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文化生活总结
2015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
答案:一方面,积极利用好网络,追求丰富多彩的网络文 化生活,学习和促进先进健康文化的传播,文明上网;另 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 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考点突破
考点一
精讲考点 典题例练
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
考点透析
1. 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3.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 (1)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2)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 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3)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 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预习自测
1.判断正误 (1)大众文化就是我们所倡导的文化。(×) (2)只有通俗的、流行的文化产品才是人民大众 喜闻乐见的文化。(×)
④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 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落后文化,通过不断的 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对腐朽文化必须坚 决抵制,依法取缔。 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基 本文化权益,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化风尚。
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 1 正确对待文化市场中的文化 现象
高考扫描:2013 年江苏,24,选;2013 年山东,21,选。
【典例导引】 (2013 年江苏政治,24,2 分)近年来,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文化产品日益多样,文化消 费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 新情况,一些人将贩卖隐私 的花边新闻、热火朝天的口水战当作了自己的精神 正餐。 这说明( ) A.文化建设要贴近群众 B.文化消费心理决定文化消费行为 C.要引导消费者提高文化鉴赏力 D.政府应提供更多健康的文化产品
2015届高考《文化生活》重点问题整合
2015届高考复习《文化生活》重点问题整合关于国家文化软实力1、为什么要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为什么要发展文化产业?)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文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
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深远持久的。
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怎样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要以经济、科技为基础,发展文化,提高综合国力。
②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③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人们的素质。
④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高素质人才。
⑤扩大人们的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3、从各种具体文化角度看文化的作用(1)民族文化: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都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创造的,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3)中华文化: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4)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高三文化生活的知识点归纳
高三文化生活的知识点归纳在高三这一重要的时期,学生们不仅需要专注于学习,还需要有一个丰富的文化生活。
通过参与各类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增加知识和经验,还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下面,我将对高三文化生活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文化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参与文化活动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拓宽视野。
通过观看电影、话剧、音乐会等文艺演出,学生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化作品,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创作风格,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展览等活动,了解历史、文化、科学等方面知识,培养对各种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力。
二、文学、艺术和音乐的欣赏高三阶段,学生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欣赏文学作品、艺术品和音乐。
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参观艺术展览可以欣赏到名家的绘画作品,学习到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此外,学习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放松身心,培养音乐修养和审美情趣。
三、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虽然高三阶段的学习任务繁重,但是也不能忽视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力,并有助于减轻学业压力。
此外,体育运动还可以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的意义高三时期的学生们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了解社会现实,增长社会经验,提高社会责任感。
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们亲身体验社会的不同方面,了解社会问题和挑战,培养跨学科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志愿者活动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人际关系。
总之,高三文化生活的知识点归纳包括文化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文学、艺术和音乐的欣赏、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的意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们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并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化生活高考知识点总结
文化生活高考知识点总结随着高考的逼近,文化生活成为考生备考的重点之一。
文化生活是高考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考察着考生的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考察着考生对社会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多个角度来总结文化生活的知识点。
一、文化生活的内涵文化生活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统一认识和实践活动,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
物质生活是指人们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进行的满足需求的活动,包括食、衣、住、行等方面;精神生活是指人们在文化传承和创造的基础上进行的思想、艺术、休闲等活动。
二、文化生活的重要性文化生活对于高考考生成绩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
一方面,文化生活需要广泛涉猎各种知识,这有助于考生扩大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文化生活还能够培养考生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学修养和艺术素养,在高考作文等题目上表现得更为出色。
三、文化生活的内容1. 文明风尚篇文明风尚是社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考生需要关注身边的文明现象,如有序排队、礼貌用语等,并要理解背后的道理,宣扬文明风尚。
2. 文化常识篇文化常识是对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事件的了解和理解。
考生可以通过阅读新闻、报纸等途径,了解社会上的重要文化事件,如文化节日、文化名人等,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3. 文化景观篇文化景观是指具有文化内涵或文化价值的自然或人工景观。
考生可以关注各地的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并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重要意义。
4. 文化艺术篇文化艺术是人类创造的艺术形式,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
考生需要学习与了解各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发展历程,丰富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欣赏能力。
5. 文化传统篇文化传统是民族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人们共同的文化根基。
考生要了解和弘扬本民族和国家的传统文化,如传统节日、传统习俗等,并加以保护和传承。
四、如何提升文化生活水平1.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阅读、思考和写作,培养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2. 多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包括博物馆参观、艺术展览、文化讲座等,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
文化生活高考考察角度总结
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方向保证。
第2课 文化对个人的影响
1来源 ①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必要性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
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3怎样弘扬XXXX精神---教材P81四个基本途径
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即每时每刻不知不觉强调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方式
②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即经年累月难以抹去强调文化对人影响的结果、程度
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5途径---------要立足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
业。
6主体--------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此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
第7课 中华民族精神
1是什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
族精神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的时代特征。不同时期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为什么
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族生存、发展
3、如何应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不限定主体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回答怎么做
2015届高考《文化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背诵版)
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启示:个人: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要主动地、自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
二、文化的作用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A、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B、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3)文化交流为什么---------------
①从“走出去”角度讲,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文
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从“引进来”角度讲,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
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③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
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多样性)
2015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基 础 整 合 热 点 聚 焦
考 点 突 破 易 错 演 练
基础整合
网络构建 基础梳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网络构建
基础梳理
一、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1.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2.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二、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和 思维方式。
三、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1.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 强制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 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2.深远持久的影响 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 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 都是深远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 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 久的影响。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和智力支持 A.①②
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C.②③ D.③④
B.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对社会、 对个人的影响。 ①夸大了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践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②错误; ③从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角度说明 了读书的文化意义;④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 度说明了读书的文化意义。答案为 D。
解析:本题设问对知识范围限定在 “文化的特点 和影响” ,需要分析的事件是在原址上建设博物 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材料信息 原址和博物 馆 进行爱国主 义教育 知识链接 文化与物质载体的关系 建博物馆有利于形成影响人的文化 环境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 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答案:(6)①对汉阳铁厂原址的保护性改造 为爱国主义教育创设了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使爱国主 义有了新的物质载体。③在汉阳铁厂原址 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丰 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
2015文化生活总结
一条主线:推动文化发展
两大视角:普遍性和特殊性
三个主体:国家、企业、个人
四大主题:特点特征、重大关系、作用意义、措施举措
•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
•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具有深远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p7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
•(1)先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引领方向,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与时俱进的品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精神、开放精神和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二者是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具体体现在:
•(1)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2)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决定了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015届高考《文化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
2015届高考《文化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2015届高考《文化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2015届高考《文化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二课)一、什么是文化1、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
二、文化的作用1、文化总体作用: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对社会的影响(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A、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B、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C、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B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015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分类讲解:文化生活(一)
2015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分类讲解:文化生活(一)第一部分:文化与社会主编:贾海琴老师一、文化“万花筒”: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教育”、“历史”、“节日”、“科技”、“习俗”、“音乐”、“舞蹈”、“价值观”、“世界观”等;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全世界各个都有相同或者独立的文化存在,只有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文化的存在;3、文化特色:不同区域的文化各有特色;每一个民族或者区域都存在自己特有的文化,例如:回族人民对“猪”的尊敬和其他民族不同等;二、文化的内涵:1、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与文明含义接近)。
2、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3、我们所说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4、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5、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文化的含义进行理解:第一、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如原始森林);第二,纯经济的东西不是(如交换、分配);第三、纯政治的东西不是文化(如政党、选举);跟踪试题:6、【特别关注】(1)人是文化活动的主体,没有人就没有文化。
文化所体现的是人与人(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化之分。
意识形态文化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这类文化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非意识形态的文化是指自然科学、技术和语言、文字等等,这种文化一般没有阶级性,但有民族性和和区域性。
6、【跟踪试题】:(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下列不属于文化现象的有()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科学、文学、艺术D.商品交换【解析】:根据上面第5点描述的内容:纯自然、纯经济、纯政治的形式不属于文化现象,B 选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纯政治的东西,所以不属于文化现象;D选项商品交换是一种纯经济的东西,所以不属于文化现象。
2015高考政治《文化生活》要点透析
2015高考政治《文化生活》要点透析《文化生活》的分析在15分-20分左右,但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到要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要增强,所以我预计2015年高考《文化生活》要涨至20-25分。
下面依据最近五年北京高考《文化生活》的考点罗列考查次数比较多的五个(排名不分先后)1.文化的作用(主观题)2.文化创新的途径和作用(主观题)3.中华民族精神(选择题、主观题)4.文化强国的途径和意义(主观题)5.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途径和意义(主观题)例1:2010北京文综40(3)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
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
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
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
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
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饶,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3)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8分)参考答案: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量;在战胜灾难和困难的每一次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的不竭力量源泉。
例2:2011北京文综40(3)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2014-2015总结文化生活
高二《文化生活》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二级两个理科班21和22班以及两个文科班5和8班的政治科任。
虽然是第二次接触《文化生活》的教学工作,但是,在教学经验、把握高考考点等方面,特别是《文化生活》各个知识系统化方面,我仍然有很多不足,因此,一直以来,我对教学工作都不敢怠慢,认真做好每项工作。
每次的总结、反思过程,就是一个提升自己的过程。
又是一个学期的结束,希望通过这次的总结、反思能让自己取得更大进步,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一、学科教学情况1、积极参与科组的各项活动①在开学之初,针对文理科考纲要求,我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使我对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有了总体的把握,同时也根据突变情况及时调整课时、教学任务等,顺利地完成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和两次月考、期中、期末的复习工作。
另外,我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开展讨论活动,讨论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心得等等,在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兴趣、需要、方法、习惯的基础上,决定教学方法、内容等;同时,为了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文科班,除了参与学校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之外,我们还坚持每课一次考点总结,每课每天一抽查的习惯。
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学生的成绩有了稳步的提高。
②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相互听课评课,借鉴各位老师的长处,以便反思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有幸到吴川市的兄弟学校一中进行听课学习,感受不同学校老教师的教学方法,获益良多。
③进行阶段性反思,做好文科班单元测试,理科班期中、期末复习试题的命题、阅卷、评卷等工作。
2、围绕新课标,适当调整教材内容我在处理教材时根据实际情况,如学生的需要和考纲要求、现实的实际情况,我稍微做了一些调整:①针对一些比较难理解或者需要扩张的课,我采用2课时,如:文化与经济、政治,感受文化的影响,文化创新的途径、建设文化强国等。
②有所改造,利用时事新闻、生活热点设计阅读材料,取代过旧或者不适合本课堂的探究活动。
一方面,因为教材中的许多事例是没有跟上时代步伐,同时有些也不适应于一般的课堂教学,因此,我对相关材料做了一些调整:如关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就有许多典型案例可供学生讨论分析,如可以用当下正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中国好声音”节目给学生进行评讲,让学生在明白加多宝为什么要花巨资获得节目冠名权、华少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好舌头”?又或者《来自星星的你》中的炸鸡啤酒广告,让学生从中明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高三文化生活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三文化生活基础知识点总结在高三这一关键的学习阶段,学生需要面对大量的课业压力,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文化生活基础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并在未来的进一步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对高三文化生活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
历史知识点总结了解历史,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过去,从而认识到现在的发展和未来的前景。
高三学生在历史方面可以关注以下几个基础知识点:1. 中国古代历史:包括中国古代王朝的建立、发展与灭亡,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以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等。
2. 世界历史:了解不同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如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发展的脉络。
3. 中国近现代史:了解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包括鸦片战争、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有助于学生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认识。
文学知识点总结文学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精神表达,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与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
1. 中国古代文学: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与价值观。
2. 世界文学:阅读世界各国的经典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居里夫人的自传、雨果的长篇小说等,可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3. 当代文学:关注当代优秀作家的作品,如余华、莫言、村上春树等,可以了解当代文学的动向与风格,培养学生对当代社会现象的思考能力。
艺术知识点总结艺术是一种表达感受和思想的方式,通过学习艺术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1. 绘画艺术:了解不同流派的绘画作品,如中国的山水画、人物画等,以及西方的印象派、现实主义等,可以帮助学生欣赏和理解不同的绘画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
2. 音乐艺术:学生可以学习音乐理论和乐器演奏技巧,了解不同音乐类型和作曲家,如古典音乐中的贝多芬、巴赫,流行音乐中的披头士、迈克尔·杰克逊等。
高考一轮复习总结2015文化生活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考点二、发展大众文化
1、现阶段人民文化生活需求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
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 的热切愿望, 特点: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 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考点二、发展大众文化
2、对策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通过 材料可以看出,“穿越”的手法虽然他们带来了经济效益 ,但是受到社会的批评,要求要影视创作做到经济效益与 社会效益的统一,故选D。A与题干的意思相反。BC不符 合题干的指向性和规定性
(广东省江门市2009届一模) “今天你山寨了么” 成为一网络最流行的用语。对于“山寨”现象,人 们议论纷纷:“山寨文化深深打上了草根创新、群 众智慧的烙印,切不可大惊小怪,处处抵制”; “山寨文化是‘票弓窃’、‘劣质’、‘盗版,的 代名词,将很快一文不值”;“山寨文化的兴起, 契合了当下大众文化的勃兴,具有平民化特征,同 时又带有强烈的对现有社会秩序的颠覆与破坏性”。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 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 多种选择。----(根本原因)
具体说来: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生产规 模不断扩大。②大众传媒的发展。③市场经济发 展。④还有人自身的差别
考点一、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
2、文化生活中的可喜变化和存在问题
考点二、发展大众文化
5、大众文化、时尚文化、先进文化之间的关系:
①一般认为,所谓大众,就是以大众传媒为手段,按照市场 规律进行运作,旨在使普通大众获得感性愉悦的文化形态, 包括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影视作品和广告等。可 见,大众文化中既有文化中的精华,也可能包含着庸俗和糟 粕的成分,不能将大众文化等同于先进文化。我们所倡导的 大众文化是指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 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样的文化是先进文化。
2015文化个人总结
2015文化个人总结2015年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机遇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重要的事情,也在文化方面有了一定的成长和变化。
下面是我个人对2015年文化的总结,共计1000字。
首先,2015年是一个我个人文化成长的重要节点。
在这一年里,我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广泛涉猎各种文化知识。
我喜欢读书,创造了读完50本书的阅读目标,并成功完成了。
这些书籍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等各个领域,使我对不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我认为读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阅读,我不仅开阔了眼界,也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读书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培养了我审美和情感上的修养。
其次,2015年是我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一年。
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化活动,并主动参与到其中。
比如,我参加了学校的诗歌朗诵比赛和话剧表演,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表演能力,也增加了和他人交流的机会。
在这些活动中,我认识了许多与我共同热爱文化的朋友,我们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进步。
这些文化活动也进一步激发了我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在文化领域发展的信心。
另外,2015年也是我参观了一些重要的文化场所和展览的一年。
我去了博物馆、艺术展览和历史遗址等地方。
在这些地方,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
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了解了这些文物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我也欣赏了一些艺术作品,从中感受到了艺术家的创作力和表达方式。
这些参观经历不仅扩展了我的视野,也增强了我对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认识,让我更加珍惜和尊重我们的文化遗产。
最后,我认为2015年也是一个全球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我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途径,接触到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我看到了许多外国电影、听到了不同国家的音乐、了解了不同国家的节日和传统。
这种全球文化交流让我对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015年高考总结
2015年高考总结2015年高考总结2015年是中国高考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全国近年来规模最大、变革最深、差异化程度最高的一次高考。
本文将对2015年高考进行总结,分析其变革、争议和意义。
首先,2015年高考的变革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这一年,高考取消了文理科的划分,实行了“3+3”模式,即文、理、综合三科合计成绩占30%的“3”和三门单科成绩占70%的“3”。
这一改革引发了很多争议。
一方面,有人认为取消文理科划分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这会加大学生的选择压力,而且综合科目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对阅读理解的要求也更加强调速度。
此外,高考分数的满分由750分改为900分也引起了广泛讨论。
其次,2015年高考的意义不容忽视。
高考是中国教育中的一道门槛,也是衡量学生学业成果的重要手段。
这一年,高考的变革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强调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此外,高考的改革也引导了中国教育模式的转变,促进了高中教育的全面发展。
高考的变革意味着中国教育进入了更加开放和多元化的阶段。
再次,2015年高考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高考作为一个选拔性考试,其公平性和客观性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由于地域差异、教育资源不均衡等原因,高考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
此外,高考过于重视分数,导致了应试教育的盛行,培养了一批“高分低能”学生。
因此,高考仍需在公平性和素质教育方面进行深化改革。
综上所述,2015年高考的变革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考的变革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强调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然而,高考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
希望未来的高考能够更加公平、客观,更好地发挥其评价学生学业成果的作用。
高考文化总结报告
高考文化总结报告摘要本文对高考文化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从学生的角度探讨了高考文化的特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简介高考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的高水平考试。
高考文化是在高中阶段学生中形成的独特的学习和生活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因此,对高考文化进行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和优化高考文化提供借鉴。
第一部分:高考文化的特点高考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竞争激烈由于高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考生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
每年的高考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学生们为了更好的成绩而不断努力学习,甚至放弃其他活动,加重了学业负担。
2. 应试教育倾向由于高考评价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学校和学生都更加注重应试教育。
这使得学生们过于注重记忆和背诵,忽略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
3. 严重的焦虑情绪高考因其重要性而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不少学生会在备战期间产生焦虑情绪。
这种长时间的高强度压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第二部分:高考文化的现状在现实生活中,高考文化存在一些问题:1. 缺乏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高考对于应试成绩的单一重视,学生们在备考过程中缺少发散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他们更倾向于死记硬背和机械性的解题方法,这限制了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2. 不平衡的地区发展高考制度导致了地区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一线城市和富裕地区的学校条件好,师资力量强,学生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而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学生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和教育资源的不足。
3. 不健康的竞争氛围部分地区的高考文化存在严重的竞争氛围,学生们之间的竞争过于激烈,互相攀比成绩、排名,导致了考试成绩成为了学生间唯一的价值追求,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 高考对个体发展的束缚高考成绩被视为评价学生未来发展的唯一标准,学生们普遍认为只有通过高考取得好成绩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多样性的作用、庆祝民族节日、保护文化遗产
普遍性
、文化创新的作用 、中华文化的作用
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用、 殊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用 性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面对文化现状如何做、建设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 展道路、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公 民道德素质、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16、必须更高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 任务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发展道路。 (2)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向,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关键是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4)发展人民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5)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 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6)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7、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做出正确 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8、作为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只有充分 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意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 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生活 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5、我们要全面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有利用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 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6、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 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7)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6+7
两大视角
普遍性与特殊性
一 文化与生活 文化作用 文化与社会 文化对人的影响
二 文化传承与创新
普遍性
文化发展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交流、借鉴) 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继承、发展) 文化创新
三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历史沿革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精神
四 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 现实走向
特殊性
当代中国文化现状:色彩斑斓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必由之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建设中心环节-社会主义 思想道德建设
三个主体
国家、企业、个人
个人角度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 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一条主线
推动文化发展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1、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推动文化发展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加大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3、大力发展经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展示, 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9、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中华文化再创新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 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10、我们要把爱国主义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强基固本。 11、人人都应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积极参与健康的文化活动,主动接受先进文化知识教育,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积极参与健康的文化活动,主动接受先进文化熏陶,丰富精神 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3、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主动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
12、面对文化现状,我们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的能力。 13、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 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长的必然选 择。
思想道德模范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感染力。
14、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15、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16、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 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
17、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三观” 18、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有利用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 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6、态度原则要求、途径手段、引进来走出去、胸怀气魄态度、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 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做到“推出出新,革故鼎新”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12、要充分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创新,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13、文化创新的6点举措
传统文化具有相当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 纽带,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 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1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 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 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 西,必须“移风易俗”,自己的加以改造和剔除。
4、庆祝民族节日的有利于人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传承 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利于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 属感,提升民族凝聚力;有利用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5、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自豪感,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利用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有 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 荣。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 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14、重视汉字的教育学习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 的强大精神力量和不竭力量之源。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 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5、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的举措: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共有精神家园耕耘、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4、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 就会创造的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条件越充分,又越能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
7、通过商业贸易推对文化交流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8、充分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文 化交流,推动文化发展。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9、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中的强大功能。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 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存储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 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10、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挥信息技术在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