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
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区别

有组织排放与无组织排放之间的区别《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对无组织排放做出了明确的解释,是指未经排放漏斗不规则排放的大气污染物。
低排气漏斗的排放属于有组织排放,但在某些条件下会导致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
因此,在实施“无组织排放物监测限值”指标时,不排除由于排气漏斗低引起的监测点污染物浓度的增加。
这里提到两个关键点空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漏斗的不规则排放称为无组织排放。
即:通过排气漏斗定期排放空气污染物称为有组织排放。
尽管低排气漏斗的排放属于有组织排放,但在某些条件下,它可能导致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
因此,在预测厂界无组织排放监测点的污染物浓度时,应叠加低排烟囱排放污染物的贡献值。
在监测厂界无组织排放监测点的污染物浓度以判断排放是否达标时,无需扣除低尾气漏斗排放污染物的贡献值。
有多短?如何定义上述的低排气烟囱?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 / T 3840-91)明确规定,在各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态空气污染物的排气漏斗高度不得小于15 m。
例如,由于生产工艺的限制和其他条件,只能设置小于15 m的排气漏斗,将其视为无组织的排放源。
无组织排放是指不经过排气漏斗的不规则排放的空气污染物。
低排气漏斗的排放属于有组织排放,但在某些条件下会导致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
因此,在实施“无组织排放物监测限值”指标时,不排除由于排气漏斗低引起的监测点污染物浓度的增加。
通常,包括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gb16297)和其他综合来源的排放标准(GB 16297)。
例如,煤块,粘土,石灰石和油漆表面的散落物都是非面源无组织排放物。
散装物料在道路上行驶时,滚动扬尘的扬尘属于线源污染;车辆装卸机械坠落时散装物料的粉尘排放和车辆卸货的粉尘污染排放均为点状无组织排放源。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等六项标准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等六项标准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0.12.08
•【文号】
•【施行日期】2000.12.08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监测
正文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大气污染物无组织
排放监测技术导则》等六项标准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中国科学院,解放军环境保护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治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加强环境管理,现批准《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等六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并予以发布。
标准编号、名称如下:
1、HJ/T 55-2000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2、HJ/T 56-2000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
3、 HJ/T 57-2000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4、HJ/T 58-2000 水质铍的测定铬菁R分光光度法
5、HJ/T 59-2000 水质铍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6、HJ/T 60-2000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碘量法
以上标准为推荐性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自2001年3月1日起实施。
二000年十二月八日。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T55-2000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标准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点设置方法、监测气象条件的判定和选择、监测结果的计算等作出规定和指导,是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附录C的补充和具体化。
1.2适用范围1.2.1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监测部门为实施16297-1996附录C,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进行的监测,亦适用于各污染源单位为实行自我管理而进行的同类监测。
1.2.2本标准为技术指导性文件,环境监测部门应按照6297—1996附录C的规定和原则要求,参照具体情况和需要,执行标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1.2.3工业炉窑、炼焦炉、水泥厂的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点设置,仍按其相应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9O78—1996;16171—1996;4915-1996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余有关问题参照本标准的规定执行。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3定义本标准所涉及的名词术语,包括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源、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单位周界等,其含义均与6297-1996中相应的定义相同。
4无组织排放监测的基本要求4.1控制无组织排放的基本方式按照16297—1996所作的规定,我国以控制无组织排放所造成的后果来对无组织排放实行监督和限制。
采用的基本方式,是规定设立监控点(即监测点)和规定监控点的空气浓度限值。
在16297一1996中,规定要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设监控点,同时在排放源上风向设参照点,以监控点同参照点的浓度差值不超过规定限值来限制无组织排放;规定对其余污染物在单位周界外设监控点和监控点的浓度限值。
4.2设置监控点的位置和数目根据6297-1996的规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2~5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相对应的参照点设在排放源上风向2~5范围内;其余物质的监控点设在单位周界外10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方案(详细完整版)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方案一、目的和范围:1.目的:监测大气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了解排放水平和污染源的情况。
2.范围:适用于各类工业企业、发电厂、汽车尾气等大气污染源。
二、环境监测站点选择:1.根据排放源的类型和分布,选择监测站点,覆盖主要污染源和受影响区域。
2.考虑环境背景、风向和居民密度等因素,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
三、污染物监测参数和设备选择:1.确定监测的污染物种类和监测参数,如颗粒物(PM2.5、PM10)、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等。
2.选择适当的监测设备,如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气体分析仪等,确保准确测量目标污染物。
四、监测计划和频率:1.制定监测计划,明确监测频率和监测持续时间,如每日连续监测、定期随机监测等。
2.根据排放源的特点和政策要求,确定监测数据的收集和报告周期。
五、监测操作规范:1.培训监测人员,确保他们了解监测操作规范和使用监测设备的方法。
2.建立监测记录和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六、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1.采用标准参比气体、校准曲线和质控样品等方法,进行设备校准和质量控制,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参与外部质量评估和交流活动,提高监测技术水平和数据的可信度。
七、数据分析和报告:1.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成报告和图表,评估污染源的排放水平和影响程度。
2.撰写监测报告,包括监测结果、数据质量和建议措施等,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公开。
八、环境管理和改善:1.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环境管理方案和改善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和环境影响。
2.定期审查和更新监测技术和方法,以适应环境管理和法规的要求。
请注意,以上是一个通用的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方案概述,具体的实施方案需要根据不同污染源、监测要求和监测点位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调整。
在实施过程中,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监测人员的安全,以及正确执行环境监测标准和法规,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批准日期2000-12-07 实施日期2000-12-07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fugitive emissionmonitoring of air pollutantsHJ/T55-20001、主题容与适用围1.1主题容本标准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点设置方法、监测气象条件的判定和选择、监测结果的计算等作出规定和指导,是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附录C的补充和具体化。
1.2适用围1.2.1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监测部门为实施GB16297-1996附录C,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进行的监测,亦适用于各污染源单位为实行自我管理而进行的同类监测。
1.2.2本标准为技术指导性文件,环境监测部门应按照GBI6297—1996附录C的规定和原则要求,参照具体情况和需要,执行标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1.2.3工业炉窑、炼焦炉、水泥厂的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点设置,仍按其相应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O78—1996;GB16171—1996;GB4915-1996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余有关问题参照本标准的规定执行。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I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3、定义本标准所涉及的名词术语,包括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源、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单位周界等,其含义均与GBI6297-1996中相应的定义相同。
4、无组织排放监测的基本要求4.1控制无组织排放的基本方式按照GB16297—1996所作的规定,我国以控制无组织排放所造成的后果来对无组织排放实行监督和限制。
采用的基本方式,是规定设立监控点(即监测点)和规定监控点的空气浓度限值。
在GB16297一1996中,规定要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设监控点,同时在排放源上风向设参照点,以监控点同参照点的浓度差值不超过规定限值来限制无组织排放;规定对其余污染物在单位周界外设监控点和监控点的浓度限值。
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区别

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区别
伴随着工业快速发展,由于化工厂、钢铁厂、制药厂,以及炼焦厂等及人类生活所带来的生活废气的产生,导致环境被废气污染,对人们身体健康影响很大,因此废气处理对于我们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
废气中含有污染物成分很复杂废气类型也有很大不同,也有不同的毒性。
工业对于废气的排放也有严格的准则,分为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因此不同的排放方式应对的废气处理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
有组织排放,即大气污染物经过排气筒有规律的集中排放。
以这种形式排放的废气几乎都是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经过处理后排放浓度低,并向高空排放,扩散相对较容易。
无组织排放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无密闭设备或密封措施不完善而泄露,废气不经过排气筒或烟囱,污染物向环境直接排出,或从露天作业场所、废物堆放场所等扩散出来。
无组织排放是VOCs进入大气环境的重要途径,无组织排放的废气日积月累,对环境的危害不容忽视,其排放源高度低,污染面积集中,呈地面弥漫状,持续时间长,危害大。
目前,有组织排放可以通过废气处理装置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无组织排放由于污染物种类多,排放点广,难以量化和处理等特点,并且影响无组织排放的工艺因素和环境因素较多,使其排放量、排放规律等都不易确定,故对其进行监测、评价和控制都比较困难,是废气排放控制需要解决的难点之一。
生态环境部 无组织排放标准

生态环境部无组织排放标准生态环境部无组织排放标准(以下简称“排放标准”)是为了控制无组织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制定的技术要求和监测方法。
本文将从排放的概念、排放标准的目的和意义、排放标准的内容和要求以及排放标准的执行和监管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排放的概念无组织排放是指未经任何处理从固定或流动污染源中直接排放到大气或水体中的污染物。
无组织排放不仅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会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制定无组织排放标准是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
二、排放标准的目的和意义排放标准的目的是保护大气和水体的质量,减少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通过对无组织排放的控制,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浓度,改善空气质量,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排放标准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 保护大气和水体环境。
通过控制排放,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减少对环境的直接污染,保护大气和水体的质量。
2. 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
排放标准的制定使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引导企业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技术和措施,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
3. 提高公众生活质量。
控制无组织排放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物的释放,改善空气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水平。
三、排放标准的内容和要求排放标准主要包括对不同行业的无组织排放污染物限值的要求、排放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等。
对于不同行业的无组织排放,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限值要求。
常见的污染物包括大气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水体污染物(如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等。
排放标准应根据不同行业的生产工艺和现有的减排技术确定相应的限值要求。
排放标准还应包括对排放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的规定。
监测方法和技术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对于确保排放的准确测量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排放标准应规定相应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标准,确保排放的准确监测和评估。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批准日期2000-12-07 实施日期2000-12-07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fugitive emissionmonitoring of air pollutantsHJ/T55-2000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标准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点设置方法、监测气象条件的判定和选择、监测结果的计算等作出规定和指导,是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附录C的补充和具体化。
1.2适用范围1.2.1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监测部门为实施GB16297-1996附录C,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进行的监测,亦适用于各污染源单位为实行自我管理而进行的同类监测。
1.2.2本标准为技术指导性文件,环境监测部门应按照GBI6297—1996附录C的规定和原则要求,参照具体情况和需要,执行标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1.2.3工业炉窑、炼焦炉、水泥厂的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点设置,仍按其相应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O78—1996;GB16171—1996;GB4915-1996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余有关问题参照本标准的规定执行。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I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3、定义本标准所涉及的名词术语,包括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源、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单位周界等,其含义均与GBI6297-1996中相应的定义相同。
4、无组织排放监测的基本要求4.1控制无组织排放的基本方式按照GB16297—1996所作的规定,我国以控制无组织排放所造成的后果来对无组织排放实行监督和限制。
采用的基本方式,是规定设立监控点(即监测点)和规定监控点的空气浓度限值。
在GB16297一1996中,规定要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设监控点,同时在排放源上风向设参照点,以监控点同参照点的浓度差值不超过规定限值来限制无组织排放;规定对其余污染物在单位周界外设监控点和监控点的浓度限值。
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区别

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区别:
有组织排放的含义,就是大气污染物经过排气筒,有规律的进行排放。
然而以这种形式排放的废气大多为工业废气,并且这类废气浓度低,且容易向空中扩散。
无组织排放,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无密闭设备,或者由于密封措施不完善而导致泄露,使得废气不经过排气筒或烟囱直接排向外面环境。
无组织排放使得废气更直接的进入大气环境,日积月累以来废气处理对环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为废气的排放源高度较低,使得其废气处理一直是个难点,并且污染面积集中,呈地面弥漫状并且持续时间长。
对于有组织排放的解决方式是能使用废气处理装置,进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无组织排放则是因为废气处理种类多,排放点也广,并且由于无组织排放的废气处理受工艺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多,故对其进行废气处理和废气监控都比较困难,首先我们就要做好收集这一关,再对症下药去做废气处理的工作。
废气:
废气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气体。
特别是化工厂、钢铁厂、制药厂以及炼焦厂和炼油厂等,排放的废气气味大,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
废气中含有污染物种类很多,其物理和化学性质非常复杂,毒性也不尽相同。
燃料燃烧排出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等;因工业生产所用原料和工艺不同,而排放各种不同的
有害气体和固体废物,含有各种组分如重金属、盐类、放射性物质;汽车排放的尾气含有铅、苯和酚等碳氢化合物。
废气污染大气环境是世界最普遍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中国《环境保护法》已对各类厂矿的废气排放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
某些废气回收后再加工又成为可利用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是指粉尘、VOCs废气等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
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
因此,在执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指标时,由低矮排气筒造成的监控点污染物浓度增加不予扣除。
无组织排放广泛存在于钢铁、冶金、石化、电厂、矿山、港口等行业中,按照源高分类属于面源,对附近环境影响较大。
无组织排放源分散,产污环节多,涉及范围广,一些体源(如焦炉炉体、屋顶天窗、隧道排气口等)、线源(如道路扬尘等)低矮排放的点源、原料和固体废弃物堆放场的“风面源”等会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较难实施有效的污染控制。
目前国内常用的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技术,包括生物纳膜抑尘技术、湿式收尘技术、云雾抑尘技术、天网抑尘技术等;VOCs废气治理技术,包括吸附技术、催化燃烧技术、液体吸收技术、膜分离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等。
以BME为代表的专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环保企业,开始探索多种技术综合应用来治理无组织排放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