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_王小鲁

合集下载

王小鲁:城市规模不是越大越好

王小鲁:城市规模不是越大越好

王小鲁:城市规模不是越大越好作者:暂无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5年第1期文│王小鲁全国百强镇基本都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

这是因为这两个区域有相对合理的城市群结构:一两个中心城市,还有一大批更小的城市和镇。

各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密切,交通也比较方便。

这就造成了同城效应,住在这个区域内的小城镇,与住在大城市差别不大。

规模论从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到现在的36年间,中国经历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总数从193座增加到现在的654座,100万以上(户籍)人口的大城市从13座增加到现在的133座,城镇人口从1.7亿增长到7.3亿,城镇化率从17.9%提高到53.7%。

每年有超过1400万人通过迁移和就地城镇化的途径从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常住人口。

然而,如果按现在的统计口径,实际的城镇化进程,有可能比统计数字显示的还快一些。

我们做过一个推算,2012年按常住人口计算,实际的城镇化率可能已经达到55.4%,比官方公布的城镇化率还要高近三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城镇人口从2012年的7.1亿人上调到7.6亿人,比统计数字多4700万,农村人口从6.4亿人下调到6.1亿人,比统计数字减少3200万。

这主要是因为在人口调查和普查过程中,仍然存在对迁移人口的某些遗漏。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规模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大城市的数量在迅速增加。

2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1978年只有6座,30年后的2008年是42座;100万~200万人口的城市当年只有7座,2008年变成147座;50万~100万人口的城市当年27座,2008年274座;20万~50万人口的城市当年60座,2008年157座;2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当年93座,2008年减少到35座。

其中,1998年以后这一时期变化特别大,小城市迅速减少,大城市迅速增加。

这个现象现在还在持续,只是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是按户籍人口的地级城市数,不好比较。

主要增加快的是100万~200万人口的城市,这类城市的数量在过去30年中增加了20倍,其次是200万人以上的城市和50万~100万人口的城市,在30年中分别增加了七八倍和10倍,小于50万人口的城市数量,比上世纪90年代已经明显减少了。

“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需慎重考虑

“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需慎重考虑
万 人 以 上 、5 — O 0 1 0万 人 、5 0万 人 以 下
展” ,对 农 民工 进 城 的 政 策 ,也 从 最 初
的 限制 、后 来 的默许 逐渐 转 为积极 鼓 励 。这期 间,大城市发展加速 ,整体城 市化速度也进 一步加快 。过去 1 0年期
间 (9 8 20 ),城 市 化 率 上 升 了 1 19 — 0 8 2 个 百 分 点 , 年 均 提 高 1 4个 百 分 点 ; . 2 而之前 的 2 0年 (9 8 19 年 ) 17 — 9 8 ,年 均 只 提 高 07 百 分 点 。 . 7个 这说 明前 一 时 期 向 小城 市和 小 城 镇 倾 斜 的城 市 化 政 策 ,仍 在一 定 程 度 上 抑
近一时期 , “ 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似乎已成为未来政策考虑 的一个重要部分 但这 一政策的经济合理性是 需要慎重考虑的。
“ 发 小城市和 镇” 慎重考 重点 展中 小城 需 虑
@ 王 小 鲁 近一 时 期 , “ 重点 发 展 中小 城 市 和 小城 镇 ” 似 乎 已成 为未 来 政 策 考 虑 的 一 17 — 9 8这 2 9819 0年 期 间 城 市 化 发 展 不 均 衡 ,主 要 表 现 在 中小 城 市 和 小 城 镇 数 展 ,而 且 由于 许 多 小城 镇 缺 乏 吸 引 力 和 自身 发 展 动 力 ,一 些小 城 镇 建 设 投 资也
市 和 镇 不 能 代 替 大 城 市 在 经 济 中 的 作
用 。 如 果 不 是 处 在 大 城 市 周 边 或 城市 群
水平 ,降低 了经济效率 。
地 制 定 “中 小 城 市 基 础 设 施 完 善 ‘ 十 二 五 规划 ”。但 这 一 政 策 的 经 济合 理 性 ’ 是 需 要慎 重 考 虑 的 。

优化城市规模_推动经济增长

优化城市规模_推动经济增长

优化城市规模 推动经济增长3王小鲁 夏小林 (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 100035) (国家体改办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100035)3 本文选自作者的专题研究报告《城市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属于国民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研究课题。

该研究课题获得了中国改革基金会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的资助。

余永定、陈锡文、樊纲、蔡窻、贺力平、易纲、温铁军等许多学者曾对本文提出过宝贵意见和建议。

史立新、李桦、曾静参加了部分数据处理工作。

谨一并致谢。

① 按照现行的统计分类,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即为大城市,其中超过100万和200万人的分别称为特大和超大城市。

20—50万人口之间为中等城市,以下为小城市。

现在看来这个分类标准明显偏低。

② 根据作者使用世界银行(1997)数据的计算,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比同等人均G DP 国家平均水平低约12个百分点。

如果按购买力平价(PPP )方法计算人均G DP ,则低21个百分点。

关于城市化率参见钱纳里(1988)。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政策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

①但中国的大城市真的太多了吗?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只有30%,远低于世界水平,②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总共有7300万非农业人口,仅占全国人口数的6%(1996年数,见国家统计局1998、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1997,后者以下简称城调队)。

国际经验证明,城市特别是规模较大的城市,会产生明显的聚集效应,从而带来较高的规模收益、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强的科技进步动力和较大的外部扩散效应(spillover effect )。

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最重要方面。

目前,城市化发展不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已经越来越突出了。

中国的大城市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它们在我国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其进一步发展应当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

本文旨在对不同规模城市的聚集效应(规模收益)和外部成本进行数量化分析,寻找优化的城市规模,估计加速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可能的贡献。

我国城市规模两极分化的现状与原因

我国城市规模两极分化的现状与原因

人口100万-2007 19 12 81 62万50万-100万6 35 29 118 8320万-50万32 80 48 151 7120万以下84 49 -35 264 215合计132 193 61 655 462图1:不同人口规模城市的数量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

(二)城市间经济水平差距巨大从城市经济规模来看,一线城市的经济规模巨大,而广大中小城市的GDP总量不高。

截至2008年底,我国有13个城市市辖区人口超过400万(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杭州、深圳、沈阳、广州、西安、武汉、哈尔滨、成都),这13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江苏统计年鉴(2009)》、《山东统计年鉴(2009)》、《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各城市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

四、我国城市规模两极分化的原因(一)市场选择下的城市规模有“两级分化”的倾向在市场的选择下,城市的实际规模会大于最优规模,这个理论已被经济学界证明。

埃德尔等人的成本一收益理论分析能较好地分析城市实际规模与最优规模之间的关系。

如图3,平均成本曲线( AC)代表每个城市居民负担的成本,平均收益曲线(AB)体现了规模经济带给城市居民的收益。

平均收益曲线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先升后降,因为在城市扩大规模的初期,规模经济效应的作用表现得很明显,当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时,会增加城市的交通成本、产生污染、拥挤等外部负效应。

平均成本曲线随着人口的增加一直上升,原因很简单,在城市空间不变的情况下,人口数量的增加必然引起拥挤程度的增加。

对于一个迁移者而言,他对进入城市的收益和成本进行比较后,才会决定是否迁入到这个城市,只有当收益大于成本,他才会考虑迁入。

因此,当AB> AC,城市人口增加;AB=AC时,城市人口不再增加,城市达到均衡,得到城市的实际规模点E。

但是,城市的最优规模点由边际成本曲线(MC)和边际收益曲线(MB)的交点D决定。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发展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城市的发展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本文将就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发展进行探讨,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一、城市化进程的背景和原因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始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城市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加。

这一进程在中国特有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得以快速推进。

首先,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制造业、服务业等各个行业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城市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和资本流入。

其次,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逐渐面临着土地资源的减少和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许多农民选择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这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最后,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

相比农村地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福利保障,这也吸引了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

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城市化进程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和问题。

首先,城市化的推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城市中,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趋于多样化,价值观念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

城市化的推进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机遇,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压力和竞争。

其次,城市化进程使城市面临着日益加重的环境和资源压力。

城市的快速扩张,使得土地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此外,城市中的交通拥堵、居住问题等也成为了困扰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

最后,城市化进程也加剧了城乡差距的问题。

虽然城市发展带来了更好的机会和福利,但也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流动性下降等问题。

农村地区的发展滞后,许多农民工在城市只能从事低技能、低薪酬的工作,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也制约了他们享受城市化带来的福利。

三、城市发展的对策和展望为了更好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并解决相应的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

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规模

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规模

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规模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本文将从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经济影响城市化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城市化为国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纳了来自农村的劳动力,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产业升级。

其次,城市化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此外,城市化也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市场需求,推动了消费和投资的增长,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二、社会影响城市化不仅对经济有利,对社会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城市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提供了更多的教育、医疗和文化娱乐资源,提高了生活质量。

其次,城市化加快了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的速度,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文化交流。

此外,城市化还带来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机会,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流向城市,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环境影响然而,城市化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与挑战。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自然资源被开发和利用,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水资源的短缺。

同时,城市化也加剧了空气、水质污染等环境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因此,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总结起来,城市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

只有确保城市化进程可持续、平衡,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发展。

浅谈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研究

浅谈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研究

经济与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浅谈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研究辽宁大学 刘苏娟摘要: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急速加快,城市化规模也随之剧增,必然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带来了很多矛盾。

比如说城市之中的土地资源正在逐渐减少,城乡差距逐渐加大,这些问题都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社会发展,并且也阻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必须要对我国的城市化路径以及城市规模进行有效合理的。

规划形成一个合理的城市建筑群,减少人和城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必然的趋势,所以,利用经济学的观点来重新认识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与城市化的发展规模,能够更好的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中国城市;经济研究;问题与对策我国城市化发展相当快速,当前我国的城镇化概率已经达到了50%以上,我国的城市常住人口在7.8亿以上,但是相对于很多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城市化起步晚,起点低,城市化处在较低的水平。

城市的发展与经济水平、交通状况以及人口密度等关系紧密,尽管我们国家很多地方出台了很多具体政策来推进城市化的发展,但是在城市化的过程当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矛盾急需解决,所以必须要根据科学的规划,来进行城市的发展研究控制城市的发展方向,将城市化的水平保持在一个合理的结构之内。

一、概述城市化是每个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并同时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以人们的自我意志为转移。

人为因素只能对城市化进程起到控制或推动作用,但是远远不能够改变这一规律得客观存在。

城市化又指在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中,城市人口在社会总人口的比重当中不断增长。

本质上是在工业时期非农业活动的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高,农业活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逐渐转向城市化、现代化。

二、经济学角度下的城市化进程(1)从发展的角度上说,城市化是由社会人口由乡村转向大城市,非农业经济活动所占的比例逐渐提高,这是一种动态化的转变,它是经济发展当中的结构变动。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
本文是作 者在中国科学 院所做 的讲演 , 编者根据 录音 整理做 了文字修改 —— 编者 注 Fra bibliotek维普资讯
生亟 』
近 2亿 人是 住在镇 上 , 真正 的城 市 人 口只有 2亿多 人 = 这是 一个非 常低 的比率 , 在镇 的居 住 民 , 基本 生活 条件 和面 临 的问题实 际上 更接 近于农 村 其 就算我 们把 城市 人 口 、 人 口都加在 一起 ,拿这 个 1 3的 比重 和世 界 上其他 与 中国基本 镇 / 上处 在同等 人均 收入 的 国家做 比较 , 么根 据世 界各 国 19 那 9 7年数 据 , 中国 的城市化 水平 低于 这些 国家 的平均 水平 1 2个百分 点 。如果 我们 用购买 力平 价来 计算 我们 的人 均国 民生产 总值 ,
大 概有 15个百 分点是 由于农村 工业 化 , 由于 乡镇 企业 的高 速增 长这 个因素 带来 的 。 但 是 , 近几 年 ,特别是 19 —19 最 9 7 9 8年 以来 我们 看到 它 的增长 速度 已经 显著放 慢 , 趋
于停滞 , 或进入缓慢增长的阶段 过去那种高速或超高速的乡镇企业发展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像过 去那 样 由于农 村工 业 化带来 的对 经济增长 的巨大 推动 , 在也 已经 减弱 了。但 是 目前 中 现 国的大部分人口和劳动力仍然集 中在农村特别是农业部门。现在我们需 要提 出一个新的问
差距就更大 了。 因为中国按 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 C P N 水平更高, 与同等人均 G P水 平的其 N
他 国家相 比. 们低 了 2 个百 分点 ( 我 1 见图 1:图 1 的曲线 是根据 各 国数据 拟合 的城 市化与 ) 中 人均 C P的关 系平 均线 曲线 下方 的方形 点 是中 国的位置 , 离平均 线 。 中国在现 在这 个发 N 远 即 展阶段 上 与世 界上 绝 大多 数同等 发展 水平 的 国家相 比 , 城市化 率 要 明显低 于其他 国家。 在 我 国的 2 多城 市 人 口中 , 果看 5 人 口规 模 以上 的城市 , 类城 市 中国现在 有 8 亿 如 0万 这 5

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作者:王晓丹来源:《今日财富》2021年第11期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城市化是建设工作开展中的一个主要趋势,为了导正城市发展建设的方向,合理推动城市化的有序发展,另外,城市建设的规模与城市化进程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从经济学角度上来说,城市建设中的布局和规模对于城市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会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从经济学角度入手进行分析,有利于为城市化建设的文图图推进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使得后续的城市化建设和发展工作的开展在有效性和合理性上得到全面地提升,最终获得良好地城市化发展状态城市化是我国未来社会结构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城市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在于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达到最大化利用,从而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最终为取得更好地城市建设效果提供支持。

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同阶段分析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城市化建设的状态和建设要求也有所不同,结合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具体分析,是进一步找到发展建设工作开展的方向,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状态提供支持的重要前提条件。

(一)初级发展阶段对于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来说,改革开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城市化建设正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而逐步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初步经历改革开放的时期,由于我国社会整体上的工业化发展水平比较有限,可利用的的经济资源和土地资源都是相对更为稀缺的,大部分资源都用来集中发展工业生产,这种情况下,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和效率受到压缩和前置,即使在具体工作的落实中城市化发展仍然作为一个工作目标在逐步推进,但从整体的效率上来讲,这种推进方式在整体效率上是相对较低的。

(二)中级阶段进入到这一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整体效率和扩散规模开始呈现显著增长的趋势。

这个阶段的城市话发展重点在于对大城市发展规模的控制。

相应的,这意味着中小城市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速度是相对较快的。

关于中小城市发展的动力,一方面与政策有关,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有关。

首先,从基本政策的角度上分析,我国的中小城市发展进入到这一阶段,政府部门开始放松对这部分城市中农村务工人员的限制,这使得这些区域的发展从形式和范围上实现了扩大,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不仅给部分中小城市当地居民的经济条件改善带来了重要的动力,也切实拉动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

- 172 -作者简介:薛倩倩,女,山东淄博人,山东工业职业学院,中级讲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经济学、金融学。

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薛倩倩(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摘 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城市化建设的全面推进造成了一些城区土地资源减少、城乡差距大的现象,而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因素就是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化逐渐提高。

所以完善城市化路径与规模的规划对于城市群资源合理应用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化路径;城市规模;城市布局;经济学角度;人口密集度An Economic Analysis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Path and Urban ScaleXUE Qian-qian(Shandong Industrial Vocational College,Zibo,Shandong,255000,China)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the overall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has brought about the reduc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 some urban areas and the larg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main factor of this phenomenon is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urban scale and the gradual increase of urbanization.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planning of urbanization path and scale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resources in urban agglomerations.Key words: urbanization path;city size;urban layout;economic perspective;population intensity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相对较快,城镇化已经达到了56%,而且城市中的常住人口突破七个亿。

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探究

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探究

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探究摘要:本文从城市化的内涵入手,对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化结构以及城市化路径进行了详细的经济学角度分析和讨论,以期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提供借鉴意义。

關键词:城市化;路径;规模;经济学引言我国步入2000年后,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政府也为经济的发展而制定了相关的便利性政策,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受到经济快速进步的影响,也正在实现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经济的快速进步对城市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城市化路径上有一些问题不得不需要研究学者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土地资源紧缺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贫富差距增加城市化进程的难度等。

因此我国城市化的道路上势必会存在大量的矛盾问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协同,共同解决城市化问题,经济的发达程度决定了城市化进程能否深入推进,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探究中国城市化路径和城市规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为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很多保障性的政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也非常有成效,但在探索中国城市化路径和扩大城市规模的问题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鉴于中国的城市发展现状,必须合理的对城市化路径进行规划,在规划时应该集思广益,在论证时要全面具体,小心谨慎,这样才能在中国城市化路径探索和城市规模调整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1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城镇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2城市化的经济学表现城市化的经济学表现核心在于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转变的过程,这种经济学的变化还表现为一种经济活动的聚集,城市化是经济学变动理论的体现,城市化路径是我国在实现社会发展和经济腾飞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是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发生转变的表现形式。

王小鲁:寻根土地溢价 改革土地制度

王小鲁:寻根土地溢价 改革土地制度

王小鲁:寻根土地溢价改革土地制度作者:暂无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4年第3期文王小鲁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在城镇化过程中,有一部分的土地溢价产生于某些现行体制和目前的收入分配格局下,地方政府、开发商和从事投机性购房的某些高收入阶层,共同拉动地价和房价上涨,造成地价、房价虚高,并通过供求关系的传导和扩散,最终转嫁给城市居民。

寻找并剥离出不同的土地溢价,也许能为土地的制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遗漏的财富中国在最近一、二十年,出现了财富井喷式涌现的情况。

这突出表现在两个领域:土地市场与资本市场。

在土地市场上,2001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为1296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1.2%。

而2013年全国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为4.12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7.25%、公共财政收入的32%。

按土地出让面积看,2001年是9万公顷,2013年为20万公顷,增长1.2倍,占全年建设用地的27.4%。

如果加上土地划拨等其他供地方式转让的土地,国有建设用地实际供应总量达73万公顷。

这部分土地也存在价值增值的潜在空间,只是没有从账面上反映出来。

然而以上数据还远没有反映出城市地价的水平和溢价的幅度。

当农业用地被征用而转为城市商业用地时,每亩土地的价格常常从几万元上升到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元,溢价率逾百倍。

巨额土地溢价,反映了生产方式转变和城镇化的规模经济带来的巨大收益。

如果假定一亩耕地的农业年收益为200元,按5%回报率资本化,每亩土地价格只有4000元左右。

而像北京市个别繁华地段的商铺,每平方米年租金已达上万元,如果按容积率为3、土地成本占一半、资本回报率10%计算,折合每亩土地的资本化价格为1亿元,是农业用地价格的几千乃至上万倍。

这样的情况当然是个别的,但其中普遍的道理是,城市的高地租和高地价,前提条件是该土地能够产生高于地租的年收益。

其原因在于城市聚集效应带来的高生产率。

从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起步算起,中国在过去35年中,城市化率从18%上升到了53.7%。

王小鲁:城镇化切忌大包大揽

王小鲁:城镇化切忌大包大揽

王小鲁:城镇化切忌大包大揽作者:暂无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3年第6期本刊记者│潘卫艳发改委版本的城镇化规划出台在即,综合目前的争论,关于城镇化的推进在民间几乎已形成共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首要问题是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制度改革驱动城镇化的自然生成,继而形成新的经济新增长点。

对于城镇化,需要持续关注与讨论。

本刊在过去半年里,曾多次请到国内外顶尖学者来讨论城镇化的未来。

这一次,我们专访了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著名经济学家王小鲁。

王小鲁先生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归国后一直致力于中国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收入分配、市场化改革等方向的研究。

体制决定效果《中国房地产业》:中国的城镇化走到今天,在质量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是什么?王小鲁:城镇化对我国30年来的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的带动作用。

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我们的城镇化还潜在着很多问题,我们与城镇化相关的征地制度、财税体制、户籍制度等等都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而这些问题已经造成了未来经济继续健康发展的潜在危机。

关于城镇化,现在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好人的城镇化问题,而不是大规模投资造城的问题。

根据刚刚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国现在有2.6亿农民工,大部分在城镇就业,实际上已经成为今天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他们仍然有很多人并没有平等地享受到提供给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这样就人为提高了他们留在城市的生存成本,妨碍了他们转化为城镇居民,使他们长期处于流动状态,从而潜藏了巨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中国房地产业》: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依然强烈,政府应该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避免投资过热?王小鲁:城镇化本来应该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会吸引人口出现集聚,从而带动产业发展。

一个城市能够发展起来,是因为它有吸引力,有投资机会和就业机会,背后是有经济规律主导的。

这不是加大政府投资就一定能做到的事情。

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城市经济发展研究

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城市经济发展研究

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城市经济发展研究近些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日趋加速,城市经济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这一进程及其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一、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我国城市人口还不到20%。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城市化政策的实施,我国城市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已经超过60%。

按照中央政府的规划,到203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例将达到75%。

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特别是在有些大城市,过度的城市化已经导致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住房价格上涨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在推进城市化的同时也在采取措施,例如加大公共交通建设、加强环保和加强土地利用管理等方面。

二、城市经济发展“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引擎”,这句话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城市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以北京为例,2017年北京的GDP已经突破2.8万亿元,是10年前的2倍多。

同时,城市化和城市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很多机会,例如创业、就业、教育和文化等方面。

在我国的很多城市,科技领域的企业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城市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城市化及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

例如,城市住房价格上涨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城市群体压力增大、城市交通拥堵增加等问题。

与此同时,城市化的过程中,一些农村人口到城市谋生,也带来了很多就业机会,但也增加了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压力。

总体来说,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经济发展迅猛,给我国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

在城市化和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平衡利益,考虑多方因素,采取更好的政策和措施,以保证城市能够更加健康、持续地发展。

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作者:郑毅来源:《中国市场》2020年第16期[摘要]:城市化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未来城市化进程的路径问题是国家和政府关注的重点。

本文主要立足经济学角度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模问题进行分析,重点总结了我国过去城市化进程中一些经验教训,发现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离不开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对城市化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规模不同的城市和城镇存在共生互补的关系,而处于大城市辐射区中的小城镇和中小城市发展空间会更好,可促进城市群的形成。

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地理位置以及交通条件等都会影响城市规模的发展,我国未来城市化规模会越来越大,百万级别的大城市数量会越来越多。

[关键词]中国城市化;发展路径;城市规模;经济学;城市布局;聚集效应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一直备受争议的问题是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优先发展小城镇小城市。

城市化进程推进的重点如果在政策上发生分歧,将会导致更为严重的问题,如资源配置出现浪费,阻碍未来城市化的进程。

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城市化水平相比还一定差距,而要想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就需要将我国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1]。

这一目标的实现则需要经历很长时间。

以下就是本文对我国城市化合理路径和规模的有关探讨,目的是整合好各种资源,提高资源配置率,进一步推进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

1 我国之前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教训分析1.1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第一阶段,该时期我国工业化发展的角度远远高于城市化发展脚步。

其原因在于在我国经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将更多的资源用在了工业化的发展上,由此阻碍了城市化发展的脚步。

我国在1952年-1978年工业GDP的比重是不断上升的,但是此时城市化率上升幅度是非常小的。

与世界上多数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脚步远远落后。

该时期的工业化尽管有了明显发展,但是也出现相应的问题,如经济布局缺少合理性,工业利用率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就业差异性大等,由此阻碍了我国该时期的经济发展[2]。

城市化与城市规模

城市化与城市规模

城市化与城市规模城市化与城市规模(在信睿高和沙龙的演讲,2011年8月27日)王小鲁:挺高兴有机会跟大家讨论城市化问题。

我刚才听到陈总讲的观点,发现我们的观点没有那么大的冲突,有些感觉是一致的,这里头也有一些不同点,主要恐怕还是角度问题,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比如看大象,你看到的是象腿,我看到的鼻子,可能多几个人看,就比较全。

像刚才陈总讲的大城市,首先咱们理解的大城市这个概念不太一样,你说300万人可能是比较合适的规模,跟我想的恰恰差不多,但我管它叫大城市。

你说大城市的时候,心里想的可能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这样的城市在我的辞典里,叫超大城市。

国家统计局原来怎么定义大城市小城市?是城市非农人口20万人以下叫小城市;2050万人叫中等城市;凡是50万人以上的全部叫大城市。

现在用非农人口的概念有点过时了,我们把它换一下,用市区常住人口来算的话,我愿意给它一个定义:100万人以上叫大城市,50-100万人的城市叫做中等城市,50万人以下叫小城市。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俩没有太大的冲突。

还有一些问题我觉得是可以讨论的,比如在大城市我们都感觉到污染问题,宜居性下降问题,树少了,跟自然离得远了,交通拥挤,人口太多等等问题。

另外,还有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占用,还有污染排放等问题,如果我们从大城市搬到小城去,我们占不占地,用不用水?我们会不会继续排放污染?我觉得都会,只不过把它们都分散了,现在1000万人住在北京,1000万人集中在北京排放污染。

如果我们到小城市去居住,只不过是分散在不同的小城市排放污染。

如果你不治理污染的话,结果实际是一样的,只不过在北京你感觉到问题更突出和集中。

我去过很多小城镇,垃圾成山,污水成河,那个宜居性真的不敢恭维。

北京治理不好的话,会是到处是垃圾,小城市也是一样的。

而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排放处理,都需要规模。

规模过小的城市,处理污染的能力更弱,成本更高。

水资源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精

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精

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精2020-12-12【关键字】意见、情况、道路、方法、条件、动力、前提、空间、领域、效益、模式、增长、运行、传统、地方、问题、战略、系统、机制、有效、密切、深入、继续、充分、整体、尽早、尽快、均衡、合理、良好、和谐、透明、公开、公平、健康、快速、持续、配合、保持、提升、统一、发展、建设、建立、提出、发现、研究、措施、规律、特点、位置、突出、关键、安全、稳定、力量、地位、根本、要素、基础、需要、环境、政策、活力、途径、职能、资源王小鲁经济研究 2010.10关键词:城市化、城市规模、聚集效应、城市布局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是优先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还是更加注重大城市的发展,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深入研究,审慎决策。

处在目前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如果在这个问题上的政策导向发生偏差,将会导致大规模的资源无效配置,给未来的发展造成障碍。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6%,低于世界49%的平均城市化率;如果要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78%的城市化率,还要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

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还要4亿多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在未来30年中,如果城市化率能够持续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1998-2008期间平均每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在此期间,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将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发动机,引领中国迈进发达国家的门槛。

但是,什么是未来城市化的合理路径?我们应当优先促进哪一类城市(或者镇)的发展?中国城市化的合理目标模式是什么?什么是促进城市化的有效手段?城市化过程中应当避免哪些问题的发生?解决这一系列复杂的问题,还需要大量深入的研究。

本文旨在对中国城市化的合理模式和路径进行初步的探讨。

本文的第一部分扼要讨论中国过去的城市化过程在城市规模方面的经验教训;第二部分是有关城市规模的若干经济学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第三部分使用计量模型方法,对世界各国影响城市规模的各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据此对中国未来的城市集中度(指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作出一个初步的预测;第四部分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就政府在城市化中应扮演何种角色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于城乡就业和城市化率问题王小鲁

关于城乡就业和城市化率问题王小鲁

关于城乡就业和城市化率问题王小鲁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所副所长、研究员一、关于城市化现状的困惑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我想讲的题目是关于城乡就业和城市化率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实际上是从统计数据上,会产生一些问题,从过去的统计数据看我们会感觉到有一些数据之间不一致,或者说给我们的信息不是很明确。

比如说2012年根据我国的城市化率的统计,我们的城市化率达到52.6%,那么但是在这样一个城市化率的条件下,我们已经面临所谓的刘易斯拐点,也就是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已经呈现放慢迹象,有些地方出现民工荒、劳动力短缺这样一个现象。

是不是我们农村劳动力转移,大规模的转移已经结束了,是不是我们的这个城市化进程到了一个差不多的阶段,那么从城市化率的情况来看,恐怕还不是这样,因为52.6%的城市化率,它显示我们的农村人口还有接近全国总人口的一半。

那么这个2012的统计数字显示的农村人口是6.42亿人,其中3.96亿人是就业者,在这样情况下出现了民工荒,出现了我们所谓的刘易斯拐点,这种情况是可以说是奇怪的。

再比如说我们在2000年到2010年期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根据人口统计数据来看,是快于总人口的增长的。

但是在这个期间,即便是我们把这个因大学扩招造成劳动参与率下降这样一个因素考虑在内,来计算,仍然会发现一个不正常的状态就是就业人口的增长显著慢于人口的增长。

那么在扣除大学扩招的因素以后,我们计算这两组数据之间还是有明显不一致的地方。

再比如说农村劳动力我们知道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转移。

2012年根据统计局调查大约有1.6亿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基本上是在城镇地区打工。

但是从统计数据上也看到,就业人口,城镇就业人口在全国就业人口中间的比重还没有占到一半,只占48.4%,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了一半,达到52.6%。

那么这个现象也是不很正常的现象,就是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应该导致城镇就业人口的迅速上升和农村就业人口的迅速下降,但是城镇劳动力在总就业人口中间的比重还没有占到一半,这种情况也是有点奇怪的。

关于城乡就业和城市化率问题下

关于城乡就业和城市化率问题下

(一)未来城镇劳动力的供求变化
未来的城镇劳动力供求关系会继续发生 明显变化。
我们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已经经过非 常快速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劳动力,提供了 大量就业机会。
到今天,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已经呈 现放缓趋势,有些产业部门甚至下降。
劳动力需求: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呈放缓趋 势,有些产业部门甚至下降。
直接进城打工的人数会减少、放慢,有大 量农村新增劳动者会经过中等职业教育或高等 教育,然后在城镇就业。
教育构成方面 的变化:
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700万,2013年 会更多,这中间有相当一部分人来自农村。
随着教育事业的扩大,很多农民工已经不再 是直接上完初中或者高中就直接到城市打工,而 是经过教育进入城镇。
2.社会保障问题
2012年,全国外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情况
参加当地的社会保障项目 养老保险 工伤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生育保险 保障性住房的覆盖
占比 14.3%
24% 16.9% 8.4% 6.1%
0
3.公共服务问题
• 有些农民工带子女进城,虽然其子女可在当地入 学,但常常不能参加当地的中考或高考。
(二)未来农村劳动力的供求变化
农村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会发生显著变化。
变化一:农村劳动力人数继续减少。
• 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有利于农业发展,有利 于农业现代化。
• 原因: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耕作方式效率低。随着 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不断减 轻,人均耕地面积上升,这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 生产力,有利于推进机械化、规模化经营。
变化五:经济布局和人口布局 会发生重大改变。
中国的城市数量会继续增加,而且城市规 模会继续扩大。
现在,中国大约有100多座城市的常住人口 超过100万。未来,再过10年、20年,可能会有 200多、300多城市的人口在100万以上。

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

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

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也愈发显著。

本文将探讨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一、城市化进程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城市化进程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首先,城市化进程拉动了消费需求的增长。

随着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消费能力明显增强。

这不仅推动了城市消费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的产业链条逐步完善。

其次,城市化进程催生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

城市化需要大量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来支撑,比如道路、铁路、电力、水资源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并间接促进了投资增长。

再次,城市化提升了劳动力市场的效率。

城市化进程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种劳动力的流动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整合,提高了就业效率,并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用工选择。

这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二、城市化进程对经济发展的挑战然而,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对经济发展提出了要求。

首先,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土地资源的大量消耗。

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成为制约城市化的一个重要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扩张往往牺牲了一部分农业用地,对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压力。

这需要通过科学规划和土地管理来平衡城市发展和农业保护的关系。

其次,城市化带来了社会差距的扩大。

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发达地区的城市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一些贫困地区的城市则相对滞后。

这使得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也增加了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和投资,促进地区间的协同发展。

再次,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

城市化进程过程中,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影响到可持续发展。

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王小鲁 内容提要:鉴于城市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对未来城市化进程将要给予的关注,本文尝试探讨我国城市的合理规模和城市化路径。

本文回顾了我国过去城市化的一些重要经验教训,认为我国目前一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不是太多,而是仍然太少。

市场调节下的大城市合理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合理利用,尤其是节约土地资源。

但不同规模城市及小城镇之间存在某些共生和互补关系,处在大城市辐射区内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有更好的发展条件,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城市群。

本文还通过计量模型分析,证明各国大城市的发展有规律可循,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

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本文预测我国一百万人以上规模的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2020年可能达到30%左右,在2030年可能达到39%。

这需要未来至少增加上百座百万人级别的大城市。

文章还对政府在城市化中应起的作用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城市化 城市规模 聚集效应 城市布局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是优先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还是更加注重大城市的发展,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深入研究,审慎决策。

处在目前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如果在这个问题上的政策导向发生偏差,将会导致大规模的资源无效配置,给未来的发展造成障碍。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6%,低于世界49%的平均城市化率;如果要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78%的城市化率,还要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

①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还要4亿多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在未来30年中,如果城市化率能够持续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1998—2008期间平均每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在此期间,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将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发动机,引领中国迈进发达国家的门槛。

但是,什么是未来城市化的合理路径?我们应当优先促进哪一类城市(或者镇)的发展?中国城市化的合理目标模式是什么?什么是促进城市化的有效手段?城市化过程中应当避免哪些问题的发生?解决这一系列复杂的问题,还需要大量深入的研究。

本文旨在对中国城市化的合理模式和路径进行初步的探讨。

本文的第一部分扼要讨论中国过去的城市化过程在城市规模方面的经验教训;第二部分是有关城市规模的若干经济学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第三部分使用计量模型方法,对世界各国影响城市规模的各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据此对中国未来的城市集中度(指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作出一个初步的预测;第四部分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就政府在城市化中应扮演何种角色提出一些看法。

* 王小鲁,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邮政编码:100038,电子信箱:wangxiaolu@。

在本文写作和一、中国城市化的历史经验教训:大与小自1949年以来,中国过去60年的城市化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改革前的近30年,其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远远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步伐。

这主要是由于处在当时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了尽快实现工业化,采取了牺牲城市化发展的策略。

从1952年到1978年,工业在GDP中的比重从17.6%上升到44.4%,提高了27个百分点;而同期城市化率仅从12.5%提高到17.9%,只提高了5个百分点。

①这种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工业化的情况,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是反常的。

这一政策虽然在初期起到了迅速提升工业化水平的作用,但后来却越来越导致了经济布局不合理、工业效率低下、城乡隔绝、收入差距拉大、就业不充分、大量劳动力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等一系列问题,反而影响了经济发展。

从改革初期(1978年)到上世纪90年代末的20年左右可以划为城市化的第二阶段。

从1980年开始,国家的城市化战略从限制城市发展,转变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

由于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网开一面,并得益于市场的开放和逐步放开对农民工进城的限制,迎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城市化率在这20年间提高了15个百分点,1998年达到33.3%。

不过,这一时期的城市化发展是不均衡的,主要表现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数量迅速增加,而城市平均规模显著下降,大城市数量偏少、发展滞后。

中小城市在1978年有153座,到1998年已达583座,在20年中它们的数量和人口各增加了2.8倍和2.6倍。

这一方面是行政建制改变的结果(相当一批县改为县级市),同时也反映了城市化的客观趋势。

在严格限制大城市规模的政策下,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数量和人口规模仍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城市数量增加了1倍,人口增加了1倍半,但增长幅度显著低于5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

这种变化,使全部城市的平均规模从40万人下降到30万人。

城市规模过小,缺乏规模经济性,也导致了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不高、土地资源浪费和过多占用等问题。

但这些中小城市的发展毕竟为农村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

按照我国过去沿袭下来的城市分类,市区非农业人口超过50万人列为大城市,中等城市为20—50万人,而20万人以下为小城市。

但经济学界已经有相当多数的意见认为这一分类标准偏低。

实际上20—50万人的城市在我国仍然可以算作小城市。

这期间,撤乡建镇的行政建制改变,使小城镇数量迅速从两千多个扩大到1.8万个(1979—1996年),增加了六、七倍,但镇人口仅从接近一亿人增加到1.6亿人;而单个镇的平均规模从4万人下降到不足9千人。

这说明镇的数量增加主要是行政建制改变导致统计变化的结果,而不是人口自然向小城镇集中的结果。

名称变了,却缺乏相应的实质性变化。

也有不少镇使用财政资源或银行贷款进行了建设投入,但由于多数小城镇缺乏凝聚力和自身发展的动力,这些投入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导致了资金和土地资源的浪费。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目前的10年左右可以界定为城市化发展的第三阶段。

在这期间,中央政府放弃了限制大城市发展的政策,并于2001年正式宣布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政策。

对农民工进城的政策,也从仅仅允许逐渐转变为鼓励和支持。

这期间,城市化速度进一步加快,到2008年,城市化率比1998年上升了12个百分点,达到45.7%;年均提高1.24个百分点,显著高于1978—1998时期的年均0.77个百分点。

因此第三阶段是一个城市化更加均衡发展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大中型城市的数量和人口增长都显著加快了。

其中发展突出的是200万人以上的更大规模城市。

需要说明,这期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发生改变,所公布的城市规模分类不再按非农人口计算,而改按市辖区总人口计算。

下面将按市辖区总人口分类,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变化进行分析。

但在更换统计口径的情况下,如果继续沿袭原有的大、中、小城市人口数量标准(50万人以上、20—50万、20万以下),实际上就进一步降低了城市规模分类的标准。

因此在本文以下部分,将市辖区总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城市称为大城市(其中超过200万人的可以称为特大城市),将50—100万人口的城市称为中型城市,而将50万人以下的城市统称为小城市。

这一分类比原来的城市规模分类标准在人口数量上有所提高,但由于市辖区总人口大于市辖区非农人口,因此并没有将规模分类标准提高很多。

为了使统计口径统一可比,作者将1998年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以下简称为地级城市),统一按市辖区总人口的口径进行了分类计算,与2008年数据进行比较,以反映各类规模城市数量的变化,见表1。

表1不同规模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变化(座)200万以上100—200万50—100万20—50万20万以下合计199820617761422320084181110514287 20081998205%133%143%84%100%129%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1998、2008)数据计算。

表1显示,在此期间,2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数量增长了一倍以上。

100万—200万人的大城市和50万—100万人的中型城市,数量分别有30%—40%的增长。

不过要注意到,这其间少部分大城市已升入特大城市的行列,因此100万—200万人城市的实际增幅更大一些。

相反,5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数量有明显的下降。

这主要与一部分小城市进入了中型城市行列有关,但同时也说明小城市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得不到后续资源补充。

在此期间,各类城市人口的变化幅度与城市数量的变化幅度差不多,表中没有另外列出。

由于大城市发展加快,这期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平均规模,从85万人上升到130万人。

上述情况,与1978—1998年期间城市平均规模下降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说明:在一个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下,城市的聚集效应导致大城市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和产业向大城市集中;城市化进程自然趋向于大城市(特别是其中的特大城市)更快发展。

如果人为改变这一规律,采用行政手段迫使资源向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无疑会减慢城市化进程,并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但即便经过了过去一个时期大城市的较快发展,国内外一些近期研究仍然发现,从国际视野出发来衡量,中国的城市化率仍然偏低(参见简新华、黄锟,2010),而且大城市数量仍然偏少,平均城市规模仍然太小。

著名城市经济学家弗农·亨德森(Henderson,2007)指出:“虽然一些城市在过去几年经历了大规模人口流入,中国总体仍是城市数量众多,人口规模不足”,而且中国的总体城市化水平也仍然低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其他国家。

他认为,如果一些地级城市的规模扩大一倍,可以使其单位劳动力的实际产出增长20%—35%。

这一比例高于王小鲁和夏小林(1999)估算的中国城市最优净规模收益17%—19%的水平。

但前者未扣除城市的负外部效应,而后者指的是扣除负外部效应后的净收益,因此两者是比较一致的。

二、关于城市规模和布局的经济学思考学文献中,已经有过不少理论论证,说明存在最优城市规模(参见托利、克瑞菲尔德,2001;斯特拉斯蔡姆,2001)。

但究竟哪种规模的城市具有更好的聚集效应,国内和国外的实证性研究都不多。

王小鲁和夏小林于1999年发表在《经济研究》上的一篇论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应用中国600多个城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不同规模的城市具有不同程度的聚集效应(或称正外部效应、规模收益)和外部成本(或称负外部效应)。

两者均可以用对数非线性函数来表示,但前者边际收益递减,后者则边际成本递增。

两者正负相抵后,处在一个广大区间的绝大部分城市都具有正的净规模收益(或称净聚集效应)。

其中规模在100万至400万人的大城市,净规模收益最高,达到城市GDP的17%—19%。

超过这个规模区间,净规模收益逐渐递减,而规模小于10万人的城市,则无法发现净规模收益①(见王小鲁、夏小林,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