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现代诗歌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新诗两首检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新诗两首检测学案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彷徨..( ) 漫溯.( ) 浮藻...( ) 颓圮.( ) 青荇.( ) 彳亍(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彷.徨(pánɡ)青荇.(xìnɡ)长篙.(ɡāo)B.颓圮.(pǐ) 漫溯.(sù) 斑斓.(lán)C.河畔.(pàn) 凄婉.(wǎn) 笙.箫(shēnɡ)D.悠.长(yōu) 满载.(zǎi) 彳亍..(chì chù)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唾.弃沉睡.千锤.百炼捶.胸顿足B.憔悴.粉碎.猝.不及防出类拔萃.C.啜.泣拾掇.缀.玉连珠苦学不辍.D.悼.念泥淖.绰.绰有余掉.以轻心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彷.徨(fáng)惆.怅(chóu)彳亍..(chì chù)B.长篙.(hāo)漫溯.(shuò)斑斓.(lán)C.青荇.(xíng)揉.碎(róu)浮藻.(zǎo)D.凄婉.(wǎn)颓.圮(pǐ)河畔.(pàn)5.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荡漾招摇笙萧五彩斑斓B.粗糙开恳屋檐荒芜衰败C.忧郁诅咒含蓄座井观天D.喧嚣隔膜隽永激扬文字6.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柔软揉碎蹂躏杂糅B.辞藻烦噪干燥聒噪C.竹篙嵩山枯稿蒿草D.漫溯朔气搠倒塑象7.文学常识填空。
(1)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现代诗人、翻译家。
《雨巷》是他的成名作,1928年该诗在《小说月报》上一经刊出,立即受到人们注意,他由此获得了“____________”的称号。
1929年出版第一本诗集______________。
(2)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
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成为______派的代表诗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复习教案:第一单元
河北安平中学高一语文教案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一.目标:1.诗歌表现手法的归纳背诵。
2.文学常识的归纳背诵。
3.情景默写,强化理解背诵。
二.内容:1.本单元诗歌涉及的表现手法:①景物描写的手法:空间角度:远----近;上----下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五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以视觉听觉为主实写、虚写修辞: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借代、反复(回环复沓)、叠词、排比、对比②象征③抒情手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④人物描写的手法:细节描写2.文学常识、作家作品词的有关知识(1)起源:在隋唐之际配合燕乐曲调,并以“依调填词”的方式创作出来的歌辞形式,是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它大盛于宋,延续于后代,相传至今。
(2)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即:一首词的词牌限制这首词的形式(句数、平仄、押韵等),紧连着词牌的词题就是这首词的内容,也就是说词牌表明形式,词题表明内容。
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等。
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叫沁水公主,沁水公主有个园林,后被外族所夺,有人作诗咏其事,“沁园春”由此而得名。
(3)词的分类:①字数:小令,58字以内;中调,58~90个字;长调,91个字以上。
②片段:最短的小令只有14字,最长的长调有200个以上:单调:不分段,往往就是一首小令,篇幅较短;双调:两段,也叫片或阕或遍,上片下片,前阕后阕;三叠、四叠:即三段或四段,较少见,尤其四叠极少见。
作家作品:(1)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中国近现代著名诗人。
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
作品创作分早期和后期两部分。
早期作品多写自己孤独、感伤的情绪,有朦胧含蓄之美,代表作《雨巷》。
《雨巷》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
这首诗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也因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后期作品多写自己热爱祖国的情怀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显得明朗、诚挚,代表作《我用残损的手掌》。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现代诗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现代诗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现代诗歌【单元解读】一.高考目标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 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二、单元复习本单元课文所选编的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这些诗作的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青年诗人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
鉴赏诗歌有多种方法,如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要知人论世,注意作品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但又要避免用时代背景去简单地印证作品的思想内容,不以特定的政治事件或诗人的政治遭遇与作品内容一一对应;要注意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要品味诗歌凝练、含蓄、富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的语言等。
当代翻译家辜正坤提出了中西诗歌鉴赏的十个角度: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作者角度、作品角度、读者角度、年龄角度、性别角度、社会文化角度、阐释者角度和译者角度,这可供鉴赏诗歌时参考。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
情感与意象,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即:鉴赏现代诗歌,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一第一单元(情感与意象—现代诗歌)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纲要为了贴近课本、贴近高考、贴近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为了夯实高考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能力,建立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高考考生解题能力水平和第一轮复习效率,明确高考的方向,为2010年高考大捷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特编写了这套一轮复习资料。
这套资料共20套,根据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编排规律,分为20个专题,一个专题一个知识点。
每个专题共分六个部分:一、单元导读。
单元导读,主要是高屋建瓴,看本单元课文的知识目标及能力培养目标。
把各个单元建构起来,就会对整个高中的知识体系有个全面的认识。
二、知识梳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要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需全面了解并明确高中阶段教材中所关涉的所有知识点,然后化整为零,在平时中巩固提高。
知识梳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常识、字音和词语。
在有些重要单元里,笔者还对字形、多音字进行了梳理,希望对2010届高考考生有较大的帮助。
三、考点链接。
点击考纲,让高三学生明确考纲要求,在备考中有的放矢。
四、高考真题。
此部分的设置是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明确高考方向,掌握常见的考试题型,提高解题能力。
这一部分有详细的解析,有利于学生自学和提高。
五、知识巩固及提高测试卷。
此部分的题基本上分为基础知识、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三个模块,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迁移能力。
六、高考知识点拓展。
对该单元所关涉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拓展,巩固基础,拓展能力。
必修一第一单元:情感与意象—现代诗歌本单元课文所选编的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这些诗作的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青年诗人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鉴赏诗歌有多种方法,如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要知人论世,注意作品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但又要避免用时代背景去简单地印证作品的思想内容,不以特定的政治事件或诗人的政治遭遇与作品内容一一对应;要注意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要品味诗歌凝练、含蓄、富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的语言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学案新
第2课诗两首一、整体把握《雨巷》1.分别概括每节诗的大意。
点读第一节,诗人首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第二节从颜色、气息方面描绘“丁香姑娘”的美丽,但着重突出她忧愁的神情,暗示与“我”相同的思想感情;第三节写“丁香姑娘”在雨巷中彳亍前行;第四节连用两个“梦”字,突出表现“丁香姑娘”虚无缥缈的特点;第五节连用两个“飘”字表现丁香姑娘的倏忽而逝;第六节写“丁香姑娘”的一切都在雨的哀曲里消散了;第七节照应开头,形成圆合的结构,同时又深化主旨,留给读者悠长的余韵。
《再别康桥》2.分别概括每节诗的大意。
点读第一节交代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的情景;第二节写康河岸边的柳树在夕阳中倒映河中的景象;第三节写康河里的水草随微波起伏,仿佛在向诗人点头致意;第四节写潭水及由此引发的联想;第五节紧承上节诗意,对“梦”加以引申,暗含了对逝去的康桥生活的无限留恋之情;第六节,诗人的思路急转,把读者从梦境拉回到现实;诗的最后一节照应开头,写诗人悄悄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而康桥却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
二、细部探微3.对《雨巷》一诗的理解,主要抓住“两个意象,两个人物”这一中心内容。
“两个意象”指“雨巷”和“丁香”,“两个人物”指“我”和“丁香一样的姑娘”,我们该怎样理解这两个意象?“雨巷”“丁香一样的姑娘”“我”三者象征着什么?点拨一是雨巷。
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
这一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在期待什么?二是丁香。
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
丁香花常见的有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
诗人将这种美赋予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
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
但这种理想即如丁香或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和无限的惆怅。
第一单元现代新诗学生版 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第一单元现代新诗学生版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预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1、知识准备:《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一九二五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
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也遍及十几个省,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
这时候,一方面是工农革命运动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镇压。
那么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是继续维护黑暗衰退的反动统治,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进步,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面的力量,这些问题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一九二五年二月他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八月从韶山到长沙,九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
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形象地指出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
《雨巷》写作背景: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
抗战爆发以后,诗风有较大转变。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
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
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
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
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
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
“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
(《望舒草/序》)。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徐志摩曾三次来到康桥。
第一次是1921年到1922年,他从美国来到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
学习期间形成了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文艺观。
第1单元1诗两首 精品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诗两首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1、《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作于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祖国又一次遭受日寇铁蹄践踏的1938年,诗人艾青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坚定地汇入人民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一名时代的鼓手、吹号者。
全诗共六节。
第一节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
诗人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并运用一系列意象表达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诗人借助鸟儿死后羽毛腐烂在土地里,表达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了献身之意。
第二节一问一答,诗人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捧出了他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
2、《乡愁》是一首抒情诗,表现了大陆和台湾分割的不幸历史,抒了了中华儿女思乡怀土、盼望祖国统一的炽烈而深沉的情感。
全诗以形式上的四个小节,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
这四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前后顺承的,对应着人生的四个阶段。
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从而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
这首诗还曾被音乐家谱曲,在海峡两岸广为传唱。
(二)学法引导1、《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无固定的节律,不押韵。
它主要由句中停顿和句末停顿构成一定的节拍,诵读时要着重把握由诗中感情起伏所构成的“内在节奏”,并在朗读中体会诗歌蕴含的深沉而真挚的爱国之情。
学习时要着重理解两节诗之间的联系,以及“鸟”的形象对表现主题所起的作用。
2、《乡愁》这首诗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概括出诗中提到的人生的四个阶段及每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着重理解诗人的乡愁是怎样升华为家国之思的。
课外阅读余光中其他的诗,如《乡愁四韵》等,体会这些诗歌中的思乡情绪。
(三)审美鉴赏1、情浓意深的形象美《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写于抗日救亡最艰难的岁月。
诗中抒发了诗人对于祖国最为深沉的爱,但他没有直接渲泄自己的感情,而是运用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形象。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教案(整理精校版)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必修教案0109 08:01::高一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教案必修一第一单元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单元梳理这个单元主要学习中国新诗。
新诗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
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
第一,“新”在形式方面,即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第二,“新”在内容方面,即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和时代精神。
新诗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充分继承了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更是不断接受外来文化和外国诗歌的影响并努力融化在民族风格中。
本单元选编了四首比较典型的现代诗歌,可以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概貌。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其中一首比较特殊的现代诗,它的形式是古典的诗词形式,内容却是现代人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绘湘江秋景,叙战斗岁月,抒发了革命者的壮志豪情。
《雨巷》《再别康桥》可以说是新格律诗中的代表作品,诗人在格律方面有非常自觉的追求,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其中《雨巷》充满了象征意味,表达了诗人有所追求却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彷徨的心绪。
《再别康桥》描绘了康桥秀丽迷人的风光,抒写一种如烟似雾的离情别绪。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自由诗,主要追求抒情的酣畅淋漓。
整首诗通过追述大堰河勤劳悲苦的一生,赞颂了大堰河以及像大堰河一样的广大劳动人民默默奉献、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宽厚善良的崇高质量,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河深挚的怀念和热情的赞美。
读诗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学习用精练的语言和新颖的意象为表达情意。
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二、复习《沁园春·长沙》(一)复习目标1反复诵读,品味诗人用词炼字的妙处。
2 理解诗歌即景抒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 赏析具体意象,把握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4 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抓意象。
(二)课文整体感知1 解说文题“沁园春”,是词牌名。
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园”是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一座园林,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咏叹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再别康桥》学案
《再别康桥》学案班级:姓名:成绩:学习目标:1、通过诵读,了解诗中的意象2、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3、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意象美”学习重点:1、通过诵读,了解诗中的意象2、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意象美”学习过程:预习一、知识链接。
1、识作者。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等。
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2年辞别剑桥启程回国。
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
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
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新诗的诗魂,“诗哲”当之无愧。
2、知背景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并在此遇到了年轻貌美的才女林徽因,度过了他一生当中最幸福的时光。
1928年徐志摩故地重游,却已物是人非,于是千般感触涌上心头,因此便写下了著名的抒情诗《再别康桥》。
二、基础自测徐志摩,(诗派)主要成员之一。
他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注重意境创造与音律和谐。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 1 -《》、《》等,代表作《再别康桥》。
“新月派”提倡“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即、和。
三、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然后思考: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那么这种感情是浓还是淡呢?训练﹒拓展﹒提高一、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1、 [找寻意象]诗里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作者对康桥的什么思想感情?2、怎样理解这首诗别出心裁的构思?二、艺术特色:三、再次朗读课文,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
归纳、整理:课外读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
必修一第1单元 现代诗歌 学案 (2)
必修一第1单元现代诗歌单元目标2020-8-31一、梳理本单元的知识。
二、挖掘整理教材中的作文素材,学以致用,提高写作能力。
三、了解考点,走近高考,迁移训练,培养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导入学习】本单元课文所选编的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
这些诗作的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青年诗人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
【自主学习】一、知识梳理1. 词语(成语)积累①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变红,都像染过一样。
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自由竞相地生活着。
挥斥方遒:挥斥,奔放。
遒,强劲。
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寥廓:宇宙的广阔。
峥嵘岁月:不寻常的日子。
②叱骂:责骂。
辉煌:光辉灿烂。
童养媳:领养人家的小女孩儿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以后再结婚。
这样的女孩儿叫童养媳。
典押:典当。
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的小灌木。
漂泊: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2. 文学常识①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我国宏大的无产阶层革命家、思维家和军事家,墨客,书法家。
代表作有《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采桑·重阳》《七律·长征》《浪淘沙·北戴河》《卜算子·咏梅》等。
②戴望舒(1905—1950)诗人,中国当代墨客,生于浙江杭县。
重要作品有诗集《我的印象》《望舒草》《我爱这土地》《望舒诗稿》等,代表诗作《雨巷》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
1928年《雨巷》一诗在《小说月报》上刊出,受到人们注意,他由此获得雨巷诗人称号,成为中国新诗发展史中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③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
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中学与郁达夫同班。
曾来天津求学于梁启超。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
第1单元学写新诗高一语文上学期单元写作学案(必修上册)
第1单元:学写新诗以“青春激扬”为主题,结合本单元诗作的学习,会试写作诗歌。
可以以本单元的作品为学习的范本,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中外诗歌作为研习的材料,从生活出发,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发挥想象,激发诗情,抒发真情实感,注意诗歌写作的一般技巧以及语言的锤炼。
此项写作任务旨在引导学生以另一种方式来思考青春与成长,理想与社会责任,并表达出来;感悟了解诗歌在意象选择、艺术构思、艺术手法运用及语言锤炼方面的特点,提高创作诗歌的能力。
诗歌,是作文的另一种形式。
诗是主要的文学体裁之一,曾被当作文学之冠。
它通过高度浓缩的内容、跳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
我国是诗的国度,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已编定了。
从那时以后,各个时代都有其代表诗人和优秀作品。
1919 年五四运动以后,又发展起来一种新体诗。
如果以时间作为分类的标准,那么“五四”前的诗歌可以称为古典诗歌;“五四”后的诗歌可以称为现代诗歌,也称为新诗。
新诗就其格律来说,要求不那么严格:就形式看,能分行、注意节奏、押大致相同的韵就可以了。
当然做到分行、有节奏、押韵并不很难,但这不一定能成为一首诗,更不一定能成为一首好诗。
当代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会写新诗呢?有人说,青春就是一首诗,活泼的生命就是诗。
作为高中生,花季岁月,多梦多遐思,青春需要诗歌。
学写新诗,不仅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提高其观察能力、文学审美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很有好处的。
正如一位诗人曾说过:“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去写诗,他便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学者王家新更是意味深长地告诫我们:“诗歌的教育不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诗歌’,更是为了一种语言和文化的未来。
”那么,如何写好新诗呢?一、要有真情实诗歌是感情激动的产物,只有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触动了自己,让自已有了激情,有了对生活的某种哲理认识,才能写出诗来,才能写出好的诗来。
高考语文第一单元(新人教版必修一)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全套学案《沁园春长沙》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的抱负。
2.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3.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能力。
4.背诵这首词学习重难点通过朗读训练,赏析诗句的表现力。
学习设想抓住诗的思路,反复朗读,着重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而具体、深入地感受诗的意境,学习诗人的宽广襟怀和昂扬的革命精神。
学习流程:一、温故知新、《沁园春·雪》等词的学习,说说有关词的知识。
词,又称长短句。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有词牌,又称词调。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
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
想一想:《沁园春·长沙》,哪个是词牌名,哪个是标题?这首词写于1925年。
当时正值国内第一次大革命爆发的前夜,全国各地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
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先后建立了20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
1925年10月,他奉命前往广州创建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色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过去战斗的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动人的诗篇。
“诗言志。
”词是抒情性很强的文体。
作者用词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的秋色和形势的强烈感受,抒发了革命的抱负和豪情。
二、鉴赏品味想一想:上下阕各写了些什么?上、下阕有什么内在联系?上阕主要写景,写眼前之景。
即描绘了绚丽的湘江深秋景色,突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精神。
顺流而下,自然地提出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主要抒情。
通过追忆往事,表现革命青年的战斗风姿和远大抱负。
上阕为景,下阕为情,借景抒情,景情合一。
上阕,诗人面对充满蓬勃生气之景发问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通过革命豪情的抒发,回答上面的问题,即由革命青年以及站起来的全国人民来主宰这个世界。
一中高二语文第一单元现代诗四首教案新人教版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语文第一单元现代诗四首教案新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现代诗四首二. 重点、难点:(一)重点:1. 中国现代白话文诗的发展:(1)致力于对旧诗的否定,进行诗形式上的创新。
代表诗人是主张“合乎语言的自然”的胡适,代表作为胡适的《尝试集》。
(2)立志于新诗的创建,进行诗内容上的创新。
代表诗人是主张关注“充满缺陷的人生”的郭沫若,代表作为郭沫若的《女神》。
2. 诗的鉴赏方法:(1)在把握诗的语言的基础上,对诗的意境初步揣摩(明确创作背景,分析写作意图)。
(2)在把握意境的基础上,对诗的形象深入剖析。
(3)在把握形象的基础上,对诗的艺术构思仔细研究。
3. 对诗意的理解:(1)《再别康桥》作者通过描写康桥的哪些景物,抒发了何种感情?诗第二节写岸边柳树倒映于剑河之中,景致鲜明、美丽,浸透着诗人欢喜、眷恋之情。
第三节写河中水草之色(青)、之态(招摇),而作者“甘心”二字则写出了永久的眷念。
第四节写释伦潭的优美景致,虚实相生,借景寄情,写出诗人重寻旧梦的心境。
第五节写作者追寻“梦境”,划舟漫游,沉醉于母校清幽夜色中。
但离别在即,于是“沉默”二字即将无与言说的离情推向了极致。
(2)《死水》中死水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第一节总写凝滞的死水,一系列丑的意象后是作者的痛恨与愤激之情。
中间三节分写死水的外形、色彩与声音,动、静相衬,象征了旧中国腐朽颓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憎恨、愤怒、嘲讽的感情。
第五节诗人则直接揭露其本质是“绝望的死水”“不是美的所在”,表达诗人诅咒现实,迫切希望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
整首诗虽对中国当时的社会进行了强烈的鞭挞与诅咒,但其后是作者那深沉的爱国热情。
(3)《我爱这土地》中的意象都象征了什么?作者思想根植于抗战初期的中国。
祖国遭受异族入侵,山河沦落,“被暴风雨所打击”的祖国山河,怎能不激起万千中国人民的“悲愤”与“激怒”?那“河流”,那“风”正是投身于抗日洪流的中国人民视死如归、前仆后继的精神,而“无比温柔的黎明”则是人们所向往的解放之日。
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现代诗歌鉴赏》教案 人教版
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其 他
多媒体投影设备 《现代诗歌鉴赏》 多媒体教室 关于现代诗歌鉴赏的文章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课下用三节课阅读欣赏优秀的现代诗歌 1.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每组选一位同学发言描述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篇现代诗歌。 2.老师组织讨论:什么是现代诗歌? (投影补充现代诗歌的相关知识) 3.组内讨论:应从哪些方面欣赏现代诗歌? 4.选取一些优秀作品来共同欣赏,从而得出欣赏现代诗歌的切入点。
1.能通过作品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 2.能“知人论世”地评价分析诗歌和人物。 3.能积极参与合作交流。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 题中要评价 的学习要素 和所使用的 评价工具或 方法) 专题二 所需课时
1.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知识总结全面、准确。 2.发言积极大胆,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通过比较阅读欣赏现代诗歌
欣赏《沁园春长沙》 1 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 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 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1.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发言积极,语言简洁具体。 2.会比较阅读,能从诗歌选材构思、细节描写中体会作者对于人物刻画的巧妙用心。 3.有一定鉴赏能力,能初步鉴赏诗歌。
走进《雨巷》 1 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 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 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通过描绘诗人彳亍江南雨巷,希望逢着一个丁香 般的结着仇怨的姑娘的情景, 抒发自己的忧愁苦闷之情, 同时也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 抒情意境。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 2、激活学生感知、想象、体验、认识等潜在能力。 1、 读完全诗,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 本专题问题设计 2、 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哪些词语着意表现诗歌的这种凄美、感伤的基调? 3、 "我"为什么会这样哀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失落、惆怅的情感呢?
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全套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全套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全套学案《沁园春长沙》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的抱负。
2.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3.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能力。
4.背诵这首词学习重难点通过朗读训练,赏析诗句的表现力。
学习设想抓住诗的思路,反复朗读,着重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而具体、深入地感受诗的意境,学习诗人的宽广襟怀和昂扬的革命精神。
学习流程:一、温故知新金手指结合初中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沁园春·雪》等词的学习,说说有关词的知识。
词,又称长短句。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有词牌,又称词调。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
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
想一想:《沁园春·长沙》,哪个是词牌名,哪个是标题?这首词写于1925年。
当时正值国内第一次大革命爆发的前夜,全国各地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
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先后建立了20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
1925年10月,他奉命前往广州创建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色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过去战斗的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动人的诗篇。
"诗言志。
"词是抒情性很强的文体。
作者用词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的秋色和形势的强烈感受,抒发了革命的抱负和豪情。
二、鉴赏品味想一想:上下阕各写了些什么?上、下阕有什么内在联系?芝麻开门上阕主要写景,写眼前之景。
即描绘了绚丽的湘江深秋景色,突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精神。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一单元-学案
古诗词鉴赏之群文阅读学案意象——读懂诗歌的关键密码群文议题:意象——读懂诗歌的关键密码执教年级:高一年级群文篇目:《江头五咏·丁香》(唐杜甫)《代赠》(唐李商隐)《摊破浣溪沙》(南唐李璟)《江南妓》(唐韩襄客)《紫丁香花歌为杭大宗编修赋》节选(清查礼)《醉花阴》(宋李清照)教学目标:1、总结“意象”的基因密码——意象的共性2、总结“意象”的形象密码——意象的个性3、学会通过“意象”解读诗歌教学重、难点:解密“意象”,读懂诗歌。
前置学习: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
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出了不少古今传诵的名作,丁香因此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熟知的意象之一。
请同学们查找资料,小组合作解读诗歌。
说说“丁香”在这里被赋予的什么含义。
(课本P9第四题)教学过程:一、引出议题:意象——读懂诗歌的关键密码1、引出“意象”2、回顾必修一一单元所学“意象”二、解密“意象”的第一个密码1、回顾初中所学篇目,感受典型“意象”的情感指向,。
2、推测一些典型“意象”的基因密码松、竹、梅、兰,莲,蝉羌笛、胡笳、画角子规、鱼雁、柳、长亭斜照、衰草、落花、梧桐、丁香3、把一些常见的带有基因密码的“意象”带入高中将要学习的诗词中,感受诗歌的主旨内涵。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采薇》(2)、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离骚》(3)、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5)、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归园田居》三、解密“意象”的第二个密码1、(前置学习)请同学们查找资料,小组合作解读诗歌。
说说“丁香”在这里被赋予的什么含义。
江头五咏·丁香(唐杜甫)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代赠(唐李商隐)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江南妓》(唐韩襄客)连理枝前同设誓, 丁香树下共论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必修一第一单元现代诗歌【单元解读】一.高考目标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二、单元复习本单元课文所选编的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这些诗作的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青年诗人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
鉴赏诗歌有多种方法,如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要知人论世,注意作品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但又要避免用时代背景去简单地印证作品的思想内容,不以特定的政治事件或诗人的政治遭遇与作品内容一一对应;要注意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要品味诗歌凝练、含蓄、富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的语言等。
当代翻译家辜正坤提出了中西诗歌鉴赏的十个角度: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作者角度、作品角度、读者角度、年龄角度、性别角度、社会文化角度、阐释者角度和译者角度,这可供鉴赏诗歌时参考。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
情感与意象,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即:鉴赏现代诗歌,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
下面分别说说这两个方面。
诗歌是以抒情为主的文学样式,即使是叙事诗,也把抒发感情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
中国是诗的国度,抒情诗极为发达,“情”是诗的内核。
《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钟嵘《诗品》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情性,形诸舞咏。
……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诗。
”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
”众多论述表明,情感抒发是诗歌最主要的美学特征。
感情是诗歌的内容,人们可以把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个剧本的内容复述得头头是道,但是,要复述一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却非常困难,你只能说它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思想。
感悟力差的读者,读一首稍微晦涩一点的诗,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可以说,诗歌的思想情感就相当于小说散文剧本叙写的内容。
诗评家吕进说得好,诗歌内容是“诗中生活的大海蒸发出的纯净、美丽的云霞。
读者从诗中所得到的是感情上的满足、启示与享受”。
正因如此,教学这个单元的诗歌,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作品,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以丰富心灵,陶冶性情。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再别康桥》表达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
欣赏技巧是重要的,但须提醒学生要有意识地增加生活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尤其要广泛阅读中外名诗,培养对诗的感受力和读诗的趣味。
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说的就这是个道理。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
欣赏一首诗,外行眼中只是词语与词语的连接,内行眼里却是意象与意象的组合,这些组合担负着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任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表面看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词语的连缀,六种似乎不相干的物象的拼凑,而从诗歌艺术角度看,是六个意象的组合,而这六个意象又是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是为表达诗人心中的情感服务的。
人们所熟知的古代诗词中常见意象如“春草”“杨柳”“梅花”“明月”“秋风”等,早已不是仅指客观事物本身,而是饱含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感情,读者一看到它们,就会引发丰富的情感联想。
新诗中的意象虽然不如古诗中的意象那样集中、鲜明,意蕴丰富,广为欣赏者所关注与接受,但仍然是欣赏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要注意区分新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称为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象)。
描述性意象或实生活意象,在《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两首诗中用得较多,如前一首诗中的“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后一首诗中在对大堰河辛苦劳作的生活场景的描写中,诗人用了集束描述性意象群,渗透了诗人对大堰河悲惨身世和凄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而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等,则为比喻性意象或象征性意象,我们初中学过的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中的“土地”“黎明”“河流”“歌唱”等,也属于这类意象,它们表达的诗人思想情感丰富深刻,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高考鉴赏诗歌的情感,可从分析诗中意象入手,才能深入而全面。
【基础知识梳理】一、字音1. 《沁园春•长沙》百舸(gě)橘子洲(jú)遒劲(qiú)峥嵘(zhēng róng)携(xié)遏(è)制漫江(mǎn)寥廊(liáo)挥斥(chì)稠(chóu)密辟谣(pìyáo)2.《诗两首》彳亍(chì chù)颓圮(tuú pǐ)荇(xìng) 彷(páng)徨(huáng)寂(jì)寥(liáo)惆(chóu)怅(chàng)河畔(pàn)榆(yú)阴青荇(xìng)长篙(gāo)漫溯(sù)笙(shēng)簘(xiāo)沉淀(diàn)3.《大堰河——我的保姆》瓦菲(fēi) 叱骂(chì) 凌侮(líng wǔ) 凄苦(qī) 火钵(bō)忸怩(niǔ ní) 典押(diǎn yā) 荆棘(jīng jí) 辉煌(huīhuáng)苔(tái)苔藓(tāi)舌苔悄(qiāo)悄悄(qiǎo)悄然菲(fēi)芳菲(fěi)菲薄切(qiè)一切(qiē)切磋结(jié)结构(jiē)结实漂(piāo)漂浮(piǎo)漂白大堰河yàn 檐头yán 灶火zào 荆棘jīng jí掐死qiā凌侮wǔ牌匾biǎn 碾niǎn 冰屑xiè团箕jī叱骂chì咒语zhòu苔:青苔(tái)舌苔(tāi)壳:贝壳(ké) 地壳(qiào)悄:悄悄(qiāo) 悄然无声(qiǎo) 埋:埋葬(mái) 埋怨(mán)二、字形1.《沁园春•长沙》稠chóu 稠密惆chóu 惆怅绸chóu 绸缎寒hán 寒冬寨zhài 寨子2.《诗两首》消xiāo 消沉销xiāo 销毁绡xiāo 红绡婉wǎn 婉约剜wān 剜菜惋wǎn 惋惜3.《大堰河——我的保姆》尝cháng 尝试偿cháng 偿还膝xī膝盖漆qī漆布碾niǎn 碾场辗zhǎn 辗转棵kē一棵稞kē青稞己jǐ自己巳sì巳时已yǐ已经三、词语(1)沁园春:词牌名,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
(2)橘子洲:又名水陆洲,在长沙西面的湘江中的一个狭长的小岛,靠近著名的风景区岳麓山。
(3)舸(gě):大船。
这里泛指船只。
(4)击: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
(5)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6)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7)寥廓:广远空阔。
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广阔。
(8)苍茫:旷远迷茫。
(9)谁主沉浮:主:主宰。
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比喻事物盛衰、消长,这里指兴衰。
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
这句问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10)百侣:很多的伴侣。
侣,这里指战友。
(11)峥嵘岁月稠:不平常的日子是很多的。
峥嵘:山势高峻,比喻超越平常,不平凡,不寻常。
稠:多。
(12)同学少年:毛泽东于1913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1918年毛泽东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13)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
(14)挥斥方遒(qiú求):挥斥,奔放。
《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
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
”遒,强劲。
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挥斥:奔放。
(15)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
指点,评论。
江山,指国家。
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
(16)粪土当年万户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
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
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爵。
借指大军阀,大官僚。
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要向受封者缴纳租税,服劳役。
(17)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18)击水:作者自注:“击水:游泳。
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
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这里引用祖逖的“中流击楫”典故。
(祖逖因为国家政权倾覆,时刻怀着振兴光复的心志。
……(劝说晋元帝后)元帝就让他担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供给他一千人的军粮,三千匹布,但不给战衣和兵器,让他自行招募士众。
祖逖仍就率领随自己流亡的部属一百多家,渡过长江,到江心时他扣击船桨发誓说:“我祖逖不能平定中原并再次渡江回来的话,就像长江的水一去不返!”言辞激昂神色悲壮,众人都为他的誓言感慨赞叹。
)这里指(用桨)敲击水面。
(19)遏(è):阻止。
(20)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变红,都像染过一样。
(21)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自由竞相地生活着。
(22)叱骂:责骂(23)辉煌:光辉灿烂。
(24)童养媳:领养人家的小女孩儿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以后再结婚。
这样的女孩儿叫童养媳。
(25)典押:典当。
(26)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