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练习9 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案9杜甫诗三首(1)
满分50分,时间40分钟
一、打牢语言基础(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错误!(B)
A。

玉露.(lù)塞.上(sài)渚.清(zhù)霜鬓.(bìn)
B。

单.于(chán)萧.森(xiāo)凋.伤(diāo)千载.(zǎi)
C。

琵琶.(pá)省.识(xǐnɡ)朔.漠(shuò)禅.让(chàn)
D。

青冢.(zhōnɡ)环珮.(pèi)暮砧.(zhēn)潦.倒(liáo)
【解析】A项,“渚”读zhǔ;C项,“琶”读轻声,“禅”读shàn;D项,“冢”读zhǒn ɡ。

2。

下列加点词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导学号 25894055(A)
A。

玉露凋.伤枫树林B。

白帝城高.急暮砧
C.一去.紫台连朔漠D。

风急.天高猿啸哀
【解析】凋:使动用法,使……凋落。

3.下列加点词中有古今差异的一项是错误!(C)
A.丛菊两开他日泪.
B.分明怨恨曲.中论
C.画图省.识春风面
D.万里悲.秋常作客
【解析】古义:曾经;今义:醒悟,探望,或节省,减去。

4。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错误!(D)
A。

艰难/苦恨/繁/霜鬓 B.群山/万壑/赴/荆门
C.渚清/沙白/鸟/飞回
D.玉露/凋伤/枫/树林
【解析】玉露/凋伤/枫树/林.
5.下列联句没有使用对仗的一项是导学号 25894058(C)
A.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B。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D。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C项前后句对应的字词在词性和字音平仄上不符合对仗的要求。

6.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错误!(D)
A.《秋兴八首(其一)》是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这首诗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B。

《咏怀古迹(其三)》颈联“画图”句承第三句,“环珮”句承第四句.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养她的故土.
C。

有人认为《登高》第三四句“无边”“不尽"两词多余,其实正是有了这两个词,诗的意境才显得更为广阔深远,气象万千。

D。

《登高》的最后两句,写外界环境带给作者的艰难苦恨和自身随着年龄增长而白了的头发,使得自己连喝酒的兴致都没有了。

【解析】“新停浊酒杯”的原因是因为老病。

7.班级举行节日文化主题班会,李雷同学先介绍了“元宵节”(正月十五),接下来韩梅同学将介绍“中秋节”,这时班会主持人要说一段话,将前后两位同学的节日介绍串联起来.请你为班会主持人写一段这样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语意连贯,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

(5分)错误!
答:①感谢李雷同学给我们带来了“灯火阑珊”元宵佳节盛宴,一场元宵文化大餐。

_(承前)同学们,这样的灯火阑珊,这样的月圆之夜,你是否会想起另一个月圆的十五之夜?_(共同点)是啊,天上月圆,人间月半,那一轮皎月又挂在了中天,_有请韩梅同学给我们介绍八月十五的中秋佳节!_(启后)
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引用诗词)李雷同学说到元宵节,让我想起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词。

同样身为豪放派词人的苏东坡也在他的词中写到了我国另一个传统节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共同点做衔接)大家知道他写的是哪个节日吗?对,是中秋节.下面有请韩梅同学为我们介绍“中秋节”。

大家欢迎!
8。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错误!
针对“为什么高铁上只有吃不起的盒饭却买不到方便面”的疑问,有人认为,动车组密封性特别强,而泡方便面味道很大,不利于车内的空气质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不卖方便面,就能营造出一个比较舒适的乘车环境。

其实,高价盒饭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的是高铁服务人员缺乏敬业理念。

只要他们转变服务观念,乘客就一定能吃上物美价廉的盒饭和方便面。

①泡方便面味道很大不一定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②不卖方便面不一定能营造出一个比较舒适的乘车环境。

③转变服务观念不一定能使乘客吃上物美价廉的盒饭和方便面。

二、提高阅读能力(22分)
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导学号 25894062
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
[唐]杜甫
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①。

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

座对贤人酒②,门听长者车。

相邀愧泥泞,骑马到阶除③。

注:①太虚:天空。

②贤人酒:浊酒。

古人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

③阶除:台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BE )
A.诗歌的题目表明诗歌包括两个内容:对雨抒发自己的情怀和邀请许主簿前来。

B.首联运用比拟的手法,写泰山上涌起山峰一样的云层;无边无际,遮满天空。

C.颈联写诗人摆好浊酒,侧耳倾听朋友车马到来的声音,表现对朋友到来的企盼之情。

D.颈联中诗人称请朋友喝的酒为“贤人酒”,暗含着对朋友的赞赏之情。

E。

尾联写诗人看到下雨后道路泥泞,对邀请朋友前来之举感到非常后悔。

【解析】 B.运用比喻的手法,将云层比作山峰。

E、感到“后悔”不妥,应该是感到“愧疚”.
(2)颔联中的哪两个字最富有表现力?请指出并作赏析。

(6分)
答:最富有表现力的是“翻”和“落”两个字。

(2分)傍晚的燕子上下翻飞,作者把它想象成是雷震的结果,突出了雷声之大,颇有气势;(2分)河中的鱼沉入水底,作者想象成是骤雨降落的结果,突出了骤雨之猛。

(2分)
【诗意】泰山上涌起山峰一样的云层,无边无际,遮满天空。

震雷惊翻了帷幕上的燕子,骤雨使河鱼沉入水底。

此时,我面对着坐席前摆好的浊酒,侧耳倾听您的车马到门前的声音。

唉,在雨天泥泞的时候邀请您来做客,实感内疚,不过还是希望您能骑马来到我的阶前。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错误!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DE )
A.首联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

B.前两联写“独宿"之景,而情含景中.后两联则就“独宿"之景,直抒“独宿”之情,“风尘”句紧承“永夜”句。

C.“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

思家、忆弟之情有增无已,因为他还是没有办法回到洛阳。

D。

尾联照应颔联,虽写“栖息一枝安",但仍然是为他辗转流离苦闷。

诗人当时境遇凄凉,十年飘泊辗转,诗风沉郁。

E.诗人留宿幕府,悲从中来,诗人产生悲情的原因有官场失意、思乡情浓、战乱未平、身世凄凉等。

【解析】D。

应是“尾联照应首联"。

E、“官场失意”应是“孤苦无依"。

(2)有评论赞誉这首诗的颔联“景中有情,万古奇警”。

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对此联进行简要赏析.(6分)
答:颔联写诗人“独宿”的所闻所见:长夜的角声倾诉着乱世的悲凉,却无人倾听;(2分)中天的明月无限美好,却无人欣赏。

(2分)__诗人借长夜的角声、中天的明月烘托出孤寂悲凉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孤独难耐、沉郁悲愤的复杂心情。

(2分)
【诗意】井畔梧桐在秋夜的风中抖动,只有蜡烛残光照着孤单的我。

长夜里号角声悲壮似在自语,天空中的月色虽好谁与我共赏。

光阴荏苒哪里寻觅亲人音信?关塞一片萧条寻找归路艰难.我已忍受十年的飘零生活,把家安在这里不过勉强栖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