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最新ok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版)精讲课件ppt
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的影响
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 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
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 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ok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 版)精讲
一、《诗经》和楚辞
1、诗歌的产生:语言 歌谣 诗歌
2、《诗经》:
(1)概况
①地位:《诗经》是我国的第一 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成熟诗歌 形成的重要标志。 ②时限: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 诗歌
③名称:《诗》、《诗三百》 《诗经》
(2)内容
①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国风”)——民间的民歌 雅——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 颂——贵族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
④晚唐著名诗人及代表作
这一时期成就较高的诗人是 杜牧和李商隐,后人把他俩 称为“小李杜”。这两位诗 人的咏史诗都反映了走向衰 落的唐朝现实,但也都流露 出个人失意的颓丧情绪。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中。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
③中唐著名诗人及代表作
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诗人。字乐天, 晚年号香山居士。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语言通俗,强调诗 歌要反映民生的疾苦。
代表作: 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叙事 长诗-《长恨歌》《琵琶行》
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历史必修3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先秦时期
出现了《诗经》、《楚辞》等 代表作品,奠定了中国古代文 学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
文学创作风格多样,出现了山 水诗、田园诗等新的题材。
元明清时期
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蓬勃发 展,出现了《红楼梦》、《西 游记》等不朽之作。
古代文学的重要地位
传承文化遗产
提高人文素养
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和传承古代文学作品,可以深 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 名著中的诗词歌赋和散文描写,相互映衬, 共同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情 节。
04 古代戏剧的独特魅力
元杂剧的发展与特点
01
元杂剧的起源与形成
元杂剧是在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融合了诸宫调等民间艺术形式,
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戏剧形式。
02 03
元杂剧的特点
05 古代文学的艺术特色与审 美价值
古代文学的艺术表现手法
01
02
03
象征手法
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动物的 象征性描写,表达作者的 情感和主题。
比兴手法
通过对比和类比,将不同 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形成 独特的意象和联想。
பைடு நூலகம்
夸张手法
通过对事物的夸大和缩小, 强调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古代文学的审美追求与意境创造
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除了京剧外,中国各地还有众多的地方戏曲剧种,如昆曲、越剧、黄梅戏等。这些地方戏 曲各具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得以传承,并在 传承中不断发展创新。
京剧与地方戏曲的相互影响
京剧与地方戏曲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借鉴、吸收和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艺术 格局。这种相互影响促进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VIP专享】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特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国风·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蒹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子衿》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 哉?
动动手 连连看
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反 映人民的反抗斗争
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 贵族家庭的盛衰,批判封 建社会
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 民的斗争精神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 期的政治军事斗争
知识延伸
书名
作者
《三国演义》 罗贯中
《水浒传》
施耐庵
《西游记》
吴承恩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儒林外史》 吴敬梓
《红楼梦》
初唐时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盛唐时期
边塞诗 边塞景物的雄奇壮观,军旅生活的英武豪放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杜甫,字子美。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具的忧国忧民之心, 不满朝廷腐败,同情人民疾苦。 他亲历唐朝由盛而衰,用诗歌 深刻反映当时急剧变化时期的 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的炽 热之情。
中唐时期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 人。主要生活在中唐时期,当时唐朝经历 安史之乱后,政治腐败,军镇割据,人民 困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 事而作”,其诗语言通俗,强调诗歌要反 映民生的疾苦。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ppt课件
中。
3.材料三歌颂了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
什么关系?
提示: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明清 时期已经进入封建社会的末期,封建专制空前强化,而商品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这种社会背景反映到文学创作上,就 出现了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精神。
4.文学风格与社会发展有何关系? 提示:社会的发展进步可以推动文学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状况 可以在文学中得到反映。同时文学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文学 有时可能会先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有时也会有落后于社会的 情况出现。
3.明清小说: (1)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商品流通扩大,资本 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
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
(2)封建制度开始衰落,社会矛盾凸现,不少文人开始对现 实进行批判。 (3)小说体例到明清时期已非常成熟,本身具有反映社会生 活的深度和广度的优势,与时代具有契合性。 (4)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小说繁荣。 因此,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学的发展和繁
(6)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风 、___ 雅 、___ 颂 (2)内容:收录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___ 三部分。 四言 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 (3)特点:以_____ 实感强。
现实主义 的基础,被后世奉为 (4)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_________
(6)明清小说将广阔的社会生活纳入了文学的视野,艺术而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寒假作业: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Word版含答案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1、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
该作品是( )A.《诗经》B.《老子》C.《庄子》D.《离骚》2、下列对《诗经》描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B.包括风、雅、颂三部分C.主要收集了春秋战国的诗歌D.奠定了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3、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了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这是下列哪一种文学体裁的特点( )A.楚辞B.汉赋C.乐府诗D.宋词4、有学者说,汉赋多以宫室台榭、田猎、祭祀、乐等题材为主,这些题材无不与君主的举止进退有关,体现着“君德”“君威”。
这表明汉赋( )A.体现了仁政理念B.宣扬了礼治思想C.继承了楚辞艺术D.蕴含了批判精神5、我们通过研究唐代诗人和诗篇发现:杜甫恋君爱民、关怀社会;李白痴想神仙、梦为王佐;王维淡漠世情、静观自适。
这体现出唐诗( )A.实现了三教合一B.服务于儒学主流地位C.风格多元化D.具有极强的世俗性6、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B.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D.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7、有学者指出,唐诗对于唐代史实的反映,比起后人修纂的史书来,还是更原始的第一手资料。
对于这种把唐诗用于历史研究的做法,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 )A.唐诗最能反映唐朝的真实情况,可以用于历史研究B.唐诗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经考证后可使用C.唐诗是原始的直接资料,最适合用来研究唐代历史D.唐诗属于文学作品,多夸张想象,不能用作历史研究8、关于宋词的描述,错误的是:( )A.词的繁荣主要得益于城市市民阶层扩大和商品经济发展B.著名的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李清照、柳永C.词起源于宋代,是诗的另一种形式D.其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代表作之一9、南宋词人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里说:“公所作,大声鞺鞳(鼓声),小声铿鍧(声音洪亮状),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
人教版必修3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记《诗经》和楚辞、汉赋和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各种文学体裁特点与成就;(2)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发现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3)能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探究文学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中国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古代文学家、是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把学生带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增强文化修养。
(2)通过对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课时】2个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我们了解了古代中国在各个领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然而,作为世界闻名的文明古国,我国古代不仅科技成就突出,而且文学成就也很突出。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我国古代文学魅力。
教授新课讲授新课从《诗经》到唐诗(一)《诗经》(1)概况①地位:《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②时限: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2)内容①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国风”)——民间的民歌雅——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颂——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②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
③以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3)影响①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②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③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楚辞①含义: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2)了解、诗,词、歌、赋等各种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形式,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3)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赏析和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评论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特色。
(2)通过阅读,观察,练习,欣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
通过对文学家、诗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把学生带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
增强文化修养。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2、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手段】:1、方法:文史联系比较、情景创设等。
2、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开门见山教师:有了人类就有人类的劳动、人类的情感,逐步就产生了表达人们劳动、生活和思想情感的文学。
中国文化源源流长,文学更是辉煌灿烂。
大家知道自古以来我国文学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学生列举:先秦诗经、楚词,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
导入新课第一目:一、《诗经》教师提问:欣赏下列名句,指出它们出自哪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
美丽贤德的,正是我的好伴侣。
)学生答:《诗经》。
学生再列举熟悉的诗经句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探究讨论: 探究讨论: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请回答: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诗句的作者分别是谁?分属哪个流派? 材料一的诗句的作者分别是谁?分属哪个流派? 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 浪漫主义诗人;杜甫 现实主义诗人。 现实主义诗人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 现实主义诗人
春秋时期 诗歌
战国时期 楚辞 汉朝 唐朝 赋 诗歌
宋朝 元朝 明清
词 曲 小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诗经》 诗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琵琶行 …… 大弦嘈嘈如急雨,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时无声胜有声。 ……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Word版含解析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学习目标]一、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1)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内容丰富,语言质朴,现实感强。
(3)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1)形成:战国时期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又称“骚体”。
(2)特点: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3)代表作:《离骚》。
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3.汉赋(1)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2)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唐诗(1)初唐:王勃、陈子昂等。
(2)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3)中唐:白居易。
[思维点拨]唐朝社会的变迁对诗歌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
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
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晚唐时诗风凝重沉郁,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
1.《诗经》和楚辞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提示它们分别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基础。
2.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在风格特点上的最大不同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风格:李白的诗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杜甫的诗具有现实主义色彩。
原因: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太平安乐的盛世为人们提供了悠闲舒适的生活环境;杜甫生活的时代是唐朝由盛转衰时期,政治动荡不安,经济日益凋敝,人们生活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之中。
二、宋词和元曲1.宋词(1)兴起原因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
②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受到市民欢迎。
(2)特点: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共34张PPT)
“以诗取士” (2)经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3)文化:南北、中外文化交流
三、宋元词曲万口吟——宋词、元曲
词是诗的另一种形式,是配 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起源于唐朝,兴于晚唐五 代,极盛于宋朝
词曲为什么会成为宋元 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
三、宋元词曲万口吟 (一)宋词
① 城市手工业、商 业经济繁荣; ② 市民阶层扩大, 生活水平提高,要求 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2012年10月11日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
人教版必修历史3 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课标要求: 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纵观文学
世纪 主流文学形式的发展脉络
公元后16
公元后13 公元后10 公元后7
小说
曲 词 诗
(二)唐诗
社会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 勃勃生机的盛 唐气象
杜甫(736年)
诗歌特点
积极进取的伟大抱负, 不怕困难、敢攀顶峰、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 豪情壮志,充满浪漫豪 情
2走进杜甫
安史之乱 前夕
《自揭京露赴执奉政先集县团咏怀的五荒百淫字》(节选) 腐败, 体验人民的杜甫(755年)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诗经》有何特点?
特点: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现实感强
(二)楚辞
特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身既死兮神以灵,终刚强兮不可凌
- --战国时期楚国屈原《离骚》
《诗经》特点 四言为主 重章叠句 现实主义
整理六年级下册第九课主要内容
文件编号: 0E -0D -BA -EE -02整理人 尼克 六年级下册第九课主要内容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22140202王卓婷一、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不同时期的文化。
1.了解诗词歌赋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名家名篇,提高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唐诗宋词繁荣的原因,明清小说出现的背景三、课程类型与教学模式、方法:讲授法,师生互动法四、教学用具与媒体:PPT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放一曲《关雎》的音乐,让学生们看着历史课本资料回放中《关雎》的歌词,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诗经》的艺术气息与魅力。
然后伴随着后半段的音乐,讲述诗歌的由来。
【师】诗歌是由语言组合而成的,在上古社会生活中,人们由于劳动生产、爱恋婚姻、原始宗教等活动而逐渐发展,这是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易于传播的歌谣,之后歌谣在传播与发展中更加具有文学气息,逐渐形成诗歌。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领略千年文化古国的文学魅力!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个模块来感受泱泱大国的深厚底蕴。
二、《诗经》【师】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经》。
其实刚刚我们已经欣赏了《诗经》的片段《关雎》,这是《诗经》中的第一篇,各位同学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呢?【生】男子对女子的相思与追求。
【师】对,这首诗歌描述的是一位男子对女子的爱恋,(读两句代表性的),是民间人们生活的一个片段。
《诗经》主要反映的就是人民的欢乐与疾苦。
【师】同学们还知道《诗经》中的其他诗歌吗?【生】蒹葭。
【师】看来大家的文学功底还是很强的,我们来看看几个比较出名的吧。
《硕鼠》揭露了统治者的腐朽,喊出反剥削,反压迫的呼声。
《君子于役》表达了对徭役兵役的憎恨。
【师】总之,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都在《诗经》中得到了真切的反映。
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
是现实主义的。
【师】同学们阅读第一段,我们来总结一下关于《诗经》的主要内容。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共305篇。
2020版新学优历史同步人教必修三精练: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含解析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诗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
19世纪,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惯)、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
他在此强调《诗经》具有( )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C.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D.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惯)、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体现了现实主义色彩,故C项正确;A、B两项不符合题意;《诗经》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社会风貌,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但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2.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位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
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 )A.为现实主义文学奠定基础B.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C.适应普通市民生活的需要D.用华丽词藻描绘盛世局面,为汉帝国的强大或统治者的文治武功高唱赞歌,故D项正确。
3.韦庄的《洛阳吟》写道:“万户千门夕照边,开元时节旧风烟。
宫官试马游三市,舞女乘舟上九天。
胡骑北来空进主,汉皇西去竟升仙。
”这首唐诗( )A.反映了长安流行的胡化和异域风尚B.提供了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资料C.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下层百姓的生活D.真实地再现了唐朝文化的繁荣景象,提供了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资料,故B项正确。
4.南宋后期,词的艺术精神发生蜕变,向“诗化”(追随辛弃疾的“辛派”词人多抒发进取或超然之志)、“雅化”(推崇姜夔的“风雅派”词人主张雅正)方向发展,从此( )A.词发展到新的高峰B.词走向衰落C.新的文学形式产生D.词走向世俗化,词风向“诗化”“雅化”方向发展后,讲究格律,广大市民不愿听也听不懂,它不能适应市民生活需要,也就必然走向衰落,故B项正确;A项“高峰”不能从材料当中得出;材料中没有涉及新的文学形式,C项错误;D项世俗化材料未能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 《聊斋志异》
练一练
1.下列关于《诗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 集 B.它是四言体诗歌 C.它保存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 D.西周时贵族才能接受教育,所以《诗经》表现的 是贵族而不是平民的情感 2.郭沫若称赞唐代一文学家“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位文学家是 A.韩愈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三、明清小说
兴起:魏晋南北朝出现《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新阶段:唐代传奇宋代话本 空前繁荣:明清小说
小说发展 过程 繁荣 原因 特点
①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②手工业、商业 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③市民阶层扩大
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各个 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红楼梦》 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讽刺小说《儒 林外史》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2)宋词繁荣的表现 ①豪放派 苏轼、辛弃疾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2)宋词繁荣的表现 ②婉约派 柳永、李清照
二、宋词和元曲 2.元曲 (1)形成
宋代:散曲兴起 元代:散曲繁荣,与元杂剧一起,合称元曲 。
(2)特点
元曲特点:大多通俗生动(通俗易懂),豪放飘逸
(3)成就
第 9课
灿烂辉煌的文学
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 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 文学特色。
梳理古代文学发展脉络 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时 期的主要文学体裁或成就。
汉代 宋代 明清
诗经 楚辞
春秋战国
赋
诗歌
唐代
词
曲
元代
小说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概况
练一练
5.一位唐朝书生乃是一“书虫”,当他看到佳句时, 总是抄写下来。但其“佳句集”不可能有 A.“关关雎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 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练一练
3.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从词的风格看,该词属于 A.田园派 B.豪放派 C.婉约派 D.花间派 4.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文学表 达形式的变化看,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神秘化 B.贵族化 C.平民化 D.自由化
代表作品
下列是介绍明清小说的文字,请列举其作品:
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反映人民的反抗斗争: 《水浒传》 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 《儒林外史》
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批判封建 社会: 《红楼梦》 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 《西游记》
《三国演义》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
古代文学发展历程及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革的时代, 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诗经》作为德行 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进入以华丽的 辞藻描绘恢宏气势的时代; 唐朝的繁荣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 的繁荣; 唐朝以来,随着商品经济与市民阶层的发育,使 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 到发展;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使得 反封建的小说、戏曲走向繁荣。
练一练
6.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下列名旬相对应的文学体裁是 ①“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山陵为之震 动,川谷为之荡波” 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 书抵万金” 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A.楚辞 宋词 唐诗 汉赋 B.汉赋 唐诗 宋词 楚辞 C.楚辞 唐诗 汉赋 宋词 D.楚辞 唐诗 宋词 汉赋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2)内容 风:风土之音(最精华的部分);
雅:宫廷之音;
颂:宗庙之音;
(3)特点
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 现实感强。
(4)影响(地位)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 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 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 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无 题 杜牧和李商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宋词繁荣的原因
①两宋商业的发展、城市繁荣; ②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 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 ③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 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现 实 诗 : 社 会 变 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杜甫《春望》
代表作:“三吏”、“三别”
讽喻诗:针砭时弊 暗讽时事
天生丽质难自弃, 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长恨歌 》
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 叙事长诗-《长恨歌》《琵琶行》
边塞诗: 豪迈昂扬
四边伐鼓雪海涌, 三军大呼阴山动。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岑参
——高适
山 水 诗 清 新 恬 静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王维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
浪 漫 诗 : 个 性 张 扬 蓬 勃 向 上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难》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汉朝
(2)特点
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 现出大一统时期恢弘的文化气度。
(3)代表作
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东汉:张衡《二京赋》
一、从《诗经》到唐诗 4.唐诗
为什么说盛唐是诗歌创作的 黄金时代?
(1)唐朝的开放和繁荣的社会环境 (2)科举考试的促进作用。
一、从《诗经》到唐诗 4.唐诗
时期 初唐
盛唐
代表人物
王勃 陈子昂
(边塞诗人)高适 岑参 (山水诗人)孟浩然 王维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白居易(讽喻诗)
中唐 晚唐
杜牧
李商隐 (小李杜)
• 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 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1)产生
战国时期
(2)特点
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 易于表达情感。
(3)代表作
《离骚》
战国时期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从《诗经》到唐诗 3.汉赋 (1)产生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秋思》
关汉卿《窦娥冤》
• 《窦娥冤》剧情 • 山阴书生窦天章因无力偿还蔡婆的高利贷,把七岁 剧情 女儿窦娥送给蔡婆当童养媳来抵债。窦娥长大后与蔡 婆儿子成婚,婚后两年蔡子病死。后来蔡婆向赛卢医 山阴书生窦天章 索债,被赛卢医骗至郊外谋害,为流氓张驴儿父子撞 七岁窦娥 见。赛卢医惊走后,张驴儿父子强迫蔡婆与窦娥招他 蔡婆 父子入赘,遭到窦娥的坚决反抗。为了与窦娥成婚, 张驴儿想毒死蔡婆。蔡婆有病,想吃羊肚儿汤,张驴 赛卢医 儿把毒药倾在羊肚儿汤里,蔡婆因呕吐让给张驴儿的 张驴儿父子 老子吃,把他老子毒死了。张驴儿以“药死公公”为 羊肚儿汤 名告到官府,贪官桃杌横加迫害,屈斩窦娥。后来窦 贪官桃杌 天章考取进士,官至肃政廉访使,到山阴考察吏治。 窦娥的鬼魂向她父亲诉冤,窦天章查明事实,为窦娥 肃政廉访使 昭雪了冤案。 窦娥鬼魂诉冤 昭雪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