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易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原卷
专题1.1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易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原卷
第1章 人口的变化第1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一、选择题读下图,完成1—2题。
1.1900—2050年,全球人口增长速度 A .越来越快B .越来越慢C .先加快后减慢D .先减慢后加快2.全球新生人口多来自亚洲,主要原因是该大洲 A .人口出生率最高B .人口基数最大C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D .人口死亡率最低下图为某区域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图,Ⅰ—Ⅳ表示人口增长的不同阶段。
读图,完成3—5题。
时间 低高a bcIIIIIIIV3.a 、b 、c 曲线分别表示A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B .人口死亡率 人口出生率 人口总数量C .人口总数量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D .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4.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处于A.Ⅰ阶段B.Ⅱ阶段C.Ⅲ阶段D.Ⅳ阶段5.一些国家人口增长处于Ⅳ阶段,死亡率却有所回升,原因主要是A.医疗卫生条件下降B.传染性疾病蔓延C.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D.人口老龄化加剧下图为2009年俄罗斯的人口金字塔图,其中人口总数约l亿4千万,死亡率为15‰。
读图,完成6—7题。
6.与俄罗斯人口自然增长特点最相似的是A.印度B.中国C.德国D.肯尼亚7.图中20—30岁人口比重大,主要原因是A.社会稳定,政策鼓励B.经济发展快,生活水平高C.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D.与45—55岁的人群有关下图是M、N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
读图,完成8—9题。
8.M、N两国分别属于A.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B.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C.发达国家、发达国家D.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9.下列关于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M、N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同步变化B.M国比N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年代早C.1850年N国人口增长模式类型是现代型D.1950年M国人口增长模式类型是过渡型下图示意1970年至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含预测)。
据此完成10—11题。
10.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A.1980年B.2015年C.2025年D.2040年11.为解决即将到来的我国劳动人口数量负增长问题,国家应A.适度放宽生育政策B.提前职工退休年龄C.取消计划生育国策D.鼓励农民工进城二、非选择题12.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第01章 人口的变化-学易试题君之单元测试君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考试版)
地理 第1页(共8页) 地理 第2页(共8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密★启用前|学科网试题命制中心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必修2(第1章)章末检测(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第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选择题(共25题,50分)下图为四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1—3题。
1.③地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A .1%B .1.5%C .4%D .3%2.④地目前处于人口增长模式中哪一阶段 A .原始型 B .传统型C .现代型D .无法判断3.缓解①地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A .开发劳务市场B .实行计划生育C .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D .加大教育投入读世界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完成4—5题。
4.关于图中信息判读,正确的是A .与发达国家相比,近50年来发展中国家出生率下降更快B .与发达国家相比,图示时间内发展中国家死亡率始终高C .图示时间内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D .图示时间内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 5.2005年之后A .发达国家总人口将趋于减少B .发达国家的死亡率将进一步下降C .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D .发展中国家总人口将继续增长下图为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某市迁入人口的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
第01章 人口的变化-学易试题君之单元测试君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参考答案)
1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必修2(第1章)
章末检测·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C A D D C C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A B A B A A C D 21 22 23 24 25 A
C
D
C
D
26.【答案】(1)美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均寿命不断提高。
(4分) (2)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4分)
(3)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阳光充足,环境污染较少。
(6分)
(4)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大,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将使美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减小。
(4分)
(3)①地区间收入差距(或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②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③户籍制度的改革。
(4分)
(4)变小。
原因:①通过区域间合作,环境条件得以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变大(或理论承载密度变大);②通过人口迁移或流动,降低了这些省区的实际人口密度。
(4分)
28.【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
(任选2点)(4分) (2)防治土地沙漠化;加速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结合;发展经济。
(4分)学科~网
(3)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因此应控制人口;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6分)。
一师一优课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1.2《人口的空间变化》6 Word版含答案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利用资料或图表,就具体的世界或地区人口迁移特点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运动与发展的观点,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三、教学难点:理解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伊拉克战争带来的难民潮,珠江三角洲的民工潮等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的数量变化,主要学习了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事实上,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既包括自然增减,还包括——板书:一、人口迁移1.概念问:什么是人口迁移?生: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教师引导区分概念:人口移动和人口迁移)师:对。
在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口迁移已经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按是否跨越国界而划分的两种形式: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板书:2.国际人口迁移(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填下表)古代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板书:3.国内人口迁移生:我国古代的人口迁移,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
由于自己自足的经济十分脆弱,加之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影响,人民难以安居乐业,不得不背井离乡大批迁移。
问:那么我国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人口迁移又有什么特点?(活动探究)学生阅读教材图1.8思考:新中国成立到1986年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相比,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有什么变化?(教师引导分析并归纳填写下表)而且频率加快,使各地区人们的交往更加密切。
而这种人口迁移调节了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教学后记。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同步练习卷:1.2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8·山东临沂期中)下图为我国主要省(市)流入人口占比示意图(2014年数据)。
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信息反映出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A.从山地高原到平原地区B.从西部地区到东部地区C.从内陆地区到沿海地区D.从发达地区到落后地区2.人口流动对浙江省的主要影响是()A.人口容量提升B.城市化水平降低C.城乡差距加大D.人口老龄化减缓答案 1.C 2.D(2018·宁夏育才中学第三次月考)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春运是一道特殊的风景。
2017年春运期间,360网站发布了《2017年春运网络购票大数据报告》,下图为2017年我国春运网络购票十大出发城市统计图。
据此完成3~4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我国春运出发地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区()A.乡村生态良好,吸引城市居民B.侨乡众多,海外游客迅猛增加C.经济发展较快,外来人口较多D.气候温暖,来此越冬人数增加4.北京成为2017年春运网络购票十大出发城市中唯一的北方城市,其原因与南方地区不同的是()A.历史文化名城,游客比重大B.环境优美,吸引外来人口C.高等院校云集,返乡学生多D.经济发达,劳动力需求量大答案 3.C 4.C(2018·湖南湘中名校联考)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至2015年累计减少1 300万人,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2015年,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
据此完成5~6题。
5.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直接原因是()A.外出务工时间过长B.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降低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D.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6.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对我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B.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C.加快经济的增长速度D.促进第一产业发展答案 5.D 6.B(2018·泰安检测)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1.2《人口的空间变化》3 Word版含答案
《人口的空间变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2018·衡水考试)下图示意美国人口迁移情况,图中箭头的含义分别是:①亚洲人口迁往美国;②美国人口迁往亚洲;③国内人口由东北部迁往南部“阳光地带”;④国内人口由其他地区迁往东北部。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现象,造成美国人口机械增长率呈增长态势,这说明各类人口迁移在数量上( )A.①<②B.①>②C.③<④ D.③>④2.图中国内人口迁移对美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是( )A.南部地区就业压力加大B.东北部地区养老负担加重C.南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快D.东北部地区人才流失严重解析:第1题,美国二战前为人口迁入国,二战后也是人口迁入国,人口迁入远大于人口迁出,即①>②。
第2题,美国国内的老年人口由东北部向南部“阳光地带”迁移,造成南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快。
答案:1.B 2.C(2018·衡水中学考试)下图为“我国某市2018年人口统计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与户籍人口相比,该市的流入人口( )A.女性人口比重较大B.老年人口比重较大C.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小D.青少年人口比重较大4.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主要是( )A.使该市的环境压力增大B.降低了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C.使该市就业总人口减少D.使该市人口死亡率上升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知该市流入人口性别比较低,说明女性人口比重较大,流入的劳动人口比重较大,老年人口比重较小。
第4题,从流入该市人口以16~64岁的劳动人口为主,会使该市环境压力增大,就业压力加大,人口自然增长率会上升,人口死亡率会下降。
答案:3.A 4.A(2018·东莞七中期中)下图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① B.②C.③ D.⑥6.近年来,叙利亚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A.① B.②C.④ D.⑤7.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① B.②C.④ D.⑥解析:第5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吸引大量内地民工迁入。
高一下学期人教版地理必修2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同步习题 Word版含解析
高一下学期人教版地理必修2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同步习题 2018年2月24日,高德地图发布《2018春运出行大数据报告》,该报告显示,2018年春节期间我国十大“空城”为北京、广州、合肥、重庆、哈尔滨、东莞、沈阳、长春、上海、武汉。
据此回答1一2题。
1.春节期间这十大城市的人口变化主要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流动C.省(区、市)内人口迁移D.县际人口流动2.导致十大“空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受传统思想影响B.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C.农村经济发展快D.农村道路设施完善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3-4题。
注:箭头的粗细表示移民人数的多少。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拉丁美洲到北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动是北美三大移民流之一B.由贫穷区域流人富裕区域是国际劳动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C.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D.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4.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 )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亚洲下图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图,据此回答5-7题。
5.影响美国老年人由东北部向南部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A.①B.③C.④D.⑥6.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②B.③C.⑤D.⑥7.新疆成为人口净迁入区的主导因素是( )A.①B.②C.⑤D.⑥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8~2题。
8.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 )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9.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下面图甲为某年A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图乙为该年A市从业人员构成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关于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人口迁入A市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B.15-29岁迁入人口中女性的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C.该市外来人口数量大于本地人口数量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11.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可能有( )①缓解了人地矛盾②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③促进了该市的产业结构调整④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人口迁移差额率是指某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迁入率与人口迁出率之差。
专题1.2 人口的空间变化讲-2018学年高一地理同步课堂必修2 含解析1 精品
【核心突破】【核心要点1】 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的分类人口迁移包括三大要素:空间移动,居住地变更,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
按照空间移动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 国际人口迁移【方法技巧】图文解读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迁移的概念中包含了三大要素,三者缺一不可:(1)空间移动:只有发生空间移动的人口现象才能构成人口迁移。
(2)居住地的变更:即迁移发生前后,人们的居住地各不相同,行政区域界线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了迁移。
(3)时间限度: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的移动,才被称作人口迁移。
关于这个时间限度,目前没有统一标准,习惯上限定在特定的时间内,如1年、5年或10年,甚至更长,也可以是终生。
上图中,A、B、C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地区,其中: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1→A2,C1→C2;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1→B1,A1→C2,C1→A2,C1→B1。
【典例剖析】【例1】下图表示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各大洲人口的叙述是A.a大洲的人口增长模式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B.e大洲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C.c大洲这30年的人口出现了负增长D.d大洲这30年的人口增长率最高(2).c大洲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A.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资源不足 B.人口素质高,但缺乏环保意识C.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D.女性比例小,人口生育率低(3).关于b和d两大洲人口迁移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战前都是以人口迁入为主B.二战前都是以人口迁出为主C.二战后都是以人口迁入为主D.二战后都是以人口迁出为主【答案】(1)B (2)A (3)A【针对练习】1.读“二战前后人口迁移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注:图中箭头表示人口迁入或迁出的方向)(1)在北美两侧横线上加绘两个箭头,以表示其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
(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分别是: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专题1-2 人口的空间变化测-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同步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测试时间 45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每小题4分,15小题,共60分)下图是根据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示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B.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D.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选D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到限制,随着东北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北大荒”的开发,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地迁入大批人口。
下图中的人口迁移差额率指人口迁移数与总人口的比例,正值为迁入。
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四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A.甲、丙 B.乙、丁 C.丙、丁 D.甲、丁5.如果甲、乙、丙、丁各代表一个国家,则下面四组国家中最可能的是( ) A.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德国、日本B.美国、德国、阿根廷、匈牙利C.日本、中国、越南、匈牙利D.科威特、索马里、葡萄牙、德国6.最有可能反映美国东北部人口变动情形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
专题1-2 人口的空间变化测-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同步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2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测试时间 45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1~2题。
注:箭头的粗细表示移民人数的多少。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拉丁美洲到北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动是北美三大移民流之一B.由贫穷区域流向富裕区域是国际劳动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C.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D.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2.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多的是( )A.欧洲B.非洲C.北美洲 D.亚洲【答案】 1.C 2.D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三个新卫星城之一,其定位是京津城际发展走廊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近年来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读“亦庄城镇人口构成比例图”,完成3~4题。
3.亦庄新增城镇人口的主要来源包括( )①中心城区迁出人口②本地区原有农业人口③来京务工人员④外国留学生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4.影响亦庄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生态环境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答案】 3.C 4.A读“浙江省某市迁入人口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回答5~6题。
5.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密度B.政治因素C.生态环境D.经济因素6.关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B.增加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C.减小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D.加大了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文化差异【答案】 5.D 6.A【解析】第5题,从年龄段看,20~34岁人口迁移数量大,主要是为了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和收入。
第6题,人口迁移增加了迁入地的环境压力,降低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增加了迁入地人口数量,增加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减小了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文化差异。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地理必修2 第一单元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习题精选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地理必修2高一下学期第一单元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习题精选一、单选题读“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A.①B.②C.③D.④2.③~④时期人口迁入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B.该城市经济水平持续下降C.该城市房价增长快D.该城市产业升级和转移日本政府眼下最为担心的是:在不久的将来,日本也许会沦为“幽灵国度”——其实,“幽灵城市”一词已然悄悄的成为了时下日本的流行语。
目前,日本国内有约800万套空宅(住过后空置的房屋),且空宅数量仍在快速增长,预计15年后将突破2000万套的大关。
另一方面,日本饮酒作乐的酒吧的数量,也由25年前的约25万家减少到了现如今的5万家左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导致近年来日本酒吧数量急剧减少的根本原因是()A.家庭观念越来越强B.经济在不断萎缩衰退C.老龄化越来越严重D.出国工作的青壮年越来越多4.受上述情况影响,目前日本的空宅数量在急剧增长,其原因最可能是()A.人们大量购房保值B.房屋变卖转让要支付的费用高C.经济衰退导致人们的购买能力不足D.老房子质量差,配套设施不完善我国某城市2000~2013年人口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最少的是A.2003年B.2006年C.2009年D.2012年6.该城市人口变动将导致A.老龄化的进程延缓B.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减轻C.平均预期寿命缩短D.文化和价值取向趋向单一7.该城市是A.武汉B.重庆C.上海D.西安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
下图是我国未来100年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B.城市的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C.农村环境好,人口寿命长D.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农村9.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产生的影响是A.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B.可促进我国逆城市化C.可提高农村土地的综合利用程度D.城乡间经济差异将逐渐缩小10.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消失大约在A.2020年B.2045年C.2060年D.2075年根据图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新高考专版2018_2019年高一地理专题01人口的数量变化同步有效作业必修2含解析
专题01 人口的数量变化一、基础主干知识理解和牢记【学法提示】课前预习教材,提炼学习重点,做预习笔记;课堂听课理解知识,补充和完善笔记;画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内容】1.人口的自然增长(1)关于“三率”自然增长率1:是指一年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年平均总人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
自然增长率2: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可以为正值、零或负值。
出生率:指某地在一个时期之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它反映出人口的出生水平,一般用千分数来表示。
(2016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95‰)死亡率:在某地一个时期内的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平均总人数之比率。
(2016年,我国人口死亡率为7.09‰)(2)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特点农业革命前(采猎文明时期):人口数量少,极其缓慢增长;农业革命时期:人口数量总体来说在增加,但后期速度减慢甚至停止增长.工业革命时期: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过去的100年全球人口数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2017年,全球人口数量约75亿)(3)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或空间差异)特点及原因。
特点:第一,人口自然增长地区上不平衡。
第二,欧洲、大洋洲和北美洲地区的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
一些国家出现人口负增长。
第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自然增长率高。
但国家之间自然增长有差异,如日本、中国等自然增长率较低。
第四,整个世界人口增长在20世纪70年代后趋缓。
原因:发达国家的原因:增长速度缓慢甚至负增长,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转变;文化教育程度高;经济高度发展。
如俄罗斯、德国、日本。
发展中国家的原因:增长速度很快,今后趋于缓慢,原因是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控制人口政策。
如中国、印度。
(4)工业革命以来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生产力水平提高,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医疗服务完善,死亡率下降;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对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5)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人口增长趋缓的原因。
专题1.3人口的合理容量学易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原卷(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第1章人口的变化第3节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读某城市某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城市2013年的人口容量为A.351万B.105.6万C.97.3万D.85.4万2.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A.土地资源B.市政C.教育D.劳动就业环境人口容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读下图,完成3—5题。
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消费水平B.环境C.技术D.资源4.下列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与其呈负相关的是A.地区消费水平B.地区开放程度C.科技水平D.资源5.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A陕西省北部白于山区39.2万人因干旱缺水和水质差而陷入贫困。
2011年陕西省政府决定将他们搬迁到城镇周边,中心村附近或其他城市。
据此完成6—7题。
6.影响白于山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资源B.科学技术C.消费水平D.开放程度7.促成此次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是A.矿产枯竭B.经济落后C.政策扶持D.教育需求中国科学院发表的《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
据此完成8—10题。
8.报告中所指“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A.环境承载力B.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C.人口合理容量D.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9.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科技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关系的是10.为提高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持续扩大耕地面积C.不断增大城市用地面积D.加大资源开发力度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
下图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
专题12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易试题君之K三关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
B.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D.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
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参考答案】1.B 2.C 【全解全析】1.图中的竖轴表示每年各个国家的人口迁入量,不难看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个发展中 国家都是负值,说明发展中国家人口是迁出的趋势,而发达国家是人口迁入的趋势。故选 B。 2.人口迁移缓解了迁入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增加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减 轻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有较大帮助。故选 C。
老人负担过重
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利于“三农”问题
大,环境质量下降
的最终解决
6
读我国不同时期部分省(区、市)人口迁移率分布图(人口迁移率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人口迁入、 迁出的绝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区平均人口数之比),回答 1—2 题。
1.下列关于 2005—2010 年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江西迁出率最高
重点三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民工潮与民工荒
民工潮
民工荒
时间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
2004 年初开始
迁移方向
由中西部地区迁往东部沿海地区
“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 业聚集地区迁回中西部
原因
经济发展速度快,收入 收入低,农村劳动 工资待遇低、劳动强 产业转入,农业
②本地区原有农业人口 ④外国留学生 B.②③④ D.①②④
B.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3
【参考答案】1.C 2.A 【全解全析】1.亦庄是北京市的卫星城,作用是分散北京市的城市职能,控制大城市的规模,所 以卫星城的建立,中心城区相关的人口会迁出,①对;随着亦庄的发展,卫星城的规划完善,当地 的原有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②对;卫星城的兴建,带来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待遇条件, 会吸引来京务工人员来此就业,③对;外国留学生主要是到大学求学,亦庄是经济技术开发区,不 是高等院校,不会有太多留学生到来,④错。故选 C。 2.亦庄是经济技术开发区、卫星城,可以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待遇条件,所以影响人口 迁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故选 A。
《课时同步君》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人教必修2-1.2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时同步君》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人教必修2-1.2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读二战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二战后,人口A.都为发达国家迁往发展中国家B.都为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C.主要由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D.主要由南半球国家迁往北半球国家2.下列地区中,二战前、后一直以人口迁入为主的是A.欧洲B.北美C.拉美D.亚洲读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
回答下面小题。
3.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A.自然因素B.婚姻因素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4.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下图为某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与空间转移的流向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该年中国农村劳动力( )A.主要向第一、第二产业转移B.主要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C.以县外、省外转移为主D.主要向沿海省区转移6.我国农村劳动力空间转移类型中最主要的类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 ) A.缓解流出区人口压力,加强地区间联系B.弥补流入区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化水平C.易出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D.加快乡镇企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候鸟老人”是指季节性居住在某个城市,随季节变化而迁移的老人。
近几年来,在海南省三亚市生活的“候鸟老人”数量出现随季节而大幅度变化的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B.文化因素C.气候因素D.婚姻家庭因素8.三亚市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季节,可能出现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9.“候鸟老人”现象可能对三亚产生的影响是A.促进玩具销售业的繁荣B.妨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C.加快房屋价格上涨D.造成劳动适龄人口不足二、综合题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地理人教版(期末复习)
1
6月10日
每周一测
下表是第五次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读下表,回答1—2题
1.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人口增长正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阶段
B .我国15~59岁人口比重非常高,因此我国还未进入老龄化阶段
C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面积增大、非农产业增多
D .我国正面临净增人口多、人口老龄化和就业压力大等问题
2.从第五次人口普查到第六次人口普查短短的10年,广东人口跃居全国第一,其最直接原因是 A .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
B .工业化、城市化的高度发展
C .流动人口的增多
D .放开二胎,人口自然增长加快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图为某省区环境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
读图完成3—5题。
地理高一必修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训练题
地理高一必修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训练题2019学年地理高一必修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训练题地理学以往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今天已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
小编准备了地理高一必修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训练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第1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国家中,人口数量呈负增长的是()A.中国B.尼日利亚C.印度尼西亚D.日本2.传统型人口再生产模式的特点是()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极高出生率、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来源:]3.人口再生产模式决定于()A.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总数B.出生率、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D.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4.人口再生产模式中,原始型与传统型的共同之处是()人增加12.我国五一、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13.下列各组国家中,都属于典型移民国家的是()A.美国、德国B.南非、埃及C.日本、澳大利亚D.加拿大、新西兰14.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量较少的原因是()①国家实行计划经济;②经济发展速度快,各地区生活水平相差不大;③交通条件落后;④国家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15.近年来,我国人口迁移不仅数量增加,频率加快,空间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A.自然环境的变化B.经济重心的改变C.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与方便D.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16.影响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A.经济因素B.气候因素C.战争因素D.交通和通信因素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某城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完成17-18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人口的变化
第2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选择题
读二战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2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二战后,人口
A.都为发达国家迁往发展中国家B.都为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C.主要由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D.主要由南半球国家迁往北半球国家2.下列地区中,二战前、后一直以人口迁入为主的是
A.欧洲B.北美
C.拉美D.亚洲
读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完成3—4题。
3.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自然因素B.婚姻因素
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
4.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A.甲、乙B.甲、丙
C.乙、丙D.乙、丁
下图为某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产业与空间转移的流向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由图可知,该年我国农村劳动力
A.主要向第一、二产业转移B.主要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C.以县外、省外转移为主D.主要向沿海省区转移
6.我国农村劳动力空间转移类型中最主要的类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缓解流出区人口压力,加强沿海与内地联系
B.弥补流入区劳动力不足,提高大城市人口比重
C.易出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
D.加快乡镇企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候鸟老人”是指季节性居住在某个城市,随季节变化而迁移的老人。
近几年来,在海南省三亚市生活的“候鸟老人”数量出现随季节而大幅度变化的现象。
据此完成7—9题。
7.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文化因素
C.气候因素D.婚姻家庭因素
8.三亚市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季节,可能出现在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9.“候鸟老人”现象可能对三亚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玩具销售业的繁荣B.妨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C.加快房屋价格上涨D.造成劳动适龄人口不足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材料二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1)据材料一,指出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方向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描述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3)试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对流出地区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