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6 人口
2014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人口和城市
祝同学们高考考个好成绩!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贵州迁出人口比重大于四川,但贵 州人口总量远少于四川,故四川的迁出人口数量仍多于贵州; 同理,上海的迁入人口数量少于广东;浙江迁入人口比重远 高于江苏,故浙江人口增长率高于江苏;图中信息并不能反 映人口自然增长状况。第(2)题,由图可知,皖、赣、黔等省 迁出人口比重较大,而迁出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这会加速人 口老龄化进程;人口迁移延缓了迁入人口比重较大的沪、京、 津等地区的老龄化进程;迁入到沪、京、津等地的人口多分 布于城市,故提高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对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的判读,需要看清坐标含义、明确表达 内容;根据图示信息归纳某一要素在不同时段的变化特征,
运用城市化的基本原理对其变化做出解释。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表现为人口的转变、空间地域利用方式的转变、 产业构成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和转变完成后,对地理环境 带来深刻影响,具体可从三方面分析。 (1)景观变化的影响: ①7~8)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 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1)~(2)题。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第(1)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分布,结合多 功能区的布局原则进行判断。第(2)题,城市地租最高的一段 为商业区;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多沿主要交通线分布和扩展。
答案:(1)D (2)C
考点四、城市化
1.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的判读
城市化作为主要的人文地理过程之一,考查的图表载体主要 有城市化进程曲线图、不同时期城市化要素(人口密度、地租、 功能区面积等)变化曲线图、某区域发展过程示意图等。城市 化进程曲线图反映某地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不同时期 城市化要素变化曲线图多以与市中心的距离为横坐标,以人 口密度、地租、面积等作为纵坐标,用多条曲线反映某一要 素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综合 反映该区域城镇各要素的发展变化。
2014年高考全国卷试卷解析+试题精讲
2014年高考全国卷试卷分析总评:自2012年起,使用大纲卷的省区已经在逐渐减少,到了2013年,仍然使用大纲卷的仅剩广西一省,而2014年,同样只有广西一个省在使用。
本套题,从题型设置来看,在文言阅读,诗歌鉴赏,默写和语言运用上都有了一定改变,改变方向和新课标卷一致,从难度来看,与近三年来的大纲卷难度保持一致。
逐题解析:一、基础题(12分4题基础题板块历年来都是稳定的风格,该板块题型从09年期题型没有任何变化,都是考察:字音字形、成语、病句以及语序连贯题。
基础版块既然考察学生基础知识。
本套试卷基础题设题常规,结构稳定,难度不大。
第一题是考察字音字形,A选项“系鞋带”的“系”应为“jì”,该词是日常熟语,发现其错误难度不大;C 项,“按捺不住”的“捺”应为“nà”,这是考生最容易混淆的一项,“捺”字平时就常被误读,这里要注意和正确选项B的对比;D项,“纵横捭阖”的“捭”应为“bǎi”,改成语备考时会被提及,也在《六国论》中出现,因此难度不大。
第二题考察成语使用,这题分表考察了盖棺论定、敝帚自珍、叹为观止、风声鹤唳四个成语,其中学生会觉得陌生,易错的只有“敝帚自珍”一词,不过成语题使用排除法,一个陌生词不影响答题。
本题中A选项,“盖棺论定”的意为“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
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B选项,“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C选项,“风声鹤唳”意为“唳:鹤鸣声。
把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当做敌人的叫阵声,疑心是追兵来了。
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D选项“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第三题考察的是病句判断,本题设题常规,难度不大。
A选项“发生”与“案情”是明显的搭配不当,学生容易判断;B选项“火车每当”语序不当,错误也很明显,因此不易出错;C选项成分残缺,缺少谓语,在“正”的后面加上“经历”。
本题设置的语病类型是常考类型,难度不大。
第四题考察连贯题,本题可以通过先观察选项,在对比语句,并用排除法破题。
2014年全国高考试卷其他部分汇编
2014年全国高考试卷其他部分汇编1. 〔2014北京理8〕〔概率与统计?简易逻辑?平面几何与推理证明?〕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均被评定为三个等级,依次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假设学生甲的语文、数学成绩都不低于同学乙,且至少有一门成绩高于乙,则称“学生甲比同学乙成绩好.”如果一组学生中没有哪位学生比另一位学生成绩好,并且不存在语文成绩相同,数学成绩也相同的两位学生.那么这组学生最多有〔 〕 A .2人 B .3人 C .4人 D .5人 【解析】 B用ABC 分别表示优秀、及格和不及格.显然语文成绩得A 的学生最多只有1个,语文成绩得B 的也最多只有1个,得C 的也最多只有1个,因此学生最多只有3个.显然,〔AC 〕〔BB 〕〔CA 〕满足条件,故学生最多3个2. 〔2014北京理20〕〔数列?〕对于数对序列()()()1122:n n P a b a b a b ,,,,,,,记()111T P a b =+, ()(){}()112max 2k k k k T P b T P a a a k n -=+,+++≤≤,其中(){}112max k k T P a a a -,+++表示()1k T P -和12k a a a +++两个数中最大的数,⑴对于数对序列()():2541P ,,,,求()()12T P T P ,的值.⑵记m 为a 、b 、c 、d 四个数中最小的数,对于由两个数对()()a b c d ,,,组成的数对序列()():P a b c d ,,,和()():P c d a b ',,,,试分别对m a =和m d =两种情况比较()2T P 和()2T P '的大小.⑶在由五个数对()118,,()52,,()1611,,()1111,,()46,组成的所有数对序列中,写出一个数对序列P 使()5T P 最小,并写出()5T P 的值.〔只需写出结论〕.【解析】 ⑴ ()1257T P =+=,()(){}{}211max 241max 768T P T P =+,+=+,=;⑵ 当m a =时:()1T P a b =+,(){}{}2max max T P d a b a c a d b c =++,+=++,;()1T P c d '=+,(){}{}2max max T P b c d c a b c a d b c d '=++,+=++,=++;因为a 是a b c d ,,,中最小的数,所以{}max a b c b c +,+≤,从而()()22T P T P '≤; 当m d =时,()1T P a b =+,(){}{}2max max T P d a b a c a d b c =++,+=++,;()1T P c d '=+,(){}{}2max max T P b c d c a b c a d a b c '=++,+=++,=++;因为d 是a b c d ,,,中最小的数,所以{}max d b c b c +,+≤,从而()()22T P T P '≤. 综上,这两种情况下都有()()22T P T P '≤.⑶ 数列序列:P ()4,6,()11,11,()16,11,()11,8,()5,2的()5T P 的值最小; ()110T P =,()226T P =,()342T P =,()450T P =,()552T P =.3. 〔2014北京文14〕〔不等式?概率与统计?简易逻辑?平面几何与推理证明?〕顾客请一位工艺师把AB ,两件玉石原料各制成一件工艺品,工艺师带一位徒弟完成这项任务.每件原料先由徒弟完成粗加工,再由工艺师进行精加工完成制作,两件工艺品都完成后交付顾客.两件原料每道工序所需时间〔单位:工作日〕如下:则最短交货期为____________个工作日.【解析】424.〔2014福建理10〕〔概率与统计?〕用a代表红球,b代表蓝球,c代表黑球,由加法原理及乘法原理,从1个红球和1个篮球中取出假设干个球的所有取法可由()()11a b++的展开式1a b ab+++表示出来,如:“1”表示一个球都不取、“a”表示取出一个红球,而“ab”则表示把红球和篮球都取出来.以此类推,以下各式中,其展开式可用来表示从5个无区别的红球、5个无区别的蓝球、5个有区别的黑球中取出假设干个球,且所有的篮球都取出或都不取出的所有取法的是〔〕A.()()()523455111a a a a ab c+++++++B.()()()552345111a b b b b b c+++++++ C.()()()523455111a b b b b b c+++++++D.()()()552345111a b c c c c c+++++++【解析】A5.〔2014福建理15〕〔概率与统计?集合?简易逻辑?平面几何与推理证明?〕假设集合{}{1234}a b c d=,,,,,,,且以下四个关系:①1a=;②1b≠;③2c=;④4d≠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则符合条件的有序数组()a b c d,,,的个数是_________.【解析】66.〔2014福建文12〕〔解析几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111222P x y P x y,,,间的“L-距离”定义为1212=PP x x-12+.y y-则平面内与x轴上两个不同的定点12F F,的“L-距离”之和等于定值〔大于1F F〕的点的轨迹可以是〔〕【解析】A7.〔2014福建文16〕〔概率与统计?集合?简易逻辑?平面几何与推理证明?〕已知集合{}{}012a b c=,,,,,且以下三个关系:①2a≠②2b=③0c≠有且只有一个正确,则10010________a b c++=【解析】2018.〔2014广东理8〕〔不等式?概率与统计?集合?〕设集合12345{(,,,,)|{1,01}1,2,3,45}iA x x x x x x i=∈-=,,,,那么集合A中满足条件“123451++++3x x x x x≤≤”的元素个数为〔〕A.60 B.90 C.120 D.130DCBA【解析】 D9. 〔2014湖北理13〕〔算法。
2014年广东高考真题答案分析
3.答案:C
A.偷换主语。“采集”的主语应该是“人”,偷换主语。 “贝母”应该是“被采集起来”。 B.语序错乱。应该先进关系,前后内容倒置, 应该是不仅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还是“„„的先驱”。
4.答案:D
先看选项,首项不是④就是⑤,寻找两项的 共性——“物理学家们”,它在④的句首,在⑤ 的句末(由事实引出物理学家),可见,⑤在④ 前,排除AB;观察CD差异,③、④以及②、⑥两 组的先后关系是重点,只需要判断一组即可。 ③讲“管弦乐”,④由“物理学家”引出“声 音”,“管弦乐”是“声音”的一个表现,所以 应该先④后③。答案出来,为D。
20.答案:
(1)中国的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 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创新。 (2)年轻人一定要重视并认真学好基本技术、基本理论, 如画图功夫、勘察文献等。 (3)要注重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一是培养 工匠,二是重视建筑材料工艺。 (4)文物的价值在于它是历史的见证。
21.答案:
5.答案:B
论:“判罪,判决”
6.答案:B
①和②是保持一致的。所以①和②只需要会判断其中 一句即可。①中指王尧臣为了避嫌,就把刘敞排为第二名。 “以”字是介词,表原因,“因为”的意思,而“且”要 么递进要么并列要么让步,这里都不通。排除AC。 直接看③。③中刘敞陪伴英宗读书,利用历史故事和 典籍来讽谏的意思,“因”和“所”都有凭借的意思,但 是这句凭借的内容在前,行为目的在后,用“因”字比较 恰当。“所”引导的凭借,往往凭借的内容在后。
契丹人的叹服,是因为两件事。一是刘敞能记忆地 图,准确地说出道路的不妥当。一是大家都不认得的野兽, 刘敞不但认得,还能引用古书来例证。
【提示】在文中第二段中找。段中讲到两事,一是带路,一是认兽。
2014年高考人口专题试题分析4页
2014年高考人口专题试题分析2014年高考人口专题试题紧扣高考考纲,重点考查了人口增长、人口迁移、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等核心知识。
不仅结合我国新实施的人口政策等社会热点,还重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及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考点一:人口增长(2014新课标Ⅰ卷)图1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读图1,完成下题。
3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试题分析】2根据坐标图分析,横坐标表示户籍人口,纵坐标表示常住人口。
图中斜线左上的省份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说明经济发达,可以吸引人口迁入,多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斜线右下的省份情况则相反,多为内地经济欠发达省份。
故①④为粤沪,②③为豫黔。
再看户籍人口,①近亿,④过千万;②过亿,③四千多万。
故选A。
3人口迁移主要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改革开放后的人口迁移方向之一是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故选D。
考点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2014浙江卷)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
读下表,完成第5―6题。
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城市化水平(%)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试题分析】4本题以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为载体,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人均GDP水平最高的是浙江,浙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较小,故A选项错误;浙江省的城市化水平最高,C 选项正确;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河南省,河南人口多,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大,故 B选项错误;河南为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压力大,D选项错误,故选C。
5青海省城市化水平低,人均GDP水平低,科技人才少,所以不适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A选项错误;河南为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较少,所以不适合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B选项错误;浙江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大,山地丘陵多,耕地少,所以不适合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C选项错误;黑龙江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小,地广人稀,所以适合发展商品农业。
2014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6人口
2014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6人口2014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6 人口(2014新课标I卷)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A.① B. ② C.③ D.④11.该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A.1910-1930年B.1930-1950年C. 1950-1970年D. 1970-1990年【答案】10.A 11.C【解析】10.由图可知移民人数/总人口=移民人口比例,可以推导出移民人数/移民人口比例=总人口,该国虽然移民数量发生多少变化,但是整体来看总量是在增加,即可得①图符合,选A。
11.该国人口呈增加趋势,1950—1970迁移下降,所以增加最多,C对。
(2014广东卷)6、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
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答案】C【解析】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则说明外出务工人员减少了,春运长途客运量将减少,所以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2014福建卷)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图3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5~6题。
5.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6.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答案】5、D6、B【解析】5.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根据图示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显著上升,说明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主要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与性别结构和受教育程度的关系较小;医疗水平的变化这之间变化较小。
2014年山东省高考文科综合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卷)解析版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
完成1-2题。
1.图1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
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A.粤、豫、黔、沪B.豫、粤、黔、沪C.粤、豫、沪、黔D.豫、粤、沪、黔答案:A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A.流向辽中南地区B.流向京津地区C.流向长三角地区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答案:D图2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
完成3-4题。
3.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答案:B4.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就分别安排在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答案:A图3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
完成5-7题。
5.造成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降雪量B.温度C.光照D.地形答案:B6.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A.农田B.林地C.城区D.乡村答案:C7.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GPS技术可以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B.解译积雪遥感影像C.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D.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答案:D图4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完成8-10题。
8.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答案:B9.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
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答案:C10.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B.为冬至日C.日落时间为18时D.昼夜等长答案:D图5(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
2014新课标全国卷解读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I 地理试题解读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 鲁爱华 066006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3题。
1. 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 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3. 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 ,则A.春、秋分日P=0B.夏至日P=1C.全年P<1D.冬至日P>1【答案】A C D【解读】试题以太阳能光热电站建设为背景,考查太阳能的分布、电站建设影响和正午太阳度的有关知识,分析时主要侧重时间与空间分布差异的比较。
第1题,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其次是西北内陆地区。
所给选项中,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
黄土高原、山东半岛和东南丘陵,地处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阴雨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少。
体现的是太阳辐射在我国分布的空间差异。
第2题,本题探讨的是太阳能电站建设带来的影响,思维考查具有发散性和跳跃性。
分析应抓住材料“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的特点,是通过一定的角度将太阳光聚集在高塔顶端的锅炉,因此不会提升地表温度;飞机电子导航与无线电信号有关,与太阳光无关;由于是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途经飞鸟眼睛将会受到强光灼伤,无法识别方向;因为反光板是聚焦,不是散光,就区域而言,不会影响周边地区的作物产量。
第3题,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是正午太阳高度。
本题意在探讨不同节气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H)的变化,但属于定量分析,需要数学三角函数知识作为基础。
塔高与正午影长和正午太阳光线构成直角三角形。
山东-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山东卷)地理部分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
完成1-2题。
1.图1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
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A.粤、豫、黔、沪B.豫、粤、黔、沪C.粤、豫、沪、黔D.豫、粤、沪、黔答案:A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答案:D图2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
完成3-4题。
3.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答案:B4.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就分别安排在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答案:A图3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
完成5-7题。
5.造成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降雪量B.温度C.光照D.地形答案:B6.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A.农田B.林地C.城区D.乡村答案:C7.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GPS技术可以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B.解译积雪遥感影像C.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D.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答案:D解析:GPS的主要作用是定位、导航。
图4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完成8-10题。
8.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答案:B9.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
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答案:C10.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B.为冬至日C.日落时间为18时D.昼夜等长答案:D图5(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
人口 城市与城市化(2014高考真题)
2014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7 城市(2014新课标II卷)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图1)据此完成1-2题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城市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断扩大(2014广东卷)图2、图3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读图并结合所知识,完成4-5题。
4.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海拔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海拔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5、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2014重庆卷)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
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
据此完成1-2题。
1.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下列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A.洪涝灾害更少B.淡水资源更多C.经济水平更高D.土地成本更低2.今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A.节约建筑用地B.缓解交通压力C.降低建筑耗能D.扩大用地规模(2014大纲卷)图3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据此完成9~11题。
9.该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A.土地资源B.水资源C.生物资源D.太阳能资源10.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公路交通枢纽D.港口11.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势条件是A.位置适中B.资源丰富C.气候宜人D.经济中心(2014江苏卷地理)国家研究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解析
1. A 【解析】:这是一个坐标图,横坐标是户籍人口,纵坐标是常住人口。
图中斜线左上的省份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说明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多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斜线右下的省份情况则相反,多为内地经济欠发达省份。
故①④为粤沪,②③为豫黔。
再看户籍人口,①近亿,④过千万;②过亿,③四千多万。
2.D【解析】人口迁移主要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改革开放后的人口迁移方向之一是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一般遵循就近迁移原则。
3.B 【解析】:在组团式城市布局中,各城区分散布局,中间有林地隔开,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不能缩短居民出行距离,不能加强各区之间的联系,加大基础设施投资。
4A 【解析】:物流园区就在交流方便的地方,①处靠近高速公路出入口,有公路经过。
化工园区应远离居民区,因化工业污染大气和水,所以应布局在河流下游、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看图时注意先看右下角的图例、左下角的风频图。
5.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比西部积雪稍厚。
因云量分布差异不大,故排除A、C;该区域在长江三角洲,主要为偏东风,故排除D;该区东部比西部更近海,受海洋影响,冬季东部比西部温度高,故选B。
6C 【解析】:一般情况下,温度高的区域比附近温度低的区域积雪深度低。
城区由于人口、工业集中,热岛效应明显,故温度高于周围地区。
7.D 【解析】:GPS的主要作用是定位、导航。
8.B 【解析】:从高空等压面倾斜情况看,甲地高空气压低乙地,故近地面气压高于乙地,近地面空气从甲流向乙,即从南向北;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风向偏转为西南风。
9.C 【解析】:乙地位于600N附近,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应为冷锋。
10.D【解析】:甲乙两经度相同,若同时日出应为春或秋分日.春或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11.B 【解析】:注意图左上角的指向标。
观测点在甲山西南,高程120m,故在①②中选。
据等高线判断,②为向斜一翼。
2014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山东卷)分析
2014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山东卷)分析尚泽远(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山东肥城271600)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
完成1—2题。
1.图1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
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A.粤、豫、黔、沪B.豫、粤、黔、沪C.粤、豫、沪、黔D.豫、粤、沪、黔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试题分析】本题组以我国部分省区为例,考查了人口迁移情况,难度不大。
第1题,首先要明确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含义与区别。
常住人口即该行政区实际居住的人口,简称实有人口;户籍人口是指具有该行政区户籍的人口,即实有人口加流出人口。
经济发达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多,常住人口往往大于户籍人口;经济落后地区人口迁出的多,户籍人口往往大于常住人口。
其次,据图1分析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含义及图中反映的内容。
斜线以上,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经济较为发达,斜线以下相反。
①与②省区人口总量都非常多,都是我国人口大省,但①省区的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说明①省区经济发达,人口迁入的多;而②省区的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说明②省区人口迁出的多。
③省区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且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表明③省区经济较落后,人口迁出的多;④省区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表明④省区经济发达,人口迁入的多。
第三,根据提供的四个备选项中的省区,结合上面分析内容,不难做出正确选择,即A项正确。
第2题难度相对更小,主要考查的是经济相对落后省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位置关系。
为寻找好的工作机会、生活条件或良好的教育条件等,人口迁移大多就近从经济落后地区迁向经济发达地区,所以只有D项与实际最相符。
图2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
完成3~4题。
3.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4.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
(2014-2016)三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6人口(解析版)
(2016?天津卷)读图3,回答第5题。
J50Q ■上]妙lw融30G5 2010 -*014^ffl3 199(^-2014年崗常住人口JS*娈前祁憲图・5•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答案】5.D【解析】试题分析’从常住人口数量1990-2014年的变化可知,该省常住人口数量总体是不断増加,旦曆加的幅匱总体■!$渐减少,则可以推出该省人口增长率是总体呈下降趋势,即D选项符合.肴点;人口的数量变化.【名师点睛】此题难度不大,关键是理解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增长率大小之间的关系。
(2016?上海卷)(十)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专题6 人口【2016年高考题】J990 两-W?沙加:0|5X人2用養£1*)019•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A .甲省B .乙省C .丙省D .丁省20•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
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成长起来的。
图为2013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
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有A .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B .技师技工数量偏低C .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D .研发人员数量偏低"【答案】19、C 20、A【解析】试题分析:19. 影响人口容星的苜要因素是资源•尤其是资源的短板,国負舷面积水资源量是最少的,RTO的人□容量遥小.选C正确.20. 图示我国完咸中等教育的比例偏低,不是人数偏低;完咸高等枝育的比例与其他三国相差不大;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是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选A正确.若点;着查人口容量及人口素质对社会发展影响.【名师点晴】本组题主要考查人口容量及影响因素。
2014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1
2014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1D(图7)。
完成23-24题。
23.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A.Ⅰ、Ⅱ、ⅢB.Ⅰ、Ⅲ、ⅡC.Ⅱ、Ⅲ、ⅠD.Ⅲ、Ⅰ、Ⅱ【答案】D【解析】III区域位于南部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多环境问题,应为重点生态功能区;I分布范围较小,位于河流和平原区,经济较为发达,应为城市化地区;II分布空间大,地形以平原为主,应为农产品主产区。
选D正确。
24.三类区域中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到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C.商业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答案】A【解析】II区为城市化地区,经济发达,I区为农产品主产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II区迁到I区,选项A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4四川卷)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放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
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
读图回答5-6题。
5.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6.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答案】5、A 6、B【解析】5、读图,根据图例分析,风功率等级最高的部分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西南部分功率密度等级最低。
根据材料,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也就是从这个方向来的风最多,所以,对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业最大的是东北风,A对。
其它选项对应的上风功率密度等级较低,所以B、C、D错。
6、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风力发电站目前应选择在容易开发,便于向我国陆上经济发达的地区输送电力的海域进行开发。
读图可以判断,四地中只有②地距离我国陆上经济发达区最近,且位于大陆架浅海区,所以最合理的是②地,B对。
①地风力功率密度等级较低,不是最适宜地区,A错。
③、④地距离我国大陆远,不便于电力输送,C、D错。
2014高考真题
题号总分得分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下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A.春、秋分日P=0B.夏至日P=1C.全年P<1D.冬至日P>1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
据此完成下题。
表1 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6 人口(2014新课标I卷)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11.A.① B. ② C.③ D.④11.该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A.1910-1930年B.1930-1950年C. 1950-1970年D. 1970-1990年【答案】10.A 11.C【解析】10.由图可知移民人数/总人口=移民人口比例,可以推导出移民人数/移民人口比例=总人口,该国虽然移民数量发生多少变化,但是整体来看总量是在增加,即可得①图符合,选A。
11.该国人口呈增加趋势,1950—1970迁移下降,所以增加最多,C对。
(2014广东卷)6、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
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答案】C【解析】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则说明外出务工人员减少了,春运长途客运量将减少,所以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2014福建卷)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图3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5~6题。
5.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6.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答案】5、D 6、B【解析】5.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根据图示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显著上升,说明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主要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与性别结构和受教育程度的关系较小;医疗水平的变化这之间变化较小。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6.根据图示2015年我国老年抚养比超过了少年抚养比,人口老龄化突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有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国防兵员不足等问题,与人口迁移、人口分布关系小。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014江苏卷地理)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图9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10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 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18.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答案】17、B 18、C【解析】17、读图可以看出,自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增长始终为正增长,所以人口规模持续增加,人口增速有较大的波动,整体先增快,在减慢,后又增快,再后来持续减慢,故答案选B。
18、读图可知,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不一定持续上升,但是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故答案选C。
(2014山东卷)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
完成1-2题.1、图1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状况。
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A.粤、豫、黔、沪B.豫、粤、黔、沪C.粤、豫、沪、黔D、豫、粤、沪、黔【答案】:A【解析】:这是一个坐标图,横坐标是户籍人口,纵坐标是常住人口。
图中斜线左上的省份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说明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多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斜线右下的省份情况则相反,多为内地经济欠发达省份。
故①④为粤沪,②③为豫黔。
再看户籍人口,①近亿,④过千万;②过亿,③四千多万。
所以选A。
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豫实际最相符的是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答案】:D【解析】:人口迁移主要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改革开放后的人口迁移方向之一是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一般遵循就近迁移原则。
(2014四川卷)图4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A.2千米附近B.4千米附近C.8千米附近D.10千米附近10.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答案】9、D 10、D【解析】9、人口密度越大,单位面积人口数量越多。
读图,根据不同距离处两条曲线的差值判断,1010年比1990年人口密度大,且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增长最大的部分在10千米附近。
D对。
2千米附近和4千米附近人口密度是减少的,A、B错。
8千米附近人口密度增加,但不是增加最多的区域,C错。
10、图中人口密度在市中心附近明显下降趋势,是因为城市规模扩大后,城市功能区出现明确划分,中心区由于低价上涨,由原来的住宅区转变为商业区,住宅区向外迁移。
B错。
10千米附近人口密度呈明显上升的状况,说明城市规模扩大,10千米附近发展成城市住宅区。
体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D对。
但不能表示城市等级提高,C错。
城市面积扩大,是城市化提高的标志,A错。
考点:城市功能划分的原因、城市人口密度变化的特征、城市化特征。
(2014海南卷) 图6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由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
独特6,完成14—15题。
14。
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B、劳动力价格降低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D、人均产值减少15、该县可能位于我国A、珠江三角洲地区B、京津地区C、长江三角洲地区D、川渝地区【答案】14、A 15、D【解析】14、根据图文分析,2010年比2000年该县外出半年以上人口和跨省外出人口大幅度增长,意味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人数减少,因此劳动力紧张,价格有所提高;人均生产规模扩大;占总人口比例降低;人均产值增加。
综上所述,A项正确。
15、该县人口大规模外出,表明该县经济落后,在所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川渝地区经济最落后,因此选B. (2014上海卷)(三)我国人口迁移类型多种多样,对迁移人口的妥善安置,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7. 从人口迁移类型看,下列情况属于生态移民的是A. 三峡库区居民外迁B. 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C. 农村人口进城务工D. 地震区灾民搬至异地【答案】:B【解析】: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或者修复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而进行的人口迁移,或者是因自然环境恶劣,当地不具备就地扶贫的条件而将当地人民整体迁出的移民,总之,是应生态环境因素所致。
故选B,三江源保护区的建立,需要移民,属于生态移民。
A三峡库区移民首先是工程建设需要;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是经济因素;地震灾民是自然灾害导致,不属于环境移民。
8. 三峡库区部分移民东迁沿海某地后,迁入地采取了“杂居”安置方式。
其深远意义是A. 改善移民原有的生活习惯B. 增进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接触C. 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D. 便于移民的统一管理与服务【答案】:C【解析】:题干关键词“深远意义”,故选C。
(2014浙江卷)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
读表,完成第5、6题。
5、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6.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答案】5、C 6、D【解析】5、结合表中信息分析即可得出C项。
6、从表中可以看出,黑龙江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对耕地的压力最小,适合发质生产规模较大的商品农业。
故选D。
(2014重庆卷) 13.(26分)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移民城市洛杉矶通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美国的“科技之都”和全球性经济中心,其电影产业也久负盛名。
图4是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
(2)从人口数量和素质分析外来移民对洛杉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8分)【答案】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
【解析】问题明确要求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来分析,数量的增加有利于规模的扩大,而高素质的人才的加入则有利于技术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