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文化与人治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圣人文化与人治思想
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是一个积累了丰富治国治民经验的神秘地域。春秋战国之前,中华思想观念中是崇拜天神的文化。人们相信天、神主宰着他们的生活,在思想和精神上十分依赖上天及神鬼。一切政治、军事、生产、生活等活动都与“天、神的意志”紧密相连。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崇神文化作为一个可以有效指导人们思想与行为的工具,得到了统治层的推崇。
春秋战国之后,崇圣文化便占据了思想界的主流位置。由崇神文化向崇圣文化转变是中华思想史上一个领先于世界的创造。其开创的早期性、主导人们精神的持久性、以及在主流思维领域中的稳固性在世界思想史中十分令人注目。那么崇神文化向崇圣文化转变具有什么先进意义呢?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社会变动频繁,在复杂的政治及军事斗争中,“治者们”慢慢体悟出了一个更深的道理,“国将兴,听于民”,“民为重,社稷次之”。(用现代语解释就是——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用更通俗的大白话说就是:没有人,你屁事不是,什么王权、政权都是扯淡)。所以在血淋淋的国与国间的争斗中,任贤与用能被提到了首要议事日程,成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在任贤用能的狂潮中,贤能中的佼佼者与精神旗帜——“圣”便凸显出来。
在如火如荼的“造圣”运动中,圣人被认为是唯一能“体道”的人,是能将“道”传播给大众的人,是天与人、神与人之间的沟通联系者,是文明与文化的发明创造者。谓之曰“为众生之先。观阴阳开阖以命物。筹策万类之始终”。圣人已经不是“人”了,圣人介于人类与天地神之间,概念上更像是神与人的混合体。在这个时期推出了老子、孔子、墨子、孙子等众多圣人。
在战国后期,思想文化上基本完成了由崇神向崇圣的转型。人们由全身心地顶礼膜拜天、神转而崇拜圣人。“圣人体道”成为绝对正确的不需要论证的普遍共同心理,圣人的著作、言论便成了不可逾越的天条。后人所要做的,就是按需去解释圣人之言即可。
秦统一天下以后,“治者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引导圣人文化以巩固王权的课题。从此民间的圣人便不再显现,取而代之的是以帝王将相为代表的圣人形象。理论依据为:“圣人者,体道也。达人心之理,通天地之意。故可得天下而为人主”。从此,帝王将相得以一统圣人文化,当社会出现问题时,当各方矛盾日趋严重时,人们便会不由自主地目光转向帝王将相们,从心底发出那句真诚的呼唤——圣人之治何在?青天何在?
从崇神到崇圣再到人治,逻辑互相论证,结构严谨,成功地完成了转型。从此,人治便与文化紧密结合,成为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