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北京卷

合集下载

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全国卷1)

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全国卷1)

2015年全国卷1理综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可以诱导更多的PrP°转变为PrP°°,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转变为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与参考答案(课标全国乙卷)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与参考答案(课标全国乙卷)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新课程全国乙卷)使用地区:山西、江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陕西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35.5 K−39Cr−52 Fe−56 Cu−64 Br−80 Ag−108 I−127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 D2O和18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2 L 0.5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密闭容器中2mol NO与1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A.1﹕1 B.2﹕3 C.3﹕2 D.2﹕1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 +6O2= 6CO2 +6H2O12.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的沸点:W>XB.阴离子的还原性:W>Z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D .X 与Y 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13.浓度均为0.10 mol•L −1、体积均为V 0的MOH 和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pH 随0lg VV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MOH 的碱性强于ROH 的碱性B .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a 点C .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 (OH −)相等D .当0lg VV =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M )(R )++c c 增大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8分)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高考全国Ⅰ2015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全国卷1)

高考全国Ⅰ2015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全国卷1)

2015年全国卷1理综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

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可以诱导更多的PrP°转变为PrP°°,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转变为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及答案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能力侧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2L0。

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2:3 C.3:2 D.2:1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3Fe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

将-140.1molgL MgSO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加140.1mol L CuSO 溶液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2CO 生成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 .电池总反应为6126222C H O +6O =6CO +6H O12.W 、X 、Y 、Z 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质的沸点:W 〉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A 〉Z 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D .X 与Y 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13.浓度均为0。

2015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化学部分(北京卷)(word版,含解析)

2015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化学部分(北京卷)(word版,含解析)

6.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火药使用B粮食酿酒C转轮排字D铁的冶炼【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反应的根本标志是有新物质的生成,此题中A、B、D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而转轮排字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

考点:化学反应的定义、常见生产生活中的原理7.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酸性;H2SO4>H3PO4 B.非金属性:Cl>BrC.碱性:NaOH>Mg(OH)2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答案】D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应用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右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但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答案】A考点:非金属元素氮的物理和化学性质9.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答案】C考点:反应原理中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0.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PPV的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成PPV的反应为加聚反应B.PPV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C.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D.通过质谱法测定PPV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过程可以看出该反应生成小分子HI,应为缩聚反应,故A错误;B. 聚苯乙烯的重复结构单元为,不含碳碳双键,而该高聚物的结构单元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不相同,故B错误;C.有两个碳碳双键,而苯乙烯有一个碳碳双键,结构不同,二者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D.质谱图可以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故D正确。

考点:考查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知识11.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知:饱和NaClO溶液的pH约为11)A.该消毒液可用NaOH溶液吸收Cl2制备:Cl2 +2OH-=== Cl-+ ClO-+ H2OB.该消毒液的pH约为12:ClO-+ H2OHClO+ OH-C.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Cl2:2H++ Cl-+ ClO-= Cl2 ↑+ H2OD.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可增强漂白作用:CH3COOH+ ClO-= HClO+ CH3COO—【答案】B 【难度】★★考点:考查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12.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Ⅰ种气体有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I是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NO,NO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故A正确;II的现象是因为铁发生了钝化,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故B正确;实验II反应停止是因为发生了钝化,不能用来比较稀硝酸和浓硝酸的氧化性强弱,物质氧化性强弱只能通过比较物质得电子能力大小来分析,故C错误;III中Fe、Cu都能与硝酸反应,二者接触,否和原电池构成条件,要想验证铁是否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可以连接电流计,故D正确。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及答案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能力侧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2L0。

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

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2:3 C.3:2 D.2:1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3FeB.将铜粉加1。

0mol·L-1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 将-140.1molgL MgSO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加140.1mol L CuSO 溶液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2CO 生成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 .电池总反应为6126222C H O +6O =6CO +6H O12.W 、X 、Y 、Z 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及答案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能力侧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2L0。

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

2N 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2:3 C.3:2 D.2:1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3FeB。

将铜粉加1。

0mol·L-1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

将-140.1molgL MgSO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加140.1mol L CuSO 溶液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2CO 生成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 .电池总反应为6126222C H O +6O =6CO +6H O12.W 、X 、Y 、Z 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2015年理综高考真题(化学部分)

2015年理综高考真题(化学部分)

2015·新课标Ⅰ卷第1页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部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A .氨水B .硝酸C .醋D .卤水8.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 g D 2O 和18 g 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 .2 L 0.5 mol·L -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离子数为2N A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 .密闭容器中2 mol NO 与1 mol 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A .1∶1B .2∶3C .3∶2D .2∶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12.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与答案(新课标全国卷1)

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与答案(新课标全国卷1)

2015年全国卷1理综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可以诱导更多的PrP°转变为PrP°°,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转变为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课标全国乙卷)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课标全国乙卷)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新课程全国乙卷)使用地区:山西、江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陕西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 Cl −35.5 K −39 Cr −52 Fe −56 Cu −64Br −80 Ag −108 I −127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 A .氨水 B .硝酸 C .醋 D .卤水【解析】题给四个选项中,只有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溶解大部分金属,与题干所述“强水”的性质相符,故“强水”应是硝酸。

【答案】B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8g D 2O 和18g 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 .2 L 0.5mol•L −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离子数为2N A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 .密闭容器中2mol NO 与1mol 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解析】因D(2 1H)和H(11H)的质量数不同,则18g D 2O 和18g H 2O 的物质的量不同,所以它们所含的质子数也不同,选项A 错误;亚硫酸为弱酸,在水溶液中只部分电离为离子,所以溶液中H +离子数应小于2N A ,选项B 错误;根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Na 2O 2+2H 2O =2Na 2CO 3+O 2↑,可知O 2来源于Na 2O 2中的−1价O 元素,所以生成0.1mol O 2时转移的电子数应为0.2N A ,选项C 正确;根据反应2NO+O 2=2NO 2知,2mol NO 与1mol O 2充分反应可生成2mol NO 2,但常温下,还存在可逆反应2NO 2⇌N 2O 4,所以产物(NO 2和N 2O 4的混合物)的分子数应小于2N A ,选项D 错误。

(完整版)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新课标全国卷1带答案

(完整版)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新课标全国卷1带答案

2015 年全国卷 1 理综第Ⅰ卷 (选择题共 126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K 39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 一、选择题:此题共 13 小题,每题 6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DNA 与 ATP 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 .一个 tRNA 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 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 上2.以下对于植物生长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能够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的 NaCl 溶液 (生理盐水 )20 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添10 mLC.细胞内液Na +的增添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添+D.输入的Na 中 50%进入细胞内液,50%散布在细胞外液4.以下对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构造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理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建了适合环境5.人或动物PrP 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的空间构造改变后成为 PrP°° (朊粒 ),就拥有了致病性。

PrP°°能够引诱更多的 PrP°转变成 PrP°°,实现朊粒的增殖,能够惹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构造的改变能够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 PrP°转变成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为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01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含详细答案)

201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含详细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52页)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52页)绝密★启用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使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6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试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DNA 与ATP 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 一个tRNA 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 T 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苷酸组成D. 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 上 2.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 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 Cl 溶液(生理盐水)20 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 细胞内液Na +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 +的增加D. 输入的Na +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 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 人或动物PrP 基因编码一种蛋白(c PrP ),该蛋白无致病性。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及答案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能力侧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

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

2N 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2:3 C.3:2 D.2:1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3Fe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

将-140.1molgL MgSO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加140.1mol L CuSO 溶液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2CO 生成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 .电池总反应为6126222C H O +6O =6CO +6H O12.W 、X 、Y 、Z 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2015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化学及答案

2015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化学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l 27 P 31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Zn 65 Br 80 第I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下列说法错误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的是 A.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操剂硅胶可用作食品干操剂硅胶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B.P B.P 2O 5不可用作食品干操剂不可用作食品干操剂C.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 C. C.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8.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 18H 26O 5,1mol 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 羧酸和2mol 乙醇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子式为A.C 14H 18O 5B.C 14H 16O 4C.C 16H 22O 5D.C 16H 20O 59.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 、b 、c 、d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

a -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结构与氦相同,b b 和c 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个电子,c c -和d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的是 A.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B.a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d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D.元素元素a 、b 、c 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10.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15年全国新课标1卷试题及阅卷分析

2015年全国新课标1卷试题及阅卷分析

能力:以物质性质为基础,分析实验装置 得分率:36.64% 和实验操作,得出结论的能力。
2013年全省选择题答题情况统计
2013客观题分析
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 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 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C
得分率:39.85% 知识:溶度积常数 能力:利用溶度积常数进行相关计算的能力。
2013客观题分析
12.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 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 A.15种 B.28种 C.32种 D.40种
D
得分率:29.76%
知识:有关酯的同分异构体。用到了排列组合 的知识。
B
得分率:46.52% 知识:原电池原理,Al3+与S2-的双水解。 书写陌生电极反应的能力。
能力:新情境下,根据原电池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3客观题分析
11.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 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 CrO42-,浓度均为0.010 mol· 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0.010 mol· L-1 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 顺序为( ) A.Cl-、Br-、CrO42- B.CrO42-、Br-、Cl- C.Br-、Cl-、CrO42- D.Br-、CrO42-、Cl-

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化学)北京卷详解

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化学)北京卷详解

2015·北京卷(化学)6.B4[2015·北京卷] 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火药使用B.粮食酿酒C.转轮排字D.铁的冶炼图06.C[解析] 火药爆炸是KNO3、C和S在点燃时反应生成N2、CO2等新物质,A为化学变化;用粮食酿酒时,(C6H10O5)n(淀粉)转化成C2H5OH,B为化学变化;转轮排字是将木制的“活字”排版与复原,C为物理变化;冶炼铁是将铁的氧化物还原为铁单质,D为化学变化。

7.E2、E5[2015·北京卷]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酸性:H2SO4>H3PO4B.非金属性:Cl>BrC.碱性:NaOH>Mg(OH)2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7.D[解析] 硫的非金属性比磷强,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SO4>H3PO4,A能解释;同主族从上至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非金属性Cl>Br,B能解释;钠的金属性比镁强,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NaOH>Mg(OH)2,C能解释;正盐与酸式盐的热稳定性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无关,D不能解释。

8.D4[2015·北京卷] 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图0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8.A[解析] 氮气转化为氨气、硝酸盐转化为空气中的氮气,氮元素被还原,A错误;工业合成氨是游离态变为化合态,且是人工合成反应,B正确;硝酸盐、铵盐是含氮的无机物,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物,可相互转化,C正确;由图示可知,蛋白质参与了氮的循环,蛋白质中含有碳、氢、氧元素,D正确。

9.E3、F1[2015·北京卷] 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封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北京卷)化学试题及答案6、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7、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酸性:H2SO4>H3PO4B、非金属性:Cl>BrC、碱性:NaOH>Mg(OH)2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右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9、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CO 和O 生成CO 2是吸热反应B 、 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C 和OC 、 C O 和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 2D 、 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 与O 2反应的过程10、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PPV 的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合成PPV 的反应为加聚反应B 、 P PV 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C 、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D 、 通过质谱法测定PPV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11、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 ,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 ,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知:饱和NaClO 溶液的pH 约为11)A 、该消毒液可用NaOH 溶液吸收Cl 2制备:22Cl +2OH = Cl + ClO + H O ---B 、该消毒液的pH 约为12:2ClO + H O HClO+ OH --C 、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 )混用,产生Cl 2:+22H + Cl + ClO = Cl2+ H O --↑D 、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 ,可增强漂白作用:33CH COOH+ClO = HClO+ CH COO --12、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Ⅰ种气体有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25.(17分)“张-烯炔环异构反应”被《Name Reactions》收录。

该反应可高效构筑五元环化合物:(R、R'、R''表示氢、烷基或芳基)合成五元环有机化合物J的路线如下:已知:(1)A属于炔烃,其结构简式是。

(2)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30.。

B的结构简式是(3)C、D含有与B相同的官能团,C是芳香族化合物,E中含有的官能团是(4)F与试剂a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是;试剂b是。

(5)M和N均为不饱和醇。

M的结构简式是(6)N为顺式结构,写出N和H生成I(顺式结构)的化学方程式:。

26.(12分)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

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

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1)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反应Ⅰ得到的产物用I 2进行分离。

该产物的溶液在过量I 2的存在下会分成两层——含低浓度I 2的H 2SO 4层和高浓度的I 2的HI 层。

① 根据上述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a .两层溶液的密度存在差异b .加I 2前,H 2SO 4溶液和HI 溶液不互溶c .I 2在HI 溶液中比在H 2SO 4溶液中易溶② 辨别两层溶液的方法是 。

③ 经检测,H 2SO 4层中c(H+):c(SO42-)=2.06:1。

其比值大于2的原因是 。

(3)反应Ⅱ:2H 2SO 4(l )=2SO 2(g)+O 2(g)+2H 2O(g) △H=+550kJ/mol它由两步反应组成:ⅰ.2432()()()H SO l SO g H O g =+ 177/H kJ mol ∆=+ⅱ.3()SO g 分解。

L (L1、L2),X 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

下图表示L 一定时,ⅱ中3()SO g 的平衡转化率随X 的变化关系。

①X 代表的物理量是 。

②判断L 1、L 2的大小关系,并简述理由: 。

27.(14分)研究CO 2在海洋中的转移和归宿,是当今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1)溶于海水的CO 2主要以4种无机碳形式存在,其中3HCO -占95%,写出CO 2溶于水产生3HCO -的方程式: 。

(2)在海洋循环中,通过右图所示的途径固碳。

① 写出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 。

② 同位素示踪法证实光合作用释放出的2O 只来自于2H O ,用18O 标记物质的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将其补充完整:(3)海水中溶解无机碳占海水总碳的95%以上,其准确测量是研究海洋碳循环的基础。

测量溶解无机碳,可采用如下方法:① 气提、吸收2CO 。

用N 2从酸化后的还说中吹出2CO 并用碱液吸收(装置示意图如下)。

将虚线框中的装置补充完整并标出所用试剂。

② 滴定。

将吸收液吸收后的无机碳转化为NaHCO 3,再用x mol/L HCl 溶液滴定,消耗y mL HCl 溶液,海水中溶解无机碳的浓度= mol/L 。

(4)利用右图所示装置从海水中提取CO2,有利于减少环境温室气体含量。

① 结合方程式简述提取CO 2的原理: 。

② 用该装置产生的物质处理b 室排出的海水,合格后排回大海。

处理至合格的方法是 。

28.(15分)为探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通过改变浓度研究“2Fe 3++2I -2Fe 2++I 2”反应中Fe 3+和Fe 2+的相互转化。

实验如下:(1)待实验I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II,目的是使实验I的反应达到。

(2)iii是ii的对比试验,目的是排除有ii中造成的影响。

(3)i和ii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Fe3+转化。

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外加Ag+使c(I-)降低,导致I-的还原性弱于Fe2+,用右图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① 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作极。

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左管滴加0.01 mol/L 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是。

(5)按照(4)的原理,该同学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i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①转化原因是。

②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

(6)实验I中,还原性:I->Fe2+;而实验II中,还原性:Fe2+>I-,将(3)和(4)、(5)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6.C7.D8.A9.C 10.D 11.B 12.C第二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25.(17分)(1)3CH C CH ≡(2)HCHO(3)碳碳双键、醛基(4)NaOH 醇溶液(5)32CH C CCH OH ≡(6)26.(12分)(1)2222422SO I H O H SO HI ++=+(2)① a 、c② 观察颜色,颜色深的是HI 层,颜色浅的是24H SO 层③24H SO 层中含有少量HI(3)① 压强② 12L L <3()SO g 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3222()2()()SO g SO g O g =+ 1196H kJmol -∆=+,当压强一定时,温度升高,平衡转化率增大27.(14分)(1)2223CO H O H CO + 、233H CO H HCO +-+(2)①233222HCO Ca CaCO CO H O -++=↓+↑+② 2xCO 1822H O x(3)①② x y z(4)① a 室:22244H O e H O -+-=+↑,H +通过阳离子膜进入b 室,发生反应:322H HCO CO H O +-+=↑+② c 室的反应:22222H O e OH H --+=+↑,用c 室排出的碱液将从b 室排出的酸性海水调至接近装置入口海水的pH28.(15分)(1)化学平衡状态(2)溶液稀释对颜色变化(3)加入Ag +发生反应:Ag I AgI +-+=↓,()c I -降低;或增大2()c Fe +,平衡均逆向移动(4)① 正② 左管产生黄色沉淀,指针向左偏转(5)① 2Fe +随浓度增大,还原性增强,使2Fe +还原性强于I -② 向右管中加入141mol L FeSO -⋅溶液(6)该反应为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在平衡时,通过改变物质的浓度,可以改变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并影响平衡移动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