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生道德教育再议_葛世玲

合集下载

关于加强新时期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思考

关于加强新时期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思考

二 、新 时期进 一步 加强研 究生 德 育工作 的途径
1新 时期研 究生德 育工作要 注意 “ . 四个结合” () 1 新时期研 究生德育工作必须 与高校 中心工作紧密结合 , 体现研 究生德 育工作在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推进 高等教育 发 展 方 面 的积极 作 用 。高 校 的 中心 工 作 就 是培 养人 ,研 究 生 教 育 是 培 养 高层 次 的人 才 ,“ ”主要 体 现 在 两个 方 面 :一 是 专 业 高 知 识 与 技术 的先 导 地 位 ,是 为 了培 养 研 究 型 、 创新 型 、独 立 型 的专业科研人才 ;二是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高要求 ,是 为了培 障 。 ( 者 单位 :四 川 大学 文新 学 院 ) 作 养 具有 良好 的 思 想 素质 、 强 烈 的爱 国 情 感 、高度 的社 会 责 任 感
每个成员都潜移默化地在行为规范 、理想追求、价值取 向等方 面产生认同感,从而实现对其成 员的性格 、心灵、精神 的塑造 及升华。可 以说 ,校 园文化建设 为研究生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
的形 式 和 内 容 , 为研 究 生 德 育 工作 探 索新 方 法 、开 拓新 途 径 提 供 了充 分 的 可 能 性 。


当前 研究 生德 育工作 面 临的形 势分析
1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给研究生德育工作提 出了新的课题 . 是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 大,越来越多的研究生走进 了 高校 ,怎样兼顾研 究生的培养规模和培养质量 ,把握人才培养 的方向,解决 “ 培养什么样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问题 ,这是 扩招形势 下研究生德育工作要面对的现实。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 现有的研究生德育工作在管理理念 、工作机制、组织形式上均 表现 出一定程度的滞后 ,传统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迫切需要 改进;二是随着高校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校在人 事聘用以及分配制度方面的改革 力度逐渐加大 ,精简机构 ,减 员增效成 为大势所趋 。要做好研究生德育工作 ,加强 队伍建设 是必不可少的 ,但在这种情况下 ,简单地通过增设机构 、增加 人员来加强 队伍建设 已不可能 ,研究生德育工作队伍 建设怎样 做到精简高效 ,已经成 为进一步 加强研究生德育,高校全面 实行学生 公寓制,在研究生群体 中逐步形成 了以研究生公寓为主体的新 型 社 区及 社 区文 化 。 怎样 看 待 新 型社 区文 化 对 研 究 生成 长 成 才 的影响?研究生德育工作如何引导研 究生社区文化?这也 是新 时期研究生德育工作需要研 究的新课题。 2 研 究生特点的 变化给研 究生德育工作提 出了新 的考验 . 是 研 究 生 的人 生 观 、价 值 观 呈现 出 多元 化 特 征 ,而 在 多 元 化 的 同 时 又集 中地 表现 出 以 自我 为 中心 ,传 统 的 集 体 主 义价 值观逐渐被解构 ;二是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 ,研究生教育 全面收费的步伐也在加快 ,在此过程中 ,研究生从过去的教育 福 利 的 受 益者 逐 渐 变 成 了教 育活 动 的 消 费者 ,其 自主 性 不 断 增 强,维护 自身权益的要求日益迫切 ;三是研究生就业制度已进 步 放 开 , 业 分 配 由 双 向性 、自主性 取 代 了计 划性 、指令 性 , 就 研究生一方面具有更多的 自我选择的可能 ,~方面也面临着更 多的迷茫与困惑 ,需要更多的引导 。如何 引导具有强烈的 自主 意识和权益意识 的广大研究生 ,这是研究生德育工作所面临的 新的考验 。 3 信 息技 术 的 迅 猛 发展 给 研 究生德 育 工 作提 出 了新 的挑 战 . 当今 社 会 ,一 场前 所 未 有 的 信 息技 术 革 命 正蓬 勃兴 起 , 以 因特 网 为标 志 的信 息技 术 正 全 面 而深 刻 地 影 响 着人 类 社 会 的 方 方面面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 ,给广大研究生提供 了一个获取信息的全新平 台,但是接踵而至 的是各种信 息对研 究生思想观念 、行为方式形成的 巨大的冲击和诱惑 ,在 这种正 面效应与负面效应此消彼长 的影响下 ,研究生思想行为的复杂 性大大增强; 而对于从事 研究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广大教师而言 , 他们的阵地也扩大到了一个新的领域 ,传统 的思想政治教育 的 方式、方法亟待改变。如何 占领 网络思想阵地 、实现研究生德 育工作的新跨越 ,这是研 究生德育工作要迎接的新的挑战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研究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的德育工作,教育部提出了若干意见。

一、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高质量的德育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素养、思想道德水平较高的德育师资队伍。

各高校要加强德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研究生教育教师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德育素养。

同时,要鼓励优秀本科教师参与研究生德育工作,为研究生提供全方位综合素质教育。

二、完善德育课程体系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增加德育教学环节,确保德育课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德育课程应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品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三、加强导师指导和学术伦理教育导师对研究生的引领和教育起着重要作用,要求导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水平,关注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和德育工作。

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加强导师的培养和管理,提高导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注重培养导师的德育意识和学术伦理规范,确保研究生在学业上和德育上得到全面指导与教育。

四、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研究生作为学术界的未来希望,应该具备高尚的学术道德。

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组织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和培训,加强学术诚信宣传,倡导诚实守信、规范从事科研活动。

同时,要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建立健全学术道德监督机制。

五、加强研究生德育评价体系建设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建立科学、全面的研究生德育评价体系,将德育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计划的评价体系中。

德育成绩应纳入研究生综合评价体系,并与学术成果、学科能力等因素相结合,形成全面评价体系。

六、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为使研究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教育部提倡各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开展研究生实践教育和实习实训活动。

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社政[2000]3号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社政[2000]3号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正文:----------------------------------------------------------------------------------------------------------------------------------------------------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2000年4月6日教社政〔2000〕3号)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工作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现就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提出以下若干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

研究生德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各级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和研究生培养单位重视研究生德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建立和完善导师工作制度,研究生德育工作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和改进,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研究生德育工作在得到加强和改进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些培养单位在思想上,还没有把研究生德育放到应有的重要位置,存在着重视业务素质培养,忽视或轻视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现象,研究生政治思想素质的培养工作不够落实;对新形势下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任务、特点和规律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研究生德育工作体制有待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研究生德育工作的现状,各培养单位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近五年我国德育研究热点问题述评

近五年我国德育研究热点问题述评

近五年我国德育研究热点问题述评作者:姜渝来源:《幸福家庭》2022年第14期德育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门的课题,德育研究作为探索德育规律的科学活动,广大研究者和德育工作者,分别从德育内容、德育模式、德育问题、德育方法等层面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开启了多元化、全方位探索德育之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通过对2017~2021年度《教育学》转载论文的整理与分析,笔者将《教育研究》2017~2021年德育研究热点问题分为历史发展、现状评述、发展前景预测三个部分进行综述。

其中主要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探讨成为新时代德育研究的新课题,德育研究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主要成就,学校德育研究,德育的多元化、全方位研究以及目前我国德育研究的不足等角度进行综述。

一、历史发展我国的德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德育研究的科学化探索(20世纪80年代)。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工作重心的转移也带动了德育价值观的转向。

德育研究的主题也从德育为无产阶级斗争服务转向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这一时期的德育研究奠定了德育学科的理论基础,引发了对德育本质、德育功能、德育人性化的研究,不仅具有建构独立德育学科的建设性价值,也具有德育原理的奠基性价值。

第二阶段是德育研究的人性化追求(20世纪90年代)。

德育研究从科学化探索走向人性化追求的原因:一是当时社会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转型带来的冲击;二是德育理论界对德育本质和功能的创新性认识;三是思想界和学术界关于人道主义的争论。

在德育现代化的召唤下,西方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被大量引介到中国,如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价值澄清理论、建构主义德育理论等,成为德育人性化、现代化的思想资源与历史镜鉴。

第三阶段是德育研究的本土化建构(2000年至今)。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发生着巨大变化,德育研究不断回应本土性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取思想资源,促进了德育研究的本土化建构,表现在:第一,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第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第三,立足于中国德育实践产生多种德育理论流派。

新时期研究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其对策探析

新时期研究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其对策探析

马克思主义道德科学认为: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1]。

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人,能勤奋不息,甚至牺牲个人利益,从而促进生产、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

当代研究生作为新世纪的高层次人才,是国民经济各条战线未来的骨干,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的中坚力量。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仅要求当代研究生具有高深的文化科学知识,还要求其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但由于高校德育长期自我封闭,德育工作落后于社会发展,导致当代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党和国家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高校德育必须探索新思路、寻找新对策。

一、新时期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一般包含三大要素: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

其中思想素质是根本,政治素质是保障,道德素质是基础[2]。

马克思主义指出,人们的思想道德总是与他所处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归根到底是由那个时代的经济生产、物质基础来决定的[3]。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信息多元化,社会上的各种思潮和思想文化对研究生的思想道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一些消极、负面的影响。

(一)当代研究生的主流是好的具体表现为:一是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在思想道德中占有重要地位。

现实社会前瞻式进取意识、工业文明的精神和技术理性在道德生活领域中迅速渗透,能力取代了年龄和资历。

研究生们既不迷信权威,也坦然面对任何人带给自己的挑战和压力。

他们认为自己可以超越自己,彼此之间是机会和人格上的平等以及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以能力取胜的竞争关系。

二是努力追求人生的自我价值,主体意识增强。

社会的急剧变化和市场的激烈竞争为研究生提供了各种参照系,研究生们对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有了高度自觉的主体意识,讲究实效、义利并重、自立自强、公平公正等观念逐渐成为研究生思想的主流。

他们总在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学校德育工作与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不适应、不协调,也使当代研究生存在政治热情较低、组织纪律较差、集体主义精神淡薄、忽视个人道德修养等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在研究生的思想道德体系中被不同程度地疏远,思想道德倾向“务实”化。

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与教育

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与教育

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与教育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阶段,而学术道德建设是研究生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建设不仅关乎个人的品质和修养,也事关学术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与教育。

一、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学术道德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应该贯穿于整个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并贯穿于课堂教学、学术论文写作、学术交流等方方面面。

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研究生学术道德课程,并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到科研项目的立项和管理中。

二、树立榜样,倡导学术诚信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需要有榜样的引领。

学校要加强对导师的学术道德要求,导师应该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学术规范。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学术界的名人或者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向研究生传递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念。

三、加强学术道德监督与管理为了保障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执行,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学术道德监督和管理体系。

学校可以设立学术道德委员会,加强对研究生学术行为的监督和评估,对于违反学术道德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并公开处罚结果,以起到震慑作用。

四、加强对学术道德的宣传和培养学校应该加强对学术道德的宣传,通过举办学术讲座、撰写学术论文等形式,向研究生宣传学术道德的重要性和规范。

同时,学校还应该倡导学术诚信,组织一些学术竞赛或者交流活动,培养研究生的学术兴趣和参与学术交流的积极性。

五、注重研究生学术道德的践行学术道德不仅仅是说出来的,更需要通过实践去践行。

学校可以鼓励研究生参与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研究生在实践中感受和领悟学术道德的重要性。

六、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学术不端行为是学术界的一种顽疾,学校应该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严肃打击和惩处。

学校可以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测和防范,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和举报工作,对于查实的学术不端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

总之,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导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对我国新时期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新时期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新时期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孙丙高1曾凡奎2刘兴华1刘瑞蕊21.(山东青岛莱阳农学院266109)2.(陕西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学院710055) 摘 要:新时期随着我国对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不断重视,德育工作的体制不完善、高校培养研究生的模式不适应时代要求等现象日益凸现出来,该文在分析我国研究生德育工作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领导,实行导师德育工作负责制,构建网络服务平台等建议。

关键词:德育教育社会责任感研究生网络平台 2006年12月4日,以主题为“紧密围绕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典”的成功召开,将我国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提到日程上来,可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出淡化的倾向,不注重学术道德的培养等,这与新时期我国的教育方针背道而驰。

因此,研究生德育工作的研究将是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个紧迫而又重大的课题。

1 我国研究生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1.1 研究生德育工作制度不完善随着高校的扩招,研究生生源层次和水平差异,独生子女的比例上升,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就业形势的急剧变化以及学习压力不断增大等因素,使我国的研究生德育工作体系和机制难以适应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造成观念,体制落后。

在整个社会呼吁“以德治国”的大背景下,相关的政策和理论研究层出不穷,高校也不断地对研究生道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但是,具体落实的过程中,成效却不尽人意。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大德育”体系没有形成,德育工作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自然缺乏统筹能力,调查分析出的问题最终不知道由谁、如何来解决,理论研究成果不知道该如何运用到实践中,德育实施的最终结果和功效缺乏反馈评价信息等。

1.2 学校忽略对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的高校对研究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科研活动,而忽略了对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致使研究生们的社会责任感日趋淡化,表现在:社会主人翁意识淡化,重个人前途;缺乏人生奋斗目标,轻社会价值;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

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实践回归

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实践回归

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实践回归【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以及学术诚信建设的路径探讨和学术诚信体系的构建。

同时还探讨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及预防措施。

结论部分强调了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关实践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了解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为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学术不端、学术诚信、处罚预防、实践建议、重要性、现状分析、路径探讨、体系构建、加强必要性。

1. 引言1.1 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意义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旨在培养研究生具备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念和基本的学术规范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规范其学术行为,提高学术水平,保障学术诚信。

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情操和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学术修养素质。

只有具备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才能保证科研工作的严谨性和真实性,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通过学术道德教育,可以帮助研究生提高学术自律意识,增强学术规范意识,使其能够自觉遵守学术规则,遵循学术伦理,坚守学术诚信底线。

学术道德教育还可以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研究生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学术事业。

1.2 学术不端行为现状在当前社会,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成为学术界的一大顽疾。

据统计,近年来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包括抄袭、造假、篡改数据等行为屡见不鲜。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术界的声誉和信誉,也影响了研究生们的学术素质和独立思考能力。

学术不端行为也导致了学术研究的发展受阻,严重影响了学术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学术不端行为的现状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和预防。

只有通过加强学术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和道德意识,才能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蔓延,维护学术界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调查与对策研究随着研究生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研究生队伍的快速扩大,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研究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通过调查了解研究生在学术道德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一些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存在抄袭、剽窃、数据篡改等不端行为的现象。

这主要是由于对学术道德规范的不了解或不重视所致。

还有一些研究生存在论文合作不公平、学术竞争过度激烈等现象,这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和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有关。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教育。

研究生入学初期应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引导研究生正确理解和处理学术道德问题。

可以通过开设学术道德课程、组织讲座和研讨会等形式,向研究生传授学术道德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建立健全学术道德监管机制。

学校和导师应加强学术道德监管,建立完善的学术道德评估体系,对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生进行批评教育和纪律处分。

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测和惩罚,提高学术诚信的约束力。

优化研究生教育体系和评价机制。

研究生教育应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减少对高产出、高引用论文的过分追求。

学术评价体系应更加关注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而非仅仅依赖于数量指标,以避免竞争过度和学术不端行为。

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宣传和引导。

学校和导师应加强对学术道德的宣传和引导,增强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的认识和重视。

可以利用校园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发布学术道德教育的相关信息和案例,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和道德观。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调查现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能够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意识和规范行为,推动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途径探讨

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途径探讨

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途径探讨研究生是未来高层次学术研究的中坚力量,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关系着我国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和学术研究的传承与发展。

然而近几年研究生队伍中“学术道德的失范”与“学术规范的失衡”现象却非常严重。

文章在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指出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几种典型的学术不端行为,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培养和教育的途径。

一、学术道德培养和学术规范教育的意义(一)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内涵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所谓学术,是一种以研究真理为目的的终生事业。

学术道德是指从事学术性研究活动的主体,在进行创造性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

教育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誉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术道德是和学风、校风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

学术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方面,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

关于学术规范的问题,最早是陈平原先生发表在1988年第38期《瞻望》杂志上的《关于“学术语法”》一文中提出来的。

所谓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参与制定的有关各方共同遵守而有利于学术积累和创新的各种准则和要求,是整个学术共同体在长期学术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和概括。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表现为“三高”,即培养高层次人才,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实施高效率管理。

这“三高”都离不开良好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风气。

在“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的关系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外化和升华,二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牵制的因果互为关系。

(二)学术道德培养和学术规范教育的意义高校是知识传承、学术研究与文化创新的主要载体,是培养和教育现代学术人才的重要基地。

高校研究生,是造就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最重要的基础性源流,是学校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辅助力量,也是将来不断充实学术队伍的中坚力量,健康的学术氛围、科学的学术规范体系、良好的学术道德风尚能够塑造他们的美好气质和形象,培养他们的高贵理想和品格,激励他们的意志和志向。

我国高校研究生德育研究十年综述

我国高校研究生德育研究十年综述

对性 的研 究 少 ;研 究 生德 育 重要 性 的 定 量研 究 缺 乏 、 研 究 生 道 德 失 范 问题 研 究缺 乏 以及 中外研 究
生德 育 比较 研 究缺 乏 等 。 [ 关键 词 】研 究 生 德 育 研 究 综 述


问题 的 提 出
现 有 的 一 些 数 据 做 定 量 研 究 ,探 询 我 国研 究 生 德 育 研 究 领 域 的 特 点 以及 存 在 的 问 题 , 以期 能够 为 广 大 的德 育 管 理 领 域 的学 者 们 和 实 际 工 作 者 们 提 供 一 定 的 参 考
反思。
专 著 方 面 的研 究 资 料 主 要 是 从 国家 图 书 馆 的 公 共 检 索 网 页上 检 索 得 到 ;论 文 方 面 的资 料 主要 是 从 19 97 年 一 20 0 7年 间 的 清 华 同方 数 据 库 中 的 “ 究 生 德 育 ” 研
题 名 和关 键 词 检 索 得 到 。
1 0年 间 对 研 究 生 德 育 的研 究 论 文 基 本 上 呈 逐 年 递 增 趋 势 , 19 9 7年 9篇 , 19 9 8年 l O篇 , 19 9 9年 1 1篇 ,20 00 年 中 断 ,这 正 是 为 再 一 次 的兴 起 并 达 到 一 个 新 的 高 度
而 积 蓄 力 量 的 时 期 , 20 0 1年 猛 增 到 2 6篇 之 多 ,并 在
20 0 6年 达 到 至 高 点 2 7篇 ,这 一 年 也 是 专 著 出 版 的 时
期 。 从 研 究 方 法 来 看 ,思 辨 研 究 和 实 证 研 究 均 有 之 ,
何 时 候 都 不 能 放 松 和 削 弱 。 要 说 素 质 ,思 想 政 治 素 质 是 最 重 要 的素 质 。 不 断 增 强 学 生 和 群 众 的 爱 国 主 义 、 社会 主 义 思 想 ,是 素 质 教 育 的灵 魂 。 ” 可 见 ,对 研 究 生 德 育 进 行 研 究 ,切 实 提 高研 究 生

硕士研究生德育重在学术道德内化

硕士研究生德育重在学术道德内化

置 , 因为硕 士研究生 刚刚跻 身学术领 域 . 是 对学 术界 的 行会 精神和规范仪式还很模糊 . 育过程 注重学术道德 德 内化 , 将学术 道德理 念 内化为 内心信念 以后 . 成为其 就 道德意识的有机组 成部分 作为一名学术生涯刚 刚起步 的新手 , 也就 能够从学 术道德 的义务 和责任 出发 , 有效 地实行道德 的 自我掌控 . 按照 内心 的道德 需要条件反射 式地 践行对 自我 以及对整个行业应 尽的道德义务 . 而 从
他 强调 只有社 会 事 实 . 尤其 是 道德 法 则 一 内化成 个 人
的意识 时才 能有 效 指导 与控 制 行为 。这 就表 明 “ 内
的体 系。比如 . 德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应注重个人 行为 习 惯养成和文 明意识 的培养 : 本科教育 阶段应关 注成人社 会规 范仪式 的了解 与熟悉 : 硕士研究生教 育阶段 应聚焦
论 的综合 理解 . 本文 的学 术道 德 内化一 词是 特 指在 学
术 界 . 术行 业 的规则 与精神 有 效地转 化 为学 生个 人 学
求. 内地高校硕士研究生德育并没有根据群体特 征与本 科生德育和博士研究生德育 区别开来 因此 . 强和改 加 进硕 士研究生德育状况势在必行 笔者以为 , 要在加大 德育 力度 的同时 . 针对 硕士研究 生群体 的特点 . 变重 转
心. 以学术道 德 内化 为重点 , 宽思路 , 拓 创新方 法 。 努力 实现学术道德规 范与仪式 内化 于心灵

道德 需要 的一 部分 . 化为 学术 信仰 。 转
二 、 士研 究生德 育 需注重 学术 道德 内化 的原 因 硕 ( ) 育也 需“ 一 德 因材 施教” 突 出重点 。 作 为一种教育理念 . 因材施教最主要 的指 向是注重 个人 或群体 的差异性 . 在此基础上选择 有针对性 的教育

研究生 德育评价

研究生 德育评价

研究生德育评价德育评价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评价旨在培养研究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

以下是对研究生德育评价的一些探讨。

首先,德育评价强调培养研究生的道德品质。

在研究生阶段,学子们不仅需要通过学术研究获得知识,更需要塑造端正的品行和价值观。

德育评价关注的方面包括研究生在学术及社交活动中的诚信、守纪律以及与他人的公正合作等。

通过对道德品质的评价,研究生能够深刻认识到自身在学术和社会中的角色,从而更好地理解与尊重师长、同学以及社会的规范。

其次,研究生的德育评价关注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研究生作为新一代的知识分子,承担着推动社会发展的使命。

德育评价应当考察研究生在公益、社会实践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参与和贡献。

通过这些评价,学府能够帮助研究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国家情怀和社会修养,并激发他们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的动力。

最后,德育评价还应聚焦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意识。

研究生的专业职业素养在德育评价中具有重要地位。

评价应考察研究生在自己研究领域内的道德规范、治学态度以及学术诚信等方面的表现。

这些评价有助于促使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正当的职业行为准则。

通过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研究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专业服务。

综上所述,研究生的德育评价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构建良好社会秩序以及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学府应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意识。

这样的评价将为研究生德育教育提供有效的保障和引导。

探析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重逻辑

探析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重逻辑

探析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重逻辑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扎根当代中国现实国情,在总结历史经验、回应现实问题、坚定未来发展自信的过程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什么其他别的主义”的论断。

文章探析了这一论断提出的四重逻辑: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实践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现实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社会主义增添了“中国色彩”;未来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当代的科学社会主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现实逻辑;未来逻辑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21)02-0004-04(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433)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1](P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1](P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1](P19)这些话掷地有声、一语中的,让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为清晰而深刻的认识,让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自信。

一、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什么别的主义”?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践行和创新,这种坚持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四项基本原则。

研究生德育内容的新视点

研究生德育内容的新视点

研究生德育内容的新视点
唐玲
【期刊名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年(卷),期】2001(000)006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学校德育具有新的内涵.当前研究生德育内容存在着超越现实、忽视道德品质教育,以及忽视个体发展需要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新时期研究生德育内容应该以世界意识教育为新的视点,加强民族意识、主体性道德意识、未来意识和科学精神的教育.
【总页数】3页(P18-20)
【作者】唐玲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西安,71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论研究生教育中的德育新内容 [J], 黄平
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内容的新视点 [J], 李晓慧
3.论研究生教育中的德育新内容 [J], 黄平;
4.高校研究生德育内容的适应性优化选择 [J], 王健
5.论如何全方位建设研究生思政德育内容 [J], 吕智愚; 韩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社会发展对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及培养方式探析

我国社会发展对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及培养方式探析

我国社会发展对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及培养方式探析施旸
【期刊名称】《辽宁教育研究》
【年(卷),期】2001(000)003
【摘要】@@ 一、我国社会发展对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rn1.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远大的理想,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rn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既是党的基本路线,也是正确的政治方向.
【总页数】2页(P40-41)
【作者】施旸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沈阳,11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中药学专业研究生科研思维培养方式探析 [J], 王英;赵慧男
2.军医大学研究生培养方式探析 [J], 陶蓉
3.招生状态膨胀下新型研究生培养方式探析 [J], 林莺莺
4.新媒体时代下的社会发展探析:趋势与展望——第二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国研究生学术论坛综述 [J], 袁会
5.研究生交叉型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探析
——以油气光学研究方向人才培养为例 [J], 詹洪磊;赵昆;苗昕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研究生德育的探讨

关于研究生德育的探讨

关于研究生德育的探讨
杨志宾
【期刊名称】《广东化工》
【年(卷),期】2015(42)8
【摘要】研究生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骨干人才,在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生德育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阐述了德育教育对于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然后介绍了高校如何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最后提出了应该重点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的独特作用.文章对提高研究生德育水平,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总页数】2页(P205-206)
【作者】杨志宾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燃料电池中心,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农林类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实现途径研究r——以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德育精品项目为例 [J], 张鑫;赵聪
2.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构建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估体系的探讨 [J], 刘宇
3.导师负责制下研究生德育工作探讨 [J], 邢锐;王猛
4.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结合新疆财经学院研究生德育工作
[J], 胡海琼
5.新形势下研究生德育工作特点及我院研究生德育工作模式 [J], 巴图;闫立志;王凤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实践回归

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实践回归

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实践回归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学术道德问题愈发突出,许多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如抄袭、剽窃、造假等,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学术品质和学术声誉。

对研究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的实践回归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道德教育应始终回归到教育的本质。

学术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规范的灌输上,更应注重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入手。

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学术观,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的自觉性,才能真正做到道德教育的实质回归和提升。

学术道德教育应注重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素养。

学术道德教育要重点强调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将学术规范和科研能力相结合。

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研究生正确理解和遵守学术道德的重要性和具体规范,防范和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通过科研实践、学术交流等形式,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学术自律性和责任感。

学术道德教育要回归到教师的责任。

教师是学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传播者,应当始终把学术道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并注重从师生关系和师德方面去引导学生。

教师应以身作则,注重自己的学术道德修养和榜样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学术道德教育的实践回归需要多方合作。

学校、导师、研究生等各个方面都应承担起责任,共同努力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工作。

学校应制定完善的学术道德规范,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导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培养他们正确的学术态度和品质。

研究生要自觉践行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树立良好的学术信念和行为习惯。

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回归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必然要求。

只有回归到教育的本质,注重学术素养的培养,依靠教师的责任和引领,以及多方合作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学术道德教育的回归和提升,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学术道德的研究生,为社会和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 :10.3969/j.issn.1673-6060.2010.03.029我国研究生道德教育再议葛世玲,于淑瑞(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0)摘要:研究生道德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之一,是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

文章以研究生道德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对研究生德育现状的分析,探讨了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研究生道德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道德教育;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6060(2010)03-0109-03收稿日期:2009-12-13作者简介:葛世玲(1984-),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

道德教育是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研究生是高层次人才的后备军,他们的素质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道德素质在研究生素质构成中具有基础地位,对人才成长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是决定人才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

有关研究调查表明,研究生在政治道德、科学道德和学习道德、基础文明道德、婚姻家庭道德、人生观、义利观等方面总体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反映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果。

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研究生的道德素质还存在一些问题,与高校研究生培养目标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加强和改进研究生道德教育仍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需要不断地分析研究生道德教育问题,探索研究生道德教育工作新特点、新规律,使研究生道德教育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道德教育的地位和意义道德教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课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广泛,主要包括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

其中,道德教育是指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来教育人们,培养人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这就要求研究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有高尚的品质,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说过:“光有品行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行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

”1999年,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21世纪人才素质的七条标准:第一,有积极进取开拓的精神。

第二,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

第三,在急剧变化的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第四,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有终身学习的本领,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第六,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

第七,具有和他人协调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综合以上七条标准不难看出,唯有靠德育以及德育的创新才能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所以,加强以德育和德育的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二、我国研究生道德教育现状研究生道德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点已经被广泛认识。

国家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法规文件,在各个高校也都相继出台了相关的研究生道德教育的条例和评估机制等等。

从研究生自身来看,研究生注重道德的自我培901第3期No.3河南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年3月Mar.2010养,具有一定的基本素质,符合研究生的学术身份,在社会上也能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德育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有研究者对研究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部分研究生在思想方面的状况是:重视名利,轻贡献;有偶像没有榜样;随大流没方向。

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在形式上存在于研究生道德教育的第一位,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却没有被研究生放在第一位。

而功利性的东西却侵蚀了研究生的思想,使得研究生无论在生活方式选择上,还是学术研究上,都不同程度的反应出了他们追求功利性的趋势。

另外,通过研究者的调查,发现研究生在模仿对象上还停留在崇拜偶像阶段,大部分研究生心目中的偶像多是经济领域的行业精英或著名企业集团的“领军人物”,而缺乏那种做人做事的榜样崇拜。

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研究生能全面的看待自己的“偶像”,从做人做事生活态度等等全方位地审视自己心目中的“偶像”,不至于使之转瞬即逝。

这样的“偶像”,我们就称其为“榜样”,榜样才是能真正影响学生说、学、做的人。

其三,现在的研究生多存在随大流没方向的现象,指研究生在认识上还缺乏指导,内心没有坚定的认识信念,缺乏信仰的熏陶,不得不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也做着相应的调整。

三、我国研究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一)道德教育内容与研究生的现实生活相脱节,缺乏创新目前研究生道德教育对研究生的具体生活问题关怀不够。

一般认为,研究生年龄较大,具有较强的自理能力和处事能力,对研究生的生活具体问题不需过多关心。

而实际中,一些研究生因为人际关系、学业压力、婚恋、就业等问题,影响了科学精神和学术热情,已成为影响研究生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

道德教育离不开现实生活,而道德教育的目的又直接服务于人的生活,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

研究生的道德教育应回归生活,关注研究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成长。

此外,研究生道德教育内容过于陈旧,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不符合,创新性不够。

道德教育的内容需与时俱进,不断拓展,不断创新。

(二)道德教育方法简单,影响实效性当前研究生道德教育仍然沿袭了传统的方式即“集体灌输”,道德教育方法简单陈旧。

这种方法忽视了研究生的主体性和内在需求,忽视了道德情感的体验和道德实践,不能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研究生的能动性,因此,道德教育是低效的。

(三)道德素质评价方式单一,不利于道德养成研究生个体道德素质评价往往是以考试分数来评定,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道德教育的实践意义,是很不科学的,不利于研究生的道德养成。

道德素质的评价,不仅仅是考试成绩,还必须与研究生的平时行为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研究生的道德素质表现。

(四)道德教育环境不容乐观研究生道德教育环境可分为外部社会环境和内部校园环境。

目前研究生道德教育环境不容乐观。

一是外部社会环境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思潮滋长,尤其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功利主义倾向较重,对研究生的道德价值观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不良风气、不良思潮也在校园中滋生,校园中存在一些不文明的道德行为,一些高校缺乏浓厚的学术氛围,尤其是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突出,影响了研究生的学术成长。

四、改进我国研究生道德教育的建议(一)注重道德教育社会实践当前大部分研究生是应届生,他们当中大多数人较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而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高校要积极支持和引导研究生社团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健康向上,为广大研究生喜闻乐见的政治、学术、科技、文体、社会实践等活动,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经费和其它条件。

要特别注意加强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专业研究生学术活动的指导。

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学科背景优势,鼓励和引导他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有条件的单位要尽可能为研究生提供校内兼职岗位,承担助教、助研、助管等一些科研、教学辅助工作或管理工作,使他们在实践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发挥研究生在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培养高层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道德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研究生是教育的对象、知识的接受者。

但是,部分研究生对新知识不感兴趣,对老师讲授的道德内容不屑一顾,不关心政治和改革开放,认为这些与己无关或关系不大。

同时,部分教师没有转变教学观念,认为教师就是“教”、学生就是“学”,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大学教学一定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设身处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由“要我学”转到“我要学”。

教师在0112010年河南科技学院学报其中要发挥导向作用,让每一位学生真正参与到道德建设中来,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三)营造和谐氛围,优化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环境对研究生道德素质的养成会产生重要影响。

改善和优化道德教育环境,是实施研究生道德教育,培养研究生道德品质的重要举措。

针对研究生道德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要努力营造外部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内部和谐的校园环境。

一是党和政府要关心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关注研究生的道德教育问题,支持研究生道德教育工作。

和谐的社会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和奋斗目标,也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道德环境。

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为研究生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社会各部门如宣传、新闻、出版等要宣传研究生道德教育工作,各级政府要配合高校,优化校园周边环境。

二是要改善优化校园道德教育环境。

加强校园硬件和软件等环境建设,努力营造道德氛围和人文气息,发挥校园环境的隐性道德教育功能。

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好道德宣传工作,崇尚良好道德品质,倡导健康文明的道德行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形成浓厚的学术气氛和优良的校风学风。

重视网络环境对研究生的影响,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引导研究生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

(四)关注个体成长,构建道德素质评价体系研究生道德素质评价是研究生道德教育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研究生个体道德素质评价体系,有助于全面、正确地认识研究生道德教育效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提高研究生道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因此,要确立合理的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正确的评价方法,努力使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研究生个体道德素质评价是对研究生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全面反映研究生个体的道德素质状况。

评价不仅要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研究生个体的生活世界,引导他们处理好经济、家庭、婚姻恋爱等方面的问题,促进研究生健康成长。

正如有些人所说的那样,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不断更新、人们不断接受再教育的世纪,知识经济的特征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明显,我国的经济建设也正处于一个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生道德教育也必将承担起为经济建设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1]傅世放.研究生道德素质培养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王健敏.道德学习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4]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5]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王全福.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辩证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8):51-52.[7]张坚强.全球化背景中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5,(2):63-64.[8]卫晓霞,卢黎歌.研究生德育现状及特点分析[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3):78-80.(责任编辑:刘爱琴)Reconsideration of graduate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Ge Shiling,Yu Shurui(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Henan University,Kaifeng475000,China)Abstract:The graduate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raises one of high grade talented person’s keys,and in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This article take the graduate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as a breakthrough point,through to the graduate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s analysis,has discussed the present our country university graduate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existence question,and proposed improves about the graduate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the suggestion.Key words:graduate students;moral-education;issues;recommendations111葛世玲,于淑瑞:我国研究生道德教育再议第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