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一: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各位老师下午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个温暖的季节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也给我们带来一份美好的心情。

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能和我一起分享我要演讲的内容在化学课堂中践行有效教学策略寒假期间,我拜读了余文森教授编写的《有效教学十讲》。

简洁朴实睿智幽默的语言,再结合丰富精彩的理论依据,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大量有效教学策略,让我受益匪浅,更让我跃跃欲试,想要在化学课堂上,践行有效教学策略。

我谈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在化学课堂创设教学情境。

提高教学有效性。

创设情境有益于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巨大动力,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

而创设教学情境,便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化学是初三才开设的学科,学生出于好奇,开始会对化学颇有兴趣,所以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时机,设置一些吸引眼球的小魔术如不怕烧的手帕魔
棒点灯等,当学生们看到棉布着火却丝毫未损,小小的玻璃棒竟能点燃酒精灯时,相信他们一定会目瞪口呆,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断然要比平铺直叙讲化学的发展史,更有效果。

创设情境更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消化知识。

这里请允许我借用德国一位学者的精辟比喻,如果我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你无论如何都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在享受美味佳肴时,就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

正如余文森教授所说,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

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其活力。

所以在遇到比较枯燥的问题时,更要联系生活实际,例如在学习原子的结构时,我们往往讲的唾沫横飞,但学生们并不买帐,对肉眼看不见的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仍就是一头雾水,茫然不解。

大家都吃过苹果,如果我们拿出一个苹果,告诉你它就像一个原子,每一个苹果中心都有一个苹果核,就像每一个原子中心有一个原子核,苹果核外分布着苹果籽就像原子核外排布核外电子一样。

相信学生们一定会轻松理解,而且记忆深刻。

第二,反思
改进教学中的无效与低效,提高教学有效性。

余文森教授在书中用大幅文字告诉我们该如何克服无效和低效教学。

他首先阐述了无效和低效教学的一些表现,给我们警示。

前面提到,有效教学要创设教学情境,所以一度我也想尝试着在课堂上多设置一些教学情境,却忽视了本身这个情境是否有效。

在看了余教授举出的数学课关于0的作用和意义创设了很多零像什么的情境,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回答零像地球,像轮胎,像鸡蛋。

使得学生没有把精力集中到零的意义和作用,最后教学目标没有达成。

这使我对创设教学情境又有了新的反思。

不能让一些教学内容被机械地套上了情境,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过多地强调生活来源,这样既浪费了宝贵时间,又妨碍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所以我们要想上一堂高效课,就要不断的反思和改进预设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课后还要继续反思教学效果,摒弃无效和低效。

做教师,也要像儒家文化中的君子一样,为了自己的事业和信仰,要一日三省吾身,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二:《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有效教学十
讲》是余文森教授二十几年来对课堂教学观察、思考所积淀下来的智慧结晶,作者以“对人的成全”为内在尺度,通过对课堂教学耐心、细致的省察,见微知著,道出许多启人心智的关于有效教学的独特见解。

去年5月,我开始拜读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

作者的睿智、幽默与独特见解,在全书中随处可见。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探索课堂有效教学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全书共分十个部分:第一讲教学的有效性第二讲教学的生成性第三讲三维目标第四讲教学情境第
五讲教学关系第六讲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第七讲新课程教学改革成绩与问题反思第八讲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第九讲校本研究
的三个基本要素第十讲校本研究的三种基本类型由于工作的繁琐以
及同时还参与了其他的相关学习培训和读书活动,所以目前该书仍处在细致学习过程中。

我所细看过的,只是其中的两个部分,但全书的大致内容还是透过目录有针对性地、初略的过了一遍。

其中对我感触最大的是第五讲《教学关系之为什么要提倡和强调对话》。

课堂教学中的“对话”,余文森教授强调了它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过
程”性,这决定了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在各自作出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理解后,通过对话,进行沟通和交流,最终达成和解和默契。

这个过程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个性的彰显和创造性的释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专业素养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对话的这些特征和要求都决定了对话具有“开放性”的特征。

目前许多时候,老师们单纯地为了对话而对话的“伪对话”发生在课堂上,要么毫无效果;要么形式上精彩了,但效果不甚理想。

拜读此书之后,才发现了真正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法门。

整书折射出新课程的理念,与当前的“轻负高效”理念不谋而合,对于“有效教学”进行了更为清新的界定,从教与学的角度分别阐述。

从低效教学到有效教学到优质教学,需要处理好许多关系。

在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处理,三维目标的处理,创设教学情境,处理教与学方面都有较为详尽的阐述。

书中较多的提到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观点,比如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作为教师,不仅只是关注教,更应关注学生的学,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优质教学的境界。

书中还反复提到著名教育专家江山野的一些观点,如教师的向师性这一本质属性让我们重新看清学生在整个学校生活中的真实状态,作为教师要引导运用好学生与生俱来的这一属性,而不要忽略学生的真正发展需求。

本书还列举了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目标的虚化、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师使命的缺失、教学过程的形式化,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曾经也有类似的游离,或者是其他一些问题的存在,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才可能去解决问题。

一本好书,看一次不够。

分程度的多次阅读,才能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

日后,我仍将继续将此书真正地读下去,并将其中之精华,辩证地应用于自己的教学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三:《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近日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深有体会。

学习的过程,这是对‘对话’的一个基本定位。

”对照余文森教授对于“对话”的界定,许多时候我们数学课堂上的对话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对话,而是一种“伪对话”,可以称之为“训话”或者“诱导谈话”甚至是“审问”,因此也很难
称之为“对话”。

而期待它带来数学教学的良好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教学中的对话与其说是一种教学方法,不如说是一种教学原则。

而在实际教学中,对话的开展却常常违背对话的最基本的原则——平等,不平等的表现之一是对话双方关于对话的话题所掌握的信息严重不对等。

学生也许对今天所学的教学内容进行过预习,但其阅历和所掌握的资料的欠缺使他们能够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而与之相反,我们教师可以运用简单的方式轻易地获得比学生多几倍的资料。

因此,当我们和学生共同开始一次课堂对话时,彼此之间的信息资源的不平等显而易见。

我们在明显占优心理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前提下,很难与学生开展真正平等的对话,教师在这种对话过程中显得很强势,拥有强势话语权。

因此又造成了对话过程中的第二次不平等:我们会在一些看来平等的对话的形式的掩盖之下,见缝插针地进行“训话”,以显示自己的博学、权威、所掌握的资料的之丰富之充实;我们会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圈套,然后抖开一个又一个的包袱,在学生的赞叹声、新奇而饱含敬佩的目光中体会到所谓的“满
足”和“成就”。

这样的过程,我们能称之为“对话”吗?反思中,都渗透着一种“备课意识”。

正像有人说的:教学对话的意义之一是追求教学的人性化,对话不仅仅是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谈,而且是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

而这种“用一生”备的课,其实是在为一节课准备一个能向学生开放的丰富的精神世界。

课堂教学中的“对话”,余文森教授强调了它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过程”性,这决定了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在各自作出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理解后,通过对话,进行沟通和交流,最终达成和解和默契。

而面对教学预设的封闭性与对话开放性之间的矛盾,余文森教授也指出了解决之道“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的积极互动上”;“在教学前进行反思,把以前的生成纳入现有的预设范围,拓宽预设的可能性;在课堂中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改变和充实预设,使预设不断完善;在课后进行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回顾、批
判,总结和提炼有效的预设和生成,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措施”。

综合以上两点,处理教学预设和对话的开放性的矛盾的最好方法是充分了解学生,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突出强调生本意识,一切都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其次要充分重视反思,拓宽预设的思路,要意识到很多时候在课堂教学中感到局限,不是因为预设太多,恰恰是因为预设不够,没有充分地考虑到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对话过程中可能出现情境。

只有在教学中注意这两点,才能为对话留出充分的空间,才能让对话在真实的情境中充分地开展,最终达成师生之间的和谐和默契,最大程度地挖掘对话的意义,实现有效的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