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学院2019年《336艺术基础》考研专业课入学真题试卷
新版北京城市学院美术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北京城市学院美术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f3313d74ad51f01dc381f100.png)
在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正面临着我人生中的灰暗时期,那时发生的事对当时的我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我甚至一再怀疑自己可不可以继续走下去,而就是那个时候我决定考研,让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人生方向。
那个时刻,很大意义上是想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再让自己纠结于一件耗费心力和情绪的事情。
而如今,已相隔一年的时间,虽然这一年相当漫长,但在整个人生道路上不过是短短的一个线段。
就在短短的一年中我发现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曾经让自己大为恼火,让自己费尽心力和心绪的事情现如今不过是弹指的一抹灰尘。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境变化,我认为,是因为,在备考的这段时间内,我的全身心进入了一个全然自我,不被外界所干扰的心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同样枯燥、琐碎、乏味的事情。
这不正是一种修行吗,若说在初期,只是把自己当作机器一样用以逃避现实生活的灾难的话,但在后期就是真的在这过程中慢慢发生了变化,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忘记自身的状态里。
所以我就终于明白,佛家坐定,参禅为什么会叫作修行了。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经过这一年我不仅在心智上更加成熟,而且也成功上岸。
正如我预期的那样,我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了新的人生方向。
在此,只是想要把我这一年备考过程中的积累的种种干货和经验记录下来,也希望各位看到后能够有所帮助,只不过考研毕竟是大工程,所以本篇内容会比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北京城市学院美术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6)艺术基础(806)中国美术史参考书目为:(1)《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版王宏建著(2)《美术概论》(第二版)邹跃进、诸迪,高等教育出版社(3)《中国美术史》,王朝闻总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中国(4)《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中国青年出版社先说一下我的英语单词复习策略真题阅读的做法第一遍,做十年真题【剩下的近三年的卷子考试前2个月再做】,因为真题要反复做,所以前几遍都是把自己的答案写在一张A4纸上,第一遍也就是让自己熟悉下真题的感觉,虐虐自己知道英语真题的大概难度,只做阅读理解,新题型完形填空啥的也不要忙着做,做完看看答案,错了几个在草稿纸上记下来就好了,也不需要研究哪里错了为什么会错…第一遍很快吧因为不需要仔细研究,14份的试卷,一天一份的话,半个月能做完吧,偷个懒一个月肯定能做完吧【第一遍作用就是练练手找到以前做题的感觉,千万不要记答案,分析答案…】ps:用书选择:木糖英语闪电单词+木糖英语真题。
336艺术基础真题答案
![336艺术基础真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8fad6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8.png)
336艺术基础真题答案一、简答题1. 描述艺术是如何反映社会变迁的?答:艺术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反映社会变迁的作用。
艺术家通过创作作品,传达他们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艺术作品可以通过表现主题、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来反映社会变迁。
首先,艺术作品可以通过表现特定时代的主题来反映社会变迁。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主题和关注点。
例如,19世纪的印象派艺术家们通过画家自己眼中的真实描绘和光线的自然变化,表达对现实生活和时代的观察和思考。
而20世纪初的抽象艺术家们则试图通过形式和颜色来传达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的批评。
其次,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内容来反映社会变迁。
艺术家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和情感来表达他们对社会变迁的观点。
例如,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艺术家通过创作抽象表现主义来反映他们对社会的不满和政治上的不稳定。
而现代艺术家则通过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等问题,以表达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切。
最后,艺术作品的形式和风格也可以反映社会变迁。
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艺术作品会有不同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注重对人体比例和透视的准确描绘,反映了当时对人类形态的重新发现和对科学的追求。
而20世纪后半期的后现代艺术作品则强调对传统形式和观念的批评和颠覆,反映了社会对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质疑和反思。
因此,艺术通过主题、内容、形式和风格等方面的表现,可以反映社会变迁的不同方面和层面。
2. 列举一些对人类艺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
答:人类艺术发展受到许多历史事件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对人类艺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的例子:1.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艺术复兴的时期,对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追求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础,强调人的重要性和人的尊严。
这一时期的艺术家追求逼真的画面,注重人体比例和透视的准确描绘,对后来的艺术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发生带来了社会和经济的巨大变革,对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北京城市学院336艺术基础2015--2019年考研专业课真题
![北京城市学院336艺术基础2015--2019年考研专业课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0cd8462ffe4733687f21aa2d.png)
北京城市学院
2015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编号: 336 试题名称:艺术基础(共 2 页)
适用专业:艺术硕士
说明: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20分)
1.“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体现了艺术的()。
A.主观精神说
B.客观精神说
C.再现说
D. 模仿说
2.宋代的严羽、明代的袁宏道有关艺术本质的主张与以下哪种观点相一致()。
A.主观精神说
B.客观精神说
C.再现说
D.模仿说
3.艺术的特征是()。
A.流变性
B.主体性
C.客观性
D.整体性
4.提出“境界论”的文艺理论家是()。
A.鲁迅
B.王国维
C.刘熙载
D.曹雪芹
5.意识流的创作手法,被不同流派、不同倾向的作家、艺术家所采用。
“意识流”最早由()提出。
A.威廉·詹姆斯
B.亨利·柏格森
C.海德格尔
D.加缪
1 / 3。
2019中传 336艺术基础真题解读
![2019中传 336艺术基础真题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55e9f1543323968011c92c9.png)
2019中传336艺术基础真题解读一、名词解释1、共鸣【精准押中】——出处:《336艺术基础狂背册2019》(穆清)P29——艺术理论必背名词解释2、媚俗3、隐含读者与隐含作者【精准押中】——出处:《336艺术基础狂背册2019》(穆清)P28————艺术理论必背名词解释4、形式主义【精准押中】——出处:《336艺术基础狂背册2019》(穆清)P62——美学概念必背名词解释5、《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考点押中】——出处:《美学专题》(穆清)P100二、简答1、艺术家的艺术与工匠的艺术有何区别?【资料考点精准】——《艺术概论(汇总版)》(穆清)艺术与科技的专题P69 2、古人云:“作乐府亦有法,曰风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还有人以“虎首、豕腹、虿尾”对类似问题进行概括。
你如何理解这种说法的意义?举例分析。
【答题技巧精准】穆清老师分析:不管是虎首、豕腹、虿尾也好,凤头、猪肚、豹尾也罢,其实都是对文章作品的开头、正文、结尾提出的巧妙比喻,以此强调文章开头要美丽动人,中间要丰满充实,结尾要警策有力。
我们可以从审美性的角度对文章的开头、正文、结尾的要求进行分析,其实也就是对作品进行言象意的审美性要求进行分析理解。
这便是穆清老师在《336题型宝典》里面训练的答题逻辑。
——《336题型宝典2019》(穆清)P61——《336艺术基础狂背册2019》(穆清)P124 3、有三联古诗:第一,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第二,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
第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请联系相关艺术理论分析这三联诗艺术水平的高下。
【高频考点精准】穆清老师分析:原文出处应该这这样: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
”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
----(《四溟诗话》司空曙的诗句由于写了夜雨、昏灯、黄叶树、白头人等意象,形象丰富而鲜明,同时还点染了浓重的悲凉气氛,因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故说“司空为优”。
北京城市学院艺术设计概论 (4)
![北京城市学院艺术设计概论 (4)](https://img.taocdn.com/s3/m/c394cd7b998fcc22bdd10d42.png)
*************
绝密★
北京城市学院
2019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编号:801 试题名称:艺术设计概论(共1 页)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
说明: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3 小时。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6 分,共 5 小题 30 分)
1.新艺术运动
2.解构主义
3.信息设计
4.长信宫灯
5.工业革命
二、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5 小题 30 分)
1.简述明代家具与清代家具的不同特征?
2.什么是概念设计?
3.谈谈设计师的基本素质?
4.如何理解少即是多?
5.什么是设计的功能性?
三、论述题(每小题 30 分,共 2 小题 60 分)
1.论述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与艺术创新的关系和意义。
2.结合某一类型的设计项目,简要论述设计的程序。
四、分析题(每小题 30 分,共 1 小题 30 分)
1.请从设计的专业角度举例,谈谈你对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认识和理解。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