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案
40号学案
怀仁一中高三文科历史学案周次:编号:40时间:主编:宋进明王旭东审阅: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重点】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发展繁荣的表现;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
【难点】中国古代发展繁荣的原因;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
【导读】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产生:时期商业出现,商朝时职业商人出现。
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2.,统治者推行政策,商业发展艰难。
秦汉至隋唐,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
3.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
农村集市贸易发展,柜坊和问世。
4.,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①条件: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②表现:宋——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元——交通发达,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5.明清时期,①发展: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
②表现:A。
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
B 贩运贸易发展较快,C。
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D。
出现“商帮”,如和。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宋朝以前:市①作用:和商品交易②特点:A。
在以上城市的特定位置设市;B。
与严格分开。
C。
官府设或市长,D。
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2.宋朝时:①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旧时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②城郊和乡村的“”也更加普遍。
③全国出现四大商业名镇:、、、。
3.古代大城市的发展:①表现:A。
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特点: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中心;B。
扬州、成都,出现“”的说法,特点: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②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催生了一批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历代对外贸易的繁荣:①西汉时,开通了陆地和两条丝绸之路。
②时,政府在广州设市舶使。
③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2020春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学案:第4课-商业的发展-Word版含答案
2020春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学案:第4课-商业的发展-W o r d版含答案(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4课商业的发展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了解古代中国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
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认识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影响。
“工商食官”与民营商业的崛起1.“工商食官”制度(1)商业萌芽: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商品交换。
(2)形成:商代出现贝类货币;商周时期形成“工商食官”制度,由官府控制商业。
2.民营商业:春秋战国时期,打破“工商食官”制度,形成中原市场;商业发展促使城市涌现;各种金属货币大量流通,大商人涌现。
3.秦汉商业的发展(1)原因: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修建驰道;西汉开通陆、海两条丝绸之路。
(2)表现:西汉时,都城长安设九市,与居民区分开,设官署管理,定时开市、闭市。
唐宋元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初步繁荣1.原因:隋朝大运河开通,唐代南方经济发展,农副产品及手工业品商品化。
2.表现(1)农村:出现大量草市和墟市。
(2)城市:唐长安、洛阳成为商业大都会;宋代都城汴京,人口众多,并彻底打破坊市制度。
(3)商业机构及货币:唐代出现邸店、柜坊及最早的兑汇飞钱;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明清的商帮1.形成原因(1)明朝中期,商品经济繁荣。
(2)从事全国性贸易活动的商人,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会馆、公所进行联络,形成地域性商人集团——商帮。
2.代表:徽商和晋商。
以巨额商业资本,经营大宗商品交易和长途贩运,创办票号,足迹涉及海外。
3.经营之道:重视商业信誉和商业道德,以儒道经商。
【概念阐释】“工商食官”“工”即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商”指官商,他们在官府的监督控制下劳动,由官府给予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食等生活资料,称之为“食官”。
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学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专题总览】农业基本构造手工业古代中国经济的商业基本构造与特色重农抑商政策经济政策“海禁”政策【课程标准】概括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认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色。
【知识构造】宋元:国外商运发展快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发展历程明清: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地区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商帮和会馆宋从前:市的商业活动存在空间、时间上的限制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商业市场(市)的发展历程宋此后:“市”打破了原来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宋从前:城市主假如政治功能、军事功能商业城市的发展宋此后: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知识梳理】一、商业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初期的商业互换。
2、商朝:商业有了初步发展,职业商人和最早的钱币已经产生。
[ 中国最早使用的钱币是天然贝壳 ] [ 特别提示 ] 商消亡后,商朝人以擅长经商著称,因今后代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3、西周:推行“工商食官”政策,官府控制商业。
跟着商业进步,交易活动日趋屡次,钱币需求数目增添,大量的骨贝和铜贝流通。
4、春秋战国:很多庶人打破官府的约束,经营商业致富,成为有强盛实力的商人,私商渐渐代替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跟着商业的繁华,形成了很多有名的商业中心。
5、汉代:商运活跃,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为追赶收益而来往奔走。
6、唐朝:(1)水道商运发达:商船“俞大娘航船”以规模弘大著称,南至江西,北至淮南,每年来回一次,所获收益十分可观。
陆路商运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协助性经营场所买卖特别兴旺。
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接踵问世。
柜坊:专营钱币的寄存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飞钱:是我国初期的汇兑制度。
[ 特别提示 ] 隋唐期间,政治上的一致和大运河的开通,亲密了南北方的经济来往,加上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贸易蓬勃发展。
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屡次,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体现出空前繁荣的情景。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ppt课件演示文稿
图文探究
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
中记载说:“汴京市井经纪之
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 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 。想一想: 汴京是现在的哪一城市?孟元老的记载和上图中的 景象反映了汴京的商业活动有哪些特点?
提示:河南开封;商业活动完全打破了空间和时间
的限制。
三、商业都会的崛起 市井 ” 1 .兴起:战国时期 , 有的城市出现称作“______ 的商业区。
地域分布看,商业都市从战国到唐朝主要分布在北
方,到唐朝以后,南方的都市数量明显多于北方,
明清时期苏州、盛泽镇等南方市镇崛起。
要点轻巧突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变化的趋势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
集市发展;先固定时间、地点,后打破界限。
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
品、奢侈品为主,后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转
4.宋代 (1)突破限制 ①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②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2)发展表现 ①“市”分散于宅屋之间,有的街道形成繁荣的 商业街 。 ________ ②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 ③“草市”已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商业区 已经相当繁华。 5.明清:都市中的________
迅速的发展,但从整体而言,当时仍然是自然经 济为主, A 、 B 两项表述错误, D 项“安定”一词 不符合北宋史实。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夜市、晓 市、乡村中的草市等形成和发展。 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 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 商业市镇。 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 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兴盛。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含解析
第2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目标定位·明考向明确考向把握主线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本讲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况。
古代商业总趋势是不断发展,但比较缓慢,长期实行的经济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利于中国的社会转型。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水平较高,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前期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经济的繁荣考纲要求商业的发展主干梳理·理思路基础排查理一理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2.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3.秦汉: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发展艰难,商业总体水平不高。
4.隋唐: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得到发展;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5.宋朝:商业环境宽松,商品种类增加,出现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商业空前繁荣。
6.元朝:交通发达,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7.明清(1)城镇商业繁荣,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加大。
(3)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1)重要大城市:古代的长安、某某、某某、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2)新兴大城市①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
②表现:某某、某某等南方城市逐渐繁荣,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概况(1)西汉:由于开通陆、海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2)唐朝:某某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门管理外贸。
(3)两宋:同亚非许多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元朝:某某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5)明清:清代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只特许某某“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中国古代的商业贸易
中国古代的商业贸易中国古代商业贸易的兴起标志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
在古代,商业贸易是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的,包括货币流通、商队贸易、港口贸易等。
本文将从货币、商队和港口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商业贸易。
一、货币的流通在商业贸易中,货币的流通扮演了重要角色。
中国古代的货币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货币、贝壳、布帛等。
货币在贸易中发挥着媒介交换的作用,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贸易的进行。
其中,铜钱是中国古代贸易中最常见的货币形式之一。
铜钱的出现使得交易更加便捷,不再依赖物物交换,也催生了更加繁荣的商业贸易。
二、商队的贸易商队是中国古代商业贸易中的重要组织形式。
商队由一批商人组成,共同完成商品的运输和交易。
商队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既有国家或政府组织的官方商队,也有民间组织的私人商队。
商队的贸易活动通常以长途旅行为主,他们通过陆路或水路运输商品,穿越山川河流,将商品从一个地区运往另一个地区。
商队的贸易活动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贸易的发展,还推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三、港口的贸易港口是中国古代商业贸易的重要枢纽。
古代的港口通常位于沿海地区或大江大河的河口,具有天然良好的交通条件,成为货物运输、交易和流通的集散地。
中国古代的港口分布广泛,包括广州、汉口、扬州等地。
港口贸易吸引了各地商人和外国商人的到来,更加拓宽了商贸网络,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商业贸易通过货币流通、商队贸易和港口贸易等方式实现。
货币的流通促进了商品交换、贸易的进行,商队的贸易活动推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港口的贸易连接了不同地区的商人和商品,推动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这些商业贸易活动的兴起表明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和市场经济的孕育。
虽然古代商业贸易与现代商业贸易不同,但它为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学案)(2)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学习目标]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1.农业的发展(1)宋朝农业成就突出(2)边疆农业的开发在辽夏金元统治之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
漠北、东北、西北、云南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问题思考材料北宋时期,农具种类十分齐全,从犁耕、播种、灌溉、中耕到收获的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当用的工具。
灌溉多用龙骨翻车或人力翻车(踏车)。
还有一种“筒车”,可利用水力或高力推动运转,扬程较高,也适用于山田的灌溉。
——摘编自邱树森《新编中国通史》思考据材料指出北宋农业生产的重要成就,并分析其影响。
提示成就:耕作和灌溉工具的改进。
影响:反映出农业耕作程序增多,重视精耕细作,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2.手工业的发展(1)制瓷业①宋朝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色彩多变,质感浑厚。
②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
③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继丝绸之后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2)矿冶业①地位:矿冶业在北宋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②成就:煤的开采量很大,首都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
③影响: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3)印刷业的发展①地位:印刷业是宋朝新兴的手工业。
②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判断正误(1)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海上丝路由此开辟。
( × )提示汉代开辟了陆上和海上丝路,宋元时期,海上丝路繁荣,瓷器大量出口,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2)印刷业是北宋新兴的手工业,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 √ )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1.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1)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2)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
2.货币需求量剧增(1)原因: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
(2)表现①北宋钱币年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10多倍,并开始出现纸币。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人民版必修二教案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人民版必修二教案一、古代商业经济发展简史中国的商业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
商业活动在夏商周时期逐步发展,商业日益繁荣,到春秋战国时期,货币已经流通,商业活动愈加繁荣。
秦朝统一中国后,推行货币统一标准,促进商业经济的发展。
汉代开始出现了丝绸之路,商业活动逐渐走向繁荣,唐代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舟车交通通畅,加强了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对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宋代商业经济再次发展,出现了金融、保险、票据等现象,为商业活动提供了保障和方便。
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商业的出现,商业经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古代商业经济主要内容1.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在古代,交通运输方式主要以河流和陆地两种为主。
商人常常选择从河流的上游运输货物到下游,最后使货物流通于各地。
而从陆地运输则需要人和马匹来完成,运输的时候十分困难,特别是在天气不好的时候。
2.货币的创制和流通货币是商业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
在商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货币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最早的货币形式是贝壳和布匹,随后是青铜、银、金等金属铸造的货币。
汉朝时期,开始流通刀币,唐代开始流通铜钱,到了宋代,就出现了纸币,并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
3.商业贸易方式的变化古代商业贸易方式主要是赊销和换市。
赊销是指货主先把货物给商人,商人把货物卖出后,再把钱给货主。
换市是指商人把自己的货物和别人的货物交换。
随着金融贸易的发展,又出现了贴款和现汇的交易方式。
4.商会的出现商会是为了共同经营和管理商业事务的组织形式。
商会一般是由同行业的商人组成,共同管理商品的质量和价格,共同担负风险和损失。
商会对商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古代商业经济的影响商业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史上占据一个重要的地位。
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商业经济的兴起,促进了交通运输、货币的流通,也加速了人们的思想交流、文化升华。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学案)——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学案)课程标准1.了解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和其他商路的开辟。
2.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知识梳理一、丝绸之路1.含义: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后人在这条商路上发现了大量丝绸遗存,因此命名为“丝绸之路”。
它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2.条件:(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
(2)中国丝绸广受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欢迎。
3.标志性事件:张骞通西域。
4.发展:(1)丝绸之路在长期发展中开辟出一些支线,新疆、中亚地区的路线复杂。
(2)唐朝中期以后,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
二、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1.路线: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2.概况:3.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条件:(1)航海技术的发展。
(2)能够制造大型船舶。
(3)使用先进的帆索和磁罗盘。
三、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1.物质和技术交流:棉花从陆、海两个渠道传入中国,宋元时期成为重要经济作物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外来商品,早期多从陆路输入,自宋代起基本来自海路2.文化交流:(1)宗教:佛教在汉朝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此后逐渐中国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
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
(2)艺术: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
(3)中医:中医药知识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体系构建课堂检测1.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其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昭君出塞B.文成公主入藏C.张骞凿空D.班超投笔从戎【解析】选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主要是为民族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A、B;张骞凿空,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C符合题意;D是指班超抗击匈奴,与题干无关。
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高中历史选修二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学案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单元课标】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了解世界市场的形成,认识其对商业贸易的意义;认识20世纪以来贸易、金融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知识梳理】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1、古代中国:①原始社会后期/起源:②商朝:③西周:“工商食官”④春秋战国:⑤秦汉时期:⑥隋唐到两宋:⑦元明清:2、古代世界:①古埃及:②古希腊:③古罗马:④拜占庭帝国:⑤阿拉伯商人:⑥古代两河流域:3、贸易通道(丝绸之路):①丝路路线:陆路:海路:②丝路产品:中国输出:中国进口:③商贸方式:市舶贸易:朝贡贸易:含义、特点、目的、影响、瓦解原因(选择性必修一第11课)公行贸易:④丝路影响:二、货币、信贷、商业契约:1、货币:(1)产生概况:(2)产生意义:2、信贷:(1)世界概况:(2)中国概况:3、商业契约:(1)世界概况:(2)中国概况:4、历史影响:【重点阐释】1、朝贡贸易?含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也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目的:政治上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经济上求购各种异域珍宝特产,满足统治者对于奢侈品的需求影响: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扩大了中国的对外交往和国际影响;造成政府的财政负担;东亚逐渐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瓦解的原因:国力下降;厚往薄来,不顾经济利益;西方殖民势力冲击。
【限时训练】1.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进行交易。
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
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
这一变化反映了()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2.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学案:专题六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7讲 Word版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17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考试说明考查角度商业的发展1.(2017·课标全国Ⅰ,27)经济发展对等级秩序的影响2.(2017·课标全国Ⅱ,24)春秋战国之际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3.(2017·课标全国Ⅱ,26)唐朝时江南经济文化的发展4.(2015·课标全国Ⅰ,26)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5.(2015·课标全国Ⅱ,27)明朝前期对商品发展的影响6.(2014·课标全国Ⅱ,26)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交子”)7.(2013·课标全国Ⅱ,26)明朝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1.(2017·课标全国Ⅱ,41)清雍正时期的经济政策2.(2016·课标全国Ⅱ,26)宋代土地政策3.(2014·课标全国Ⅰ,27)清代对外贸易与商品经济的发展4.(2013·课标全国Ⅰ,40)中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和政策考点一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材补充『历史概念』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一条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主要有三条线路:即青藏线(唐蕃古道)、滇藏线和川藏线,其中青藏线兴于唐朝,发展较早。
『史论观点』宋朝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宋朝时期,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
……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考点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材补充『历史概念』1.朝贡贸易:主要指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朝贡和赏赐关系。
其特点是:由官府控制,私人和民间组织禁止参与;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重要地位。
高一历史导3.4学案
高一历史导学案授课题目: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主备人:顾玉娥校对人:宋晓绘审核人:马文梅王宁雷风敏【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 1.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2.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二、学习重点 1. 商人的来历。
2. 交子、商帮。
3. 两宋城市发展的表现。
三、学习难点影响中国商业发展的因素。
【自主学习】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先秦:(1)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
(2)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2.秦汉:(1)原因: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政策,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
(2)表现:商业发展比较艰难,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一定发展。
3.隋唐:(1)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业流通。
(2)表现:都市商业繁荣,发展,柜坊和飞钱问世。
4.宋元:(1)原因:两宋时期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元朝交通发达,国家空前统一。
(2)表现:两宋时期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元朝商业繁荣,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5.明清:(1)原因: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2)表现: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越来越大,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和。
注:古代每个时期使用的货币主要有:贝(商朝)、半两钱(秦)、五铢钱(汉)、开元通宝(唐)、交子(宋)、白银(明清)。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1)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在特定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进行严格管理;按时开市闭市。
(2)宋朝时期:城市中和的界限被打破;城郊乡村的“”更加普遍;出现四大商业名镇;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2.城市的发展:(1)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
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和经济政策学案
氾水高级中学2013届历史二轮复习学案(4)4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和经济政策【专题讲解】一、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1、商周:出现职业商人,政府执行“工商食官”的政策。
2、春秋战国:城市兴起(基本上是政治中心),商业兴盛,私商取代官商,政府重农抑商。
3、秦汉前期:商业的繁荣,出现了一些大都会,长安城有东西九市,集中贸易,政府设置专门机构管理。
(空间限制、时间限制)4、南北朝:“草市”出现;5、隋唐:商业也呈现繁荣景象,长安、洛阳盛极一时,长安城布局严整,有东市、西市,实行“市坊分离”,时空限制仍比较严格,后期扬州、益州(成都)繁华,“扬一益二”。
夜市产生。
“柜坊”(早期银行)、5、北宋时期:有了一个新的转折。
其表现在:①解除了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市坊制度被打破,出现晓市、夜市。
②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商业。
③商税收入在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中比重剧增。
对外贸易发达。
④出现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⑤城市的消闲文化发展,如瓦肆的出现和宋词的发展。
6、明朝时期:城市经济、商品经济非常活跃,这个时期城市经济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①城市的生产性和商业性更为突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大大减弱。
②江南一些城市出现的手工丁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市镇,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
④明朝后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⑤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思维拓展】1、中国古代“市”的规律性变化2、比较唐宋商业活动。
二、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1)推行时间:战国——清朝晚期(2)原因:中国古代王朝采取这种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
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3)推行目的:①经济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②政治目的:保障国家财源、兵源,巩固封建统治。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温习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商业与城市学案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商业与城市)【学习目标】把握中国古代商业进展的概况【重点难点】市坊界限被打破二、重点问题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在各历史时期进展的要紧表现①原始社会末期:原始商业产生(缘故:剩余产品的显现、社会分工的进展)①商朝:③西周:②春秋战国:③隋唐:④宋朝:⑤元朝:⑧★明清商业(商品经济)进展的新特点:中国古代城市进展概况:(1)周秦——唐朝:严格操纵时期:★(2)宋朝——放松治理:(3)明清:中国古代商业有哪些特点?(1)进展呈现不平稳性,各个时期、不同地域进展都极不平稳;(2)与农业、手工业的进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3)商业活动慢慢冲破了时空的限制;(4)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进展艰巨而曲折;商品经济始终没有占据主导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末作(工商业)文巧(脆而不坚)禁那么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那么必农,民事农那么田垦,田垦那么粟多,粟多那么国富。
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舍本而事末作,那么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材料二 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合法性消费。
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峻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体制下才可能产生的,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三 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贯都是在体制内进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控制与约束。
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非具有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
……而且,历朝历代都有超级壮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
中国的城市要紧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进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依照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进展的因素有哪些?“重农抑商”政策(1)兴起的缘故:(2)进展概况:战国商鞅变法提出——汉代继续执行——中唐以来有所松动(缘故: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进展)——明清强化(全然缘故:为了保护封建王朝的统治)(2)评判:①踊跃:②消极:【知识图表】进展概况:原始社会---商朝---周朝---春秋战国---隋唐---宋元--明清城市:周秦至唐 代---宋朝--明清(要紧把握城市格局和功能的转变) 产生时刻、缘故 重农抑商 概况:战国(产生)---汉(进展)---唐宋(松动)--明清(强化) (政策) 商业的发展评判:(踊跃、消极)特点【知识延伸】一草市,指中国宋朝开始在各城市城墙范围之外进展起来的商业区。
唐朝的商业初中历史教案
唐朝的商业初中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的商业繁荣,掌握唐朝商业的特点和发展状况。
教学重点:掌握唐朝商业的特点和规模。
教学难点:理解唐朝商业与经济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材、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唐朝商业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2. 引入话题:让学生回想一下唐代时期的商业繁荣的情景,想象当时的市场场景,商贩们的生意兴隆。
二、学习内容(15分钟)
1. 展示唐代商业的特点和规模的图片资料,让学生观察图片,描述唐代商业的繁荣场景。
2. 讲解唐代商业的特点:集市、贸易、商贩、手工业等。
3. 讲解唐代商业的规模:货币、物品的交易,商业路线的发展。
三、讨论和思考(15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唐代商业与经济的关系,商业繁荣对唐朝经济的影响。
2. 找出唐代商业的优点和特点,以及商业繁荣的原因。
四、总结和复习(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唐朝商业的特点和规模。
2. 督促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作业(5分钟)
1.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唐代商业的短文,包括唐代商业的特点和规模。
2. 检查课堂纪律,确保学生合理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唐朝商业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培养了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也提高了他们的历史素养。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思考,让学生学会合作、独立思考,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一历史必修2_《古代的经济政策》参考学案3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情境导入历史上,中国的对外贸易时开时禁。
清康熙盛世,撤除明朝以来的禁海令,实行开海通商政策。
1685年,伴随着日益频繁的国际商业交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方外贸专业团体———广州十三行应运而生。
它是清政府设立在广州口岸的特许经营进出口贸易的洋货行,是具有半官半商性质的外贸垄断组织。
1757年,自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与外夷互通有无”的乾隆皇帝,面对蜂拥而至的外国商船,在他南巡回京之后,断然在全国实行防范洋人、隔绝中外的闭关锁国政策,宣布撤消原设的沿海各关,仅留广东的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
作为粤海关属下的中外交易场所,广州十三行成为清帝国惟一合法的外贸特区,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全部聚集于此,直至鸦片战争为止,这个洋货行独揽中国外贸长达85年。
得天独厚的政策环境,造就了南国历史上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
从此,这个洋货行的命运便与清王朝的兴衰紧密相连。
教材自学导引与解读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①所有。
2.夏、商、西周:一切土地属于②。
国王把土地③,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④,同时要向国王交纳⑤;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作。
土地规整,如同井字,被称为“井田”,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⑥“”。
3.春秋时期: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⑦,土地⑧进一步发展,井田制开始遭到破坏。
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⑨,都要按亩收税。
其他诸侯国也纷纷进行税制改革,这⑩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解读〗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虽然没有明确否认井田制规定的土地“公有制”原则,但在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默认了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填空答案】①氏族公社;②国家;③层层分封;④转让与买卖;⑤贡赋;⑥井田制;⑦私田;⑧转让关系;⑨公田、私田;⑩实际。
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
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①,以②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5.秦汉到明清⑴基本制度:封建土地③制。
⑵社会问题:④严重,阶级两极分化。
必修二学案1古代经济
教师寄语:可上九天揽月,写下五洋捉鳖。
必修二学案1 古代中国经济编制:刘文波审核,梁邦建时间:2009。
11【高考零距离】1.(2009高考广东单科)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A. 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 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泰场C.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 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2.(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
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 B. 歌经商方式不受限翻C. 官府鼓励经商D. 城市商业功能增强3.(2009高考海南单科)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
这主要是因为(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 私营作坊工人增加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业经济的发展【巩固练习】1.某古代水利工程历经两千多年,“流出”今秦汉月,7闷他伏龙可曾寒?一并在经受“5·12”汶川大地震后基本无恙,仍能发挥防洪灌溉强瞎用。
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 郑国渠 C. 自渠 D.芍陂2.明万历年闻东南地区“佃农所获,朝登垅亩,夕贸市廛”。
这一现象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 A.佃农完全获得了生产的自主权 B.佃农与地主的依附关系完全消失C.佃农获得实际利益,生产积极性提高 D.佃农获得产品的完全支配权3.历史上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璧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C.粮食的单位丽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D. 水利灌溉技术先进4.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优质试卷】2019-2020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案 人民版必修2
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习目标]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1.先秦(1)中国远古时代,已经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
(2)商业在商代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3)西周时期,交易活动频繁,货币流通骨贝和铜贝。
(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2.汉代商运活跃,史书中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的记载。
3.唐代商船规模宏大,水路四通八达;陆路商运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兴隆。
4.宋元(1)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到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北非等地区。
(2)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3)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5.明清(1)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
(2)出现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
[归纳总结] 古代中国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1)政治: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2)经济: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政策: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
(4)交通: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市”的发展1.秦汉(1)秦:有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2)汉: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2.南北朝时期(1)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
(2)政府设立“草市尉”,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
3.唐:“草市”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
4.宋代(1)突破限制①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②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2)发展表现①“市”分散于宅屋之间,有的街道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
②“草市”已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5.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易混易错] “市”“草市”“夜市”的区别(1)城市中的“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政府的直接监管,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冲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人教版必修2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精品学案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精品学案人民版必修2【学习目标】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概况难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征。
【学习内容】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填一填,记一记时期商业发展表现远古出现了早期的商业交换商代商业有了初步发展;商朝人善于经商,产生货币。
西周交易活动频繁,货币需求增加(流通骨贝、铜贝)春秋战国出现了富足和繁荣的汉代活跃(”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二、“市”的发展 城市是商业活动的主要场所,它的繁荣与否代表了 的水平。
朝发展概况 备 注 唐 朝 商运和 商运十分发达 宋 元 ①商业空前繁荣。
②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出现。
(交子出现于益州,是商业发展的结果。
) ③ 发展迅速,对外贸易范围广,获利丰厚, 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明 清 出现了会馆和商帮( 和 是势力最强的商帮。
)代秦有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________,当面付款。
违法者要受处罚。
汉“市”有专门的______,管理严格。
长安有_____市南北朝“_________”形成,政府对其实行行政管理。
①草市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
②设_________进行管理。
唐①“草市”作用已十分显著,逐渐演进为______中心。
②“______”比较繁荣。
①市场活动范围和时间仍受官府严格控制。
②夜市繁盛反映了商业的发展。
宋①“市”突破了原有和上的限制。
②打破限制,繁荣的商业街形成。
③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
⑤“草市”具备了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明清都市中的相当繁华。
如清代前门商业区知识链接:简要说明古代“草市”出现的意义及其形式特征。
特征:①远离城镇;②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区;③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④受到政府商业机构的管理。
意义:①“草市”这种民间贸易形式是对官办贸易的有益的补充;②这种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后来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③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学案1: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时空坐标】【知识梳理】知识点一丝绸之路1.名称来源(1)人类早期几个文明中心之间的交往通道中,最著名的是经由中国西北和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
(2)这条商路上发现了大量丝绸遗存,因而将它命名为“丝绸之路”。
2.标志事件: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域,此次出使被称为“”,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
3.分支路线:丝绸之路在长期发展中开辟出一些支线,新疆、中亚地区的路线尤为复杂。
4.衰落:唐朝中期以后受、战乱等因素影响,加上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
知识点二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1.综述:除丝绸之路外,古代欧亚大陆还存在其他重要的商路,它们往往也被纳入“丝绸之路”的广义范畴。
2.概况(1)“草原丝绸之路”: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
(2)“西南丝绸之路”:从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
(3)“海上丝绸之路”①早在,中国就已经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
②宋元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建立了广泛联系。
、泉州、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易枢纽。
③明初郑和下西洋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
知识点三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1.物质和技术(1)对外输出①随着丝绸的不断向西出口,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
②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也很早经由中亚向西传播。
③主要经由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等地,深受当地人喜爱。
④西亚和北非工匠大量仿制中国各类瓷器。
(2)对内引入①西汉获得了大宛国当地出产的良种“”,同时引进了优良的饲草,以及葡萄等水果。
②西瓜和古代文献中带有“胡”字的物种,如胡桃、胡瓜、胡葱、胡椒、胡萝卜等,基本都是通过西域传入的。
③中亚和西亚的、饮食曾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澜《中国通史》
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市”的特点。
⑵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⑶比较材料一、二、三中“草市”与“市”区别,并说明“草市”出现意义。
(4)市的发展、草市的兴起和商业市镇的繁荣说明了什么
5、明清
(1)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
(2)出现按结成的商帮,其中和的势力最为强大。
6、 商运风险:古代旅途盗劫为患十分普遍,商人面临的威胁。
合作探究一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点拨:从商业的几个要素考虑)
特点一:
特点二:
特点三:
特点四:
特点五:自主学习二
二、“市”的发展
1、秦代
(1)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
(2)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
3、唐代
(1)水路:有所谓“”,规模宏大,航程较远;
(2)陆路:商运发达,有、、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
4、宋兀
(1)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海外,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 要来源之一;
(2)随着商业的发展,北宋时的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合作探究二
古代中国商业(市)发展的特点
特点六:
特点七:
【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
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
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五更又开晓市。”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西汉长安B.唐朝洛阳C.北宋开封D.南宋临安体验咼考
1、(09年辽宁、宁夏)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 雪”出售凉食和专向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2、(08年山东)下图为北宋末年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
专题一第三课
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自主学习一
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古代商业的发展)
1、先秦
(1)
:出现了早期的商业交换;
(2)商代:
商业已经有了;
(3)西周:
交易活动日益频繁,和
作为货币流通;
(4)春秋战国:商业发展,出现了
和
2、汉代
(1)商运活跃,史书中有“”的记载;
特点九: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与第一、二课的关系)
特点十:政府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没有占据 主导地位。(与第四课的关系)
巩固练习
1、 秦朝时,政府对经济生活的控制已达到非常严密的程度。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 商品买卖必须
A.公平合理B.明码标价C.利于流通D.不夺农时
2、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居住区隔开②有专门官员管理③又叫草市④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 而众以散”。材料反映出唐朝时期
5、“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
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
余米尽以贸易”(叶适《水心文集》),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 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还建立了书院。
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
【材料四】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
(2)从事手工业和为官方出售产品的人收受金钱时有法令限制。
2、 汉朝:“市”有专门的。
3、 南北朝:形成了民间集市一一“”,设立进行行政管理。
4、唐朝
(1) “草市”作用已经十分显著,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
(2) “”比较繁荣。
5、宋代
(1)“市”突破了和的限制;
(2) “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自主学习三
三、商业都会的崛起
1、 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已经出现称作“”的商业区。
2、 汉代: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形成;
3、 唐朝的、、、、都是商业繁荣的都会。
4、宋代:都市商业繁荣,汴京有夜市、晓市,还有定时一聚的
5、 清朝:、、、、、商业非常繁荣。
合作探究三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特点八:
【材料二】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
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
处,通晓不绝”。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