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人工膝关节置换的要点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D The Effect of Retropatellar Fat Pad Outcomes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ETxhceisJioonuronnalPoaftAelrltahrroT5pelnadsotynVol.
22 No. 6 Suppl. 2 2007
间隙截骨技术的准确性依靠准确的胫骨截 骨和合适的侧副韧带平衡实现。但由于韧 带平衡属非解剖性平衡,变化较大。
24
截骨技术
我们采用的技术—hybrid截骨技术
即等量截骨技术与间隙技术结合应用 常规初步进行软组织松解 等量截骨技术截骨 应用间隙技术进行校验及修正
25
截骨技术
股骨外旋截骨—最具争议
30
Flexion/Extension Soft Tissue Balance Matrix
Loose in Tight in Stable in
Extension Extension Extension
Loose in Tight in Stable in
Loose in 1. prtoibsitahlesEisxtensi1o. RtnisesleuaeEsse&xstoefttinbisalio1n. RdiesstEaelcxftetmmeounrresaniod n
SEA:外上髁最高点与内上髁的沟之间的连线 CEA :外上髁最高点与内上髁最高点的连线。 SEA最可靠,但影像学研究显示, 27% 的膝关节股骨
内上髁无明显沟。而且术中也很难准确定位
• Berger RA,. Determining the rotational alignment of the femoral component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using the epicondylar
不统一,术中触诊最实用
13
Ileotibial band 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Posterolateral capsule
Popliteal tendon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14
软组织平衡技术
屈曲挛缩畸形
• 导致屈曲挛缩畸形的原因是多 方面的,但是,后侧骨赘的形 成,后方关节囊粘连,关节囊、 交叉韧带、腘绳肌加重固定屈 曲挛缩的情况、抑制膝关节的 伸直。股骨髁后方组织应完全 松解;在屈曲挛缩非常明显时; 通常需要松解腓肠肌的中外侧;
胫骨近端垂直力线截骨并有0-5度的 后倾, 截骨厚度与假体厚度一致, 保护髌腱和侧副韧带。
22
截骨技术
间隙截骨技术
胫骨近端垂直力线截骨,应用间隙块或张力器平衡屈、伸间 隙,然后通过进一步松解内外侧使内、外翻应力达到平衡。
去除内、外及后方骨赘,屈、伸间隙初步平衡。 如果伸膝间隙(EG)<屈曲间隙(FG),股骨远端额外截骨或
18
软组织平衡技术
屈曲挛缩畸形 III度
多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限制性假体 髁限制性假体 旋转铰链膝假体
19
截骨技术
基于以下原则:合适的假体尺寸, 假体对线以恢复力学轴线创建一 平等、平衡的屈伸间隙以及优化 的髌骨运动轨迹
两种技术
等量截骨技术 间隙技术
20
截骨技术
等量截骨技术
股骨远端垂直力学轴线(通常外翻5-7°)截骨,截骨厚度与所选用 假体厚度相同
这意味着大部分需要关节置换的膝关节的
内外侧副韧带并没有明显的拉长或挛缩
7
软组织平衡技术
内面的附着点较宽广 前半部分在屈曲位紧张而在伸直位松弛 后斜部分在屈曲位松弛而在伸直位紧张 后关节囊在屈曲为松弛而在完全伸直时 紧张 后交叉韧带在屈曲位有2°内翻,是 外 翻的稳定者
角ACB代表真实胫骨旋转点与胫骨结 节内侧1/3的偏倚度,平均小于2°
K. Uehara, MD; Bone Anatomy and Rotational Alignment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CLINICAL 28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 Number 402 September, 2002 196–201
17
软组织平衡技术
屈曲挛缩畸形 II度
PCL多挛缩,难于平衡,需切除并选用PS假体。 胫骨近端垂直力线截骨8-10mm,股骨远端2mm的额 外截骨。常规测定股骨假体大小,完成后续截骨 清理股骨后髁后方的骨赘,清除残留的PCL组织, 松解后关节囊。 如果仍有屈曲挛缩,则松解股骨后方的关节囊等组 织,包括松解腓肠肌内外侧头。 如还有屈曲挛缩, 进一步股骨远端截骨。
截骨技术
胫骨对线
髓内定位: 髓外定位:
Michael Schneider, MD,* Use of Palpable Tendons for Extramedullary Tibial
Alignment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 Vol. 22 No. 2
外侧稳定结构多为肌性,当肌肉收缩时会紧 缩外侧间隙
在外翻膝,内侧关节间隙张开 (0°-24°) ,未超出正常膝关节的范围 (5.0mm)
在内翻膝,外侧关节间隙张开 (0°-18°) 轻度超过正常膝关节范围 (5.0mm) (p<0.05)
在内翻15°或外翻17°以内,侧副韧带并未
受到影响
骨赘形成以及滑车和髁间的磨损,使术者很难准确 标出这些轴线,而且尽管外旋3°截骨适用于多数病 例,但仍有一部分患者的股骨外旋在-1°~12°。 胫骨截骨面:在合适的软组织平衡和准确的胫骨截 骨下,使后髁截骨线与胫骨截骨面平行—间隙技术
我们的经验—以TEA为基础,多种方法结合应用
避免股骨假体旋转不良
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手术策略
1
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
• 膝关节疾患的终极治疗手段 • 随着手术技术和关节假体设计及制造的不断改进,其
10年以上的生存率达到90%以上。 • 随着手术技术的普及,很多方面已达成共识,但很多
问题仍处于争论之中。
2
软组织平衡技术
• 膝关节置换术中对膝关节的松解非常重要,不能 用过量的截骨来替代膝关节的松解。
髂胫束ITB – 在伸直位是起到外侧稳定 ,而当屈膝90°时,对内翻应力不能起 到外侧稳定的作用 后外侧关节囊– 在伸直位紧张,在屈曲 时是稳定的 注意避免腓总神经损伤 截骨时不能应用后髁连线外旋3°的方法
11
软组织平衡技术
外翻畸形的处理 Piecrusting 技术
12
软组织平衡技术
外翻畸形的处理—顺序
27
截骨技术
胫骨旋转
有多种参考线, 如胫骨后髁线, 胫
骨中沟线 (the midsulcus line)SL:
胫骨结节内侧缘内侧1 mm到胫骨棘沟 中点的连线) ,胫骨结节中内1⁄3 等。 以胫骨结节中内1⁄3 最常用。
研究表明 应用胫骨结节内1/3作为 胫骨旋转对线时,有49%的偏倚角超 过5°,11%超过10°,绝大多数偏 倚均为外旋。
股骨假体外旋不良常导致髌股关节 并发症、屈曲不稳定以及术后膝疼 痛。是导致膝关节翻修的重要因素
TEA--内外上髁轴线:是近似的膝关节屈伸轴线。 Berger et al提出两种TEA: surgical epicondylar axis(SEA)和 clinical epicondylar axis(CEA)
•Hollister AM, Jatana S, Singh AK, et al. The axes of the rotation of the knee.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93; 290:259
截骨技术
股骨外旋截骨—最具争议
Whiteside线:股骨髁间窝顶点与股骨沟的最低点。 PCA :股骨后髁轴线。 以上两轴线在术中容易识别,但病变导致后髁破坏,
9
DirePctetsMeAn.dCno.sLneroifnsuesmimembPProaosnsttoeersriuosmr cerduicailacteap1l0isgualme
软组织平衡技术
外翻畸形的处理—原则
松解从股骨开始 屈、伸均紧张时:
外侧副韧带LCL 腘肌腱复合体
仅在伸直位紧张:
2007
29
截骨技术
我们的经验
活动衬垫假体:具有自我调整对线的能力,对旋转对线不 良的容忍度大。按胫骨内侧1/3进行旋转定位即可。
固定衬垫及高限制性假体:不具有自我调节旋转对位的能 力,旋转不良将加重聚乙烯衬垫磨损,对与高限制性假体, 增加局部的扭力,加剧早期松动。结合应用胫骨内侧1/3以 及术中置入试模后进行假体试模自我调整对位的方法。
• 松解手术要根据膝关节畸形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方 法
• “松解” /=/“切除”
3
软组织平衡技术
手术显露过程中完成软组织的初步松解
皮肤切口—膝前正中切口 关节囊切开—髌旁内侧入路
优点:操作容易、可反复使用 、髌骨容易 外翻、切 口便于延长
缺点:破坏伸膝装置、影响术 后康复锻炼
4
软组织平衡技术
axis.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93;286:40.
26
•Churchill DL.The transepicondylar axis approximates the optimal flexion of the knee.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98;356:111.
松解股骨侧后关节囊。 如果FG < EG,增加后髁截骨,选小号股骨假体。 如果FG=EG但间隙都小而不能置入假体,增加胫骨截骨 当屈、伸间隙相等但都松弛,增加胫骨衬垫以维持稳定
23
截骨技术
两种截骨技术
等量截骨技术较为常用,符合恢复正常解剖位置和关节线水平的理念, 手术操作直接、简便。股骨、胫骨截骨独立进行,不受软组织平衡的 影响。但由于骨性解剖存在变异以及膝关节病变(如磨损、骨赘形成 等)影响,会造成对线不良
如果有明显的屈曲挛缩畸形,额外截骨(一般2mm)以加宽伸直间隙 前后截骨决定股骨假体的外旋和屈曲
间隙, 过度外旋加宽屈曲时的内侧间 隙,导致屈曲不稳,股骨假体内旋常 引起髌骨外侧倾斜或髌股关节不稳。
21
截骨技术
等量截骨技术
后髁截骨厚度应与假体一致,通常 使用后参考定位。选择的股骨假体 后髁厚度应等同或略小于截骨厚度 以免屈曲间隙紧张
8
软组织平衡技术
内翻畸形的处理—顺序
松解MCL深层 切除交叉韧带 胫骨垂直力线截骨9mm 等量股骨截骨,后髁外旋截骨 应用间隙块置于屈曲间隙,评估内侧间
隙的紧张程度,并进一步松解,两种方 法, MCL 浅层的pie-crust 技术和在 胫骨远端松解 MCL 浅层 MCL在股骨止点的截骨位移。
松解髌股韧带 切除髌下脂肪垫
对切除脂肪垫的争议 保留:支撑并营养髌骨,避免髌腱挛缩
致术后关节僵硬 近来研究显示,切除髌下脂肪垫增加术
后膝前痛的几率(高2倍)。 切除:便于显露,暴露胫骨近端前方
Robert Michael Meneghini, Contracture and Functional
松解并切除后叉韧带。
15
软组织平衡技术
屈曲挛缩畸形
分度 Ⅰ度(轻度)--屈曲畸形角度
在15°以内 II 度(中度)--屈曲畸形在
15°-30°之间 III度(重度)--屈曲畸形超过
30 °
16
软组织平衡技术
屈曲挛缩畸形 Ⅰ度
常规去骨赘、松解软组织 等量截骨技术确定合适的对线 合适的股骨和胫骨旋转对线 去除后方的骨赘 松解粘连的后关节囊 如果MCL,LCL等张,合适的PCL张力,平衡的屈伸间隙,可用CR 如果伸直间隙(EG)<屈曲间隙(FG), 股骨远端额外截骨2mm 如果EG>FG,适当增加胫骨后倾(不能超过10°);松解PCL,一 般在股骨侧松解,先松解PCL的前外侧部;切除PCL改成PS。
软组织平衡技术
胫骨侧关节囊的松解 骨赘的去除
对于无明显畸形的膝关节, 通过显露过程中的初步松解 即可达到满意的软组织平衡, 而膝关节存在畸形者,则需 要软组织松解与合适的截骨 结合进行
6
软组织平衡技术
膝关节内外侧稳定结构的特点
内侧稳定结构多为腱性,(静态平衡) ,术中 所达到的稳定性就是以后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