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
桂林生态环境保护探讨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 、植树造林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环保的良好氛围。
建立环保志愿者队伍
组织志愿者开展环保活动,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广
加强科研机构与高校合作
加强科研机构与高校的合作,开展环保技术研 发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污染治理技术
大气污染治理
01
采用高效除尘、脱硫脱硝等技术手段,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
水污染治理
02
采用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等技术手段,提高水质标
准。
土壤污பைடு நூலகம்治理
03
采用土壤改良、重金属固定等技术手段,降低土壤污染风险。
生态农业技术
生态种植技术
采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生态种植方式,减少化肥 和农药的使用量。
加大财政投入
增加对环保事业的财政投入,支持环保设施建设 、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等工作。
3
引导企业绿色发展
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采用 环保技术和生产方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与参与度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普及环保知识 ,提高公众对环保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和工业排放的 增加,桂林的空气质量逐渐下降,对 当地居民的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森林资源破坏
过度砍伐和非法占用林地导致桂林的 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影响了生态 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生态保护意义
维护生态平衡
保护生态环境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 物多样性的发展,确保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 。
气候条件
桂林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 分明,雨量充沛,为多种生物提 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浅议桂林生态城市的设计与建设——以桂林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为例
格 局 是桂林 所 独有 的 。
通 过 对 桂林 城 市 本 质 的 分 析 , 合骨架 , 维护生态城市特征将是桂林 城市建设的长期 目标 。通过保持城 市外 围田园风光, 保护大 山林景区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例和桂林城
1 保 护 和发 展是 桂 林城 市 建
设 的主题
多年来, 桂林市按照“ 保护山水
城 , 设 园林 城 , 展 生 态 城 ” 建 发 的城
千年古城正受到巨大冲击。在进行 生态城市的建设 中, 需要将 多年规
划 建 设 实 践 积 累 的经 验 , 桂 林 的 对 城 市本 质 的认 识 作一 次 整理 、 纳 、 归
和城市肌理 的基 础上 , 借鉴国外建 设生态城市 的成功经验 , 结合 桂林 的实际情 况, 出对桂林 生态 城市 提
建 设 的思 考 。
2 深化对桂林城市本质的理解
山水 是桂 林的根 , 文化是桂林 的魂。桂林以国际风景游览城市和 国家历 史文化名城相依存的特质享 誉海 内外 。当今, 随着 人 口的增 长
市规划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 、 生态优 先、 做活山水文章, 立足山、 城融 水、 为一体的城市规划, 以实施保护漓 江为主线、 两江四湖” 以“ 工程为龙 头, 使投资环境、 人居环境和生态环
提炼 、 总结 。 以孤峰散布, 群峰环抱, 绿水穿 城, 具有 秀丽 的 自然 山水景观和景 在城 中、 城在景 中, 城景交融的城市
观和 人 文景 观 , 史 文化 感知 元 素, 历 如历 史街 区 、 遗迹 遗址 、 人故 居 等 名
[ 文献标识码] A
桂林 作 为 国际性 风 景旅 游城 市 和 国家 级 历 史 文 化 名 城 , 生 态 化 走
桂林生态城市建设研究初探
第1 期
成官文等:桂林生态城市建设研究初探
19 4
H值年均值 陵占53 % ,台地 19 %。20 .9 .5 06年 ,桂林市有耕 到 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当年降水 p .4 09 H值年 地 面 积 2 .2×1 h 62 0 m ,林 地 面 积 176 5.7×1 52 ,酸雨频率 3. % ,与上年相 比降水 p 0 h m ,园林 绿地 面积 2 10×1 m ,水 域 面积 均值下降 04 ,酸雨频率增加 66 6 0h .0 .%。 71X0h .8 1 m ,桂林市森林覆盖率达 6.6 ,是 64 % 20 年 , 0 6 桂林市 工业废水排 放量 为 4697 3.4 珠江流域 的重要生态屏障。桂林 市主要河流有桂 万 1 , 1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为 45 66 1 0 .7万 m ;工 7 .2 江 ( 漓江 ) 、湘江 、洛清江 、浔江 、资江 ,多年平 业废气排放总量为 2 72 亿 m ,工业固体废物年
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居民的身心健康 和环境质 与环 境之 间高效和谐 的发展 关系 J在 资源开 ,
量得 到保护 , 建立 生态 、 高效 、 谐 的人类 聚居 新环 发 、 和 利用上 , 以降低单位 G P产值能耗、 D 物耗 、 水耗
境 。生态城市 成为 面 向未来 的崭新发 展模式。 为 中心 , 资源 实 行 再 生 、 利 用 , 废 为 宝 , J 对 再 变 以逐 为促进我国生态城市建设 , 国家先后颁布 了《 全国 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推 动清洁生产 ,提倡绿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 、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色 消费 ,建立 资源 节约 型产业 。生态城 市建设 是一 以 及《 生态县 、 生态市 、 生态省建设指标》 等一系列重 种 以 区域 生 态 环 境 建 设 为 主 体 的 生 态 经 济 建 设 , 要文件 , 并把生态县、 生态市、 生态省规划建设作为 它是 适应 世界 “ 技创新一 社 会进 步一 经 济发 展 ” 科
桂林生态环境保护探讨
态保护项目。
技术交流与引进
通过国际合作,引进先进的环 保技术和经验,提高桂林市的 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环保教育合作项目
开展与国外大学的环保教育合 作项目,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和参与度。
跨国环保会议举办
定期举办国际环保会议,加强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
桂林地区的自然资源如森林、矿产等被过 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外来物种入侵
城市扩张与自然保护的矛盾
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全球气候变化,桂 林地区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日益严重,对 本地生态平衡构成威胁。
随着城市扩张,桂林市面临如何在经济发 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的挑战。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环保组织的合作
自然资源
桂林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 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 基础。
生物多样性
桂林市拥有丰富的野生动 植物资源,是生物多样性 的重要区域。
生态环境问题
水污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 工业的发展,部分地区的 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影响 居民用水安全。
空气污染
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排 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 响居民健康。
城市绿化案例
总结词
桂林在城市绿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提高了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
详细描述
桂林市高度重视城市绿化工作,通过制定科学的城市绿化规划、加强绿化建设和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城市绿化的 跨越式发展。如今,桂林市的城市绿化覆盖率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城市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 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生态工程与技术
推广生态农业
01
桂林生态环境保护探讨
桂林生态环境保护探讨十多年来,漓江的枯水期越来越长,极大地影响着桂林市的经济社会和旅游事业发展,解决漓江水资源危机放在首位的措施之一就是要保护桂林的生态环境,依法制止砍滥伐林木及毁林开荒行为。
恢复漓江流域的水源林面积,使流域内形成一个天然的“绿色水库”,从而达到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化解漓江水资源危机的目的。
标签:漓江生态环境保护1漓江源生态与桂林市的环境现状及其问题桂林市区域内,属于综合型的自然保护区有二个:龙胜与临桂交界的花坪,兴安与资源交界的猫儿山;属于水源保护的有五个:灵川的青狮潭,永福的寿城,理阳、恭城、全州、兴安、灵川、阳朔数县交界的海洋山,永福、临桂、阳朔、荔浦等县交界的驾桥岭及全州的五福宝鼎;属珍贵植物保护区的有一个;资源的银竹老山;属珍稀动物保护区的有一个;龙胜的建新。
这些自然保护区对涵养水源维护生态,保护环境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是发展旅游事业的丰富资源。
青狮潭水源林保护区有地面积58.6万亩,有林43.05万亩,是漓江的主要水源之一,域内有26个水库,特别是青狮潭水库,集雨面积达474km2,总库容5.561亿m3;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方园60多万亩,森林面积46.2万亩,有公路直达山项。
这里山峦挺拔,古树参天,河谷幽深,主峰2141.5m,是华南最高峰。
林区内气象万千,有时山下细雨绵绵,山顶却阳光灿烂,晴空万里,山腰大雾迷漫,但山风阵阵吹来,又会去开雾散,使人豁然开朗。
著名生态学家侯学想登猫儿山时说:“这是林海水源,大自然的奇观”,这些保护区的森林对漓江旅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漓江是源远流长,绿水悠悠,令游人流恋忘返;还是逐年干涸,河床升高,游船无法通过?取决于人们对待桂林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行为。
从发展旅游角度出发,近年来,国际旅游业中已开始盛行“回到大自然”的趋向,桂林山水之所以冠之于世,也是由于山水秀丽,而离开桂林市中心区的外围地域,有许多美学价值很高的山岳风景、原始森林风景、瀑布风景。
桂林城市swot分析报告
桂林城市SWOT分析报告一、引言 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策略管理工具,用于评估一个组织或一个地区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本文将运用SWOT分析方法来评估桂林城市的发展状况,帮助我们全面了解桂林市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二、优势 1. 自然资源丰富:桂林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城市周围环绕着壮丽的山水景观,如漓江、阳朔等。
这些自然资源为桂林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会。
2. 文化遗产丰富:桂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古代城墙、古老的街道和传统的建筑。
这些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并为当地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3. 交通便利:桂林作为一个交通枢纽城市,拥有良好的交通网络。
桂林两个国家级机场和多个高速公路的开通,便于游客和商务人士的出行,为桂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4. 旅游产业发达:桂林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游客。
旅游业成为桂林的支柱产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财富。
三、劣势 1. 城市基础设施有待提升:桂林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公共交通不够便捷,城市道路拥堵问题突出。
这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也影响了桂林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2. 服务质量不稳定:桂林的旅游服务行业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一些游客抱怨游览景点时的导游服务不专业,酒店和餐厅的服务质量也有待提升。
这给游客的体验带来了负面影响。
3. 人才流失问题:由于桂林的经济相对滞后,大量年轻人选择离开桂林到其他一线城市发展。
这导致桂林在人才储备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城市的发展潜力。
四、机会 1. 国内旅游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市场逐渐兴起。
桂林作为中国的文化和自然旅游胜地,有望吸引更多的国内游客,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 旅游业升级转型: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桂林可以通过旅游业的升级转型来提高经济效益。
例如,加强旅游景点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等。
桂林市环境质量现状及对策毕业论文
桂林市环境质量现状及对策毕业论文摘要: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文中阐述了桂林市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坚持“保护、治理、开发”三结合的原则下,提出了大力发展和保护造林绿化工程、兴建漓江补水工程、减少大气污染、整治重点污染源工程等建设项目,因此,保护桂林市环境是实桂林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通过采取生态、工程和管理的综合措施,促进该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保、旅游等事业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
关键词:桂林市;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综合治理;一、引言:据2022年桂林市环境状况公报,桂林市环境质量总体维持较好水平。
全市河流水环境各项监测评价指标达标率为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除粪大肠菌群存在不同程度超标外,其它监测评价项目全部达到国家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标准;全年共监测空气质量366天,其中141天空气污染指数(API)为一级,210天空气污染指数(API)为二级,15天空气污染指数(API)为三级,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5.9%。
2022年4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近30天内空气污染指数曲线图显示,其中14天为轻度及以上污染,主要污染物为PM2.5,污染程度较两年前严重许多。
二、桂林城市大气污染城市环境污染,是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向自然界排放的各种污染物,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遗留自然界,并导致自然环境各种因素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异,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的身体、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
目前,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5%,中国大气污染主要是由燃煤造成的,属于能源结构性的煤烟型污染。
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大气污染程度随能源消耗的增加而不断加重。
桂林市城市发展的环境问题及解决的法律机制
桂林市城市发展的环境问题及解决的法律机制[摘要]中小城市的发展是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但在城市化进程中,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给城市化发展带来了重重障碍。
通过对桂林市在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法律解决途径,以使我国中小城市的环境在城市化发展中得到更好的保护。
[关键词]城市环境问题;城市化;环境法近年來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
但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不尽如人意的负面效应随之显露,其中之一是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特别是作为我国城市化重要因素和推动力量的中小城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更是面临着一系列环境问题。
有着“中国最美丽城市”、“中国园林城市”、“中国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的桂林市,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斐然成绩。
自1999年开始,桂林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改造,构建了大量的城市景观,改变了过去破旧脏乱的城市形象,市区一跃成为最大的开放式景区,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两江四湖”景区、中山路夜间旅游、正阳步行街和滨江路等为代表的城市旅游项目成为桂林旅游的新亮点。
桂林的城市改造最成功之处在于对环城水系桂林漓江、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以及桃花江的建设,即利用环城水系的贯通,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及整体景观,并通过加强水系周边的绿化、环境小品的设计、风景林带及园林景观的营造,将园林景观含义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空间中。
“两江四湖”景区的建设,更加突出了桂林“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山水园林城市特色,提升了桂林作为一个国际旅游城市的形象。
在初步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桂林市也面临着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环境问题。
一、桂林市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桂林市环境质量总体维持较好水平;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满足国家二级标准,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100.00%;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良好;市区声环境质量保持较好等级。
桂林生态环境保护探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法律法规保护
制定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
建立环境司法保护体系
制定和完善环保法律法规,明确各级 政府和企业Leabharlann 环保责任,加大对违法 行为的处罚力度。
完善环境司法程序,设立专门的环境 法院,提高环境案件的审理效率。
强化环境执法
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对违反环保法律 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法律 法规的有效执行。
加强科技创新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01
加大环保科技研发投入,推动环保产业技术创新, 提高环保技术装备水平。
02
推广应用清洁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
03
加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环境治理和应急 处置能力。
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与参与度
01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环 保意识。
生物多样性
桂林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 要区域。
生态环境问题
水污染
0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桂林部分地区的水质受到工业废水和
生活污水的污染。
空气污染
02
桂林的空气质量在冬季受到周边地区采暖的影响,颗粒物和二
氧化硫等污染物浓度较高。
土壤污染
03
部分地区的土壤受到重金属和农药的污染,对当地居民的健康
跨国合作
推动跨国合作项目,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
05
未来展望
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01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生态文明考 核评价机制。
02
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
统质量和稳定性。
严格落实生态红线制度,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
桂林生态城市建设
桂林生态城市建设资环1041 学号:13 曾花【摘要】真正的生态城市,是以社会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构建起一个持续、高效、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
下面我以桂林为例,来简要分析桂林的现状以及如果桂林要建设生态城市需具备的条件。
关键字:桂林、生态城市、环境、经济一、简析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不同于其他生态系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城市神态系统是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也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这里的生物主要是人,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城市环境。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是城市的主体。
2)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
它是以人的社会经济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但它仍然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是自然、经济与社会复合人工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3)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依赖性。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每一个城市都不断地与周边地区和其他城市进行大量的物质、能源,输出产品和废弃物。
城市生态系统的状况与周边的城市有着密切的联系。
4)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完整性,导致了其的脆弱性。
城市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自然调节能力弱,主要靠人工活动调节,而人类活动具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不仅使人类自身的社会经济活动具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还因此导致了自然生态的非正常变化。
二、桂林自然环境分析1)地域分析: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地处湘桂走廊南端,东经109°36′至111°29′、北纬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0米,北、东北面与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与柳州地区相连,南、东南面与梧州市、贺州市相连,毗邻广东省。
2)生态环境分析:桂林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利于动植物生长。
区域内已知有高等植物2000多种,其中银杉、桫椤等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陆生脊椎野生动物450多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黄腹角雉、金雕、白颈长尾雉、云豹、林麝、蟒蛇等。
试论桂林市行政生态环境建设
漓江 水环 境污 染 只是 桂 林 市 生 态 环 境遭 致 破 坏
的一 部分 , 此外 还有 , 如: 生活 噪声 和施 工噪 声污染 严 重, “ 从 噪声声 源构成情 况看 , 生活 噪声居 首位 , 占 6 2 . 1 ; 其 次为 施工 噪声 , 占3 2 . o H 。生 活 噪声 和施 工 噪声 之 和 为 9 4 . 1 , 是 桂 林 市 区 的 主要 噪 声 源 。
必须从 以下三个方面推进行政 改革 : 一是 建立和健全 与生态环境相适 应的行政 组织机构 ; 二是构建
与 生态 环 境 相 适 应 的行 政 运 行 机 制 ; 三 是 建 设 与 生 态 环 境 相 适 应 的行 政 监 督体 系 。
[ 关键词] 生态环境 ; 行政 生态环境 ; 行政 改革
[ 中圈分类号] D6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1 —7 0 7 0 ( 2 0 1 4 ) 0 1 -0 0 2 9 -0 5
生态 环境 一般 是 指影 响人 类 生 存 与发 展 的气 候 条件、 地 理条 件 、 t l 然 资 源 以及 自然 灾 害 等数 量 与 质 量 的总称 , 是 关系 到社会 和经 济持 续发 展 的复合 生态 系统 。行 政 管理置 身于 这些 生态环 境 之 中, 生 态 环境
2 9
2 0 1 4年 1月
桂 林 师范高 等专科 学校 学报
第2 8卷 第 1期 ( 总第 9 7 期)
从声 源 强 度来 看 , 施 工噪 声 占首 位 。 , , [ 再 如 : 土 壤 汞 污染 , “ 桂林 城 区的汞污 染总体 分 布特征是 : 西部 工业
区土 壤汞含 量 明显高 于东部 文教农 业 区 , 表层 土汞含
桂林生态环境保护探讨
桂林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近年来,桂林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如加强生态修复、推广绿色 发展理念、实施环境污染治理等,使得桂林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
仍面临诸多挑战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桂林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经济发展与环境 保护的矛盾、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等。
推广先进技术
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生态 保护理念和技术,动桂林市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的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随着经济的发展,桂林市面临着一系列环境 问题,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取得 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桂林生态环境保护的机遇
政策支持
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为桂林市提供了政策支持,为 改善环境质量、保护野生动植物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科技支持
科技的进步为桂林市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来提高环境保护的 效率和质量。
桂林生态环境保护探讨
2023-11-07
目 录
• 引言 • 桂林生态环境现状 • 桂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桂林生态环境保护的挑战与机遇 • 加强桂林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 史文化名城。
桂林山水甲天下,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丰富的生物多样 性,但近年来也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的挑战。
促进生态旅游发展
1 2
强化生态旅游规划
结合桂林的地域特色和自然环境,制定生态旅 游发展规划,确保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旅 游业。
桂林市“城中村”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合部农 村 的人居 环境建 设规划 ,加 强村 民就业 培训 的桂林 市城 中村改造 建议 和对 策 。 关键 词 :城 中村 ;可持 续发展 ;对 策 ;桂林 市
d i1 . 9 9 ji n 17 o:0 3 6 /.s . 6 4-9 5 . 0 2 0 . 1 s 0 7 2 1. 2 0 2
桂 林 市 “ 中村 " 资 源 、生态 、环 境 问题 及 对 策 城
徐子 涵,成 官文 ,付 弘源 ,卢 国丹 ,王 浩 ,覃 平
( 桂林 理工 大学 环 境科学 与工 程学 院 ,广 西 桂林 5 10 ) 404
了一些 “ 城中村” ,并出现了诸多方面问题。本文 12 1 历 史文化 因化 名城 和 山 水旅 游
城市 的特 殊 性 困扰 了景 区 ( ) 周 边 及 其 重 要 景 点 观地 带 的规 划 建 设 。根 据 漓 江 风 景 名 胜 区 总 体 规 (04 22 ) 20 - 0 0 :漓 江市 区东 岸河 段 以滨 江道 路 为 边界 ,七 星岩 被 划 为核 心 景 区 ,城 郊 段 漓 江 沿
穿 山公 园周边等均保 留了大量原始村落 、农村耕 农 用 土地 ,如七 星 区 的下 关 村 、江 东村 、刘 家里 、 地 。然而 ,随着 城 市 化 的快 速 推 进 和 环 城 公 路 的 王家里 和吴 家里 等 。
建设 ,这些 地 带 逐 渐 被 纳 入 城 市 版 图 ,从 而 形 成 1 2 桂 林市 “ 中村” 成 因分析 . 城
第3 2卷 第 2期
21 0 2年 5月
桂林生态环境保护探讨
桂林生态环境保护探讨桂林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其壮丽的山水景色而闻名于世。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桂林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威胁。
本文将探讨桂林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桂林的生态环境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桂林拥有丰富的山水景观,如漓江、阳朔、象山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然而,这些自然景观正因为旅游的过度开发而受到破坏。
大量的旅游设施和道路建设,以及过度的游客流量,导致了土壤侵蚀、水资源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桂林的旅游资源将会逐渐衰竭,失去其独特的魅力。
其次,桂林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旅游业是桂林的支柱产业,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
然而,如果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一味追求经济效益,长期来看,桂林的旅游业将无法持续发展。
当外来游客发现桂林的环境质量不断下降时,他们将选择其他旅游目的地,导致当地旅游业的衰退。
因此,保护桂林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也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
针对桂林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明确对桂林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其次,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对桂林的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并进行评估和预警。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避免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
此外,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旅游的理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氛围。
最后,优化旅游开发模式,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规划和管理,控制旅游规模,避免过度开发与滥觞。
推广生态旅游,规划开发一些生态保护区、生态农庄等项目,提升游客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增加旅游的教育性和文化内涵。
桂林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桂林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桂林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桂林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
城市化进程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城市扩张导致了大量的土地开发和资源消耗,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大量的污染和垃圾问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旅游业的发展也给桂林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
桂林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但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大量的人流量和垃圾问题。
一些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和管理方式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
气候变化也是桂林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如暴雨、洪水等,这对桂林的生态环境和旅游业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桂林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要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保护好城市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其次,要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旅游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
最后,要加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
总之,桂林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
发展的目标。
2022年广西桂林市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相关
2022年广西桂林市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相关“桂林山水甲天下,真的名不虚传!”4月20日,“建党百年·2022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文旅桂林行’”来到漓江风景名胜区,乘船游览百里漓江、百里画廊,观奇峰倒影、碧水青山、古朴田园……江上的一切都透着几分朦胧,宛如打开一幅幅奇妙山水画卷,记者们真正体会了“船在江中走,人在画中游”的绝美仙境,纷纷拿出自己的相机和手机,拍下两岸的美景,为漓江点赞。
春季是漓江最美的季节,春天的烟雨漓江,久负盛名。
站在船上,凭栏眺望,在烟雨蒙蒙中欣赏漓江美景,江面上浮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烟雾,朦胧含蓄的漓江山水,美得让人心醉。
高起点规划保护漓江生态。
桂林市委市政府始终秉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对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进行“整体统筹、系统推进、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系统修复和治理,把漓江保护治理作为生态立市战略的重中之重,通过高起点的科学规划来统筹推进漓江生态保护和城市建设、产业发展。
“桂林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优越的漓江生态环境引擎全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厚植生态底色中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推进工业振兴和乡村振兴。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推进园区生态化改造、企业绿色化生产、淘汰落后产能,构建了高端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三大产业园区、四大工业重点县、五个生态功能区县”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生态食品等八大新型产业集群,为该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重拳“治乱”保护漓江生态环境。
桂林市通过对漓江城市段洲岛、沿岸鱼餐馆及违法搭建全部拆除并进行生态修复,160多艘住家船得到全面清理,妥善上岸安置112户;漓江上游违规采砂船全部炸毁,漓江河道挖砂问题得到根本性遏制,修复非法采砂点近90万平方米;关停漓江沿岸家禽养殖场1120家,彻底清理整治漓江、桃花江、青狮潭水库等重点水域网箱养鱼;漓江排筏从5000多张压缩至1210张,“黑船”“黑筏”全部销毁;投入近8亿元,重点对漓江流域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沿岸城镇和乡村污垃处理设施逐步完善,受益人口达148.4万人。
桂林环境整改报告
桂林环境整改报告1.引言桂林市作为我国的知名旅游城市,其独特的自然美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桂林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桂林的环境,本报告将对桂林的环境问题进行整改建议。
2.现状分析2.1 大气污染桂林市区的交通拥堵和工业污染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车辆尾气和工厂排放物质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给居民的健康带来了风险。
2.2 水污染桂林的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和农业排泄物。
这些污染物直接排入河流,对当地的水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2.3 噪声污染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给桂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同时也带来了噪声问题。
游客和商家的活动噪声扰乱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3.整改措施3.1 大气污染整改针对大气污染问题,桂林市应采取以下措施: - 提倡绿色出行,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骑行。
- 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推动其使用清洁能源和减少排放。
- 构建更多的环保设施,如空气净化器和绿化带,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3.2 水污染整改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桂林市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 建立废水处理厂,对工业废水进行集中处理,确保排放水质符合标准。
- 加强农田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避免农业污染。
- 加强水源保护,对河流和湖泊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污染源。
3.3 噪声污染整改为了减少噪声污染对居民的影响,桂林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设置噪声监测点,对旅游景点和商业区的噪音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噪音超标的场所。
- 对重要街道和居民区进行隔音处理,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
- 提倡文明旅游,加强对游客噪音行为的宣传和管理,引导游客文明出行。
4.整改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整改效果,桂林市可以进行以下工作: - 对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和噪音水平进行定期监测,比较整改前后的变化。
- 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居民对环境整改的满意度和感受。
- 组织专家评估,对整改措施的可行性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桂林环境整改方案
桂林环境整改方案背景桂林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城市的环境卫生和水质问题逐渐凸显,对桂林的城市形象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因此,需要制定一份桂林环境整改方案,通过对城市环境的整治,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
目的本方案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桂林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减轻城市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压力。
•增强桂林市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推广低碳生活方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桂林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打造全球知名的旅游胜地。
方案内容垃圾分类处理桂林市将实行强制性的垃圾分类处理制度,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由地方政府统一组织垃圾清运工作,并负责管理和运营相关设施。
市民可通过自助式兑换积分来换取生活用品以鼓励市民参与垃圾分类处理。
污水处理桂林市重点研发新型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回用率,通过推广新型技术设施,减少污水的排放量。
同时,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化工企业、养殖业和非法灌溉等方面的污染行为。
空气治理桂林市将进一步加强空气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增加空气监测设施,及时了解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并开展重点污染源治理。
对高排放行业实施最严格的排放标准,并整顿处罚污染企业。
生态环境保护桂林市将加强对自然生态景观的保护,建立一系列保护机制,包括湿地保护、森林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等重点保护领域。
同时,加大对旅游业、建筑业、采矿等行业的监管力度,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
实施计划桂林市将建立环保专项资金,用于实施上述环境整改方案,并计划于两年内完成桂林市的垃圾分类制度的建设,三年内完成大气、水质、土壤等各项污染源治理,五年内实现桂林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
结论本方案将有助于桂林市环境治理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同时,也强化了市民和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低碳生活方式的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老城区, 不断扩大总体绿量 , 完善绿地布局 , 优化绿 地 结构 。
2 . 1 . 2 日益 完善 的规 划体 系 相 关部 门科学 合 理 的 编 制 了城 市 总体 规划 、 城市 绿 地 系统 规划 、 风 景名 胜 区规划 等 , 统 筹城 市经 济社会 各领 域与 环境建 设 的 良 性 协调 发展 , 形成 以生 态为核 心 , 以景 观为载 体 , 以空
卫生条件和市容市貌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和提高。 同时 桂 林市 按 照 自治 区党 委 、 政府 的要求 , 正在 实施 “ 保 护
漓江 , 发 展 临桂 , 再 造 一个 新 桂林 市 ” 的战略, 以 国家
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规划建设临桂新 区, 大力疏解提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1 0 — 3 1
市政 基 础设 施完 善 工 程 、 城 市环 境 保 护工 程 、 自然 风 貌 与 文 化遗 迹保 护 工 程 、 创新 社 会 管 理等 工 作 , 使 桂
林 市 生 态环 境 和生 活 环境 质 量 、 基 础设 施 水 平 、 公 共
经济高度发达 、 社会繁荣 昌盛 、 人 民安居乐业 、 生态良 好循 环 四者保 持 高度 和谐 ,城市 及人 居环 境 清洁 、 优 美、 生态舒适 、 安全 , 失业率低、 社会保 障体系完善 , 高 新技术 占主导地位 ; 技术与 自然充分融合 , 最大 限度 地发 挥人 的创 造力 和生 产力 , 有 利于 提高 城市 文 明程 度 的稳 定 、 协调、 持续发 展 的人工 复合 生态 系 统 , 它 蕴 涵社会 、 经济 、 自 然、 文化 的复合内容 , 已经成为 自 然、
2 . 1 优 势
碳城市试点等 , 在这样 的大背景下 , 如何结合 自身特 点和发展 阶段 , 走具有地域特点 的特色旅游生态城市 之路 , 是当今桂林市生态城市建设实践的重要内容。 1 生态城 市 的 内涵
1 . 1 生 态城 市的概 念
“ 生 态城 市 ” 的概 念产 生 于 2 0世 纪 7 0年 代 , 是在
2 0 1 5年
第2 6卷
第 1 期
南 方
园 艺
桂林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
乔 瑞 黄 莹
( 桂 林 理工 大 学旅游 学 院 ,广 西 桂林 5 4 1 0 0 4 )
摘 要: 结合桂 林 市建 设 生 态城 市现状 和 国家生 态 园林城 市标 准与评 审 办法对桂 林 市建设 生 态
善 的 动态 过 程 , 也是 一 个 需要 因地 制 宜 、 适 应 地域 差
社会 、 经Biblioteka 、 文化、 政治的载体。 1 . 2 生 态城 市的 内涵
结 合 生态 经济 理 论 、 生 态 学 原理 、 国家 的相关 政
异性 的过程 , 没有 固定 的范式 可 以适 用 于所 有 城市 【 l 】 。 2 0 0 3年桂 林 市 被列 为第 七 批 “ 国家 园林 城 市 ” ; 2 0 0 7 年被 人选 为 国家 生态 园林 城市试 点 , 是 我 国西部 及南 部地 区唯一 人选 的城市 ; 2 0 1 2年获批 为第 二批 国家低
基 金项 目: 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 2 O 1 2 B A c1 6 B 0 4 ) 、 桂林理工大学科技启动项 目。
作者简 介: 乔瑞 ( 1 9 8 9 一 ) , 女, 在读硕士 , 研究方 向为园林植物造景与应用 。
南 方
园 艺
2 0 1 5 年
第2 6卷
第 1 期
应, 一 些游 人 比较 集 中流 动 的 十字 街 、 中山 路段 等 周
围缺少 相应 的公共 绿地 。 2 . 2 . 5 城 市建 筑景 观 质量 差 城 市 中心 的一些 建 筑
策及桂林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与实践经验 , 巩固提高 国家卫 生 城市 、 国家 园林 城 市 、 全 国园林 绿 化 先 进城 市等创建成果 , 充分展现桂林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和独 特 的 自然 山水 生态 风貌 ; 构建 “ 山水 相连 、 显 山露 水、 绿 网相 间 、 文化 突 出 、 人 与 自然 和谐 ” 的生 态格 局 ; 将桂林市建设成为生态系统健康协调 , 城乡布局科学 合理 , 人居环境优美舒适 , 经济运行生态高效 , 人民生 活健康富裕 , 基础设施齐全便利 , 支撑体系健全有力 , 居 民生态 意识 和文 化好 的 国家 山水 生态 宜居 城市 【 3 ] 。 2 生态 城 市的优 劣 势分析
城 市的优 劣 势进行 了分析 , 并根 据相 关 的政 策 、 国情提 出了相应 的对 策 。 关键 词 : 生 态城 市 ; 建设 ; 现状; 对策 ; 桂 林 市
近 年来 , 生 态城 市一 直是 国内城 市建设 的 热 门领 域, 在规 划建 设 与管理 方 面都 开展 了诸 多研究 。从实 践 中可 以看 出 , 生 态 城市 的建设 是 一个 不断 发展 和完
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发起 的“ 人与生物圈计划 ” 研究过 程 中提 出 的一 个 重要概 念 , 是人 类对 环境 污染 和 生态
破坏 而 造成 的城市 不 可持续 发 展 的深 刻 反思 , 是人 类
2 . 1 . 1 各级政府部门严格的组织管理 近年来 , 桂林
市委 、 市政 府严 格按 照 国家生 态 园林 城市 标 准和试 点 城市要 求 , 强化 城市 园林 绿化 行政 管理 职能 , 通过 《 桂
对 自我认知 、 生存方式 、 生活方式、 城市建设发展模式
的一 次 重新 选择 , 是城 市 社会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自然 生态 发展 到一 定 阶段 时期 的必 然闭 。生态 城市 是 一个
林 市城市园林 绿化管理办法》 、 《 桂林市公园管理规 定》 , 落实绿线管理 , 实施“ 绿色 图章” 制度 , 强化城市 园林绿 化 规划 、 建设 、 管理 的行 政管 控职 能 。 通过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