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3高考最新论述类文本阅读模拟练习(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西洋画素描与中国画的白描及水墨法,摆脱了彩色的纷华灿烂,轻装简从,直接把握物的轮廓、物的动态、物的灵魂。

画家的眼、手、心与造物面对面肉搏。

物象在此启示它的真形,画家在此流露他的手法与个性。

所以中国画自始至终以线为主。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上说:“无线者非画也。

”这句话何其爽直而肯定!西洋画的素描则自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菲尔、伦伯朗以来,不但是作为油画的基础工作,画家与物象第一次会晤交接的产儿,且以其亲切地表示画家“艺术心灵的探险史”与造物肉搏时的悲剧与光荣的胜利,使我们直接窥见艺人心物交融的灵感刹那,惊天动地的非常际会。

其历史的价值与心理的趣味有时超过完成的油画。

然而中、西线画之观照物象与表现物象的方式、技法,有着历史上传统的差别:西画线条是抚摩着肉体,显露着凹凸,体贴轮廓以把握坚固的实体感觉;中国画则以飘洒流畅的线纹,笔酣墨饱,自由组织,暗示物象的骨骼、气势与动向。

顾恺之是中国线画的祖师,唐代吴道子是中国线画的创造天才与集大成者,他的画法有所谓“吴带当风”,可以想见其线纹的动荡、自由、超象而取势。

其笔法不暇作形体实象的描摹,而以表现动力气韵为主。

然而北齐时(550-577)曹国(属土耳其斯坦)画家曹仲达以西域作风画人物,号称“曹衣出水”,可以想见其衣纹垂直贴附肉体显露凹凸,有如希腊出浴女像。

此为中国线画之受外域影响者。

后来宋、元花鸟画以纯净优美的曲线,写花鸟的体态轮廓,高贵圆满,表示最深意味的立体感。

以线示体,于此已见高峰。

但唐代王维以后,水墨渲淡一派兴起,以墨气表达骨气,以墨彩暗示色彩。

虽同样以抽象笔墨追寻造化,在西洋亦属于素描之一种,然重墨轻笔之没骨画法,亦系间接接受印度传来晕染法之影响。

故中国线描、水墨两大画系虽渊源不同,而其精神在以抽象的笔墨超象立形,依形造境,因境传神,达于心物交融、形神互映的境界,则为一致。

西画里所谓素描,在中国画正是本色。

素描的价值在直接取相,眼、手、心相应,而其精神则又在以富于暗示力的线纹或墨彩体现具体的形神。

故一切造形艺术的复兴,当以素描为起点;素描是返于“自然”,返于“自心”,返于“直接”,返于“真”,更是返于纯净无欺。

法国大画家安格尔说:“素描者艺之贞也。

”中国的素描——线描与水墨——本为中华绘画的伟大创造,光彩灿烂,照耀百世,然宋元以后逐渐流为僵化的定型。

绘艺衰落,自不待言。

(摘编自宗白华《美学散步》)
【材料二】
在中国画的技法观念中,笔墨一体,讲究“写”。

行笔过程的徐迟、提按富于节奏韵律感,笔痕墨迹能体现画家的修养与心性,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而用色大多归于“染”,与西画的填、刷、涂相近,好像只是像油漆工一样的简单劳动。

其实不然,用色也一样要讲究笔法。

王伯敏在《中国画在布局与用色上的特点》一文中说:“线是中国绘画造型的基础,是中国绘画的表现特点之一,中国画对明暗、色彩处理上另有一套办法,比如说中国山水画,画家的表现方法是通过山形水貌来表达山川的精神特质。

”当其画山形时,中国画家注意点不是山形的明暗,更多注意的是山形的结构。

因此,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就不同于西洋画,就不是利用明暗来分面,而是用“笔锋巧变”的线条来进行对形体的组织,于是就产生各种描法皴法,也有各种点法。

素描,有一种体式叫结构素描,改变了明暗块面造型的手法,用变化丰富又极具质感的线条来组织结构,呈现对象的内在本质关系,与中国画的线条造型殊途同归。

海上画派画家任伯年、吴昌硕诸家的没骨画法,既得色彩之绚烂丰富,又得骨法用笔之美;岭南画派赵少昂,以色为墨,也讲究点写的笔法变化,作禽鸟昆虫,极尽色彩之美,兼得用笔用锋的精细微妙;长安画派石鲁作西北山水,纯用朱砂朱漂勾写,讲究用笔的干涩使转,尽得黄土高坡的浑厚风骨。

有人把黄宾虹称为半个印象派,晚年变法用短笔兼点兼皴,类似于莫奈与梵高的“洋笔法”,使其作品呈现出油画般的厚重结实,而且焕发出印象派的明朗和野兽派的热情。

印象派都有笔法之妙,何况讲究写意精神的中国画。

(摘编自韦广寿《中国画的用色与用墨探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洋线画运用线条时紧贴外物的轮廓以把握坚固实体,这与传统中国画不同。

B.西洋画与中国画的白描及水墨法相同,摆脱了彩色的纷华灿烂,轻装简从,直接把握物的轮廓、物的动态、物的灵魂。

C.宋元花鸟画用纯净优美的曲线来描摹花鸟的体态轮廓,达到以线示体的高峰。

D.中国画的技法体现了画家的修养与心性,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西洋油画因为注重彩色的纷华灿烂,未能轻装简从,所以无法把握物的轮廓、动态和灵魂,物象也难以启示它的真形。

B.黄宾虹用短笔兼点兼皴,其作品都呈现出油画般厚重结实,焕发出印象派的明朗和野兽派的热情。

C.我们能直接窥见艺人心物交融的灵感刹那,也使得画家“艺术心灵的探险史”与造物肉搏时获得悲剧与光荣的胜利。

D.吴昌硕的没骨画法与赵少昂以色为墨且也讲究点写的笔法变化同结构素描殊途同归。

3.中国画运用线条讲究气韵生动,下列艺术作品的风格与此相异的一项是()
A. B.
C. D.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根据材料,请简要概括中西画在画法上的相似点。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

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文化是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的先导。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层面,能够反映社会存在。

“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人们生产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

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

”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

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还起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作用。

“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体现出来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从历史发展的纵向来看,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始终屹立于世界东方,不是靠穷兵黩武,也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从国际对比来看,一个国家所具有的除经济及军事外的第三方面实力,主要是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

所以,在我国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的今天,应当进一步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丰厚滋养。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

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总是植根于民族生息繁衍和不断发展的历史之中,它既塑造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又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道路选择、制度设计。

可以说,我们今天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也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的结果。

(选摘自王易《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文化产业的发展,传统节日热、文物热、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文化自信,简单地说就是对自身文化及其内在价值的充分认同和积极践行,主要表现为对文化发展进程的理性认知,对文化发展成就的崇敬自豪,对文化发展能力的科学把握,对文化发展前景的信心希望。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守正开新,气象万千。

十年来,中国人民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文化自信明显增强。

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在多个方面表现出来。

人们对中华文化发自内心地崇敬、从精神深处认同,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更加自觉,文化归属感、自豪感显著增强,更有信心更有能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文化自信基于丰厚的文化底蕴。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

文化发展具有继承性,同时创新创造赋予文化新的生命力,让文化更具魅力,让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我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结合时代特
点和要求,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摘编自姜圣瑜《文化自信明显增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对国家起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作用。

B.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重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

C.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是想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从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论证了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B.材料一从历史发展的纵向与国际对比两方面来阐述文化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力,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C.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明显增强,文化归属感、自豪感显著提升,我们更有信心更有能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D.引用魏征名言,意在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本”“源”,为作者观点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看法的一项是()(3分)
A.国风国潮纷纷兴起,北京冬奥会上二十四节气,黄河之水,折柳寄情等文化展示,把中华文化和冰雪运动完美融合在一起。

B.银幕、荧幕、舞台上涌现出一大批精品力作,《长津湖》《山海情》《只此青绿》等优秀文化作品叫好又叫座。

C.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D.文化类综艺节目频频出圈,《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以文化厚度彰显精神高度,带来现象级流量。

4.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文化自信,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4分)
5.“党的思想路线中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汉书》所言‘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相契合。

”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4分)
三、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黑科技”原意指凌驾于人类现有的科技之上的知识,远超现今人类科技或知识所能及的范畴。

我们当前常说的“黑科技”更多的是指高科技泛滥之后演变出来的更强大或者更先进的技术以及创新,也包括基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升级,改善产品的使用体验等。

如果一定要下个定义的话,“黑科技”是指具有隐藏性、突破性和开拓性,超越现有科技水平的创新高科技或产品,包含新硬件、新软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

在当今信息科技领域,铺天盖地的“黑科技”迎面而来,常规的产品升级、做工进步、配置提升,这些都不能算真正的“黑科技”。

它必须具备两大要求:第一是要有成熟产品,被实践证明,还停留在理论阶段的不算;第二是已经申请发明专利或具备申请发明专利的条件和要求。

“黑科技”一词在当今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产生,而这一词语却越来越有滥用的倾向,什么公司、产品都想沾点“黑科技”的喜气和荣光,殊不知如果不加规范地滥用,把新词语作为吸引眼球的噱头,把“黑科技”作为企业营销的手段,最终将损害新词语的生命力,并对科技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刷一下脸就能识别健康状态”的“心魔镜”(人工智能健康检测终端),“名片般大小”的电脑“树莓派”,让渐冻症用户通过眼球转动和凝视即可操作电脑完成输入的“眼动输入法”……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黑科技”,分属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但它们都直接提升了人们生活的便利程度,普适性也更强。

一方面,价格越来越大众化,像“名片般大小的电脑”只需几百元,这意味着大部分有需要的家庭都不难获得。

另一方面,它们更加照顾到了少数群体的使用需求,像适合渐冻症等群体的“眼动输入法”,就非常具有代表性。

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实际也正是当前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那就是与大众的生活贴得更近,不断推进日常生活的革命。

这样一种特征,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过往历次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区别。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指出,人类正在迎来的新工业革命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彼此相处的方式。

可以说,以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不仅意味着将有更多的科技产品上天入地,更将进一步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世界中展开它的力量。

科技进步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已经从过去的单个工具更迭,变成了场景改造。

新的科技革命对于日常生活的改造有一个突出特征,那就是它的成果不再限于解放“劳动力”和满足某个需求痛点,而是致力于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让科技潜入生活场景之中。

比如说,大量智能穿戴设备的诞生,再比如,面向家庭的人工智能的发展,都意味着人与科技、科技与生活正在越来越连为一体。

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工作、生活乃至思维方式,都在不断被重新定义。

人类可能从来没有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科技创新更好造福人类”,在今天变得如此具体又系统。

这些成果或许不像一些“国之重器”那般闪耀,但它之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实际获得感的强化却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也是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一种微观注脚。

(摘编自朱昌俊《好技术自带人间烟火味》,《光明日报》)
【材料三】
从本质上看,“黑科技”与艺术具有内在共通性。

因为新奇,“黑科技”给人以日常之外的欣喜感,而艺术所追求的也是“超越”常识常理的束缚,让人的情感或思想逸出当下,走向一个更高远的境界。

“黑科技”与艺术联手,无疑会实现效果的增强。

事实上,远在古代,不少艺术的奇幻效果就和“黑科技”相关。

专家提出,古代一些壁画是用化学颜料以三叠押色法绘就,在风化作用下,画中人之相貌会在短时期内变化,让人产生独特的视觉体验,故称“变相”或“变”。

在当时,这显然是一种“黑科技”。

它给人心灵所造成的震撼,想来不亚于今天的新媒介艺术。

科技在艺术媒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直接充当艺术媒介本身,确为一种趋势。

纵观当下“黑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用在艺术传播、展览的环节,一类则用于艺术的创作。

而“黑科技”要真正成为塑造新媒介艺术未来之手,应秉持“科技向美”和“艺术向善”两大理念。

数学物理学家韦弗认为,科学本质上是艺术的事业。

科技作为科学理论的技术形态,无疑承担着把科学之美现实化的功能。

它一方面让生活更富有秩序感和协调感,另一方面给生活带来冲击和惊奇,促使其发生改变,这都是与艺术处于同一向度的。

作为科技感最强的新媒介艺术,除了借科技之力实现艺术之美,还要呈现科学本身之美。

艺以载道是中西文化皆有的传统。

随着人类艺术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化,媒介物质本身的自主地位和功能越来越实现出来。

不过,媒介的独立性的增强不意味着“道”之减损,就像敦煌壁画里的“黑科技”,目的是强化而非减弱佛教之“道”。

艺术应唤起人心中的正念,使人产
生积极的心灵体验。

保持艺术的人文本质,防止因为黑科技的过度使用,陷入纯粹感官的声色犬马之中。

戏曲理论家张庚先生把新事物进入戏曲后被戏曲化用的过程称为“驯化”。

新媒介艺术完全可以通过“黑科技”让人产生“艺术还可以这样”的惊奇乃至质问,最终却应实现“艺术本该这样”的和解,就像童话里“小王子”对“狐狸”的驯服。

(摘编自胡一峰《“黑科技”不能“黑”了艺术本身》,《中国美术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把“黑科技”这一词语作为企业营销的噱头,将对科技的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

B.“黑科技”的普适性体现在价格相对来说更便宜、使用范围更广和更方便人们的生活。

C.新的科技革命致力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特点。

D.“黑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应该激发出科技与艺术本身的优势与特点,实现共赢效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从“黑科技”一词的原意谈起,又对其包含范围和要求等进行说明,条理清晰。

B.材料二引用名人书中的观点来谈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增强了文本的说服力。

C.材料二举智能穿戴设备及面向家庭的人工智能等例论证人与科技、科技与生活的融合。

D.谈到新媒介艺术中“新科技”的使用时,材料三运用童话故事中的“驯服”进行类比。

3.根据材料内容,以下不属于“黑科技”运用的一项是()(3分)
A.在北京冬奥会上,颁奖礼服采用的世界顶级抓绒保暖面料,不仅比传统材料更轻薄,还能让穿着者体温高出4-6摄氏度。

B.基于基因测序的伴随诊断通过预测肿瘤患者药物反应、毒性、耐药性或超进展实现为肿瘤患者“量体裁衣”,以期为患者提供肿瘤精准诊疗的最佳方案。

C.为增强艺术展的体验感,组委会拟研发一种AI导览设备,游客穿戴上后与名画中的人物能够实现对话,身临其境参观展览。

D.通过一台物业自助终端机,小区业主即可于全天24小时中的任一时刻在线上办理门禁卡、登记注册和相关缴费等事项。

4.请梳理概括材料三的行文脉络。

(4分)
5.假如你是“黑科技”主题展厅的主要策划人员,要求按照不同的主题篇章来布置展厅,以文字或者产品的形式向大众介绍黑科技,你会设计哪些篇章?分别涵盖哪些内容?请根据材料简要谈谈你的设计思路。

(4分)
四、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曾出现一种认为“世界文化本一体,中西文化的差异纯粹是时代性”的观点,可称为“有古今无中外论”。

这种论调的根本错误,在于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式存在这一历史事实。

既然人类社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以民族的形式存在,那么,人类文化也一定要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存在。

共同的民族文化不仅可以把一定数量的人民凝聚在一起,也可以把这些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

人类社会以民族为基本形式这一事实还告诉我们,具体的文
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而一般的人类文化只能存在于这些具体的民族文化之中。

离开了各种各样具体的民族文化,所谓一般的人类文化只是一种虚构。

因此,文化“有古今无中外论”既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一般能通过特殊而存在的辩证法。

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首先,地理的隔绝机制是民族差异形成的基本条件。

因为地域的辽阔、山海的阻碍等因素,各个民族各自独立地生存,文化上差异的产生也不可避免。

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民族差异最重要的自然根源。

例如,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就分别产生了农业部族、畜牧业部族及少数以工商为主的部族。

其次,不同文化发展成果对人类自身的不同改造是民族差异的最高表现。

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但文化发展的成果又不断地反作用于人本身。

各民族在创造不同风格的音乐、美术的同时,也发展了不同的审美趣味。

各民族不同的审美偏好,正是文化成果长期作用于人本身的结果。

审美趣味如此,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也莫不如此。

在这个意义上,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不仅表现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而且创造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

这种文化成果与人自身的身心变化的相互作用,是民族差异的放大器、加速器和稳定器。

其三,一定范围内自由创造的可能性是民族差异形成的重要机制。

种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是人们从事文化创造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文化创造的限制,而自由创造只是在这一定范围内的发挥。

因而,文化的发展既非绝对必然的,也非完全自由的,而是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摘编自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
材料二:
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

历史上对待这种差异性曾经有过三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是对凡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人,一概作为异端,必征服之,同化之,以至绝灭之而后快。

当年白种人占领南、北美洲,对当地土著文化就是持这种态度。

第二种是承认其价值,但只是作为珍稀的收藏、猎奇的点缀或某种可供研究的历史遗迹,实际上是排斥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抽空其生命,崇拜其空壳。

如果我们混同了已成遗迹的、定型了的“传统文化”和今天仍然活着的并主宰着亿万中国人民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的,受过现代文化洗礼的“文化传统”之间的根本区别,以复旧充新生,抵销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那么,中国文化的发展将陷入困境。

第三种态度是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

这是将事物放到其自身的文化语境内去进行观照的一种方式。

它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反对用产生于某一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去评判另一文化体系,承认一切文化,无论多么特殊,都自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因而应受到尊重。

这种态度当然远比前两种态度来得宽容合理,但再进一步追问:千差万别的文化有没有普遍认同的东西呢?人类有没有可能超越民族中心主义?这些都是文化相对主义所面临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无论如何,文化差异总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事实。

正是这些差异赋予了人类文化以多样性。

我们固然不必保留辫子或者“三寸金莲”以供猎奇者玩赏,但中国文化自有其无法“欧化”的特殊的魅力,中国文化的更新也自有其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殊性。

所谓的文化相互同化、融合而导致的“世界文化一体化”,只能带来人类文化的单调和没落。

事实上,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各个文化体系之间才有可能相互吸取、借鉴,并在相互参照中进一步发现自己,将异国作为帮助自己发现自己的“他者”,从另一种文化的陌生角度来观察自己,看到许多从内部无法看到的东西。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当两种文化接触时,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读。

所谓误读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

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将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他如何对其认知和解释。

文化之间的误读难以避免,无论是主体文化从客体文化中发现新义还是反观自己,都很难不包含误读的成分。

而从历史来看,这种误读又常是促进双方文化发展的契机,因为恒守同一的解读,其结果必然是僵化和封闭。

(摘编自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以民族形式存在,决定人类文化也只能是民族的、具体的,不存在一般的人类文化。

B.地理环境影响民族文化的形成,还阻碍了文化之间的同化、融合;地理条件不同,产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