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9课时.doc
第9课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2套)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9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围绕“遵守法律”和“维护权利”两个重点展开,引导学生通过三个话题的学习将法律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法律指导日常行为。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法治的内涵,掌握了一些法律规定,能够将生活中的现象对应到法律中,在这一基础上,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落实法治精神和法律规范。
话题一:用好法律维护权利。
本话题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法律的作用,学习运用法律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的意识,使学生掌握针对具体问题寻找相应法律的方法,引导学生依法、用法维护权利。
话题二:守法不违法。
本话题引导学生认识违法犯罪的法律后果,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观念和习惯。
教材通过校园欺凌和性侵害两类比较常见的违法犯罪现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违法犯罪行为,学习面对违法犯罪行为应有态度和方法。
话题三:依法维权有途径。
本话题帮助学生掌握依法维权的途径,学习依法维权的方法。
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依法维权的意识,遇事时想到用法律维权,本话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维权的有效途径,在能力范围之外主动寻求帮助,在能力范围之内积极采取行动。
三个话题之间有逻辑关系,也能够相互补充和印证,先培养学生维护自身权利、尊重他人权利的观念,再引导学生掌握运用法律的方法。
【学情分析】江苏省、苏州市对小学五年级、新初一学生学习背景、相关因素调研显示,同时根据平时的观察、了解,六年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已经接触了许多生活情境,对于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事务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想法。
但是,在权利受到侵害,或是遇到纠纷时,学生很难运用法律维护权利。
通过本课教学,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引导学生遇事时要想到法律维护权利,并在此基础上寻求相应法律的救济。
六年级的学生知晓许多不良行为,但并未将这些行为提升至违法的高度,也认识不到自己有“不触犯法律”的义务。
通过本课教学,也在于引导学生理解不良行为在法律上的意义,从而在思想和行为上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
镇江新区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4-9 练习八(1)》教案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练习提高学生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提高口算正确。
教学准备
光盘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一、知识整理
1.揭题:今天我们上一节练习课(板书:练习八)
第(四)单元
100以内的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
数学书第55页。
教
材
分
析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能力,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体会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在口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能说明和归纳相应的口算过程,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三、综合练习
1、第4题
让学生看题,说说知道了两个条件,求什么问题?
列式解答,交流并口答。
四、课堂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五、本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练习八
略
教学反思
2.复习算法。
我们已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算法,你们还记得怎么算的?
(出示:67-5= 67-50=)
请你们先说说67减5怎么算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67减50怎样算的?同桌相互说一说。
比较67减50与67减5在算法上有什么不同?
小结:算几十几减几时,用个位上的几减几;算几十几减几十时,从几十里面减去几十。
二、基本练习
1、第1题
59-3 76-5 92-60
59-30 67-5 38-4
95-30 67-50 72-20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教案第4单元第9课第3框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
第三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1.了解外交政策的含义和决定因素。
2.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基本准则。
3.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演变过程。
4.明确我国对国际和平与发展的贡献。
重点:1.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难点: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基础·初探]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外交政策的含义: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2.我国的外交政策(1)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即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3)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5)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二、谱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1.新中国成立之际,外交政策三原则(1)“另起炉灶”,就是与旧中国“屈辱外交”彻底决裂,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要先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再考虑建交问题。
(3) “一边倒”,就是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国家一边。
2.新中国成立初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地位: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2)提出: 1953-1954年周恩来总理系统阐述。
(3)成就标志:1971年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两国签署联合公报。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外交战略的调整(1)内容: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2)结果: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
4.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4单元 第9课 黄山奇石 部编版
9黄山奇石《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短文,图文并茂,讲的是闻名中外的黄山景区里,奇峰罗列,怪石嶙峋,景色神奇,十分有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通过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以生动地笔墨刻画了黄山姿态各异、趣味横生的奇石、怪石,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奇石风景图,有利于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和语言学习。
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
课文第1自然段先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以及景色秀丽神奇的特点,用“尤其”一词引出本课主题——黄山奇石。
第2~5自然段每段各介绍一块奇石,具体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几块奇石的神奇有趣。
这几段都介绍了奇石的名字和形状,但每段的写法各有不同。
有的段落先介绍名字,再说形状,有的则相反,这样避免了重复单调。
第6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其他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趣,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本文位于该组文章的中间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也很有趣,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作者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课文中的插图是“猴子观海”的照片,形象地诠释了“陡峭的山峰”“翻滚的云海”,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本课在语文要素上内容丰富,一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
课文中气泡提示“我能猜出‘陡峭’的意思”,要引导学生读下文,猴子是蹲在山头上向下望云海,我们平时怎么看云。
(生答:只有坐飞机到一定高度才会向下看云)从而理解“陡峭”的意思,并且可以再结合课后第二题说话中让学生尝试运用。
二是用积累的词语,写“像”“真像”句式的句子,在课文学习中让学生品析,在课后二三题中加以运用。
1.用随文识字、词串识记等方法,会认“闻、名”等生字,读准多音字“都”,会写“南、部”等生字,会写“黄山、南部”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5自然段。
3.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2023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梯度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四单元第9课一、素养达标1.(2022·江苏南通期末)东汉的墓葬中开始使用有希腊、罗马风格的石柱,当时的建筑上还有西方的人体雕塑及希腊式的人柱。
这表明( B )A.汉朝和罗马开始了官方直接往来B.中西方之间已有文化交流C.东汉政府着力全面学习西方文明D.希腊是东西文化交流中心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东汉的墓葬中出现西方的建筑样式,说明这一时期存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现象,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汉朝和罗马的官方往来,A项错误;仅凭墓葬中使用有希腊、罗马风格的石柱和西方的人体雕塑及希腊式的人柱,并不能说明“东汉政府着力全面学习西方文明”,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希腊是东西文化交流中心”,D项错误。
2.(2022·河北武安一中)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
这些举措( B )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B.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C.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解析:依据“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可知,有利于丝绸之路的繁荣,“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可知,有利于丝绸之路的安全,因此这些举措有利于丝绸之路的繁荣有序,B项正确;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旨在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加强汉朝与西域的联系,并不是仅仅为了攫取经济利益,排除A项;汉朝招募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显然有利于西域地区的商业发展,不能说是抑商政策的延伸,排除C项;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显然有别于郡国体制,排除D项。
3.20世纪70年代在广州中山四路发现秦统一岭南时的造船遗址,80年代发现南越王墓(发现一捆非洲象牙和一件公元前5世纪的波斯银盒),90年代发现南越国宫署遗址,这三项重大发现,被誉为广州秦汉考古的三大发现。
据此论断正确的是( C ) A.秦汉时期我国海外贸易鼎盛B.广州是当时我国唯一的外贸港口C.当时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形成D.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已领先世界解析:在广州南越王墓发现一捆非洲象牙和一件公元前5世纪的波斯银盒,说明秦朝和非洲、波斯有经济交流,据此论断当时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形成,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秦汉时期我国海外贸易鼎盛,排除A项;材料也不能体现广州是当时“唯一”的外贸港口,排除B项;没有世界其他国家造船业的对比,无法得出“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D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9课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复习学习资料教材详解备课复习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本资料目录《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材研读作者简介《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写作背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创作背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有感》学法指导《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原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诗歌朗读节奏划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朗读指导《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生字详解字词注释及翻译《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诗词大意《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诗句解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阅读思考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诗文主题归纳《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精彩赏析课外拓展知识——边塞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题解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题解《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将晓”,快要天亮,点明时间;“篱门”,用竹木编成的门,点明地点。
题目的意思是秋天夜里快要天亮的时候,走出篱门迎来凉风触发感想。
作者简介陆游,字务观,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著名诗人,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中兴四大家”。
自号少陵野老,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
有《杜工部集》传世。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自小便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
他的诗歌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齐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他坚持抗金,在仕途上却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和打击。
他的诗风格雄浑豪放,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
文学成就:他的诗歌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民间疾苦,风格雄浑豪放。
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诗人。
主要作品有《关山月》《示儿》《书愤》等。
主要作品:《书愤》《示儿》等。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写作背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秋,当时陆游已退居故里山阴家中。
但是陆游一直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他们仍在金人的统治之下。
2022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9课走近国际社会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考情解读·立标杆命题点考向扫描真题举例命题方向走近国际社会考向 1 国际社会的成员2019·课标全国卷Ⅲ·172016·课标全国卷Ⅱ·18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常以重大国际热点为背景,与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知识相结合,要求分析说明我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在处理国际关系时采取某一方针、政策和措施的原因,着重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考向 2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2020·课标全国卷Ⅱ·182019·课标全国卷Ⅰ·182017·课标全国卷Ⅲ·39(1)智慧备考:对于本命题点高考主要考查我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尤其是与联合国的关系,以选择题为主。
备战高考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结合中国在联合国会议上的主张,分析联合国的性质、宗旨、作用以及中国和联合国的关系。
(2)结合“一带一路”、亚投行、中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等,考查主权国家的权利、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坚定地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考向 3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2020·课标全国卷Ⅰ·182019·课标全国卷Ⅱ·182018·课标全国卷Ⅱ·182016·课标全国卷Ⅰ·38(1)主要依托我国政府的外交活动或者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综合考查国际形势、我国的外交政策,说明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在国际社会上发挥着建设性作用考向 4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20·课标全国卷Ⅲ·392019·课标全国卷Ⅲ·182018·课标全国卷Ⅲ·182017·课标全国卷Ⅰ·182016·课标全国卷Ⅱ·182015·课标全国卷Ⅰ·19智慧备考:近年来课标全国卷特别强调对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考查。
部编版2019年秋季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九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教案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时计划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教学内容:用好法律维护权利第 1 课时(共 3 课时)教学目的:认识法律,知道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运用相应的法律,依法维护自身权利。
学习运用法律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的意识,使学生掌握针对具体问题寻找相应法律的方法,引导学生依法、用法维护权利。
教学重点:知道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运用相应的法律,依法维护自身权利。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灵活、有效地运用法律。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日期:月日午第节教学过程: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中,我们学习了未成年人的特殊权利,今天我们将视角从未成年人的特殊权利,扩展至未成年人及普通公民的普通权利,一起学习第9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本课有三个话题,今天我们学习第一个话题:用好法律维护权利。
让我们来认识一位姐姐,她的名字叫一一吕慧娴。
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
活动一:用好法律维护权利(一)知晓法律1.教师出示材料——(多媒体画面+配上画外音):懂法,用法,学法的心路历程。
2.学生观看后在小组内讨论:故事中,吕慧娴的哪项权利受到了侵犯?是哪一部法律维护了她的权利? (受教育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你是怎么认识事例中不同人物行为的?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小结:吕慧娴积极寻求各方保护,维护自身权利的事例,让我们认识到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可以运用法律,依法维护权利。
4.请同学们阅读P82页正文,并思考:未成年人的一般权利有哪些?5.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PPT 出示未成年人的权利大致有以下16种: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受教育权、刑事豁免权、隐私权、受保护权,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财产所有权、著作权、专利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国家赔偿权,宗教信仰自由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6.小结: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问题不能通过协商解决时,要想到有法律,法律可以广泛保护我们的权利。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试题-第四单元 第9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部编版(含答案)
第9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一、精彩补白。
1.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处罚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我国制定了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并在其他一些法律中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特别条款)。
同时,作为公民,未成年人的一般权利也受到法律的(同等保护)。
知晓法律,学好法律,用好法律,才能依法(维护权利)。
2.公民享有(人身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教育权)以及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项权利。
(宪法)及(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各部门法,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公民的权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在(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3.未成年人除了享有公民的一般(权利)之外.还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特别权利),如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等。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还体现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方面;通过对实施(不良行为)的未年人进行及时教育、矫治,将未成年人与可能诱发犯罪的环境隔离开来,以保护其(健康成长)。
4.(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
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而不能采用(违法方式)维权。
5.“运用(法律)维护权益,(以暴制暴)不可取。
“同时,权利的行使和保护也有边界。
权利人应当在(法律)的范国内行使和保护权利,而不能超越法律范围(滥用权利),超越法律的诉求得不到法律的支持。
6.法律既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一方面,在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需要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
7.我们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
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大家共同努力,构建(和谐关好)的校园生活。
8.我们在和他人接触时,应当注意自已的身体(隐私部位)不能被人随意触碰。
四下四单元语文第9课课堂笔记
第一部分:课文内容概述1. 课文名称:《世界上最大的绘画》2. 课文主要内容:课文讲述了我国功夫和魏风绘画的故事,通过这两个故事,向学生展示了我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和历史渊源。
第二部分:功夫的由来及其文化内涵1. 功夫起源:功夫起源于古代我国,最早是为了武力较量和自我防卫而产生的。
后来逐渐演化成一种艺术形式,包括拳术、剑术、梅花桩等多种形式。
2. 功夫的文化内涵:功夫不仅是一种武术技能,更是一种审美艺术和修身养性的方式。
通过功夫的练习,人们可以锻炼意志力、塑造健康体魄,并且在练习中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第三部分:魏风绘画的特点与魅力1. 魏风绘画的特点:魏风是我国古代绘画的一种风格,其特点是线条简洁、造型规整,色彩淡雅。
魏风绘画多用来表现自然风光和人物形象。
2. 魏风绘画的魅力:魏风绘画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的艺术爱好者。
通过魏风绘画,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我国人对自然和人物的独特理解,体会到我国传统绘画的深沉魅力。
第四部分:课文对学生的启发与教育意义1. 对学生的启发:通过课文的讲解,学生可以感受到我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了解我国功夫和魏风绘画的起源、内涵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教育意义:课文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文化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第五部分:课文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1. 文学价值:《世界上最大的绘画》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的语言和画面感十足的描写,展现了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拥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 文化意义:课文通过讲述我国功夫和魏风绘画的故事,向学生传递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促进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身份认同感的建立。
第六部分:结语1. 总结:《世界上最大的绘画》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课文,通过讲述我国功夫和魏风绘画的故事,向学生展现了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了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第9课时 第四章 计量专业实务 第一节 计量检定 校准和检测的实施
第四章计量专业实务本章重点:计量业务实际工作的实施,包括:计量检定、校准和检测的实施,检定证书、校准证书和检测报告的出具,计量标准的建立、考核及使用,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的编写和使用,量值比对、期间核查和型式评价的实施,计量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程序等。
第一节计量检定、校准和检测的实施大纲要求根据计量检定或校准的要求,依据有效和适用的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控制环境条件、选择计量标准及配套设备、实施检定或校准的操作、处置出现的异常情况,并按规定的要求记录信息齐全的原始记录。
知识点:检定、校准和检测概述:掌握计量检定、校准和检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正确实施及有关的技术管理和法律责任计量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熟练运用本专业计量技术法规、使用相关计量基准或计量标准、正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和准确无误地出具计量证书报告、完成量值传递或量值溯源技术工作的能力。
(一)检定、校准、检测1.检定检定是计量器具检定或计量检定的简称,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检定具有法制性,其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中的计量器具,包括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可以是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和测量系统。
检定的目的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有关的法定要求。
法定要求是指按照《计量法》对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的技术和管理要求。
对每一种计量器具的法定要求反映在相关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以及部门、地方计量检定规程中。
检定的依据是计量检定规程。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没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分别制定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并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备案。
检定工作的内容包括:——对计量器具进行检查,它是为确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该器具有关要求所进行的操作。
这种操作是依据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所规定的量值传递关系,将被检对象与计量基、标准进行技术比较,按照计量检定规程中规定的检定条件、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第9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4单元第9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2年5月30日,来自全球40个国家的80多个宗教代表团云集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参加主题为“和平、和谐:人类的选择”的第四届世界和传统宗教领袖大会。
要想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必须( )①着眼于共同的国家利益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④立足自身利益,提高综合国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近年来,一批新兴经济体加速崛起,形成了梯次跟进和群体崛起的强劲势头,同发达国家实力差距进一步缩小。
“金砖国家”“基础四国”等合作机制不断加强,国际影响力和发言权得到提升。
这一事实表明( )A.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逐步增强C.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得到解决D.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逐步减少3.(xx·南通模拟)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顺利完成,标志着中国已掌握手控交会对接技术,这为中国航天事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某校政治兴趣小组就“建造中国载人空间站的必要性”问题进行讨论。
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这一讨论主题的是( )A.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B.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C.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D.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4.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爱好和平、向往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其内容包括( )①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②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和平等发展的权利③各国享有以和平方式解决民族和宗教问题的权利④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同步发展的权利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②5.胡锦涛同志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更应该团结一致,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加强协调,携手努力,巩固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推动世界经济平衡有序发展。
第四单元第9课时教案
(3)看着这一幅情景图,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第65页第7题
3、第66页的第9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同桌的两人进行猜数活动。
让学生各自独立进行解答。
利用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能解决哪些问题了。
板书设计:练习课
利用情景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知识应用,体验成功
2.学生做第64页的第3题
先让学生读懂题意,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议一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让学生各自独立进行解答。
(1)组织学生互相进行交流、评价等活动,再次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此类问题的解法。
课题
整理和复习(二)
课时
第九课时
班级
二年3、4班
编写者
一、教材内容分析
课本P63页第2题,练习十四第7~10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转化的数学方法。
2、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现象,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图片、表格、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及资源准备
一、创设情景,引入谈话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瞧!这是小明他们班上的体育课的情景图,这个数学问题,同学们会解决吗?
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教学第63页主题图
师:你看懂了什么?
生:一个班的学生在上体育课,先玩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成6组;再玩丢手绢,9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202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9黄山奇石配套教案新人教版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黄山奇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黄山奇石的形成过程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答案:小明和小红来到黄山,看到了一块像猴子观海的奇石,他们兴奋地拍照留念,还发现了一块像飞来石的奇石,让他们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4.请用课文中的词语,写一段描述黄山奇石的景色。
答案:黄山的奇石形态各异,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飞来石,它们矗立在群峰之间,让人叹为观止。
5.请用课文中的词语,写一段关于黄山奇石的游览经历。
3.实验器材:如果课程中涉及到实验或实践活动,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如果课程中有一个小实验,比如制作一块“奇石”,那么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和工具,如石头模型、颜料、画笔等,并确保学生的安全使用。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室环境进行布置,以适应不同的教学活动。例如,可以设置分组讨论区,让学生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设置实验操作台,提供足够的空间供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此外,还可以利用墙壁或黑板展示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图片或信息,帮助学生随时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展示黄山奇石的壮丽景色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8.黄山奇石的实地考察:
-亲身感受黄山奇石的美丽景色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9.黄山奇石的写作练习:
-以“我眼中的黄山奇石”为主题进行写作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0.黄山奇石的绘画创作:
-用绘画的形式展现黄山奇石的美丽景色
-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 第4单元第9课时 小数与单位换算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第4单元第9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第9课时,教学内容为小数与单位换算。
学生将学习如何将小数与整数进行单位换算,包括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的变化,以及如何在不同单位之间进行换算。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小数与整数单位换算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能够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则进行小数大小的换算。
3. 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小数与整数单位之间的换算,包括长度、面积、体积、质量等不同单位。
4. 学生能够运用小数与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在进行单位换算时,容易混淆单位之间的进率和换算规则。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PPT、小数与单位换算的示例题、计算器。
2. 学具:学生笔记本、铅笔、橡皮、直尺。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 通过PPT展示小数与单位换算的实际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 通过示例题,讲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则。
- 通过示例题,讲解小数与整数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包括长度、面积、体积、质量等不同单位。
- 引导学生观察、总结规律,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小数与单位换算的概念和方法。
3. 练习巩固-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小数与单位换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题,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提高他们的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4. 应用拓展- 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与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发现小数与单位换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1. 小数与单位换算2. 重点内容:-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规则- 小数与整数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规则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题:小数与单位换算的计算题,包括小数点位置移动和单位之间的换算。
高中历史第4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时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7
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张骞的事迹称为“凿空”。
这里对“凿空”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将佛教文化介绍到中原地区B.开辟中原与西域的交通要道C.代表中央政府管辖西域地区D.解除匈奴对西汉王朝的威胁,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凿空”无关,排除。
2.云南腾冲在清朝是中缅贸易的咽喉。
史料载“海禁未开,凡闽粤各商,贩运珠宝、玉石……一切缅货,皆由陆路而行,必须过腾越……以故市镇乡场栉比鳞次,洵西南一巨区也”。
这体现出( )A.腾冲主要是军事防御城市B.“西南丝绸之路”的繁荣C.清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D.西南经济发展领先于东部沿海,可知云南腾冲位于“西南丝绸之路”上,腾冲的繁荣体现了“西南丝绸之路”的繁荣,故B项正确。
3.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
”材料主要反映了( )A.五铢钱的统一铸造B.江南地区的开发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D.闭关自守的危害,可知宋高宗重视主管海外贸易的提举官的选任问题,反映了南宋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重视,故C项正确。
4.宋朝提举两浙路市舶司签发的公凭(官方文书)上记载,泉州客商李充状“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以及大量瓷器。
该材料反映了宋朝( )A.私人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督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可知“市舶司”体现了官府对海外贸易的监管,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泉州客商李充状”并不能反映出官民互惠贸易,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未涉及朝贡贸易,且宋朝之前就有朝贡贸易,故C项错误;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其交往对象包括日本,故D项正确。
5.“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
造大舶……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9课《黄山奇石》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9课《黄山奇石》课后作业及答案一、填空题。
1.拼一拼,写一写。
jù shí() nán bù() měi tiān()tiān ɡǒu() nà xiē()2.先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①()()闻名②()()虚传③()()如画④()()独秀⑤()闻不如()()(1)跟名气有关的词语有:。
(填序号)(2)跟“百花齐放”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填序号)(3)用上其中一个词语来夸夸某处的风景。
3.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的云海()的雄鸡()的岩石()的山峰()的风景区()地暗叫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
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1)除了“金鸡叫天都”,课文还重点介绍了“”“猴子观海”“”三处著名景点。
(2)“金鸡叫天都”是什么样子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3)下面的奇石分别叫什么名字?想一想,选一选。
A.仙女弹琴B.金鸡叫天都C.骆驼石()()()(4)用上“像”或者“好像”写一写上题中的其他奇石的样子。
二、同步阅读。
华山的险华山天下险。
这“险”是够味的,这“天下”二字也是当之无愧的。
匆匆赶路时,偶一抬头,往高处望去,只见峭壁林立,横空出世,山路夹在缝间。
天空在这里,似乎也缩成了一条线,瘦瘦的,直直的,失去了那浩大的气派。
瞧,在深深的山坳里崛起的一条狭而长的山脊,远看似一条绳子从天上斜斜地横放下来,那就是“苍龙岭”。
它左右两旁的沟壑深不见底,山风夹攻上来,全无遮掩,呼呼大作,似有千军万马在厮杀。
这历来是游人谈“险”色变之处。
我倒觉得“老君犁沟”可怕得很,路狭窄仅容一人,斜斜地从几百米高处滑下来,两边空空荡荡,眼睛根本不敢往下看。
游人是一个紧挨着一个,小心翼翼,全神贯注,敛气屏息。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到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时课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及符合应用的练习。
(课文第62—63页的第7—11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运算。
2、进一步理解关于两位数相乘时,积随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3、通过应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并感受接替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4、提供独立思考的环境,通过习题教学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5、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的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进一步理解关于两位数相乘时,积随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应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教科书62页的第7题。
以口算卡片的形式出示算式,个别答与开火车相结合,以作到人人参与。
2、教科书63页的第8题。
(1)学生独立笔算,教师巡视。
(2)汇报结果,要求学生说明因数中间的零和因数末尾的零在笔算时的不同操作办法,教师进行演板。
3、教科书63页的第8、9题。
(1)列出原算式:63×4=
(2)改变因数,再分别计算出它们的积。
(3)利用算式进行对比。
(4)仔细观察,请你说一说哪个因数的变化了,怎样变的,积又是怎样变的。
二、提高练习。
1、出示(1) 12 × 18 = 216 (12×3)×(18÷3)=
请你猜一猜结果会是几?你的理由是什么?教师结合算式进行详细的讲解。
2、那么(2)(12÷3)×(18×3)=的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3、而(3)(12×10)×(18×10)=又该等于多少呢?
三、综合应用练习。
教科书63页的第11题。
1、认真读题,你知道了什么,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2、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多种解法。
如:用估算,430、380、407都看作400,因此400×30=12000(千克)或(400×3)×10=12000(千克)。
用笔算,430+380+407=1217(千克),1217×(30÷3)=12170(千克);(430+380+407)÷3=406(千克)把406看作400,因此400×30=12000(千克)。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综合练习,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收获,谁来说一说。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