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高三一模语文古诗词阅读汇编-教师版
2018高考语文(新课标)总复习教师用书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学案1整体阅读指导Word版含答
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考纲要求]《考试大纲》对“古诗文阅读”考试内容所作的规定中,“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主要针对古代诗歌鉴赏: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卷分析][备考指导]1.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在诗歌命题上呈现出以下特点:从体裁来看,以诗、词为主;从题材上看,涉及山水田园、托物咏怀、咏史怀古等;从作品的时代来看,以唐宋时期的作品为主;从题型来看,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一般设两道题,赋分一直是11分;从考查角度来看,涉及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的试题较多,对鉴赏形象、语言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考查,通常融入到对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的考查之中。
另外,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Ⅲ、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出现比较鉴赏的题型,值得关注,备考中应作相应的训练。
2.复习备考应遵循诗歌阅读的规律,注重鉴赏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理解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题型进行有效训练。
第一,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
诗歌语言以简约取胜,跳跃性强,想象空间大,隐含意义多。
若想了解古人写诗的语言习惯,首先须读懂字面意思,然后借助题目、注释和作者的遭遇,展开想象,准确体会诗歌意境并理解情感主旨。
第二,梳理近年的高考真题,有针对性地分考点逐点突破。
3.据2017《考试说明》,诗歌鉴赏题的题型,由原来的两道简答题变更为一道多项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
一、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皆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究对仗、平仄,没有字数、句数的限制,押韵较自由。
2.近体诗也叫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这类诗讲究字数、句数、平仄、对偶、押韵等,规矩很多。
3.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单调只有一段,双调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句数大体一致。
2018年北京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文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北京是世界文化名都,它众多的文化古迹,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其实,北京的自然遗产,特别是植物多样性,也是世界其它名都难以相比的。
《北京植物志》(1992年第3版),共收入维管植物169科,898属,2088种。
北京作为都城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由于人口聚集,周围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现有的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与两千年前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
目前,距离城区较远的山区破坏程度较轻,植物种类保存较多,如房山上方山,门头沟东灵山和百花山,延庆松山,怀柔喇叭沟门和云蒙山,密云雾灵山,对这些地区应加以特别的保护。
北京在气候上处于暖温带向中温带的过渡,在自然地理上处于黄土高原向海河平原的过渡。
这里既是许多暖温带植物以及具热带亲缘的喜温暖的植物分布的北界,也是中温带东北南部许多植物分布的南界。
目前在低山平原地区仍可找到大量具热带、亚热带亲缘成分的植物。
多种落叶阔叶灌丛成片地出现是目前北京山地植物多样性的特色。
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无论溪边或旱坡,都出现了多种落叶阔叶灌丛,这在其它地方很少见到。
而京西和京北山区的突出特点是,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顶或近顶的“夷平面”上,分布着以多种杂类草为主的亚高山草甸。
亚高山草甸野生草木花卉繁多,不同的时序,不同植物开着不同颜色的花,花色交映,五彩缤纷。
如东灵山和百花山,都有大量可供观赏的花卉,仅百花山中观赏植物就有300余种。
古籍记载:“无名花草,遍山取妍,三时不绝,故为百花山。
”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莲花尤其引人注意。
北京植物区系中有一定数量的种类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
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等中心,生产和生活给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而交流频繁也给外来植物的入侵带来了便利。
这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害,还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生物及其环境的多样性,因此北京在保护好文化遗产之外,保护好独特的自然遗产,意义重大。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教师版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教师版
2018西城一模
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古诗文默写(共2分)
9.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10•《饮酒》中表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 。
(1分)(二)古诗词阅读(共6分)
阅读李白的两首送别诗,完成11-13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①[踏歌]唐代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
这种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运用想象遥寄深情,请结合诗句加以说明。
(2分)答:_________
12.上面两首诗都有对于声音的描写,请你从“子规啼”和“踏歌声”中,分析诗人不同的
心情。
(2分)
答:_________
13.古诗词中有许多送别诗,请你再写出两句表达送别之情的诗句。
(2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写出连续两句)
1。
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鉴赏)
2018年高三一模古诗鉴赏汇编宝山区(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
(8分)拟咏怀·其二十六①南北朝庾信萧条亭障②远,凄惨风尘多。
关门临白狄③,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注】①庾信为南朝梁臣,奉命初试北朝西魏;但梁为西魏所灭,被滞仕魏,羞愤抑郁。
后北周代魏,庾信累官至开府仪同三司。
此诗作于其任北周弘农郡守时,时南朝陈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并许归还故国,唯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
②亭障:边境的堡垒。
③白狄:古民族名。
12.从题材看,本诗属于()。
(1分)A.咏史B.怀古C.怀人D.羁旅13.对本诗意境的评价最适合的是()。
(2分)A.纯一混茫B.凄惨萧索C.苍凉壮阔D.清幽凄冷14.全诗是怎样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试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5分)(三)8分12. 1分选D“羁旅”13. C,2分;B,1分。
14. 5分答案示例一:本诗首二句通过远望边境堡垒和原野上的风尘,抒发内心的悲凉,并以“萧条”“凄惨”融情于景。
三四句写身居异族,眼见壮阔的黄河,更增思念故国的悲哀。
最后四句用典,写自己不能像苏武那样出使匈奴保持节操,反而像荆轲刺秦不成、自己国家却最终灭亡,表达留仕北国的羞愤;用项羽气盖世却于帐中悲歌(“时不利兮骓不逝”),表达自己在祖国大势已去时自己无所作为的亡国羁旅之痛。
答案示例二:本诗表达了留仕北国的羞愤、思念故国的凄惨、国家灭亡的悲哀,悲中有壮,壮中有悲。
首四句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远眺边境堡垒风尘,内心黯然神伤;近看关门临白狄异族、城影入浪涛平抑的黄河,壮阔中更增添思乡南归的悲凉。
后四句用典,苏武、荆轲的典故点出了出使北国被滞留的身世和愤慨,又有留下做官的羞愧和祖国灭亡的无奈、悲痛;项羽悲歌的典故更表达了英雄末路的浩叹。
评分说明:作者情感2分;怎样表达3分。
最后两句项羽的典故如果说不出,意思基本正确,不扣分;融情于景和用典某一方面分析特别充分精彩,另一方面提到却分析不够也可满分。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学生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学生版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学生版2018东城一模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今言当世之务者,必曰所先者,宽赋役也,劝.农桑也,实仓廪也,备灾害也,修武备也,明教化也。
此诚要务,然犹未知其.本也。
臣以为所尤先者三焉,请为陛下陈之。
一曰立志,二曰责任,三曰求贤。
三者本也,制于事者用也。
有其本,不患其无用。
三者之中,复以立志为本,君志立而天下治矣。
所谓立志者,至诚一心,以道自任,以圣人之训为可必信,先王之治为可必行,不狂滞于.近规,不迁惑于众口,必期致天下如三代之世,此之谓也。
夫以一夫之身,立志不笃,则.不能自修,况天下之大,非体乾刚健,其能治乎?自昔人君,孰不欲天下之治?然而或欲为而不知所措,或始锐而不克.其终,或安于积久之弊而不能改为,或惑于众多之论而莫知适用。
此皆上志不立故也。
臣观朝廷每有善政,鲜克坚守,或行之而天下不从。
请举近年一二事以明之。
朝廷以今之任人未尝选择,一用荐举之定式,患所举不得其人也,故诏以饬.之,非不丁宁,然而当其任者如弗闻也。
陛下以为自后所举果得其人乎?曾少异于旧乎?又以守令数易之害治也,诏廉察之官举其有善政者啤之再任,于今未闻有应诏者。
岂天下守令无一人有善政邪?苟陛下之志先立,奋其英断以必行之,虽强大诸侯,跋扈藩镇,亦将震慑,莫敢违也,况郡县之吏乎?故臣愿陛下以立志为先,如臣前所陈,法先王之治,稽.经典之训,笃信而力行之,救天下深沉固结之.弊,为生民长久治饬:告诫D. 稽.经典之训稽:考察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然犹未知其.本也吾其.还也B.不狃滞于.近规师不必贤于.弟子C.则.不能自修欲速则.不达D.救天下深沉固结之.弊今者有小人之.言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者本也,制于事者用也这三项是治国根本,临事裁决只是具体的功用B.非体乾刚健,其能治乎没有健康的体魄,怎么能够治理好呢C.虽强大诸侯,跋扈藩镇,亦将震慑即使强大的诸侯、专横的地方军阀,也将(感到)震惊害怕D.愿陛下不以臣之疏贱而易其言,则天下幸甚愿陛下不因为我的粗疏卑贱而轻视我的话,如果这样那么天下幸运之至12.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2017-2018北京各区高三语文模拟诗歌鉴赏试题汇编 精品
2017-2018北京各区高三语文模拟诗歌鉴赏试题汇编海淀二模 (2)朝阳二模 (2)东城二模 (3)西城二模 (3)东城一模 (4)朝阳一模 (4)海淀一模 (6)西城一模 (6)海淀期末 (7)朝阳期末 (7)西城期末 (8)东城期末 (9)海淀期中 (10)朝阳期中 (11)2017-2018北京各区高三语文模拟诗歌鉴赏试题汇编诗歌分类简答题型分类艺术手法延伸题分类1.海淀期中2.朝阳期中3.海淀期末4.朝阳期末5.西城期末6.东城期末7.海淀一模8.西城一模9.朝阳一模10.东城一模11.海淀二模12.西城二模13.朝阳二模14.东城二模海淀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踏莎行•山居张抡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
松醪[注]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注]“松醪”:是松膏酿制的酒。
12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首句“秋入云山”,语言简明形象,“入”字写出了深山秋意飒然而至的景象。
B. 词人以“潇洒”形容“物情”,赋予山中万物以情志风神,秀逸灵动,意蕴无穷。
C. 下片写月圆之夜,诗人身处良辰佳景,独对冷清的秋夜,难免心生孤寂悲切之情。
D. 上片写了斑斓如画的秋山景象,下片写了清朗闲雅的山居之景,诗中有画,情景交融。
②词人的山居生活有什么特点?词中是怎样表现的?(4分)13.古今诗歌中有许多描写秋景的佳句,诗人对秋景的描写也各有千秋。
请结合“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一句并再举一个描写秋景的句子,对它们的特色加以赏析。
(不少于200字)(10分)【参考答案】12.①(3分)C(“心生悲切,悲喜交加”错。
)②(4分)特点:山居生活惬意自在、闲适清闲。
(1分)一是以优美旷远,清幽自然的环境来映衬;二是,写与山村田野老相伴对酒共话的日常生活来反映;三是写作者淡泊的心境,怡然自得的心境来表现(3分)。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2018东城期末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芍药盈筐满市香难忘那些美好的日子。
杂院里有位大姐在小厨房里操持晚饭,不断地吟唱着当时极为流行的《乡恋》。
我在自己的小屋里收拾东西,心想就要迁往的新楼单元,该不会再一家之音大家皆听、一家烧鱼各家皆闻吧。
忽然窗外有人唤我,是住在不远的什刹海湖畔的张叔,忙迎出去。
他听说我就要搬离北边杂院,往南边去住单元楼了,特来送行。
他手里提了个藤筐,筐里是满满的芍药花。
我见了大吃一惊:“这不是把您那屋前花池里的花儿,全剪给我了吗?”他笑:“可不是!早告诉过你,当年有人去糟害我那池芍药,手拔脚踹,还拿开水泼根!可是也怪,那宿根竟然不死,也没怎么施肥拾掇,嘿,它就猛开大花!这不,今年又这么灿烂!”我接过满筐芍药,感动得不行:“真是的,您把芍药全给了我,难道不心疼吗?”他笑:“今年的花剪了,明年开得更旺呀!”又说:“你搞文学的,你该懂得白居易那诗吧?‘离离原上草’,吟的是什么?今儿个我给你个别解吧,离草,说的就是这芍药,我给你送芍药,就是跟你来惜别呀!”我还真觉得新鲜:“白居易那诗,吟的不是野草,竟是芍药?”他笑解:“可不是!芍药在几千年前,就出现在中华大地上了,有特别栽种的,也有自然野生的,它是宿根植物,可不是‘一岁一枯荣’嘛,当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且繁殖起来,势不可挡。
为什么说‘远芳侵古道’? 一般野草有什么芳香?只有大片的芍药才会香满古道城郭嘛!那诗怎么收尾的?‘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离草嘛,送别的时候引出诗情的植物,就是芍药嘛!”他说的时候,一直望着我的眼睛,最后问:“你这一去,还会常回这边来吗?”我别过头,望着那搁在小桌上的满筐芍药,一瞬间,觉得包括那邻里间声音气息的强制性共享,竟也难舍难分。
2018年3月北京市朝阳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8年3月北京市朝阳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第一篇:2018年3月北京市朝阳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语文学科测试 2018.3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的概念自19世纪末提出之后,就成为东西方交通的代名词。
许多研究者认为,陆上中西交通可能很早就存在,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前,欧亚大陆东西方之间在农作物和家畜方面就已经有了交流。
东方的粟通过今天的新疆等地传入西方,而驯马、小麦等从西方传入中国,重要的传播路线就是后来所称的丝绸之路。
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出于消弭匈奴军事威胁、谋求和平发展的目的,派张骞出使西域,从此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绸之路是沟通长安和罗马,横贯亚、非、欧的贸易通道和文化走廊。
自开通西域后,汉朝在这里设立了西域都护府、西域长史府等行政管理机构,护卫中华帝国与域外的交往。
唐代有以安西大都护为核心的“安西四镇”等军政建置,还在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城修筑城堡。
这些措施对于保护中西陆路交通、保障经济利益、巩固西北边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丝绸之路上长期的商贸往来、频繁的出使求法,极大地丰富了中原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使人们接触到异国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以及语言、服饰、艺术等,“胡帽”“胡乐”“胡旋舞”等曾在长安盛极一时。
中外文化的交流也造就了中原人们宽广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
丝绸之路还促进了沿途各国的人口增长,以及商业、医药、手工业及畜牧业的繁荣发展。
中华古老的文明、繁盛的都市、广阔的疆域,吸引了众多周边国家前来朝觐、学习。
当时的长安已成为照亮西方的国际性大都市。
中华文明得到广远的传播,故而有学者称这条丝绸之路为文化“大动脉”。
丝绸之路的发展以唐代中期的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在此之后,西北陆路长期受阻。
明朝永乐之后,中国在西北方向采取守势,退入嘉峪关自保,丝绸之路至此彻底衰落。
当然,这期间奥斯曼帝国的崛起,阻断了东西方的交通,使丝绸之路不再像以前那样畅通了。
2018北京六区高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教师版)
2018北京六区高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教师版)【海淀一模】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送吴纯甫先生会试序①予为童子时,则知有吴纯甫先生。
长而登先生之门,悦而忘其归也。
盖世之所谓慷慨魁磊之士,吾必日先生焉。
先生精于学,邃.于文,熟于事。
少时,为县大夫郡邑长者所推重。
当道者往往叹息,期以大用,指日以望。
既而摧抑顿挫者几三十年。
先生自负瑰玮,不见施设②,独喜为人言之。
人无贤愚,见者倾倒。
自少年学子稍知向方者,必引而进之。
士之.有志者,亦皆归先生。
每从嘉林修竹间,纡衿方履,笑咏相随,殆无虚日。
时有质辨,剖析毫发,议论蜂起,群疑豁如..,云披雨霁,天清日明。
其于天下之利害,生民之得失,常有隐忧于其间。
天子中兴,慨然有志于三代之治。
诏书数下,所以修明千百年之废典者不一事,悉先生之所尝言者.。
故与先生游者,皆去为显官。
先生独为诸生,揖让进退自若也。
嘉靖辛卯,先生始发解,于是将上礼部。
皆喜先生之遇,而又惜其.晚也。
然君子之论不施于早晚之间,而施于遇不遇之际。
不以徒遇之为喜,而以得所遇之为乐。
予惟国家以科目收天下之士,名臣将相,接踵而兴。
豪杰之士,莫不自见于其间。
而比.年以来,士风渐以.不振。
其始羸然一书生耳,才释褐③而百物之资可立具,此何从而得之哉?亦独不念朝廷取之者何如,用之.者何如,爵禄宠锡④之者何如也!世之所倚重者尽赖此辈,而如是弥望,君子盖以为世道无穷之虑焉。
初,先生与余论天下事,予未尝不竦然,又默然有感也。
以为在位者皆以此为心,则天下可以无事,然而先生不遇也。
今先生遇矣,以其向所言者而从事焉,则犹饥渴而饮食之也。
夫趋俗之士师师⑤,持正之士谔谔。
夫谔谔非幸也然天下之事彼不为而此为之倡者一人随者十人则固当有声气之同者。
若是而相与持天下之势,君子又以为世道无穷之幸焉。
故予谓先生不谓之晚,而如先生乃可谓之真遇也。
若彼碌碌者徒,虽襁褓而朱紫⑥,日唯诺于殿廷,吾不谓之遇也。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摘要本文档旨在对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进行分类汇编,以便教师们对试题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备课和教学。
本文档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不包含任何图片和网址,可以方便地在电子设备上进行阅读和使用。
背景高考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而语文科目又是高考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科目之一。
因此,高考语文备考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高三一模试题的分类汇编,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全面的备课参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考试成绩。
分类汇编阅读理解短文阅读1.《作文奖想捧场》:考查文学常识和细节理解。
2.《那一年,我们真的长大了》:考查人生哲理和抒情文的理解。
3.《长歌行》:考查对古文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长篇阅读1.《机器人》:考查科技与人文的关系。
2.《动力火车》:考查国家发展和文化的关系。
3.《生物多样性保护》:考查全球问题与个人责任的关系。
短文写作提纲式作文1.“假话”如何判断:考查论证、辩证和分析能力。
2.比喻的使用:考查语言修辞和创新能力。
3.研究生报考现象的讨论:考查思想、逻辑和文化素养。
文章作文1.我的大学生活:考查个人经历和写作表达能力。
2.城市生活的感受:考查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环保意识的培养:考查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关系。
长文阅读非文学类长文1.论美丽中国:考查对国家提倡的理解和认识。
2.论阅读的重要性:考查阅读理解和文化素养。
3.反腐倡廉:考查社会问题和个人责任的关系。
文学类长文1.《茶馆》:考查现代文学之父郁达夫的思想和人生观。
2.《红楼梦》:考查唐宋八大家之一曹雪芹的文学造诣和文化价值。
3.《春蚕》:考查现代小说之父鲁迅的思想和文学魅力。
本文档对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进行了分类汇编,考察的是语文知识的多方面素养,不仅仅是各种语文素材的拆分,也是对学生素养和思维的考查和培养。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试题进行教学设计和备课,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考试成绩。
【语文】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北京是世界文化名都,它众多的文化古迹,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其实,北京的自然遗产,特别是植物多样性,也是世界其它名都难以相比的。
《北京植物志》(1992年第3版),共收入维管植物169科,898属,2088种。
北京作为都城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由于人口聚集,周围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现有的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与两千年前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
目前,距离城区较远的山区破坏程度较轻,植物种类保存较多,如房山上方山,门头沟东灵山和百花山,延庆松山,怀柔喇叭沟门和云蒙山,密云雾灵山,对这些地区应加以特别的保护。
北京在气候上处于暖温带向中温带的过渡,在自然地理上处于黄土高原向海河平原的过渡。
这里既是许多暖温带植物以及具热带亲缘的喜温暖的植物分布的北界,也是中温带东北南部许多植物分布的南界。
目前在低山平原地区仍可找到大量具热带、亚热带亲缘成分的植物。
多种落叶阔叶灌丛成片地出现是目前北京山地植物多样性的特色。
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无论溪边或旱坡,都出现了多种落叶阔叶灌丛,这在其它地方很少见到。
而京西和京北山区的突出特点是,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顶或近顶的“夷平面”上,分布着以多种杂类草为主的亚高山草甸。
亚高山草甸野生草木花卉繁多,不同的时序,不同植物开着不同颜色的花,花色交映,五彩缤纷。
如东灵山和百花山,都有大量可供观赏的花卉,仅百花山中观赏植物就有300余种。
古籍记载:“无名花草,遍山取妍,三时不绝,故为百花山。
”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莲花尤其引人注意。
北京植物区系中有一定数量的种类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
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等中心,生产和生活给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而交流频繁也给外来植物的入侵带来了便利。
这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害,还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生物及其环境的多样性,因此北京在保护好文化遗产之外,保护好独特的自然遗产,意义重大。
2018北京高三一模语文古诗词阅读汇编-教师版
A.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宋之问《有所思》)
B.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C.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徐夤《牡丹花》)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等句表达了
物是人非的感慨。(1分)。刘词通过“留取城西塔”“要认家”等句表达担心找
不到归家标
志的忐忑、紧张。(1分)
【评分参考】“渴望还乡”的共同情感,2分。范词中的“归家喜悦”“山林热爱” “人事
感慨”,各1分;刘词中的“忐忑、紧张”1分。意思对即可。
18.(6分)
【参考答案】
1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2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
南涧中题(节选)
柳宗元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分)
韩愈之文长于针砭时弊,《师说》讽刺了当时在士大夫之间耻于相师的风气,“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
若也,道相似也,_①_②。’”《小石潭记》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四面竹树环合,
评分标准:写对一处得1分。如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处不得分。
(朝阳)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8题。 答张十一【1】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②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释:【1】本诗写于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 【2】踯躅:即羊踯躅花。
(刘克庄《归至武阳渡作》) 注:楝:音lidn,落叶乔木。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2018东城期末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送别高适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
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送友人远行,内心惆怅郁结,夜已三更,难以入眠。
B.夜晚萤虫飞舞、秋叶飞落,秋雨连绵,诗人梦中又见友人。
C.报晓的钟声从远处传来,声声马嘶,把诗人从睡梦中惊醒。
D.诗人匆忙出门想送别友人,但驻足遥望,却不见友人身影。
16.诗人借钟声、马嘶衬出了清晨的宁静。
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A.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赠汪伦》)B.铁马嘶风一渡河,泪珠零便作惊波。
(黄滔《马嵬二首》)C.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李约《观祈雨》)D.犬吠疏篱明月上,邻翁携酒到茅堂。
(李中《思九江旧居三首》)17.《送别》与《别董大》都是送别诗,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及抒情方式有所不同。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分)①本诗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白居易《琵琶行》也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其诗云:“_______,________。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②本诗写送别,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到了自己与家人团聚的场景:“乃瞻衡宇,_______,僮仆欢迎, ________。
”③本诗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为送别之作,王诗云:“城阙辅三秦,________。
与君离别意,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B16.D17.(6分)要点一:《送别》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惆怅不舍的心情;《别董大》写诗人对暮归的渔樵,宁静祥和。
2018北京朝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语文学科测试2018.3(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本试卷共8页。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 —8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的概念自19世纪末提出之后,就成为东西方交通的代名词。
许多研究者认为,陆上中西交通可能很早就存在,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前,欧亚大陆东西方之间在农作物和家畜方面就已经有了交流。
东方的粟通过今天的新疆等地传入西方,而驯马、小麦等从西方传入中国,重要的传播路线就是后来所称的丝绸之路。
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出于消弭.匈奴军事威胁、谋求和平发展的目的,派张骞出使西域,从此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绸之路是沟通长安和罗马,横贯亚、非、欧的贸易通道和文化走廊。
自开通西域后,汉朝在这里设立了西域都护府、西域长史府等行政管理机构,护卫中华帝国与域外的交往。
唐代有以安西大都护为核心的“安西四镇”等军政建置,还在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城修筑城堡。
这些措施对于保护中西陆路交通、保障经济利益、巩固西北边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丝绸之路上长期的商贸往来、频繁的出使求法,极大地丰富了中原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使人们接触到异国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以及语言、服饰、艺术等,“胡帽” “胡乐” “胡旋舞”等曾在长安盛极一时。
中外文化的交流也造就了中原人们宽广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
丝绸之路还促进了沿途各国的人口增长,以及商业、医药、手工业及畜牧业的繁荣发展。
中华古老的文明、繁盛的都市、广阔的疆域,吸引了众多周边国家前来朝觐、学习。
当时的长安已成为照亮西方的国际性大都市。
中华文明得到广远的传播,故而有学者称这条丝绸之路为文化“大动脉”。
丝绸之路的发展以唐代中期的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在此之后,西北陆路长期受阻。
明朝永乐之后,中国在西北方向采取守势,退入嘉峪关自保,丝绸之路至此彻底衰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北京高三语文一模古诗词阅读(东城)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8题。
夜游宫吴文英竹窗听雨,坐久隐几【1】就睡,既觉,见水仙娟娟于灯影中。
窗外捎溪雨响。
映窗里、嚼花【2】灯冷。
浑似潇湘系孤艇。
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
香苦欺寒劲。
牵梦绕、沧涛千顷。
梦觉新愁旧风景。
绀云【3】欹,玉搔斜,酒初醒。
注释:【1】隐几:靠着桌案。
【2】嚼花:指赏花。
【3】绀云:头发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窗外”一句写词人雨夜静坐,听窗外的溪声雨声混成一片。
B.“映窗里”一句写词人借冷冷的灯光欣赏当窗摆放的水仙花。
C.“香苦”一句写香气浓郁的水仙受到了雨夜寒气的侵袭。
D.词人抒发了内心的苦闷,只有在梦醒后才感觉到温馨。
16.本词借人写花,写出了水仙花的特点。
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A.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宋之问《有所思》)B.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C.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
(徐夤《牡丹花》)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17.《夜游宫》一词与下面的诗在运用意象方面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分)随风潜入夜,②。
,连月不开,④,轻胜马,谁怕?⑥。
”各种各样的雨,都寄托了作者丰富而细腻的感悟。
答案: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3分)D 16.(3分)C17.(6分)答案要点:相同点:都通过想象、联想,赋予意象感情色彩,将意象人格化。
不同点:李白诗没有对意象进行细致描绘,《夜游宫》对意象描绘细腻。
18.(6分)①当春乃发生②润物细无声③若夫淫雨霏霏④阴风怒号⑤何妨吟啸且徐行⑥一蓑烟雨任平生(西城)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8题。
三登乐范成大①路转横塘②,风卷地,水肥帆饱。
眼双明,旷怀浩渺。
问菟裘③,无恙否,天教重到。
木落雾收,故山更好。
过溪门,休荡桨,恐惊鱼鸟。
算年来,识翁者少。
喜山林,踪迹在,何曾如扫。
归鬓任霜,醉红④未老。
【注释】①范成大:南宋诗人。
此词为多年在外的诗人归乡时所作。
②横塘: 地名,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
③菟裘:此处指诗人家乡吴县石湖。
④醉红:指酒醉后面庞泛红。
15.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作开篇点明行迹;“水肥帆饱”不仅描写看到的景色,亦寓有归乡时的心情。
B.“无恙否”既是揣测,又流露出隐隐的担忧,这种心情与“近乡情更怯”颇相似。
C.“休荡桨”写舟行水上,已无需荡桨,意在表现风力迅猛,浪推船行,极为迅速。
D.“喜山林”三句是说虽然作者离家日久,但故乡山林的遗迹依然,还是旧日模样。
16.“横塘”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下列诗句中“横塘”的情感内涵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A. 复见花开人又老,横塘寂寂柳依依。
(唐·李嘉祐《伤吴中》)B. 散客出门斜月在,两眉愁思问横塘。
(唐·韩偓《横塘》)C.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宋·范成大《横塘》)D. 道出横塘跨石梁,塘南塘北稻花香。
(宋·程师孟《入涌泉道中》)17.同为归乡途中所作,刘克庄《归至武阳渡作》与范成大《三登乐》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分析。
(6分)夹岸盲风扫楝花,高城已近被云遮。
遮时留取城西塔,篷底归人要认家。
(刘克庄《归至武阳渡作》)注:楝:音liàn,落叶乔木。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分)①这首词中写到诗人归家途中遇到“风卷地”,《岳阳楼记》中同样有对洞庭湖上大风浪的描写“,”。
②这首词中诗人“恐惊鱼鸟”,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也写到了鸟,“,,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③这首词中诗人写到秋日“木落”,在《声声慢》中,李清照则写了花落,“。
,如今有谁堪摘?”答案:三、(18分)15.(3分)C 16.(3分)D17.(6分)【答案示例】相同点: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回到故乡的急切心情。
(2分)不同点:范词通过“水肥帆饱”,“旷怀浩渺”,“故山更好”,“喜山林”“醉红未老”等句表达了作者归家时的喜悦和对自然山林的热爱之情(2分);并通过“算年来,识翁者少”等句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1分)。
刘词通过“留取城西塔”“要认家”等句表达担心找不到归家标志的忐忑、紧张。
(1分)【评分参考】“渴望还乡”的共同情感,2分。
范词中的“归家喜悦”“山林热爱”“人事感慨”,各1分;刘词中的“忐忑、紧张”1分。
意思对即可。
18.(6分)【参考答案】①阴风怒号浊浪排空②树林阴翳鸣声上下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评分参考】每空1分。
句中有错字、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海淀)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燕子来舟中作杜甫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题交代了作诗的起因,结合全诗内容可看出,诗人此时以船为屋、寄身水上。
B.首联以“动经春”表明时光飞逝,借春燕“两度”衔泥表现诗人羁留时间之长。
C.颔联说旧时相识的燕子如今在远处看着别人,含蓄地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批评。
D.尾联写燕子在桅杆上呢喃数语后“穿花贴水”而去,这让诗人感到寂寥和悲伤。
16.“旧人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运用对比手法表达情感。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A.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B.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
(吴融《华清官二首·其一》)C.壮心君未减青春,多难我今先白发。
(欧阳修《送姜秀才游苏州》)D.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石柔《绝句》)17.杜甫的诗歌体现了“民胞物与”的思想,即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所有的物都是我的朋友。
请结合本诗和下面诗句加以分析。
(6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和作者。
(7分)古人善于借物来抒怀说理,使得抒怀更感人、说理更形象。
如《爱莲说》中①“予独爱,”(作者)借莲的美丽高洁表达独特的人生志趣;《归园田居》中②“,” 陶渊明借鸟和鱼抒发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思恋之情;《逍遥游》中③“水击三千里,,”,庄子借鹏来说明万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答案: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15.(3分)C16.(3分)A17.(6分)参考答案:《燕子来舟中作》:燕子居无定所,不停地在人家的屋檐下筑巢,这与诗人漂泊无依的生活非常相似。
杜甫推己及物,对弱小的燕子寄予了关心、同情和怜悯,表现了万物皆可亲近、皆是朋友的思想。
(3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艰难处境中,杜甫想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为此宁可独自承受苦难与不幸,表现了他舍己为人的大爱情怀。
(3分)【评分标准】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能自圆其说。
18.(7分)答案:①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②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③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评分标准:写对一处得1分。
如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处不得分。
(朝阳)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8题。
答张十一【1】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②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释:【1】本诗写于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
【2】踯躅:即羊踯躅花。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首联描绘了山水空净,猿鸣声声,人烟鼎盛,一派繁华美好的景象。
B. 颔联“竞”字写出了筼筜蓬勃生长,“闲”字写出了羊踯躅悠然开放。
C. “未”字统领“报”与“知”,诗人慨叹自己未报君恩,不知会死于何地。
D.尾句中“斗”同“陡”,本句的意思是诗人顿时感觉头发白了一多半。
16. 本诗首联调动了视觉与听觉写景,下列诗句不含..这种写法的一项是(3分)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B.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韦应物《登楼寄王卿》)C.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D.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戎昱《桂州腊夜》)17.《南涧中题》写于柳宗元被贬之后。
这首诗与《答张十一》所表达的贬谪之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南涧中题(节选)柳宗元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18.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8分)韩愈之文长于针砭时弊,《师说》讽刺了当时在士大夫之间耻于相师的风气,“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①_______,_____②_____。
’”《小石潭记》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表达了他在潭边的所见所感。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词人遥想三国时周瑜“____⑤______,谈笑间,____⑥_______”,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酬的感慨。
白居易被贬江州,作《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______⑦______,_______⑧_____。
”琵琶女的技艺与身世,令他感慨颇深。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5.(3分)A(“人烟鼎盛,一派繁华美好的景象”有误。
)16.(3分)C17.(6分)答案要点:相同点: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被贬之后的忧愁、痛苦。
(答思念友人、失路不得志亦可,2分)不同点:韩诗表达出“未报恩波”的不甘,诗人流露出仍想有所作为的情感(或:韩诗表达了短暂的欢愉)(2分)。
柳诗则主要表达了孤寂无人知的痛苦(2分)(或:柳诗表达了对后人有一点期许的感情)。
18.(8分)①位卑则足羞②官盛则近谀③凄神寒骨④悄怆幽邃⑤羽扇纶巾⑥樯橹灰飞烟灭⑦同是天涯沦落人⑧相逢何必曾相识(丰台)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8题。
渔家傲苏轼临水纵横回晚鞚【1】,归来转觉情怀动。
梅笛烟中闻几弄。
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
美酒一杯谁与共,尊前舞雪狂歌送。
腰跨金鱼【2】旌旆拥。
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
注:【1】鞚,有嚼口的马笼头。
【2】金鱼,宋代高级官员的一种佩饰。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临水纵横回晚鞋”,词人骑马奔驰于水滨,很晚才踏上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