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

统计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

1. 引言

本文分享了一些统计学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学案例,旨在提供

给教师们一些教学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学

知识,并在研究过程中培养积极的思想道德品质。

2. 案例一:数据分析与社会问题

2.1 教学目标

通过教授统计学专业课程,引导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和技巧,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社

会责任感。

2.2 案例描述

教师在课堂上选择了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实际问题,如分析

某地区的贫困率与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导学生从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到结论推断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独

立思考能力。

2.3 教学效果

通过这个案例的教学,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同

时也意识到统计学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重要性。学生们获得了一

种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和社会参与意识。

3. 案例二:伦理道德与数据分析

3.1 教学目标

通过教授统计学专业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数据分析过程中的伦

理道德问题,并培养学生正确处理数据和信息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3.2 案例描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数据分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伦理道德问题,如隐私保护、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等。通过案例分析

和小组讨论,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在数据分析过程中保护他人的隐私权,并遵守伦理道德的原则。

3.3 教学效果

通过这个案例的教学,学生们对数据分析的伦理道德问题有了

更深入的认识,并在实际操作中能够遵守相关规范和原则。他们意

识到数据分析不仅仅是技术工具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4. 结论

通过分享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统计学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既可以提高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研究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这种以思政教育为特色的统计学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注:本文案例仅为教学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设计。

(800字以上)

统计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

统计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 1. 引言 本文分享了一些统计学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学案例,旨在提供 给教师们一些教学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学 知识,并在研究过程中培养积极的思想道德品质。 2. 案例一:数据分析与社会问题 2.1 教学目标 通过教授统计学专业课程,引导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和技巧,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社 会责任感。 2.2 案例描述 教师在课堂上选择了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实际问题,如分析 某地区的贫困率与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导学生从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到结论推断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独 立思考能力。 2.3 教学效果

通过这个案例的教学,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同 时也意识到统计学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重要性。学生们获得了一 种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和社会参与意识。 3. 案例二:伦理道德与数据分析 3.1 教学目标 通过教授统计学专业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数据分析过程中的伦 理道德问题,并培养学生正确处理数据和信息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3.2 案例描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数据分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伦理道德问题,如隐私保护、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等。通过案例分析 和小组讨论,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在数据分析过程中保护他人的隐私权,并遵守伦理道德的原则。 3.3 教学效果 通过这个案例的教学,学生们对数据分析的伦理道德问题有了 更深入的认识,并在实际操作中能够遵守相关规范和原则。他们意

识到数据分析不仅仅是技术工具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4. 结论 通过分享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统计学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既可以提高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研究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这种以思政教育为特色的统计学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注:本文案例仅为教学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设计。 (800字以上)

《企业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企业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一、课程简介 《企业统计学》全面介绍了现代企业经营统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是经济统计学专业本科学生的核心课程,在培养企业统计技术人才的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遵循OBE理念,针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制定课程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能够以批判性的思维发现、辨析、质疑、评价企业生产经营统计领域的现象和问题,使学生能够构建起经济统计学专业思维体系,坚定学习经济统计学专业和从事经济统计工作的信心,同时通过深刻认识企业统计工作,感受中国力量、中国制造、中国精神、中国故事,感受作为新一代青年统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数据的统计和应用问题不仅引起了微观企业的关注,也逐渐发展成为了学术界研究领域的前沿话题。因此,该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在企业从事统计实践工作,也有助于学生的进一步深造。 二、教学目标 (一)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通过贯穿“统计质量”的理念和目标,帮助学生强化对企业生产过程质量统计背后的价值理解和认同(思政目标),使学生理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质量过程控制统计指标(教学目标)。 2.通过线上线下、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应用,使学生理解生产过程的质量统计在企业实际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实现本讲课的教学目标,将充满正能量的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学生,进而体现本讲课程的

思政目标。 (二)案例如何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结合近年来企业产品质量问题案例,对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统计指标进行讲解和分析,突出指标体系中对过程质量控制的指标讲解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和具体的企业产品质量案例更好的理解企业质量过 程控制对企业改革、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导作用,从而强化学生对企业质量统计的价值理解和认同。 2.通过中国企业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卓越进步和世界贡献,帮助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中国立场,认清和勇挑时代担当,并在此过程中引入中国企业的作用和贡献,能够让学生自然地将爱国主义情怀倾注到自己的专业中去,以中国统计人的职业担当为己任,坚固自己的学习信心。 三、课程思政案例内容 (一)案例的引出 课堂活动: 1.请各位同学回忆,是否购买过假冒伪劣产品,或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是否听到过产品质量问题引起严重社会问题的新闻。 2.再请各位同学想一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哪些统计手段和管理方法,避免产品质量出现偏差? 3.引出企业质量统计的重要性,尤其是对生产过程的质量统计的重要性。 二)案例内容

课程思政案例分享(七)GDP核算绿色理念与国际实践

课程思政案例分享(七)GDP核算绿色理念与国际实践 爱国赤子情怀,践行绿色发展 案例说明 本案例为宏观经济学核算体系中的思辨学习讨论模块。力争将思政教育与经济学专业素养提升交融互促。 思政教育目标立足于“志存高远,学以报国”的创新人才培养。主题为“爱国赤子情怀,践行绿色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弘扬爱国主义,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自己就是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进程的建设者和实现者。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使同学不仅掌握宏观经济学GDP核算理念与方法的最新前沿,了解国情,同时激扬爱国爱家乡的赤子情怀、提升参与创新实践热情和自主学习力度。 采取启发式教学和线上线下分组讨论进行。以政府部门与经济专业网站链接、诺贝尔奖经济学家观点与思辨讨论穿插进行,并与我国绿色经济和高质量发展实践密切契合,带动学生深度思考。

课程基本信息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平台基础课,授课学生众多,影响面广。课程从宏观视野出发,分析国民收入、就业等宏观经济总量的决定与变化,探究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与影响机理,了解宏观经济目标与政策制定。该课程理论与实践性均很强,理论层面关注宏观经济模型演变,实践层面关注宏观政策手段配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国民经济核算基础知识,凯恩斯主义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的三大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模型、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宏观经济目标与政策有效性分析,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与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问题等,以及当代宏观经济流派,如货币主义、供给学派、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流派主要思想等。 目标

该教学内容为《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主要包括GDP概念、核算方法与发展等知识,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教学目标如下: 01 夯实基础知识 掌握GDP概念、GDP核算方法,了解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不足与进展。 02培养专业能力 提高对GDP等经济数据内涵认识与分析能力,对核算体系前沿发展与应用的专业学习能力,及其围绕绿色经济发展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争取为国家绿色发展、家乡建设、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才智。 03

《统计学》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统计学》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摘要:本文以《统计学》课程为例,简要阐述课程教学过程中课 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思路,分享两个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并对教学效果 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总结,以期为统计学课程授课教师进行课程 思政元素的设计提供参考,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字:统计学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一、课程基本情况 《统计学》是财经类、经济类及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 课程。该课程也是经济学、管理学学科相关专业分析经济数据、财务 数据的理论基础。本课程坚持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导,遵循“以 学生为中心、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基本原则,通过本课 程的教学使学生能用统计学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合基本统计软件,能运用描述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数据 进行加工处理,能运用推断统计的理论方法对软件输出结果进行简单 的推断统计分析,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以适应市场经济中各类 问题的实证研究、科学决策和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思路 本课程遵循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 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围绕实现立德树人。"育人"先"育德",注重传 道授业解惑、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

施教,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传承和创 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 史观、文化观,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本课程坚持“理论够用,重在方法应用”的原则,突出统计分析 方法的操作性和应用性,重视统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实际应用,重在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的讲解。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统计调查的开 展及数据分析方法的应用训练。在课程思政方面,把专业课程教学内 容与思政元素相结合,以开学第一课、我爱我的祖国、感恩父母等思 政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爱国、成人教育,达到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具体案例 (一)典型案例一: 1.课程思政案例主题:开学第一课 对学生进行“我向思维、习惯性思维”教育,引导学生思考“目的”“目标”的区别,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大学生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 2.课程思政案例相关知识:统计概述 (1)教学要求

统计学 思政教学案例

统计学思政教学案例 思政教学案例: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社会问题 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管理制度的完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随之出现,例如社会治安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等。如何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是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案例教学设计: 针对上述社会问题,培养学生使用统计学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例如: 1. 社会治安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收集相关数据,使用各种统计方法来研究城市、地区、年龄、性别等因素对犯罪率的影响。通过分析结果,提出控制犯罪的策略和措施。 2. 环境污染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环境监测数据和调查问卷等方法获取相关数据,使用统计方法来研究不同地区、工业企业、人口密度等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通过分析结果,提出保护环境的策略和措施。 3. 资源短缺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收集相关资料,使用统计方法来分析资源的分配情况,建立合理分配模型,对未来的资源分

配方案进行模拟和预测,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 通过这些案例的研究,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统计学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能够使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1. 引入:通过社会问题的案例,引发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强调统计学在社会问题研究中的应用。 3. 统计方法的应用:以社会治安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资源短缺问题为例,分别介绍解决问题的统计方法。 4. 案例分析讨论:老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方法的应用。 5. 思考和总结:授课结束时,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和总结今天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三、教学组织过程 第一学时: 1.问题的引入(10分钟) 引例:科学研究表明,遗传对智力是有影响的,据医学统计,生男孩和生女孩的可能性各位50%,而智力遗传因素都来自X染色体。 问:孩子智力遗传因素中,来自母亲的可能性多大? 2.复习乘法定理(5分钟) 3.由引例,介绍样本空间的划分,即完备事件组的定义。(5分钟) 4.例子1(5分钟) 例1 设10把钥匙中有两把能把锁打开,求第三次把锁打开的概率。此时样本空间如何划分? 5.全概率公式的介绍与证明(10分钟)

6.利用全概公式解决例1(5分钟) 7.例子2(8分钟) 例2 某工厂有三条流水线生产同一种产品,三条流水线的产量分别占该产品总产量的46%,33%,21%,且三条流水线生产产品的次品率分别为0.015,0.025,0.035.请问随意抽取一件产品,恰好抽到次品的概率为多少? 8.解决例2后留下疑问:(2分钟) 如果已知抽到的产品是次品,请问这件次品来自哪条流水线的概率最大? 第二学时: 1.复习全概率公式,并提出逆问题:(2分钟) 事件已经发生(结果已经出现),问:各种原因对结果出现“所做的贡献”各有多大?即求——由果索因 2.推导贝叶斯公式(5分钟) 3.解决上节课遗留的例2 反问(8分钟) 4.先验概率与后验概率的介绍(5分钟) 5.贝叶斯学术成就介绍(3分钟) 6.案例2(10分钟)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孩子与狼”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孩每天到山上放羊,山里有狼出没。第一天,他在山上喊“狼来了!狼来了!”,山下的村民闻声便去打狼,可到了山上,发现狼没有来;第二天也如此;第三天,狼真的来了,可无论小孩怎么喊叫,也没有人来救他,因为前两天他说了慌,人们不再相信他了。试用贝叶斯公式来分析此寓言中村民对这个小孩的可信度是如何下降的。 7.例3 癌症诊断问题(10分钟) 小明去医院作验血实验,检查他患上了X疾病的可能性,其结果居然为阳性,把他吓了一大跳,赶忙到网上查询。网上的资料说,实验总是有误差的,这种实验有“百分之一的假阳性率和百分之一的假阴性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得病的人中做实验,有1%的人是假阳性,99%的人是真阳性。而在未得病的人中做实验,有1%的人是假阴性,99%的人是真阴性。于是,小明根据这种解释,估计他自己得了X疾病的可能性(即概率)为99%。小

统计学丨课程思政案例分享

统计学丨课程思政案例分享 01 课程思政内容 统计学发展史 许宝驟:中国统计的一代宗师(第1章导论) 课程思政目标 (1)了解我国统计学发展史,尤其通过中外统计学发展 史的比较,有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了解国情。 (2)通过对许宝驟老师等优秀统计学家热爱祖国、兢兢业业工作的光荣事迹的研究,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外阅读:统计学发展史、许宝驟:中国统计的一代宗师(2)课堂讨论:我国统计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特点;中外统计发展对比(中国的统计思想前期比西方繁荣,后期发展缓慢,原因是什么?之后的

改进有哪些?);介绍一位我国的统计学家;其他读后感。 02 课程思政内容 统计调查(第2章数据的搜集) 课程思政目标 引导学生在统计调查过程中实事求是、严谨求真,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 统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包括:忠诚统计,乐于奉献;量力而行,不出假数;依法统计,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个中,量力而行、不出假数是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教学实施过程 (1)要求学生课外精读文献《经验研究中的枢纽细节》、《实地调查基础之上的研究报告写作》,这

是与统计调查亲昵相干的经典文献。(2)学生会商,发表读后感想 (3)老师总结,在实施统计调查以及在此基础上完成分析报告应注意的事项。 03 课程思政内容 设计统计调查方案,开展问卷调查,撰写分析报告。(第2章数据的搜集、第3章数据的图表展示) 课程思政目标 (1)引导学生在统计调查过程中实事求是,在撰写调查报告过程中不出假数。统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包括:忠诚统计,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出假数;依法统计,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其中,实事求是、不出假数是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2)根据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时,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3)问卷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一、课程简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它是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技术过程中大量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一门数学学科。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 二、课程思政设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虽然是一门数学类课程,但是生活中,这门课程的应用实际上早已超越了数学的范畴,在各个行业,领域中均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课程的知识结构特点,挖掘思政元素,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融入课堂,做到入耳、入眼、入心,深入学生血液,成为学生的潜意识、持久稳定的精神需求,进而固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最终变成学生认识武器和行动武器。 (一)思政教育融入物种进化,感受生命之美 在上第一次课的时候,会讲到概率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哪些领域有应用。本节课就是从生命起源物种进化讲起,地球从有生命开始出现过亿万种物种,经历了五次大灭绝事件,99.9%的物种都灭绝了,只有人类这一支进化成了人种,进而向学生提问“进化为人类的概率是多少?”,答案是亿万分之一。亿万分之一的概率发生在我们身上,那么我们每个人生而为人是不是应该感到幸运和自豪呢,是不是应该更加的珍爱生命,努力生活,让每一

天都有意义呢。并进一步用概率知识计算两个人相遇的概率,让学生体会人生中的不确定性以及珍惜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遇。尤其是在2020年全球疫情背景下,引发学生体会生命的无常和微弱,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品质。 (二)思政教育融入爱国情怀,树立价值观 在讲授统计部分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章节时,要特别介绍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先驱者——许宝騄教授。许教授在加强独立随机变量列强大数定律结论、参数估计理论、假设检验理论、多元分析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并且是世界公认的多元分析的奠基人之一。他曾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留学并任教,但他心怀祖国,学有所成后,就决心回国效力。许教授在北大举办了国内第一个概率的讲习班,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概率学科科研和教学的人才。通过讲述许教授献身祖国、献身科学的事迹,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正态分布在本课程中处于中心地位,自然界中很多现象都是大致服从正态分布,在讲授这节课时采取案例教学法,成年人的身高数据也是服从正态分布的。2020年12月23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报告显示,18-44岁中国男性平均身高169.7厘米,中国女性平均身高158.0厘米,与2015年发布结果相比分别增加1.2厘米和0.8厘米。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导致中国成人平均身高继续增长。这一事实让同学们充满了自豪感,对“中国梦”的实现充满了自信心,爱国主义精神高涨。 (三)思政教育融入名人轶事,激发学习兴趣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研究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研究 作者:华义平周恺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3期

摘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本文列举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的四个思政案例,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信教育等正面价值观的引导,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关键词:课程思政;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0819477583.html,ki.1672-3198.2021.13.071 0 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即各门课程都要依据自身的教学内容,结合课程性质和特点,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各类课程教学中都要融入思政教育,促进专业课和思政课同向同行,进而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理工类和经管类学生低年级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进一步学习奠定了数学基础,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我校而言,每年选课学生逾2000人,涉及面广,学生主要是大学二年级,正是接受高等教育拔节孕穗的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理论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价值引领,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进行思政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学科,包含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个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并且由于随机现象的普遍性,使得这门课比数学类其它课程更便于開展思政教育,这也使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进行课程思政具有可行性。 1 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是师生的第一次见面,也是进行思政教育的良好契机。第一次课上,一般都会提到这门课的起源,发展以及对这门课有突出贡献的数学家。概率论起源于赌博的相关机会游戏,随着18-19世纪科学的发展,人们注意到其它一些自然学科和社会现象也与机会游戏有关,从而由机会游戏起源的概率论被应用到这些领域,大大推动了概率论的发展。通过概率论的起源与发展,鼓励学生多观察、勤思考,注重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将所学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许宝騄教授(1910-1970)是我国最早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杰出数学家。1910年出生于北京,1928年考入燕京大学理学院,由于对数学的浓厚兴趣,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攻读数学,1936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留学,在统计系学习数理统计攻读博士学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统计学》课程

一、课程简介 《统计学》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核心课程。它是运用统计数量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实践,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规律的一门方法论科学。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统计导论、数据搜集、数据的图表展示、数据的概括性度量、参数估计、假设检验、一元线性回归、时间序列分析、统计指数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统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应用这些理论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着重培养学生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及对分析结果解释的辩证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树立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和忠于统计、实事求是、不出假数、严谨求真等的统计职业道德规范,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与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工作研究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过程展示 (一)教学设计过程 《统计学》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通过在课前、课中、课后的三个不同过程中进行合理地教学设计,形成一套完善地教学体系。使用

讲授、练习、课堂讨论、启发式、线上线下混合等教学方法,力求简明易懂,注重于对统计方法思想的阐述,结合大量的实际数据和实例说明统计方法的特点、应用条件和适用场合,提高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知识讲授过程中,结合专业及社会经济案例,充分挖掘德育元素。 (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 通过《统计学》课程教师组共同探讨,深入挖掘《统计学》课程中每一章节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本课程坚持案例选取与不同思政切入点有效结合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原则。《统计学》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中,遵循“育人为本”,使用“知识点切入+案例导入+挖掘德育元素+讨论分析”的教学方法,把思政融入课程教学每一环节。教师既要通过知识点的清晰讲解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也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如对统计学这一概念进行讲解之后,为加强

《统计基础》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经济统计学专业:《统计基础》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准确描述统计表的特征; 2.准确说出统计表的构成; 3.正确辨别统计表的种类; 4.有效设计统计表。 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课程内容的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统计表的特征、构成、类型等定性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数据收集、整理的能力,有效完成统计表制作的能力,即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能够通过分工协作完成学习小组的任务,并逐步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积极参与讨论,逐步提高表达能力。 思政育人目标 1.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制度自信; 2.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与工作态度,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 3.学生能够认识“国家统计局”网站,了解我国统计工作的具体内容及重要性,提升专业自信。 课程思政 融入知识点 1.教学引入部分-通过新闻案例,引导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制度自信。 2.知识点“统计表构成”的讲解,使用“2021年二季度和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结果”统计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我国经济发展总体现状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体会疫情之下,仍然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的原因,进一步激发国家政策、制度的认同感。

3.作业,一方面考核学生实际制表操作能力是否实现;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逐渐建立认真严谨的学习与工作态度及职业使命感;第三,通过数据的对比,进一步强化民族自豪感与对国家政策、制度的认同感。 融入方式 1.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最新数据作为教学导入案例,引发学生兴趣; 2.以我国“2021年二季度和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结果”为例,讲解本节课程的专业知识点; 3.任务驱动型作业任务,进一步深化提升德育目标。 思政元素 求真务实、制度自信、认真严谨、职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职业使命感、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重要性、专业自信、认同感、科学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学习态度、工作态度、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引入 案例引入-新闻:“赵同录: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运行质量继续提升” 1.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发展基础更加巩固 二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8285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5.5%(按2020年二季度、2021年二季度两年同比速度的几何平均值测算,下同),比一季度平均增速加快0.5个百分点;与一季度环比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7070亿元,同比增长7.6%,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4531亿元,同比增长7.5%,拉动经济增长2.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1257亿元,同比增长 8.3%,拉动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0%、40.5%和53.5%。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4、0.9个百分点。 上半年,我国GDP为53216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12.7%,两年平均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8402亿元,同比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07154亿元,同比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96611亿元,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4.9%。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随机现象的直观感知和理论上的严谨推理,使学生对随机现象有充分的感性认识和准确的理性理解,掌握偶然性与必然性辩证统一的思想,体会概率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学建模能力、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探究意识、养成批判性思维与辩证思维,树立质疑、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通过对社会实际案例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将精益求精、严谨、耐心、专注、坚持、敬业等精神内化为个人素质。 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价值和启迪思维”四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在向学生传授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随机现象形成充分的感性认识和准确的理性理解,领悟偶然性与必然性辩证统一的思想,用统计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指导社会实践。 课程思政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的核心途径是全方位深度挖掘、提炼、整合思政教育元素,科学合理地设计相关教学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知识点,将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奉献社会等思想政治教育核心

元素纳入课程教学,实现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具体从以下四方面实践: (1)立足课程本质 立足课程体系固有的世界观、方法论,让学生树立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对立统一辩证思想,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以部分推断整体的统计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数学建模能力。 (2)追溯数学历史 采用HPS教学法,引导学生追溯概率统计内容、思想和方法的演变、发展过程,探索影响这种过程的各种因素,以及历史上概率统计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所带来的影响,以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不断探索、刻苦钻研的求真精神。

【课程思政案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课程所在部门:大数据与科学学院 课程学时/学分:64课时/4学分 课程性质:通识必修课 适用专业:经管类各专业 案例 1 随机事件 01 本案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概率论部分与数理统计部分的相互关系;对“随机”、“数据”形成初步的印象。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知晓该课程“学什么”、“如何学”、“如何用”、“怎样才算对概率统计课程学好了”;通过学生自由讨论,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对“随机现象”、“统计数据”的认识。 3、价值目标:通过“数学之美”视频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渗透攻关精神、善于钻研的科学理性;让学生懂得,一个估计结果、一个观点的产生与相关的环境态势及其观察值有关,看问题要学会分析和判断。 02 本案例思政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渗透攻关精神,善于钻研的科学理性。 03 本案例课程思政设计 教学环节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和资源的设计: 04 实施过程 01教学分析

02教学过程

03考核和评价 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04教学反思 课程思政完美地渗透在数学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值得广大教师积极探索的一个课题,要做到顺理成章,不能太突兀,否则就是为了思政而思政,反而达不到课程思政的效果。 05 教学成效 1.通过“数学之美”视频,同学们表示在之后学习与工作过程中也要有不畏艰难的攻关精神与善于钻研的科学理性。 2.通过投硬币试验教育了同学们在不确定的生活中有时也会出在取与舍,放与做的对立选择,但只要我们用积极的态度,坚持的韧劲、创新的精神来对待不确定的世界,就会有美好的未来,这是人生的内在规律,同学们深受鼓舞。 06 特色与创新 1.教师讲授为主,辅以“交互探究式教学法”,同时采用讨论式、谈话式等教学方法。 运用恰当的实际事件引出随机事件,由浅入深,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2.播放“数学之美”视频,让同学们直观体会,深入理解数学的重要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