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有路径的含义。
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中医认为,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网络脏腑肢节、沟通人体内外环境的通路。
《内经》把经络的功能归纳为:行血气、营阴阳、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
指导着中医各科诊断和治疗。
经络的生理功能具有以下几点:1、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如沟通脏腑和肢节、五官九窍、脏腑与脏腑、经络与经络之间的多途径的联系。
2、运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3、感应传导刺激。
如针灸、刮痧刺激,并可将药物传导传输至病变部位。
4、调节人体机能平衡。
自动优化调节,使阴阳气血保持相对协调平衡。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其中包括经脉、络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经脉分正经和奇经八脉两大类。
正经十二条即: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直接和五脏六腑相连,是全身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奇经八脉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有统率、联络十二经脉和调节气血盈亏的作用,它不直接与脏腑相连。
正经如同江河一般,河水涨满,溢入湖泊,而奇经八脉就如湖泊,当河水干涸的时候,湖泊的水反汇河中,调理河道,以保持通畅、充足。
十二经脉有阴阳表里相相合的关系,而奇经八脉没有。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二脉合称14经,是针灸、按摩、刮痧等自然疗法中应重点掌握的内容。
12经别是从12经脉别出的经脉,可加强12经脉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并弥补12经脉和未能达到的器官之间的联系。
12经别多从四肢肘膝上下的正经离别,再深入胸腹。
络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
分为15别络、浮络、孙络。
15别络是较大的主要络脉,可加强阴阳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浮络是浮现在体表的络脉。
孙络的最细小的络脉分支,遍布全身。
孙络使营卫气血通行敷布于体表,但同时也是邪气出入的通路,刮痧、拔罐、温灸主要刺激的部位即是孙络和浮络,刮痧、拔罐后出现的痧斑提示邪气已从孙络外泄。
中医经络学说入门:探索人体奥秘的地图
CREATE TOGETHER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OCS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国内外学者对经络学说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 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经络的结构和功能,为经络学说的 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 通过临床研究探讨经络学说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为经
经络学说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 经络学说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经络结构、功能、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 经络结构: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经络的结构,为经络学说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 经络功能:深入研究经络功能,为中医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 疾病诊断和治疗:探讨经络学说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为中医临床提供实践依据
• 经络学说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经络结构的证实、经络功能的科学验证、经络学说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等方面 • 经络结构的证实:经络学说的结构理论需要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证实和支持 • 经络功能的科学验证:经络学说的功能理论需要现代科学方法的验证和支持 • 经络学说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经络学说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证实和推广
经络学说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启示
• 经络学说在中医学研究中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包括经络结构、功 能、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 经络结构:经络学说提供了经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论基础, 为中医研究提供了方向
• 经络功能:经络学说提供了气血运行和阴阳平衡的理论体系, 为中医研究提供了思路
• 疾病诊断和治疗:经络学说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和原 理,为中医研究提供了依据
经络学说(中医学习).ppt
四、手太阴肺经
2、主要病候: (1)脏腑病候: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 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等。
(2)经脉病症:缺盆部及手臂内侧缘痛,肩背 部寒冷、疼痛等。
五、手阳明大肠经
1、循行:从手走头
(1)体表:起于食指末端 挟鼻孔到鼻翼两旁。 (2)体内:从锁骨上窝进入体腔 下通横膈, 络肺,属大肠。
2、主要病候: (1)脏腑病候:口苦,心胁痛。 (2)经脉病候:头痛,颔痛,目外眦痛,缺盆 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廮,汗出振寒, 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 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足外反 热,阳厥。
十五、足厥阴肝经
1、循行:从足走腹 (1)体表:起于足大趾端 背毫毛部,与督脉合于巅顶。 (2)体内:挟胃,属肝络胆, 循喉咙后,连目系,从肝分出, 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
(1)脏腑病候:咳血,气喘,水肿,便秘,泄泻。 (2)经脉病候:咽喉肿痛,腰痛,脊股内后侧痛, 水肿,痿软无力,足心热。
3、主治概要: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肺、咽
喉疾病,及本经循行部位其他病症。
十二、手厥阴心包经
1、循行:从胸走手 (1)体表:起于腋下三寸 止于无名指指端。 (2)体内:起于胸中 从胸至腹联病症,部分腧穴有保 健作用,少数腧穴可以治疗神志病。
十七、督脉
1、循行:循行于背部正中线 (1)体表:起于长强穴 止于承浆穴 (2)体内:联系的脏腑器官主要有胞宫、脊 髓、心、脑、喉、鼻、目、唇。 2、主要病候:脊强而厥,少腹痛,冲疝,癃、 痔、遗尿、咽干等。
3、抗御外邪,反映症候 《灵枢· 本藏》:“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 调柔,腠理致密也。” 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灵枢· 官能》:“审于调气,明于经遂。”
中医基础理论_8-经络学说
晋 •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 宋 • 王惟一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四、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脉
络脉
连属 经部分 络 系 统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十五别络 浮络 孙络
十二经筋 外连
十二皮部 内属—— 五脏六腑
十二经脉
(二)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分布 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内侧前中后,太阴厥少阴”。但足三阴经在内踝尖上八寸以下的
分布,前中后部位依次是厥阴、太阴、少阴。 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面:“外侧前中后,阳明少太阳”。
(三)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
手三阴经从胸部走向腋下;
肝经
手三阳经循经肩部和肩胛部;
足三阴经行于胸腹部(前);
3 、脏为阴,腑为阳:阴经属脏,阳经属腑。
(二)具体名称
前 手太阴肺经 内侧 手三阴经 中 手厥阴心包经
后 手少阴心经
上
前 手阳明大肠经
手外侧
手三阳经
中 手少阳三焦经 后 手太阳小肠经
肢
前 足太阴脾经 内侧 足三阴经 中 足厥阴肝经
后 足少阴肾经
前 足阳明胃经 外侧 足三阳经 中 足少阳胆经
后 足太阳膀胱经
下
足
肢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一)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交足三阳经;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交手三阴经。
头(面)
胸
手
腹 足
手之 三阴
足 之 三 阳
(二)交接规律
1、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手太阴肺经
经络学说
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 上下内外的通路。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 意思;络,有网络的意思。经脉大多循行于较深的 部位,有一定的循行经路。络脉大多循行于较浅的 部位,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家畜畜体之所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就是 因为经脉和络脉将机体内所有的组织器官、孔窍以 及皮肉筋骨等联结组合在一起的结果。
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 合成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
后肢太阳与后肢少阴,前肢太阳与前肢少阴, 后肢少阳与后肢厥阴,前肢少阳与前肢厥阴, 后肢阳明与后肢太阴,前肢阳明与前肢太阴。
表里关系的两经循行特点是:
都在四肢末端交接; 都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 都分别络属于互为表里的脏腑。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 脏。
抗御外邪,护卫机表。
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的因素,经络之所 以能够抗御外邪是因为经络中的十二皮部是一个抗御外邪的屏障, 如果经络之气(正气 卫气)不足或不利,则皮部抗邪的屏障作 用减弱,就容易遭受外邪的侵犯而发病。
经络系统
经脉:正经
十二经脉 十二经筋 十二经别 十二皮部
奇经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
阴跷、阳跷、阴维、阳 维
络脉:别络
浮络 孙络
经络的系统组成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经脉
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其又可 分为正经和奇经两大类。
正经
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及其附属部分 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是前肢三阳经和前肢三阴经以及后 肢三阳经和后肢三阴经,这十二条经脉是机体气 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纵行分支,有 加强十二经脉中互为表里两经之间联系的作用。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系统的部 分,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 的部分,是经络之气的散布所在。
《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
《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
《黄帝内经》是一部古代中医典籍,其中包含了关于经络学说的内容。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网络系统,其中包括经络和穴位。
经络是一种无形的通道,能够使气血等生命能量在体内循环运行,起到调节和平衡人体功能的作用。
穴位是经络上的特定点位,通过刺激穴位可以影响经络的运行和调节身体的机能。
根据《黄帝内经》的经络学说,人体内的经络系统主要分为十二经络和八脉。
十二经络包括三阳经、三阴经和奇经八脉。
三阳经包括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三阴经包括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奇经八脉包括任脉、冲脉、督脉、带脉、冲脉、阴维脉、阳维脉和阴脉。
经络学说还包括了经络的分布规律和运行规律。
经络分布在全身,通过脏腑之间、肢体之间相互联通。
它们将人体内的气血运输到各个器官和组织,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和平衡。
经络的运行规律包括了经气、气血和阴阳的升降出入。
经络学说认为,当经络出现阻塞或疏通不畅时,就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产生疾病。
《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为中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具有丰富的临床应用价值。
它强调了人体整体的调节和平衡,注重疾病的预防和调理,对中医的发展和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是指人体经络系统的形态、分布、功能和调节机制的学说。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经络学说是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对于中医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络学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古代经络学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经络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它是由经络组成的,经络是连接器官、组织和组织之间的通道。
经络不仅在表面运行,同时也在深层组织和脏腑之中。
人体的经络系统相当于一个复杂的通信网络,贯穿全身,并进行信息传递、物质运输和调节功能。
按照经络学说,人体有十四条正经,包括三阳经、三阴经和八奇经。
其中三阳经包括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和手少阴心包经;八奇经包括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和手少阳胆经。
每一条经络都与一定的脏腑相对应,通过经络可以传输血液、气、营养物质和信息,并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一个能量场,通过经络可以感知和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情况。
正常情况下,经络系统中的气血运行畅通,维持着我们身体的健康状态。
然而,当气血运行不畅时,就会导致经络的堵塞和疏通不畅,从而引发疾病。
中医的治疗方法通常是通过调节经络系统,使气血恢复平衡,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根据经络学说,中医治疗一般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来调节经络系统。
针灸是将针刺入特定的穴位,通过刺激经络系统的气血运行来恢复身体的平衡;推拿是通过按摩身体表面的穴位,刺激经络系统,增强气血运行;中药则是通过服用草药来调节气血的流动,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
经络学说的研究对于中医的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不仅可以解释中医的一些疗效,也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经络学说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疾病的本质和产生的机制,为中医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中医的经络学说与针灸疗法
中医的经络学说与针灸疗法导语: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和针灸疗法一直被视为其独特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探讨中医经络学说的基本原理以及针灸疗法的应用,以期对读者加深对中医学的认识。
一、经络学说1. 经络的定义根据中医经络学说,人体的经络是物质和能量在体内传输的通道。
它们分布于全身,将生理和病理信息传递到相应的组织和器官,维持着人体的正常功能。
2. 经络的分类和特点根据经络学说,经络可以分为主要经络和络脉。
主要经络有十二经络和八脉,分别对应着人体的十二个主要脏腑和八个脏腑组织。
络脉则是次要的经络网络,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
3. 经络的功能经络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传输能量和营养物质,还在信息层面上调节体内的生理过程。
通过经络,人体的气血运行顺畅,促进了身体健康和自愈能力。
二、针灸疗法1. 针灸的原理针灸疗法是中医经络学说的一种具体应用方式。
它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调节和平衡体内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2. 针灸的分类根据治疗方式和方法不同,针灸可以分为经络针灸、穴位刺激和灸疗。
其中,经络针灸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它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经络,恢复身体的平衡。
3. 针灸的应用领域针灸疗法在中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疼痛管理、内科疾病、妇科疾病、皮肤病、精神疾病和康复治疗等。
它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应用。
4. 针灸的科学解释尽管针灸在科学上的解释仍存在争议,但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了针灸的一些生理和生化效应。
例如,针刺可以促进内源性疼痛抑制系统的激活,释放内啡肽等天然止痛物质。
结语:中医的经络学说和针灸疗法是中医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给予我们对人体的全新认识,而针灸疗法则是将这种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中医学,以充分利用经络学说和针灸疗法在现代医学中的价值。
注:本文为中医经络学说与针灸疗法的介绍与探讨,不构成医学建议,如需治疗,请咨询专业医生。
经络学说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 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 体腔的支脉。
十 二 经 别
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更 加强了经脉所属的脏腑在体腔深 部的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 循行的不足。 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的穴的主治范 围。
十 二 经 筋
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 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膜系统。 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 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
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联络全身阳经,阴经,对全身气血起溢蓄作 用。
十 五 络 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 大络,以腧穴命名。 四肢部的十二经别,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 联系,从而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 经脉循行的不足;躯干部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 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
经络的概念
经络的构成
十 二 经 脉
督 脉
阳脉之海,有督领全身阳气,统率诸阳经的作 用。
任 脉
阴脉之海,任主胞胎,总任一身之阴经。
冲 脉
起于胞中,与足少阴肾经并行,为十二经脉之 海,与女子胎、产、育有关。尤其是月经。
奇 经 八 脉
带 脉
绕身一周,能约束纵行诸脉,调节脉气,固 摄下元。
阴跷 阳脉 阴维 阳脉
十 二 皮 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 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 经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十二皮部有机体的卫外屏障, 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 反映病证的作用。
1.沟通联系作用 经络是以头身四海为总纲,以十二经脉为主体, 分散为三百六十五络遍布全身,将人体各部位紧密联系起来,使人 体的活动着完整和统一。
2.运输渗灌作用 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有路径之意。
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
络,有网络之意。
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
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
“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又如《灵枢·脉经》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其间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
《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形成。
《内经》中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1、解释病理变化经络与疾病的发生、传变有密切的关系。
某一经络功能异常,就易遭受外邪的侵袭,既病之后,外邪又可沿着经络进一步内传脏腑。
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而且也是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2、协助疾病诊断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
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
如胁痛,多病在肝胆,胁部是肝经和胆经的循行之处。
5种经络学说
以下是五种常见的经络学说:
1.黄帝内经经络学说: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其中记载了人体经络系统的构成和运行。
其中包括了十二经脉、八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等。
2.阴阳经络学说:阴阳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人体经络系统中的阴阳平衡和相互调节。
其中包括了经络的分类、功能、病证等。
3.五行经络学说:五行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重要学说,强调人体经络系统与五行相应,即肺经属金、大肠经属木、心经属火、肾经属水、脾经属土。
其中包括了经络的走向、病证、治疗等。
4.气血经络学说:气血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重要学说,强调人体经络系统中的气血运行和相互关系。
其中包括了经络的气血运行、病证、治疗等。
5.经络穴位学说:经络穴位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重要学说,强调人体经络系统中的穴位及其作用。
其中包括了经络穴位的分类、定位、病证、治疗等。
这些经络学说都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络学说
2、功能: (1)加强十二经脉在皮肤各
区域中的联系。 (2)抗御外邪。 (3)为外治法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名称 十二经脉各有不同的名称,每一条经脉的
名称分别包括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等三 方面内容。 (一)命名根据 1.根据经脉在四肢的分布情况:
《释名》:“经,径也,如径路无所不通 “。
《辞海》“纵线,南北为经”。
2、络:络是经络系统中细密繁多,错综 联络的分支
《说文》:“络,絮也”,言其细密繁
(二)经脉与络脉的区别与联系
1.经脉与络脉的区别:经脉络脉源自位置 深而不见浅而常见
形态
粗大
细小
循行 直行(除带脉) 纵横交错
数量 主干 较少
分支 较多
入:进入体腔脏腑深部。
出:浅出体表(多在颈项部)而上头部。
合:每一对相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共 为 “ 六合”。(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 的经别)
(3 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两经 在体内的联系。 2、加强了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 的向心性联系。 3、加强了十二经脉与头面的联系。 4、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5、加强了足三阴、足三阳经与心脏 的联系。
枢·经脉》:“诸脉之浮而常见者。” (2)主要功能:沟通经脉,以输达肌表。 3.孙络 (1)含义:是别络再行分支的最细者。《灵
枢·脉度》:“络之别者为孙。” (2)主要功能:溢奇邪,通营卫。
(奇邪:奇,异也,邪自皮毛而溢络者,以左 注右,以右注左,其气无常处,而不入于经 者,为奇邪。)
(三)经筋〈十二经筋〉
1、含义:是十二经脉之气、结、 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其功能活动受十二经脉调节和其 气血的濡养,故称“十二经筋”。
2、功能:有联缀四肢百骸,
中医藏象学——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概论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器官,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道
经脉与络脉的区别
经络系统的形成
腧穴的发现是针刺疗法的萌芽
针刺疗法的产生是经络形成的前提
经络感传现象是经络形成的基础
气功、导引
内景返观
十二经脉命名
二、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命名依据:手足、脏腑、阴阳
肺大胃脾心小;胱肾包三胆肝
(二)十二经脉走向、交接规律
1.十二经脉走向规律
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2.十二经脉交接规律
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1.头面部分布
阳明经——面部、前额部
太阳经——面颊、头顶、头后部
少阳经——侧面部
厥阴经——巅顶部
2.四肢部分布
阴经分布内侧:太阴前、厥阴中、少阴后
阳经分布外侧:阳明前、少阳中、太阳后
内踝上八寸一下,肝经与脾经互换位置
足阳明胃经行于阴位
3.躯干部的分布
手三阴经均从胸部行于腋下
三、奇经八脉
(一)概念
奇:不正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循经诊断
分经诊断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指导针灸推拿治疗
指导药物治疗。
黄帝内经:经络学说
黄帝内经:经络学说黄帝内经:经络学说引导语:《黄帝内经》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其中的经络学说。
经络的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经络是对脉的进一步分析。
《灵枢•经脉》说:“经脉十二者。
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者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医学入门》也说:“经者,径也;经之支脉旁出者为络。
”可见经脉与络脉的区别在于:经,即路径之意。
经脉是主干,多循行于深部,纵行于固定的路径。
络,即网络之意。
络脉是分支,深部和浅部皆有,呈纵横交错状网罗全身。
经脉和络脉,相互沟通联系,将人体所有的脏腑、形体、孔窍等部分紧密地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经络系统人体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经筋、皮部和脏腑等五个部分组成。
其中以经脉和络脉为主,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连属于筋肉、骨节、皮肤,如《灵枢•海论》所说:“夫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经脉与络脉经脉是经络的主干,主要有正经和奇经两大类。
正经有十二条,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为“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的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是人体气血循行的主要通道。
奇经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为“奇经八脉”。
正经与奇经的不同,正如《圣济总录》所说:“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
盖言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
”奇经主要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分出的较大的分支,分别起于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
其中,阴经之经别从本经别出,循行于体内,而与相为表里的阳经相合,起到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的作用,并能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形体部位和器官,以补正经之不足。
中医经络学说
中医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即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它补充了藏象学说的不足,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药归经的又一理论基础,是中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意指人体气血运行、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保健和医疗实践中逐渐发现并形成理论的,它是以手、足三阴和三阳经以及任、督二脉为主体,网络遍布全身的一个综合系统,它内联五脏六腑,外布五官七窍、四肢百骸,沟通表里、上下、内外,将人体的各部分连接成有机的、与自然界阴阳属性密不可分的整体。
它不仅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而且是人体保健、养生祛病的重要依据。
▲经络的组成
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脉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
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与脏腑的对应
经络与脏腑的对应关系,可以从十二经脉的名称看出来:肺——手太阴肺经,大肠——手阳明大肠经,胃——足阳明胃经,脾——足太阴脾经,心——手少阴心经,小肠——手太阳小肠经,膀胱——足太阳膀胱经,肾——足少阴肾经,心包——手厥阴心包经,三焦——手少阳三焦经,胆——足少阳胆经,肝——足厥阴肝经。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也是中医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依据临床现象和治疗经验概括出的人体气血传输的理论模型。
经络,直者为经,横者为络,网罗全身,错综联系。
经络的作用是内属脏腑,外络形体,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
全身经络,主要为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奇经八脉和腧穴。
其中十二经脉分为六阳经、六阴经,逐经相传,循行脏腑、头面、四肢;经别是十二经脉的别出,在阳经和阴经之间构成表里配合,着重于深部的联系;经筋起于肢末,行于体表,着重于浅部的联系;奇经八脉则是调节十二经脉的。
所以经脉是气血运行必由的通路,贯穿于人体内外、上下、左右、前后,从而将人体各部分包括五脏、六腑、头面、躯干、四肢、九窍等,联系成为有机的统一整体。
并由于经络的互相衔接,由阴入阳,由阳入阴,从里走表,从表走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气血流行,循环不息,所谓阴阳相随,内外相贯,如环无端。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穴又称孔穴、穴位。
腧又写作输或俞,有转输、运输或承受气血之义,穴的含义指孔隙。
腧穴由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和耳穴组成。
经穴又称十四经穴,是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循行路线上的腧穴。
经外奇穴是未归属于十四经的腧穴。
阿是穴无固定部位,是疾病发生时在体表的反应点,随病而起,病愈消失。
耳穴是耳廓上的腧穴。
上述腧穴构成了腧穴体系,在人体仅十四经穴就有360多个。
腧穴既有诊断意义,又有治疗价值,针灸和推拿都是通过腧穴来操作的。
十二经称为正经,与它相对的有“奇经”,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蹻脉、阴蹻脉、阳维脉、阴维脉,称作奇经八脉,可补正经的不足。
八脉中督脉沿脊内行于身后,主一身之阳;任脉沿腹内行于身前,主一身之阴;冲脉走腹内散于胸中,为十二经的冲要,皆起于会阴部,所谓一源而三歧;带脉则环绕季胁下,犹如束带,总约诸经;蹻有蹻捷的意义,其脉行于肢体外侧的称阳蹻,行于内侧的称阴蹻;维有维系的意义,维系诸阳经的为阳维,维系诸阴经的为阴维。
中国传统康复--经络
经
络
奇经八脉:冲、任、带、督、阴阳维脉、阴阳跷脉 十二经别:加强十二正经中相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
系
十二经筋:有联缀四肢百骸、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统
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十五络脉: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与调节
络脉
浮 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孙 络:细小的络脉
手小指端
目内眦
足小指端
胸中
手厥阴心包经脉 手少阳三焦经脉 足少阳胆经脉 足厥阴肝经脉
手无名指端
目外眦
足大趾
肺中
注: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部,脾经在中部,至内踝上8寸处交 叉后,脾经在前,肝经在中部。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经络的分布
4.奇经八脉分布
任脉 →行胸腹正中, 诸阴经之会,称“阴脉之海”。 督脉 →行腰背正中,诸阳经之会,称“阳脉之海”。 冲脉→并足少阴肾经挟脐而上,环饶口唇,十二经脉均 来汇聚,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因冲脉与妇女月经有 关,故又称“血海” 。 督、任、冲三脉均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经络学说概论
3.十二经脉的命名
主要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称“手经”。 主要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足的经脉,称“足经”。 主要分布于四肢内侧面的经脉,属“阴经”。 主要分布于四肢外侧面的经脉,属“阳经” 。
前、 中、 后 阴经(太阴、厥阴、少阴)→脏发出 阳经(阳明、少阳、太阳)→腑发出
• 皮部:是指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皮表的分区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三、经络的作用
(一)生理功能 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之为“经气”。作用包 括:
中医的核心理论
中医的核心理论
中医的核心理论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
阴阳学说指的是阴阳两种相对而又统一的对立面,是中医理论的基础。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阴阳两个部分,阴阳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
如果阴阳失衡,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中医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来治疗疾病。
五行学说强调五种元素(木、火、土、金、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中医利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以及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五行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果五行失衡,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中医通过调节人体的五行平衡来治疗疾病。
经络学说是指人体内的经脉络络系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中医认为,经络系统是人体内的重要系统之一,它与人体各个部位都有联系,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医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综上所述,中医的核心理论是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
这些理论是中医的基础和核心,贯穿于中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整个过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足太阴脾经
起于足大趾内侧沿足背 内侧赤白肉际,上行经 内踝前缘,沿小腿内侧 正中线上行,循大腿内 侧前缘入腹,再上穿过出后属心 系,向下穿过膈肌,络 小肠。
直行支:出心系,浅出 腋下,沿上肢内侧后缘, 过肘—腕—入掌中—— 沿小指桡侧—交太阳小 肠经。
运 动 医 学
黄淮学院体育系 王会凤
中医
经络理论
经 络
1、经络学说概述 2、经络的分类及名称 3、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4、十二经络流注时间
经络的实质结构
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经脉 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 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 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 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 结构的总括概念。
足 三 阴
足
经交与胸腹。
十二经络流注时间
作业
1、经络与脏腑的关系 2、复习解剖学的肌肉及骨骼名称 3、预习穴位的解剖位置及主治病症
手太阳小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阴脾经
足少阴肾经
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体表循行歌
手之三阴胸走手, 手之三阳手外头, 足之三阳头外足, 足之三阴足内走。
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示意图
头(面)
手
三 阳
胸
腹
手三阴 足 三 阳
手
手经交与手,足经交 与足, 阳经交与头, 阴
足少阴肾经
起于足小趾下,斜走足 心(涌泉),出于舟骨 粗隆下,沿内踝后,进 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 肚内侧,出于腘窝内侧 半腱肌腱与半膜肌之间, 上经大腿内侧后缘,通 向脊柱
手厥阴心包经
起于胸中,自胸中分出, 沿胸浅出胁部,自腋下3 寸(天池)上至腋窝, 循上肢内侧中线入肘, 经腕后内关,过腕入掌 中,沿中指桡侧至末端
手太阳小肠经
起于小指直上过腕,沿 上肢外侧后缘上行,过 肘,自肩关节绕行肩胛, 交会大椎,向前进缺盆 下行入胸络,
分支:自缺盆沿颈至面 颊,到目外眦折入耳;
分支:自面颊分出斜抵 目眶下缘达鼻根部至目 内眦
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目内眦上达前额至巅 顶,交百会。
分支:头顶分出至耳上角; 直行:自顶向后至枕入颅 络脑,回出下行到项交会 大椎,再分左右沿肩胛内 侧,脊旁1.5寸下行,达腰 入脊旁肌肉,深入体腔络 肾,属膀胱。 分支:自腰沿脊下行过臀 自下肢后侧外缘下行腘窝;
通为 道每 。一 次 气 血 运 行 所 必 经 的
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手太阴肺经
起于中焦—下络大 肠,沿上肢内侧前 缘下行,过肘窝—
入寸口,上鱼际,
直出拇指桡侧端 (少商穴)。
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经手 背部行于上肢外侧前 缘—上肩—至颈经颈 至面入下齿,至对侧 鼻旁。
足阳明胃经
起于鼻翼旁,挟鼻上 行,左右交会于鼻根 部,旁入目内眦,与 膀胱经相交,沿鼻外 侧下行,入上齿,环 口唇,在沿下颌角上 行过耳前,沿发际, 到前额。
手三阴经 手三阳经
经 络 的 分 类经 络 系 统
十二经脉 足三阴经 经 脉 经络 奇经八脉 十五络脉 孙络 浮络 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
足三阳经
络 脉
连属部
督脉 任脉 冲脉 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 带脉 阴维脉 作用; 阳维脉 阴蹻脉 阳蹻脉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示意图
食指端 鼻孔旁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大趾端 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 心中 小指端 目内眦 足小趾端 手少阴心经 足少阴肾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胸中
无名指端 目外眦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大趾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肺中
手太阴肺经
手少阴心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起于无名指,沿尺侧 至腕背外侧,循上肢 外尺桡骨间,过肘尖, 上行至肩前,散络心 包,向下过膈,依次 属上、中、下三焦。
足少阳胆经
起于眼外角(瞳子 ), 向上达额角部,下行至 耳后(风池穴),由颈 侧,经肩,进入锁骨上 窝。直行脉再走到腋下, 沿胸腹侧面,在髋关节 与眼外角支脉会合,然 后沿下肢外侧中线下行。 经外踝前,沿足背到足 第四趾外侧端
足厥阴肝经
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 向上沿足背至内踝前1寸 处,向上沿胫骨内缘,在 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太阴 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 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 中,绕阴器,至小腹,夹 胃两旁,属肝,络胆,向 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 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 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 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 会于头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