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H传输网3G演进方案研究

合集下载

电力通信系统中SDH光传输技术的应用研究

电力通信系统中SDH光传输技术的应用研究

电力通信系统中SDH光传输技术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传统的电力通信系统中,常常采用的是传统的电缆传输方式,但这种传输方式存在着带宽狭窄、时延大、易受干扰等问题,无法满足今天电力通信系统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

引入SDH光传输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SDH光传输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可以有效地改善电力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质量和可靠性,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对SDH光传输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为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1.2 研究意义SDH光传输技术可以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可以实现大容量、高速的数据传输,满足电力通信系统对于数据传输速度的需求。

SDH光传输技术具有灵活的网络管理和配置能力,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动态配置,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管理性。

SDH光传输技术也具有很好的容错能力和故障恢复能力,可以保障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深入研究SDH光传输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推动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提升电力通信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研究SDH光传输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可以进一步完善电力通信系统,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字数:249】2. 正文2.1 SDH光传输技术概述SDH光传输技术(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是一种用于数字通信的传输技术,它是一种同步的、多路复用的数字传输体系结构。

SDH技术的核心是利用光纤传输数字信号,可支持大容量、高速、长距离的数据传输。

SDH技术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可以实现透明的传输,将各种不同速率的数字信号映射到不同的频分复用通道上,从而实现灵活的网络配置和管理。

SDH光传输技术具有很高的信号质量和稳定性,能够保证传输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它支持多种不同速率的信号传输,可以适应不同的网络需求。

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SDH传输网设计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笔记本上,笔尖跳跃着,思绪如泉涌。

这10年的经验,仿佛在这一刻凝聚,我将用最自然的语言,最流畅的笔触,带你走进SDH传输网的设计世界。

一、项目背景想起那天和客户初次见面,他们焦急的眼神,对网络传输的渴望。

这是一个跨区域的大型项目,涉及到多个子公司,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高效性至关重要。

SDH传输网,作为一种成熟的传输技术,自然成了我们的首选。

二、需求分析1.网络容量:根据客户的业务需求,预计网络容量需达到10Gbps,以满足未来5年的业务增长。

2.网络可靠性:要求网络具备99.999%的可靠性,确保业务连续性。

3.网络安全性: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

三、网络架构设计1.核心层:采用环形结构,实现各节点的高速互联,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2.接入层:采用星形结构,将各子公司的网络接入核心层,简化网络结构,提高接入效率。

3.传输链路:采用SDH传输技术,实现各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四、设备选型1.核心层设备:选择高性能、高可靠性的SDH传输设备,如华为OSN系列。

2.接入层设备:选择具备良好扩展性和易于管理的接入设备,如华为S5700系列。

3.传输链路设备:选择适合SDH传输技术的光传输设备,如华为OptiX系列。

五、网络安全设计1.数据加密:采用加密技术,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泄露。

2.防火墙:在核心层和接入层部署防火墙,防止恶意攻击。

3.入侵检测:部署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控网络,发现异常行为及时报警。

六、网络管理1.网络监控:采用统一的网络监控平台,实时监控网络运行状况,确保业务连续性。

2.配置管理:采用自动化配置工具,简化网络配置过程,提高配置效率。

3.故障处理:建立故障处理流程,确保故障得到及时处理。

七、项目实施与验收1.项目实施:按照设计方案,分阶段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和优化。

2.项目验收:在项目完成后,组织专家进行验收,确保网络满足设计要求。

本地传输网(SDH)网络优化研究

本地传输网(SDH)网络优化研究
2 1 1管道 网络评 估要 点 ..
近年 ,由于 电信 市 场进 入 全业 务竞 争 时 代,3 G、
数据业务的大量应用 ,要求传输网络 I P化 ,而 P N 网 T
管道是传输 网的底层 传输资源 。管道网的评估 主要 从管道覆盖率、管道安全性 、管道资源利用率 3 个方面
进行考量。
2 12光 缆 网络评 估要 点 ..
络融合传输 网可靠性 与数据 网的灵活性 ,在拥有全面电
信级特性和强大管理 能力 的同时 ,又继承 了良好的可扩
展性 ,并具备高效的统计复用能力 ,能适应高价值分组 业务 的承载要求 ,从长远看有取代 S H 网络的趋势。 D 在 网络结构方面,本地传输网络按分层分割的方式 进行建设 ,一般 分为核心层 、汇聚层 、边缘接入层。核
摘 要 本文先简单介绍本地 传输 网的概念 以及 目前传输 网的主要特点 ,然后基于对本地 传输 网的认识,提 出传输网 络优化需要考虑 的几方面 的问题 。接着通过对 目前国内地传输网的需 求和存在问题 的分析 ,提 出对传输网优
化 的必要性和 目的。文章 中引出了对传输网络优化的问题后 ,紧跟着 明确 了传输网络优化的原则 ,接着对 网
T E LE c o M E N G I E E R I G TE c H N | s A N O S T N D A R D I A T | N N N c A Z o
本 地 传输 网 ( D S H)网络优 化研 究
秦铭 ( 中国移 动通信 集 团广 西有 限公 司柳 州 分公 司,柳 州 4 0 0 1 50) 5
心层 负责 以大颗粒 业务 的调度 和多业务 处理为 主要任
光 缆 网络 的评估 主要 从光 缆敷设 方 式、光 缆路 由

3G时代光传输网络的研究

3G时代光传输网络的研究

TDD LCR R5
IP over WDM 核心侧 传输网 IP over WDM 静态WDM:OADM N×2.5G/10G系统 IP over WDM OXC 动态WDM:ROADM N×10G系统 N×10G系统
RAN 侧 传输网
SDH:IMA E1 STM-1
MSTP:IMA E1/FE STM-4
PBT是在IEEE802.1ahPBB(MACin MAC)的基础 上进行的扩展,目前正在ITU-T和IEEE进行标准化 (IEEE称其为PBB-TE)。PBT的主要特征是关闭了 MAC地址学习、广播、生成树协议等传统以太网功能, 从而避免广播包的泛滥。PBT具有面向连接的特征, 通过网络管理系统或控制协议进行连接配置,并可以 实现快速保护倒换、OAM、QoS、流量工程等电信级 传送网络功能。PBT建立在已有的以太网标准之上, 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可以基于现有以太网交换机实现。 这使得PBT具有以太网所具有的广泛应用和低成本特 性。
分组交换:FE/GE STM-16 CWDM
TD网络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传输网的影响
(1)接入传送网方案 接入传送网方案
第一阶段:R4阶段。传输网透传Node B的IMAE1,在汇聚 层汇聚成信道化STM-1与RNC连接,减少RNC的接口压力,快 速构建网络。 第二阶段:R5阶段。Node B侧语音、数据业务分别采用E1、 FE分路传送,新增FE完成对高速数据业务的支持。最大程度减 少了原有业务的调整以及高速数据对语音QoS的冲击。 第三阶段:R6阶段。全面支持分组业务传送,Iub接口最终 完全演进到高速FE接口,基站带宽会达到几十Mbit/s。MSTP的 二层交换, 内嵌MPLS,RPR等技术,实现带宽统计复用、安全 隔离、保证相应的QoS。考虑到热点地区将来建设WiMAX高速 无线接入的可能性,可在接入层引入CWDM,汇聚层引入 DWDM,解决高速接入带宽的需求。

SDH传输网络的规划与优化技术

SDH传输网络的规划与优化技术

e c tp F r emo e s memo i c t n r d r v e e l o i ms p r r a c . a h s . u t r r , o d f ai s ema et i o et s g r h ’ e f m n e e h i o a o mp h a t o
拓扑规 划与优化 ,即对 网络 物理连接 ,链路容量进 行合理 的
图 1 网络 投 资最 少 的情 况 下 ,使 网络 连通 性 更 好 、 可靠性 更高 、所 能提供 的服务质 量更优 ;二为网络业 务 的规 划与优 化 ,即在已知 网络 连接状 况 ( 网络 拓扑 ) ( 即 和 可 用带宽 )的前提 下 ,为网络业务分 配合理 的传输路 径及所 需传输带宽 ,以使 得 网络 利 用率更高 、可靠性 更好 、业务获 得的服务 质量更 优 。基于上 述思想 ,本 文采 用如图 l 示的 所 优 化流程 ,显 然 ,这样 的流程有 利于 网络规 划与优化 的软件
SD H
摘要:本文对SH D传输网规划与优化的理论、方法、算法进行了综述 , 并提出了一种利于软件实现的SH D 网络规划与优化流程
总 结、分析 各个步骤 能够用到的方法 ,提 出了相应的改进办法 。
关键词:SH D网络,拓扑优化,业务优化 ,网状网, 环网
T ANG n — , Zo g l XU W e, n — i g i i LI Xi g m n
( 2)点对 间业务流量需求 ( 3)网络总 容量。优化 的主要
目标是采 用适 当的选路 算法 、在满足业务 流量 的需 求和可靠 性 的需求的前提下 、尽 可能地减小需要使 用的 网络容 量 ( 工 作 容量 +保护容量 ) 。 为解决上述 问题可以采 用整数线性规 划 ( L ,It g r IP ne e Lna rg a 和启发式算法 ( e rsi lo ih ie rPo rm) H u itc Ag rt m),其 中IP L虽然求解结果较准确 ,但是 在实际网络规划 中需要考虑 的约束条件 较多并且 网络规模较 大 ,这使得 [P L 过于复杂。因

MPLS在基于SDH的3G接入网中的应用

MPLS在基于SDH的3G接入网中的应用

i n& a dC C n ieigt elmi t n o n N. o sd r i t i f n h ao
与核心网设备通常安装在中心节点 , 在传输组 网时可将 R C规 N
划到骨干层 ,于是骨干层承担着核心网网元间的连接以及 R C N
I n me锄越 ecnrlad Q S an w I Pi ot n o . e P o
维普资讯
攮 ■ 以 WC MA 为例 目前可 商用的 R 9 D 9 和R 4版本都 采用 A M 承 戢技 术 .很 多以 T S H传输 网作 为传 送平 台的大型移动通信 D 运营商采 用基 于 S H透传 的 M T 技 术从 D sP T M 向 A 平滑过渡 ,而未来的 3 D 1 G网络 将发展成 为从接入 网到核 心 网全 面采 用 I P
tc n lg b sd o MP e h oo y ae n wi b wd l U e iey
a p id p l .Me n h l ,8 f r t e o e ao s o e aw i e ¥ o p r tr f h
与核心网的传输 。而 N d oe B处于网络 的边缘 , 数量庞大且分散 在城乡各处 , R C之间的业务连接必须通过城域传输 网( 与 N 即 传输 网的接人层和汇聚层 ) 来完成。 因此 ,G传输网的问题实质 3
a o t emo eo mo t rn io ae 。 n d p d fs o t st n b sd o h t h a i e it g S xsi DH n I n t o k Ths p p r n a d MP 5 ew r . i a e dsu ss le p l ain o I n S ic se h a pi t f MP_ i DH c o S t n p r ew 矗 i h P e ouin o G r s tn to a o n te I v lt f3 o

3G环境下本地传输网演进思路的研究

3G环境下本地传输网演进思路的研究

目前

业 界 对 本 地 传 输 网 的 演 进 方 案 尚存 在 较 多 的 争 议 业 界 以 基 本形 成 主 要 有 以 下 几 种 方 式
2 1 O T N+ MS T P


方式
2 1 1 主要 思路
. .
3 8
兰 Q :! 兰D T P T Q呈 :
刘明胜, 王海军, 陈烈强, 雁财。 杨 刘雁斌 电信 传 输
( Ch i∞
In f o r m a
n o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Dc ~
n in
i i g & Co n s u l f n g I n s t t u t e C o ,L n
n n e
,G u a n g z ho u 5 1~ 2 7 .C hi n a )
A b s tra
v a n
c
s
t :I t d i s
o
c u s s e s
the
e v o
lu t io
l f IO C a
s o
tr a
n s
n s m
is s io
tw
o r
k in 3 G
n s
e n v o n
ir o
a
n m e n a
t, a n
n

a
ly z
e s
the
a
dv
a n

n
s
o

f L

o c a
l Tr
-
a n s n
f
s s
io
n

SDH设备应用于3G基站组网实例

SDH设备应用于3G基站组网实例
县城与 8 个乡镇的地理位置如图 1 所示。
双华
镇阳
县城 向阳
连岗
青山
永远 单凤
联合
各点需要开通的 2M 业务数量情况如表 1 所示。
表 1 2M 业务数量需求情况
站 名 县局 双华 镇阳 永远 单凤 联合 青山 连岗 向阳
上下
28 32 4
4
6
4
2
8
4
2M 数量
各站 2M 业务配置情况如图 2 所示。
关 键 词 : SDH;SBS 155/ 622;STM- 1 中图分类号:TN929.5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 6200(2012)01- 0037- 05
1 网络设计思路
1.1 设计要求 某县城下面有 8 个乡镇部署了 3G 基站,即双华、镇阳、永
远、单凤、联合、青山、连岗、向阳。要求采用深圳华为公司生 产的 SBS155/622 传输设备,在该县城与这 8 个乡镇之间组建光 纤传输网络。
与东向光收构成备环。应注意必须按统一的主环方向连接光纤, 即本站东向板接下一站的西向光板,此接法必须严格遵守。
本设计的网络拓扑结构采用的是环型。下面以相邻的 A、B 两局为例,说明相邻两个局站之间光纤连接情况,如图 6,相邻 两站之间与 A、B 两局之间的光纤连接情况相同。
西

西





线
线
线
线

单板设置依据网元的实际需要确定应插的单板及其所在的板 位。只有当配置过网元参数之后才能对板位进行设置。
完成网元参数配置后,选中要配置的网元,按右键弹出浮动 对话框,选择“板位设置”即进入单板设置对话框,在设备各单 板均插放到位的情况下,通过“查询”功能可以完成单板设置。

基于SDH多业务传输网的发展趋势分析

基于SDH多业务传输网的发展趋势分析

传统SH D 光传输系统主要针对语音业务优化 ,不具备面对指数型增长的 带宽需求及I网络所需的扩展性和灵活性,必须从技术、经济因素和用户接 P 入 需求角 度 出发 ,改进 己有 SH 统 ,使其 逐步 适应 面 向I 的数据业 务 。 以往 D系 P
数 据设 备 主要 依靠 光 纤直 连方 式 组 网 ,传送 设 备爱 莫能 助 ,现 在各 家运 营商
4 )支持 资源 管理 、运行 监视 和 分层 业务 配置 : 多业务 SH D 网运 行 期间 ,
要 进 行大量 的操 作工 作 ,这需 要功 能完 善 的网络 管理 和资源 数据 处理 系统 。 3为 电信 运 警商 带来 的益处
i )降低 网络 建 设和 管 理成 本 : 它集 成 了S H T 、I 等 网络 的传 送 功 D 、AM P
持 电路业 务的上 / 下和 复用 。
有 了新 的发 展 。过去仅 提供 语音 业务 的 SH 继传输 网络 已成 为各家 电信 运营 D中 商重要 的综 合业 务传送 网络 。虽然 SH D 技术 还存 在着 一些 缺 陷,但 各 电信 运营 商都 不约 而 同地 建设 了 自己 的S H D 传送 网络或 基 于S H D 技术 与D D/ x技 术 结 WM D c 合 的集 成型 网络 ,且 建设规 模 不断扩 大 。
正 在修 正 他们 的建 网思路 , 新兴 运营 商转 向在 城域接 入 和汇 聚 层直 接采 用 多 业 务传 送 设备 来分 担 业务 层 的压 力 ,而 且在 某种 程 度上 ,可 以减少 设备 投 资
和 提高 网络 的性价 比。
能 ,运营 商用 一 个这 样 的 网络就 可 以满 足各 种 业务 的发 展 需求 , 能大幅 度减

SDH光端机的传输带宽优化与配置技术研究

SDH光端机的传输带宽优化与配置技术研究

SDH光端机的传输带宽优化与配置技术研究摘要:SDH(同步数字层次结构)光端机在网络通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传输要求,传输带宽的优化和配置成为了必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探讨SDH光端机的传输带宽优化与配置技术,重点关注性能优化、网络拓扑规划和带宽管理等方面。

1. 引言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SDH光端机在光传输网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通过传输多路复用技术,实现了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然而,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增长,传输带宽的优化和配置已成为网络运营商和通信设备制造商亟需解决的问题。

2. SDH光端机的性能优化性能优化是提高SDH光端机传输带宽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性能优化技术:2.1 前向纠错编码SDH光端机使用前向纠错编码技术来纠正传输过程中的误码。

通过使用纠错码,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得到了降低,从而提高了传输质量和可靠性。

2.2 指配光传输速率适当调整SDH光端机的光传输速率是提高传输带宽的有效方法。

根据网络需求和传输距离,可以选择不同的光传输速率来满足带宽要求。

2.3 光放大器的应用光放大器是一种用于放大光信号的器件。

通过在光信号传输链路上增加光放大器,可以有效延长传输距离,提高传输质量,从而优化传输带宽。

3. SDH光端机的网络拓扑规划网络拓扑规划旨在通过合理的网络布置,最大限度地提高SDH光端机的传输带宽。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技术:3.1 点到点配置点到点配置是最简单和常见的网络拓扑规划方法。

通过直接连接两个网络节点,可以实现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在配置点到点连接时,需要考虑传输距离和带宽需求,以及网络安全性。

3.2 环状配置环状配置是一种将多个SDH光端机通过环状连接起来的拓扑规划方法。

通过环状配置,可以提高网络的冗余性和容错性,从而保证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3 拓扑规划软件的应用拓扑规划软件可以帮助网络规划人员更好地进行网络拓扑规划工作。

通过使用拓扑规划软件,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SDH光端机的适宜布置位置和连接方式,从而优化传输带宽。

移动城域传输网组网结构及面向3G演进探讨

移动城域传输网组网结构及面向3G演进探讨

为数 据网 提供多种业务接口, 同时为集团客户 提供光纤、 电路和 以太网 接口 着近几年网 。随 络的不断扩大, 移动城域 传输网 的网 路 结构出现了 多种模式。 作为基础网 同络 络, 的安全性、 源利用 资 率的 最大 化以 及维护的便利始终是运营商 最为 关心的三个核心
问题 。本文围绕这三个方面, 对汇聚型业务同模式下的移动城域
2 骨干屡的 . 1 功能及通常 的组环方 式
传 输网的组网 结构及其 演进进行了分 析与 探讨。
的IS M 产品将在 2 7 20 年逐渐成熟。 0 年一o8 0
() 3 终端成熟度
断成 熟并 逐渐符合商用条件。
对通信运营商引人IS M 的策略建议如 下:

1S M 网络将 S I P作为会话控制 议,要求终端必须支持
图 2 双 平 面 双 蝶 型 负荷 分 担 模 式
种较好的组网及业务保护模式, 并在浙江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图 1 移 动城 域传 输 网 的分 层 结 构
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
31双平面双蝶型负荷分担模式 .
骨干 层位于 移动城 域传输网 三层网络中的 最上层, 般由 一 各
维普资讯
观察与交流
移 动城域 传输网组网结构 及面向 3 1 3演进探讨
钱 军 波 ’田 . 雾
(. 1 浙江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 司网管中心 杭州 3 00 100 2 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 究院有限公 司 杭州 30 1) . 102
本文通过几种常用的传输组 网及业务 保护方式的介绍, 结合不同的地理条件 、 网络层 面的特点 、 安全性要求 等外部因素.分析 了汇聚型业务 同模式 下移动城城传输网的几种典型组网结构和业

3G传输组网方案探讨MSTP.

3G传输组网方案探讨MSTP.

3G传输组网方案探讨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3G业务的实用化前景已指日可待。

在3G网络与传输网络的组网过程中,哪种方案才是最经济和最高效的方式?本文针对3G与SDH、ATM、MSTP三种传输平台的组网方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3G的主流制式包括WCDMA、CDMA2000、TD-SCDMA,其中WCDMA的传输接口种类最多,包括标准STM接口、ATM接口、IMA(反向复用)接口和以太FE/GE接口等。

WCDMA的传输组网方式具有典型的意义,因此本文的分析重点针对该技术,CDMA2000、TD-SCDMA技术可依次类推。

3G、2G具有相同的网络结构,分为无线接入网RAN(Radio Access Network)和核心网络CN(Core Network)两大部分。

其中,RAN用于处理所有与无线相关的功能,而CN则处理移动通信系统内的所有话音呼叫和数据连接与外部网络的交换与路由。

图1为WCDMA的系统结构。

其中:RAN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和基站(NodeB)。

CN分为电路域和分组域:电路域的主要设备是移动交换中心(MSC),实现语音业务交换;分组域处理数据业务,主要设备包括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CG(计费网关)等。

图1 WCDMA的系统结构图从图1可以看出,3G的传输接口包括:▫ Iub:Node B到RNC的业务接口,接口类型包括IMA(反向复用接口,帧格式为E1)、STM-1(承载ATM信元)两种;▫ Iu-cs:RNC到MSC的电路域接口,接口类型为STM-1/STM-4(承载ATM),特殊情况下也用IMA接口;▫ Iu-ps:RNC到SGSN的分组域接口,接口类型为STM-1/STM-4(承载ATM),特殊情况下也用IMA接口;⏹ Iur:RNC之间的接口,接口类型为STM-1/STM-4(承载ATM、TDM)和IMA接口;⏹ G:包括MSC、VLR、HLR和GGSN、SGSN之间的多种互连接口,包括STM-1/STM-4(承载ATM、TDM)、FE/GE、E1等类型,属于3G网络较为次要的接口。

光传输网的演进及其在3G网中的解决方案

光传输网的演进及其在3G网中的解决方案

光传输网的演进及其在3G网中的解决方案作者:张博来源:《中兴通讯技术》2008年第05期摘要:3G网络是一个以数据业务为中心,支持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融合的全新网络。

而传统的光传输网络存在配置复杂、带宽利用率低、成本高、网络和业务扩展性差等缺点,无法满足3G网络的需求。

而随着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波分复用(WDM)和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等技术的引入,上述这些问题能够得到较为满意的解决。

3G接入传输网络的主要解决方案是基于同步数字体系(SDH)的MSTP技术,核心传输网络的主要解决方案是ASON+ WDM技术。

关键词:光传输网络;同步数字体系;多业务传输平台;IP over WDM;自动交换光网3G网络是一个以数据业务为中心,可以支持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融合的全新网络,而光传输网是3G传输网络的基础。

因此,光传输网如何为3G网络提供一个理想的传送通道,已经成为了当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1 光传输网的发展与演进1966年,英籍华裔学者高锟和霍克哈姆发表了关于传输介质新概念的论文,奠定了现代光通信的基础。

经过40几年的发展,光通信继准同步数字体系(PDH)、同步数字体系(SDH)等数字传输体系后,近年来陆续出现了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和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等新技术[1]。

从总体来看,光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体现在3个方面:在形态上,走向传输与交换的融合;在硬技术上,走向全光网;在软技术上,走向智能网。

1.1 SDH网络SDH是一种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

它可实现网络有效管理、实时业务监控、动态网络维护、不同厂商设备间的互通等多项功能。

SDH以虚级连(VC)调度为基础,非常完美地解决了时分复用(TDM)业务的承载问题。

但由电信业务承载IP化导致的传输网络IP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SDH传输网由于调度颗粒小、传送容量有限,在扩展性和效率方面都表现出了明显不足。

SDH-传输网络的演进

SDH-传输网络的演进
1980年,多模光纤通信系统商用化(140 Mbit/s),并着手单模光纤通信 系统的现场试验工作。
1976年和1978年,日本先后进行了速率为34 Mbit/s的突变型多模光纤通 信系统,以及速率为100 Mbit/s的渐变型多模光纤通信系统的试验。
1990年,单模光纤通信系统进入商用化阶段,并着手进行零色散移位光 纤和波分复用及相干通信的现场试验,而且陆续制定数字同步体系(SDH) 的技术标准。
性非常重要
传输网络各层次的特点
城域核心层的特点
强大的业务接入容量 多业务汇聚和透明传输能力 高可靠性的设备和超强的网络保护能力 具备较低的组网成本
传输网络各层次的特点
城域汇聚层的特点
带宽的动态分配 ATM、IP等数据业务的带宽收敛 强大的虚拟数据网(VDN) 分等级的业务保护能力 较低的组网成本
光纤的结构
涂覆
包层
纤芯
n2
n1
光纤传输特性
1
损耗
2
色散
3
非线性
损耗 1-吸收损耗
吸收损 耗
光波通过光纤材料时,一部分光能变成热 能,造成光功率的损失
本征 吸收
杂质 吸收
光纤基础材料(如SiO2)固有的吸收, 不是杂质或缺陷引起的,因此,本征吸收 基本确定了某一种材料吸收损耗的下限
由光纤材料的不纯净而造成的附加吸 收损耗(灰尘,金属离子等)
传输网络各层次的特点
城域接入层的特点
丰富的接口
接入层传输设备提供的SDH、PDH、FE以及低速率的数据音频 等接口直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较低的组网成本,良好的扩展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灵活的组网和保护功能
内容大纲

浅析SDH传输网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浅析SDH传输网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浅析SDH传输网网络优化设计方案第一章SDH传输网的概述第一节SDH传输体制的产生SDH是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的缩写,根据ITU-T 的建议定义,它为不同速度的数字信号的传输提供相应等级的信息结构,包括覆用方法和映射方法,以及相关的同步方法组成的一个技术体制。

SDH是一种新的数字传输体制。

它将称为电信传输体制的一次革命。

——我们可将信息高速公路同目前交通上用的高速公路做一个类比:公路将是SDH传输系统(主要采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介,还可采用微波及卫星来传输SDH)信号,立交桥将是大型ATM交换机SDH系列中的上下话量复用器(ADM)就是一些小的立交桥或叉路口,而在“SDH高速公路”上跑的“车”,就将是各种电信业务(语音、图像、数据等)。

第二节什么是SDH传输网SDH不仅适合于点对点传输,而且适合于多点之间的网络传输。

图5.1示出SDH 传输网的拓扑结构,它由SDH终接设备(或称SDH终端复用器TM)、分插复用设备ADM、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等网络单元以及连接它们的(光纤)物理链路构成。

SDH终端的主要功能是复接/分接和提供业务适配,例如将多路E1信号复接成STM1信号及完成其逆过程,或者实现与非SDH网络业务的适配。

ADM是一种特殊的复用器,它利用分接功能将输入信号所承载的信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直接转发,另一部分卸下给本地用户。

然后信息又通过复接功能将转发部分和本地上送的部分合成输出。

DXC 类似于交换机,它一般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通过适当配置可提供不同的端到端连接。

上述TM、ADM和DXC的功能框图分别如图(a)#, (b)#, (c)所示。

第三节SDH传输网的特点3.1 SDH技术同传统的PDH技术相比,有下面几个明显的优点:(1)统一的比特率:在PDH中,世界上存在着欧洲、北美及日本三种体系的速率等级。

而SDH中实现了统一的比特率。

此外还规定了统一的光接口标准,因此为不同厂家设备间互联提供了可能。

SDH技术的演进与发展

SDH技术的演进与发展

SDH技术的演进与发展毛谦武汉邮电研究院总工程师一、概述在全球的通信网络中,光纤通信网是传输的主体网络,而其中主要是基于SDH/SONET 技术的。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Bellcore就提出了同步光网络(SONET)的概念,1987年SONET成为北美的标准。

ITU(原CCITT)在SONET的基础上,经过各国通信专家的共同努力,于1988年提出了第一套同步数字体系(SDH)的标准。

由于SDH/SONET的一系列优点,使其从90年代初“问世”以来,就得到飞快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信息的需求,特别是对宽带信息的需求不断增长,于是传送网迅速扩张,建设规模空前。

这时的主角依然是SDH/SONET。

后来由于EDFA的成熟应用和适宜于波分复用的各种有源、无源器件技术的快速进步,DWDM系统迅速成长,特别是在核心网得到普遍应用。

这时,通道设备主要仍然是基于SDH/SONET的,因此在提高传送网容量的进程中,SDH/SONET大显身手。

在十多年的应用历程中,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传送业务不断拓展的需要以及与其他技术的融合,SDH技术一直在向前演进和发展,功能和性能不断完善和提高。

下面从SDH技术本身的不断完善、在波分复用技术(包括在光传送网)中的角色、对传送数据业务的适应性、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以及与IP技术的融合等儿个方面归纳出SDH技术演进和发展的情况。

二、SDH技术本身的不断完善(一)网络节点接口速率等级的不断提高和补充1988年发布的第一套SDH标准中,仅有2个速率等级,即STM-1(155 020kbit/s)和STM-4(622 080kbit/s)。

1991年修改的标准中加进了STM—16(2 448 320kbit/s)。

由于对传输容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同时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的进步为高速率电、光信号的处理打下了基础,于是更高等级的速率接口也应时而出。

1996年增加了STM-64(9 953 280kbit/s)的规范,直至2000年的第5版标准中,才增加了STM-256(39 813 120kbit/s)这一目前最高的SDH标准接口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DH传输网3G演进方案研究1、引言随着3G不断深入发展,各大移动通信运营商无不展开紧锣密鼓的应战方案。

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尽快地从单一的移动通信运营商转变为多业务综合通信运营商,本着传输先行的原则,必须建设一个能够满足现有和以后业务发展的传送平台。

对于传输网的规划和建设也必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有计划按步骤逐步扩容和改造。

本文就以大多数运营商现有的SDH传输网为基础,讨论了可行的3G传输网演进方案。

2、3G传输网结构和传输需求分析2.13G网络的结构WCDMA网络模型如图1所示,由RAN和CN两部分组成。

R99版本在网络结构上的核心网继承了GSM/GPRS核心网结构,接入网则引入WCDMA;R4版本在核心方面引入了分组语音承载和基于Server/MGW的网络架构,接入网方面则主要是对R99版本的完善和优化,在Iub带宽需求上与R99没有太大变化;到R5后,由于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的引入,每用户数据速率会进一步升高,基站单小区的吞吐量最高可以达到8~10Mbit/s,对传输带宽的需求将较大幅度提升。

3G网络最终是要实现全IP承载。

图1WCDMA网络结构对于初期的WCDMA来说,传输网络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核心网内交换和分组网元的互联,二是RNC与核心网的业务传输,第三是RNC到Node B之间的ATM 业务承载。

实际中,3G传输网主要分为接入层、汇聚层和骨干层传输。

在3G建网模式中,RNC与核心网设备通常安装在中心节点中,在传输组网时可将RNC规划到骨干层,于是骨干层承担核心网网元间的连接以及RNC与核心网的传输。

而Node B处于网络的边缘,数量庞大且分散在城乡各处,与RNC之间的业务连接必须通过城域传输网(传输网的接入层和汇聚层)来完成。

在实际的业务传输中,基站设备全部直接由城域光传送网进行覆盖是不现实的,也采取多种方式来解决接入问题。

因此,3G传输网的问题实质上就是3G运营商如何把Node B侧封装为A TM格式的数据安全、高效地传输至RNC侧。

以下主要讨论Node B 与RNC之间的传输方案。

实际设备在Node B侧常具有若干个E1,IMA E1和STM-1接口;在RNC侧,常具有大量的E1,IMA E1和通道化STM-1/4接口。

本文将重点讨论Iub接口的传输方案。

2.2网络结点传输需求分析(1)Node B和RNC之间传输链路的计算●总带宽:W(total)=Node B支持的cell数目×每小区平均用户×(语音忙时吞吐率×α+数据忙时吞吐率×β);参数释义:α/β:语音/数据效率折算系数,α=2.1,β=1.2。

●单根链路的有效带宽:E1链路的带宽:W(link)=a×2.048Mbit/s;公式中:a为E1传输负荷因子,一般取为0.7。

●根据上式可得电接口E1配置原则:E1的数量=总带宽/单位链路带宽=W(total)/W(link);注意:在Iub接口配置成光接口时,一个基站最大的容量配置时也远远小于155Mbit/s的容量,此时利用光接口主要是组网方面的考虑。

(2)Node B单站的传输需求对于WCDMA来说,Node B的接入带宽需求由于用户干扰、临区干扰、扩频编码等因素,每个载频扇区的5MHz频谱资源不可能全部进行有效传输,经无线部门测定核实,每个载频扇区的有效传输带宽可以等效为65个8kbit/s的语音信道或3个384kbit/s的数据用户。

另外,考虑到传输网络的容量冗余保护和额外的开销,可得不同站型Iub需要E1数量为:单载单扇区需要1个E1;单载三扇,需要2个E1;二载三扇,需要4个E1;三载三扇,需要6个E1;四载三扇,需要8个E1。

由此可见,相对于2G基站1-2个E1的带宽需求来看,3G基站的带宽需求扩大了3-4倍。

考虑3G建网之后将在热点地区逐步采用HSDPA 技术,这些点将达到至少10M带宽的需求。

目前,主流厂商的Node B设备提供E1,IMAE1和STM-1接口。

(3)RNC的接入带宽需求以某中型城市为例,如果一个RNC覆盖500个基站,每个基站平均需要4个E1,那么最极端情况是需要RNC同时提供等效2000个E1的接口。

此外,RNC还需提供至MSC,SGSN,相邻RNC等设备的电路。

从以上现有商用实际设备的端口能力来看,RNC设备的接口数完全够用,如果要降低Node B接入对RNC所需提供的2Mbit/s接口数量的话,可以通过通道化的STM-1接口来取代大量2Mbit/s接口进行互联。

目前,主流厂商的RNC设备提供E1,IMAE1,信道化STM-1接口和非信道化STM-1接口。

2.33G传输网需求分析3G WCDMA采用更高的频率,基站覆盖范围略低于GSM.CDMA但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特别是天线技术的进步,加上载频覆盖效率的提升,WCDMA网络基站的综合覆盖效率会与GSM网络基站基本相同或者略高,因此在无线本地网如果要实现相同的覆盖效果,WCDMA与GSM基站的数量应该基本相当。

以某中型城市为例,Node B基站数量需求为500。

在实际规划预测中,市区部分,3G 基站按6个2M,3G室内覆盖是按照2个2M;郊区部分,3G基站按照4个2M,3G室内覆盖按照平均1.5个2M;HSDPA则按每个点10M带宽,即5个2M。

若平均下来每个Node B的带宽需求为4个E1,则一共需要2000个E1的基站带宽接入量。

目前,运营商的省内骨干网多为2.G SDH环,考虑到一半的容量用作环保护,则每个骨干网可以提供的满负荷容量为8×63(504)个E1,则保守估计也需要建设5个左右的骨干网,来将Node B的业务接入量最终汇聚到1-2个RNC,同时汇聚层大约需要10个汇聚层环网组成。

一般认为,每个汇聚环网可带6-8个接入环,每个接入环带不超过6个Node B,平均到每个汇聚环承载的3G业务量可达3 00多个E1,再加上网络承载的2G,2.5G业务电路和数据接入电路,随着3G业务的发展,现有汇聚、核心层2.5Gbit/s,10Gbit/s网络容量将显得更加有限。

而随着3G各种应用快速发展,业务中将出现大量的突发数据业务,因此在传输骨干网扩容的同时在汇聚层面进行ATM业务汇聚也很有必要。

3、可行性方案比较以上已经讨论过,对于WCDMA,连接RNC与Node B的Iub接口是传输的主要业务。

由于Iub可采用IMA E1或A TM STM-1,不同接口的选择对传输组网的要求也不同,从而使传输组网面临比较复杂的局面。

下面按Iub可采用的物理接口分别进行分析。

(1)全部采用ATM STM-1传送方式:通过光纤直连方式或通过SDH,MSTP或ATM网络完成传送。

分析:光纤直连方式需要大量光纤资源,网络可维护性和安全性受限,实际中无法应用;通过ATM网络通过PVC可以实现分组业务的传送,但现有ATM网络不够健全,且成本太高,管理复杂;通过SDH网络透传占用大量静态配置带宽,网络资源快速消耗,对传输网压力太大;通过MSTP网络的ATM VP-Ring功能可以进行统计复用完成带宽收敛,但需要对现有SDH接入网进行改造,使所有Node B的传输节点要提供ATM STM-1接口,并提供ATM处理,成本太高。

结论:Node B与RNC通过ATM STM-1方式在3G初期应用较少。

RNC与Node B之间可通过IMA E1互通,这样通过常规SDH,微波,LMDS,FSO,SHDSL等手段均可实现3G基站的接入,真正地简化了3G网络建设初期所面临的A TM传送问题。

(2)采用N×E1 IMA接口进行业务互联分析:将若干Node B的N×E1 IMA通过SDH网络透传至RNC,此时RNC会有大量的2M接口,建设成本和维护压力巨大,且无法实现带宽的统计复用,带宽效率低;也可考虑通过在与RNC相连的汇聚点引入A TM交换机来完成若干Node B的N×E1 IMA到ATM STM-1的汇聚,并与RNC进行ATM STM-1的直连,以减少RNC侧大量2M接口需求,但引入A TM机将额外增加硬件成本,网络管理和维护复杂,且此时未能利用ATM的统计复用功能。

借助MSTP+IMA功能在汇聚传输节点处,将Node B的N×E1 IMA汇聚成ATM STM-1接口,这要求接入传输网为支持IMA处理功能的MSTP网络,需要对已有网络进行全面改造,将大幅度增加传输建设成本;鉴于目前大多数厂商RNC设备均可提供信道化STM-1接口,也可考虑采用该方式:E1在SDH网络透传,在与RNC对接的汇聚SDH节点处将Node B的N×E1 IMA汇聚成信道化的STM-1接口,这对现有传输网不用进行任何改造。

结论:在3G传输网建设初期,考虑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可利用SDH网络透传Node B的N×E1 IMA,在接入RNC的汇聚结点处汇聚成信道化的STM-1接口。

虽然IMA接口方式具有方便灵活的特点,但目前业界3G厂家对IMA的支持情况各不相同,由于原有的3G网络设备是基于A TM网络进行开发的,而国内3G技术的跟进较晚,在研发之初对国内网络情况的适配性做了一定的准备,在RNC和Node B的接口上进行了较多的IMA接口处理,如华为RNC的E1接口能力达到2000个,而国外厂家如Nokia,Ericsson虽然在RNC 上也做了一些IMA改进,但支持的IMA E1数量不多,普遍在100个左右,不能满足中型以上城市的Node B接入,从而提出了另一种Node B HUB方式。

(3)采用HUB Node B与RNC连接的方式分析:边缘Node B和Hub Node B之间E1信号采用透传方式;Hub Node B内置ATM 交换单元。

其Iub侧为STM-1接口时,在传输层需借助MSTP的VP-Ring技术梳理带宽;若Hub Node B的Iub侧仍为N×E1接口,此时借助MSTP+IMA功能在汇聚传输节点处,将N×E1汇聚成ATM STM-1接口;或者通过SDH网络完成N×E1到信道化STM-1的转换。

图2采用HUB Node B与RNC连接的方式结论:在Hub Node B(普通Node B内置一个基于AAL2的ATM交换单元)中,对外围基站接入的IMA E1进行转换,多个E1统计复用为ATM STM-1后与RNC互通,解决RNC 提供E1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外围基站覆盖时的STM-1压力。

但是,这种方案也带来其它传输问题。

Hub Node B由于机房条件的限制,考虑到安全因素,不可能带太多的外围Node B,若带外围Node B数量为5-6个,对于一个较大城市(3G频率高于GSM,基站数量不少于GSM,假设某中型城市Node B接入点为500个),Hub Node B的数量超过80,若Hub Node B的Iub侧为STM-1接口时,这就意味着RNC到Node B HUB层面需要有80个155M接口需要传送,透传和光纤直连显然不可取,而城域网MSTP的ATM VP-Ring功能可成功解决这一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