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最的骗局——经络学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最的骗局——经络学说

各位读者,前方高能预警!前方高能预警!这篇文章需要一定的知识门槛,智商正常的人需要初中文凭才能理解,当然,如果你全神贯注地看,其实小学文凭能够理解也未尝不可,毕竟,里面牵涉到的初中文言文知识绝大部分都已经翻译成了小学教材大纲要求掌握的汉字,少数超纲字,比如达到初中难度,请看不懂的读者自己查阅新华字典。鉴于中医骗子一贯转移话题,我在这里申明,这篇文章我只质疑中医经脉,所以一般只回应跟中医经络关系比较密切的回帖,其余帖子看心情好坏回复。既然要讨论经络,自然先要明白经络是个什么玩意儿。“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灵枢》第十七篇《脉度》,为了防止中医粉说我断章取义,我把上下文全部节录一遍:“……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这里讲的经、络、孙都是“气”的通道,至于“气”又是什么鬼玩意儿,不讨论。反正关于经络的定义这里讲清楚了:这是将脉按主次的差异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描述了主干、旁支、再旁支的关系。

并且经络孙这些所谓的脉里面,行驶着一种叫做“气”的东西。其中作为主干的经脉有12条,经脉上的旁支络脉种类要多点,包括别络、浮络、孙络3类。别络是较大的分支,共有15条;浮络是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分支,在全身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它分布在皮肤表面,数量未定;从别络分出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有三百六十五条。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门类虽多,但是跟文章主题关系不大,我就不讨论了。下面是中医粉们较公认的经络的作用: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1、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人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成,它们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只有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这些功能才能达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从而使人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通过经络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和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3、感应传导:经络有感应刺激、传导信息的作用。当人体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刺激就可沿着经脉传入人体内有关脏腑,使其发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可通过经络反应于体表。针刺中的

“得气”就是经络感应、传导功能的具体体现。4、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经络能调节人体的机能活动,使之保持协调、平衡。当人体的某一脏器功能异常时,可运用针刺等治疗方法来进一步激发经络的调节功能,从而使功能异常的脏器恢复正常。好了,关于中医所谓经络的定义、类别和作用已经初步解释完,都是中医关于经络最基本的解释,有疑问者自己查书吧。下面正式进入主题:经络是怎么扯淡的。首先有一个现在公认的事实:现在市面上流行的中医人体经络分布图,里面的所谓经络结构,跟解剖学中人体的神经、血管以及淋巴系统完全对不上号,用尽所有高科技手段也根本找不到跟它类似的器官结构,所以我们应该可以确认如下事实:中医经络不符合神经、血管以及淋巴系统的特征,它不属于以上三者的任一一种或几种。那么问题来了,挖掘机……经络这在人体内找不到的玩意儿究竟存在与否,如果存在,在科技落后的古代,究竟怎么探知?下面我们看中医古书原文是怎么打现代中医骗子脸的:一、古人说的经络是可以看见的话不多说,看看古人到底怎么说的吧~“岐伯答曰:善哉问也!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此之谓也。且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度量而至也。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

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黄帝内经灵枢经水第十二》由此可看出,黄帝内经看来经络完全是可以从人体解剖而看到并度量的,根本不是什么肉眼看不见的存在。当然,如果你说你怎么没看见呢?黄帝内经也解释了~“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也就是说,15路络脉是肯定能看见的,如果一下子没看到,是因为人和人各不同,你上下找找就能找到了~在其他部分说的则更清楚“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对此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注黄帝内经时也专门讲到“足太阴当作手太阴。经脉深而直行,故手足十二经脉,皆伏行分肉之间,不可得见。其有见者,惟手太阴一经,过于手外髁之上,因其骨露皮浅,故不能隐。”——明·张景岳《类经》这里面说的更直白了,经脉们因为深藏在肉内,所以外面看不见,而手太阴和足太阴这两经因为过了踝骨外端,在皮下较浅的地方,就藏不住可以看见了。各位可以自己去看看手外踝上的那条“经”脉~还会徐徐跳动

哦~能看见的不指这一条经脉,络脉很多都是可以看到的,而且是什么呢?“凡人手背之露筋者,皆显然可察,俗谓之青筋,此本非筋非脉,即蓄血之大络也。凡浮络之在外者,皆可推此而知耳。”——明·张景岳《类经》手背能看到的青筋们就是大络哦~~这些青筋是什么呢?想来身为现代人的各位应该不会不知道吧?二、经络是会动的把脉/切脉,大家都知道,实际就是通过手腕上动脉的跳动来判断人体健康疾病情况。把脉所“把”的位置,正是前面所提到的手太阴经上的太渊穴……等等……把脉……太阴经?动脉?太阴经就是动脉?这事古人其实说的很明白~“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岐伯曰:是明胃脉也。胃为五藏六府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黄帝内经灵枢动腧第六十二》手太阴……独动不休,看出来吧?不但动不休,而且有节奏,是人一呼吸,脉就随着有节奏的动起来了!这不是动脉还能是什么?不错,上千年的把脉技术,所有中医都知道这回事,可是他们依旧胡扯什么经脉看不见摸不着!三、古人所称经络就是血液运行的通道那么在古人的说法里,经络是干啥的呢?【图片】“黄帝问于岐伯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