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山雨》教案
六年级语文《山雨》教案7篇
六年级语文《山雨》教案7篇山雨教学设计篇一一、即兴背诵,震撼带入1、教师即兴背诵《山雨》,以自己陶醉之态激起孩子的陶醉之情。
2、板书课题《山雨》,记住作者赵丽宏。
鼓励孩子像老师一样熟读甚至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当我们要求孩子在喜欢一篇课文的基础上试着去有感情地朗诵或背诵的时候,孩子们往往是屈从与被迫,他们心中甚至还在想,为什么总是叫我们怎么样,老师你自己呢?因此,当老师在课一开始就展示自己的背诵才华时,征服的就不仅仅是一篇课文,还有那些流露出羡慕、钦佩之情的孩子们。
)二、自由初读,读通读顺1、翻开课本,自由地轻声读课文。
遇到不熟练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直到熟练为止。
2、分层次检查读书情况。
对于学习吃力一点的学生,教师指名一一读一遍,注意正音(如“水淋淋”、“啼啭”)并可以带读;再由能力强的学生开火车读。
3、师生同读、引读。
4、出示画面或课件,配乐朗读,享受美感。
5、提笔圈画批注,了解山雨的特点,也就是课文导读里所指的。
“山雨的韵味在哪里”。
(设计意图: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这是基本的学习前提。
不忽视优等生,不漠视学困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实实在在地发展。
扎扎实实地引领孩子读书,享受阅读的乐趣,享受文字的快感,受到美的熏陶。
在边动笔墨边读书中,逐渐走进课文的深处。
)三、深入细读,知情明趣1、交流你的发现,并归结为三个方面“雨声”、“林色”“山静”。
2、重点研读其中一个部分,品味作者遣词用句的神妙,体会山雨的韵味,明确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作者对山雨的喜爱。
(1)第2—5自然段是描写雨声的,可以闭上眼睛听读、展开想象;着重理解三个比喻句:“像一曲无字的歌谣”、“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在旁边写出你此时的阅读感受。
(2)第5—6自然段是围绕“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来写的,可以结合插图和自己搜收集的图片或者课件,联系文中具体语句反复体味。
重点理解“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品读“融化”之妙。
《山雨》六年级上册课文教案3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山雨课文)
《山雨》六年级上册课文教案3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山雨课文)下面是我整理的《山雨》六年级上册课文教案3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山雨课文),供大家参阅。
《山雨》六年级上册课文教案1一、导入揭题1、引入:用“雨”连词。
2、揭题:这么多的雨,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味道。
有一种雨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来说,比较新鲜,那就是山雨。
想去看看吗?那我们就一起学习第2课,一起走进山林,去欣赏山雨,品味山雨吧!这种引入对学生来说,既是一种游戏,又是一种积累,既轻松自然,又创设了赏雨品雨的课堂基调。
二、细读探究感受山雨的美:1、自由读文。
要求边读边想,把课文读准、读通、读顺。
2、自读感悟:过渡:感觉这场山雨怎么样?(美)美吗?(板书:美?)⑴ 读读课文,看看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山雨的美。
(声、色)通过初读,从声、色两方面整体感知山雨的美。
⑵ 自读思考: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了声音和色彩的美?再读读书,找找看。
想好了,还可以跟同方同学交流交流。
3、交流引导:⑴ 声音: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山雨声音的美?这声音听来让人感觉如何?(再读读看,还感觉怎样?)⑵ 色彩:过渡:感受了雨声,我们又来看看山雨带来的色彩美吧。
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山雨色彩的美?看到如此美丽的色彩,人们心情如何?感觉如何?通过细读,逐步深入文中,走进雨中,用心去品味,用脑去联想,在生生互动的文本对话中,接受美的熏陶,产生美的共振。
4、小结:文章根据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从声音和色彩两方面加以描写,使我们感觉到山雨确实很美。
现在黑板这个问号应改成什么才比较合适?(板书:!)问:是谁创造了这份美?是的,是大自然创造了这绝妙的美,大自然可真了不起!注重了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回到整体的原则。
体现出阅读的层次感,目标的阶梯性。
品味写作的美:1、过渡:但我觉得除了大自然外,还有一个人也非常了不起。
他是谁?(作者) 为什么?2、自学感悟:师:确实写得美!我读过很多的美文佳作,可一见到这篇课文,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忍不住读了好多好多遍。
六年级上册语文《山雨》教学设计(优秀1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山雨》教学设计(优秀15篇)《山雨》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这篇略读课文用优美抒情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清幽雅致而又不是妖娆的山林雨景图,展示了雨中山林的千般秀美和令人神往的意境,处处洋溢着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爱和深深的眷恋,体现作者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通过学生本课,认识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想想课文所描绘的景色,在读中体会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对根学作品初步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描述的情景。
教学构想教学时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个性化地感悟,教师无需进行过多地分析和讲解。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录音机教学时间一课时学生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下山雨时的情景。
学生观看,聆听,竟如情景。
2谈话渲染。
看,多美的画面啊!是哪位画家的神笔绘成的呢?听,多么美妙的乐曲啊!是哪位音乐家在申请的弹奏呢?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山雨》这篇课文中去吧!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2配乐范读全文。
3学生自读课文。
(1)读准生字字音。
(2)轻声读课文,读通课文。
(3)读时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4)想一想:课文想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其中主要写什么。
同位交流初读体会。
三、感情朗读,读中感悟。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先片断读,再全文读。
边读边想想山林雨景的美妙。
(1)引导学生朗读第一至五自然段,体会山林雨中的音乐美。
(2)组织学生朗读第六、七自然段,体会山林雨中的图画美。
(3)组织学生反复朗读第八至十自然段,在读中体会山雨的余韵。
2朗读自己喜欢的片断。
想想自己为什么喜欢,怎样才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四、班级交流,加深体会。
1小组推荐代表参加交流。
参与者自由选择课文片断,有感情朗读,谈谈你为什么选择这个片断朗读,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朗读体会,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学生朗读。
六年级语文上册《山雨》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山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爱。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雨吗?谁能描述一下雨的特点?2.那么,你们听说过山雨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山雨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的大意。
三、学习生字词1.请同学们翻开书,我们来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师逐个讲解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词义。
四、深入理解课文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为什么喜欢山雨?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山雨》,谁能介绍一下作者为什么喜欢山雨?2.那么,课文中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山雨的美?二、品析课文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体会其作用。
三、观察与想象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山雨的场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2.学生分享,教师点评。
四、写作训练1.请同学们以“我最喜欢的自然景观”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教师提供写作指导,学生写作。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为什么喜欢山雨,也学会了观察自然、表达情感的方法。
2.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尝试用所学的方法进行描绘。
六、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每个写三遍。
2.家长签字确认。
七、板书设计1.生字词2.修辞手法3.山雨的特点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山雨》,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爱。
《山雨》教学设计【优秀4篇】
《山雨》教学设计【优秀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分享的4篇《《山雨》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六年级语文《山雨》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积累】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
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领悟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情感与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拓展与延伸】用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篇关于“风”或“雨”的习作。
【重、难点突破】学习作家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体会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跟随着诗人、散文家李汉荣的脚步,我们一起拜访了“山里的朋友”,感受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
今天,我带领大家一起来品味“山雨”的韵味。
二、学习课文1、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理解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山雨的,具体写了哪些内容,感受山雨的特点。
教学提示:目的是在于引导学生掌握按一定的顺序描写自然景物,并通过对相关景物的描写来描写山雨的方法。
这三个问题全部让学生来根据自己的题解回答,并且要以课文内容为中心,联系关键的词语作答。
如,在分析写作顺序时,可以抓住“来得突然”、“雨声里”、“雨,悄悄地停了”来分析,其他两个问题方法相同。
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与积极合作学习,不必苛求答案的准确性。
教学参考:课文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
全文共10个自然段,第1至4自然段写雨来,主要描写了山雨来得突然,由远而近的雨声如无字的歌谣飘然而起;第5至7自然段写雨中,主要着笔于山雨带来的音韵美和色彩美,突出描绘了如“小曲”“音符”般美妙的雨声,以及雨中山林那令人难以忘怀的绿色;第8至10自然段写雨后,通过对鸟儿啼啭、雨珠滴落的声响描绘,突出了雨后山林的幽静。
六年级语文上册的《山雨》教案范文(通用10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的《山雨》教案范文(通用10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的《山雨》教案范文(通用10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的《山雨》教案 1教学目的: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感情。
2、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1、有没有同学喜欢雨景,请用一两句话来说说下雨是的情景。
2、同学们说的都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一下山雨的美丽。
二、自由读课文说说山雨的美。
1、自由读文。
2、你觉得那一句美,读给大家听听。
3、简单评评为什么觉得这句美?三、知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图文结合,欣赏品文。
1、指导看图。
2、动笔画一画你想像中的山雨图。
3、交流欣赏,说说你画的是文中的哪一部分内容。
五、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你喜欢的句子。
六、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好句。
六年级语文上册的《山雨》教案 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正确读记“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
2.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
3.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从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那份情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出示相关图片)我们的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挥舞着魔法棒,有时让我们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有时又让我们享受着皑皑的白雪,当然,很多时候也让我们欣赏着蒙蒙的细雨。
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描写过他们眼中的雨,以古诗为例,同学们,你们记得哪些描写雨景的诗句?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也给大家带来了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齐读课题《山雨》。
二、初读课文1、生字词预习情况师:首先,我们来扫清字词障碍,哪位同学来当小老师。
还有补充或质疑的地方吗?2、师: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读课文,读通读顺,思考:文章按什么顺序写作?开始吧。
《山雨》六年级语文教案(精选5篇)
《山雨》六年级语文教案(精选5篇)《山雨》六年级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
2、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3、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及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媒体资源【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忆山中朋友,导入新课上堂课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访问了“山里的朋友”,感受到了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下面让我们学习新课——《山雨》,体会山雨的`韵味。
板书课题:山雨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教师适时播放媒体资源。
教师引导学生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之后再组织学生分组竞赛朗读。
2、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从描写顺序上)。
使学生明确课文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来描写山雨三、再读课文,品味赏析1、再读课文,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画一画有关句子,并体会作者蕴含的情感及语言表达的特色。
2、然后组织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描写山雨的音韵美和色彩美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领悟作者通过观察、倾听,引发了奇特的联想、想象,并运用了比喻等多种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山雨的独特感受,优美抒情的语言背后所表现的是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1)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2)感悟雨色的明丽、迷人;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完成本部分的教学。
3、有感情地朗读,加深理解四、背诵积累,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熟读成诵。
2、大家课后动手摘录文中优美的句子,把它们写在作文素材本里。
《山雨》六年级语文教案篇2【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2、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
《山雨》六年级上册课文教案(8篇)
《山雨》六年级上册课文教案(8篇)《山雨》六年级上册课文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在情景的渲染中,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体会文字所传达出山雨的韵味。
2、根据作者的想象,引导学生感受文字的所展现的画面,体会作者由远而近细致入微的观察、用心倾听背后所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文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想象作者由文字所描绘的山雨的画面,感受文字背后作者的观察和倾听以及情感。
三、教学准备:“山雨”图片若干四、教学过程:(一)解题激情,想象画面。
1、(揭题、板书:山雨)什么是山雨?2、当这两个字同事展现在我们面前,你的脑海中展现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
(当学生说出一副,老师展现画面,并要求学生说说:在这样的画面中,我们还能看到什么。
)3、过渡:由“山雨”两字,同学们脑海中,展现了一幅幅独具特色的风景美图。
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图画面前,我们的文字,我们的语言显得是如此枯燥,完全没有了生气。
但是有一位了不起的作者,却能用文字带给我们比画面更美的意境。
(二)由读引路,理清文脉。
1、师:现在自己练习读课文。
要读美文,先要读正确了,正确才是最美的。
如果有那句话读错了,或不太好读,可以反复练习这句话,读好了,再往下读。
这样你读一遍就能有很大的收获。
2、(学生练习读课文。
教师巡视)3、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文章。
你们认为哪一段最难读?齐读认为难度的段落。
4、现在老师想听听你们在整篇课文中,认为最美的一段文字,能读怎么样?5、(个别学生读,读完之后)你用语言为大家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6、(根据学生发言,老师归纳):雨来雨中雨停(雨后)(三)读出画面,欣赏美文。
1、师:这次我们再读课文时,除了用眼看,用口念,更重要的是用脑去想象用心去感受。
这样,我们课文时,就可以看到山雨的美景了。
此时你已经坐着缆车,来到了空气新鲜,似乎有着鲜花和绿叶的气息的山中。
谁来读读雨中的画面?2、(请一生读第五自然段,或教师范读第五自然段)3、大家听(班德瑞音乐起),你听到了什么?那时谁在演奏着这音乐?4、师:如此美的音乐,从文字中飘然而出,谁还愿意将这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带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来聆听。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山雨》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山雨》教案【三篇】文章首尾照应,主要着笔于山雨带来的音韵美和色彩美,主次清楚,摹声状物细致入微。
课文语言生动形象,作者善于通过视觉和听觉所及,发挥合理而新奇的想象和联想,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画出山雨的特点。
寄情于景、情景融合,表达了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喜欢之情。
这篇课文为第一单元的略读课文,本单元是以感受大自然为专习题编排教学内容的。
教学本篇课文要让学生浏览课文,领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并引导学生在朗诵中品味柔美语言,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的方法。
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局部。
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巧妙无比”等词语。
2.感受绘声绘色的山雨的神韵,领会作者对山雨的喜欢之情。
3.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山雨的神韵,领会作者对山雨及大自然的喜欢,同时感受语言的柔美。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资源配乐朱自清《春》片段设计思想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个性化地心得上。
让学生在读中想象如诗如画的山林雨景,观赏柔美抒情的语言,汇总其中蕴涵的情感,并通过朗诵来展示学习的领会,朗诵的形式要多样:竞赛读、个人读、男女分读、分组读……老师可得当地渗透朗诵技巧,如急缓轻重、抑扬顿挫。
通过重复朗诵,领悟作者通过观察、倾听,引发了奇特的联想、想象,并运用了比喻等多种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山雨的独特感受,柔美抒情的语言暗地里所表现的是作者对山雨的喜欢之情。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提醒课习题⑴(多媒体出示画面)师:我们的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变幻莫测,多彩多姿,有时,让我们沐浴着璀璨的阳光,有时也让我们观赏皑皑的白雪,当然,有时也让我们享受着蒙蒙的细雨……师生背诵描写雨的诗句。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山雨》教案(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山雨》教案(5篇)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山雨》教案1教材解读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组教材是以感受大自然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山雨》是本组第二篇略读课文,作者赵丽宏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用清新的笔调描绘山雨独特的音韵美和色彩美。
作者通过独特的联想和想象,将整场山雨描绘成一场美妙的音乐会:山雨悄然而至,由远而近,飘飘渺渺,“像一曲无字的歌谣”;林中万物“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在山雨的弹奏下,“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回荡在人们耳边;山雨过后,山林中余韵缭绕。
山雨的色彩美主要体现在雨中山林那水淋淋的充满生机的嫩绿之中,令人难以忘怀。
全文语言优美,景物描写形象生动,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
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继续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字里行间感受山雨独特的音韵美与色彩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2、通过自主品悟,继续学习作者在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同时,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方法。
3、赏析并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有阅读相关美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山雨,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
(板书:山雨。
)这节课我们学习作家赵丽宏的散文——(生齐读课题)2、顾名思义,山雨就是——(指名回答:山林中的雨)。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山雨的?二、初读全文,明了大意1、全班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全班交流。
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描写主要山雨的声音美及色彩美,并随机板书:(音韵美、色彩美)三、赏析语句,品味雨韵1、导语:山中的雨别有韵味。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山雨》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合作精神。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山雨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 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雨的课文,如《雨巷》等。
(2)提问:同学们对雨有什么印象?雨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自学生字词,并进行组内交流。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4. 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山雨之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2)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山雨的感受和想象。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雨的作文。
3. 收集有关雨的诗歌或文章,进行欣赏和分析。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能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3.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疑惑及时进行解答。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感,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年级语文《山雨》教案
六年级语文《山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欣赏课文中描绘的山雨景象及其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描绘、比较等方法,表达自己对山雨的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欣赏课文中描绘的山雨景象及其意境。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描绘的山雨景象,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山雨的美妙。
3. 利用比较分析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山雨》。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山雨的景象。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山雨的感受。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1)学生讨论课文描绘的山雨景象,分享自己的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欣赏与拓展(1)学生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句,进行朗读展示。
(2)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山雨作品。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六年级语文《山雨》的教案
六年级语文《山雨》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1.3学习作者观察大自然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2.1学会通过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2培养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2.教学难点2.1学习作者观察大自然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通过播放雨声,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雨的声音。
1.2学生分享他们对雨的印象和感受。
1.3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山雨》。
2.课文朗读与理解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重点句子和关键词。
2.3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情感。
3.课文内容分析3.1教师提问:课文主要描绘了哪些场景?3.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4.体会作者情感4.1教师提问:作者对山雨有什么样的情感?4.3学生分享自己喜爱山雨的原因和感受。
5.学习观察大自然的方法5.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观察方法,如:细心观察、抓住特点等。
5.2学生举例说明自己是如何观察大自然的。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7.作业布置7.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7.2学生以《山雨》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抓住山雨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2.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3.教师在下一节课前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补充:1.1教师通过示范朗读,让学生关注语气的抑扬顿挫,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变化。
六年级语文上册《山雨》的教案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山雨》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
(3)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细致观察。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感悟,体验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2)激发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
(3)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细致观察。
2.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学会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山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山的认识。
2.自主学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掌握重点词语。
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山雨的描绘。
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山雨的特点。
4.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课文中的美词佳句。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5.感悟体验让学生谈谈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
6.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四、作业设计1.课内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抄写课文中的美词佳句。
(3)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山雨”的短文。
2.课外作业:(1)观察大自然中的山雨,记录自己的感受。
(2)与家长分享课文内容,讨论对大自然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学生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提出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细致观察。
同时,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美的关注和欣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六年级语文教案《山雨》
六年级语文教案-《山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山雨》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妙。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体验山雨的美妙,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山雨》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妙。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意象和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课文《山雨》的文本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卡片或黑板,用于展示关键词语和句式。
作文纸和写作指导资料,用于写作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山雨的景象。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山雨的感受和经历。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山雨》,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词语和句式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和示例。
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运用关键词语和句式。
4.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一个与山雨相关的写作题目,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和评价,提供反馈。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山雨》的主要内容和感受。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分享和讨论。
注意事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表达。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山雨》六年级语文教案
《山雨》六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感受山雨的美。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1.课文《山雨》2.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师生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你们觉得大自然中最美的景色是什么?2.引导学生回答: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景色,比如山水、树木、花草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描写山雨的课文,一起来感受一下山雨的美。
(二)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语气、节奏。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语气等。
3.学生齐读课文,感受山雨的美。
(三)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山雨的哪些特点?2.学生回答:山雨温柔、细腻、恬静、美丽等。
(四)分析修辞手法1.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修辞手法?2.学生回答:比喻、拟人等。
3.教师举例分析:如“山雨像一位温柔的母亲,轻轻地抚摸着大地。
”这句话中,把山雨比作母亲,形象地描绘了山雨的温柔。
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山雨》,谁能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生回答:课文描绘了山雨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山雨的美?2.学生回答:如“山雨如丝,轻轻地洒在大地上,滋润着万物。
”等。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句子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它们有什么作用?(三)感悟作者情感1.教师提问: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学生回答:课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山雨》,谁能分享一下你对山雨的感悟?2.学生回答:山雨温柔、美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等。
六年级语文教案《山雨》
六年级语文教案-《山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山雨》。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寓意,体会诗人对山雨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学会通过诗歌描绘自然景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通过模仿、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诗歌《山雨》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寓意,体会诗人对山雨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通过诗歌描绘自然景物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诗歌《山雨》的文本。
3. 生僻字词的解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山雨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山雨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山雨的诗词或歌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诗歌:(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2)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 解析诗歌:(1)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和寓意。
(2)解释生僻字词的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4. 讨论与思考:(1)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寓意,分享自己的理解。
(2)邀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他们体会诗人对山雨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5. 写作练习:(1)让学生模仿诗歌《山雨》的写作手法,描绘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
(2)引导学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寓意,发挥创意,进行创作。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山雨》的意象和寓意。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然环境,珍惜和保护大自然。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写作等环节,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诗歌《山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意象、寓意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山雨》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六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方向。
①认识本课2个生字。
②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色,在读中体会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情感。
(2)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初步的鉴赏能力。
(3)思想品德方面
从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陶冶学生的性情。
教学重难点
(l)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2)从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那份情感。
一、大家看看窗外,地上湿漉漉的,昨晚一定是——生接。
那你们喜欢下雨吗?(多个学生说)
看来大家对雨有着不同的看法,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场奇妙的雨——山雨(板书)学生写课题。
把自己写的课题读一读。
欣赏了这场雨,也许你对雨会多一份新的感受。
二、打开书,自己读读阅读提示,(点课件)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三、初读感知。
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这场山雨,用你喜欢的阅读方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把这场山雨介绍给我们的,主要介绍了山雨的哪两个方面?
四、自主学习。
1、(课件出示雨前景象)请看!你能用文中的语句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景象吗?学生朗读一段。
听了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抓住词、读体会)让我们一起用读书声请出山雨,让他悄然无声地来到、让大家都无法发觉。
(学生读)
2、(自学雨中)
听了你们的朗读,我已经感受到了山雨飘然而至,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雨中,你可以去听听山雨的声音,也可以去欣赏雨中的颜色,通过朗读把你听到的声音或者欣赏到的颜色
美美地展现出来。
3、小组交流。
(把你听到的山雨的声音或欣赏到的颜色在小组里读一读,再说说你的感受。
)
4、集体汇报。
说到哪句点哪句。
(1)沙啦啦,沙啦啦……
1)(谈感受)当你听到山雨的声音,心情怎样?
2)这么动听的雨声我们一起去听听吧!(点课件)
3)和着山雨的声音,我们一个大组,一个大组接力读读吧!(在雨声中再读一读)(2)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1)(几个学生谈感受),
2)听,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点课件)我能感受到这山雨是无字的歌谣,那样动听,你能感受到那是怎样的歌谣?(学生说)说到神奇,问,他会是怎样神奇呢?
3)是的,的确是——的歌谣。
把你们感受到的歌谣读给同桌听听吧!谁来试着读读?(可以请同学老师一起读)听了他的朗读,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好。
再请,不好,示范读)
4)喜欢这无字歌谣的孩子一起来读一读。
(3)雨声里,山中的没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
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有幻想的色彩。
1)(学生谈感受)
2)真是动人的乐曲,(点课件)我也想和你们一起弹奏这首小曲,你们是琴键,我就是轻捷柔软的手指。
第一个逗号一组读,第一个顿号二组加进来,第二个顿号三组加进来,后面的四组加进来一起读。
(配合读。
)你觉得咱们一起演奏的曲子怎么样?(学生说)3)相信你们还能弹奏出更美的旋律。
赶快和同桌一起演奏演奏,然后互相说说你又想到了什么?(你会幻想些什么?)
(4)、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
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
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谈感受)1)(点课件)正像你们说的一样,阳光下的山林色彩斑斓,雨中的山林一片嫩绿。
(引读)瞧,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有——有——也有——,然而雨中的山林,所有的色彩都——绿得——,这清新的绿仿佛在——流进——流进——
2)听出来了这清新的绿色已经流进了你们的眼里、流进了你们的心里,我多么希望你们用优美的朗读声让绿色也流进我的眼里,流进我的心里,可以吗!学生再读。
3)此时,我和作者的感受一样,(点课件)我们的记忆——宛若一张干燥的宣纸,这绿色随着丝丝屡屡的微雨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你们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同桌互相说。
请学生说。
4)我建议我们一起再读读吧,让我们此时的记忆在脑子里化开,化开……(一起读)
5、雨后。
不知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山雨过后,又会是怎样的画面呢?赶快去读读吧!。
(汇报)雨后是怎样的画面?
1)、鸟。
歌声为什么那么动听?它会唱些什么呢?谁能用轻松愉快的朗读把小鸟的歌声引出来?(读后点课件)雨后的景色多美啊,喜欢的孩子,一起读一读吧!
2)、雨滴。
点课件,一起来演奏。
五、拓展
孩子们,如果你们能热爱身边的大自然,用心去看每一处景物都会似人间仙境。
用心去聆听每一个声音都会是优雅的乐曲。
作者赵丽宏把雨声比作音乐,散文家朱自清眼里的雨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
(点击课件。
)
这是老师眼里的雨,(师读)那么你眼中的雨又是怎样的呢?用几句话写下来吧!可以用自己的话写,也可以摘抄课文中和课外你收集的语句。
(资料)
雨下个不停,紧张而又舒缓…….我们在雨水的弹奏中攀缘于茫茫山谷,感觉着上天赐予的无边旋律,它一会儿如小提琴空旷轻灵,一会儿铁骑突出,一会儿春江花月,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雨滴,在伞上清晰地弹奏着,又顺着伞缘滴入泥中,有着鸣筝般的乐声,仔细听去,耳中似乎并没有声音,再听,又分明翁翁地,遥远而飘忽,如身边的雾……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