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案
《最后一片叶子》教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学案教材第五单元《最后一片叶子》《最后一片叶子》教学案教材分析:《最后一片叶子》是一篇短篇小说,发表于1902年,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品。
这篇小说通过写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态人情,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进行了特别的关注,对小人物的心灵和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揭示,构成了小说独特的人文关怀。
教学目标:1、初读文章,把握小说的内容和主题,理清全文情节结构。
2、细读文章,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3、体味欧.亨利小说结尾的妙处。
4、赏读精彩语段,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2、体味欧.亨利小说结尾的妙处。
难点:1、体味欧.亨利小说结尾的妙处。
2、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而关爱他人的生命,乃至不惜付出自己生命的代价的人,更是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永远记住他。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著名小说《最后一片叶子》,让我们共同在感动中洗礼心灵,升华情感。
而诠释这篇闻名中外的作品的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欧•亨利。
(此处提示学生回答)哪位同学可以试着介绍一下欧•亨利呢?(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作小结。
)欧•亨利(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巨匠,出生于美国南部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小镇,干过多种营生,后在银行工作时由于账务上的事于1897年入狱,1901年出狱后在纽约靠写作为生,经常混迹于码头、贫民窟、血汗工场、小酒店和下等剧场。
他的作品反映了底层人民的痛苦,语言幽默,结构巧妙,结局总出人预料。
代表作品还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等。
他的作品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
他和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最后一片叶子》。
(板书题目)二、揭示目标同学们,首先我们一起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案编制实施方案
教学案编制实施方案一、前言。
教学案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蓝本。
教学案的编制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教学案编制实施方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教学案编制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教学案编制的基本原则。
1. 教学案编制应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教学目标的导向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案编制应遵循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3. 教学案编制应注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多样性,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技术。
4. 教学案编制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
5. 教学案编制应注意评价的全面性和多样性,注重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
三、教学案编制的具体步骤。
1. 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编制教学案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测性。
2. 教学内容的选择。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方法的设计。
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验、示范、引导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教学效果。
4. 学习资源的整合。
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实验器材、图书馆等,为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教学评价的设计。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包括作业、测验、考试、实验报告、课堂讨论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
6. 教学方案的调整。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案编制的实施要点。
1. 教学案的编制应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要具体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和细节。
2. 教学案的编制应注重灵活性和多样性,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和方式。
祈使句教学案
祈使句教学案一、引言祈使句是一种常见的语句类型,用于表达命令、请求、建议、劝告等语气。
掌握祈使句的用法对于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至关重要。
本教学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正确使用祈使句。
二、教学目标1. 学习祈使句的定义和用法;2. 掌握祈使句的句式结构;3. 能够正确运用祈使句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三、教学内容1. 祈使句的定义和用法;2. 祈使句的基本句式结构;3. 祈使句的常见用法;4. 祈使句的书面表达技巧。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祈使句的定义和用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教师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思考祈使句的概念,如:"Stop talking!"、"Do your homework."等句子。
教师解释祈使句的定义:祈使句是用来表达请求、命令、劝告、建议等语气的句子。
它的主要特点是主语多省略,动词原形开头。
第二步:讲解祈使句的基本句式结构(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句式结构)示范1:"Listen carefully!"解释:动词开头,省略主语。
示范2:"Please clean the classroom."解释:动词开头,主语不省略,接请某人做某事等形式。
示范3:"Let's play basketball."解释:动词开头,主语为"Let's",表示"让我们一起做某事"。
练习1: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完成以下句子1. (Stand up) and say hello to the teacher.2. (Open the window), it's stuffy in here.3. (Let him go), he needs some time alone.第三步:讲解祈使句的常见用法1. 表示命令或禁止示例:Sit down. Don't touch it.2. 表示请求或建议示例:Please help me. Let's go for a walk.3. 表示劝告或警告示例:Be careful on the road. Don't forget to take your umbrella.第四步:讲解祈使句的书面表达技巧1. 祈使句用于正式信函或公告时,通常使用缩写的形式,如:I'm sorry. → Sorry.示例:Please bring your ID card. → Please bring your ID.2. 在书面表达中,可以使用感叹句、陈述句等结构来增加语气的变化,使文章更加丰富多样。
(完整word版)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观察范围》教学设计案例《观察范围》教学设计 .名称科数学教学对象六年级学生提供者刘有玲目课一课时时一、教材内容分析《观察范围》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一节课,教材创设了猴子观察到的桃子的范围,电灯下的影子,汽车由远及近行驶时,观察物体的范围的变化等学生熟悉的、有趣的情境,这些情境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但学生又很少关注其中是否蕴涵着数学,本节课的内容既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又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同时,教材将眼睛、视线与观察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发展了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联系紧密,并伴随学生的推理、想象、交流、创造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 1)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
(2)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六年级学生( 11—12 岁)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即观察范围的变化站的高看得远,看得范围大;站的低看得近,看得范围小。
2.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模拟等活动中体会到将眼睛、视线与观察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感受到观察范围随着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解让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新课程提出来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图形图像处理的教学设计案
图形图像处理的教学设计案。
摘要本文旨在设计一套适用于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案,该教学案主要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评估与考核等内容。
设计此教学案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学会图形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为日后的工作和研究提供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常用的图像处理方法,并能够在实际工作和项目中应用所学的知识。
关键词:图形图像处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教学考核一、教学目的图形图像处理是一门十分有趣和实用的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理解图像与视频的方法和技术。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的图像处理方法和技术,为他们的日后的工作和研究提供基础。
同时,本课程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并且能够在实际工作和项目中发挥其应用效果。
二、教学大纲1.图像基本处理技术a.图像获取,数字化和预处理b.图像增强和恢复c.图像滤波和去噪d.图像分割和识别2. 图像高级处理技术a.图像融合和重构b.形态学处理和边缘检测c.基于机器学习的图像分类和识别d.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技术3. 应用案例分析a.实际应用案例的讲解b.应用案例的分析和评估c.实验案例的设计和实验操作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 老师通过PPT进行理论授课,解释图像处理方法的原理和技术点。
2.实验操作: 学生通过实验班进行图像处理和实际案例分析操作,深化理解课程内容。
3.课堂讨论: 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课堂讨论,相互探讨课程内容和案例分析。
4.课外学习: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专业书籍、论文和案例分析,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内容。
四、教学评估与考核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和考核主要通过如下方式进行:1.作业评估: 要求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老师将通过课堂考勤、作业表现等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掌握程度。
2.期末考核: 考试内容主要是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的报告撰写,以及实验成果的演示和总结报告。
数学教学方案(优秀4篇)
数学教学方案(优秀4篇)数学教学方案篇一一、活动准备:1、课件长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介绍自己的录音。
2、长方形两张(其中一张边画有四种颜色,一张对边画同一种颜色);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幼儿每人一张(长方形的宽与正方形的边一样长)。
3、“小客人”两个:一个嘴巴是长方形的,一个嘴巴是正方形的。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饼干每人一张。
二、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活动导入:猜一猜。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有4条边、有4个角,而且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
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幼儿回答)(二)基本部分:1、放课件,出示正方形,加深幼儿对正方形的认识。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把它请出来!(出示正方形)原来是正方形,小朋友欢迎它(拍手欢迎)。
正方形娃娃:嗨!小朋友,我是正方形,我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我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师:小朋友,正方形说它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咱们一块来看一看是不是这样。
2、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出示和正方形娃娃一样的正方形,让幼儿通过用和它边一样长的纸条进行量一量,从而感知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通过折一折,知道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引导幼儿讲述正方形的特征)幼儿齐拍手说特征。
师小结: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3、出示长方形娃娃,引导幼儿认识长方形。
师:正方形娃娃还请来了它的一位好朋友,大家看它是谁?(长方形)大家看它和正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讲述)让幼儿通过折一折,知道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知道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引导幼儿讲述长方形的特征)幼儿齐拍手说特征。
师()小结:长方形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
4、幼儿操作,加深认识。
师: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现在请你自己动手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什么样的?它们哪些地方不一样?5、总结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异同点。
等比数列教学案
等比数列教学案篇一:等比数列第一课时教案等比数列的定义教案内容:等比数列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2.理解和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和方法;3.运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授课类型:课时安排:1教学重点: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的探求及运用。
教学难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探求。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等差数列的定义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方法3.公差的确定方法.4.问题:给出一张书写纸,你能将它对折10次吗?为什么?(二)探索新知1.引入:观察下面几个数列,看其有何共同特点?(1)-2,1,4,7,10,13,16,19,(2)8,16,32,64,128,256,(3)1,1,1,1,1,1,1,(4)1,2,4,8,16,263请学生说出数列上述数列的特性,教师指出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例子,如细胞分裂问题.假设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每个细胞都分裂为两个细胞,再假设开始有一个细胞,经过一个单位时间它分裂为两个细胞,经过两个单位时间就有了四个细胞,,一直进行下去,记录下每个单位时间的细胞个数得到了一列数这个数列也具有前面的几个数列的共同特性,这就是我们将要研究的另一类数列——等比数列.2.等比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3.递推公式:an1∶anq(q0)对定义再引导学生讨论并强调以下问题(1)等比数列的首项不为0;(2)等比数列的每一项都不为0;(3)公比不为0.(4)非零常数列既是等比数列也是等差数列;问题:一个数列各项均不为0是这个数列为等比数列的什么条件?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傻儿子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人不识字,他不希望儿子也像他这样,他就请了个教书先生来教他儿子认字,他儿子见老师第一天写“一”就是一划,第二天“二”就是二划,第三天“三”就是三划,他就跑去跟他父亲说:“爸爸,我会写字了,请你叫老师走吧!”这人听了很高兴,就给老师结算了工钱叫他走了。
特殊疑问句教学案
特殊疑问句教学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特殊疑问句的概念和用途;2. 掌握特殊疑问句的基本句型结构;3. 运用特殊疑问句进行实际交流。
二、教学重点1. 特殊疑问句的构成和句型结构;2. 特殊疑问句的一般用法。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演示材料学生准备:纸和笔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特殊疑问句,如“你喜欢什么颜色?”来引入本节课的话题。
请学生回答,并引导他们思考特殊疑问句的特点。
2. 介绍特殊疑问句(1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特殊疑问句的定义和用途。
可以给出一些例句,如“你住在哪里?”、“你几岁了?”等。
并说明特殊疑问句用于询问特定的信息,所以在句子中起到提问的作用。
3. 特殊疑问句的构成与句型结构(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特殊疑问句的构成和句型结构。
重点强调特殊疑问句以疑问词(who, what, when, where, why, how等)开头,并用疑问词引导后续的陈述或疑问内容。
4. 练习特殊疑问句的构成(15分钟)请学生根据给出的疑问词和句子主语填充句子。
例如,给出“___ did you go yesterday?”,学生需填入疑问词“What”。
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疑问词来补全句子。
5. 特殊疑问句的用法(15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特殊疑问句的一般用法。
比如,“where”用于询问地点,“when”用于询问时间,“how”用于询问方式等。
通过例句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6. 实践运用(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组,要求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特殊疑问句的话题,例如,“What do you like to do on weekends?”,然后每个小组成员轮流提问和回答。
7. 总结与延伸(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特殊疑问句的构成和用法。
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运用特殊疑问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导学案和教学设计有什么区别
内容介绍
导学案实施的高级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导学案实施的基础 目标是促进学生高效的掌握知识,为后续学习奠定文化基础,在导学案学设计
参考资料:学路引领
学路引领是新课堂倡导教学模式的重要特征,与旧课堂相比教学设计包含导案和学案两部分,充 分调动了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 操作性的程序。 导学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从教师备课的角度 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存在的问题等环节。 3、目的不同 教学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 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导学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是学生 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内容介绍
1、定义不同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 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 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学习教练肖刚定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 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2、内容不同 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
参考资料:教案学案一体化
教学案一体化是指教师将详细教案简约为学生学案,通过教案学案的有机统一和师生的共同探讨, 完成设定教学目标和知识结构教学的教学活动程序的一种课时计划。教学案一体化可全方位地强 化师生间的交流。
《金属钠的性质》教学案例
钠 的 物 理 性 质 让 学 生 分 组 做 实 验 : 一 小 取 块 金 属 钠 , 滤 纸 吸干 表 面 的煤 用 油 , 小 刀 切 开 , 察 钠 切 面 的 用 观 颜 色 、 泽 。将 钠 暴 露 在 空 气 光 中, 继续 观察 钠切 面颜色 、 泽 光 的变 化 。强 调 实 验 中 的 注 意 事 项 , 后 由学 生 描 述 实 验 现 象 、 然 总结钠的物理性质。 在总结时 , 同学 们 除 了说 出 钠 的 主 要 的 物 理性 质 之外 , 有 还 同 学 说 , 置 一 段 时 间 后 , 面 放 切 变 潮 湿 了 , 出现 了小 气 泡 。 因 并 为 之 前 我 并 没 有 想 到 学 生 会 提 出这个 问 题 , 中不 免 怦 怦乱 心 跳 。我 硬 着 头 皮 , 强迫 自己冷 静 下 来 , 提 出 该 问 题 的 同 学予 以 对 表扬 , 称赞 他观察 认真 细致 , 鼓 励 其他 同 学 向 他 学 习 。接 着 提 示 大家说 因 目前我 们所 学知识 有 限 , 个 问 题 在 这里 并 不 能 马 这 上 解 决 。并 把 这 个 问题 作 为 课 后 思 考 题 要 求 大 家 自 己查 课 本 , 根 据 钠 及 其 化 合 物 的 性 质 给 以 解释 。 点评 : 通过 这个实 验 , ① 锻 炼 学 生 的动 手 能 力 , 察 实 验 现 观 象 的能 力 , 以及 和 他 人 的团 结 合 作能力 。 ② 这 让 我 意 识 到 以 后 再 遇 到突发事件时 , 沉着 、 静 , 要 冷 对 学 生 的 问 题 如 果 不 能 立 即答 复 , 也 不 能 轻 易 否 定 。 可 以 此 为 契 机 , 召 学 生 在 课 下 通 过 一 起 查 号 资料 、 合作探讨来解决问题 。同 时 这 也 要 求 我 以后 在 备 课 时 要 再 认 真 些 , 想 一 想 在 课 堂 中 学 多 生 还 会 提 出 什 么 意外 问题 , 便 以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精选18篇)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精选18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精选18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方案篇1【方案一】〖教学角度〗说读──以多角度的“说”促进对课文的理解。
〖主要教学步骤〗1、播放配乐朗读,凝神、静听、感受。
用概括性语言说感受。
2、自由诵读:教师导引:本文是一首抒情散文诗,也是一幅富有流动感的画。
用描述性语言说画面。
要求展开联想和想像,具体描绘暴风雨孕育图、暴风雨迫近图、暴风雨来临图。
3、教师提出“我为课文配插图”的创意。
学生分组给三幅图配画。
4、展示优秀插图:用解说性语言说“图”。
解说中,教师设疑探讨,如不画海鸥、海鸭、企鹅怎样?画面色彩、比例调配有何特点?三幅图主体与背景有何变化等,以领悟画意,探讨手法,挖掘海燕形象的典型意义。
5、在理解内容、把握形象、明确手法基础上诵读回味。
用抒情性语言表达对海燕的赞颂之情。
【方案二】〖教学角度〗写读──独立感知课文材料,将个性化阅读体验用“写”进行表达。
〖主要教学步骤〗1、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激发朗读兴趣。
2、自由朗读。
要求放声动情,读出诗情、诗意和诗味。
3、组织“写”的层进训练。
分块操作:⑴引导对朗读技巧、语言妙要、手法运用作“赏析式”评写:①读评重点字词句段,就重音、语速、停顿、层次、情感作标注,写朗读要领提示。
②选读喜爱的语句,揣摩品味,写“一句话的品评”。
③研讨对比、烘托、象征手法的妙用。
写“一段话的手法评析”。
⑵就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写”:①给本文拟写副标题;②写一句话的海燕素描;③发表一则“海燕的宣言”;④抒写海燕(或其他海鸟)启示录。
4、写作,交流。
教学设计方案篇2学习目标:1、自由朗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独立读懂课文第二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来写具体的。
3、在同学互相学习,质疑、解疑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自选商场的特点。
(完整版)“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一、“教学案”与“导学案”:“教学案”与“导学案”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师生公用的一种文本。
“讲”字面上停留在传统教法上,而“导”重点突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学”又有教师主教之嫌,“导学”则突出了有“导”之下的“学”。
导学案其实就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一个脚本,故又可称为“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目的不同: 教学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导学案—为学生学习提供指导。
性质不同: 教学案—以教师为中心,具有单向性、封闭性的特点;导学案—以学生为中心,具有互动性,开放性的特点。
功效不同: 教学案-侧重怎样教、教什么、注重使学生“学会”;导学案—侧重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注重使学生“会学”。
角色不同:教学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导学案-教师组织指导,学生是主角。
二、“导学案”在高效课堂中的作用:课前的预习是学生自己或小组完成的,那么一个突出问题显现出来: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用什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这就需要有一个载体,“导学案”就是起到引导、指导学生自学作用的文本,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它是学生自学的“线路图”。
三、什么是“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作业、测试和检测训练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文本.“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课堂是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导学案"其实就是把教材上复杂、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具体的问题,它能引领学生通过读教材寻找方法,关键在“导"上,如果没有“导”作用的“导学案”,那和复习提纲没什么区别。
四、“导学案”的内容:导学案的内容:主要围绕“学”而编制。
包括案头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课内训练检测、课后拓展延伸、教后记、学后记。
学习过程:自学导学、课堂教学两部分1、案头内容:“导学案”的稿头包含有班级、科目、章节、课题、课型、执笔人、审核人、使用时间等内容.2、设计学习目标的几点注意:目标要分“课前、课中、课后”三段设计,应具体、准确,由教学目标改为自主学习目标,由教学重点改为学习重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改为“使自己进一步了解…”。
教案、学案、导学案的区别与联系
学案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是学生学习 的重要指导文件。
导学案的定义与特点
导学案的定义
导学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的一 份引导性的学习方案。
导学案的特点
导学案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同时注重引导 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
学案中可以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 任务,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
相帮助、共同提高。
激发学习兴趣
学案中可以设计有趣的学习活动 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动力。
导学案的实践应用
指导学生学习
导学案中应提供学习指导,包括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资源 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引导学生思考
导学案中可以设计问题引导和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学案和导学案相互补充,共同促进教学。教案为 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学案为学生提 供了学习目标和方向;导学案则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活动,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相互借鉴,提高教学效果
教案、学案和导学案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可以相互借鉴和融合。例如,在教案中可以加入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 元素,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在学案中可以借鉴教案中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以便更好地组织学生学习;在导学案中可以 融合教案和学案的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相互借鉴和融合,教案、学案和导学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它们也可以相互促进和发展,推 动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相互融合,构建高效课堂
教学教案和教(学)案之间的区别
特别说明:本文档非原创!教学设计与教案之间有哪些主要的区别?教案和教学设计是体现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教案是体现了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则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教学方法是以讲授式为主,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设计体现的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但要研究怎么教,还要研究学生怎么学,教学设计是要换位思考,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提高.1、在概念界定上的区别:教学设计: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策略手段、制定教学流程、评价教学效果,以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编制教学预案的过程。
教案:又叫课时计划。
老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2、在层次分类上也有区别,教学设计可以是单元教学设计、课时设计,一个教学设计可以用几课时来完成,也可以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教案原则上是一课时一个教案。
3、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基本栏目也是有区别的,将教学设计和教案的栏目作一个对比,请看图:教学设计教案任务分析基本信息(上班班级、地点、教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资源教学资源设计思路教学流程及说明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学生作业设计教后记教学设计和教案的相同栏目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资源。
不同之处是教学设计栏目有教学任务分析、设计思路、教学流程及说明,教案栏目有基本信息、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学生作业设计、教后记。
4、关注的侧重点不同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在前面,其强调的是——分析、依据、理由、策略、流程;而教案它更多强调是——细节、操作、行为、语言、设问、板书、作业、后记。
所以说它们关注的侧重点是不相同的。
5、设计的出发点不同:教学设计是“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程度为依据,教师在设计中既要设计教,更要设计学,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小学对学生教学案的要求
小学对学生教学案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题规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下面将对这几个方面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1. 课题规划小学教学案的课题规划应符合教学大纲和学校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课题规划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情设计学案,使学生能够逐步扩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2. 教学目标小学教学案应明确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符合学校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适应,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3. 教学内容教学案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科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合理选择和组织。
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同时,教学内容应有适当的难度和挑战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方法小学教学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述、示范、实践、讨论、合作学习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方法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学过程小学教学案的教学过程要有条理,步骤清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6. 教学评价小学教学案的教学评价要客观公正,既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评价,也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教学评价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学科的特点,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作业、考试、课堂表现、实验报告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教学评价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小学对学生教学案的要求是要符合教学大纲和学校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科学选择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有条理地进行教学过程,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学评价。
教师“一课一案”
教师“一课一案”项目背景教师“一课一案”是一种教学设计方法,旨在针对每一节课程制定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本方案旨在为教师提供详细的实施指导,以确保每一节课的设计和教学过程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提供教师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建立高效的教学反馈机制,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方案步骤1. 学习目标分析1.1 确定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1.2 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了解学生的学习前提和难点。
2. 教学方法选择2.1 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包括但不限于讲授、实践、讨论、问答、小组合作等。
2.2 结合多媒体技术、教学辅助工具等,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方式,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理解。
3. 课程内容设计3.1 结合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设计详细的课程内容,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重点难点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等。
3.2 确定合适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学习资源。
4. 教学过程安排4.1 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确保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4.2 设计教学活动和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5. 教学评估与反馈5.1 制定教学评估指标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评估和反馈。
5.2 分析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案,针对不同学生的进步和困难进行个别指导。
方案实施与管理•本方案由学校教师教研组负责实施与管理。
•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教师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学经验的分享和借鉴。
预期效果•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水平。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推动学生成绩的提升。
•建立有效的教学反馈机制,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升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
以上是教师“一课一案”方案的详细内容,该方案旨在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
《品质》优秀教学案
《品质》优秀教学案《品质》优秀教学案课前准备:1、师生共同做课前预习,解决生字生词,圈点重点句子。
2、充分了解高尔斯华绥及其创作。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等。
2、学习小说通过细节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利用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边阅读边勾画重要句子,体味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课前做阅读旁批。
2、了解高尔斯华绥德创作生平和创作风格,以便更好了解小说主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在人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表达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等。
教学难点:学习小说通过细节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利用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教师继续传授学习小说的方法,让学生继续把握三要素,并能深入学会用描写手法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课前预习。
1简介作者2给加点字注音沁人心脾一爿鬈曲赊账趿拖鞋蹙眉时髦褶皱脚趾诧异断炊3积累重要词语迟钝赊账怜悯垄断时髦褶皱抚爱迟缓慈悲漫不经心不可思议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一)、请用一句话概括格斯拉的人生故事,不超过50字。
(二)、大家初读课文后肯定对格斯拉有一个直觉印象,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一个词语或短语描述。
(三)、可以看出这些都是格斯拉的品质,你们觉得这篇小说要突出的是哪几个品质?三、关注命运,熟悉情节。
(一)小说主人公自然是格斯拉兄弟,那么他们的命运有哪些变化?从哪些细节暗示出来的?请你根据文本用自己的话阐释。
1.肖像描写的变化:2.店面的变化:3.橱窗里陈列的靴子的变化4、店面招牌的变化:从细节我们可以看出格斯拉的命运轨迹:(二)文中还写了“我”的多次出现,作者有何用意?请你梳理文脉。
明线暗线第二课时一、走近人物,品读形象。
(一)格斯拉手艺高超、工作认真,却被迫离开了这个世界,文中那个青年说这“真是怪事”,觉得“他是个怪人”。
词汇运用诗词修辞手法运用教学案
词汇运用诗词修辞手法运用教学案词汇运用,是诗词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
通过准确、美观的词汇选择和运用,可以使诗词的意境更加深远,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和感受上的冲击力。
而诗词修辞手法,则是诗词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手段,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让作品更加鲜活、生动、富有感染力。
本教学案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词汇运用和诗词修辞手法,并提供相关的实例和练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巧。
一、词汇运用1. 同义词运用:通过使用同义词,可以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增加诗意和艺术性。
例如,在描写秋天的诗句中,可以使用“秋高气爽”、“金风送爽”等词汇来形容秋天的景象,使作品更加生动。
2. 比喻运用: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联系,可以使作品更加形象、有趣。
例如,在描写雨后天空的诗句中,可以使用“霁如明镜”、“云敛雾收”等词汇来比喻天空重新恢复明朗和云雾散去的景象。
3. 排比运用:排比是一种运用相同结构的词语或短语进行并列的修辞手法,通过排比,可以使作品的语言更加鲜明、节奏感更强。
例如,在述说春天的诗句中,可以使用“鲜花烂漫、繁草葱茏、树木苍翠”等词汇进行排比,使春天的景象更加丰满。
二、诗词修辞手法运用1. 比喻修辞: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诗词创作中可以通过比喻来表达出深刻的意义和感情。
比如,“明月几时有”中的“明月”就是对美好事物的一个比喻。
2. 拟人修辞: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形象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例如,“行尽天涯若比邻”中的“天涯”被赋予了“行尽”的动作,使得词句更富有生动感。
3. 夸张修辞:夸张是一种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或效果来渲染情感、增强表现力的修辞手法。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一行白鹭”就是通过夸张来表达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4. 对仗修辞:对仗是指诗句中的音、韵、律等方面的对应。
对仗通过押韵或句式重复等方式,使作品的节奏与韵律更加和谐,表达更加流畅。
乐理 三和弦 教学方案
乐理三和弦教学方案【教学方案设计思路】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运用以多媒体为主的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技能。
【教材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教学用书《音乐》,谢莉莉主编。
【教材分析】《音乐》是我校学前、幼师专业的基础课程,全书以声乐为主线,将乐理、视唱练耳、声乐、欣赏等教学科目有机地编排在一起。
根据就业需要,乐理部分降低了难度,增加了幼儿乐理及训练,为其他科目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我讲授的“三和弦”是教材的第六章第1节。
三和弦,是联系音程这一章的纽带,又是学习七和弦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更是学好视唱和钢琴等课的基础。
【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本着“从实践中探索,从探索中求知”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确立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学习,让学生掌握三和弦的定义和大、小三和弦的构成。
2、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从听、看、做三个方面掌握大、小三和弦。
3、情感目标:能用自己的创作表示三和弦,并愿意参与表演,体验创造性学习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从听觉上区分大、小三和弦。
教学难点:结合手势和自己的创作,掌握大、小三和弦的构成。
【教学方法】1、教法: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练法、启发教学法。
2、学法:观察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实践操作学习。
【教学环境与教具】多媒体课件、三和弦卡片等。
【教学过程】温故导入——感悟新知——实践操作——作业布置《三和弦》教案教材《音乐》主编谢莉莉课题三和弦课型新授课班级学前1年级授课时间2011年6月1日学生数38人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键盘图、三和弦卡片等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学习,让学生掌握大、小三和弦的构成特点。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从听、看、做三个方面,掌握大、小三和弦。
通过分组演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16、青山不老
序号
授课时间
09年 月日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及
重点难点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能提出问题。
2.利用导读来学习课文,能捕捉到文中重要的信息,并解决提出的问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板书设计
16、青山不老
大环境——————恶劣险峻
1、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认真快速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划出你认为比较难读的句子。
⑵、读了课文后,你对“青山不老”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同时产生了哪些问题?
2、反馈交流。
⑴、交流比较难读的句子。
⑵、交流你对“青山不老”的新认识。(小组讨论解决)
⑶、提出质疑。
师:同学们,你们提出的这些不理解的句子,其实归结在一起就是要解决课文的重点“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那么这些不理解的句子含义就能领会了。
师:这是老人创造的一幅美丽的图画!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真切地感受一下。
⑵、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板书:创造了不起的奇迹)
⑶、杨柳、柳树,如臂如股,……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点拨:指名读一读,学生简单从树的作用角度谈体会。)师:那么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用自己的话概括。
三、利用导读,再读课文,感受老人伟大奇迹。
师:那么怎么来读懂这么多的问题呢?在略读课文中,我们可以借助导读来帮助我们阅读课文,出示导读:
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我们,下面的课文写了一位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总结:你们说得都很好,这就是我们对课文“青山不老”又一个新的认识。同学们,只要有千千万万的人具有老人这样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这青山会老吗?读最后一句话。
五、课堂达标:
1、小练笔:让大家行动都起来,拯救地球,拯救我们自己。你打算怎么做,写一写。
. 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
创造奇迹
小环境——————简陋艰苦
教学策略
根据阅读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带动全文的学习,通过有感情的读课文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感情朗读中感悟、想象、理解。
教后反思
教与学过程设计
备注
一、谈话引出课题。
1、板书“青山”,“青山”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2、板书“不老”,连起来读读,是什么意思?(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四人讨论后汇报)
小结:同学们,在这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年老古稀的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创造出这座青山,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读板书“了不起的奇迹。
四、感受老人的精神,领悟“青山不老”。
读到这儿,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吗?你能把体会写下进行小结,(出示句子让学生朗读)从而解决问题。
1、先解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课件显示红色)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下有关的内容,注意有的内容需要概括。
2、学生自学,自学完教师适当提醒可以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3、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⑴、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抓住两个“全”字体会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课件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