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备考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01物质的组成学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备考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排查补漏提高专题01物质的组成讲义

【2020】备考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排查补漏提高专题01物质的组成讲义

(10)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11)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12)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
(13)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
(14)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
(15)NH
4
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
4
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 (16)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 )
(17)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18)用SO
2
漂白纸浆和草帽辫()
(19)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20)用Na
2
S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 u2+和Hg2+()
(21)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答案】(1)×(2)×(3)√(4)×(5)×(6)×(7)√(8)×(9)√(10)×
(11)×(12)×(13)×
(14)×(15)√(16)√(17)√(18)√(19)×(20)√(21)×
1.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色、态、味
溶解度、熔点、沸点
密度、硬度、导电性
导热性、塑性
化学性质


⎧金属性、非金属性
氧化性、还原性
酸性、碱性
稳定性、可燃性
Cl。

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排查补漏提高: 专题01 物质的组成讲义

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排查补漏提高: 专题01 物质的组成讲义

专题01 物质的组成一、物质的组成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2)含水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3)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组成混合物的元素可能只有一种()(4)纯净物只由一种原子组成,而混合物由多种原子组成()(5)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答案】(1)×(2)√(3)√(4)×(5)×二、物质的分类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3)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5)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6)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7)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8)溶于水呈酸性的是酸,呈碱性的是碱( )(9)HCOOH含有两个氢,所以是二元酸( )(10)盐一定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 )(11)盐只有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 )【答案】(1)×(2)√(3)×(4)√(5)×(6)×(7)×(8)×(9)×(10)×(11)×三、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臭氧变成氧气是物理变化( )(2)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中发生物理变化( )(3)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4)加热I2,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5)加热NH4Cl晶体,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6)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7)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8)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活性炭褪色是化学变化( )(9)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也一定是化学变化( )(10)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1)×(2)×(3)×(4)√(5)×(6)√(7)×(8)×(9)×(10)×四、分散系胶体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2)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3)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4)盐卤可用于制豆腐( )(5)胶体不一定是液态,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属于物理变化【答案】(1)×(2)√(3)×(4)√(5)√五、综合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2)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3)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4)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5)H+、K+、S2-、Br-能在Fe(OH)3胶体中大量共存()(6)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7)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8)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9)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10)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11)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12)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13)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14)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15)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16)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17)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18)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19)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20)用Na2S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 u2+和Hg2+()(21)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色、态、味溶解度、熔点、沸点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塑性化学性质⎩⎪⎨⎪⎧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稳定性、可燃性 2.3.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潮解、分馏升华、萃取溶解、盐析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氧化还原、非氧化还原吸热、放热离子反应可逆、不可逆风化、干馏裂化、裂解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2.三个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1)从宏观角度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反之则为物理变化。

备考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15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学案含解析

备考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15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学案含解析

【2019最新】精选备考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15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学案含解析不能掌握烷烃命名的关键点1.五原则(1)最长原则:应选最长的碳链做主链;(2)最近原则:应从离支链最近一端对主链碳原子进行编号;(3)最多原则:若存在多条等长主链时,应选择含支链数较多的碳链做主链;(4)最小原则:若相同的支链距主链两端等长时,应以支链位号之和最小为原则,对主链碳原子进行编号;(5)最简原则:若不同的支链距主链两端等长时,应从靠近简单支链的一端对主链碳原子进行编号。

2.五必须(1)取代基的位号必须用阿拉伯数字“2,3,4……”表示;(2)相同取代基的个数必须用中文数字“二,三,四……”表示;(3)位号“2,3,4……”等相邻时,必须用逗号“,”表示(不能用顿号“、”);(4)名称中凡阿拉伯数字与汉字相邻时,必须用短线“-”隔开;(5)若有多种取代基,不管其位号大小如何,都必须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易错典例1】)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3-甲基丁烷B.2,2,4,4-四甲基辛烷C.2-乙基丁烷D.1,1,3-三四基戊烷【答案】B中未选取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选项D中也未选取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当然烷烃的命名中不可能出现1-甲基、2-乙基等情形,因此可以判断C、D错误。

不能准确判断有机物分子空间构型1.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的共线、共面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有机物分子确定:6个原子2.选准主体通常运用的基本结构类型包括:甲烷(3个原子共平面),乙烯(6个原子共平面),乙炔(4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苯(12个原子共平面)。

凡是出现碳碳双键结构形式的原子共平面问题,通常都以乙烯的分子结构作为主体;凡是出现碳碳三键结构形式的原子共直线问题,通常都以乙炔的分子结构作为主体;若分子结构中既未出现碳碳双键,又未出现碳碳三键,而只出现苯环和烷基,当烷基中所含的碳原子数大于1时,以甲烷的分子结构作为主体;当苯环上只有甲基时,则以苯环的分子结构作为主体。

推荐备考2018年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22物质的制备与合成学案含解析(1)

推荐备考2018年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22物质的制备与合成学案含解析(1)

专题22 物质的制备与合成、定量分析不能掌握定量测定实验题的解题思路常见的定量测定实验包括混合物成分的测定、物质纯度的测定等。

该类试题常涉及物质的称量、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中和滴定等实验操作。

实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气体体积的测定是考查的重点,对于气体体积的测量,读数时要特别注意消除“压强差”,保持液面相平,还要注意视线与液面最低处相平。

(2)测定实验中还要注意消除干扰气体的影响,如可利用“惰性”气体将装置中的干扰气体排出。

(3)要使被测量气体全部被测量,反应结束后可继续向装置中通入“惰性”气体以使被测量气体全部被吸收剂吸收。

(4)许多实验中的数据处理,都是对多次测定的结果求取平均值,但对于“离群”数据(指与其他测定数据有很大差异的数据)要舍弃。

【易错典例1】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验证Ag与浓硝酸反应的过程中可能产生NO。

其实验流程图如下:(1)测定反应结束后硝酸的物质的量,从下图B装置中所得100 mL溶液中取出25.00 mL溶液,用0.1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前后的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右上图所示。

在B容器中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则Ag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生成的NO2的物质的量为。

(2)测定NO的体积。

①从上图所示的装置中,你认为应选用装置进行Ag与浓硝酸反应实验,选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用上图所示仪器组合一套可用来测定生成NO体积的装置,其合理的连接顺序是(填各导管口编号)。

③在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体成分分析。

若实验测得NO的体积为112.0 mL(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则Ag与浓硝酸反应的过程中(填“有”或“没有”)NO产生,作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考2018年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02物质的量学案(含解析)

备考2018年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02物质的量学案(含解析)

专题02 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的易错点1.使用mol作单位时,易忽略指出微粒的名称或写出化学式。

例如:“1 mol H2”、“1 mol H+”不能写成“1 mol氢”。

2.看到22.4 L即误认为是1 mol,忽略“22.4 L/mol”的使用条件和物质状态要求。

例如:标准状况指的是0 ℃、1.01×105 Pa,题目中常以常温常压(25 ℃、1.01×105 Pa)、标准状况下为非气态物质(如SO3、苯等)设置陷阱。

3.(1)在运用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进行相关计算时,要注意区别它们的单位,依次为mol、mol-1、g·mol-1,在书写时,一定要带着单位,否则就会出错。

(2)摩尔质量只有当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才会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易错典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表示物质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6.02×1023个分子B.2H既可表示2个氢原子,又可表示2 mol氢原子C.1 mol氯含有6.02×1023个微粒D.阿伏加德罗常数数值约等于6.02×1023【答案】D阿伏加德罗常数中易忽略点利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微观对象时,易忽略一些隐含条件。

例如:1 mol Na2O2中的离子数(注意O2-2)、1 mol Cl2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要考虑Cl2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3 mol H2与1 mol N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需要考虑反应的可逆性)、分析溶液中的离子数(要考虑离子是否发生水解或电离)。

【易错典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 任何气体都大约含有6.02×1023个分子B .含1 mol 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 LC .常温常压下,11.2 L Cl 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D .标准状况下,11.2 L H 2O 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答案】A【解析】使用气体摩尔体积一定要看清条件,在标准状况下,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均约为22.4 L ,A 正确;氦气为单原子分子,含1 mol 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应为22.4 L ,B 错误;C 项不是在标准状况下,C 错误;在标准状况下,H 2O 的状态不是气态,D 错误。

备考18年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02物质的量学案含解析180402141

备考18年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02物质的量学案含解析180402141

专题02 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的易错点1.使用mol作单位时,易忽略指出微粒的名称或写出化学式。

例如:“1 mol H2”、“1 mol H+”不能写成“1 mol氢”。

2.看到22.4 L即误认为是1 mol,忽略“22.4 L/mol”的使用条件和物质状态要求。

例如:标准状况指的是0 ℃、1.01×105 Pa,题目中常以常温常压(25 ℃、1.01×105 Pa)、标准状况下为非气态物质(如SO3、苯等)设置陷阱。

3.(1)在运用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进行相关计算时,要注意区别它们的单位,依次为mol、mol-1、g·mol-1,在书写时,一定要带着单位,否则就会出错。

(2)摩尔质量只有当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才会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易错典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表示物质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6.02×1023个分子B.2H既可表示2个氢原子,又可表示2 mol氢原子C.1 mol氯含有6.02×1023个微粒D.阿伏加德罗常数数值约等于6.02×1023【答案】D阿伏加德罗常数中易忽略点利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微观对象时,易忽略一些隐含条件。

例如:1 mol Na2O2中的离子数(注意O2-2)、1 mol Cl2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要考虑Cl2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3 mol H2与1 mol N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需要考虑反应的可逆性)、分析溶液中的离子数(要考虑离子是否发生水解或电离)。

【易错典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 任何气体都大约含有6.02×1023个分子B .含1 mol 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 LC .常温常压下,11.2 L Cl 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D .标准状况下,11.2 L H 2O 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答案】A【解析】使用气体摩尔体积一定要看清条件,在标准状况下,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均约为22.4 L ,A 正确;氦气为单原子分子,含1 mol 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应为22.4 L ,B 错误;C 项不是在标准状况下,C 错误;在标准状况下,H 2O 的状态不是气态,D 错误。

备考高考化学10钠及其化合物学案含解析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

备考高考化学10钠及其化合物学案含解析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

专题10 钠及其化合物不可以正确认识钠与盐的反响钠与盐的反响分为两种状况:(1)与熔融状态下的盐反响:因为钠的化学性质十分开朗,所以钠能够和熔融状态下某些金属盐反响,置换出此中的金属,如工业上用钠和TiCl 4 反响制金属Ti :熔融4Na+TiCl 4=====Ti +4NaCl(2)金属钠与盐溶液的反响【易错典例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将钠放入水中,钠将沉入水底B.将一小块钠放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响,再与HCl 反响C.将一小块钠放入CuSO4 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响:2Na+CuSO4===Na2SO4+CuD.钠可用于冶炼金属【答案】 D分不清N a2O和N a2O2 的差异名称氧化钠过氧化钠化学式N a2O Na2O2类型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颜色和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与水反响N a2O+H2O===2NaOH xk.w 2Na2O2+2 H2O===4NaO+HO2↑与CO2 反响N a2O+C O2===Na2C O3 2Na2O2+2CO2===2Na2C O3+O2与酸反响N a2O+2HCl===2NaCl+H2O 2Na2O2+4HCl===4NaCl+O2↑+2 H2O生成条件钠常温下迟缓氧化加热钠或氧化钠特别提示:Na2O2 中,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2。

【易错典例2】现有必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 a2O2试样。

请从以下图中采纳适合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 可供采纳的反响物只有CaCO3 固体,6 mol ·L-1盐酸和蒸馏水) 。

请填写以下空白:(1)写出实验中N a2O2 和N a2O分别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应采纳的装置是________( 只需求写出图中装置的标号) 。

(3)所采纳装置的连结次序应是( 填各接口的字母,连结胶管省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备考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01物质的组成学案含解析一、准确判断物质的组成和类别、理清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分类判断中的易错点(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请举例(2)能电离出H+的物质一定是酸吗?请举例(3)结晶水合物是混合物吗?(4)熟记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的范围,辨析不同氧化物的概念。

【易错典例1】下列物质:①冰醋酸②NaOH溶液③CaO ④小苏打⑤纯碱⑥SiO2 ⑦CO2 ⑧淀粉溶液⑨水玻璃⑩Al ⑪Cl2 ⑫碱石灰(1)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酸式盐的是________。

(2)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其中________属于溶液,________属于胶体。

【答案】(1)①③④⑤⑥⑦⑩⑪⑥⑦④(2)②⑧⑨⑫②⑨⑧正确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易错典例2】有关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陈述,合理的是( ) A.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都是电解质B.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C.氨水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D.硫酸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浓硫酸为电解质【答案】C不能准确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新分子生成、有化学键变化【易错典例3】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不能准确掌握物质间的转化和反应类型1.常见的反应类型及其联系2.常考物质间的特征转换关系(1)连续氧化转化:ABC,若A为单质,则其可能为C、S、N2、Na、Fe等;若A 为常见有机物,则其可能为CH3CH2OH等。

(2)交叉型转化(3)三角型转化【易错典例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有化学键破坏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2)发生了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3)电解质溶液导电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4)制备Fe(OH)3,既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备,又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制备( )(5)制备MgO,既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制备,又可以通过置换反应制备( )(6)有些化学反应既属于复分解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SO3和H2O的反应与SO2和H2O2的反应类型完全相同( )(8)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此反应的逆反应一定为吸热反应( )(9)( )【答案】(1)×(2)×(3)√(4)√(5)√(6)×(7)×(8)√(9)×不能准确理解胶体的概念和应用【易错典例5】能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 )A.静置,有沉淀现象的是胶体B.有丁达尔现象的是胶体C.能透过滤纸的是溶液D.用肉眼观察,均匀透明的是溶液二、化学用语的规范书写与应用突破常用的4种符号、8种图式、2种模型1.4种符号(1)元素符号,如O、Mg、Cl(2)离子符号,如O2-、Mg2+、Cl-(3)核素(原子或离子)符号,如O、O,Mg2+、Mg2+,Cl-、Cl-(4)化合价,如H2、2,MO、MCl22.8种图式3.2种模型【易错典例1】下列对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A.离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35Cl-,也可以表示37Cl-B.电子式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C.比例模型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答案】A【解析】A项该离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Cl-,与它是哪种同位素原子无关,正确;B项该电子式只表示羟基,不能表示氢氧根离子,因为氢氧根离子中的氧和氢都达到了稳定结构,且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牢固掌握正确书写“6种”表示物质变化的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如2FeCl2+Cl2===2FeCl3。

(2)离子方程式:如2Fe2++Cl2===2Fe3++2Cl-。

(3)热化学方程式:如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 -1。

(4)电离方程式:如CH3COOHH++CH3COO-。

(5)电极反应式:如钢铁的吸氧腐蚀,负极:2Fe-4e-===2Fe2+;正极:O2+4e-+2H2O===4OH-。

(6)电解方程式:2NaCl+2H2O2NaOH+Cl2↑+H2↑。

【易错典例2】正确书写下列化学用语。

(1)NaHS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溶液中NaHSO4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2-的水解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Cl3的水解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试)用Cu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阳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

总电解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书写电子式:①—OH ________,OH-________,NH ________,C ________,O________。

②CO2 ________,HClO ________,HCHO ________。

③NaOH ________,Mg3N2________,KSCN ________,NH4H ________。

【答案】(1)NaHS===Na++HS-xk-w(2)NaHSO4===Na++H++SO2-4(3)S2-+H2OHS-+OH-AlCl3+3H2OAl(OH)3+3HCl(4)Cl2+H2OH++Cl-+HClOMnO2+4H++2Cl-Mn2++Cl2↑+2H2O(5)Cu-2e-===Cu2+Cu+2H2OCu(OH)2↓+H2↑1.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①电解质: 明矾、氢氟酸、纯碱②胶体: 淀粉溶液、豆浆、墨水③酸性氧化物: SO2、CO2、N2O5 ④同位素: 1H2、2H2、3H2 ⑤同素异形体: C60、金刚石、石墨⑥放热反应: 盐酸与氢氧化钠、碳酸钙高温分解、甲烷燃烧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④⑤⑥【答案】A2.生产、生活中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O2、酒精、双氧水均能杀菌消毒,其原理相同B.天然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C.煤的干馏和煤的液化均为化学变化D.蛋白质、油脂、烧碱、碳酸钙是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到【答案】C【解析】A.ClO2和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用于杀菌消毒,所以其原理不同,故A错误;B.蚕丝是天然纤维,成分是蛋白质不是纤维素,故B错误;C.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属于化学变化;煤液化生成甲醇等液态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碳酸钙是电解质而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答案选C。

3.灰霾天气可以简洁地描述为是“细粒子气溶胶粒子在高湿度条件下引发的低能见度事件”。

气溶胶是胶体的一种,关于胶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丁达尔现象可区别溶液和胶体B.根据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可以将胶体分为9种C.气溶胶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饱和FeCl3溶液边震荡可制备Fe(OH)3胶体【答案】D4.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①次氯酸的电子式为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③等质量的O2与O3中,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2④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分溶液和胶体,云、雾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⑤将金属Zn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可防止金属Zn被腐蚀⑥稀硫酸、氨水均为电解质A.②④⑤ B.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答案】A【解析】①次氯酸的电子式为,故①错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故②正确;等质量的O2与O3中,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1,故③错误;云、雾都是胶体,云、雾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④正确;将金属Zn与电源的负极相连,Zn做阴极,可防止金属Z被腐蚀,故⑤正确;稀硫酸、氨水都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⑥错误;选A。

5.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现象B.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C.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H2SO4溶液时,开始时会出现沉淀,再继续滴加时,沉淀又会消失D.用盐卤点豆腐、河海交汇处可沉积成沙洲等都与胶体性质有关【答案】A6.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②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③有六种分别含Na+、Mg2+、Al3+、Fe2+、Fe3+、NH4+阳离子的溶液,不能用NaOH溶液鉴别;④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⑤如果皮肤上不慎沾有苯酚,应立即用大量的NaOH稀溶液冲洗;⑥用瓷坩埚高温熔融Fe(CrO2)2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⑦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以制备Fe(OH)3胶体;⑧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含NH4+A.①⑤⑦ B.③④⑦⑧ C.①②④⑧ D.②③⑤⑥【答案】C【解析】①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有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固体,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正确;②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因为浓硫酸的密度较大,且遇到水放出大量的热,所以通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正确;③有六种分别含Na+、Mg2+、Al3+、Fe2+、Fe3+、NH4+阳离子的溶液,可以用NaOH溶液鉴别,现象分别为:无明显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且不溶解、产生白色沉淀后溶解、产生白色沉淀后变红褐色、产生红褐色沉淀、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故错误;④银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和一氧化氮和水,所以能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故正确;⑤氢氧化钠对皮肤有腐蚀性,故错误;⑥瓷坩埚含有二氧化硅,高温下与碳酸钠反应,故错误;⑦制备氢氧化铁胶体中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不是用氢氧化钠溶液,故错误;⑧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则原溶液中含NH4+,故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