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高级中学2012级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历史试卷
高中二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高中二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84275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a.png)
高中二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共9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希腊史学家普鲁塔克记述到,阿里斯提德因为人们厌烦其“正义”的名声而遭到放逐。
三年后,他被允许回国参加希波战争。
回国后,他毫无怨尤地为国家尽忠尽力,立下了卓越功勋。
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A. 公民缺乏参政的能力B. 个人自由由国家支配C. 民主政治正逐渐完善D.城邦利益的至高无上2.古希腊集市广场布置着一些相关的设施:突出的柱廊长厅、存放国家圣火的议会大厦、体操竞技场以及各种神庙,它们共同构成城市以及城市生活的中心,广场往往呈不规则形状,也不存在明确的控制性建筑物。
这主要反映了古希腊()A.宗教神话的传播B.人文精神的觉醒C.公民政治的实行D.崇尚运动的风尚3.柏拉图曾这样描述雅典:“这样的社会里,五花八门,不管人和人有没有区别,每个人都得到同等对待,社会显然处于无政府状态。
”柏拉图意在表明()A.雅典民主追求人人平等B.雅典民主存在明显缺陷C.雅典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D.雅典民主导致了社会动荡4.梅因指出:“在古代世界中,一个社会的本地公民常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主张平等权利,认为这是对他们生来固有权利的一种篡夺。
”与古罗马人的这种意识密切相关的是()A.习惯法的推行B.公民法的推行C.万民法的推行D.陶片放逐法的推行5.《十二铜表法》第八表有这样的规定:让自己的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应负赔偿责任。
2022-2023学年连云港高级中学高二(下)第一次学情检测历史试卷(3月份)+答案解析(附后)
![2022-2023学年连云港高级中学高二(下)第一次学情检测历史试卷(3月份)+答案解析(附后)](https://img.taocdn.com/s3/m/7eb4981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7.png)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高二(下)第一次学情检测历史试卷(3月份)1.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作物,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的决定性因素是()A. 人工取火的发明B. 建筑技术的发展C. 生产工具的进步D. 畜牧水平的提升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农业将精深加工做到极致,例如稻谷除加工成稻米外也开发成大米面膜、洁面乳液、肥皂等产品。
我国台湾地区的“农业+N”模式,如农业+休闲+观光+养生+教育培训等,“高端、小众”特色农业发达。
由此可知,这些地区()A. 着力扩大农业生产规模B. 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C. 食品供应得到有效保障D. 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3. 互联网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就欣赏到世界各地的美景;可以支持不同地区的人们“面对面”沟通和交易;可以在公共危机来临时构建在线课堂以保证学生不耽误学业。
它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预测的,不时打破我们想象的边际。
材料反映出互联网()A. 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B. 使人类社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C. 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认知视野D. 为人类相互交流提供了新途径4. 图1和图2分别为秦汉、隋唐时期京城至南海交通干线示意图。
这反映出()A. 政府放松对岭南的控制B. 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C. 漕运成为主要运输方式D. 政治中心的逐渐东移5. 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
松江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濮院镇;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
据此可知,明清时期()A. 手工业显现主导地位B. 形成古代集镇的雏形C. 区域生产专业化明显D. 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6. 四合院全宅的平面构图是按家长作为全家核心的原则布置的,一切房屋皆簇拥着正房,而且在开间尺寸、高矮、装饰等各方面皆低于正房。
此种设计出现的原因是()A. 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制度B. 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C. 布局对称,主次分明有序D. 使用材料和木构抬梁结构7. 元朝通过大运河将江南米粮运往都城;明太祖时则基本不再依靠大运河进行漕运;明成祖以后又全面恢复大运河漕运。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d10cb13b3567ec112d8a8c.png)
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请将姓名、考试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位置。
3.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指定区域答题,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试卷Ⅰ: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11年1月新《老年法》拟规定“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这一消息引起社会热议。
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关系最紧密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2.《三字经》是弘扬国学的重要读本。
古人云:“读《三字经》,可知天下事”。
《三字经》中出现“周武王,始伐纣。
八百载,最长久”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A.郡县制 B.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内阁制3.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4.“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D.投作官吏幕僚5.在2011年热播的电视剧《步步惊心》中,女主人公若曦从现代穿越到了清朝的康熙年间,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皇帝与宰相商议国家大事 B.政府张贴金榜公布科考结果C.军机大臣跪见皇上 D.地方大员密折奏事6.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我校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B.《简议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7.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 B.义和团反帝斗争C.甲午中日战争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8.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缴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35599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9.png)
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共6页,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
2. 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3. 请监考员认真核对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与你本人的是否相符。
4.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 毫米的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两汉时期经常进行两种户口调查,一种是在每年三月或八月进行一次,另一种是四时都进行。
户口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人口(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土地、各种财产等,调查结果要呈报中央。
两汉户口调查A. 有利于均田制的推行B. 意在考核官员教化的成效C. 为赋役征收提供资料D. 为实行赋役合并奠定基础2. 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货币形制变化反映出A. 冶炼技术取得进步B. 商品交易日益发展C. 审美观念日新月异D. 货币功能不断调整3. 三国曹操提出“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西晋时,处理亲属相犯的刑例皆以尊卑、长幼、亲疏为断,以下犯上,关系愈亲近处罚愈重;以上犯下,关系愈亲近处罚愈轻。
这表明该时期A. 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相统一B. 司法判决存在轻罪重罚现象C. 伦理纲常成为立法基本原则D. 孝老敬亲成为社会行为规范4. 察举制下,无论贤良方正,还是孝廉、茂才,到中央后,都须经过考试,才能量才录用。
科举制下,士人自愿报名,经分科考试,依据成绩选取人才。
这两种制度都利于A.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 扩大选官用人范围D. 提高官员从政素质5. 贞观十一年以后,在朝廷决策工作中,把宰相参议朝政改为由宰相议定朝政,然后奏闻,皇帝行使批准权,建立起皇帝专制——三省分权——政事堂集议三者相结合的新的中央集权的体制。
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选修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选修期中考试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1fcab3187c24028915fc380.png)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选修)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据史书记载,孔子看到季氏士大夫跳“八佾舞”(64人跳的宫廷舞蹈),曾愤慨地说:“是可忍孰不可忍!”在孔子看来,季氏士大夫所作所为A.有伤风化B.生活奢侈C.违背礼制D.挑衅国君2.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
”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
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A.老子无为而治思想B.韩非中央集权思想C.孟子民贵君轻思想D.孔子仁者爱人思想3.汉武帝为了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规定儒家经典“五经”为教科书②兴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④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有人说,宋代是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具体表现在①开创了三省六部制,为后世沿用②打破“坊”“市”界限,商业空前繁荣③理学思想注重气节和民族责任感,但纲常名教也摧残人性④开始出现诗的新形式词和散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5.某位思想家曾嘲讽儒者道:“儒者之学全无头脑……鄙儒无识,俗儒无实,迂儒未死而臭,名儒死节狥名者乎!”根据所学知识,该思想家最有可能是6.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A.捍卫思想自由的原则B.维护公民生存权利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现象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7.德意志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墓志铭上写道:“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
”这一观点重要意义在于A.完全否定了上帝的存在B.挑战了罗马教廷的精神权威C.彻底摧毁了天主教会的思想控制D.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8.“…… 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
江苏省连云港市某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必修)
![江苏省连云港市某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9dbd203a3968011ca3009191.png)
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必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新语·辅政》“……事愈烦,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天下愈炽;兵马益设,而敌人愈多。
”此话体现的思想观点是A.无为而治,实行仁义B.辨证法思想C.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D.民为贵,社稷次之2.“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圣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
”对老子“无为”思想理解确切的是A.无所作为B.清静自守,无所不能为C.统治者不要治理国家D.统治者愚味民众3.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谶告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这一材料表明董仲舒对儒学的贡献最主要指的是A.宣扬鬼神学说B.宣扬“天行有常”思想C.宣扬上天无道思想D.认为君权神授4.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
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李鸿章这一观点体现的指导思想是A.师夷长制以制夷B.师夷长制以自强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实业救国5.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这种艺术形式是A.绘画艺术B.戏剧表演C.篆刻艺术D.书法艺术6.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质上是A.反对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政治伦理学说B.接受西方先进技术,开始中国的近代化C.是近代西学东渐的开始D.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思想中的一个共同口号7.梁启超说“戊戍变法虽时日极短,见效极少,而实际上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下列“开宗明义第一章”指的是A.引入了新的思想观念B.引来了新技术C.开始实行了新制度D.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8.从历史发展的趋势上看,辛亥革命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主要是因为它A.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B.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信人心C.给人民以充分的民主和自由D.结束了中国的传统社会9.孙中山与时俱进,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其最重要的意义是A.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B.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C.奠定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D.促成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高涨10.李大钊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的革命。
江苏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江苏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9f3f514d5bbfd0a78567309.png)
江苏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20高一上·辽阳月考) 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所勾勒的世界蓝图是万物和谐、各遂性命、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这恰好是今天全球正在努力实现的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理想。
这个派别是()A . 道家B . 墨家C . 儒家D . 法家2. (2分) (2016高二下·茂名期末) 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
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 . 家族和睦B . 等级秩序C . 宗法观念D . 贵族世袭3. (2分) (2017高一上·重庆期中) 天子有天下谓之天下,诸侯有国谓之国。
然有国者不可以称天下,有天下者或可以称国。
故诸侯谓之邦国,天子谓之王国。
这说明()A . 专制王权的高度集中B . 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等级森严C .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D . 宗法制强调贵族间的血缘性4. (2分) (2017高一上·伊春期中)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这一制度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 . 周王——卿、大夫——诸侯——士B .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 . 周王——卿、大夫——士——诸侯D . 周王——诸侯——士——卿、大夫5. (2分) (2016高一上·太原月考) 陈胡公妫满系舜帝之子商均的32世孙。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把他封于陈,侯爵,并将长女太姬嫁给他。
对此,以下解读不正确的是()A . 西周初年曾经分封过异姓贵族B . 周统治者通过政治联姻巩固统治C . 陈胡公在封国内居于大宗地位D . 陈胡公可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继承人6. (2分) (2018高二下·遵义期中) “……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
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高级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高级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a2c1d9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0.png)
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颁布《解负令》是梭伦实行的第一项重大的改革措施,其主观动机在于( ) A.缓解平民与贵族间的冲突 B.促进城邦经济的发展C.彻底打破贵族的一切特权 D.实现公民的真正同等2.梭伦改革后,有权参选进人“四百人会议”的是()①第一等级②其次等级③第三等级①第四等级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3.梭伦改革措施中打破了贵族对法律垄断的是()A.公民大会的设立 B.四百人会议的创立C.公民陪审法庭的建立 D.陪审员实行抽签制度4.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突出表现是()A. 铁器和牛耕渐渐推广B. 水利工程的兴建C. 私田荒地的开垦D. 井田制渐渐瓦解5.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经济基础的是()A. 实行什伍、连坐制度B. 嘉奖耕织,重农抑商C. 废井田,开阡陌D. 推广县制6.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①勤奋劳作,努力耕织②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③英勇善战,争立军功④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7.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后世政治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 B.嘉奖耕织 C.按军功授爵 D.推广县制8.北魏孝文帝强令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民族融合B.实现民族同化C.完成鲜卑封建化D.巩固对黄河流域统治9.6世纪初,北方黄河中游的很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的缘由是( )A.北魏推行均田制B.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C.三长制得以实施D.相宜于精耕细作的农具得以推广10.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移风易俗的主要措施有( )①易服装②讲汉话③改汉姓④通婚姻⑤改籍贯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11.北宋初期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从借鉴的视角,当今政府应( )A.加强军队建设B.重视精兵简政C.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D.大力发展经济12.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提出:“苟不行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
连云港高级中学2012级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历史试卷
![连云港高级中学2012级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历史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68f3636d15abe23482f4dfb.png)
连云港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密封线内。
2.请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塔斯鲁克是雅典郊区最著名的贵族,他经营着大片土地,拥有众多的奴隶。
他对梭伦改革的态度最有可能是A.热烈拥护B.坚决反对C.无动于衷D.顺其自然2.之所以说梭伦改革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特权的基础,主要是因为这场改革A.重新分配贵族占有的土地B.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C.恢复公民大会的应有地位D.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3.全面研究梭伦改革的措施后我们可以看出梭伦在改革中实际上扮演了A.调和者的角色B.革命家的角色C.贵族阶层的代言人D.平民阶层的代言人4.商鞅变法法令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5.“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B.推行三长制C.整顿吏治D.迁都洛阳6.孝文帝规定,“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各宜深戒。
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他这样做有利于①加快鲜卑族封建化的过程②保存鲜卑族优良的民族传统③迅速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④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宋仁宗时,枢密使田况对当时骑兵战斗力的描写:有的根本不能披甲上马,有的骑马奔跑时挽弓不过五六斗,箭射出十几步就落在了地上。
为改变这种状况,王安石采取的变法措施不包括A.保甲法B.保马法C.将兵法D.募役法8.王安石变法中,青苗、免役、市易法是新法争论的焦点,而免役法又是焦点中的焦点。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57c621a98271fe910ef9a2.png)
赣榆县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
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
说明战国中晚期在上述地区()A.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犁牛耕是主要耕作方式C.生产中普遍使用铁农具 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2.《荀子·富国》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3.下列瓷器是古代中国陶瓷业发展历程的缩影,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青瓷②白瓷③青花瓷④珐琅彩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①④②③ D.①③④②4.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
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
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田庄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5.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 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C.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 D.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6.明朝著作《五杂俎》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
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f154c12c8d376eeafaa310a.png)
连云港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命题人:潘克显审核人:张志安2011-11-2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部分(其中第1题~第30题为单项选择题,30题,共60分;第31题~第35题为判断题,5题,共10分);非选择题部分(第36题~第38题,3题,共30分)共两部分。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卷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2.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说文解字》中说,“宗,尊祖庙也.”由此可见宗法制的维系纽带是A.宗教信仰B.血缘关系C.出生地域D.家庭财产2.《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实行郡国并行制C.推行三公九卿制D.推广行省制度3.唐朝掌管草拟和颁发政令以及审核政令的机构分别是A.中书省和门下省B.门下省和尚书省C.政事堂和门下省D.中书省和尚书省4.元朝设立的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政教事务的行政机构是A.中书省B.枢密院C.宣政院D.御史台5.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日,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涉及3291件事情,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改革行省制B.设置军机处C.废除宰相制D.对外战争繁多6.在中央官制方面,清朝与唐朝最大的不同点主要表现为A.掌管最高军权的人数B.军机大臣的没置C.监察队伍的规模D.宰相的人数7.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A.品行—考试成绩—门第声望B.门第声望—品行—考试成绩C.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D.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8.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太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
连云港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选修)
![连云港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选修)](https://img.taocdn.com/s3/m/ae8c3680c1c708a1294a4444.png)
连云港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选修)连云港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题(选修)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写在密封线内。
2.请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各项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经济理论②政治制度③哲学思想④科学发展观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钱钟书先生说,“你不问我文化是什么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文化生活》的文化是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B.纯粹“自然”的东西C.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人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享用3.“一代人可造就富翁,三代人才能熏陶出绅士”。
这说明A.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 B.文化素养需要后天长期培养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文化源于社会实践4.深圳卫视大型综艺节目《年代秀》结合影像、实物、音乐、表演等元素,展现不同年代的不同流行,使不同年代的人们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温馨回忆。
由此可见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C.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 D.文化与经济亦步亦趋5.从1997年《哈利波特》首部作品诞生,到2011年8月终结版电影全球上映,其在全球的图书、电影、主题公园等,各种开发价值已超过300亿美元。
这启示我们A.夯实经济基础,壮大文化产业 B.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C.增强文化实力,提升综合国力 D.防止文化渗透,反对霸权主义6.微博具有书写快、传播广、即时交流等特点”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博获取信息、与人交流。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d29f33f33687e21af45a9db.png)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
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2.《墨子》云:“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尚贤 B.非攻 C.兼爱 D.节用3.吕思勉评价古代某思想家时说,他于致用之学,以及孔门的经,极意考究。
他要把天下的物,格得“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后“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
该思想家应是A.黄宗羲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4.“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非夫,而公谓我愿之欤?”该思想家旨在A.坚持学以致用思想B.批判对人性的摧残C.揭露道学家的虚假D.肯定人的独立思考5.某同学参观了一次书法艺术展,他看到以下几副对联,其中与王羲之《兰亭序》的书体最相似的是A B C D6.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
”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7.宋以后是戏曲发展时期,三国戏尤其盛行。
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成神,宋徽宗时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时关羽被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材料表明A.戏剧是丰富娱乐生活的工具B.儒道佛在民间传播逐渐合流C.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D.戏剧在社会上发挥教化功能8.《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修)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修)](https://img.taocdn.com/s3/m/64f145b33b3567ec112d8aae.png)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修)(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政治的角度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的是A.治国理念B.道德准则C.哲学基础D.变革精神2、西汉时期灾异频发。
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
这反映了A.“天人感应”学说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C.“大一统”的主张D.“三纲五常”学说3、现珍藏于西藏博物馆的明代“孔夫子讲学"唐卡是国家一级文物,它中央绣有孔子披袈裟讲学的形象,四周则是藏传佛教和儒学人物的绣像,画面生动有趣,人物形态逼真传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魂宝。
该唐卡反映的历史信息不包括A。
儒学在明朝时期传入西藏B。
儒学文化影响深远C.汉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D。
中华文化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4、韩非子和黄宗羲都主张“法治",二人在这一问题上最根本的区别在于A.是否主张实行君主专制制度B.是否坚持封建道德观念C.是否主张“法不阿贵”D.是否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潮流5、文艺复兴时期的巨著《巨人传》中的主人公攻击矛头直指教会圣地-巴黎圣母院,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则抨击封建等级观念;同时期中国产生的文学巨著《西游记》主人公孙悟空上天、入地、下海,但始终未来人间捣乱,汤显祖的牡丹亭则把主人公美好的爱情寄托在梦幻之中。
形成中国明清文学创作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中国小说创作以浪漫主义风格为主 B 未摆脱封建正统思想的束缚C 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D 中国未产生资本主义萌芽6、某学习小组以“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了历史资料唐代《金刚经》卷子,该资料卷末有“咸通(唐懿宗年号)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敬造”的字样。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045a54eb0717fd5370cdcae.png)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必修)考试时间长度:75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个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教”主要指的是A。
纲常礼教B。
礼乐制度 C.儒家思想 D.以法治国2、想做了客观中肯的评价。
你觉得温总理不能从这套书里读到的内容是( )A。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气者,理之依也C。
工、商皆民生之本 D.天下为主,君为客3、下列历史现象和事件中,李贽会持反对意见的应该是() A.花木兰替父从军B.梁祝化蝶相随C.商鞅变法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4、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5、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以改革发展促发展的法家思想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6、汉武帝确立儒学正统地位的措施不包括...( )A.官方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确立儒学独尊的正统地位B。
官方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C.官员选拔方面:儒生入仕,加强了儒学政治文化影响D。
科举考试方面:考试选官,以儒家经典作为考试内容7、《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A.“仁政”学说B.“天人感应”学说C.宋明理学思想D.“经世致用”思想8、明清时期,产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 B. 科技的进步C.封建制度逐渐衰落D。
2023_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高二上册期中历史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2023_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高二上册期中历史模拟测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fa776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9.png)
模拟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O0 分,考试时间为75 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等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请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作答,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工整书写。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48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地方管理上,从商朝“聚族而居”的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制度,再到秦汉实行郡县制度。
这一发展轨迹反映了A.地缘政治逐渐形成B.华夏认同观念的增强C.地方势力得到遏制D.主流的确立2.战国时期的官僚队伍,主要是由军功之士、文士和宗室贵族组成。
在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军功之士所占比重较大,而在关东六国,则是文士和宗室贵族所占比重较大。
上述差异缘于A.变法运动在列国风靡B.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士人阶层的强势崛起D.世族世官制度的消亡3.从公元前105 年开始,两汉政府先后在西域地区推行以军屯为主的屯戍政策,最多的年份屯军人数多达几千人。
屯戍士卒修建了许多用于农田灌溉的水渠,还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同时设置管理屯戍事务的行政机构。
这一举措A.致力于西域经济的发展B.推动了边疆开发与民族交融C.助力于丝绸之路的开辟D.开始于西域都护府设立以后4.“八议”起源于《周礼》中的“八辟”,是对“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犯罪减轻处罚的一项法律特权制度。
曹魏时,借助修订《新律》的契机,将“八议”制度正式入律。
这反映曹魏时期A.皇权借立法得以强化B.法律制度相对宽松C.法律完成儒家化改造D.世家大族势力增强5.早期云冈石窟中的佛像从原先的高鼻深目,衣着厚重、身躯魁梧到云冈稍晚一些的石窟是孝文帝时期开凿的。
其中佛像穿上了宽博的服装,面形消瘦,从早期的雄劲风格发展为体现南朝士大夫审美时尚的“秀骨清像”。
这反映出当时A.雕刻艺术题材多样B.“大一统”的政治格局C.民众审美意识增强D.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6.唐朝官员大考的主要考核标准包括“四善”和“二十七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云港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密封线内。
2.请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塔斯鲁克是雅典郊区最著名的贵族,他经营着大片土地,拥有众多的奴隶。
他对梭伦改革的态度最有可能是A.热烈拥护B.坚决反对C.无动于衷D.顺其自然2.之所以说梭伦改革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特权的基础,主要是因为这场改革A.重新分配贵族占有的土地B.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C.恢复公民大会的应有地位D.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3.全面研究梭伦改革的措施后我们可以看出梭伦在改革中实际上扮演了A.调和者的角色B.革命家的角色C.贵族阶层的代言人D.平民阶层的代言人4.商鞅变法法令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5.“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B.推行三长制C.整顿吏治D.迁都洛阳6.孝文帝规定,“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各宜深戒。
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他这样做有利于①加快鲜卑族封建化的过程②保存鲜卑族优良的民族传统③迅速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④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宋仁宗时,枢密使田况对当时骑兵战斗力的描写:有的根本不能披甲上马,有的骑马奔跑时挽弓不过五六斗,箭射出十几步就落在了地上。
为改变这种状况,王安石采取的变法措施不包括A.保甲法B.保马法C.将兵法D.募役法8.王安石变法中,青苗、免役、市易法是新法争论的焦点,而免役法又是焦点中的焦点。
“免役法又是焦点中的焦点”的主要原因是A.损害了大商人的利益B.直接触犯了封建统治阶层的利益C.不利于社会秩序稳定D.不能增加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9.王安石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要求考生联系当前实际,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由此可见王安石变法A.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B.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C.否定了科举制度D.根除了“恩荫”选官制度10.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该法令的内容肯定不包括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地主不能赠送和抵押农民C.农民可通过赎买获得份地D.取消农民所负担的一切义务11.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在农民与地主缔结赎地契约前,农民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在这之前不能真正享受法令中规定的与此有关的一切权利。
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A.1861年改革彻底地废除了封建隶属关系B.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C.1861年改革没有改善地主与农民的关系D.1861年改革彻底解放了广大的农民12.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
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这表明农奴制改革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13.日本资本主义获得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A.实行币制改革B.从外国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C.政府大力扶持D.通过对外掠夺加速资本积累14.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B.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15.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A.君主专制B.联邦制C.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16.秦始皇自称“始皇帝”被称为“千古一帝”。
他所创立的皇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商周时期的①王位世袭制②分封制③嫡长子继承制④郡县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7.唐太宗说:“凡事皆须务本。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对这句话的评论不正确的是A.以人为本的施政观点B.兴兵备战和强国主张C.不夺农时的让步政策D.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18.康熙帝曾评价自己的一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对历史发展作出的最突出的贡献是A.通过抗击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的主权B.将清政府的统治扩展到全国C.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尊重和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19.在2012年世界儒学大会上,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各界人士纵论儒学发展。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孔子诞于中国,儒学属于世界。
下列说法不能印证此观点的是A.儒学对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作用B.儒家的“贵贱有序”等主张是当今社会的济世良药C.儒家思想可以为化解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提供借鉴D.儒学具有跨越时空的恒久意义20.马克思对亚里士多德作过高度的评价,说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著名的“三段论”命题,如“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
”“三段论”主要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哪一方面的成就A.生物学B.逻辑学C.伦理学D.生理学二、非选择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5题,共60分)21.(14分)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是人类千百年来的不懈追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但现在必须防止这种使自由的雅典人变为奴隶的情形重演。
这一点,首先是通过普遍实行的措施,例如禁止缔结以债务人的人身作抵押的债务契约而做到的。
……至于其他方面,梭伦把公民按照他们的地产和收入分为四个阶级……只有三个上等阶级的人才能担任一切官职;只有第一阶级的人才能担任最高的官职。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
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⑴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公平公正社会秩序建立的措施。
(4分)⑵试概括两场改革划分等级的标准分别是什么?并分析其共同作用和不同作用?(6分)⑶这些改革使各自的社会逐渐形成了怎样的政治体制?(2分)⑷对于创建公平公正社会,你从上述材料中能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22.(12 分)北宋政治家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荆公知明州鄞县,读书为文章,三日一治县事。
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于民,立息以偿,俾新陈相易;兴学校,严保伍,邑人便之。
故熙宁(宋神宗年号)初为执政,所行之法,皆本于此。
—一邵伯温《邵氏闻见录》材料二:安石曰:“所以不足者,由未得善理财之人耳。
”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
民穷为盗,非国之福。
”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饶。
”——司马光《传家集》材料三: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的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谷霁光《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材料四:范纯仁(苑仲淹之子)批评王安石:“欲求近功,忘其旧学。
舍尧、舜知人安民之道,讲五伯(霸)富国强兵之术。
尚法令则称商鞅,言财利则背孟轲。
”——《续费话通鉴纪事本末》⑴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在鄞县推行了哪些变法措施?(4分)⑵材料二反映了王安石怎样的理财观?(2分)⑶据材料三,概括肯定王安石变法的理由。
(2分)⑷据材料三,概括反对派否定王安石变法的理由。
(2分)⑸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确保社会改革措施顺利贯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了什么准备工作了么?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
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
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⑴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俄国是怎样“通过这一经历学到对它发展有用的一课的”?(2分)⑵俄国1861年的改革,实质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2分)⑶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2分)⑷日本明治维新领导人和中国维新派在学习对待外来文明的具体做法有什么不用?材料三认为康有为“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你认为当时中国与日本国情最大的不同是什么?(3分)⑸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3分)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功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灾害灭除,黔首(百姓)康定,利则长久。
——《金石萃编·秦峄山刻石》材料二: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
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①,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