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安全隐患报备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大安全隐患报备制度
1目的
为及时消除重大安全隐患,保证公司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不收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涉及的重大安全隐患的备案管理。
3引用文件
3.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3.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4职责
4.1公司安全部负责重大安全隐患的报备工作。
4.2公司下设的各项目部开展安全隐患的标识工作,
4.3其他相关部门应做好协助工作。
5内容及要求
5.1重大安全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
5.2重大事故隐患,公司负责人应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5.3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
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5.4挂牌督办并责令技科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单位应当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5.5经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应当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
申请报告应当包括治理方案的内容、项目和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报告等。
6.附录
6.1重大安全隐患报备表
6.2重大隐患等级划分
6.3重大隐患治理方案
6.4重大安全隐患台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