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仆意识资料
公仆意识分析材料
公仆意识分析材料篇一:人民好公仆自我剖析材料(3)人民好公仆自我剖析材料为了进一步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扎实开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作风、服务群众”为主题的“人民好公仆”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问题查摆,分析思想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作为医务工作者,“转变作风、服务群众”为主题的人民好公仆教育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思想素质好、服务群众好、工作业绩好、廉洁自律好、社会评价好”,我们或许无法改变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位置,但可以改变我们处世的态度和方式,让廉洁奉公的人格之光照亮自己以及周围的人群,让务实求索的作风推动医院永不停息地进取发展。
加强作风建设,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从而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做人民满意的医务工作者。
结合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状况,我进行了自我剖析,存在的问题如下:一、学习方面对自己的学习抓的不紧、要求不够严格,没有注重学习的实效,以致使学习形式单调,学习时间少,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导致对胡锦涛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理解不透彻,把握不准确,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解不够彻底。
其表现:是通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客观规律性的分析能力不够强。
二是存在经验主义。
对工作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而是凭经验、靠传统思想来解决问题。
二、工作作风方面1、在工作中争先创优意识不够强,开拓进取精神不足。
2、有畏难情绪,克难攻坚的耐心和勇气不足。
3、由于思维模式的束缚,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对形势的适应能力不够强,在困难与挑战面前有时不能迎刃而上、克难攻坚,而是对领导讲客观,摆困难。
缺乏管理过程中的开拓进取的胆略和勇气。
4、工作方法科学性不够强,忽视了发挥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有顾此失彼现象。
三、生活作风方面在生活作风方面,基本上能做到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2024年公仆意识学习心得标准
2024年公仆意识学习心得标准公仆意识是指作为公务员或公共事业从业者,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与职责要求,具备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责任感。
学习公仆意识是提升公务员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条件。
在2024年,公仆意识的学习应当符合一定的标准,以确保公务员队伍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以下是我对2024年公仆意识学习心得标准的总结,内容约____字: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公务员,职业道德是第一位的,是培养公仆意识的基础。
2024年,应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推动公务员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服务行为,强化廉洁自律意识。
1.强调公务员廉洁自律。
公务员应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杜绝搞权色交易、徇私舞弊等不正之风,坚守廉洁从政底线,树立廉洁自律的意识。
2.注重公务员诚信建设。
公务员应以诚信为本,言行一致,兑现承诺,遵守诚信原则,树立起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务员的信任感。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训。
各级政府应组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加强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公务员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水平。
4.加强职业道德监督和惩处。
建立健全职业道德监督机制,对违反职业道德的公务员进行严肃处理,以确保公务员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
二、提升服务意识公务员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提升服务意识是公务员工作的核心。
2024年,应进一步加强服务意识的学习,确保公务员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1.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公务员应树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为人民群众提供真诚、优质的服务。
2.加强沟通与协调能力的学习。
公务员应学习沟通与协调技巧,加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充分了解群众的需求,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3.提升服务实效。
公务员应提高办事效率,提升工作质量,确保办事公开、公正、公平,加强监督和反馈机制,提高服务的实效性。
4.加强服务理论学习。
公务员应学习服务理论,掌握服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强化公仆意识_铸牢执政根基
强化公仆意识铸牢执政根基一、深刻把握公仆意识的科学涵公仆的思想古已有之,概念的提出始于近代,一般指国家公职人员。
无产阶级的公仆思想是在巴黎公社失败之后,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
随着实践的发展,公仆的涵也在发展与演化,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容。
公仆思想的核心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公仆思想的核心容是领导就是服务。
从党的建设的角度,指出公仆意识是干部的政治品质。
站在依靠谁、为了谁的立场,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党政干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总之,公仆思想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执政意识,成为党的执政理念。
公仆意识的科学涵可以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认知上看,保有正确群众观,牢记权由民授、做好仆人。
认知是思想意识形成的前提,公仆意识形成的前提必然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在社会处于发展建设时期,往往是社会精英在发挥引领作用,就容易忽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尤其在当前公务员考用制度下,也容易形成权力来源于上级授予的认识,而看不到人民是权力的真正授予者,导致权力向上级服务。
公仆意识要求在认识上有正确的群众观,认识到群众是社会历史的真正推动者。
而权力的真正来源是人民的授予。
所以,要有正确群众观,牢记权由民授,权力用于为民服务,做好仆人。
第二,从情感上看,切实关心民生疾苦,做到情为民所系、无私奉献。
情感是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公仆意识表现在感情上要对群众有真情实感。
有的干部嘴上说的是一套,实际做的是另外一套。
对百姓疾苦漠不关心,做事以己为先,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得失,这是假公仆,甚至是人民之贼。
人民公仆要在感情上心系百姓,切实关心民生疾苦。
还要有一种奉献精神,不计个人得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第三,从意志上看,坚定理想信念、能够抵制诱惑、保持先进。
意志是意识形成的理性化阶段,能否坚定意志是公仆意识形成的关键。
当前,社会处在转型时期,多元价值观念相互碰撞,人民公仆要做到在思想意识深处保持清醒认识,能够进行自我砥砺,保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公仆三字经
公仆三字经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公仆理念的起源和内涵
2.公仆职责和要求
3.公仆的现实意义和挑战
4.做好公仆的建议和措施
正文
一、公仆理念的起源和内涵
“公仆”这个词语起源于古代,最早见于《左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里表达了民众至上的观念,奠定了公仆理念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公仆理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公务员是人民的勤务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诚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
二、公仆职责和要求
作为人民的公仆,公务员需要履行一系列职责和要求。
首先,要始终保持对人民的忠诚,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真心实意地关心群众的疾苦。
其次,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最后,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为人民树立良好的形象。
三、公仆的现实意义和挑战
在新时代,公仆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它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它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内在要求。
然而,在现实中,公仆理念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权力寻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解决。
四、做好公仆的建议和措施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公仆,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其次,要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最后,要注重实践锻炼,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树立公仆意识方案
树立公仆意识方案
公仆意识是指政府工作人员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牢记
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履行公职,维护
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树立公仆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天,我
们所需要的不仅是一群有能力的公务员,更需要一群有公仆意识的
优秀公务员。
为此,建立一套树立公仆意识的方案,将不仅有助于
提高公务员素质,也将有助于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首先,需要全面提高招募标准。
政府部门应该在招募人才时对
职业道德、人格素质、思想品质、成长潜力等多维度进行评估,保
障选调优秀青年进入公务员队伍。
特别是在评估人员道德情况时,
应该更加严格。
要建立和完善各种人员考核机制,帮助员工找到自
己的差距和不足,从而不断提高各项能力和素质。
其次,建立健全公务员考核机制。
公务员要承担起公民的责任,保障人民的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履行职责。
真正好的公务
员不仅只是工作认真,更需要能够承担职责、工作出色,为人民服
务的使命。
因此,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职责判断充分的考核制度,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公务员,进行相应的处罚和调整,让他们认识到
自己的职业责任并独立分担这种责任。
第三,建立起完善的双向沟通机制和信任机制。
公务员应该不
断学习、反思、改进,坚持开放和创新的态度,好的沟通机制能够
优化工作流程、激发共同目标,以及鼓舞工作作风。
公务员之间或
者上下级之间,在工作中相互协作,设想手机技巧来解决问题,认。
为什么说执政越久越要增强公仆意识(精)
为什么说执政越久越要增强公仆意识我们党强调的公仆意识,指的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
邓小平同志指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
这种自觉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的一种工具的思想,其实就是公仆意识。
执政越久越要增强公仆意识,精辟阐述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极端重要性,对于增强全党同志的执政意识和忧患意识具有重要的警醒作用。
执政越久越要增强公仆意识,是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要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经过长期不懈的奋斗,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党的地位的这种历史性变化,既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有利条件,也容易使一些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产生脱离群众的危险。
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能否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能否始终做到心系群众、服务人民,从而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对每个执政党成员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考验。
执政越久越要增强公仆意识,是维护良好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迫切要求。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来为国家的发展、富强、安全服务,为全体人民的富裕、安康、幸福服务。
但在长期执政的实践中,一些领导干部容易产生做官当老爷的官僚主义作风,产生不思进取、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错误思想,有的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不合理、不合法的私利,以至发生贪赃枉法、索贿受贿、权钱交易、挥霍浪费、腐化堕落等腐败行为,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否增强公仆意识,直接关系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党的性质和前途命运。
思想汇报公仆意识
思想汇报公仆意识公仆意识是指在公务员工作中,要以民众利益为己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做到忠诚、勤勉、廉洁、奉公的精神状态。
作为一名公务员,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意识的重要性,并且在工作中积极践行。
首先,忠诚是公仆意识的核心之一。
作为一个公务员,我们要对党和人民忠诚。
党是人民的领导核心,我们要始终牢记自己的政治担当,坚决维护党的领导地位,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同时,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工作对象,我们要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关心人民的疾苦,解决人民的困难,真正将人民利益放在心头。
其次,勤勉是公仆意识的重要表现。
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们要勤勉工作,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这就要求我们要精益求精,做到精细到位。
无论是处理日常工作,还是参与重大决策,我们都要认真细致,不打无准备之仗,不偷懒敷衍。
只有像日夜劳动者一样,默默付出,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廉洁是公仆意识的重要体现。
廉洁是做好公务员工作的底线。
我们要自觉引导自己正确的行为价值观,坚决抵制各种腐败行为。
不仅仅是不受贿,更重要的是要廉洁自律,自觉遵守各项纪律规定,不触犯涉法涉纪问题。
只有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最后,奉公是公仆意识的实质要求。
我们要把奉献作为工作的动力,始终把工作放在首位,忠实履行职责。
要勇于担当责任,敢于面对挑战,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并且不断学习进取,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辱使命,履职尽责,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公仆意识是公务员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也是我们工作的准则和原则。
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要以公仆意识为指导,时刻保持对人民群众的忠诚、勤勉、廉洁和奉公精神,做到心有所向,努力做一个称职的公仆。
公仆意识申论作文
公仆意识申论作文
近年来,公仆意识成为了社会热议的话题。
作为现代社会的公仆,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不仅要以身作则,还要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
首先,公仆意识要求政府工作人员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公仆意识的基础,决定了公务员的工作准则和行为规范。
公务员应该坚守法律底线,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秉持正义和公平的原则,严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此外,政府工作人员还应遵循廉洁自律的原则,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始终保持公正的态度和公平的行为。
其次,公仆意识要求政府工作人员要具备高度的服务意识。
作为人民公仆,政府工作人员应当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真心实意地为民服务。
他们应该主动解决群众的问题和困难,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回应和解决民众关切的问题。
政府工作人员还应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采取便民措施,优化服务流程,实现政府服务的简便、快捷、高效。
再次,公仆意识要求政府工作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政府工作人员作为公务代表,需要与各界人士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形成多方共识。
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帮助政府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民众需求,解决问题,改进工作。
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政府工作人员才能更好地与群众沟通和互动,增进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总之,公仆意识是公务员履行职责和使命的关键要素。
政府工
作人员应该时刻以身作则,坚守职业道德,具备高度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通过这些努力,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
“公仆意识”——反腐倡廉的内驱力
反 腐 倡 廉地方政府管理’983“公仆意识”——反腐倡廉的内驱力谢启琛一《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十三条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
”由于我们党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国家机关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是由党的组织部门考察、推荐,经国家权力机关(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依法任命的,因此,《党章》的这一规定,对于政府部门的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也是完全适用的。
“人民公仆”,顾名思义,即人民共同雇佣、为民人办事的仆人。
对“人民公仆”概念的这一定义,表明以下四点:①相对于人民而言,干部的身份是仆人,人民与干部之间是一种主仆关系;②干部的根本任务,是为人民(主人)办事、服务、谋利益;③要为主人办事,就必须具有一定的事权(社会公共权力)和名份(职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是权、职、责的统一体;④干部的职务和权力,无论多高多大,归根结蒂,是人民赋予的,因而毫无例外都是人民的公仆。
干部的公仆身份,是由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性质决定的,是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他们在国家政权结构和权力运行机制中作出的定格、定位。
任何干部,不论职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拥护、遵守《宪法》和《党章》,就必须承认自己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自己的身份是人民的公仆,自己的任务是为人民服务,自己的行为必须对人民负责。
简言之,公仆身份是一种不以干部自己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的客观社会存在。
所谓“公仆意识”,是公仆对于自己“公仆身份”的自觉反映,它至少具有以下内涵:①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第二条)这一最高原则的确认;②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基本宗旨的绝对服从;③是对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唯物史观的笃信;④是对人民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这一客观事实的深刻认知。
这四点,其实可以归结为一点,即:“公仆意识”是干部对自己的权力、地位、身份和社会角色的本质的最终发现。
员的公仆意识与服务意识
员的公仆意识与服务意识员工的公仆意识与服务意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员工的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公仆意识是指员工应当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而服务意识则是指员工应当积极主动地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员工的公仆意识与服务意识,并探讨如何培养和提高员工的这两种意识。
一、公仆意识的重要性公仆意识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是职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之一。
在工作中,员工应当摆脱个人的私利思维,树立正确的服务态度,将公众利益置于首位。
只有具备了公仆意识,员工才能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任务,并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同时,员工还应当注重廉洁自律,严守职业道德,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地对待工作。
二、服务意识的需求顾客是企业的生命线,提供优质的服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良好的服务意识可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加顾客的忠诚度,进而促使企业的持续发展。
在服务过程中,员工应当关注顾客的需求,倾听并解决他们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并主动地向顾客提供有关的帮助和建议。
只有真正做到以顾客为中心,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和支持。
三、如何培养员工的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1.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企业应当制定明确的职业道德规范,并定期进行培训,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意识。
同时,企业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提高员工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
2. 加强员工的自我认知:企业可以通过员工互评、自评等方式,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
3.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奖励制度,激励员工发挥主动性,提高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
同时,企业还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培养,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以更好地为顾客提供服务。
4. 倡导企业文化: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倡导团队合作和公益事业。
通过组织各种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激发员工对公共事务的热情,提高员工的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
公仆意识学习心得范文
公仆意识学习心得范文标题:公仆意识学习心得引言:公仆意识是一种专业意识,是指公务员与公众互动时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作为一名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学生,我深知培养和提高公仆意识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与实践,我在公仆意识上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
一、了解公仆意识的概念和内涵公仆意识是一种职业道德,是公务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公仆意识包括服务宗旨、服务态度、服务方式和服务能力等方面。
首先,服务宗旨是公务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公民利益至上、公众利益高于一切。
其次,服务态度体现了公务员对待工作和群众的态度,要积极主动、真诚热情地为公众提供服务。
再次,服务方式是指公务员在服务中的行为方式和方法,要注重用心去了解和解决公众的问题。
最后,服务能力是公务员为公众提供服务所需的必备技能和知识,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公仆意识在大学期间,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公仆意识。
首先,我参加了志愿者服务队,为社会困难群体提供帮助。
在服务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自己作为公务员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更加明白了公仆意识的重要性。
其次,我参与了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工作,在活动中学会了团队合作和协作,体验到了为大家提供服务的快乐和满足感。
这些实践经验让我深刻体会到公务员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为社会、为民众服务的职业。
三、自我反思,发现不足之处在实践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服务中时常表现出的是“工作”心态,缺少对于公众需求的关注和思考。
应该更加关注公众的需求痛点,做到心里有数,为公众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其次,我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常常缺乏应变能力和紧急处理能力。
公务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处理能力,才能在关键时刻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服务。
这些问题的存在让我明白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提升和学习的地方。
四、加强学习,提高公仆意识的履行能力为了提高自己的公仆意识的履行能力,我制定了一系列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公仆意识作文
公仆意识作文
从古至今,“公仆意识”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它是一种行为准则,把敬业、负责任、公正、守信、忠诚等价值观融入到个人行为中,以示职责心、尊重他人、追求公共利益等。
公仆意识的形成可追溯到古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仆意识也发生了变化。
古代,由于封建王朝的存在,公仆意识首先表现在官员的职责上:他们负责服务于皇帝,实施皇帝下达的命令,并负责执行他的政策,以维持国家的稳定。
由于这种机制,公仆意识也已被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成为一种夸大、尊贵的情感和服务他人的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仆意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如今,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公仆意识也发生了改变。
它不再是服务、追随皇帝的职责,而是一种社会民主文化,为普罗大众服务。
公仆意识的范围从个人拓展到社会,受众也由官员扩大到全体公民,而且同时也把孝顺父母、爱护兄弟姐妹等价值观纳入其中。
此外,今天的公仆意识还认为,作为公仆,应该服从自己认可的道德标准,把自己的行为准则控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以获得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口碑。
当前,公仆意识已经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社会文明行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和道德,扮演着公民的角色,传播着良好的价值观。
作为中国社会的一份子,我们都应当以公仆意识为榜样,履行公民职责,把自己的行为准则融入到日常行为中,以示尊重他人,追求公共利益,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论公仆意识的历史发展
论公仆意识的历史发展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公仆意识的历史发展及其在当下社会的影响。
公仆意识是指公民对公共领域的责任感。
它源自公平性质的精神,也是社会公平及公正的重要基石。
本文将对讨论公仆意识的历史发展和当前变化,以及它在当下社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等方面展开讨论。
公仆意识的历史发展,从近代以来就开始出现,大多数与各国国家建构和城市发展有关。
在17世纪,英国朝廷处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时,大量政府机构和公共部门得以产生,公仆意识开始在当时的英国社会得到培养。
18世纪的美国,虽然有着自由主义的思想,但也培养了大量的公共机构,鼓励人们参与到公共部门工作中来,强化了公仆意识。
随着近代社会秩序的形成,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推进,公仆意识也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以国家为中心的观念,转变为以社会及环境的共同服务的思想。
在当下的社会,公仆意识在社会发展中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公仆意识能够带动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提高政府的透明度,促进各种资源的公平分配,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公仆意识也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具有极大的作用,如通过重视和平与调节,鼓励公民参与社会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以致于社会秩序得以保持。
此外,公仆意识同样对政治社会性别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政治方面,公仆意识可以鼓励公民参与政治活动、参与民主决策等,为社会建构更加完善的制度规范提供帮助。
而在性别方面,公仆意识的推进,也可以有效地遏制不合理的性别歧视现象,实现社会公正和平衡。
总之,历史上公仆意识的发展,从传统的国家主导观念到当前的社会服务观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而在当下的社会,公仆意识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政治、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多个层面均能体现出来,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在当下,如何更好地落实公仆意识,还需要社会各界及个人深入思考,根据不同的情况提出改进的解决方案,以期让公仆意识在当下的社会中得以更广泛、更深入的落实。
加强为政道德修养,树立为民公仆意识
加强为政道德修养,树立为民公仆意识
“公仆”原指公众的仆人,喻替公众服务的人,即为人民服务的人。
唐代柳宗元《送薛存义序》中写道:“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意思是说:所有在地方上做官的人,你知道他们的职责是什么吗?他们是老百姓的仆役,而不仅仅是役使老百姓。
“公仆意识”即“宗旨意识”,是中国共产党员最起码的政治常识、政治素质和执政的伦理底线。
正所谓:“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
笔者认为要想成为人民的好公仆,就应该时刻加强为政道德修养。
以品树德。
好的为政道德从好的人品中来,人品是为政道德的基础,只有有了好的人品才能不走歪路,才能始终保持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之心。
以训补德。
好的为政道德要从学习中来,只有坚持主动学习,时刻紧跟时代
的步伐,用新知识、新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更好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以信守德。
好的为政道德从崇高的信仰中来,只有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带领人民群众走上美好生活。
(文\石梅子)。
公仆意识
一、公务员的公仆意识(一)、什么是公仆意识1、公仆意识中国共产党最起码的政治常识和政治品质。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伦理底线。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和执政理念。
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时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2、公仆内涵党的各级干部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
合格人民公仆的两个标准:第一,有没有公仆意识;第二,是否德才兼备。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
”3、干部之德与公仆意识的关系“公仆意识”在现代语境下已经转换为更为明确的“宗旨意识”,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提法不同,实质一致。
胡锦涛同志关于“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思想则是对“公仆意思”的最好诠释。
但是一个干部、一级组织是否具有“公仆意识”,不取决于这个干部、这个组织以什么“性质决定”为借口的自我评价,而取决于人民群众的口碑。
(二)强化公仆意识是新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1、强化公仆意识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的要求公仆意识深层本质是政治、国家权力和社会公民的定位。
新时期国家权力和社会公民的关系:社会公众自主性逐步增强,国家权力向社会公众转移和让渡逐步得到体现。
新时期在国家权力和社会公众关系的特定条件下树立和强化公仆意识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
2、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强化公仆意识成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新时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的深入和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民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
3、强化公仆意识是民主与政治的基础和条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强化公仆意识成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与政治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国家政权、政府机构和公务人员的政治伦理建设,作为政治伦理核心的公仆意识,构成了民主和法制观念的基础。
强化民主法制建设的公仆意识,在民主与法制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
4、增强公仆意识的关键是树立人民至上的信念《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公仆”。
论公仆意识
论公仆意识何谓“公仆”,何谓“公仆意识”,这是公务员必须回答且必须努力回答好的2道职业题。
“公仆”和“公仆意识”是公务员的最基本的政治、行政道德素质。
一名公务员只有定位为人民群众的公仆,牢牢树立起人民公仆的角色意识,才会全心全意地去为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因此成为一名称职的公务员。
“公仆”意即“公之仆”。
“公”就是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公共利益;“仆”就是要公平、公正和公开地服务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公共利益。
现阶段我们的最大的“公”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全体中华儿女的祖国统一愿望。
树立“公仆意识”是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的客观要求,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是树立公仆意识根本动力。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国家的主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只有树立“公仆意识”,即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完整、忠实地体现人民利益,才能增进社会有序、和谐、发展,并因此实现公务员的人生价值。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我们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公仆意识包括“四个意识”、责任意识、忠实意识、民主意识等。
以“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为引领,牢记“权为民赋”,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坚持“三严三实”,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忠实于人民,自觉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造福于人民。
公仆意识_执政为民的先导
南方日报/2007年/4月/5日/第A12版观点公仆意识:执政为民的先导莫岳云公仆意识是“三项意识”的核心,树立公仆意识是执政为民行动的先导。
真正树立了公仆意识,自然就会有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勤俭持家的节俭意识,就会有执政为民的行动。
公仆意识是对“官本位”意识的否定所谓“官本位”是指国家的社会价值观以“官”来定位,把是否为官和官阶的高低当成一种核心的社会价值尺度去衡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价值。
“官本位”意识的特点是:官贵民贱,官重民轻;官为中心民为边缘;官在上民在下;官为主民为仆;官的特权可延伸扩张、而民的权利被压缩甚至被剥夺,官员们不是考虑如何为百姓服务,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官位升迁上。
“官本位”意识是封建集权制和官僚制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反过来维护和服务于封建集权制和官僚制。
“官本位”文化本应随着封建制度的消亡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但是,或因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太长,“官本位”文化流恶难尽,或因现代化革命不够彻底,“官本位”的阴魂在当代中国仍时隐时现,成为当今中国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给共产党执政带来巨大的风险。
与“官本位”意识相对立的是“民本位”意识,就是公仆意识。
所谓公仆,就是社会公众的仆人,也即人民群众的勤务员。
公仆意识,就是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方便群众。
公仆意识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是民本思想的体现,社会价值观是以“民”来定位,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
人民满不满意,人民高不高兴,人民赞不赞成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
显然,公仆意识是对“官本位”意识的否定。
公仆意识是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具体反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宗旨,执政为民是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
毛泽东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2023年树立公仆意识方案
2023年树立公仆意识方案一、引言公仆意识是指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服务公众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意识观念。
要树立公仆意识,首先需要政府工作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努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利益和价值。
二、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的公务人员队伍总体素质较高,但在公仆意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少数公务人员缺乏主动性和服务意识,履职不力、消极应付,甚至存在腐败行为;另一方面,一些公务人员在履职过程中忽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脱离群众实际需要;还有一些公务人员在工作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导致信任危机与社会矛盾的加剧。
三、树立公仆意识的重要性1.利国利民:树立公仆意识是政府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服务公众的重要使命。
只有真正以人民为中心,关心人民的需求和利益,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增强民意基础:公仆意识的树立可以增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联系与信任。
只有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回应社会热点、解决社会问题,赢得民众的支持与认可。
3.维护社会稳定:公仆意识的树立有助于减少不合理的行政行为和决策,避免损害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只有政府工作人员真正以人民为中心,倾听人民的心声,依法行政,才能保障社会正常的运行和稳定。
四、树立公仆意识的关键举措1.加强培训教育:加大对公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服务意识。
建立健全公务人员培训制度,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培养公务人员的公仆意识和服务能力。
2.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公务人员的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考核、奖励制度等激励手段,强化公务人员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同时,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失职失责、腐败行为严肃处理,形成对公务人员的震慑和警示。
3.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对公务人员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公务人员信用档案制度,记录公务人员的履职情况和服务质量,对失职失责和腐败行为进行追责和处理。
公仆意识淡薄例子
公仆意识淡薄例子公仆意识淡薄是指公务员或其他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对于服务人民的意识不强,缺乏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下面是一些例子,展示了公仆意识淡薄的情况。
例子一:某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在处理市民办理户籍迁移手续时,态度冷漠,不耐烦地对待市民的问题,甚至敷衍了事,导致市民办事效率低下,感到无奈和困扰。
例子二:某地交警在执勤过程中,对交通违法行为置之不理,视而不见。
即使有市民举报,也不积极跟进处理,使交通违法行为逐渐增多,交通秩序严重混乱。
例子三:某地教育系统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责任心不强,只顾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问题漠不关心。
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缺乏激情,敷衍了事,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成绩不理想。
例子四:某地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缺乏敬业精神,对患者态度冷淡,不耐烦地回答患者的问题,甚至对患者的病情不重视,给予不适当的治疗,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丧失生命。
例子五:某地法院工作人员在办理案件时缺乏责任心,拖延办案进程,不及时回应当事人的请求和疑问,导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对法律信仰产生怀疑。
例子六:某地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对违法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收受贿赂。
这种行为导致环境污染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例子七:某地文化旅游部门工作人员在接待游客时态度冷漠、服务不周,不愿意解答游客的问题,给游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例子八:某地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在办理纳税申报时对纳税人的问题回答不清楚,态度冷漠,甚至对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不予保护,使纳税人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
例子九:某地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在办理居民报案时不予理会,对于民众的安全问题漠不关心,导致犯罪活动猖獗,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威胁。
例子十:某地城管部门工作人员在城市管理过程中不负责任,对违规建筑、乱倒垃圾等问题不予处理,导致城市环境脏乱差,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这些例子展示了公仆意识淡薄的情况,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公务员和其他公职人员履行职责的效果,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权益,应该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仆意识与职业精神梁玉萍教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公务员制度研究室主任一、公务员的公仆意识(一)什么是公仆意识1、公仆意识◆中国共产党最起码的政治常识和政治品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伦理底线“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和执政理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如,毛泽东同志历来视“人民为天”,多次在重大场合上高呼“人民万岁”;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称自己是“人民的儿子”;周恩来总理一直把“为人民服务”的像章别在自己的胸前等。
2、公仆的内涵◆党的各级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共产党的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
◆新华字典:公仆即“为人民服务的人”。
合格人民公仆的两个标准:◆有没有公仆意识;◆是否德才兼备。
“公务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的监督。
”——《公务员法》第十二条《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
”3、干部之“德”与公仆意识的关系《管子•牧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公仆意识”在现代语境下已经转换为更明确的“宗旨意识”,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提法不同,实质一致。
胡锦涛同志关于“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思想则是对“公仆意识”的最好诠释。
但是一个干部、一级组织是否具有“公仆意识”,不取决于这个干部、这个组织以什么“性质决定”为借口的自我评价,而取决于人民群众的口碑。
◆万山红的《公仆赞》唱响全国,给人民留下深刻的记忆,道出了人民的心声。
◆孔繁森、焦裕禄等一大批党的优秀儿女以人民公仆自居,采取切实行动,一生为人民服务。
◆汶川地震中涌现出大批的好干部。
◆连续七年表彰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引发各界巨大反响。
(二)强化公仆意识是新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1、强化公仆意识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的要求◆公仆意识深层本质是政治、国家权力和社会公民的定位。
新时期国家权力和社会公民的关系:社会公众自主性逐步增强,国家权力向社会公众转移和让渡逐步得到体现。
《人大研究》2003年12期一篇文章:《从跪下说起》。
北京电视台报道,北京在解决经济适用房的过程中,当政府把钥匙交到贫困户手中时,该贫困户跪下感谢政府对自己的关怀。
新时期在国家权力和社会公众关系的特定条件下树立和强化公仆意识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
2、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强化公仆意识成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新时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的深入和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民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
3、强化公仆意识是民主与政治的基础和条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强化公仆意识成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与政治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国家政权、政府机构和公务人员的政治伦理建设,作为政治伦理核心的公仆意识,构成了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基础。
强化民主法制建设的公仆意识,在民主与法制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
4、增强公仆意识的关键是树立人民至上的信念《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
5、增强公仆意识的核心是正确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人民的公仆的检验标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6、公仆意识“外之于举止,见之于言行”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高度关注、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的疾苦时时刻刻地放在心上。
(三)公仆意识集中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
1、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1)增强公仆意识的关键是树立人民至上的信念(2)增强公仆意识的核心是正确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人民的公仆的检验标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公仆意识“外之于举止,见之于言行”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高度关注、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的疾苦时时刻刻地放在心上。
2、公仆意识集中体现党的执政理念的三层意思(1)公仆理念是马克思和巴黎公社伟大制度的创新邓小平晚年在总结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时,提出:“‘老祖宗’不能丢”。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公仆的理论命题源于巴黎公社伟大的制度创新——“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理论。
“社会公仆”和“社会主人”的一切问题都是围绕着国家公权力展开,必须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2)公仆理念是执政党赢得人民信任的基础美国记者曾问毛泽东:“你们办事,是谁给的权力?”毛泽东回答:“人民给的。
”“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地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执政的权力来自人民,党必须“受制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3)公仆意识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党的政权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核心是受人民的委托,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和最终追求,同时增强公仆意识,从根本上增强为人民服务和谋福利的意识。
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新三民主义”:“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四)影响公仆意识建设的主要问题和原因1、公仆意识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与原因(1)盲目攀比,假公济私的索取意识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在全省的干部大会上说:“与一般群众相比,我们干部的待遇、报酬已经很好了,不应该有非分之想。
”(2)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贪婪意识◆以前的“59岁现象”:一些腐败分子退休前猛捞一把。
◆这些年的“39岁现象”:一些年轻官员暴露出极强的贪婪意识。
如国家原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河北省工商局长李真等。
据重庆市检察院统计,目前35岁以下的干部群体已经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群体。
2003年至2007年,重庆市检查机关共立案查办35岁以下职务犯罪嫌疑人623人,占立案总数的16.69%。
而同期查办的55岁以上的职务犯罪嫌疑人只有317人,占总数的8.49%。
2009年4月28日《广州日报》:年轻干部成为案件发生的高危人群。
两年来因违纪违法被立案查处人员中,31岁至45岁年龄段违纪违法案件占大多数,共计127人,占55.95%。
(3)主仆颠倒、重权轻法的主子意识从查处地方省、市、县、厅、局领导干部的主仆颠倒、重权轻法的“主子意识”说明:一个方面我国走上了法治化的轨道,另一方面“公仆”凌驾于“主人”之上的现象更加触目惊心。
在大多数情况下,“公仆”一词已经失去了文字本身的意义,转化成相反的概念。
2、公仆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1)社会因素官本位观念腐蚀干部队伍。
官本位指在社会生活中,一切以官为本,以做官为人生的追求价值、实现价值、评价价值的一种现象,而不是一切以民为本、以人为本。
《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但实际上由于各级官员仍以上级任命制为主体,造成一些官员所作所为只对上负责,从而忘记自己的公仆身份和责任,颠倒了公仆和主人的关系。
如,在报考公务员的职位中,有的大学生以“做公务员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为目标。
(2)直接因素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干部工作积极性、刨造性,同时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也诱发了一些人不择手段的求利心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又要发挥政府和社会监督、人民监督“看得见的手”。
同时发挥“两只手”真正实现市场规律配置资源的作用,使干部、公务员队伍得到健康发展。
(3)内在因素公仆的群众观和权力观错位是最直接的内在因素。
(4)根本因素公仆的监督制约机制乏力。
最根本的原因是:权力的过分集中而又缺乏监督,缺少制约。
3、预防少数地区出现的“五仆”现象(1)“惰”仆◆一些“公仆”思想懈怠,对自身职责认识不清,对群众的要求敷衍塞责,对群众的疾苦漠然置之,混天聊日,得过且过;◆一些“公仆”以保住“乌纱”为第一要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些“公仆”对应尽的公仆的职责讨价还价,大帽子底下开小差,忽视群众利益,没有公仆责任感。
(2)“悍”仆一些“公仆”尽管在口头上也宣称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乃至服务员,甚至在会议上把“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其所作所为俨然一副“主子”派头。
(3)“私”仆一些“公仆”把个人、家庭、小集团利益放在国家、人民利益之上,为亲朋好友和小集团办“实”事,谋利益,把满足这些人的要求作为第一“要务”。
(4)“奴”仆一些“公仆”错误地认为,自己的权力源于“政治恩人”。
于是,为了获得权力,削尖脑袋往上钻,极力讨好、迎奉上司,寻找“政治靠山”,搞人身依附。
(5)“恶”仆一些“公仆”横行乡里,鱼肉白姓,仗势欺人,强取豪夺,以权压民、欺民、害民。
戴着“公仆”面具的恶霸混入党政、司法等权力机关。
(五)加强公务员公仆意识建设重要意义1、加强党政领导干部公仆意识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内在要求加强党政领导干部公仆意识的建设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关键,同时吸引和凝聚广大的人民群众,巩固执政地位,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只有顺民心,合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好。
2、加强党政领导干部公仆意识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党政领导干部公仆意识的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构建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人心的稳定、老百姓的稳定。
同时也关系到党能否成为一个纯洁的党、执政为民的党、廉洁的党。
保持反腐倡廉的加大力度反腐倡廉,清除党内和各级领导干部中的一些腐败的现象和人员是保证党赢得人心的重要起点。
如,近三十年来国家外逃官员的数量达到了四千人,携走资金五百多亿美元。
贪污受贿现象、“三公”消费现象。
3、公仆意识的五个方面(1)什么是公仆意识;(2)强化公仆意识是新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3)公仆意识集中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4)公仆意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5)强化公仆意识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公务员的职业精神(一)公务员职业精神概述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的特定本质和基础相互配台”最终形成严谨的职业精神模式。
1、职业精神的要素(1)职业理想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所提倡的职业理想主张各行各业的从业者要放眼社会利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种职业理想是职业精神的灵魂。
第一,维持生活;第二,完善自我;第三,服务社会。
(2)职业态度◆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职业态度具有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双重意义,揭示了从业者在职业生活中的客观状况和参与社会生产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