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语文月考(二)“代尽孝”作文讲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语文月考(二)

“代尽孝”作文讲评

原题再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日,一位00后老板考虑到中秋节不少员工因距离遥远,无法与身在老家的父母团圆,创新推出了“代尽孝”福利:将员工9月份工资的50%作为中秋孝心金打进员工父母账户,同时自己买单给每位员工父母赠送价值不菲的中秋礼盒。此举引来网友热议。有人评价说老板将福利真正发送到家,激活了新时代孝亲新思维;有人认为老板此举太过魔幻,没有考虑员工的生活压力,既可能激发新的家庭矛盾,也存在触犯法律红线的风险。

对于这种“代尽孝”福利,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典型的事件型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审题时,可根据材料内容及关键信息构思立意。

读后可知,材料主要讲述了00后老板“代尽孝”的行为。关键信息:员工路途遥远不能回家,9月50%的工资存父母账户,自费赠送中秋礼盒。

就“代尽孝”事件而言,可以肯定,可以否定。不管肯定也好,否定也好,都要达到这样一个基本目的——宣扬真孝。只要是真正的孝顺,不管自己行孝,还是代行孝,都是值得我们肯定的。所以,对待“代尽孝”这个事件,我们应该辩证地全面地去看,简单地肯定和否定都是不公允的。

肯定的理由:

一、这是很有人情味的反哺员工之举。如此舍得物质付出关爱员工父母的举措,必定能换来“你好我好企业好”的双赢共荣局面。

二、“代尽孝”是彰显孝亲美德的与时俱进之举。

从员工角度而言,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没有你哪有我,假如你不曾养育我,给我温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护我,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代尽孝”虽说是员工自己的工资,但更是一种鞭策和引导,促使他们按新24孝标准时刻将父母记在心间,并通过带动作用,呼唤社会尊老爱老敬老的风气,引导大家尽其所能去尽孝道。

从企业角度来说,一流的企业做文化,在当今这样的老龄化社会,将孝道文化作为企业文化,无疑会在众多企业文化中占领道德制高点。

三、“代尽孝”,可以看做是从经济与道德层面进行的双重激励,对于培育企业的仁孝文化,益处多多。

四、“代尽孝”还“带”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感的时代强音。“企”业者,“人”在上,方为“企”;反之,无人则“止”。“代尽孝”,在企业文化和员工心中,播下感恩和尽孝的种子。

否定的理由:

一、扣掉员工工资再发给其父母,这算什么福利?掩藏在孝心光环之下的企业的行为,已经严重越界,甚至触犯法律。

二、员工不能回家尽孝,正是一些对法律法规毫无敬畏,对员工缺少人情味的公司,客观上制造了障碍。占用员工假期,强制员工加班,使得员工假期有家难回,可以陪伴父母的时间也大量减少。

三、公司单方面“代扣”工资,没有法律依据。

四、不顾他人实际的情感“代劳”,歪曲了“孝顺”的本义,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五、公司想要鼓励员工孝顺父母方法有很多,但至少不应道德绑架,让人产生剥夺感。

六、人和人之间始终有边界,不能模糊,更不能僭越。对员工来说,孝顺父母和自由支配工资,一码归一码。立意:

1、“代尽孝”带出了多赢共荣的文明之风

2、孝心不能替代

3、尽孝不能流于形式

4、莫让“假孝行”代替“真孝心”

……

作文样本

老板心意贵,尽孝不可代

杨溢卓

近日,一位零零后老板考虑中秋节许多员工无法回家尽孝,推出“代尽孝”福利,不仅将员工九月50%的工资作为中秋孝心金打入员工父母账户,同时自己买单给员工父母赠送中秋礼盒。此举引发热议,也让我深深思考,我认为老板心意贵,尽孝却不可代替。

毫无疑问,老板怀着一颗善心,希望帮助员工尽孝。老板代打钱之举,激活新时代“尽孝”新思维,同时也在社会上传播了“尽孝”正能量,故云老板心意可贵。

但是打钱之举确实考虑不周。打给谁?打多少?尽孝真的能用打钱来代替吗?这一系列问题都没有被考虑。首先是打钱之举触犯法律红线。工资是员工法定财产。老板无权随意支配。尽管钱并没有送给外人,但在没有经过商讨的情况下,便随意将员工工资打入其父母账户,这样的举动不可取,如果引发意外,老板也难以承担。其次是没有考虑员工压力的问题。在外工作,员工面临房贷、车贷、孩子学费等四面八方的生活压力,而老板随意抽走员工一半月工资,可能让员工付不起本月账单。打钱一举,确实考虑不周。

不过,最重要的不是打钱带来的后果,而是一个灵魂拷问。打钱真的能代替向父母尽孝吗?成人后对父母反哺,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是基础,但也只是基础。特别是在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以后,人们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对“进孝”的要求也不再是供养,而是陪伴。

多少空巢老人独居空荡荡的房子;多少父母在条件优越的养老院中思念自己的孩子;又有多少老人跟不上时代而被诈骗。他们是缺乏子女半个月的工资吗?不,他们缺的是子女的关心与陪伴,他们缺的是一双牵着他们不迷失在时代日新月异进程中的手,就像年轻时他们在人潮中紧握着我们的手一样。

代打钱可以,代尽孝却不能,真正的新时代孝亲新思维不是打钱,而是通过时代发展,科技带来的便利,用新的方式陪伴、关心父母。多打电话,通过视频让父母看见自己几面,通过远程操作为父母预约定期保险、体检等等。

不论议论如何,老板的举动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尽孝;也是一种警醒,警醒我们正确尽孝。这便是老板心意贵,尽孝不可待。

莫让尽孝成为一种形式

黄昕语

中秋佳节,一则新闻出现在舆论的中心。一位零零后老板考虑到不少员工因距离遥远而无法与身在老家的父母团圆,创新推出了“代尽孝”的福利,将员工50%的月份工资作为“孝心金”打进员工父母账号,同时自己买单给员工父母送价值不菲的中秋礼盒,引发热议。有人说将福利发送到家,激活了新时代尽孝新思维;也有人认为此举不合时宜,没有考虑员工压力,还有可能引发矛盾。当然,各有道理,于我而言,我认为“尽孝”自古便是中华传统,我们应该追寻着本质精神,在新时代的今天,不要让它成为一种形式。

温情不可以用金钱衡量。零零后老板,自掏腰包赠送的价值不菲的礼盒,若其仅仅代表自己或公司,向各工家属送祝福,确实无可厚非。但将九月份工资的50%打给父母,却实在是欠考虑。金钱不能用来表达情感。中秋节,原本寓意便是团圆,象征着美好和祝福。或许父母欠缺的不是这50%的工资,他们更渴望是在忙碌之余,亲耳听到孩子的祝福和亲切的问候。其次,员工的辛苦劳动成果也是他们独自在城市漂泊的支撑,而一次过节便让然半个月工资没有了,这种做法或许更容易引起家庭矛盾。员工会因此背负更大的压力,如此,那便与中秋节的幸福背道而驰了。

中秋不只是一个节日,孝心也不应该被替代。“代尽孝”的行为也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在这个网络高速发展、信息交流不断普及的时代,许多年轻人浮浮躁躁的忙于世界各个角落,而历经岁月洗礼的父辈祖辈们却更加渴盼来自亲人的陪伴。然后我们自认为便利的方法,却忽略了对方真实的期待。作为新时代的人,我们不应该让传统成为一种聪明的形式,而是应该继续秉承着其背后的优良传统。

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眷念的见面,一通真情的电话,都能让父母更加舒心。与其推出“代尽孝”,不如提前两天放假,让员工们有时间回家。也许有时候,过于目的,便忽略了本质,过于结果,忽视了方式。不要让团圆成为一种期待,不要让“尽孝”成为一种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