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检测试题6

合集下载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2卷试题、答案、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2卷试题、答案、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Ⅱ)试题、答案及解析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二卷(含答案)精校版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二卷(含答案)精校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晨鸟)上海市普陀区2019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晨鸟)上海市普陀区2019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 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二模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1.按题目要求填空。

(1) _____,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2)“家住吴门, _____”出自北宋词人 _____的《苏幕遮·燎沉香》。

(3)《琵琶行》中,描写乐曲奏完后众人依然沉浸其中的场景的两句是“ _____, _____”。

(4).【答案】(1).(1)结庐在人境(2).(2)久作长安旅(3).周邦彦(3)东船西舫悄无言(5).唯见江心秋月白2.下列选项中,用语恰当的一项是A.小丁听了同学对自己阅读疑惑的解答,评价说“昭然若揭,深刻透辟”。

B.小李外出旅游开阔了视野,赞叹大自然的美景“造化万千,巧夺天工”。

C.小王为一本科幻小说写推荐语,把“炙手可热,畅销不衰”作为宣传点。

D.小赵分析月考作文失分原因后,告诫自己不可“生编硬造,贻笑大方”。

【答案】 D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最合理的一项是作为,曲艺是,更是的“自律的艺术”,始终。

①方言艺术和地方特色艺术②有着整套自觉遵循的演观规则③乡土中国口传文化的一个枝蔓④在雅俗之间游弋A. ①③②④B. ③①②④C. ①③④②D.③①④②【答案】 A二、阅读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杜尚的质疑⑴1917 年,纽约正在酝酿一个大型独立艺术展。

法国艺术家杜尚把一件从器皿店购得的陶瓷小便池送到展会。

这件被命名为《泉》的作品,是作者刻意寻来的批量生产且“从任何审美角度来说都没有吸引力的东西”。

它的到来掀起了一场艺术风暴。

⑵在传统观念中,艺术是独特的,应该看上去是美的。

杜尚用自己的行动对习惯性的看法提出了质疑。

自此以后,艺术并不只是追求表现崇高的美、和谐的美,现代艺术打破了古典艺术的壁垒,拓展到了诸如荒诞、颓废、反讽、神秘等范畴。

⑶那么,从现代美学的视野来透视,究竟该如何看待艺术呢?美学上对艺术的讨论,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艺术是一个总体性的种概念,其中还包含一些具体的属概念,比如艺术品、艺术家、欣赏者等。

广东省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语文综合测试卷六含答案

广东省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语文综合测试卷六含答案

广东省新课标2019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测试卷六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锦瑟.(sè)粗糙.(zāo)崔嵬.(guǐ)癖.好(pǐ)B、浣.女(huàn)谄.媚(xiàn)邂.逅(xiè)浔.阳(xún)C、惘.然(wǎng)哨卡.(qiǎ)钿.头(diàn)荻.花(dí)D、猿猱.(náo)慢捻.(niǎn)歼.灭(jiān)炽.热(zh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清泉秋瞑抚膺羽扇纶巾B、巷陌宵夜暮霭良晨美景C、扪参故垒次第舞榭歌台D、社鼓仓皇咨嗟芳草凄凄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李梦乡与三十年前的同学张永久在昆明湖畔萍水相逢....,他们高兴得热泪盈眶。

B、随着春节晚会的帷幕的拉开,那美轮美奂....的歌舞、品位脱俗的相声小品,使晚会高潮迭起。

C、经历了两次不幸婚姻的杏花,早已万念俱灰,对自己的命运只能拭目以待....了。

D、美国的“倒萨”计划正紧锣密鼓....地实施,战火一旦燃起,人类的环境将遭受巨大破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照片拍得好,诗歌写得有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的。

B、我国税务机关正在加紧完善涉外税收征管体系,以便更好地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的新变化。

C、19日1时30分起观测到迸发猛烈的狮子座流星雨,目测最大强度估计超过每小时1万颗以上。

D、我们兄弟手足情深,怎能丢下生病的哥哥和弟弟去看演出呢?二、古诗文阅读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柳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1)本诗通过写“柳”,抒发了什么情感?(2分)。

(2)请你对“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作简要赏析。

(4分)。

阅读下面古文,然后回答问题冲字文朗。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考点专练:17名句默写+小说阅读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考点专练:17名句默写+小说阅读

17 名句默写+小说阅读(考点专练)(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名句默写(10分)1.(2018·江西南昌一模)古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2)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

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3)________________,谁怕?__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4)披绣闼,俯雕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5)歌台暖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解析易错字:(1)徂,渐,帷,裳;(2)园,砧;(3)芒,蓑;(4)旷,盈,纡,骇,瞩;(5)融。

答案(1)自我徂尔渐车帷裳(2)孤舟一系故园心白帝城高急暮砧(3)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4)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5)春光融融舞殿冷袖二、考点专练:小说阅读(50分)(一)(2018·江西七校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题。

(25分)奇遇莫言1982年秋天,我从保定府回高密东北乡探亲。

因为火车晚点,车抵高密站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

通乡镇的汽车每天只开一班,要到早晨六点。

举头看天,见半块月亮高悬,天清气爽,我便决定不在县城住宿,乘着明月早还家,一可早见父母,二可呼吸田野里的新鲜空气。

这次探亲我只提一个小包,所以走得很快。

穿过铁路桥洞后,我没走柏油路。

因为柏油公路拐直角,要远好多。

我斜刺里走上那条废弃数年的斜插到高密东北乡去的土路。

土路因为近年来有些地方被挖断了,行人稀少,所以路面上杂草丛生,只是在路中心还有一线被人踩过的痕迹。

路两边全是庄稼地,有高粱地、玉米地、红薯地等,月光照在庄稼的枝叶上,闪烁着微弱的银光。

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2019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本卷共40题(篇),十二种题型: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正确使用词语,辨析并修改病句,衔接连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图文转换、作文。

其中,论述类文本阅读3篇,文言文阅读3篇,古代诗歌鉴赏3首,默写5道,文学类文本阅读3篇,实用类文本阅读3篇,正确使用词语4道,辨析并修改病句4道,衔接连贯3道,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3道,图文转换3道、作文3道。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

清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

《水浒传》中写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

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

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上层踢球已经成为时尚,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踢球的情景。

宋代社会上还有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

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两种方式,但书上讲的大多是白打踢法。

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

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已由射门比准向灵巧和控球技术方面发展。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精神,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

《水浒传》中写到宋徽宗也是“齐云社”的成员。

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比赛的组织和宣传推广。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全国Ⅱ卷)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全国Ⅱ卷)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真题及答案(全国Ⅱ卷)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2019年全国卷Ⅱ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精选文档】

2019年全国卷Ⅱ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精选文档】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备战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周考向06文化常识(含解析)

备战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周考向06文化常识(含解析)

考向06 文化常识【重要指数】☆☆☆☆☆【考点点睛】“了解并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是近几年高考卷必考题型,考查内容主要是古代的官制沿革、教育科举、姓名字号、天文地理、纪年纪时、礼仪制度等,其难度不大,以识记为主,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随文命题兼有考查考生的理解和推断能力。

【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化常识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一般以选择题的方式命题,一般为“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近几年多考核在初高中的课本中涉及到的一些内容,因此复习时重点注意教材中文言文阅读篇目中课后注释的内容。

此外,答题时要学会根据文本语境找暗示,三是结合有关知识进行适当推断。

比如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中考查的“状元”“上元”“近侍”“告老”除了“近侍”其他几个词应该还是在积累范围中的。

关于“近侍”,读书多的考生可联系成语放事“力士脱靴”,了解到“近侍”是在皇帝身边服侍的人(故事中的高力士就是唐玄宗的近侍)其地位未必高,但影响较大。

1.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中的“句读”,古代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

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B.“合从”,与“连横”相对,是秦国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也作“合纵”。

(完整版)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2卷(附答案)

(完整版)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2卷(附答案)

n g t i me an dAl l t hi n gs in 12B-YW-0000011/- 1 -- 2 -学校: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全国II 卷(适用地区: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海南)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学号:-- - - - - - - - 密封线-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n g 12B-YW-0000011/- 3 -- 4 -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0页,满分为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金石学的兴衰与传承创新朱凤瀚金石学的“金”,主要是指青铜器及其铭文,“石”是指石刻而且主要是指石刻文字。

为求将文字资料保存永久而刻于石上,特别是铸于青铜器上,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

在汉代时,存于简帛上的先秦文献已相当残缺,故商周青铜器铭文与东周以后的石刻文字资料已尤为珍贵。

但是这一类文献在北宋以前并未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

这种情况,直到北宋年间金石学的出现才得到较大改观。

研究古代青铜器与石刻能受到学者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金石之学不仅可以证经补史,而且有助于复原古礼,适应了北宋王朝鼓励经学、巩固统治秩序之需要。

另一方面,金石之学有实证研究色彩,为当时代表进步的史学与文字学发展趋势的学者所推重。

北宋时造纸、印刷与墨拓技术得到空前提高,也为金石学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清代在康熙朝后,开始极力提倡儒家经典之学,推崇“朴学”以巩固其统治秩序。

而清初以顾炎武等为代表的学者,强调“通经致用”,重视考据学及小学,遂将与小学密切相关的金石学推到当时学术高端的地位。

清代学者在青铜器与金文研究上有不少建树,而石刻方面则着力更多,研究成果亦趋于系统。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检测试题1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检测试题1

2019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71限时训练时间:40分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

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蔬自给。

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县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

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戚去。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

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

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

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

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帝默然。

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明穆宗隆庆)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视抚应天十府。

属吏惮其戚,墨者多自免去。

有势家殊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

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

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

下令飚发凌厉②,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

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

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

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

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逐政督南京粮储。

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

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zhí),欲先发,给事中钟字淳复怂恿,寰上再疏丑诋。

瑞亦屡疏乞休,尉留不允。

十五年,卒官。

赠太子太保,简忠介。

(取材自《明史·海瑞传》)【注释】①脱粟:糙米饭。

②飚发凌厉:气势猛然。

1.下列词语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世宗享国日久享国:宴享B.墨者多自免去墨:贪污,不廉洁C.市肉二斤矣市:买D.懋卿恚甚恚:气愤2.下列句子全部直接表现海瑞正直刚毅、敢作敢为的一组是()①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高三-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试卷【最新】

高三-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试卷【最新】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2019年高考(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逐题解析【精品版】

2019年高考(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逐题解析【精品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高三-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试卷【精品版】

高三-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试卷【精品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2019年全国卷二语文含详细答案

2019年全国卷二语文含详细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76限时训练时间:40分钟阅读下列课外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题目明史·周顺昌传(节选)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

(A)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

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

诸生文震亨、杨延框、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B)民情上闻。

旗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众益愤。

曰:“始吾以为天子命,(C)东厂耶!”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窬垣走。

一鹭飞章告变。

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

忠贤大惧。

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

(D)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明史·纪事本末·魏忠贤乱政》(节选)士民素德顺昌,闻其逮,不胜冤愤。

吴令陈文瑞,顺昌所拔士也。

夜半叩户求见,抚床为恸。

顺昌曰:“吾固知诏使必至,此特意中事耳。

毋效楚囚对泣!”颜色不变,语良久,令请顺昌入治装,举家号恸。

顺昌笑曰:“无事乱人怀也!”顾案上有素榜,徐曰:“此龙树庵僧属我书者,我向许之,今日不了,亦一负心事。

”乃题“小云栖”三字,后识年月,投笔而起,改囚服,出门。

士民拥送者不下数千人。

顺昌出赴使署开读,巡抚毛一鹭至署,诸生五六百人,王节、杨廷枢、刘羽仪、文震亨等遮中丞,恳其疏救,一鹭流汗不能出一语。

缇骑见议久不决手掷锒铛于地厉声曰东厂逮人鼠辈何敢置喙于是市人颜佩韦等前问曰旨出朝廷乃东厂耶缇骑曰旨不出东厂将谁出众怒閧然而登丛殴缇骑立毙一人诸司不复相顾。

1.从下列词里选取恰当的填入《周顺昌传》括号内(8分)①则②及③乃④与⑤然⑥以A B C D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顺昌好为德.于乡士民素德.顺昌B. 顾.案上有素榜诸司不复相顾.C. 闻.逮者至,众咸愤怒闻.其逮,不胜冤愤D. 颜色不变,语.良久一鹭流汗不能出一语.3.下列加点字与“此龙树庵僧属我书者”中“属”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举酒属客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C.查明属实D.属予作文以记之4.给下列句子断句,用“/”表示。

(6分)缇骑见议久不决手掷锒铛于地厉声曰东厂逮人鼠辈何敢置喙于是市人颜佩韦等前问曰旨出朝廷乃东厂耶缇骑曰旨不出东厂将谁出众怒閧然而登丛殴缇骑立毙一人诸司不复相顾。

5.翻译下列句子:吾固知诏使必至,此特意中事耳。

毋效楚囚对泣!(4分)【答案】1.A②B⑥C③D⑤2.C3.D4.缇骑见议久不决/手掷锒铛于地/厉声曰/东厂逮人/鼠辈何敢置喙/于是市人颜佩韦等前问曰/旨出朝廷/乃东厂耶/缇骑曰/旨不出东厂将谁出/众怒/閧然而登/丛殴缇骑/立毙一人/诸司不复相顾。

5.我本就知道皇帝的特使一定会来,这不过是意料中的事情罢了。

我们不要像被押解到晋国的楚囚那样相对而哭吧!【解析】1.本题考查虚词的用法。

用填空的方式增加了一些难度,首先要理解哪些虚词表什么,有什么用法。

如“以”一般可以做介词,也可做连词。

此处用的是介词。

2.本题考查实词的一词多义性。

如A前为善行,后为感激;B前为回头看后为照顾 D前为交谈后为话,所以要识记实词的多种意义并理解其在不同语句的具体含义。

3.本题考查实词的一词多义性。

本题考查嘱的一词多义性。

在例句中为嘱托 A为劝酒;B 为类;C可翻译为是。

4.本题考查断句能力。

本段文字中语气词不多,见到“曰”可以加冒号和引号。

还可通过虚词“于”、“乃”等来帮助断句。

5.本题考查翻译能力。

首先找出关键字如:固、特、耳,尽量直译,最后整理语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规律。

周顺昌在地方上很做些好事。

遇到民众受冤屈压迫以及有关吴县重大利害问题,就向主管官吏陈述,因些地方民众很感戴顺昌。

等到听说逮捕他的差役到了,群众都非常气愤,为周公喊冤的充满了道路。

到了宣判那天,几万人不约而同地集会到府城来,大家都手持香火替周吏部请命。

县学的生员文辱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求见巡抚毛一鹭和巡按御史徐吉,要求他们将群众的意见上报朝廷。

一个旗尉恶声恶气地说:“东厂捕人,这些小子们竟敢这样捣乱!”大声叫嚷:“犯人在哪儿?”于是把铁锁往地上一扔,哗啦啦地作响。

群众一看,更气愤了,一齐说道:“起初我们还以为是皇帝的命令呢,原来是东厂啊!”大伙儿一拥上前,愤怒地高呼,形势紧张严重。

旗尉们吓得东逃西窜,群众就跟着追打,结果打死一个旗尉,其余的带着伤跳墙跑了。

巡抚毛一鹭发出紧急文书向朝廷报告这次事变。

东厂的特务诬蔑苏州人民都反了,企图截断水道,抢劫水运船只。

宦官魏忠贤非常害怕。

过了些时候,毛一鹭说逮捕了带头闹事的人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变乱平定了,魏忠贤才放了心。

不过从这次事变以后,东厂的缇骑们就不敢再出京城了。

百姓向来感激顺昌,听说他被逮捕,替他感到非常冤屈又愤恨。

苏州县令陈文瑞,是顺昌提拔的士子。

他半夜敲门求见,(见到顺昌后)手按床榻为他感到极其悲痛。

顺昌说:“我本就知道皇帝的特使一定会来,这不过是意料中的事情罢了。

我们不要像被押解到晋国的楚囚那样相对而哭吧(“楚囚对泣”此处意为悲观发愁)!”他神色不变。

两人说了许久之后,陈文瑞请顺昌进屋打点行装,全家人一起悲哭起来。

顺昌笑着说:“没必要搅乱人的情绪啊!”回头看到书案上有一块没有刻字的匾额,慢慢地说:“这是龙树庵的和尚嘱咐我写得,我从前答应了他,今天不写完的话,也就变成一件背弃情谊的事情了。

”于是写下“小云栖”三个字,后面又标记年月,放下笔站起身,换上囚服出门而去。

百姓簇拥送行的不下几千人。

顺昌前往使馆准备听特使宣读皇帝的诏书,巡抚毛一鹭来到使馆,儒生到场的有五六百人,王节、扬廷枢、刘羽仪、文震亭等人拦住毛一鹭,恳请他上疏救顺昌,毛一鹭直冒汗一句话也说不出。

缇骑看议罪之事久久不下决断,就一手把铁锁链扔在地上,厉声说:“东厂要抓人,哪有你们这些鼠辈插嘴说话的份!”于是市民颜佩韦等人上前质问:“旨谕应该出自朝廷,怎么竟出自东厂了吗?”缇骑说:“旨谕不从东厂出,还能从哪里出?”众人愤怒,大闹着踩踢缇骑,当下就打死其中一个,各官员也不能彼此照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19分)朱汉宾,字绩臣,亳州谯县人也。

父元礼,始为郡将。

梁太祖闻其名,擢为军校,从庞师古渡淮,战没于淮南。

汉宾少有膂力,形神壮伟,胆气过人。

梁祖以其父死王事,选置帐下,编入属籍。

梁祖之攻兖、郓也,朱瑾募骁勇数百人,黥双雁于其颊,号为“雁子都”。

梁祖闻之,亦选数百人,别为一军,号为“落雁都”。

署汉宾为军使,当时目为“朱落雁”。

后与诸将破蔡贼有功,天复中,授右羽林统军。

入梁,历天威军使、左羽林统军,出为磁州刺史、滑宋二州留后、亳曹二州刺史、安州节度使。

庄宗至洛阳,汉宾自镇入觐,复令还镇。

明年,授左龙武统军。

庄宗尝幸汉宾之第,汉宾妻进酒上食,奏乐以娱之,自是汉宾颇蒙宠待。

同光四年正月,冀王朱友谦入朝,明宗居洛阳,以友谦故人,置酒于第。

庄宗诸弟在席,友谦坐在永王存霸之上。

酒酣,汉宾以大觞奉友谦曰:“公虽名位高,坐于皇弟之上,非宜也。

仆与公俱在梁朝,以宗盟相厚,自公入朝,三发单函.候问,略无报复,忽余卑位,不亦甚乎!”元行钦恐其纷然,为解之方止。

不数日,友谦赤族.。

赵在礼据魏州,元行钦率军进讨,诏汉宾权.知河南府事。

明宗以汉宾为右卫上将军,枢密使安重诲方当委重,汉宾密令结托,得为婚家。

天成末,为潞州节度使,移镇晋州。

重诲既诛,汉宾复为上将军。

明年秋,汉宾告老,授太子少保致仕。

清泰二年六月卒,时年六十四。

汉宾少勇健,及晚岁饮啖过人,其状貌伟如也。

凡所履历,不闻逾法。

梁时,尝领军屯魏莘县,适值连帅去郡,诸军咸以利见诱,请自为留后,汉宾则斩其言者,拒而不从,闻者赏焉。

在曹日,飞蝗去境,父老歌之。

临平阳遇旱,亲斋洁祷龙子祠,逾日雨足,四封大稔.,咸以为善政之所致也。

及致仕,东还亳郡,见乡旧亲戚沦没者,有茔兆未办,则给以棺殓;有婚嫁未毕,则助以资币,受其惠者数百家,郡人义之。

寻还洛阳,有第在怀仁里,北限洛水,南枕通衢,层屋连甍,修木交干,笙歌罗绮,日以自娱,养彼天和,保其余齿,此乃近朝知止之良将也。

晋高祖即位,赠太子少傅,谥曰贞惠。

6.对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发单函.候问函:书信。

B.不数日,友谦赤族.族:灭族。

C.诏汉宾权.知河南府事权:权势,权力。

D.四封大稔.稔:庄稼成熟。

7.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朱汉宾“胆气过人”和“不逾法度”的一组是A.从庞师古渡淮,战没于淮南日以自娱,养彼天和,保其余齿B.公虽名位高,坐于皇弟之上,非宜也飞蝗去境,父老歌之C.忽余卑位,不亦甚乎斩其言者,拒而不从D.黥双雁于其颊,号为“雁子都”临平阳遇旱,亲斋洁祷龙子祠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汉宾的父亲为国事而死,梁太祖将朱汉宾选入帐下。

在攻打兖州和郓州时,又委任他做军使。

后来朱汉宾和众将领攻打蔡州叛贼建立战功。

B.冀王朱友谦入朝后,在宴席上倨傲无礼,说了一番让朱汉宾气愤的话,朱汉宾忍无可忍,与之发生冲突。

后来经元行钦调解才停止。

C.朱汉宾做右卫上将军时,枢密使安重诲正受重用,朱汉宾暗中结交他,和他结为儿女亲家,后来安重诲被杀。

D.朱汉宾晚年回到洛阳,府宅在怀仁里。

那里高屋相连,大树枝叶相交。

他的生活怡然快乐。

最终得以颐养天年,六十四岁去世。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庄宗尝幸汉宾之第,汉宾妻进酒上食,奏乐以娱之,自是汉宾颇蒙宠待。

(5分)(2)有婚嫁未毕,则助以资币,受其惠者数百家,郡人义之。

(5分)【答案】6.C7.C8.B9.①庄宗曾经到朱汉宾家里去,朱汉宾的妻子进酒上菜,演奏音乐来使他高兴(助兴),从此朱汉宾很受恩宠优待。

②有结婚出嫁没完成的,就用钱财礼物帮助他们,接受他恩惠的有几百家,同郡的人认为他有德义【解析】6.权,暂代官职(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注意其一词多义性。

7.A朱汉宾父亲的情况;朱汉宾颐养天年的事情。

B朱汉宾胆气过人;任职期间的客观情况。

D朱瑾的情况;遇旱灾朱汉宾斋戒祈雨的情况。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根据题目标要求在原文中分段进行理解和筛选,可使用排除法。

)8.朱汉宾对朱友谦所作所为表示不满,在敬酒时说了一番批评朱友谦的话。

元行钦怕二人发生争执,为他们调解才罢了。

(本题考查学生是否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

做本题时,一字要和原文相比照,看是否张冠李戴,是否节外生枝,是否夸大其词等。

)9.各1分;“助以资币”句式1分;句意2分)本题考查学生的翻译能力。

首先找出关键点如(1)中的省略成分、重惜、钳…口等(2)中的“蒙”“资币”“义”,把关键点翻译好后,再整理句式及文字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