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编钟中音史简答题

合集下载

中音史复习——精选推荐

中音史复习——精选推荐

中⾳史复习中⾳史(上)考试复习重点1.⾻笛河南舞阳县贾湖村“⾻笛”。

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以及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2.⼤司乐周初建⽴的我国最早的宫廷⾳乐机构。

重要职能:⾳乐教育。

“乐”的内容包括:乐德(最重要),乐语,乐舞⽬的:配合礼乐制度,维护周王朝的最⾼统治。

达到“礼乐治国”。

另外两个职能:严格的⾏政管理;⾳乐表演职能。

3.伯⽛杰出的古琴演奏家。

伯⽛和钟⼦期《⾼⼭流⽔》。

4、《楚辞》南⽅民歌⼤多数记载在《楚辞》中。

继《诗经》之后⼜⼀部诗歌总集。

屈原的作品构成了它的主体。

收录屈原的《离骚》《天问》《九章》《九歌》《远游》《⼘居》《渔夫》《九歌》是屈原以楚国民间祭祀中的歌舞为依据加⼯整理⽽成。

有浓重的巫风⾊彩及浪漫⾊彩。

《九章》反映了屈原被放逐后的苦闷与忧思。

表达了他爱国的情怀。

结尾采⽤了“乱”的⼿法,结构有长有短。

“乱”是先秦时期的⼀种⾳乐创作⼿法。

⼀般⽤于⾳乐结尾的地⽅,也是全曲的⾼潮所在。

5.⽼⼦的⾳乐思想题倡“⼤⾳希声、⼤象⽆形”。

提倡“⽆知⽆欲”,反对⼀切欲望。

他认为最理想的⾳乐是⽆声的,这种⽆声之乐正是有声之乐的本源。

是⼀种虚⽆主义⾳乐观。

6.《⼴陵散》⼜名《⼴陵⽌息》。

这个时期的琴曲创作特点是,不少琴曲直接取⾃当时的相合歌或相和⼤曲,带有明显的叙事性特点。

该曲描写的是格杀场⾯,由“正声”和“乱声”两个基本主题发展⽽成的⼤曲。

规模宏⼤,分为六个部分。

嵇康以擅弹此曲著称。

7.《胡笳⼗⼋拍》蔡⽂姬拍:表⽰乐曲段落全曲共⼗⼋段,⾳乐⽤宫、徵、⽻三种调式,表现了蔡⽂姬远嫁匈奴,思念故⼟,以后⼜惜别幼⼦的痛苦⼼情。

8.《梅花三弄》东晋恒伊演奏过的笛曲。

因同样的曲调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弄”是古代⾳乐中⼀种曲式⼿法。

乐曲表现了梅花⾼洁安详的静态以及不畏严寒,迎风摇曳的动态。

9. ⽂字谱是⽤⽂字记述古琴弹奏指法、弦序和⾳位的⼀种记谱法。

《碣⽯调幽兰》是我国迄今为⽌唯⼀留存的⽂字谱。

10.《碣⽯调幽兰》中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琴谱,是唯⼀存留的⽂字谱。

曾候乙墓出土乐器的音乐历史价值,论述

曾候乙墓出土乐器的音乐历史价值,论述

曾候乙墓出土乐器的音乐历史价值1978年,湖北随州一公里处发现了一座战国前期的大型陵墓-—曾候乙编钟的出土填补了我国在考古学、音乐史和冶炼史等上的许多空白,在国内外学术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曾侯乙编钟的出土除了展现先秦乐钟的最高成就之外,它的钟架也增广了世人对先秦音乐的认识。

在音乐史方面:远在2400多年以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它比欧洲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的出现要早将近2000年。

其音律学上同期也领先水平,因为每个钟的钟壁上铭刻有关于音序方面的文字介绍,这在同期世界上其它国家是没有的.钟体钟架编排很科学,布局合理。

演奏时只要准确地敲击钟上标音的位置,它就能发出合乎一定频率的乐音,整套编钟能奏出现代钢琴上的所有黑白键的音响。

这套编钟的定音频率为256.4赫,与现在钢琴上的中央“C”频率几乎完全相等。

能在任何一个音上灵活自如地旋宫转调。

墓中还出土了编磬、鼓、瑟、笙、排箫等大量乐器,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尤为可贵的是,钟体和附件上,还篆刻有二千八百多字的错金铭文,记载了先秦时期的乐学理论以及曾和周、楚、齐等诸侯国的律名和阶名的相互对应关系,这一重大发现,据弃了所谓“中国的七声音阶是从欧洲传来、不能旋宫转调”的说法。

音乐史上的一个光辉成就,为今天古音律和编钟制造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在考古学方面:古代钟磬的架子特称为簨虡,簨是横梁,又作、旬,虡是立柱,又作鐻。

曾侯乙钟架高二‧六五公尺,分三层。

各层之间设有三个武士装束的人形立柱. 这种造形为考古中首见,这恰能明确解答和证,了《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所指的「钟鐻金人」的意义。

编钟上还标有和乐律有关的铭文2800多字,它们记载了曾国以及楚、晋、周、齐、申等国各自的律名、阶名、变化音名的相互对照。

铭文中提到五十四个乐律用语,有三十六个是今人从未见过的,因而展现了先秦乐律的真实面目。

中国古代音乐史考试重点(1)

中国古代音乐史考试重点(1)

中国古代音乐史考试重点第一章远古(一)名词解释1.陶埙:用陶土制作的圆形或者橄榄形的吹奏乐器。

内空,外有吹音孔、按音孔。

出土地点: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山西太原义井村遗址……2.骨笛: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贾湖骨笛”):猛兽骨制成,共出土25支。

(二)问答题考古发现我国远古时期有哪些乐器?它们在音乐史上有什么价值?①乐器有:陶埙、骨哨、骨笛、陶钟、陶鼓、陶角;②价值:贾湖骨笛的发现证明了9000年前中国音乐文明的起源;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乐器,标志着中国乐器史的开端;贾湖骨笛1200的历史反映了这一时期古代先民的音乐文化。

第二章夏、商、西周(一)名词解释1.雅乐:春秋时代的孔子,他所说的雅乐,是指西周以来礼乐制度中的音乐。

2.礼乐制度: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产生于西周,其音乐活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和特点——①等级化的音乐制度②繁复的音乐礼节3.六代乐舞:被儒家封为雅乐的最高典范——皇帝之乐《云门》以祀天神尧之乐《大咸》以祭地示舜之乐《九韶》以祀四望禹之乐《大夏》以祭山川商之乐《大濩》以享先妣周之乐《大武》以享先祖4.大司乐:西周时建立的宫廷音乐机构,其机构负责人“大司乐”的职能——①掌管宫廷音乐活动——即宫廷音乐机构②掌管朝廷贵族子弟的学习,培养王、贵族子弟的音乐学习“世子”、“国子”——相当于音乐学校5.八音:是以乐器的制作材料来划分的,其中包含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6.十二律:在西周时产生,其中包括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二)问答题1.周代礼乐制度有哪些特点?①等级化的音乐制度:不同等级的贵族享受音乐有相应的规定舞队编制:“佾”——方阵“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

”——《左传·隐公五年》乐队使用:“县”——通“悬”“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

”——《周礼·春宫宗伯》②繁复的音乐礼节对内容、乐舞、宫调、乐器都有规定2.简述商、周时期的音乐教育。

中国古代音乐史__中央音乐学院(2)--期中试题(二)

中国古代音乐史__中央音乐学院(2)--期中试题(二)

期中考试(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贾湖遗址出土了许多骨笛,其所在省份是a.湖北省 b. 甘肃省 c. 山西省 d. 河南省2.周代的“四夷之乐”是指a.东夷的四部乐舞 b.属于夷族分支四个族群的乐舞c.周王朝周边氏族、部落的乐舞d.专指周王朝东方的氏族、部落、乐舞3.古代传说有两个楚国人,一个善鼓琴。

另一个善听。

善鼓琴的人在晋国做官,一次途经家乡,偶遇知音,留下了《高山流水》流传千古的故事。

这位鼓琴者是a. 钟仪b. 师襄c. 伯牙d. 雍门周4.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除1枚镈不计外,共有a.65枚 b.56枚 c.64枚 d.635.我国古代乐府及其职官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秦b. 西汉c. 东汉d. 西晋6.《汉书·艺文志》所记的“声曲折”是:a. 已确定为“曲线谱” b.推测为“符号谱”c. 推定为“状声文字谱” d.尚无确论7.三分损益律是属于哪一种?a.平均律制 b.非平均律制 c.纯律律制 d.混合律制8.史载鼓吹乐的出现是在:a.秦 b.西汉 c.东汉 d.西晋9.《宋书·律历志》记载了一种称作“新律”的律治,提出此律制的是:a.京房 b.钱乐之 c.何承天 d.苟勖10.琴徽是音位的标志,今仍涉及琴徽的文字出现的时期是:a.东周 b.西汉 c.三国 d.东晋一、连线题(每题4分,共20分)1.史载传说的乐舞属何部落氏族或王:反映狩猎的《弹歌》是 伊耆氏之乐用于祭祀的《蜡辞》是 黄帝之乐“投足以歌八阕”的是 禹之《大夏》“皮弁素积,裼而舞”的是 葛天氏之乐2.将左方制作乐器的材质连接到右方归类的乐器:土 鼓革 笙匏 敔木 埙3.将宋代出现的行业组织、音乐表演场所与相应的名称连接:勾 栏宋代民间艺人的行业组织社 会 话本、剧本编写人的组织瓦子(瓦舍) 民间艺人表演的场地书 会 各类民间艺人表演的场所4.各乐舞具体的表演形式:5.连接下列音乐形式和其对应名称:徒 歌 楚地民歌但 歌 无伴奏,也不唱和的民间歌谣艳 歌 吴地民歌趋 歌 一唱众和的歌曲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乐舞:亦称乐,是指远古至西周时期对诗、乐、舞三者结合的表演形式之称谓周代乐舞中有“六代乐舞”,亦称“六乐”。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古代音乐史上课笔记填空系列(1)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古代音乐史上课笔记填空系列(1)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古代音乐史上课笔记---填空系列(1)
1.证明我国古代音乐文化距今约有九千年可考历史的乐器是河南舞阳贾湖骨笛
2.夏、商两代的代表性乐舞分别是《大夏》、《大濩》
3.商代出土有三枚为一组的编磬,其铭文分别为永启、夭余、永余
4.周代的六代乐舞是《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
5.我国有明确记载的音乐制度始于周代,其名称是大司乐
6.五声音阶名是宫、商、角、徽、羽
7.西周时期根据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将其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是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法,被称作八音分类法
8.春秋时期产生的计算乐律的理论被记载在《管子地员篇》一书中,这种计算方法是三分损益法
9.曾侯乙墓编钟是湖北随县出土的,它是战国时期的乐器
10.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
11.孔子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12.《九歌》的作者为战国时期的屈原所创作
13.我国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儒家音乐理论着作是《乐记》
14.汉乐府中着名的音乐家李延年,曾任协律都尉
15.汉代相合大曲的结构是艳、曲、趋或乱。

(完整版)中国古代音乐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完整版)中国古代音乐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音乐史共同课题库一、填空:(每空1分)1.证明我国古代音乐文化距今约有九千年可考历史的乐器是河南舞阳贾湖古笛。

2.周代的六代乐舞是《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大武》。

《大武》六代乐舞之一,是西周时期产生的,一部歌颂武王伐纣的大型史诗性乐舞。

3.《管子.地圆》和《吕氏春秋.音律》的三分损益法。

4.曾侯乙墓编钟是在湖北随县出土的,它是战国时期的乐器。

5.相和三调为平调、清调和瑟调。

6.产生东汉末年,描写了“聂政刺韩王”这一故事的琴曲是《广陵散》。

7.《海青拿天鹅》是元代的一首琵琶曲,反映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狩猎生活。

8.华文彬,号秋苹,他所编的《琵琶谱》(清代),是我国最早刊印的琵琶谱。

在这套曲谱中,华秋苹创意性的定立了较为完整的琵琶指法记号,为后世琵琶谱集的编定起到了规范作用。

9.大司乐:西周时期建立的庞大的宫廷音乐机构,它的职能:1.掌管着宫廷的音乐活动,“成均之法”,指的是乐律学理论。

2.掌管着朝廷贵族子弟的学习。

10.《乐记》是一部儒家的音乐理论著作,有关它的作者有人认为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汉儒所作。

今存的《乐记》收在汉代传世的《礼记》中。

它的主要内容:【1】,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2】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感情【3】礼乐是治理国家的工具。

由于《乐记》集中了先秦关于音乐各方面的论述,因此可以说它是一部集先秦儒家音乐思想之大成的著作。

它对中国音乐思想的发展和中国音乐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十二律:是周代逐渐形成的完整的十二个半音结构——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yì)、应钟。

12.相和歌:汉乐府扩建以后,原始的民间歌曲经过乐工们的加工提高,用各种乐器伴奏来表演,被称之为相和歌。

13.李延年:汉代乐府协律都尉,汉乐府的实际领导者。

在他的带领下汉乐府形成了。

重视民间音乐的传统,推动了汉代民间音乐的兴盛,此外,他还作有《新生二十八解》等音乐作品14.鼓吹乐和横吹乐汉代鼓吹乐分两大类:1.鼓吹 2.横吹15.京房:西汉元帝的一位乐律学家,京房六十律是他发明的律制,是三分损益法产生了十二律之后,继续往下相生直至六十个律。

山西教师招聘音乐备考——中国古代音乐史问答题(二)

山西教师招聘音乐备考——中国古代音乐史问答题(二)

山西教师招聘音乐备考——中国古代音乐史问答题(二)通过山西教师招聘网可以了解到2016年山西教师招聘最新考试动态,一般山西教师招聘有笔试和面试两个重要环节,笔试科目为《教育基础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面试以试讲、说课等形式考察,山西教师考试网整理了山西教师招聘真题供考生备考学习。

1. 我国西周宫廷音乐机构始于何时?如何进行?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制度始于周代,周初建立了宫廷音乐机构——大司乐。

它的一个重要职能是音乐教育。

它承担着培养贵族子弟—一世子(王和诸侯的长子)、国子(公卿大夫子弟)和学士(从平民中选出的青年)的音乐教育任务,并按一定的学习程序进行。

《礼记·内则》曰:“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十五岁),舞《象》,学射彻;二十而冠,始学礼。

”所学内容包括“乐德、乐语、乐舞”。

单从音乐教育方面来看,大司乐是我国古代第一所音乐学校。

其目的是为了配合礼乐制度,维护周王朝的最高统治。

正像《周礼》中所载:“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

”大司乐的另外两个职能是;严格的行政管理和音乐表演职能。

行政职能表现在大司乐中各级乐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表演职能是在于大司乐中的乐工所承担的宫廷饮宴、祭记等场合的表演任务。

机构中有证可考的乐工多达1463人。

2. 什么是“十二律”、“旋宫”、“三分损益法”、“隔八相生法”?“十二律”——是周代逐渐形成的完整的十二个半音结构。

其律名有;黄大太夹姑仲蕤林夷南无应钟吕族钟洗吕宾钟则吕射(yi) 钟单数的六个律名又称为“六律”,为阳律;双数的六个律名称为!六吕”或“六同”。

十二个半音也可称为“律吕”。

“旋宫”——西周以来的转调理论。

《礼记·礼运》载:“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也。

”“三分损益法”——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以弦长为计算基础来计算乐律的理论,是最早的乐律计算方法。

《管子·地员篇》中有详细记载。

计算过程有五步;1)即把一条空弦作全长,把它作“宫”音;2)将宫音全长三等分,再增加全长的三分之一,求得宫音下方纯四度“徵”音;3)将徵音的弦长三等分,再减去其中的一份,求得“商“音;4)将商音的弦长三等分,再加上商音全长的三分之一,求得“羽”音;5)将羽音的弦长其算式为:但三分损益法中出现的“黄钟不能还原”、十二律在运用中不能旋宫转调的问题,成为后来历代的律学家不断探索的主题。

中音史问题(附答案)

中音史问题(附答案)

中音史问题(附答案)一、名词解释1.六代乐舞简称“六乐”,从皇帝时期开始沿袭下来带有史诗性的乐舞,皇帝时的《云门》、唐尧时的《咸池》、虞舜时的《萧韶》、夏禹时的《大夏》、商汤时的《大濩》、周代时的《大武》。

《大武》是六代乐舞之一,是西周时期产生的,一部歌颂武王伐纣的大型史诗性乐舞。

是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大典和重大宴享活动的六部乐舞,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

2.八音分类法周代乐器的分类法和名称,周代乐器数量增多,为了便于学习和认识,依据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

共分成八类: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3.三分损益律是我古代最早计载的采用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春秋时期出现,它所产生的各律形成一种律制,称为三分损益律。

它是一种生律的方法,是把一个振动体的长度分为3份,去掉它是三分之一,得三分之二,称“三分损一”。

如加上它是三分之一,就得三分之四,称“三分益一”它所生的个律形成一种律制,为三分损益法。

三分损益法采用五度相生律的求律方法。

缺陷是:1.半音不均等;2.黄钟不能还原;3.旋宫转调受影响。

4.乐府西汉统治者在继承秦朝的理念和制度上建立的音乐机构。

1)职能:①编写各种宫廷仪式音乐,包括祭祀、宴飨等;②采集、整理、改编曲调和歌词;③编配乐器;④编写军乐;⑤训练军乐队;⑥研究音乐理论;⑦组织演唱或演奏活动2)代表人物:李延年,协律都尉职位;创作《乐府新诗》5.乐记是我国最早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儒家音乐美学著作。

《乐记》:是儒家音乐理论专著,其作者尚无定论,其对中国音乐美学史所做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乐记》讨论了音乐的本源问题。

②《乐记》探讨了音乐的特性问题。

③《乐记》探讨了音乐教育以及政治的关系问题。

《乐记》强调音乐在教育和政治当中发生的作用认为音乐可以陶冶性情,修养身心,可以调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音乐还是政治统治的手段。

6.李延年汉代乐府机构中著名的音乐家,中山人,乐工出身,他的音乐才能很受汉武帝的赏识,曾做过协律都尉,主要成就是能创作歌曲并演唱。

中国古代音乐史期末考试答案1

中国古代音乐史期末考试答案1

中国古代音乐史期末考试答案1第一篇:中国古代音乐史期末考试答案1九歌九歌流行于楚国南部是一种大型的歌舞曲,是宫廷举行大型祭祀活动而创作,后经屈原加工而成共十一篇,是《东皇太一》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东君。

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

九歌是楚词中最能体现风格的作品。

八音分类法是一种乐器的分类方法,按材料的不同性质分类,八音的名称始建于周代,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器乐艺术的发展进入一个成熟阶段,金石土木丝竹匏革,金:钟铃石:磬土:埙缶木:木兄吾加反文丝:琴瑟竹:笛管匏:竽笙革:鼓搏拊,变文是南北朝时期佛教寺院用于宗教宣传的一种说唱形式,其名称来源于佛教语汇,佛教徒把经文改编成一种叙述性文体,为了更吸引听众又与讲述中加入一些唱段,这种讲经方式称为“俗讲”所用讲唱本子就是“变文”。

变文是散文和韵文相同的叙事体裁,通常是七言四句。

货郎儿是一种说唱性的曲艺,宋代的民间歌曲演变而来,由小贩的叫卖声发展而成,元代出现了说唱故事的转调货郎儿,人们将它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中间加入其它曲调,演唱者自摇串鼓伴奏,湘和歌湘和歌出于汉代1民歌经乐府整理加上管弦乐器伴奏,就是所谓“湘和歌”主要为:平。

清。

瑟三个调。

伴奏乐器常用:笙笛节鼓琴瑟琵琶筝七种组成有时加篪2.湘和歌中大曲是较为发展的形式,通常比一般湘和歌长,在结构上也令有特点,结构上有三个部分,歌词大都是叙事性代表作《孔雀东南飞》六乐六代之乐,简称六乐,从黄帝开始历代留传下来的六部代表性乐舞,《云门大卷》黄帝祭天神,《咸池》—尧-祭地神,《大韶》-舜-祭四望《大夏》禹祭山川,《大濩》商祭先妣《大武》周祭先祖鼓词明清两代流行于北方的一种说唱音乐形式,前身是宋元鼓子词,因表演者多自击鼓板而得名,鼓词是“大鼓”的旧称,清代鼓词艺人有“梅清胡赵”四家清家的弦子梅家的唱曲子唐代城里流行歌曲,叫小曲又称为曲子,隋唐时期,一些经过劳动人民世世代代创造和提炼的好的民歌曲调,经过文人的选择推荐,加工并用新词配曲的音乐叫曲子。

文化精品与文化中国答案

文化精品与文化中国答案

文化精品与文化中国答案2019尔雅答案陶埙与编钟1据记载,曾侯乙墓出土的瑟有(A)根弦。

A、25根B、20根C、15根D、30根2编钟中比较小、薄,属于高音,摆在架子最高层的是(D)。

A、甬钟B、铜钟C、镈钟D、钮钟3文献中记载,河南殷墟出土的陶埙是(A)音。

A、十一个半B、七声C、四声D、十二个半4据记载,宫音阶只有相对音高,没有绝对音高。

(√)5据记载,甘肃火烧沟出土的三孔陶鱼是属于五声音阶。

(×)中国古代的音阶之争1、(A)中的《乐记》是中国最早的音乐理论著作。

A、《礼记》B、《国语》C、《尚书》D、《史记》2、虽然全世界各民族的乐器风格各异,但都遵循(B)。

A、十二声音阶B、七声音阶C、六声音阶D、八声音阶3、、文献中记载,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音宫商角徵羽,“角”对应的是(D)。

A、拉B、来C、哆D、咪4据记载,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乐器。

(√)5据记载,笙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特有乐器。

(×)6据记载,尧舜时代中国已经有专门负责掌管音乐的官员。

(√)贾湖骨笛1(D)是目前中国最早的吹奏乐器。

A、殷墟陶陨B、箫C、笙D、贾湖骨笛2据记载,贾湖骨笛在吹奏时需要倾斜(A)角。

A、45度B、30度C、15度D、60度3据记载,出土的贾湖骨笛在同一侧面共钻有(A)个孔。

A、七B、六C、五D、八4据记载,现在河南的地方音乐中四声音阶和五声音阶已消失。

(×) 5据记载,出土的贾湖骨笛上所有孔的误差都小于五个音分。

(√)中国古代的音阶特点1(C)出版了《阿炳曲集》。

A、1979年B、1967年C、1954年D、1982年2由李有源、公木词,李涣之编曲的《东方红》是属于(D)民歌。

A、河南B、四川C、山西D、陕西3据记载,中国唐代时期的音乐是(A)音阶。

A、五声B、七声C、八声D、四声4据记载,《二泉映月》分低音部和高音部,相当于周易中的阴阳。

(√)5据记载,笛子上孔跟孔之间的长度跟音高是无关的。

曾候乙墓出土乐器的音乐历史价值 简单论述

曾候乙墓出土乐器的音乐历史价值 简单论述

曾候乙墓出土乐器的音乐历史价值1978年,湖北随州一公里城郊的擂鼓墩处发现了一座战国初期的大型陵墓——曾候乙墓。

墓中出土的随葬的125件乐器,构成了一座巨大的地下音乐厅。

这是轰动世界的20世纪中国音乐考古发现。

证实:(1)“金”为钟,“石”为磬,八音之中,金石为先。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证实了“金石之乐”和“八音”之说(《周礼·春官·大师》载:“节播之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历史文献记载的正确。

(2)曾侯乙编钟总音域跨五个八度,基调和现代的C大调相同,中心音域十二律齐备,可以在三个八度内构成完整的半音阶,也可以在旋宫转调的情况下演奏七声音阶的乐曲。

证实了“十二律“的文献记载的正确。

而且在钟体和附件上,还篆刻有二千八百多字的错金铭文,记载了先秦时期的乐学理论以及曾和周、楚、齐等诸侯国的律名和阶名的相互对应关系,这一重大发现,据弃了所谓“中国的七声音阶是从欧洲传来、不能旋宫转调”的说法。

补充:在曾侯乙墓编钟的钟体上,已经有铭文明确标出了两个乐音各自对应的位置,每钟可在隧部、鼓部敲出相距三度的个音,这说明“一钟双音”技术早在先秦时代就被编钟铸造师所掌握。

在《周礼·春官·小胥》中提到:“凡县钟磬,半为堵,全为肆。

”在记述古人制磬技术的早期文献中,《考工记·磬氏》是最著名的一篇。

该篇除规定了磬的形制以外,还专门提出了调整磬的音高的方法,即“已上则磨其旁,已下则磨其端”。

补充了文献记载的佚失。

创写:曾国在历史上带有迷一样的色彩,目前所知道的估计是西周早期周王(姬姓)封的同姓诸侯在汉水以东一带的一支即随国。

曾国即文献中所称的随国。

我们知道,《二十四史》是记载中原为主的地方历史。

而“曾国”创写了非中原地区的地方音乐历史。

艺管:MAY2010.12·9。

中国音乐史简答论述

中国音乐史简答论述

●1.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答:1978年,湖北随县城郊擂鼓墩的曾侯乙墓出土了 125件乐器,包括编钟65个,编磬32个,十弦琴1件,五弦琴1件,二十五弦瑟12件,鼓4件,篪2件,笙6件。

编磬是与编钟密切配合的旋律乐器,分为上下两层悬挂。

每磬各发一音,这套编磬可与编钟在同一调高上合奏或同时转调演奏;具有五个八度的宽广音域,中间三个八度内可以旋宫转调演奏七声音阶乐曲。

音色明亮,每个甬钟都能敲击出两个乐音,以实物形式证明了“一钟双音”的存在。

另外,许多钟体上刻有铭文,记载了当时楚、齐、晋等国与曾国的律名、阶名、变化音名的对照情况,铭文中所用的乐律学术语,在科学概念上表现出相当精密的程度。

曾侯乙墓出土的庞大的乐器群,真实地反映了战国时期宫廷音乐的发展水平,为了解当时宫廷音乐的规模和钟磬乐的发展,提供了难得一见的实例。

●2.隋七部乐、九部乐与唐九部、十部乐的关系?答:⑴隋朝建立不久便以法令形式颁布了“七部乐”的燕乐体裁,都是以国名、地名作为乐部名称的隋代宫廷燕乐,包括汉族传统乐舞、兄弟民族和外来的各种乐舞。

它们分别是:①国伎,即西凉乐,泛指流行于甘肃一带的音乐。

②清商伎,又名清乐,是汉族传统的民间音乐,包括汉代“相和歌”,魏晋“清商三调”,南北朝的“江南吴歌”和“荆楚西曲”。

③高丽伎,古代朝鲜的乐舞。

④天竺伎,古代印度的乐舞⑤安国伎,中亚古国的乐舞,位于今乌兹别克布哈拉一带。

⑥龟兹伎,古龟兹国的音乐,位于今新疆库什车一带,乃胡乐诸部之首。

⑦文康伎,又名礼毕。

⑵隋炀帝时,又增加康国、疏勒两个乐部。

康国位于乌兹别克境内撒马尔罕一带;疏勒为古西域国名,今维吾尔族聚居之处。

至此,隋代“九部乐”的宫廷燕乐体制宣告完成。

唐初完全承袭隋代燕乐体制,至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废除“礼毕”,十四年,又将“燕乐”列为首部,于是形成唐代的“九部乐”。

其中的“燕乐”,不同于广义的燕乐含义,而是一个具体的乐部名称,是一部宣扬帝王功绩、歌颂太平盛世的乐舞,一般用于庄重场合表演。

中国音乐简史陈应时课后题答案

中国音乐简史陈应时课后题答案

中国音乐简史陈应时课后题答案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了战国初期的大批乐器,包括了编钟、编磬、十弦琴、五弦琴、瑟、笙、笛(或篪)、排箫、建鼓、小鼓等,有些乐器尚属首次出土,是我国音乐史上最有价值的一次考古发现。

这次考古活动最有意义的莫过于曾侯乙编钟的发现,它的出土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关注,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的一件大事,被誉为世界古代文明史奇迹之一。

曾侯乙编钟共有六十四件,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的最庞大的编钟。

它分三层悬挂在曲尺形钟架上,上层纽钟三组,共十九件;中下层甬钟各有三组,共四十五件。

全套编钟重量约2500公斤以上,其中最小的钟通高20.4厘米,重2.4公斤;最大的钟通高153.4厘米,重203.4公斤。

钟架位于墓室的西面和南面,中下层的立柱为六个英武的青铜佩剑武士。

除纽钟和甬钟外,还有一件铜鎛,是楚惠王送给墓主的礼物。

铜鎛的铭文显示该鎛制作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即公元前433年。

曾侯乙编钟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其制作之精美、数量之众多、保存之完好均为现代音乐考古之最,全面展示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音乐文化。

经专家测试,曾侯乙编钟的音域跨越了五个八度,其中中心音区的三个八度可以构成完整的十二个半音,并可以转调,这意味着它可演奏任何五声、六声、七声音阶的乐曲,也意味着春秋时中国不仅有五声音阶,也有七声音阶。

每个甬钟可发出呈三度关系的两个音,即隧部音和鼓部音,充分说明了古代的青铜冶炼铸造技术的高超,也显示春秋战国时我国音乐已发展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曾侯乙编钟在音乐理论方面的价值在于它的铭文,整套编钟共有约2800字的铭文,标明了各钟发音属于何律的阶名及其与楚、晋、齐、周、申等周围各国或地区的对应关系,为研究我国传统乐律学和音乐理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这些铭文简直可称为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乐律书,它的出现弥补了古代文献关于乐律方面记载的不足,纠正了先秦无“变宫”的说法,为我们认识春秋战国乐律学的发展状况及其演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XXX《中国音乐史》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XXX《中国音乐史》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XXX《中国音乐史》复习思考题及答案(0831)《中国音乐史》复思考题一、填空题1、原始乐舞的概念是指、、“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

2、《蜡辞》是中的一支古老的祭歌。

3、我国经考古发现的原始乐器按照演奏方式分类可分为和两大类。

4、商代多种不同类型的钟在演奏方法上有、、三种不同方式。

5、几枚音高不同的磬编成一组称之为。

6、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的虎纹特磬是代的遗物。

7、商代驱鬼逐疫的乐舞是,商民族盛行的求雨的乐舞是。

8、商朝歌颂XXX的乐舞是。

9、周朝礼乐制中音乐的等级化主要体现在和制度两个方面。

10、被奉为XXX的最高典范的“六代之乐”包括、、、、、。

11、周代的“八音”分别是指、、、、、、、。

12、“高山流水遇知音”指的是琴家和樵夫的故事。

13、春秋时期产生了计算乐律的理论。

14、说唱形式《成相篇》的作者是著名哲学家。

15、《诗经》分为、、三部分,保留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共五百多年间各类音乐作品的歌词共首。

16、代表儒家学派的音乐哲学、音乐美学思想的著作是;XXX著有音乐美学著作。

17、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共是枚。

18、“响遏行云”的典故与战国期间的民间歌手有关。

19、乐府创建于朝,XXX期间乐府机构的最高领导人是。

20、相和大曲的结构包括、、、四个部分。

21、我国律学史上第一个将弦律与管律加以区分的人是汉代的。

22、鼓吹曲是以、、为主奏乐器,中间有歌唱的一种音乐形式;横吹曲是以和为主奏乐器,于军中马上奏之。

23、我国古代的宫廷音乐分为和两大体系。

24、被誉为“华夏正声”的“清商乐”包括、和三种成分。

25、《碣石调·幽兰》是我国唯一一首用记写的琴曲。

26、晋代的XXX不仅发明了,而且发现了“”的规律。

27、南朝XXX之提出了的实际,南朝宋的XXX提出了的实际。

28、XXX《酒狂》相传由三国期间的文学家、音乐家创作,他还著有一部音乐实际著述——《》。

29、唐代的箜篌有、、三种形制。

30、唐朝的小型娱乐性舞蹈有和之分。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单选题(共35题)1、1978年出土的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 )A.秦晋音乐文化B.齐鲁音乐文化C.荆楚音乐文化D.燕赵音乐文化【答案】 C2、“A—B—A”三个乐段构成的结构属于()。

A.重复式结构B.再现式结构C.部分重复式结构D.并列式结构【答案】 B3、在音乐学习的入门阶段,提倡运用富有节奏的语言、歌词和打击乐器通过教学的是()A.达尔克罗兹B.奥尔夫C.柯达伊D.铃木镇一【答案】 B4、黄河大合唱中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的演唱形式是()。

A.女声合唱B.混声合唱C.男声合唱D.男声独唱【答案】 B5、钢琴曲《梦幻曲》的作者是()。

A.舒曼B.贝多芬C.舒伯特D.格里格【答案】 A6、下列选项中()是变奏曲式的结构。

A.A+B+C+A+D+AB.A+B+A+C+A+AC.A+B+A+C+A+D+AD.A+A1+A2+A---3+A4【答案】 D7、1978年出土的战国曾侯乙墓编钟属于()。

A.秦晋音乐文化B.齐鲁音乐文化C.荆楚音乐文化D.燕赵音乐文化【答案】 C8、“精血同源”的主要理论依据是A.同居下焦B.藏泄互用C.精血互化D.阴液互补E.阴阳承制【答案】 C9、《斗牛士之歌》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片段?()A.《茶花女》B.《卡门》C.《魔笛》D.《唐璜》【答案】 B10、下列属于非洲传统乐器的是()A.伽耶琴B.西塔尔琴C.古琴【答案】 D11、下列选项中,哪一组是正三和弦( )A.I、Ⅱ、Ⅲ级和弦B.I、Ⅳ、V级和弦C.I、Ⅲ、V级和弦D.I、Ⅳ、Ⅵ级和弦【答案】 B12、在初中二年级的一节欣赏课上,学生围绕歌曲《西风的话》所表达的情感展开了讨论,教师参与其中,并不偏向任何一方,而是请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并仔细聆听、感受。

学生在感受、交流中豁然开朗,深化了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最后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了本堂课。

中学音乐(统考)-单项选择题_16(精选试题)

中学音乐(统考)-单项选择题_16(精选试题)

中学音乐(统考)-单项选择题1、1978年出土的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

A.秦晋音乐文化B.齐鲁音乐文化C.荆楚音乐文化D.燕赵音乐文化2、下列人物中哪一位是汉代乐府中的著名音乐家?()A.李延年B.李龟年C.蔡邕D.蔡文姬3、《声无哀乐论》出自下列哪位音乐家之手?()A.阮籍B.阮咸C.嵇康D.苟勖4、歌曲《杏花天影》出自宋代哪位词曲作家之手?()A.杨万里B.姜夔C.张源D.柳永5、古希腊时期的吹管乐器是()。

A.双簧管B.大管C.阿夫洛斯管D.黑管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舞蹈音乐体裁是()。

A.阿勒曼德B.探戈C.哈巴涅拉D.波尔卡7、下列乐器中,属于越南民族乐器的是()。

A.姆比拉B.独弦琴C.排箫D.竖琴8、下列作品中,属于印度史诗题材的是()。

A.《星星索》B.《恰克》C.《萨满姆塞卡特》D.《摩诃婆罗多》9、音乐术语中”Andante”的含义是()。

A.中板B.柔版C.快板D.行板10、民族器乐合奏《春江花月夜》改编自下列哪首古曲?()A.《夕阳箫鼓》B.《渔樵问答》C.《月儿高》D.《潇湘水云》11、T--V7--和弦序列进行属于()。

A.正格进行B.变格进行C.补充进行D.阻碍进行12、京韵大鼓因用北京方言演唱而得名,其唱腔来自哪个省(市)乡间的木板大鼓?()A.北京B.河北C.山东D.山西13、下列选项中,属于混声合唱形式的组合是()。

A.男高音Ⅰ、男低音Ⅰ、男低音ⅡB.男童声、男高音、男低音C.女高音Ⅰ、女高音Ⅱ、女低音D.男童声、女高音、女低音14、下列乐器中哪件是民族管弦乐队中的高音乐器?()A.琵琶B.中阮C.扬琴D.柳琴15、下列属于木管组乐器的是?()A.圆号B.小号C.萨克斯D.巴松16、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出自下列哪位俄罗斯作曲家之手?()A.柴可夫斯基B.穆索尔斯基C.鲍罗廷D.里姆斯基·柯萨科夫17、下列描述中,不属于表达歌唱状态的词语是()。

曾侯乙编钟相关资料解读

曾侯乙编钟相关资料解读

曾侯乙墓编钟曾侯乙墓是公元前5世纪一位曾国国君的墓葬,墓主人叫“乙”。

所谓曾国,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

根据性质明确的曾国青铜器推断,曾国存续于西周早期至战国中期之间。

1曾侯乙墓出土的楚王熊章镈有明确纪年,相当于公元前433年,属于战国早期偏晚。

2400年后,曾侯乙(公元前478—433年)墓内出土了许多无与伦比的瑰宝,那些瑰宝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曾侯乙编钟。

编钟是由64件钟按音高秩序编排在一起的打击乐器。

曾侯乙编钟是迄今所知先秦时期件数最多的一套编钟,全套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

长架长748、高265厘米;短架长335、高273厘米。

上层分三组悬挂钮钟,中层分三组悬挂甬钟,下层则依长、短架分两组悬挂大甬钟。

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

最小钟通高20.4厘米,重2.4公斤,总重5000公斤。

编钟制作精良,全部用浑铸、分铸法铸成,并采用了铜焊、铸镶、错金等工艺技术以及圆雕、浮雕、阴刻、髹漆彩绘等装饰技法。

曾侯乙编钟每件钟均具备两个不同的音高,全套编钟音域跨五个半八度。

墓中还出土了用于演奏编钟的木槌和木棒。

这套编钟的钟及钟架、挂钩上共有3755字的铭文,内容为记录诸如音名、阶名、八度组等方面的乐律理论。

中国青铜钟的铭刻自商铙开始,整段成篇的钟铭最早见于西周钟,往往以单件铭和多件组合铭的方式,记录着祭祀、征伐、赏赐、册命、婚媾等事件,以彰显业绩和功勋,并明著后世。

在现知五百多件有铭文青铜钟里,绝大多数的铭文都与音乐无关。

如西周晚期南宫乎钟,甬部铭记:“司徒南宫乎作大林协钟。

兹钟名曰‘无射’”属于鲜见的实例。

曾侯乙编钟则出乎常规,其钟铭的内容除少量为记事之外,绝大多数是直接与编钟及其音乐相关的编号、标音及乐律理论,并有钟声应证和诠注,还有同墓所出的磬铭互通互证。

这是一部声、文对应,文、文相合,内容丰富、金光闪烁的乐律经典,一部迄今仅见的先秦乐律专著。

其铭文的全部内容,在传世的文献中绝无仅有。

中国音乐史题库

中国音乐史题库

中国音乐史题库一、填空题(共20题)1.周代的宫廷乐舞大致包括六乐、小舞、颂乐、雅乐、房中乐和(四夷之乐)等。

2.《诗经》十五国风中除《周南》与《召南》时当时江汉流域的(民歌)外,其余都是黄河流域地区的民歌,多属北方风格。

3.曾侯乙墓出土的巨大编钟钟体铭文有2828字,其中涉及音阶、调式、(律名)、阶名等音乐术语等。

4. 李延年曾据张骞从西域带回的胡曲《摩诃兜勒》改编为“新声二十八解”,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用西域音乐作为素材进行创作的人。

5.与鼓吹乐相关的名称又短箫铙歌、(黄门鼓吹)、骑吹和横吹等。

6.琴曲《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神奇密谱》,从该曲各段小标题来看,其内容与蔡邕《琴操》所载之(《聂政刺韩王》)大致相近,魏末的(嵇康)便以擅弹词曲著称。

7.清商乐又名(清乐),是在相和三调基础上形成的。

它不仅包含前代的汉魏旧曲,还收人了江南吴歌和荆楚西声。

8.唐朝有四个重要的音乐机构,、:大乐署、鼓吹署、(教坊)和梨园。

9.唱赚是宋代艺术歌曲形式之一,其特点是以“缠令”和(“缠达”)的曲式结构将各类曲牌组合成为套曲进行演唱。

10.散曲是元代在宋曲子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新音乐风格和语言特色的歌曲形式。

曲体形式有(小令)、带过曲和散套三种。

11.货郎儿是宋时留下民间的歌曲,元时演变成一种(说唱艺术)形式。

(第六章,第二节,第158页)12. 南戏有称(“永嘉杂剧”)。

音乐采用“五声音阶”的“南曲为主。

13.朱载育创作、造的“十二平均律“也称(“新法密律”),早于西方,欧洲的十二平均律理论很可能是在朱载育理论的启发下出现的。

14.赫德乐队是英国人(赫德)在清海关总署成立的一支乐队,在华洋官场极有名声。

15.1927年,肖友梅得到蔡元培的支持,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院—--(国立音乐院),肖友梅任代院长;1929年,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校友梅任校长。

16青主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乐话》和(《音乐通论》)中。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侯乙墓编钟中音史简答题
1、《曾侯乙墓编钟》是中国古代碑帖文献中最负盛名的文献之一。

它由秦朝宣政公王耳刻成篆书,记载着曾侯乙墓编钟士官时穆王曾侯
乙授以宝表、宝珠、宝旗、宝柱等以示尊重之物和享食之金。

2、《曾侯乙墓编钟》中提到的“音”有两层含义:一是抽象的,指的是
文官的功绩—他的智慧;二是具体的,就是文官担任的职位。

3、《史简》是孔子编写的记载中国历史的书,内容涵盖早期历史多达
几百年的时间,记载了的丰富的历史信息,不仅有君臣的家谱及治理
者的政绩、主要事件、古代制度等,也有普遍民情的记载。

4、“答题”是一种思维活动,通常用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和
思维能力。

答题步骤包括:阅读题目,分析题意,查阅资料,联想归纳,举实例,总结分析,回答题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