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表征理论视野下的美术活动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符号表征理论视野下的美术活动探析
作者:丰毓吴巍莹
来源:《动漫界·幼教365(管理)》2024年第05期
一、问题提出:如何促进幼儿双重表征能力发展
我们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符号,符号具有双重性,既具有具体特征,又具有抽象特征。
具体特征就是符号作为一个独立实体所具有的特征,抽象特征指符号与所指物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如,一张纸上印刷着单词“dog”,作为一个符号,它既可以代表一种特殊的墨水图案,也代表一类动物。
皮亚杰在研究中发现,处于感知运动时期(0~2岁)的幼儿仅仅理解符号的表层含义,如“戴上帽子=妈妈离开”;而处于前运算时期(2~7岁)的幼儿则可以区分“母亲戴上帽子”以及“母亲走开”。
在此基础上,德罗赫和唐纳德又结合儿童的年龄进行较短划分,对2.5~3岁儿童进行了模型任务实验,结果发现,3岁儿童已经具备了双重表征能力。
皮亚杰认为,儿童符号化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同化,是将新的图式进行内化的过程。
也就是说,儿童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建立起独特的符号系统。
因此,促进幼儿符号表征能力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美术活动是幼儿表征能力发展的重要平台,当幼儿的认知水平、表征水平有所提高时,美术作品也会发生改变。
然而,在幼儿园美术领域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如何促进幼儿双重表征能力发展感到困惑。
本文尝试对两次不同的小班美术活动“糖果罐”进行探讨,试图为发展幼儿符号表征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案例分析:小班泥工活动“糖果罐”
小班泥工活动“糖果罐”的主要任务是将彩泥塑造成糖果。
通过前后两次活动调整,幼儿的双重表征能力出现了差异。
【案例一】
1.案例描述。
教师出示画有糖果罐背景的图片,罐子上画满了糖果模型。
教师先示范搓糖果豆:将彩泥放在手心,另一只手盖在上面,然后将彩泥团成圆形,再将团好的圆球轻轻地放在糖果的位置,用一根手指轻轻按压彩泥,使其粘贴在糖果罐上。
示范完成后,教师将印有糖果罐的图片发放给幼儿,让幼儿尝试进行操作。
有的幼儿在活动中遇到了困难,教师便帮助其团彩泥、按压彩泥。
活动结束后,教师请幼儿将作品放到作品柜中。
2.案例分析。
根据符号表征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第一,幼儿在活动中没有体现出双重表征。
DeLoache在研究中指出,双重表征是指幼儿对象征性物体做出反应,不仅仅是物理属性,也包括抽象表征。
活动中,幼儿仅仅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将彩泥团成球贴到对应的糖果上,他们获得了有关糖果的物理属性;但对糖果的抽象属性,即糖果代表什么,教师没有给予指导。
第二,提供的操作材料不合理。
依据双重表征理论,教师提供的“糖果罐”背景已经有成型的糖果形状,幼儿需要制作的“糖果”是以糖果模型为基础的,这阻碍了幼儿对糖果的多元表征。
并且,每个糖果罐中的糖果数量是固定的,这对幼儿来说也没有特殊意义。
第三,教师的指导不适宜。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互动可以帮助儿童内化高级心智功能。
教师的支持是必要的,但当儿童可以独立之后,教师必须撤走支持。
活动中,教师没有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对于一些操作困难的幼儿,教师存在指导过多的现象,为了快速完成活动而直接包办代替;对于一些被忽视的幼儿,教师又没能做好及时引导,导致幼儿只是将彩泥胡乱地贴在纸上。
【案例二】
基于案例一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结合双重表征理论改进活动,促进幼儿表征能力发展。
为了避免练习效应,教师选择了尚未开展过该活动的平行小班进行教学。
1.案例描述。
活动前,教师让幼儿回家询问家人喜欢什么颜色和口味的糖果。
活动中,教师先引导幼儿清楚地说出家庭成员的构成,每一位家人爱吃的糖果口味及颜色,再将糖果数量和家庭成员相对应。
然后,教师出示印有空白糖果罐的图片,让幼儿利用彩泥和画笔制作完整的糖果。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糖果的数量要和家人的数量相一致。
操作过程中,有的幼儿只是往糖果罐上粘彩泥,教师及时给予言语提醒:“这是送给谁的糖果呀?还需要做什么才能使它更像一个糖果呢?”制作完成后,教师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制作的糖果:“我家有×口人,这是我为妈妈做的糖果,我妈妈爱吃××味的糖果。
”
2.案例分析。
本次活动中,幼儿能够表征“糖果”符号的具体特征和抽象特征,作品中有着大大小小、形状和颜色各异的“糖果”。
通过与幼儿谈话,结合幼儿的分享,教师发现幼儿能够清晰地介绍糖果的抽象特征,并能向教师和同伴表达这是为家人制作的糖果,要将这份礼物送给家人。
根据符号表征理论,案例二中幼儿的表征难度要高于案例一。
一方面,案例一中的幼儿只需要表征“糖果”的具体特征;案例二中的幼儿制作的“糖果”既代表了实体糖果,又表达出“糖果”所代表的自己对家人的爱这层抽象特征,减少了制作的盲目性。
另一方面,案例二中的符号表征涉及幼儿内在的心理表征,幼儿在制作糖果的过程中没有可参照的模型,对糖果的表征需要提取记忆中的经验,相比案例一中照着模型表征上升了一个难度。
三、改善建议
(一)给予足够的前期经验,留下创造空间
皮亚杰认为,符号的学习过程就是内化模仿。
活动开始前,我们应该给幼儿提供丰富的表象,给予幼儿足够的前期经验。
例如,案例一中教师提供给幼儿模仿的表象是教师示范,这不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挥;案例二中教师所提供的范例由教师示范变成儿童头脑中的表象,并在活动前增加了让幼儿回家了解家人喜欢的糖果这一环节,帮助幼儿在制作“糖果”前获得了各种各样糖果的表象。
活动中,幼儿通过提取头脑中已有的经验表征“糖果”符号就可以了。
儿童获取了表象之后,教师就要给儿童留下充足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案例一中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教师给幼儿出示的糖果罐道具是“满罐”;二是教师在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糖果之前做了具体的示范,但即便如此,幼儿最终的美术作品也表现出较低的表征水平。
案例二将案例一中的“满罐”改为“空罐”,并除去了教师示范,改动后可以发现,儿童呈现的表征水平明显高于案例一。
由此可以看出,要想促進幼儿表征能力发展,丰富的表象和创造的空间是不可或缺的。
(二)巧用提问,不断激发幼儿已有经验
如果没有成人的指导,儿童的活动常常处于低水平状态;但如果成人过度追求学习效果,又会使儿童陷入成人说教的误区。
从案例一中可以看出,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采用包办代替的方法帮助幼儿完成任务,这对提高幼儿的表征能力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的提问能够引发幼儿主动思考,全面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
在案例二中,当幼儿出现表征困难时,教师采用提问的策略,如“你想制作什么样的糖果呀”“这是你为谁制作的糖果呀”“这是什么口味的糖果呀”“下一步该做什么呢”等,不仅能够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还能促使幼儿回忆活动任务,最终做出各种口味的“糖果”。
(三)从单调的创作到情感的表达
作品创作不仅是幼儿情感的表达,也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再现。
我们可以设计幼儿熟悉的、有感触的情境,让幼儿在作品创作中描绘生活、表达情感。
案例一中,幼儿只是单纯地跟着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待幼儿制作结束后,教师便草草收尾,让幼儿把作品放到柜子里。
案例二中,教师将“为家人制作糖果”的情境贯穿整个活动,并在活动结束部分添加了情感表达环节。
在该情境下,幼儿制作的“糖果”不只代表了手工作品糖果,还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意義,即“送给家人的礼物”“对家人的爱”。
幼儿对符号表征是基于感官体验和心理塑造的,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是幼儿思维解码和转换的过程。
幼儿一方面用符号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用符号展现其内心情感、经验、思维、观念,传达其思想和主张,表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
美术活动恰恰给幼儿提供了展现自己的空间,教师需要从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设计活动,不断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Judy S,DeLoache D P,Marzolf. When a Picture is Not Worth a Thousand Words:You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Pictures and Models,1992.
[2]DcLoache,J.S. Symbolic Functioning in Very Young Children:Understanding of Pictures and Models[J]. Child Devlopment,1991(62).
[3]Phillips,Jr,Jean P.Piaget's Theory:A Primer,1981.
[4]张双凤.符号表征促进幼儿游戏水平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J].教育观察,2023(18).
[5]王红艳.在美工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实践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8(4).
[6]赵南.幼儿教师应如何理解和实施支架教学[J].学前教育研究,2003(12).
[7]康涛霞.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策略优化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8]陈珍,肖茴珍.提高美工区活动质量的实践探索——以美工区活动“制作贺卡”为例[J].幼儿教育研究,2023(1).
[9]李晋刚.符号表征与幼儿发展[J].山西教育(幼教),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