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olb学习风格与综合实践活动分组相关性的研究
Kolb学习风格量表分析
一年二十四班_13__號____許卉臻______
Kolb學習風格量表分析
摘要:
Klavas(1994)指出跟學習風格有關的因素包括上課的時間、授課方法及社會學習環境等。
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學習風格,因人而異,Kolb將學習劃分成四個模式:(1)具體的經驗(CE):以個人的感受獲得實際經驗;(2)省思的觀察(RO):由不同的觀點分析以進行價值判斷;(3)抽象的概念(AC):以對情況的心智了解取代感受以發展通則、理論以解決問題;(4)主動的實驗(AE):測試理論、評鑑流程以及用實際方法影響他人或事件。
反思:
我的分析結果是屬於聚歛者以及同化者兩種類型:喜好省思觀察、主動實驗與抽象概念。
我喜歡謹慎、有系統的研究想法、理論及過程取得知識,也喜歡利用敘述、圖表來增加自己的記憶力,如果能集合大家的想法,並且加以討論,來合作學
習,那麼效果應該會更好。
也因為這次的測試,我更了解自己的學習風格,所以我要改善對我不適合的學習方法,並且找到對自己有幫助的學習方
式,以後我要在任何學習方式上的欠缺,利用學習方法成為我有效的學習
阻力。
广州市高一学生所罗门学习风格与Kolb学习风格类型的关系
广州市高一学生所罗门学习风格与 Kolb学习风格类型的关系【摘要】目的:研究学生所罗门学习风格偏爱与Kolb学习风格类型的关系,为探究学习风格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某中学高一年级603名学生进行学习风格指数问卷(ILS)和经验学习风格类型量表(KLSI)的测量。
结果:所罗门学习风格的信息加工和输入维度与Kolb学习风格类型有统计学意义。
在所罗门学习风格等级得分与Kolb的学习方式得分的比较中多项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所罗门学习风格的类型与Kolb学习风格的类型有相关性。
所罗门学习风格的维度与Kolb学习风格的维度有交叠。
所罗门信息感知的维度与Kolb信息获取的维度存在分歧。
【关键词】高一学生;所罗门学习风格;Kolb学习风格提供个别化指导是人们对数字化时代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的迫切要求。
传统下线教学模式,特别是以行政班为单位的课堂教学很难真正实现对每个学生实施个性化的教学。
运用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平台有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适性教育”。
要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首先需要确定的就是学习者属于什么样的“才”,才能通过算法提供合理恰当的教学资源,并对学习效果实施评价。
因此,科学地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先决条件。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一种稳定的学习偏好、学习习惯以及学习优势的总称,既有与生俱来的遗传属性,也有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1]。
学习风格的概念从提出至今六十多年,形成了多个流派,不同学者根据各自的研究对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类型提出了不同的划分方式。
Felder-Silverman学习风格模型是由Felder和Silverman于1988年提出[2]。
这个模型从感知信息、加工信息、输入信息及理解信息四个维度将学习风格分为四类,初衷是为了测量大学本科学生间的学习风格差异,再因应学生需求改进教学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改善计算机和工程专业的招生率的目的。
20世纪末基于Felder-Silverman学习风格模型提出的所罗门学习风格量表在教育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是线上教育中开始被广泛使用。
基于Kolb学习理论的初中生学习风格与数学成绩相关性的研究——以东港中学七(7)班为例
2 0 中学教学参考
差异 , 让学生充分发挥 自己的优 势 , 树立 自信 , 将 来为祖
四、 结 语
1 .调 查 对 象
对象是我校 七年 级 ( 7 ) 班 的全体学 生. 调查 对象 的 分布情况男生 2 7 人, 女生 2 0 . 因此调查对象具有一般性.
2 .调 查 方 法 :问卷 调查 法
每个孩子都有 自己的优势. 人 的智 力发展是 不平衡 的. 有的人逻辑思维 占优势 , 有 的人形象思维 占优势 ; 有 的人博 闻强记 , 但 不善 于融会贯通 ; 有 的人虽 然记忆 力 差, 但能记住最重要 的信息 , 并且 精于思考 ; 有 的人智力
s q u a r e T e s t ) 来 处 理. 试验结果为 ( x 2 (3 ,N 一 4 0 )一
时, 如果 达不 到教学 的 目的, 学生 的潜能就 没有被挖掘. 为此 , 教育 工作者 提 出了个性化 教学 的方针 , 将 教育 的 重要从“ 教” 演化为 “ 学” , 鼓励 学生积 极学 习 , 重视 学生 的个性化 和差异化 , 培养学生的学习风格.
由实验结果可知 , 学 习风格 和成绩之 间有 着细微 的 关系. 由此 , 作为教育工作者 , 我们 应该引起进 一步 的思 考, 针 对不 同学习风格 的学生 , 我们是 否应该探 究 出不 同的学 习方法来适应学生的风格 的需求. 不同的研究 者 发表 了各 自的看法 , 部分学者认 为应该 为学 生选择不 同 的教 学策 略 , 以此来 促进学 生 的个性 化发展 ; 也有部分 学者认为 学生 处 于被 动状 态 , 应 该 及 时调 整 自身 的 策
网络教学中基于Kolb学习风格模型的实证研究
网络教学中基于Kolb学习风格模型的实证研究
陆宏
【期刊名称】《中国电化教育》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本文所探讨的是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的Kolb学习风格模型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者选择了与Kolb学习风格量表相关的在线学习行为作为测试的变量,目的在于发现Kolb学习风格、在线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以期为网络教学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总页数】4页(P41-44)
【作者】陆宏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育技术系,山东,济南,2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34
【相关文献】
1.基于Kolb学习风格模型的调查与分析 [J], 于晓红;
2.基于Kolb学习风格模型的调查与分析 [J], 于晓红
3.Kolb学习风格理论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J], 孙伟;刘丽华;刘金霞
4.基于Kolb学习风格模型的调查和分析 [J], 沈博
5.Kolb模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风格调查与调控 [J], 刘丽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Kolb学习风格模型的调查和分析
第 6卷 第 3期
20 0 6年 5 月
中国 地 质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 n [ fChn iest fGe s n e S ca ce c sEdt n o r a o iaUnv riyo o de c s( o il in e io ) S i
将学生 的学习风格与学习绩效进行了对 比和统计 分析 .得 到大学 生学 习风格分布 、学 习风格 与学 习绩
效 关 系 以及 学 习 风格 转 变 等 有 意 义 的 结 果 。 关 键 词 :学 习风 格 ;学 习 过 程 周 期 ;大 学 生 ;统 计 分 析
中 图分 类 号 :G7 l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l 7 1 9 2 0 ) 30 6—4 6 卜0 6 (0 6 0 —060
或把握 经 验 的方 式 ;反思 观察 和 积极 实践则 构 成 另
两 个极 端 ,用 于 表示 个体 偏好 的信 息 加工 或转 化方
作 者 简 介 ,沈 博 (9 2 ) 16 一 ,男 ,浙 江 嘉 兴 市 人 ,副 教授 .研 究 方 向 ,应 用 地 球 物 理 及 测 探 技 术 与 仪 器 。
Vo. . 16 No 3
M a .2 6 y 00
基 于 Kob学 习风 格 模 型 的调 查 和分 析 l
沈 博
( 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 物理 与空 间信息学 院,湖北 武汉 4 0 7) 30 4
摘
要 :在 简 要 论 述 了 K l 学 习风 格 研 究 的 主 要 观 点 的 基 础 上 .对 1 5 在 校 本 科 生 的 学 习 风 格 进 行 了 调 查 , ob 2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Kolb学习风格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 词 : 习风 格 ; 础 护 理 学 ; 学 基 实验 教 学
中图 分 类 号 : 2 . G4 4 1
1 7 4 4 .0 0 1. 6 o : 0 3 6 /.s 6 4 7 8 2 1. 4 0 3
文 章编 号 :6 4— 7 8 2 1 )B一10 0 17 4 4 ( 0 05 3 2— 2
价 基 本 吻合 或 完 全 吻 合 , 果 可 靠 。 结 3 2 3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成 绩 和 操 作 考 试 成 绩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 组
义 的原 因 任 何 一种 学 习 风 格 的学 习者 , 要 向他 们 提 供 适 宜 只 的学 习刺 激 , 取 相 应 的 学 习 策 略 , 可 以取 得 良好 的效 果 [ 。 采 都 5 ]
践 性 比较 强 的 学 科 , 找 能 够促 进学 生 学 习 、 寻 提高 教 学 效 果 的 学
习风 格类 型 有 重 要 的 意义 。
1 对 象 与 方 法
运 用 杨 丽 黎 翻译 整 理 的 K l 习 风 格 调 查 量 表 对 某 地 方 ob学 高校 20 0 8级 10名 护 理 学 专 科 学 生进 行 调 查 , 断 各 研 究 对 象 3 判
3 讨 论
3 1 偏 倚 的控 制 .
《 础 护 理 学 》 一 门操 作性 比较 强 的 学 科 , 基 是
旅游管理本科学生基于KOLB学习周期理论的学习风格研究
2242019年2月下半月刊旅游管理本科学生基于KOLB学习周期理论的学习风格研究孟 丽本文基于Kolb学习周期理论的基本观点,应用学习风格量表测试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风格,将测试结果与学生日常学习行为习惯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笔者认为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知不足、实践经验不足是影响其学习风格的重要因素;从实践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入手,引导学生进行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习风格的改变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库伯关于学习风格的研究1954年,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Herbert·Thelen )最先提出学习风格的概念,被誉为“现代教育的真正基础”。
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利用学习风格理论对不同的学科专业学生展开了教学、科研等各方面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大卫·库伯(David Kolb )在以邓恩夫妇为代表的关于学习风格理论研究基础上,总结杜威、勒温、皮亚杰等经验学习模式,提出学习周期理论(Kolb Learning Styles Model 也称“学习圈理论”)。
库伯认为任何学习过程都是周期性的,都应遵循“学习周期”,学习周期由4个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体验(Concrete Experience ,CE )——沉思观察(Reflective Observation ,RO )——抽象概括(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 ,AC )——主动实验(Active Experimentation ,AE )。
库伯提出学习周期是始于个体对学习环境的感知而产生的具体体验。
具体体验让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尝试中并进行积极思考,形成沉思性观察;学习者通过观察、审视和多方案多角度的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信息整合,并简洁、清楚、逻辑严密地进行抽象概括;最后,学习者主动地把从经验到思考进而总结的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并采取更有效、更具体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取新的经验,开始新的体验。
针对不同学习风格的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针对不同学习风格的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跨入21世纪的今天,教育的目标已经不再是让每个学生都学得一样。
相反的,我们致力于为每个学生提供一种适合他们个人需求和学习风格的教学方式。
因此,针对不同学习风格的课堂教学是教育界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认识学生的学习风格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之前,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个人特点和学习偏好。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戴维·科尔伯格(David Kolb)提出的学习风格理论,学习者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体验型学习者、观察型学习者、思考型学习者和实践型学习者。
体验型学习者倾向于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学习;观察型学习者喜欢观察他人的行为和思考;思考型学习者偏好独立思考和深入分析;实践型学习者则更善于解决实际问题和运用理论知识。
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和选择教学方法。
二、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后,教师应根据不同学习者的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
例如,对于体验型学习者,教师可以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并体验所学知识。
观察型学习者则可以从观察他人的行为中获取信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一些相关视频或进行案例分析。
对于思考型学习者来说,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思考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展开讨论。
而实践型学习者则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运用所学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动手解决问题。
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增强学习效果。
三、灵活的教学方式除了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外,教师还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往往是讲授式的,教师主导学习过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然而,这种方式并不能完全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因此,教师应尝试采用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Kolb学习风格模型
Kolb学习风格模型1.Kolb学习风格理论Kolb认为,学习风格是一个人偏好的感知与加工信息的方法。
描述具体一抽象的感知方法和描述积极一沉思的信息加工活动。
这两个维度的组合构成了一个描述四种不同学习风格的模型。
(1)发散型与发散型风格相关的主要学习能力是具体经验和反思观察,具有这类学习风格的人善于多角度观察具体情境,擅长发散思维,因而在“头脑风暴”等需要产生大量想法和创意的活动中表现地比较出色。
这类学习者有广泛的兴趣,喜欢收集信息。
研究表明他们对人比较感兴趣,想像力和情感都很丰富,擅长文科类课程,在课堂中,这类人喜欢小组活动,开放地倾听别人的观点,喜欢接受到他人的反馈。
这种学习风格类型的学习者的典型问题是“为什么”,这种学习者对与其体验、兴趣和未来职业相关的学习材料能很快的做出反应并予以解释。
(2)同化型与同化型风格相关的主要学习能力是抽象概括和反思观察,具有这类学习风格的人最善于把大量的信息变得简练而有逻辑性。
与发散型学习风格的人相比,同化型学习风格的人对理论和抽象的概念感兴趣,而不是对人感兴趣。
通常这类人认为一种理论的逻辑合理比它的实践价值更重要。
同化型学习风格对于从事信息和科学等职业非常重要,在课堂中,这类人喜欢阅读、演讲,喜欢探索和分析理论模型,希望有时间思考问题,得出结论。
这类学习风格类型的学习者的典型问题是“什么”,他们能对有组织的、逻辑的信息呈现方式,以及给予他们思考时间的学习活动做出较好的回应。
(3)集中型与集中型学习风格相关的学习能力主要是抽象概括和主动实践,具有这类学习风格的人最善于发现思想和理论的实际用途,他们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出决策,进而解决问题,他们喜欢执行技术任务和处理技术问题,而不是社会问题或人际关系,这些学习能力对于从事专家型和技术型岗位等是很重要的。
在正式的学习情境中,集中型学习风格的人喜欢用实验验证新想法,喜欢模拟、试验以及实际应用操作等。
这种学习风格类型的学习者的典型问题是“怎么样”。
成人护理专业学生Kolb学习风格类型分布研究
成人护理专业学生Kolb学习风格类型分布研究李娇;姜博奥;边燕;边慧【摘要】目的了解本校学生Kolb学习风格类型分布情况,为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和因材施教教学理念提供依据,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有效学习目的.方法以本校成人护理专业2015级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Kolb学习风格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成人护理专科学生Kolb学习风格类型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1,P<0.001),其中聚合型占30.85%,吸收型占26.60%,调节型占19.15%,发散型占11.70%,混合型占11.70%.结论本校成人护理专业2015级专科学生主导型学习风格是聚合型和吸收型.【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9(033)008【总页数】3页(P24-26)【关键词】护理专业;Kolb学习风格;发散型;吸收型;聚合型;调节型【作者】李娇;姜博奥;边燕;边慧【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云南昆明 650500;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云南昆明 650500;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云南昆明 650101;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云南昆明 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学习风格是当今世界教育学界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课题[1]。
Kolb经验学习理论及学习风格模型是应用较为广泛学习风格理论之一。
Kolb对学习周期进行了独特分析,认为学习周期由4个相互联系环节组成,即具体经验(Concrete Experience,CE)、抽象概括(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AC)、省思观察(Reflective Observation,RO)和主动实践(Active Experimentation,AE)。
其中,具体经验阶段强调体验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者开阔思路,适应变化,从“感受”中学习;省思观察阶段学习特点为重视细心观察,多视角多维度地看待问题、理解学习内容;抽象概括阶段则注重思考、客观逻辑地分析问题,学习者运用已有知识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主动实践阶段强调从做中学,学习者勇于探索,并采取具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kold学习风格
kold学习风格Kolb学习风格Kolb学习风格理论Kolb认为,学习风格是一个人偏好的感知与加工信息的方法。
描述具体抽象的感知方法和描述积极沉思的信息加工活动。
这两个维度的组合构成了一个描述四种不同学习风格的模型。
(1)发散性Diverging与发散性风格相关的主要学习能力是具体经验和反思观察,具有这类学习风格的人善于多角度观察具体情境,擅长发散思维,因而在“头脑风暴”等需要产生大量想法和创意的活动中表现得比较出色。
这类学习者有广泛的兴趣,喜欢收集信息。
研究表明他们对人比较感兴趣,想象力和情感都很丰富,擅长文科类课程,在课堂中,这类人喜欢小组活动,开放地倾听别人的观点,喜欢接收到他人的反馈。
这种学习风格类型的学习者的典型问题是“为什么”,这种学习者对与其体验、兴趣和未来职业相关的学习材料能很快的做出反应并子以解释。
(2)同化型Assimilating同化型风格相关的主要学习能力是抽象概括和反思观察,具有这类学习风格的人最善于把大量的信息变得简练而有逻辑性。
与发散性学习风格的人相比,同化型学习风格的人对理论和抽象的概念感兴趣,而不是对人感兴趣。
通常这类人认为一种理论的逻辑合理比它的实践价值更重要。
同化型学习风格对于从事信息和科学等职业非常重要。
在课堂中,这类人喜欢阅读、演讲,喜欢探索和分析理论模型,希望有时间思考问题,得出理论。
这类学习风格类型的学习者的典型问题是“什么”他们能对有组织的、逻辑的信息呈现方式,以及给予他们思考时间的学习活动做出较好的回应。
(3)集中性Converging与集中性学习风格相关的学习能力主要是抽象概念和主动实践,具有这类学习风格的人最善于发现思想和理论的实际用途,他们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出决策,进而解决问题,他们喜欢执行技术任务和处理技术问题,而不是社会问题或入际问题,这些学习能力对于从事专家型和技术性岗位等是很重要的。
在正式的学习情境中,集中性学习风格的人喜欢用实验验证新想法,喜欢模拟,试验以及实际应用操作等。
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风格理论
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风格理论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风格理论是一个关于个体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理论。
在教育领域,学习风格理论被广泛讨论和研究,因为它对于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如何更好地教育他们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风格理论最早由David Kolb提出,他认为学习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具体体验、观察和反思、抽象概括和实践应用。
根据这一理论,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会偏向于某种或某些特定的学习方式,包括具体体验者、观察者、抽象概括者和实践者。
这些学习风格反映了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偏好和倾向,对教育者来说,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可以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另一个重要的学习风格理论是Neil Fleming提出的VARK学习风格模型。
VARK代表视觉(Visual)、听觉(Auditory)、阅读/写作(Read/Write)和动手(Kinesthetic)四种学习风格。
根据这一模型,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会偏向于其中一种或几种学习方式,比如喜欢通过看图来学习的人属于视觉型学习者,喜欢通过听讲座或讨论来学习的人属于听觉型学习者,而喜欢通过实践操作来学习的人属于动手型学习者。
了解学生的VARK学习风格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安排课堂教学,提供更贴近学生需求的学习资源。
除了以上两种学习风格理论外,还有其他一些理论和模型,比如Honey和Mumford的学习风格模型、Gregorc的学习风格模型等。
这些理论和模型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学习风格的多样性,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的来说,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风格理论涵盖了多种不同的理论和模型,它们共同揭示了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对于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有助于个性化教育、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koble‘s学习风格
koble‘s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当今世界教育学界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Renzulli和Smith认为,学习风格是指在特殊且被认定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个人与课程、教材结构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可能偏好一种或多种教学策略的学习方法。
最早对学习风格进行系统归类研究的是唐恩夫妇(Dunn&.Dunn)。
他们在1975年从中学生的调查问卷中辨别21种学习风格类型,并由此建立“学习风格类型目录”。
很多学者以此为基础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修改、增删和归类,形成不同的学习风格类型。
Curry(1983、1987)也曾阐述“洋葱”模型,该模型有内层和外层。
Curry建议,学习或认知方式有四层,从外层到内层。
Curry定义如下(1)“指导倾向”指的是个体偏好对学习环境的选择包括光线、声音、设计等。
(2)“社会交互作用”与其他人相处有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一部分。
(3)“信息加工方式”与个体理智的方法加工信息。
(4)“认知个性方式”与相对长久的个性相关。
在这类理论中,20世纪80年代初大卫·柯波(David Kolb)的研究成果颇受关注。
Kolb以周期说明人类学习的过程,此周期开始于学习者对周围环境的具体经验(感知),指来自真实世界的体验。
Kolb认为,要从经验中学习,必须进入第二个步骤,即对所发生的事进行自觉的反思,这一步他称之为“反省性观察”。
学习周期的第三步是对我们所经历的事物有所认知,即客观逻辑地分析问题,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发展意义结构,Kolb称之为“抽象概念化”。
Kolb模型中的最后一步是“主动的实验”,即测试这些我们已经建构完成的意义结构,并采取具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新的经验。
Kolb的“学习周期”理论,将人们的学习周期划分为四个不同阶段:“行动”、“反省”、“理论化”和“经验”。
在Kolb理论的基础上,Honey和Mumford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习风格划分类型,即“行动型”、“反省型”、“理论型”和“应用型”。
学习风格与二语学习任务相关性_一_省略_于Kolb学习风格模型的实验研究_王栋
学习风格与二语学习任务相关性*———一项基于Kolb 学习风格模型的实验研究王栋1戴炜栋2提要:本研究基于Kolb 学习风格理论,采用实验方法探讨了247名文理科大学生的学习风格与其英语音位、句法和语义任务流利性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1)受试学习风格存在显著的性别、学科差异。
女生偏爱发散型学习风格,男生偏爱聚合型学习风格;文科学生偏爱发散型和同化型学习风格,理科学生偏爱聚合型学习风格。
(2)学习风格对第二语言任务流利性具有重要影响,文科或理科学生偏爱的某些学习风格与一项或多项语言任务流利性高分相关。
研究最后讨论了上述发现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Kolb 学习风格理论;二语学习任务;实验研究Abstract :Based on Kolb's learning style theory ,this experimental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247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learning styles and their performance in English phonological ,syntactic and semantic tasks.The study finds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styl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and between arts and science students.Female students have a preference for diverging learning style ,while male students have a preference for converging learning style.Arts students tend to prefer diverging and assimilating learn-ing styles ,while science students tend to prefer converging learning style.The study findings also suggest that each learning style has an important role to play in students'performing L2fluency tasks ,and some learning styles pre-ferred by arts or science students a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high scores on one or more L2fluency tasks.Finally ,the study discusses its implications for Chinese EFL teaching at the tertiary level.Key words :Kolb's learning style theory ;second language tasks ;experimental study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112(2013)01-0028-081.引言在提倡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大环境下,外语教学研究的重点正由研究教师如何“教”转向研究学生如何“学”,其中学习策略的研究一直深受研究者关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Riding &Rayner 1998;王栋2003;文秋芳2010)。
学习风格理论
发散型
优势
想象力丰富 理解他人 善于发现问题 献计献策
不足
难以决策 难以把握机会 行动不实际
改进 措施
多听取他人意见 积累信息资料 体谅他人感受
聚合型
优势
善于解决问题 擅于决策
善于认识问题 擅于演绎推理
不足
改进 措施
精力不集中 想法分散 决策匆忙
定目标 尝试新发放形式 选择最佳方案
抽象概括
同化型
善于制定计划 优势 善于发现问题
学习过程周期及学习风格类型( Kolb, 1981)
具体体验
主动 实验
调节型 聚合型
发散型 同化型
沉思 观察
抽象概括
学习者对某一环节的偏爱必然导致对另一环节的轻视。 因而由于个体对这四个环节的偏爱程度不同, 从而表现出 不同的学习风格 :
持聚合型学习风格的人善于发现理论的实用价值,具有 较强的决策能力, 且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Kolb 的四阶段经验学习周期结构的发展形成
了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积极实践四 种适应性学习模式。其中, 具体体验与抽象概括理 论上构成了两个极端, 用于表示个体偏好的感知环 境或把握经验的方式; 反思观察和积极实践则构成 另两个极端, 用于表示个体偏好的信息加工或转化 方式。Kolb 认为, 学习风格是一个人偏好的感知 与加工信息的方法。描述具体—抽象的感知方法 和描述积极—沉思的信息加工活动, 这两个维度的 组合构成了一个描述4 种不同学习风格的模型。
针对各种风格的类型和特点,柯波( 1981) 分
析总结了它们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 改进措施,以便使学习者杨长避短,提高学习效率 。
主动 实验
调节型
优势
敢于冒险 具有领导才能
基于Kolb学习风格的艺术类专业有效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 Kolb学习风格的艺术类专业有效教学设计研究受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支助项目《基于学生特质的艺术类专业有效教学设计研究》 (项目编号:YBJG201954)摘要: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科尔布提出了“经验学习“理论,并从经验学习和学习过程角度来探讨学习风格问题。
本文在调查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习风格的基础上,分析了他们的学习风格及特质,得出发散型的学习风格是艺术类学生的主流,根据此来进行针对性教学设计,为补充和丰富艺术专业教学设计做出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经验学习;学习风格、艺术特质、教学设计一、引言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艺术专业的教育与科技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在艺术教育课程设计时,应该更多地突出科技领域情况,促进艺术与科学的不断交融;艺术教育教学需要满足学生个体需求,使其兼具开放性和动态性,从而满足艺术专业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才能为艺术教育领域培育更多复合型人才。
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
对某个学生是有效的方式,对其他人却未必有效。
正如多元智力理论所指出的,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
这意味着教学设计,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为学生设计富有个性的发展。
基于上述学生的特质以及艺术专业教育的特点,围绕艺术类专业学生学习特质,艺术类专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创新的进行教学设计。
二、Kolb 学习风格分类1、学习风格自1954 年哈伯特∙塞伦(Herbert Thelen) 首次提出“学习风格”这一概念以来, 至今已有数十种关于学习风格的理论模式出现, 并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
什么是学习风格?是个人学习持续一贯的学习习惯,是一种稳定的特征,也是个人学习中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认知风格,受天生遗传和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框架的构建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框架的构建和应用研究,分析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教育教学创新的推动作用。
一、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框架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框架的构建需要包括多个维度和指标,以全面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
1. 学科知识水平评价学科知识水平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框架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考察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学科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评价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
2. 综合能力评价综合能力评价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评价,通过考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其综合能力的发展。
3. 个性特质评价个性特质评价需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责任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表现,这些个性特质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框架的应用研究1. 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在教学实践中,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框架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
教师可以根据框架中的指标和维度,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反馈,从而促进学生的学科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2. 教育改革中的应用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框架的应用也对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框架,可以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推动学校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评价框架可以帮助学校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和创新实践。
3. 学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在学校管理中,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框架可以帮助学校科学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方向和指导。
通过评价框架的应用,学校可以了解学生在不同课程和实践活动中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配置和培养计划的制定。
三、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框架的意义与挑战1. 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框架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教育教学创新。
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框架,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指导。
说明如何设计符合学习风格的内容
说明如何设计符合学习风格的内容学习风格指的是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偏好和习惯,包括对于信息的获取、处理和组织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的学习风格,设计符合学习风格的内容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符合学习风格的内容,并探讨对于不同学习风格的应对措施。
1.了解学习风格在设计符合学习风格的内容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学习风格的分类和特点。
根据Kolb的学习风格理论,学习者分为四种类型:体验派、观察派、思考派和实践派。
体验派学习者喜欢通过亲身体验和感知来学习,观察派学习者倾向于通过观察他人和理解抽象概念来学习,思考派学习者喜欢通过逻辑推理和分析思考来学习,实践派学习者则更倾向于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来学习。
2.多样化内容呈现方式针对不同学习风格,我们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学习内容。
对于体验派学习者,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来提供学习材料;对于观察派学习者,可以通过图表、影片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展示学习内容;对于思考派学习者,可以提供逻辑推理和思维导图等资料;对于实践派学习者,可以提供实践项目和实际案例来让他们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
3.灵活组织学习内容为了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的需求,需要灵活组织学习内容。
可以采用分模块的方式,将同一主题的不同层次的信息进行整合,并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和案例分析。
同时,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学习路径和内容,以便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学习风格。
4.互动式学习平台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的需求,可以将学习内容呈现在互动式学习平台上。
这样,学习者可以通过与他人的合作、讨论和互动来学习。
例如,可以在学习平台上开设讨论区和问答板块,学习者可以共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问题,与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丰富学习内容。
5.个性化学习建议针对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
通过学习者的学习历史和学习表现数据,可以对学习者进行分析,给出适合他们学习风格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基于Kolb学习风格量表的护理管理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基于Kolb学习风格量表的护理管理教学模式改革探讨吉科一;张英远【摘要】目的分析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探讨分组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作用.方法采用Kolb学习风格量表对414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 分析学生学习风格对其学习成绩的影响.并将414名学生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观察分组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理论和实践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分组教学对提高学生理论成绩的作用不大.结论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学习风格影响, 但学习风格对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还有待探索.【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年(卷),期】2019(037)005【总页数】2页(P67-68)【关键词】护理管理;Kolb学习风格量表;学习成绩【作者】吉科一;张英远【作者单位】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 213000;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 2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20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医学人才培养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1]。
如何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医学人才一直是众多教育者思考的问题。
关于护理管理教育教学方法,研究者不断创新与改革,但对学生学习方式和认知模式的研究不足。
对于学习风格,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多种解释,但其核心要义是共通的,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个体差异决定了学生学习倾向和学习方式。
据此,本文对某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学习风格,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分析学生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为制定相关教学策略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以2015级4个班共216名学生为试验组,以2014级4个班共198名学生为对照组。
两组年龄及其他科目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1)试验组学生以学习风格自评表进行学习风格自评,共发放量表216份,收回有效量表209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Kolb学习风格与综合实践活动分组相关
性的研究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港中学新校区翟伟伟
【摘要】本文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如何组建合理的小组的前提下,提出教师能否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在学生自主组建小组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使小组最大化的呈现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结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自己与其他组员的学习风格,增强他们合作的默契感,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
【关键词】综合实践;学习风格;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取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使用,所以构建一个结构合理的小组已成了组织开展这门课程的一个关键所在。
一、引言
同组异质,异组同质是合理的小组结构的根本保证在我国受到普遍认同的是Johnson提出按学业成绩划分的 4人组,即每个小组包括2名中等生, 1名优等生和一名差生。
综合实践活动中以此来划分,却不太合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宽广,所以分组要充分考虑引起学生个体差异的性别、年龄、兴趣、家庭背景、智力、性格特征以及有关学习风格等不可控因素。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保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最大化的实现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小组结构呢?很多一线的教师经实战的经验也提出不少的建议。
比如,关于分组人数不均的问题,教师可在分组前就明确每组的建议人数,最少人数和最大人数。
低于最少人数的课题不予立项。
规定小组最大人数,也有利于学生之间自我优化组合。
关于小组成员能力不均的问题,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在组建小组的时候,考虑每个成员的特长,尽量同组内的小组特长不同。
但是在实际的调控过程中,还是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二、学习风格理论
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
目前关于学生的学习风格的理论也很多,但是基于Kolb理论的学习风格将人们的学习周期分为四个不同阶段: 具体经验、观察思考、抽象概念、主动实验。
这种四个阶段循环式的学习过程对综合实践的活动
的过程都有着实际的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可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的需要, 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也可以在这个或那个阶段找到发挥自己优势的机会。
那么如果鼓励不同学习方式的同学在一起合作学习,是不是可以更好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魅力呢?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主要测量我校七(7)学生的学习风格,教师了解学生学习风格的特点,对学生在自主分组的基础上进行调控,同时,学生也应该了解自己与小组成员的学习风格,使合作更有默契。
从而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分组合作研究的有效性。
是研究的过程更完美。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比较分析法,
(三)研究对象
我校七年级7班的学生
(四)研究步骤
1.设计基于Kolb学习风格的调查问卷,并且回收、统计、分析每位学生所属学习风格的类型。
2.在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记录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及活动中的表现。
调查对象。
3.试分析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有什么明显的差异。
4.设计两个主题活动,分别以学生自由组合的小组和教师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基础上按照学习风格不同进行调整的小组进行开展研究。
跟踪各小组的研究过程中的表现。
(五)研究分析
Kolb 模式概括地说就是: 最好的学习效果是在经历了具体体验、观察思考、抽象概念、主动实践这一轮回式的过程之后出现的。
这四个阶段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都会涉及的,所以如何按照不同学习风格进行分组的话,在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任何一阶段小组内都会有学生比较擅长比较感兴趣的同学存在,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究的困难,增加学生对研究的信心,防止研究过程半途而废的现象。
同时在成果展示的时候,因为不同的学生所偏爱的形式也不一样,所以有利于展示成果的丰富多彩。
(六)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由教师在尊重学生基础上按照学习风格不同进行调整的小组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方法运用的比较恰当,研究的内容比较丰富,遇到的困难基本上可以
由小组内部协商解决,最后的成果展示形式也比较丰富。
而以尊重学生自主选择而组合的小组在研究的过程中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研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大部分是需要教师协助解决的,最后成果展示形式也相对比较单调。
研究表明,在学生自由组建小组的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来进行适当的调整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开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对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分组的启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了学生广阔而自由的活动空间。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活动的需要以及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组建多样化的活动小组。
真正做到人人都是活动的主人。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组成要考虑组员间不同学习风格,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获得自信。
小组活动的质量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
如果活动小组内成员没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那么这个小组就形同虚设,如同一盘散沙。
为了保证小组活动正常,高质量地开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去引导组长对小组的成员进行了一定的分工。
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
如组长、副组长、汇报员、监督员、联络员、资料保管员等。
在充分发挥学生特长的基础上,在学生充满自信的基础上,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转变担当的角色,促使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总之,小组合作是一种氛围,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营造。
合作学习是一种习惯,需要教师努力培养,适时指导,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方式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翅膀。
广袤的空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
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在自主、合作、民主、探究的活动氛围中我们的学生才能人人都善于思考和喜欢思考,人人都有学习的能力,人人都具有组织和交际才能。
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多元感受,个性在实践中恣意张扬,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提高。
他们丰富多彩的个性,卓越的才华,高超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五、反思
该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研究对象数量有限,而且研究中还存在了很多不可控的因素,结果不一定完全准确等。
但是该研究意义不在于说是一定要通过学习风格来划分小组才能形成高效的小组,而是给教师提供一个如何在学生自主分组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控的方法。
同时也想引起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分组重要性的认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还将继续对如何根据学习风格实现合理分组的研究做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Kolb , D. Experiential L earning [M]. NJ:Prentice Hall ,1984.
【2】佘丽萍.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进步[J].新课程(基础教育) ,2009(3) :5-7.
【3】邱宽.小组合作在教学中的应用[J].素质教育论坛,2009(20):23.
【4】张修海.合作学习分组策略的教学与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
【5】郑淑贞.对合作学习课堂结构设计的思考[J] .教育探索,2008(10) :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