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学派-鬼谷子
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代表人物)
![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代表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e937ea3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e.png)
⿁⾕⼦(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代表⼈物)⿁⾕⼦⿁⾕⼦,姓名王诩,战国时代卫国⼈。
其长于持⾝养性和纵横术、精通兵法、武术、奇门⼋卦,著有《⿁⾕⼦》兵书⼗四篇传世。
民间称其为王禅⽼祖,中国春秋战国史上⼀代显赫⼈物,是“诸⼦百家”之⼀,纵横家的⿐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
经常进⼊云梦⼭采药修道。
⿁⾕诡因隐居清溪⿁⾕,所以称⿁⾕⼦先⽣。
相传⿁⾕即为太上⽼君的唯⼀弟⼦⽞都仙⼈。
⿁⾕诡秘,社会纵横、⾃然地理、宇宙天地⽞妙;其才⽆所不窥,诸门⽆所不⼊,六道⽆所不破,众学⽆所不通。
证得弟⼦门⼈⽆数,翻云覆⾬,惊世骇俗,后皆⼤有作为。
⿁⾕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被喻为纵横家之⿐祖的原因是其下有苏秦与张仪两个叱吒战国时代的杰出弟⼦〔见《战国策》〕。
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之说〔见《孙庞演义》〕。
万圣⿁⾕吟/圣神贤五⾏阴阳开天地,纵横捭阖定⽣息。
诸⼦百家称(创)世纪,奇门⿁⾕俱(最)真经。
所不⼊,六道⽆⿁⾕诡秘,社会纵横、⾃然地理、宇宙天地⽞妙;其才⽆所不窥,诸门⽆⿁⾕诡秘,社会纵横、⾃然地理、宇宙天地⽞妙;其才⽆所不窥,诸门⽆所不⼊,六道⽆所不破,众学⽆所不通!证得弟⼦门⼈⽆数,翻云覆⾬,惊世骇俗,后皆⼤有作为。
⿁⾕骇俗,后皆⼤有作为。
⿁⾕所不破,众学⽆所不通!证得弟⼦门⼈⽆数,翻云覆⾬,惊世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姓王,名诩,亦作王禅、王利、⽞微⼦;后世只称王禅⽼祖或⽞都⼤法师。
其具体年前后。
史称东周卫国⼈,师从⽼⼦。
常年⼊清溪云梦⼭称东周卫国⼈,师从⽼⼦。
常年⼊清溪云梦⼭⽣卒年不详,⼤概在公元前⽣卒年不详,⼤概在公元前400年前后。
史⿁⾕采药修道,被誉为千古奇⼈。
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神奇且神秘的⼈物!著有《⿁⾕⼦》及《本经阴符七术》传世。
⿁⾕⽣于战国时期,⽐⽼⼦、孔⼦稍晚。
与孙膑的曾祖⽗孙武(孙⼦)交好。
⿁⾕⼦⽣平是中国乃⾄世界公认的⼈类有史博学多艺,既通晓⾃然宇宙地理,⼜会达算术阴阳⼋卦!是中国乃⾄世界公认的⼈类有史博学多艺,既通晓⾃然宇宙地理,⼜会达算术阴阳⼋卦!以来培养奇才伟⼈最多的祖师级⼈物!我们都说孔⼦门⼈三千,但真正有名可查的只有七⼗⼆贤⼈。
纵横家思想
![纵横家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1021736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0.png)
纵横家思想
纵横家,是谋圣鬼谷子创立的学术流派。
在战国时期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十家”之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是指一个独特的谋士群体,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
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谋划策多从主观的政治要求出发。
其祖鬼谷子,曾授苏、张、孙、庞四大弟子,皆战国时风云人物。
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公孙衍和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
纵横家智谋是春秋战国时期特定的国际形势的产物,其兴也快,其衰也速。
在汉代建立了大一统的帝国以后,纵横家智谋就很难再有用武之地了。
虽然历代都有余音,但却很难再有大的发展了。
— 1 —。
国学大师鬼谷子
![国学大师鬼谷子](https://img.taocdn.com/s3/m/21aca40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f.png)
国学大师鬼谷子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常入山采药修道。
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为老子弟子。
两千多年来,兵法家尊鬼谷子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道教则将他与老子同列,尊为“王禅老祖”。
鬼谷子一生只下过一次山,只收过四个徒弟:庞涓、孙膑、苏秦、张仪——他们进山前都只是无名小卒,出山后个个大放异彩、名流千古。
这四人运用鬼谷子传授的兵法韬略和纵横辩术在列国出将入相,呼风唤雨,左右了战国乱世的政局。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鬼谷子的言传身教。
鬼谷子奇谋10条,看透了人心人性!1、天下时势所谓天下之时,就是天下大势的运动趋向。
所谓天下之势,就是推动天下大势的各种力道。
如果把天下比做大海,风向是时,因风而动的潮流是势。
把握时势,就是弄潮。
天下时势,扑朔迷离,神鬼莫测,瞬息万变。
圣人知时识势,因时用势,因而治世。
奸贼逆时生势,因而乱世。
2、揣天下揣情就是度量他人之心。
若是揣人,则要察其言,观其色,闻其声,视其行,然后推知其心之所趋。
若是揣天下,则要透视国情,观其货财之有无,人民之多少,地形之险易,军力之强弱,君臣之贤愚,天时之福祸,民心之向背,然后推知其国运是盛是衰,是兴是亡。
3、谋定而后动弈棋离不开棋子,你们各人掌握的一百八十块棋子,置于盒中永远都是死棋,只有置于局中,才会生动,才会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若是一子落错,轻则失地损兵,重则全局皆输,是以任何落子,必谋定而后动。
4、机心与道心机心是术,若无道心统御,术越高,行越偏,到头来不仅难成大器,只怕想保自身,也是难能。
世上多少人沉迷于此,祸及自身,殃及他人。
5、悟道的四重境界悟道可有四重境界,初为闻道,次为知道,再为见道,终为得道。
春秋鲁人仲尼闻道,但不知其所以然,于是不辞劳苦,赶赴洛阳,问道于先圣老聃。
先圣论道三日,仲尼由是知道,大悟人世之理,遂立儒家之言。
由此可见,“知道”二字,甚了不起。
6、术与道任何学问都有术道之分。
鬼谷子简介资料
![鬼谷子简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e7842e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1.png)
鬼谷子简介资料鬼谷子,姓王名诩,著名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鬼谷子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鬼谷子简介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道号玄微子。
春秋战国时期人,华夏族,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
一说春秋战国卫国朝歌(河南淇县)人 ;一说是战国魏国邺地(河北临漳)人 ;一说陈国郸城(河南郸城县)人。
著名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清溪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常入山采药修道,于嵩山东南学仙。
“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为老学五派之一。
“老学,苏张(苏秦和张仪) 、鬼谷一派,申、韩一派,杨朱一派,庄、列一派,尹文一派。
他通天彻地,人不能及。
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言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修真养性,祛病延年,服食导引,平地飞升。
二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名家尊他为师祖,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
鬼谷子的师尊是世界辩证法之父,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老子。
鬼谷子人物生平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代显赫人物,曾任楚国宰相,身怀旷世绝学,智慧超群,精通百家学问,是纵横家的鼻祖,是著名的道家、思想家、谋略家、兵家、阴阳家、外交家、语言学家、法家、名家、发明家、医学家,更是伟大的教育家。
鬼谷先生培养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李斯、吕不韦、白起、李牧、王翦、甘茂、乐毅、毛遂、赵奢、李悝、徐福等500多位精英,这些弟子进山之前都是无名小卒,出山后个个大放异彩,出将入相,威震天下!左右着当时狼烟四起的战国乱局!身世传奇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家姓赵的和一家姓周的,他们是邻居,赵家经商,周家务农,两家相交甚厚,关系密切。
《鬼谷子》全文及释译
![《鬼谷子》全文及释译](https://img.taocdn.com/s3/m/9dfbba4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6.png)
《鬼谷子》全文及释译鬼谷子简介: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
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
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
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
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
其实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
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
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
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
」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
《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
《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
鬼谷子·捭阖第一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
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
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实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
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
可与不可,明审其计谋,以原其同异。
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
《鬼谷子》原文及译文诸子百家·《鬼谷子》译文
![《鬼谷子》原文及译文诸子百家·《鬼谷子》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9bc54f9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4.png)
《鬼谷子》原文及译文诸子百家·《鬼谷子》译文《鬼谷子》原文及译文鬼谷子捭阖第一【原文】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①之先。
观阴阳之开阖②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③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④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⑤。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
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⑥。
【注释】①众生:使有生命者生存,也就是人民大众。
②阖:闭的意思。
③筹策:原为古代计算用具。
这里指谋划。
④见:发现。
⑤门户:即上文所说"存亡之门户"。
⑥阴、阳、柔、刚、开、闭、弛、张:分别指事物所处的不同状态及表现,因此,应采用相应行动。
【译文】考察过去的历史,生存在天地之间的圣人是芸芸众生的先导。
通过观察阴和阳两类事物的开合变化来对事物作出判断,并且进一步了解事物存在和死亡的途径,筹划万事万物从开始到结束的发展过程,揭示人们思想变化的规律,预测事物变化的征兆,从而把握事物变化的关键。
所以圣人在世上的作用,从古至今,他们的行为准则是一致的。
虽然事物的变化没有止境,然而他们最终都各有自己的归宿。
或者是阴气,或者是阳气;或者是柔弱,或者是刚强;或者是开启,或者是闭合;或者是松弛,或者是紧张。
【原文】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①,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②。
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审定有无与其实虚③,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④。
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
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
离合有守,先从其志⑤。
【注释】①度权量能:推测权变、能力之大小优劣。
②差:差别。
③实虚:实情与表面现象。
④阖而闭之:闭合并表示不同意见,以观察其诚意。
⑤先从其志:先顺从对方的意思。
【译文】因此,圣人要一以贯之把握住事物变化的关键,审视体察事物变化的先后顺序,推测对方的能力,预估对方的技巧。
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代表人物)
![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代表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4d483e4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2.png)
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代表人物)折叠编辑本段武将信息鬼谷子-纵横家势力--民血量--3折叠编辑本段技能说明纵横[主动技]出牌阶段,你可以把方片花色的手牌视为【合纵连横】使用。
[1]隐居[主动技]出牌阶段,弃掉一张手牌,则本轮内与该手牌相同颜色的牌对你造成的伤害无效。
(每回合限用一次)[1]潜谋[被动技]你使用的延时类锦囊不能被【无懈可击】。
[1]鬼谷子在【隐居】状态,【暗杀】依然对其有效。
【隐居】不能抵消陈圆圆【红颜】、韩信【攻心】、李逵【复仇】及李煜【后主】等技能造成的伤害。
【隐居】状态在鬼谷子下回合开始时消失。
当你阵亡后,你的延时类锦囊能被【无懈可击】。
人物台词:纵横--[1]合纵,顺势而为/连横,来去自如隐居--悠悠隐于世/韬光养晦潜谋--(无)阵亡--老夫采药修道去也/归去来兮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本名王诩,春秋时纵横家,卫国(今河南鹤壁一带)人。
曾隐于清溪鬼谷,常入云梦采药修道,弟子无数。
有张仪、苏秦、孙膑、庞涓四弟子。
精于兵法、奇门遁甲、五行八卦之学。
后人称之为王禅老祖。
今传《鬼谷子》十四篇。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创建鬼谷门派。
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鬼谷子曾任楚国宰相,身怀旷世绝学,智慧卓绝,精通百家学问,是纵横家的鼻祖,是著名的道家、思想家、谋略家、兵家、阴阳家、外交家、语言学家、法家、名家、发明家、医学家,更是伟大的教育家。
鬼谷先生的智慧教育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吕不韦、白起、李牧、王翦、甘茂、乐毅、毛遂、赵奢等500多位精英!战国时代,诸侯并起,大时代中,秉承理想与信仰的旷世奇才鬼谷子王禅,踏上了勤王强国之路,与门生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商鞅、毛遂等壮志凌云之士,前赴后继,匡扶正义,拯救天下。
战国帷幕就此拉开,豪杰义士,权臣枭雄,浪子红颜;阴谋与爱情,复仇与救赎,权力与自由,黑暗与光明。
鬼谷子捭阖篇原文与译文
![鬼谷子捭阖篇原文与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95bfa31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d.png)
鬼谷子捭阖篇原文与译文摘要:一、鬼谷子捭阖篇简介二、原文内容概述三、原文详细解读四、译文及解读五、鬼谷子捭阖篇的现实意义正文:【提纲】一、鬼谷子捭阖篇简介鬼谷子,又名王诩,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道家学者,他创立了纵横家学派。
捭阖篇是《鬼谷子》一书中的第一篇,主要论述了捭阖之道,即如何运用言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说服。
【提纲】二、原文内容概述鬼谷子捭阖篇原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1.捭阖之道;2.阴阳之术;3.反应之理;4.内揵之策;5.见微知著。
这些部分论述了如何在交谈中掌握主动,如何观察对方的反应,以及如何通过言辞来影响对方。
【提纲】三、原文详细解读1.捭阖之道:鬼谷子认为,捭阖之道是言辞沟通的核心,它包括了开启和闭合两个方面。
捭即开启,阖即闭合。
在交谈中,要善于观察对方的言辞,适时地开启话题,又要善于在合适的时机闭合话题,使对方不知不觉地接受自己的观点。
2.阴阳之术:阴阳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鬼谷子将其引入到言辞沟通中,认为言辞要有阴阳的变化,才能产生无穷的魅力。
阴即柔,阳即刚。
在交谈中,要善于运用阴阳之术,时而柔和,时而刚毅,让对方无法预测自己的下一步行动。
3.反应之理:鬼谷子认为,在交谈中要善于观察对方的反应,以便调整自己的言辞策略。
通过对方的言语、神态、举止等方面来判断对方的喜好、厌恶、疑虑等情绪,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服。
4.内揵之策:内揵是指在内心深处对对方的情感、需求、欲望等进行揣摩。
鬼谷子认为,只有深入了解对方,才能找到对方的需求点,从而制定有效的说服策略。
5.见微知著:鬼谷子强调,在交谈中要善于从对方的微小举动中洞察对方的心理,从而预见到对方的下一步行动,为自己的言辞策略做好准备。
【提纲】四、译文及解读鬼谷子捭阖篇的译文将原文翻译成现代汉语,便于现代人理解。
解读部分则对原文的哲学思想、言辞技巧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领悟鬼谷子的智慧。
【提纲】五、鬼谷子捭阖篇的现实意义鬼谷子捭阖篇的智慧对于现代社会中的沟通、谈判、演讲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鬼谷子人物故事_鬼谷子的名字叫什么
![鬼谷子人物故事_鬼谷子的名字叫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db3f4c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9.png)
鬼谷子人物故事_鬼谷子的名字叫什么鬼谷子是个很神秘的人物,战国中期的纵横家鼻祖,有说是齐国人,也有说是楚国人,也有说根本无此人,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而关于这位神秘的纵横家故事,小编收集整理了以下故事内容,希望你能喜欢。
人物简介传说鬼谷子姓五,名之利,也有说姓刘名务滋,隐居于颖川(今河南禹县)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告成镇)的鬼谷,因自号“鬼谷子”。
鬼谷先生在山中总结斗争经验,潜心治学,并教生授徒,传播政治斗争权术和游说技术,是张仪、苏秦纵横术的教授者。
人物著作鬼谷先生的纵横家理论,主要保存在《鬼谷子》中。
《鬼谷子》,传为鬼谷先生所作,今存三卷十五篇,计七千九百余字,可分为两部分:卷上《捭阖第一》、《反应第二》、《内瘪第三》、《抵瘪第四》、卷中《飞钳第五》、《忤合第六》、《揣篇第七》、《摩篇第八》、《权篇第九》、《谋篇第十》、《决篇第十一》、《符言第十二》为第一部分,主要讲纵横术中的预测术、说辩术、决策术及其哲学原理;卷下《本经阴符七术》、《持枢》、《中经》为第二部分,主要讲纵横术的练养方法和人际相处、相争的权术。
人物故事由于《鬼谷子》不见录于《汉书·艺文志》,而首次被《隋书·经籍志》着录,故自隋代起,关于《鬼谷子》的真伪即作者和产生年代问题便产生了争论。
《隋书·经籍志·子部·纵横家》载:“鬼谷子三卷,皇甫谧注。
鬼谷子,周世隐于鬼谷。
”其言当时流传的《鬼谷子》三卷为战国时隐于鬼谷的那位鬼谷先生所作。
《隋书·经籍志》同时着录乐壹注《鬼谷子》三卷《史记(苏秦列传)正义》曰:“《七录》有苏秦书,乐壹注云: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
”似言《鬼谷子》即刘向《七录》所着录,而被班固《汉书·艺文志》所收录的《苏子》,实为苏秦所作。
苏秦欲神其术,神其书,故将己作托名于鬼谷先生。
至《旧唐书·经籍志》,则直接着录为“《鬼谷子》三卷,苏秦撰”。
《鬼谷子》全集原文附解说
![《鬼谷子》全集原文附解说](https://img.taocdn.com/s3/m/ca63083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6.png)
《鬼谷子》全集原文附解说(鬼谷子出山)共分三个部分:1.鬼谷子简介2.《鬼谷子》原文及【注释】3.《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一、鬼谷子简介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
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
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
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
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
其实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
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
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
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
」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
《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
《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
此电子文本为道藏本,取自萧登福先生之《鬼谷子研究》〔文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
又根据房立中先生收集的资料,补齐了第十三、十四篇,并加上译文。
二、《鬼谷子》原文及【注释】 .捭阖第一原文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
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
知存亡之门户。
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
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道教人物—鬼谷子
![道教人物—鬼谷子](https://img.taocdn.com/s3/m/9bccb11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6.png)
道教人物—鬼谷子鬼谷子(生卒年不详),大约活跃于战国中期(前四世纪)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政治家、外交家、阴阳家、预言家,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
简介鬼谷子姓王名禅,字诩,道号鬼谷。
鬼谷子被喻为纵横家之鼻祖的原因是,根据《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及《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记载,其下有苏秦与张仪两个叱咤战国时代的杰出弟子。
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3][4]。
另有传说,鬼谷可能是个地名,鬼谷子不是一人而是一群教师的统称。
弟子•庞涓(?-前342年),活跃于战国中期(前4世纪)军事家,魏国名将,孙庞斗智故事的主角之一,因妒贤迫害同学孙膑,斩其足,黥其颜,孙膑逃至齐国。
前354年在桂陵之战被孙膑俘虏,透过调停后释放。
但前342年马陵之战败于孙膑,庞涓阵亡。
•孙膑(生卒年不详),活跃于战国中期(前4世纪)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著有旷世奇书《孙膑兵法》。
前354年在桂陵之战俘虏庞涓,透过调停后释放。
前342年马陵之战打败并杀死庞涓。
•张仪(?-前310年),魏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
提倡连横,即秦国联合其他诸侯国中的几个,然后对抗其他的诸侯国,多次破坏了六国的合纵,为秦惠文王重用,卒于魏国。
根据《战国纵横家书》中所载,张仪与当时提倡合纵的公孙衍对峙。
•苏秦(?-前284年),字季子,东周雒邑(今河南洛阳东)乘轩里人,相传为鬼谷子徒弟。
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提倡合纵(联合其他国家对付秦国)。
※孙膑与庞涓的师傅是鬼谷子的说法来源于《东周列国志》和《孙庞斗志演义》等历史小说,正史没有记载。
[5]※张仪与苏秦的师傅是鬼谷子的说法来根据《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及《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记载。
※根据4名弟子活跃年代及死亡年份推算,鬼谷子的生存年代应大约为前4世纪。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中所载,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死于公元前310年,与张仪的连横同时对峙的可能为公孙衍的合纵,而非苏秦的合纵,苏秦亦未用计入张仪于秦,这些都不同于《史记》与《资治通鉴》所言。
《鬼谷子》(全文)
![《鬼谷子》(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d036fd5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5.png)
《鬼谷子》(全文)《鬼谷子》,战国著名道家,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王诩的著作。
《鬼谷子》,又名《捭阖策》。
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
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转丸、胠乱)失传。
(一说二十一篇,一说十七篇)纵横家(以《鬼谷子》为代表)的哲学观,深受《老子》道家哲学的影响。
纵横家的道家思想体现在其纵横“捭阖”的社会活动之中;纵横策士们在道家思想的指导下,力求“变动阴阳”,从而达到“柔弱胜刚强”的目的。
鬼谷子,名王诩,又名王禅,道号鬼谷子。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相传祖籍朝歌(今淇县)城南。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是纵横家的鼻祖,被誉为千古奇人。
鬼谷子精通数学星纬、兵学韬略、游学势理、养性舍身及纵横术,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
周游四方,广交朋友。
曾到过扶风池阳(今陕西省泾阳)、颍川阳城(今河南登封告成)、太白山(今宁波县东)等地,后到云梦山(朝歌城西15公里)水帘洞隐居讲学,创建中国古代第一座军事学校——“战国军庠”。
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尉缭子;纵横家:苏秦、张仪、毛遂;被誉为商圣的范蠡等。
创作背景《鬼谷子》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周朝衰微,无实际控制能力,中原各国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各国间战争日益加剧。
根据许倬云编写的统计材料,公元前722—前464年的259年中,只有38年没有战争。
各国之间的竞争,也间接带动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于是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出现了,这就是士。
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地位虽然较低,但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才。
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
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
鬼谷子简介资料
![鬼谷子简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4860a3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74.png)
鬼谷子简介资料鬼谷子,姓王名诩,著名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鬼谷子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鬼谷子简介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道号玄微子。
春秋战国时期人,华夏族,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
一说春秋战国卫国朝歌(河南淇县)人 ;一说是战国魏国邺地(河北临漳)人 ;一说陈国郸城(河南郸城县)人。
著名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清溪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常入山采药修道,于嵩山东南学仙。
“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为老学五派之一。
“老学,苏张(苏秦和张仪) 、鬼谷一派,申、韩一派,杨朱一派,庄、列一派,尹文一派。
他通天彻地,人不能及。
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言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修真养性,祛病延年,服食导引,平地飞升。
二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名家尊他为师祖,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
鬼谷子的师尊是世界辩证法之父,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老子。
鬼谷子人物生平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代显赫人物,曾任楚国宰相,身怀旷世绝学,智慧超群,精通百家学问,是纵横家的鼻祖,是著名的道家、思想家、谋略家、兵家、阴阳家、外交家、语言学家、法家、名家、发明家、医学家,更是伟大的教育家。
鬼谷先生培养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李斯、吕不韦、白起、李牧、王翦、甘茂、乐毅、毛遂、赵奢、李悝、徐福等500多位精英,这些弟子进山之前都是无名小卒,出山后个个大放异彩,出将入相,威震天下!左右着当时狼烟四起的战国乱局!身世传奇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家姓赵的和一家姓周的,他们是邻居,赵家经商,周家务农,两家相交甚厚,关系密切。
鬼谷子(道家代表人物、纵横家的鼻祖)
![鬼谷子(道家代表人物、纵横家的鼻祖)](https://img.taocdn.com/s3/m/4f17d4e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1.png)
鬼谷子(道家代表人物、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20年),姓王名诩,又名王禅、王利,号玄微子。
战国楚国人,一说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
华夏族人,一说春秋战国时期卫国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一说是战国时期魏国邺(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人。
根据最新考证,鬼谷子楚国人,生于楚国苦县人(现在河南郸城)周朝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常入山采药修道。
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为老学五派之一。
“老学,苏、张( 指苏秦和张仪) 、鬼谷一派,申、韩一派,杨朱一派,庄、列一派,尹文一派。
”据小说演义中描述称他通天彻地,人不能及。
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言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修真养性,却病延年,服食导引,平地飞升。
二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兵圣,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
鬼谷子的师父是尹喜,尹喜的师父则是老子。
人物生平史书说鬼谷子是长短纵横的谋略家;传奇中说他是神通广大的智者;宗教故事中说他是未卜先知的神仙;民间流传中说他是预测吉凶的命相家。
在文化史上,他是老子徒弟尹喜的徒弟、与孙子、孔子、孟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先哲齐名的学术大家。
关于鬼谷子,有很多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家姓赵的和一家姓周的,他们是邻居,赵家经商,周家务农,两家相交甚厚,关系密切。
后来,赵家经商破产了,周家便慷慨接济,赵家为表真诚的谢意,许诺将女儿许配给了周家。
过了不久,周家父母相继去世,家境败落,作为商人的赵家,悔婚毁约。
周家公子念青梅竹马之情,气恼加相思,竟病亡入黄泉。
赵家女是知情达理的贤惠女子,闻其噩耗,赶到周家公子坟前,悲号不止,因哀痛过度,竟哭昏过去,恍惚中,好像有周家公子要求她把坟前的一株稻谷带回家去。
赵家女苏醒后,见身边确有稻谷一株,她真的带回去,淘米吃了,以后赵家女怀孕,生下一个男孩,健康成长,成了一个聪明的男子汉,这就是鬼谷子。
鬼谷子属于哪个家
![鬼谷子属于哪个家](https://img.taocdn.com/s3/m/cfef973a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5.png)
鬼谷子属于哪个家鬼谷子属于哪个家鬼谷子,王氏,名诩,一作王禅,华夏族,籍贯存争议,有多地相争,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创始人,战国时代传奇人物。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鬼谷子属于哪个家,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鬼谷子属于诸子百家中的纵横家。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道号玄微子。
著名谋略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曾亲授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四大弟子,皆战国时期风云人物。
他被后世尊为“谋圣”,他隐于世外,将天下置于棋局,弟子出将入相,决定列国存亡,推动着历史的走向!不谋之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纵横,指合纵、连横。
《韩非子》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合纵,几个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一个强国。
连横,一个强国与敌对集团的一个或几个结成一个或多个联盟,以达到分化瓦解对方,各个击破的目的。
纵横家,即是擅长此术的策辩之士。
纵横家是中国历史上一群特殊的外交家、政治家。
《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之一。
在当时诸侯割据,王权岌岌可危的时代,他们采用分化、利用、联合等手段,以达到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的目的。
他们以布衣之身游说诸侯,以三寸不烂之舌退百万雄师,其超人的思维、智谋、策略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由于纵横家在诸侯割据时代发挥的特殊作用,习鬼谷纵横术者日多,著名的'有十余人,如苏秦、张仪、甘茂、司马错、乐毅、范雎、蔡泽、邹忌、毛遂、丽食其、蒯通等。
领略纵横家的风采,其最佳途经莫过于领略他们的滔滔辩辞。
纵横家的辩辞具有“攻心”的实用性。
他们洞悉游说的关键,扬长避短,对“症”下“说”,所以能无往而不胜。
此外,纵横家的言论纵横捭合、机锋百出,读来酣畅淋漓。
而在游说技巧的背后,纵横家深谙权谋之术、霸王之道、用人之法和处世之策,这在《鬼谷子》等纵横家经典中也多有体现。
鬼谷子全文
![鬼谷子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76b1d895a216147916112813.png)
《鬼谷子》一书,博大精深,充溢着权谋策略的智慧,饱含着言谈辩论的技巧,蕴含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划时代的思想凝聚。
《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纵横学派流传下来的唯一部子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杂家类》的小序有云:“衰周之季,百氏争鸣,立说著书,各为流品,《汉志》所列备矣。
或其学不传,后无所述;或其名不美,人不肯居。
故绝续不同,不能一概。
后人著录,株守旧文,于是墨家仅《墨子》、《晏子》二书,名家仅《公孙龙子》、《尹文子》、《人物志》三书;纵横家仅《鬼谷子》一书。
”《鬼谷子》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七篇。
三篇内容明显杂有佛、道思想,极可能是后人伪托增益。
上、中两卷形虽划分,实为一体,篇与篇在内容上互相关连。
但《鬼谷子》这十四篇中,每十三篇“转丸术”已经兵传。
《鬼谷子》捭阖第一纵观古今历史,可知圣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是要成为众人的先导。
通过观察阴阳两类现象的变化来对事物作出判断,并进一步了解事物生存和死亡的途径。
计算和预测事物的发展过程,通晓人们思想变化的规律,揭示事物变化的征兆,从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
所以,圣人在世界上的作用始终是一样的。
事物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然而都各有自己的归宿:或者属阴,或者归阳;或者柔弱,或者刚强;或者开放,或者封闭;或者松驰,或者紧张。
所以,圣人要始终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度量对方的智谋,测量对方的能力,再比较技巧方面的长处和短处。
至于贤良和不肖,智慧和愚蠢,勇敢和怯懦,都是有区别的。
所有这些,可以开放,也可以封闭;可以进升,也可以辞退;可以轻视,也可以敬重,要靠无为来掌握这些。
考察他们的有无与虚实,通过对他们嗜好和欲望的分析来揭示他们的志向和意愿。
适当贬抑对方所说的话,当他们开放以后再反复考察,以便探察实情,切实把握对方言行的宗旨,让对方先封闭而后开放,以便抓住有利时机。
或者开放,使之显现;或者封闭,使之隐藏。
开放使其显现,是因为情趣相同;封闭使之隐藏,是因为诚意不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横学派《鬼谷子》译文《鬼谷子》一书,博大精深,充溢着权谋策略的智慧,饱含着言谈辩论的技巧,蕴含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划时代的思想凝聚。
《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纵横学派流传下来的唯一部子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杂家类》的小序有云:“衰周之季,百氏争鸣,立说著书,各为流品,《汉志》所列备矣。
或其学不传,后无所述;或其名不美,人不肯居。
故绝续不同,不能一概。
后人著录,株守旧文,于是墨家仅《墨子》、《晏子》二书,名家仅《公孙龙子》、《尹文子》、《人物志》三书;纵横家仅《鬼谷子》一书。
”《鬼谷子》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七篇。
三篇内容明显杂有佛、道思想,极可能是后人伪托增益。
上、中两卷形虽划分,实为一体,篇与篇在内容上互相关连。
但《鬼谷子》这十四篇中,每十三篇“转丸术”已经兵传。
【《鬼谷子》捭阖第一】纵观古今历史,可知圣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是要成为众人的先导。
通过观察阴阳两类现象的变化来对事物作出判断,并进一步了解事物生存和死亡的途径。
计算和预测事物的发展过程,通晓人们思想变化的规律,揭示事物变化的征兆,从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
所以,圣人在世界上的作用始终是一样的。
事物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然而都各有自己的归宿:或者属阴,或者归阳;或者柔弱,或者刚强;或者开放,或者封闭;或者松驰,或者紧张。
所以,圣人要始终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度量对方的智谋,测量对方的能力,再比较技巧方面的长处和短处。
至于贤良和不肖,智慧和愚蠢,勇敢和怯懦,都是有区别的。
所有这些,可以开放,也可以封闭;可以进升,也可以辞退;可以轻视,也可以敬重,要靠无为来掌握这些。
考察他们的有无与虚实,通过对他们嗜好和欲望的分析来揭示他们的志向和意愿。
适当贬抑对方所说的话,当他们开放以后再反复考察,以便探察实情,切实把握对方言行的宗旨,让对方先封闭而后开放,以便抓住有利时机。
或者开放,使之显现;或者封闭,使之隐藏。
开放使其显现,是因为情趣相同;封闭使之隐藏,是因为诚意不一样。
要区分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就要把那些计谋研究明白,计谋有与自己不相同的和相同的,必须有主见,并区别对待,也要注意跟踪对方的思想活动。
如果要开放,最重要的是考虑周详;如果要封闭,最重要的是严守机密。
由此可见周全与保密的重要,应当谨慎地遵循这些规律。
让对方开放,是为了侦察他的真情;让对方封闭,是为了坚定他的诚心。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对方的实力和计谋全部暴露出来,以便探测出对方的各方面的程度和数量。
圣人会因此而用心思索,假如不能探测出对方的程度和数量,圣人会为此而自责。
因此,所谓开放,或者是要自己出去;或者是让别人进来。
所谓封闭,或者是通过封闭来自我约束;或者是通过封闭使别人被迫离开。
开放和封闭是世界上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开放和封闭都是为了使事物内部对立的各方面发生变化,通过一年四季的开始和结束使万物发展变化。
不论是纵横,还是离开、归复、反抗,都必须通过开放或封闭来实现。
开放和封闭是万物运行规律的一种体现,是游说活动的一种形态。
人们必须首先慎重地考察这些变化,事情的吉凶,人们的命运都系于此。
口是心灵的门面和窗户,心灵是精神的主宰。
意志、情欲、思想和智谋都要由这个门窗出入。
因此,用开放和封闭来把守这个关口,以控制出入。
所谓“捭之”,就是开放、发言、公开;所谓“阖之”,就是封闭、缄默、隐匿。
阴阳两方相谐调,开放与封闭才能有节度,才能善始善终。
所以说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嗜好、财货、得意、情欲等,属于“阳”的一类事物,叫做“开始”。
而死亡、忧患、贫贱、羞辱、毁弃、损伤、失意、灾害、刑戮、诛罚等,属于“阴”的一类事物,叫作“终止”。
凡是那些遵循“阳道”的一派,都可以称为“新生派”,他们以谈论“善”来开始游说;凡是那些遵循“阴道”的一派,都可以称为“没落派”,他们以谈论“恶”来终止施展计谋。
关于开放和封闭的规律都要从阴阳两方面来试验。
因此,给从阳的方面来游说的人以崇高的待遇,而给从阴的方面来游说的人以卑下的待遇。
用卑下来求索微小,以崇高来求索博大。
由此看来,没有什么不能出去,没有什么不能进来,没有什么办不成的。
用这个道理,可以说服人,可以说服家,可以说服国,可以说服天下。
要做小事的时候没有“内”的界限;要做大事的时候没有“外”的疆界。
所有的损害和补益,离去和接近,背叛和归附等等行为,都是运用阴、阳的变化来实行的。
阳的方面,运动前进;阴的方面,静止、隐藏。
阳的方面,活动显出;阴的方面,随行潜入。
阳的方面,环行于终点和开端;阴的方面,到了极点显就反归为阳。
凡是凭阳气行动的人,道德就与之相生;凡是凭阴气而静止的人,开拓势就与之相成。
用阳气来追求阴气,要靠道德来包容;用阳气结纳阳气,要用外力来约束。
阴阳之气相追求,是依据并启和关闭的原则,这是天地阴阳之道理,又是说服人的方法,是各种事物的先异,是天地的门户。
捭阖阴阳之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本道理,是天地间解决万事万物的钥匙。
【《鬼谷子》反应第二】在古代能以“大道”来化育万物的圣人,其所作所为都能与自然的发展变化相吻合。
反顾以追溯既往,再回首以察验未来;反顾以考察历史,再回首以了解当今;反顾以洞察对方,再回首以认识自我。
动静、虚实的原则,如果在未来和今天都得不到应用,那就要到过去的历史中去考察前人的经验。
有些事情是要反复探索才能把握的,这是圣人的见解,不可不认真研究。
人家说话,是活动;自己缄默,是静止。
要根据别人的言谈来听他的辞意。
如果其言辞有矛盾之处,就反复诘难,其应对之辞就要出现。
语言有可以模拟的形态,事物有可以类比的规范。
既有“象”和“比”存在,就可以预见其下一步的言行。
所谓“象”,就是模仿事物,所谓“比”,就是类比言辞。
然后以无形的规律来探求有声的言辞。
引诱对方说出的言辞,如果与事实相一致,就可以刺探到对方的实情。
这就像张开网捕野兽一样,要多设一些网,汇集在一起来等待野兽落入。
如果把捕野兽的这个办法也能应用到人事上,那么对方也会自己出来的,这是钓人的“网”。
但是,如果经常拿着“网”去追逐对方,其言辞就不再有平常的规范,这时就要变换方法,用“法象”来使对手感动,进而考察对方的思想,使其暴露出实情,进而控制对手。
自己返过去,使对手返回来,所说的话可以比较类推了,心里就有了底数。
向对手一再袭击,反反复复,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过说话反映出来,圣人可以诱惑愚者和智者,这些不必再怀疑。
古代善于从反面听别人言论的人,可以改变鬼神,从而刺探到实情。
他们随机应变很得当,对对手的控制也很周到。
如果控制不周到,得到的情况就不明了,得到的情况不明了,心里底数就不全面。
要把模仿和类比灵活运用,就要说反话,以便观察对方的反映。
想要讲话,反而先沉默;想要敞开,反而先收敛;想要升高,反而先下降;想要获取,反而先给与。
要想了解对方的内情,就要善于运用模仿和类比的方法,以便把握对方的言辞。
同类的声音可以彼此呼应,合乎实际的道理会有共同的结果。
或者由于这个原因,或者由于那个原因;或者用来侍奉君主,或者用来管理下属。
这就要分辨真伪,了解异同,以分辨对手的真实情报或诡诈之术。
活动、停止,言说、沉默都要通过这些表现出来,喜怒哀乐也都要借助这些模式,都要事先确定法则。
用逆反心理来追索其过去的精神寄托。
所以就用这种反听的方法。
自己要想平静,以便听取对方的言辞,考察事理,论说万物,辨别雄雌。
虽然这还不是事情本身,但是可以根据轻微的征兆,探索出同类的大事。
就像刺探敌情而深居敌境一般,要首先估计敌人的能力,其次再摸清敌人的意图,像验合符契一样可靠,像蛇一样迅速,像后羿张弓射箭一样准确。
所以要想掌握情况,要先从自己开始,只有了解了自己,然后才能了解别人。
对别人的了解,就像比目鱼一样没有距离;掌握对方的言论就像声音与回响一样相符;明了对方的情形,就像光和影子一样不走样;侦察对方的言辞,就像用磁石来吸取钢针,用舌头来获取焦骨上的肉一样万无一失。
自己暴露给对方的微乎其微,而侦察对手的行动十分迅速。
就像阴变阳、又像阳转阴、像圆变方,又像方转圆一样自如。
在情况还未明朗以前就用圆略来诱惑对手,在情况明朗以后就要用方略来战胜对方。
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无论是向左,还是向右,都可用这个方法来对待。
如果自己不事先确定策略,统帅别人也无法步调一致。
做事没有技巧,叫做“忘情失道”,自己首先确定斗争策略,再以此来统领众人,策略要不暴露意图,让旁人看不到其门道所在,这才可以称为“天神”。
【《鬼谷子》内揵第三】君臣上下之间的事情,有的距离很远却很亲密,有的距离很近却很疏远。
有的在身边却不被使用,有的在离去以后还受聘请。
有的天天都能到君主眼前却不被信任,有的距离君主十分遥远却听到声音就被思念。
凡是事物都有采纳和建议两方面,平常的东西都与本源相连结。
或者靠道德相连结,或者靠朋党相连结,或者靠钱物相连结,或者靠艺术相连结。
要想推行自己的主张,就要做到想进来就进来,想出去就出去;想亲近就亲近,想疏远就疏远;想接近就接近,想离去就离去;想被聘用就被聘用,想被思念就被思念。
就好像母蜘蛛率领小蜘蛛一样,出来时不留洞痕,进去时不留标记,独自前往,独自返回,谁也没法阻止它。
所谓“内”就是采纳意见;所谓“揵”就是进献计策。
想要说服他人,务必要先悄悄地揣测;度量、策划事情,务必要循沿顺畅的途径。
暗中分析是可是否,透彻辨明所得所失,以便影响君主的意向。
以道术来进言当应合时宜。
以便与君主的谋划相合。
详细地思考后再来进言,去适应形势。
凡是内情有不合时宜的,就不可以实行。
就要揣量切摩形势,从便利处入手,来改变策略。
用善于变化来争取被采纳,就像以门管来接纳门楗一样顺当。
凡是谈论过去的事情,要先有顺畅的言辞,凡是谈论未来的事情要采用容易、变通的言辞。
善于变化的人,要详细了解地理形势,只有这样,才能沟通天道,化育四时,驱使鬼神,附合阴阳,牧养人民。
要了解君主谋划的事情,要知晓君主的意图。
所办的事情凡有不合君主之意的,是因为对君主的意图还有不了解的地方。
意见一致了,而不能密切结合是因为只停留于表面亲近,而背地里还有距离。
如果与君主的意见没有吻合的可能,圣人是不会为其谋划的。
所以说,与君主相距很远却被亲近的人,是因为能与君主心意暗合;距离君主很近却被疏远的人,是因为与君主志向不一;就职上任而不被重用的人,是因为他的计策没有实际效果;革职离去而能再被反聘的人,是因为他的主张被实践证明可行;每天都能出入君主面前,却不被信任的人,是因为他行为不得体;距离遥远只要能听到声音就被思念的人,是因为其主张正与决策者相合,正等他参加决断大事。
所以说,在情况还没有明朗之前就去游说的人,定会事与愿违,在还不掌握实情的时候就去游说的人,定要受到非议。
只有了解情况,再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方法,这样去推行自己的主张,就可以出去,又可以进来;既可以进谏君主,坚持己见,又可以放弃自己的主张,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