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系统及技术课程设计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报告
( 2018 -- 2018 年度第 2 学期>
名称:计算机控制系统
题目:嵌入式处理器技术及其应用发展
院系: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
成绩:
日期:年月日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课程设计教案环节,使学生加深对所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结合工程问题,培养提高学生查阅文献、相关资料以及组织素材的能力;
3.培养锻炼学生结合工程问题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根据工程问题和实际应用方案的要求,进行方案的总体设计和分析评估;
5.报告原则上要求依据相应工程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制图、分析和撰写等。
二、主要内容
1、数字控制算法分析设计;
2、现代控制理论算法分析设计
3、模糊控制理论算法分析设计
4、过程数字控制系统方案分析设计;
5、微机硬件应用接口电路设计;
6、微机应用装置硬件电路、软件方案设计;
7、数字控制系统I/O通道方案设计与实现;
8、PLC应用控制方案分析与设计;
9、数据通信接口电路硬软件方案设计与性能分析;
10、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应用方案设计;
11、数控系统中模拟量过程参数的检测与数字处理方法;
12、基于嵌入式处理器技术的应用方案设计
13、计算机控制系统抗干扰技术与安全可靠性措施分析设计
14、计算机控制系统差错控制技术分析设计
15、计算机控制系统容错技术分析设计
16、工程过程建模方法分析
三、进度计划
四、设计成果要求
1.针对所选题目的国内外应用发展概述;
2.课程设计正文内容,包括设计方案、硬件电路和软件流程,以及综述、分析等;
3.课程设计总结或结论以及参考文献;
4.要求设计报告规范完整。
五、考核方式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依据如下:
1.撰写的课程设计报告;
2.独立工作能力及设计过程的表现;
3.答辩时回答问题情况。
成绩以五级分制综合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年月日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课程设计教案环节,使学生加深对所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结合工程问题,培养提高学生查阅文献、相关资料以及组织素材的能力;
3.培养锻炼学生结合工程问题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根据工程问题和实际应用方案的要求,进行方案的总体设计和分析评估;
5.报告原则上要求依据相应工程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制图、分析和撰写等。
二、设计正文
1嵌入式处理器技术
嵌入式处理器是用在计算机之外的设备中提供添加的功能性的计算机芯片,它经常用于控制和监控领域。
嵌入式处理器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是控制、辅助系统运行的硬件单元。
范围极其广阔,从最初的4位处理器,目前仍在大规模应用的8位单片机,到最新的受到广泛青睐的32位、64位嵌入式CPU。
目前世界上具有嵌入式功能特点的处理器已经超过1000种,流行体系结构包括MCU,MPU等30多个系列。
鉴于嵌入式系统广阔的发展前景,很多半导体制造商都大规模生产嵌入式处理器,并且公司自主设计处理器也已经成为了未来嵌入式领域的一大趋势,其中从单片机、DSP到FPGA有着各式各样的品种,速度越来越快,性能越来越强,价格也越来越低。
目前嵌入式处理器的寻址空间可以从64kB到16MB,处理速度最快可以达到2000 MIPS,封装从8个引脚到144个引脚不等。
根据嵌入式处理器的使用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事务密集型和计算机密集型两种。
按照任务特点可以将其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两种。
按照运算数据宽度可以分为5种。
嵌入式处理器,由于运算速度和吞吐量等级费不同,其应用场合也不同。
嵌入式处理器根据面向应用的不同特点可以分为以下4种:
①嵌入式微处理器<Embedded Microcontroller Unit, EMPU)
②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 MCU>
③嵌入式DSP处理器(Embedded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EDSP>
④嵌入式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
1.1处理器的分类
1.1.1嵌入式微处理器<Embedded Microcontroller Unit, EMPU)
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基础是通用计算机中的CPU。
在应用中,将微处理器装配在专门设计的电路板上,只保留和嵌入式应用有关的母板功能,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小系统体积和功耗。
为了满足嵌入式应用的特殊要求,嵌入式微处理器虽然在功能上和标准微处理器基本是一样的,但在工作温度、抗电磁干扰、可靠性等方面一般都作了各种增强。
和工业控制计算机相比,嵌入式微处理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的优点,但是在电路板上必须包括ROM、RAM、总线接口、各种外设等器件,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技术保密性也较差。
嵌入式微处理器及其存储器、总线、外设等安装在1块电路板上,称为单板计算机,如STD-BUS、PC104等。
近年来,德国、日本的一些公司又开发出了“火柴盒”式名片大小的嵌入式计算机系列OEM产品。
台湾研华公司也推出了类似的模组化系统SOM<System On Module)。
嵌入式微处理器目前主要有Am186/88、386EX、SC-400、Power PC、68000、MIPS、ARM等系列。
嵌入式微处理器又可分为CISC、RISC两类。
大家熟悉的台式PC大多数都是使用CISC 微处理器,如Intel的X86.RISC结构体系有两主流:Silicon Graphics公司<硅谷图形公司)的MIPS技术和ARM公司的Advanced RISC Machines技术。
此外Hitachi<日立公司)也有自己的一套RISC技术SuperH。
1.1.2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 MCU>
嵌入式微控制器又称单片机,顾名思义,就是将整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块芯片中。
嵌入式微控制器一般以某一种微处理器内核为核心,芯片内部集成ROM/EPROM、RAM、总线、总线逻辑、定时/计数器、WatchDog、I/O、串行口、脉宽调制输出、A/D、D/A、Flash RAM、EEPROM等各种必要功能和外设。
为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一般一个系列的单片机具有多种衍生产品,每种衍生产品的处理器内核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存储器和外设的配置及封装。
这样可以使单片机最大限度地和应用需求相匹配,功能不多不少,从而减少功耗和成本。
和嵌入式微处理器相比,微控制器的最大特点是单片化,体积大大减小,从而使功耗和成本下降、可靠性提高。
微控制器是目前嵌入式系统工业的主流。
微控制器的片上外设资源一般比较丰富,适合于控制,因此称微控制器。
嵌入式微控制器目前的品种和数量最多,比较有代表性的通用系列包括8051、P51XA、MCS-251、MCS-96/196/296、C166/167、MC68HC05/11/12/16、68300等。
另外还有许多半通用系列如:支持USB接口的MCU 8XC930/931、C540、C541;支持I2C、CAN-Bus、LCD及众多专用MCU和兼容系列。
目前MCU占嵌入式系统约70%的市场份额。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提供X86微处理器的著名厂商AMD公司,将Am186CC/CH/CU等嵌入式处理器称之为Microcontroller, MOTOROLA公司把以Power PC为基础的PPC505和PPC555亦列入单片机行列。
TI公司亦将其TMS320C2XXX系列DSP做为MCU进行推广。
1.1.3嵌入式DSP处理器(Embedded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EDSP>
DSP处理器对系统结构和指令进行了特殊设计,使其适合于执行DSP算法,编译效率较高,指令执行速度也较高。
在数字滤波、FFT、谱分析等方面DSP算法正在大量进入嵌入式领域,DSP应用正从在通用单片机中以普通指令实现DSP功能,过渡到采用嵌入式DSP 处理器。
嵌入式DSP处理器有两个发展来源,一是DSP处理器经过单片化、EMC改造、增加片上外设成为嵌入式DSP处理器,TI的TMS320C2000/C5000等属于此范畴;二是在通用单片机或SOC中增加DSP协处理器,例如Intel的MCS-296和Infineon(Siemens>的TriCore。
推动嵌入式DSP处理器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是嵌入式系统的智能化,例如各种带有智能逻辑的消费类产品,生物信息识别终端,带有加解密算法的键盘,ADSL接入、实时语音压解系统,虚拟现实显示等。
这类智能化算法一般都是运算量较大,特别是向量运算、指针线性寻址等较多,而这些正是DSP处理器的长处所在。
嵌入式DSP处理器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是Texas Instruments的 TMS320系列和Motorola的DSP56000系列。
TMS320系列处理器包括用于控制的C2000系列,移动通信的C5000系列,以及性能更高的C6000和C8000系列。
DSP56000目前已经发展成为DSP56000,DSP56100,DSP56200和DSP56300等几个不同系列的处理器。
另外PHILIPS公司今年也推出了基于可重置嵌入式DSP结构低成本、低功耗技术上制造的R. E. A. L DSP 处理器,特点是具备双Harvard结构和双乘/累加单元,应用目标是大批量消费类产品。
1.1.4嵌入式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
随着EDI的推广和VLSI设计的普及化,及半导体工艺的迅速发展,在一个硅片上实现一个更为复杂的系统的时代已来临,这就是System On Chip(SOC>。
各种通用处理器内核将作为SOC设计公司的标准库,和许多其它嵌入式系统外设一样,成为VLSI设计中一种标准的器件,用标准的VHDL等语言描述,存储在器件库中。
用户只需定义出其整个应用系
统,仿真通过后就可以将设计图交给半导体工厂制作样品。
这样除个别无法集成的器件以外,整个嵌入式系统大部分均可集成到一块或几块芯片中去,应用系统电路板将变得很简洁,对于减小体积和功耗、提高可靠性非常有利。
SOC可以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类。
通用系列包括Infineon(Siemens>的TriCore,Motorola的M-Core,某些ARM系列器件,Echelon和Motorola联合研制的Neuron芯片等。
专用SOC一般专用于某个或某类系统中,不为一般用户所知。
一个有代表性的产品是Philips的Smart XA,它将XA单片机内核和支持超过2048位复杂RSA算法的CCU单元制作在一块硅片上,形成一个可加载JAVA或C语言的专用的SOC,可用于公众互联网如Internet安全方面。
1. 2 嵌入式处理器的体系结构
传统的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CISC)结构有其固有的缺点,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引入新的复杂的指令集,为支持这些新增的指令,计算机的体系结构会越来越复杂。
然而,在CISC指令集的各种指令中,其使用频率却相差悬殊,大约有20%,显然,这种结构不太合理。
基于以上的不合理性,1979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提出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RISC>的概念。
RISC并非只是简单地减少指令,而是着重考虑如何使计算机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从而提高运算速度。
RISC结构优先选取使用频率最高的简单指令,避免复杂指令;将指令长度固定,指令格式和寻址方式种类减少;以控制逻辑为主,不用或少用微码控制等措施开达到上述目的。
虽然RISC和CISC都试图在体系结构、操作运行、软件、硬件、编译时间和运行时间等诸多因素中做出某种平衡,以求达到高效,但二者采用的方法不同,因此,在很多方面差异很大,其中主要有:
①指令系统
RISC设计者把主要精力放在经常使用的指令上,尽量使它们具有简单高效的特色,对不常用的功能,常通过组合指令来完成。
因此,在CISC机器上实现特殊功能时,效果可能较低。
但可以利用流水技术和超标量技术加以改进和弥补。
而CISC的指令系统比较丰富,有专用指令开完成特定的功能。
因此,在CISC机器上处理特殊任务效率较高。
②存储器操作
RISC对存储器操作有限制,使控制简单化;而CISC机器的存储器操作指令多,操作直接。
③程序
RISC汇编语言程序一般需要较大的内存空间,实现特殊功能时程序复杂,不易设计;而CISC汇编语言程序编程相对简单,科学计算及复杂操作的程序设计相对容易,效率较
高。
④中断
RISC机器在一条指令执行的适当地方可以响应中断;而CISC机器是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后响应中断。
⑤CPU
RISC机器的CPU包含较少的单元电路,因而面积小、功耗低;而CISC机器的CPU包含丰富的电路单元,因而功能强、面积大、功耗大。
⑥设计周期
RISC微处理器结构简单,布局紧凑,设计周期短,且易于采用最新技术;CISC微处理器机构复杂,设计周期长。
⑦用户使用
RISC微处理器机构简单,指令规整,性能容易把握,易学易用;CISC微处理器结构复杂,功能强大,易于实现特殊功能。
⑧应用范围
由于RISC指令系统的确定与特定的应用领域有关,故RISC机器更适合于专用机;而CISC机器则更适合于通用机。
当然,和CISC架构相比较,尽管RISC架构有上述优点,但决不能认为RISC架构就可以取代CISC架构,事实上,RISC和CISC各有优势,而且界限并不是那么明显。
现代的CPU往往采用CISC的外围,而内部加入RISC的特征,如超长指令集CPU就是融合了RISC 和CISC的优势,成为未来的CPU发展方向之一。
1.2.1微处理器的典型核心架构
嵌入式微处理是用于在计算机之外的设备中提供添加的功能性的计算机芯片,它经常用于控制和移动。
此类芯片大多数兼顾控制与计算,而且具有指令丰富、外设齐全的特点,是一种事务密集型的处理器。
ARM处理器
RICS类处理器的代表技术是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技术,它即使一个公司的名字,也是对一类微处理器的通称,还是一种技术的名字。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ARM7系列核心,ARM9系列核心、ARM10系列核心。
其实ARM7系列以现代微控制器为目标,ARM9系列、ARM10系列和ARM11系列则多为掌上应用与多媒体方案设计。
ARM7处理器的运算能力大约在0.9MIPS/MHZ。
由于可以使用较高的主频,并且有较为合理的流水线结构,因此,相对于嵌入式控制器,其处理能力较为突出。
在ARM710T-ARM740T处理器中,自带了数据高速缓存DCACHE和指令高速缓存ICACHE,大大提高了处理
器的综合能力。
ARM处理器全部采用ARMV4T结构,分为3级流水线,提高了处理器指令流执行的速度。
三级流水线结构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分为3个指令阶段:分别为取指、译码和执行。
取指阶段将指令从存储器中取出,译码阶段分析指令将要用到的寄存器,执行阶段从寄存器组中读寄存器移位和ALU操作,把寄存器写回到寄存器组。
正常的操作过程中,若一条指令正在被执行,则它的后继指令译码,第三条指令则正在执行取指。
由上述过程可知,程序计数器指针<PC)指向的并不是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而是指向正在取指的指令。
3级流水线指令的执行过程如图所示。
3级流水线指令的执行过程
ARM7类型处理器采用的是冯·诺依曼结构,只有一条32位数据通道,指令和数量都通过这条通道传输。
处理器的核心架构如下图。
由于指令和数据在同一条通道上进行存取,因此此类处理器的平均执行周期为 1.9。
指令可以分为ARM指令和Thumb指令两类。
数据可以分为3种存取格式,分别为8bit、16bit和32bit。
需要注意的是16bit和32bit数据分别需要对齐,因此在C语言条件下会对移植产生一定的影响。
1.2.2微控制器的典型核心架构
嵌入式微控制器的最大特点是单片化,体积大大减小,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功耗,可靠性也大大提高。
由于嵌入式微控制器价格低廉,功能强大,因此有着相当丰富的种类和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嵌入式微控制器的典型代表是单片机,现代的单片机通常具备以下全部或部分特征:
①可以在处理器所在集成电路<IC)上含有ROM/EPROM、RAM、总线逻辑、看门狗、定
时器、串行口、A/D等各种必需的功能和外部设备。
②可以在同一个IC上含有某些程序和数据存储器。
③可以提供能直接访问IC引脚的编程器。
④可以为嵌入式系统常用的控制操作<例如位处理)提供专用指令。
目前单片机中最典型的的是以51为核心的8051系列8位单片机和以MSP430为代表的16位单片机。
近来ATMEL公司推出的AVR单片机集成了FPGA等器件,因而具有相当高的性价比,必将推动单片机市场的发展。
51系列微控制器
51系列微控制器的总线宽度为8位,其运算核心每次只能处理一个字节的数据。
虽然配合通用寄存器可以进行16位宽度的运算,但是需要额外的机器周期。
51微控制器的机器周期是其所使用晶体振荡器的振荡周期的12倍。
在振荡器的频率为12MHz的条件下,考虑单片机周期指令的执行时间可以计算得出,每秒最多可执行的指令为1M条。
在价格相同的条件下,这类核心所包含的资源相对丰富,因此51系列微控制器非常适合于用较低的成本构成较大的系统,这是其它微控制器所不能比拟的。
其系统框图如下所示。
其片上资源主要包含:
①4KB可擦写程序存储器;
②128B数据存储器;
③32根可编程控制线;
④2个16位计数器;
⑤5个中断源;
⑥全双工串行口。
51系列微控制器的系统框图
为了提高51核心微控制器的市场竞争能力,设计者在51核心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增加了部分资源,提高了系统适应能力,产生了52核心。
其具体差别在于:
①RAM空间增大。
A T89C51有128B的内部RAM,称之为DATA储存区。
AT89C52
的内部RAM扩展为256B,其中高128B,位于从80H开始的地址空间中,称之为IDATA存储区,但IDATA区的访问只能是间接寻址方式。
②内部FLASH变大。
AT89C51有4KB的内部FLASH存储器,而AT89C52的内部
FLASH存储器增加一倍,达到8KB。
③中断源增加。
在A T89C52中P1.0和P1.1还可分别作为定时器/计数器T2外部计数
输入(P1.0/T2>和(P1.1/T2EX>,也就是说,P1.0同时可作为定时器/计数器T2外部计数输入,和输出占空比为50%的时钟脉冲端口,P1.1同时可作为定时器/计数器T2捕获/重新装载触发和方向控制端口。
故A T89C52除了具备AAT89C51的定时器/计数器T0和定时器/计数器T1功能外,还额外增加了一个定时器/计数器T2。
而定时器/计数器T2的控制和状态位单独位于T2CON、T2MOD,定时器/计数器T2在16位捕获方式或自动重新装载方式下的捕获/重载寄存器组是(TCAO2H、RCAP2L>。
1.2.3DSP的典型核心架构
DSP处理器也被称为数字信号处理器,是一种特别适合于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的微处理器。
它强调运行处理的实时性,因此,除了具备普通微处理器所强调的高速运算和控制功能外,主要针对实时数字信号处理,在处理器结构、指令系统和数据流程上均有突出特点。
主要表现在:
①DSP芯片全部采用改进的哈佛结构、总线分离的哈佛结构或超哈佛结构,相比传统
的冯·诺依曼结构具有更高的指令执行速度。
②采用多级流水线结构,提高可了单位时间内执行指令的数量。
④有不同种类的独立总线并有配用辅助寄存器,提高了数据和指令流的处理效率;C5000系列
C5000系列DSP处理器是全部16 bit 定点 DPS,包含了原有的C5X系列、以高性价比为目标的C54X系列和以高速低功耗为目标的C55X系列处理器。
目前,尽量C5X还在生产,但C54X和C55X已经成为主流。
TMS320C54X系列DSP处理器<简称C54X)使用改进的哈佛结构,具有专用硬件逻辑的CPU、片内存储器、片内外设以及高度专业化的指令集,有高度的操作灵活性和运行速度,适用于远程通信等实时嵌入式应用的需要。
另外,拥有C54X的CPU、用户定制的内存储器的外设结构的派生器件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TMS320C54x DSP的内部硬件组成框图
2嵌入式处理器的应用
嵌入式处理器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领域,是现代计算机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多领域技术水平的有力工具,可以说嵌入式处理器无处不在。
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智能产品<智能仪表、只能和信息家电)、工业自动化<测控装置、数控机床、数据采集与处理)、办公自动化<通用计算机中的智能接口)、电网安全、电网设备检测、石油化工、商业应用<电子称、POS机,条码识别机)、安全防范<防火、防盗、防泄漏等报警系统)、网络通信<路由器、网关、手机、PDA、无线传感器网络)、汽车电子与航天航空<汽车防盗报警器、骑车和飞行器黑匣子)以及军事等各个领域,如下图所示。
嵌入式处理器的应用领域
嵌入式处理器在很多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步改变着这些产业,包括工业自动化、国防、运输与航空航天领域。
神州飞船和长征系列火箭系统中就有很多嵌入式处理器,导弹的制导系统中也有嵌入式处理器,高档汽车中也有多达几十个嵌入式处理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各种电子设备中基本都有嵌入式处理器,但未必知道它们。
事实上,几乎所有带有一点“智能”的加点<全自动洗衣机、电脑电饭煲)都使用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处理器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和多样性。
3嵌入式处理器的发展
3.132位处理器在兴起
市场的发展加速了观念的变化,观念的变化又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8位MCU 市场已逐步趋向稳定,32位MPU 和SoC 代表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方向。
32位处理器应用范围扩大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手机、数码相机、MP3播放机、PDA 、游戏机等手持设备以及各种信息家电等有更高性能要求的多媒体和通信设备的推出促进了32位处理器的应用。
在这些应用中,庞大的多媒体数据必然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目前许多32位微控制器都可以使用同步SDRAM ,因此可极大地降低使用更大容量数据存储器的成本。
而8位微控制器一般只能使用成本较高的
SRAM作为数据存储器。
此外除了处理应用控制功能之外,还有需要支持因特网接入的应用。
在MCU运行TCP/IP或其他通信协议的情况下,要求系统建立在RTOS上就必然成为一种现实需求,而8位单片机难以胜任。
另外有越来越多的像电视机、汽车音响及电子玩具等传统应用也与时俱进地提出数字化和“硬件软化”的要求,它们对计算性能的要求及存储器容量的需求都超出绝大多数8位微控制器能提供的范围。
②由于IT技术发展的推动,随着高端32位CPU价格的不断下降和开发环境的成熟,促使32位嵌入式处理器日益挤压原先由8位微控制器主导的应用空间。
随着32位处理器在全球范围的流行,32位的RISC嵌入式处理器已经开始成为高中端嵌入式应用和设计的主流。
此外,随着第三方的开发工具支持的不断增加,开发工具的价格在逐步降低,另一方面技术供应商在不断提高开发工具的灵活性和智能化程度,使得开发环境不断改善。
3.2 处理器IP<知识产权)
为了满足多内核与SoC设计的需要,有一些厂家专门供应处理器内核的IP<也包括外设的IP),主要有16位、32位和64位,有软核与硬核之分。
这一方面,ARM公司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
多内核处理器和SoC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提供处理器IP,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组织选用这些IP。
3.3可编程处理器
可编程也是处理器的一个发展方向。
许多传统的单片机公司利用片内Flash来实现现场可编程,如Atmel、Microchip等公司最先推出这类产品,现在几乎所有的8位单片机公司都推出了这种可现场编程的单片机。
但这里所说的可编程是指对处理器本身的定制,即通过编程的办法现场“制造”出用户所需要的处理器。
可编程主要有CPU+FPGA和PSOC<programmable system on a chip)。
前者FPGA厂商大显身手,Altera公司推出了SOPC<system on programmable chip)概念,Xilinx公司也有类似产品,途径是通过FPGA进行编程,但FPGA厂商面临的问题是成本与功耗的问题。
后者由Cypress公司提出,该产品被美国EDN杂志评为2003年度“热门产品”。
PSOC 的方法是大马拉小车,首先做出一个功能齐全的SoC,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用哪些外设和精度,例如A/D还是D/A,精度是8位还是12位。
处理器的可编程将引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开发嵌入式系统软件之前要先把处理器定制好。
三、课程设计总结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学到会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也学到了课本中没有的知识,对嵌入式处理器和嵌入式系统有了很深的了解,如:51系列单片机、ARM系列微处理器、MISP芯片、OMAP处理器等的构架、功能及其应用。
做了这个课程设计才发现我们生活在一个嵌入式系统无处不在的社会之中,我们用的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等,都是有嵌入式处理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