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宗鹏六年级语文16青山不老教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青山不老》教案3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青山不老》教案3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青山不老》教案3篇PEP sixth grade volume I Chinese Lesson 16 "green mountain i s not old" teaching plan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青山不老》教案3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青山不老例文(基础版)2、篇章2:青山不老范文标准版3、篇章3:青山不老文档(通用版)篇章1:青山不老例文(基础版)学习目标1、识“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课前准备相关图片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出示图画,激情导入1、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

师:瞧,同学们,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

多么如诗如画的景色呀。

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

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

同学们,想认识他吗?2、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

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

教师出示重点词,学生进行练习。

自由选择下列词语中的五个,把它们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扛上肆虐盘踞绿洲归宿奇迹宏伟价值命运以文入情,感受奇迹1、抓“奇迹”。

《青山不老》教案设计

《青山不老》教案设计

《青山不老》教案
《青山不老》是人教版语文小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的第16课,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青山不老》教案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
读懂含意深入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读懂含意深入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进程
一、导入
沙尘暴时风沙肆虐,如果咱们不能及时治理就会致使更大的灾害。

《青山不老》这篇课文就向咱们讲述了一名白叟将荒山变为青山的故事。

二、初步感知,诵读课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3.思考以下问题:
(1)这片土地上都有些甚么风景?
(2)这片土地在美改造以前是甚么模样?改造以后又是甚么模样?
(3)白叟为甚么绿化这片山地,如果不绿化行不行?
(4)如果咱们抛却这片土地后果会怎么?
4.提出不懂的问题。

5.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白叟既然这么辛勤为甚么不去城里的女儿家享福?
2.为甚么白叟说“保住了这黄土,咱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咱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3.“青山是不会老的。

”你是如何看待这句话的?
四、写一写
抄录自己喜欢的语句。

五、功课
1.会写本课的4个生字。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模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模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模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模板第【1】篇〗16 青山不老【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1、通过填表格、想想说话等手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研读重点段落,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

3、通过读写迁移,体现对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决心的感悟。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我们先来做个连线游戏,看看谁的课外知识最丰富。

媒体出示:人物奇迹张衡杂交水稻詹天佑主持建造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京张铁路茅以升地动仪袁隆平主持建造了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2、你觉得这些奇迹需要付出什么?3、是的,奇迹就是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我想只有坚持不懈,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创造出这些造福于人类的奇迹。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梁衡,去认识一位鲜为人知的普普通通的81岁的老人,平凡的他又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呢?板书:奇迹4、出示课题,齐读。

说明:通过复习旧知识,将新旧知识间形成联系,加强学生对奇迹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出示学习提示:(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思考: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在文中划出相关内容。

2、交流。

(1)出示词语,齐读。

参天土炕肆虐盘踞治理风雨同舟归宿劲挺恭敬淤泥荡漾日月同辉领悟风雨同舟(2)理解词语的含义,媒体出示: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

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失。

盘踞:非法占据。

文中指经常受到干旱、霜冻、沙尘暴的迫害。

归宿: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

文中指青山是老人生命的终结地。

劲挺:坚强有力地挺立着。

文中指在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挺立着,生命力非常旺盛。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青山不老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青山不老 人教新课标

16《青山不老》(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感悟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老人的不屈精神和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略读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方法】问题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补充资料,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所要讲的故事发生在晋西北。

学习这个故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这片土地。

资料补充:晋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

这些主要分布于大同、朔州、忻州三市的16个县(区)的风沙带,土地沙漠化面积每年都在增加。

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

由于气候恶劣,植被稀少,从西伯利亚吹过来的强劲季风,经大同、朔州地区时把当地粒碎质轻的栗钙土卷向高空吹向河北平原、京津地区。

(出示相关图片)2.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个人创造了一个奇迹,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呢?他又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青山不老》,去感受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板书课题:16.青山不老)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注好自然段,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二)交流汇报:1.生自由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师注意鼓励学生敢说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2.总结整理:本文通过描述一位山野老人,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的创造了一块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了后代。

《青山不老》教案

《青山不老》教案

《青山不老》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肆虐、盘踞、归宿、奇迹、治理、劲挺、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热爱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老农植树造林、改造山林的艰辛和毅力。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课文朗读音频、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植树造林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展示一些青山绿水的图片,问学生:“你们喜欢这样的景色吗?你们知道这样的美景是怎么来的吗?”2.揭示课题,板书:《青山不老》。

3.引导学生讨论:“青山不老”这个题目让你想到了什么?你认为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3.交流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解决了预习中的问题。

教师随即板书关键词语,如:肆虐、盘踞、绿化、奇迹等。

4.过渡: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位老农和他的青山。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1.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老农为什么要改造山林?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划出关键的语句。

2.小组交流讨论,互相学习。

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入手,深入体会老农的艰辛和决心。

以下是一个示例:(1)“他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他栽的树已经长大,大山已经绿起来。

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引导学生抓住“爬不起来”、“已经绿起来”、“另一种东西”、“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等词语体会老农植树造林、改造山林的艰辛和毅力,以及他对山林的深厚情感。

《青山不老》教学教案

《青山不老》教学教案

《青山不老》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认识老人们在青山中生活的乐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

(2)培养学生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生活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感受老人们在青山中生活的乐趣。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生活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4. 小组合作学习所需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青山图片,引发学生对青山的喜爱。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青山的认识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

(2)学生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分享感受。

5. 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尊敬老人,关爱他人。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3)写一篇关于青山的小作文,表达自己对青山的喜爱和感悟。

《青山不老》教案

《青山不老》教案

《青山不老》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2)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景观的理解和描绘。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3. 小组合作学习法: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验。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含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

2. 教学地图:准备相关地区的地图,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教学资源:准备相关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利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解释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课文中所描述的景观特点,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验。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青山不老》是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文章以梁衡进村采访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聚焦大山深处的普通人。

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的情景表现得栩栩如生,如在眼前,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出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从侧面表现老农的勇敢、默默奉献和创造出的巨大生态价值。

【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能说出老人在什么环境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通过阅读,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

【教学重点】能说出老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目。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学1.谈话导入:2009年,国家举行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出人意料的是晋西北一位默默无闻的山野老农获得许多人的提名。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记者梁衡一起去采访他,在课文《青山不老》中了解他的故事。

2.板书课题。

3.检查预习: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交流“如臂如股”的意思。

汇报信息卡片。

结合卡片,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理念:借助人物信息卡片的形式,引导学生提取文中与老人相关的重要信息,更准确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阅读实践中不断锤炼整体感知的能力。

)二、导学活动一:感受“奇迹”老人究竟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呢?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1)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①你从哪里看出这是了不起的奇迹?②联系比较:三千七百亩林网相当于多少个我们的学校?③指导朗读。

(2)窗外是参天的杨柳。

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我们盘腿坐在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光。

①读着这样的词语,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哪些词语?②指导朗读。

活动二:体会环境艰苦默读课文,结合泡泡提示思考: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奇迹?用波浪线画出关键词句。

《青山不老》语文教案

《青山不老》语文教案
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青山不老》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青山不老》语文教案 篇1
课堂上以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老人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了奇迹老人为什么一定要种树为什么青山是不老的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生通过默读走进文本思考问题通过有感情地读悟领会老人不屈的种树精神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情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完成了学习任务
《青山不老》语文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6课《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6课《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6课《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教材简析】《青山不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四篇课文,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

课文内容清晰,语言简练、生动,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从而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文素养,同时也渗透环保教育。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综合阅读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阅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

因为孩子们都是南方人,对晋西北恶劣的环境无法想象与体会。

因此,课前要安排学生认真收集资料,了解晋西北恶劣的环境及植树造林的好处。

课上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料做适当补充,使教学达到实效。

【设计理念】本设计力求将引导阅读、诱发感悟和指导写练这三项教学策略结合起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重以读促情,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利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就能有效的突破重难点,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

具体整合思路如下:在导入新课时,开课时,让深情优美的旋律拨动学生的心弦,同时以简介植树英雄马永顺来引入新课,并为课堂作了情感铺垫。

在感悟理解环节,教师依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品读深思,以读促情,从而增强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加强了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

学生在自主品味文字、汇报交流学习体会后,又在曲子的渲染下,进行课堂写话,让真情在凝注笔端;最后,配乐出示“呵护地球”图,教师布置一道作业,要求学生以“植树造林、保护地球”为己任,像晋西北的老农一样,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教学目标】1.认识“虐、踞、淤”,理解“肆虐、归宿、三番五次、风雨同舟、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等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青山不老》教案

《青山不老》教案

《青山不老》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式,对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了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和描述自然景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地域自豪感。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理解。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青山绿水的美丽景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描绘的景色。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式,对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了解。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

5. 练习与拓展:(1)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设计相关题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不同角度欣赏和描述自然景观。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第【1】篇〗《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理解课题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理解语言背后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课题“青山不老”的含义,理解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引入。

导语:通过《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我们深深地领悟到: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

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巍巍青山,有多少默默守护的人。

今天,我们要随着作家梁衡去认识一位用自己的生命守护青山的山野老农。

1983年,梁衡采访这位老人后写下了这篇《青山不老》,当时老人已经81岁高龄了。

2、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朗读课题并质疑讨论。

质疑:青山是没有生命的,为什么说它“不老”?(带着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交流学习方法。

过渡:本文是这个单元的第一篇略读课文。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略读课文了,那么学习略读课文一般从哪里入手?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生交流:阅读课文导语;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预设:这里让学生说说自己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既是对学习方法的一次整理,也是提示大家在这节课中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去自学、自悟。

2、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1)圈画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2)带着问题去读: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的?可以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还可以在课文的留白处做旁批。

3、检测预习情况,抽读词语。

肆虐盘踞险恶绿洲治理劲挺荡漾领悟宏伟归宿如臂如股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

2、说说课文各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本:16《青山不老》(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并对肆虐、盘踞、淤泥等词语有一定的认识。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事顺序,掌握关键句词的用法。

3、培养一定速度的默读方法并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1、以恰当的速度默读和略读课文2、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和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3、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以及口头和书面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4、联系实际生活,展开联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2、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3、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章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感悟老人对家乡的情感和伟大的精神,以及深化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沟通和认同。

【教学工具】课件pocomaker【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件导入1、讨论:学生自由简单阐述对我国环境破坏的认识,进而推入对土地沙化的了解。

3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以最大的空间,让学生……2、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为学生展现现实、感性的土地沙化状况,从而挖掘文章创作的特殊的社会背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5分钟。

师:看完这个短片,你们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一起来交流一下吗?是的,风沙防治刻不容缓,社会各阶层也日益增加对沙化的关注,而那些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青山不老》教学实录(精选16篇)

《青山不老》教学实录(精选16篇)

《青山不老》教学实录(精选16篇)《青山不老》篇1教学目标:1、读读记忆"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三番两次、盘踞之地"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实录)先板书"老"字师:同学们,这个字大家都认得吧?(认得)我们知道,老字我们一般都是用来形容人的,比如说年老、老人等,你们又听说过用"老"来形容山的吗?(没有)师: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青山不老》(板书:青山不老)我们一起来读下题目--青山不老。

这篇课文取材于全国劳模马永顺的真实事迹。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生答)师:那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题目一起来读一下课文,看看课文讲什么内容。

(起生读)师:读完了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生)师:对,课文就是讲了一个81岁的老人,从六十五岁开始,用了十五年的时间创造了一个绿洲奇迹的故事。

(板书:创造奇迹--绿洲)师:下面老师想请7位同学来再读一次课文,其他同学思考并找出让你感受到老人确实老了、岁数大了的句子。

(点名读)师:谁找出了写老人年老了的句子了?举手。

生答(生答时师重复,加深理解)。

师板书:五人离世、老伴过世、自己81岁、再也出不来--艰辛。

注意:理解词语"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师:老人的女儿三番五次来清老人去城里享福,老人却不去。

为什么?为什么老人宁愿留在这沙尘暴肆虐的地方也不愿意去城里享福?是为了他自己么?师:在如此艰辛的条件下,老人还能创造出这样一个奇迹。

当时大环境是怎样的?(生答)板书:干旱、霜冻、沙尘暴--恶劣。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本文选自梁衡的“新闻四部曲”之一《没有新闻的角落》,以“我”进村采访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聚焦大山深处的普通人。

文章叙述了一位山野老人,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沙漠,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的感人故事,由衷地赞美了老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朽的生命意义。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因此把学生学习重点放在阅读策略上,围绕略读导读关键问题“课文为什么要以青山不老为题”展开,在读找、讲、思、议的过程中,通过关键句,解读“青山不老”的两层意思。

(二)教学目标1、能借助鱼骨图,讲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通过抓关键句,评析语句内涵,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并能用事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提升阅读力。

3、能体悟老人的高大形象和高尚情怀。

(三)教学过程第一板块: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20XX年为了庆祝祖国60华诞,全国举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而出人意料的是,一位晋西北的山野老人,一个手端一杆旱烟的瘦小老头却得到了很多人的提名,推荐人是著名的新闻记者---梁衡。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梁衡写的人物报道:青山不老。

来,我们一起读课题。

第二板块:出示单元导读页,明确学习目标1、首先我们得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青山不老》这篇略读课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关键句,并画出来。

3、交流。

第三板块:抓关键句,把握主要观点1、作者是怎么一步步得出这个观点的呢?请你边读边找关键句,完成《语文作业本》第一大题。

2、校对作业本题目。

我们发现这张鱼骨图的上面一排讲的是老人15年来——克服的困难,下面一排讲的是老人15年来——创造的奇迹,他所创造的奇迹其实就是——这片青山。

3、现在你能借助这个鱼骨图简要地说说文章写了关于老汉的什么事?作者在讲好这个故事的时候,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青山是不会老的。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公开课教案第【1】篇〗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非常有幸参与区语文教研活动,通过这节课的备课、教学,让我也尝试了新教材略读课文的教法。

下面我就来说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意图。

【教学理念与目标】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强**育要体现人文性、实践性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我将此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将此理念贯穿渗透在自己本节课的教学中,来制定教学方法。

《青山不老》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从而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质量。

根据以上这些,从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2、过程和方法目标:⑴能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

⑵能够利用导读解决疑难,培养略读课文的阅读方法。

⑶能够运用写作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并从中获得感悟。

3、知识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及过程】这篇略读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一、首先,提出质疑,初步感悟让学生第一次拿到文本时,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能捕捉并提炼课文的重要信息,对《青山不老》这篇课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补充课堂中学生的反馈情况)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能产生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培养了学生细心读书、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补充学生提出的问题)今天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集中,实际只要解决了“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那么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其次,利用导读,解决问题,升华感悟我利用略读课文中的导读,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16 青山不老 》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16 青山不老 》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16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课题: 16 青山不老
教材分析
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

教学目标
1.识“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教学重点
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
难点
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

课前准备小黑板一块




一课时
二次备课
教后
摘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青山不老 青山不老 老弱的身躯 险恶的大环境 艰苦的小环境 辉
同桌互读, 交流 体会。

板书设计
创造绿洲,创造奇迹 另一种东西 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
叙述风格:借景抒情 夹叙夹议 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融为一体
1、“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根据 第二自然段,想象老人在这样大环境中种树造林 的艰难情景。 *先感受老人在家乡的大山上植树造林的大背 景: (1)晋西北在我国的什么地方?这里的环境有什 么特点?交流资料、图片。 (2)课文哪个自然段对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作了 生动的描写? (3)学生自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找 出这里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重点句子,并有 “△”打出句子内的重点词语,旁注自己的感 受。 (4)、出示句子:“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 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 块绿洲。”我句话有哪几个明显对比的地方? (如 此险恶的地方——瘦小老头) (如此险恶的地方——创造绿洲) (瘦小老头——创造绿洲) *再根据第二自然段,想象老人在这样大环境中 种树造林的艰难情景,说一说。 2、“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根 据第三自然段,想象:说说老人在这样小环境中 植树了一天疲惫不堪回到这个院子里时的事情。 五、寻找老人创造奇迹的力量源泉: 是什么力量驱使着、支撑着老人以自己的老弱之 躯,放弃与女儿欢聚、颐养天年的幸福,日日耕 耘在荒山野岭中,选择青山作为生命的归宿呢? 用“~”划出重点句子,用“△”打出重点词 语,旁注自己的感受。 1、“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 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 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2、“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 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 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1) 对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 来? 预设:△“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 么意思? △“另一种东西”指什么? △“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老家是怎样 实现自己的价值的? 插入“晋西北风沙防治”、“晋西北绿色生态治理工 程”情况的资料。 (2)从这位普通老人身上我领悟到什么? 青 山是不会老的

课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备人 授课时间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焦宗鹏


课型 新授
教师精讲与点拨
一、 教学引入,初读课文: 1、教师导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16 课《青山不 老》 ,要去看一看我们中国晋西北的一位老人对自 己的故土——家乡的大山的热爱。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说说课文主 要写了谁,什么地方,什么事?: (1)分组读词语:△肆虐、盘踞、险恶、 △绿洲、治理、劲挺、荡漾、领悟、如臂如股、 宏伟、 △风雨同舟、三番五次、 归宿、与山川共 存 、与日月同辉 说说老师为什么如此分类出示本课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 再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人确实 年岁大了、老了?用“ () ”找句子,并用“• ” 打出重点词语。 (1)65 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 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2)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 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3) 他已经 81 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 来。 (4)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 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 也出不来了。 (4)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 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 也出不来了。 三、读课文,找找如此瘦弱的老人却创造了什么 奇迹。用“【 】”找句子,并用“△ ”打 出重点词语。 (1)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 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 周全是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 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 2)15 年啊,绿化了 8 条沟,造了 7 条防风林 带,3700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 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 机。 (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 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 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 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你觉得这是一些怎样的树?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吗? 四、这一奇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出来 的?
教 后 反 思
学生讨论探究
达 标 检
学生交流

1、本文作者( ),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我们盘腿坐在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 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作者用( )的方法,描写了( ),暗示着( )。 3、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从这句话中我能体会到 ( )。 4、是的, 保住了这黄土, 我们才有这绿树; 有了这绿树, 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 ) 和( )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的。这正如( )与( )是息息相关, 不可分离。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5、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另 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 ),事实上还包含着 (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 创造了这片绿洲,( )。 6、( )是统领全篇的中心句
学生读课文、 讨 论
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 丰富课堂内 容 运用多种朗读方式,领悟课文内容。
教 与 学 过 程 设
分组读词语
交流探 带着自己的体 会多读几遍。
重点与 难点 教具准备
从重点句段中,领受老人以老弱之躯在这穷山恶沟里创造奇迹的 不易,感受老人改造穷山沟信念之真、决心之大、意志之坚、品 格之高。 多媒体课件
学生活动
备注
16.青山不老
审核人 第 1 课时 共 1 课时
于恒湘
序号
1
三 维 教 学 目 标
1、理解本课“盘踞、治理、归宿、如臂如股、劲 挺、荡漾、领悟、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风 雨同舟”等词语的意思,并读读记记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位老人创造了什 么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研读第三段
作 业 设 计
课文先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 ( );接着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一 是山沟的大环境的恶劣险峻,衬托( );二是老农生 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出( );村干部的补 充介绍、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了 ( );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 触提升全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