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

合集下载

管理学课件(2)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管理学课件(2)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UPS的工业工程师们对每一位司机的行驶路线都进行了时间研究,并对每 种送货、暂停和取货活动都设立了标准。这些工程师们记录了红灯、通行、 按门铃、穿过院子、上楼梯、中间休息喝咖啡的时间,甚至上厕所的时间, 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中,从而给出每一位司机每天中工作的详细时间标 准。
案例:联合邮包服务公司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
(一)什么是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指的是为了重新设计工作过程以提高 效率而对工人——任务关系进行的系统性研究。
泰勒认为,如果每个工人用于生产一个单位产 出(一件产品或一项服务)的时间和努力,能 通过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劳动分工的优化而得 以减少,那么,生产过程就会变得更有效率。
2、由于管理(经验管理)水平低下,导 致当时工厂的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 重,不能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
3、职业管理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对过去积 累下来的管理思想进行系统化、条理化, 形成管理理论。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1856-1915)美国人,被后人称为 “科学管理之父”,既有从事科学研究和 发明的天赋,又有从事社会活动和领导工 作的才能。他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有: 《计件工资制》(1895年)、《车间管理》 (1903年)、《科学管理原理》(1912年) 等。
二、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研究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关于人的需要和动机的理论; 2)关于管理中的“人性”的理论; 3)关于领导方式的理论; 4)关于企业中非正式组织以及人际关系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个体的行为由动机引起, 动机由人的需求决定。需 要是逐层上升的,当一种 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种 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占据 主导地位;并且只有当较 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 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 会成为人们的主导性需要。 如果希望激励某人,就必 须了解此人的需要层次, 然后着重满足这一层次或 在此层次之上的需要。

管理学 第02章 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管理学 第02章 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灵巧性;有利于缩短时间;有利 于降低培训成本;有利于使用专用设备;有利于完成 复合目标。
16
3.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弊端
分工会带来工作的单调化;分工会阻碍组织内部成员 的流动,降低其对组织变化的适应能力;专业化助长内 部冲突。 4.寻求平衡
组织结构所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全面衡量分 工的利弊,决定组织分工的程度。考虑分工程度时应注 意以下因素: ①充分发挥职能专业化的优点 ②只有存在“明显间隙”特点的工作才能分开 ③要考虑组织成员的士气
人与生产关系
3)雨果· 闵斯特伯格 激励与效果 4)查尔斯· 巴贝奇的管理思想 科学管理的贡献 (1)对工作方法的研究。 (2)进一步强调了劳动分工的重要性 (3)对报酬制度的研究
13
亚当•斯密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1776 年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 研究》,第一次阐述了劳动分工 理论,劳动分工后来成为管理学 的一条基本原则。劳动是国民财 富的源泉,一国财富的多少取决 于: (1)该国从事有用劳动的居民占总人口的比重 (2)这些人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技巧、判断 力高低
20
查尔斯•巴贝奇
英国数学家和机械工程师,1832年发表《论 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系统论述了劳动分工 理论并强调重视人的因素。 不仅提高效率,还可按劳支付工人工资,强 调不能忽视人的因素,认为企业与工人有共同 的利益 主张实行一种分红制度,使提高了效率的工 人分享到工厂的一份利润 奖励合理化建议已收到成效的提出者
一直就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

★他从不「事必躬亲」,从不亲自管生产、管建设
、管销售。
★ 他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掌握管理之魂 — 管理
制度和管理文化的建构与拓展。
★他是一个洞察现实和预测未来战略策划者,是一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有答案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有答案

一、填空1.古代管理理论的代表是泰罗的_______科学管理理论______、法约尔的______一般管理理论______和韦伯的______官僚组织理论______。

2.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______提高劳动生产率______。

3.在管理思想史上,泰罗被誉为______科学管理之父______;法约尔被誉为____经营管理理论之父___;韦伯被誉为______组织理论之父______;巴纳德被誉为______现代管理理论之父______。

4.根据霍桑试验的结果,梅奥等人提出了______人际关系______学派,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一次跨学科的世界性会议上,正式将这个学派命名为______行为科学______。

5.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呈现出______分立______和______综合并存______并存的特点。

二、单选1.古典管理理论在对人性的假设的问题上,把员工看成是(A)A、经济人B、社会人C、现实人D、自我实现的人2.法约尔认为,无论对哪一件工作来说,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领导的命令,这是(D)原则的要求。

A、权力和责任B、纪律C、集中D、统一指挥3.人文主义的管理思想最早体现在(B)A、泰罗的科学管理运动B、梅奥的“霍桑试验”C、管理过程学派D、管理权变理论4.哪项实验是被后人誉为“泰罗制”的核心(B)A、“霍桑试验”B、“生铁搬运试验”C、“熵”的试验D、“从众”试验5.法约尔的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A)一书中。

A、《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B、《科学管理原理》C、《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D、《心理学与工业效率》6.20世纪初,泰罗(B)一书的发表,是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B、《科学管理原理》C、《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D、《心理学与工业效率》7.在行为科学的发展历史中,一个里程碑的研究是(B)A、生铁搬运试验B、霍桑试验C、“熵”的试验D、从众试验8.在管理学发展史上,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D)A、泰罗B、法约尔C、巴纳德D、韦伯9.通过“生铁搬运试验”,泰罗创立了(A)A、科学管理理论B、管理科学学派C、一般管理理论D、管理组织理论10.在管理学发展史上,巴纳德被誉为(D)A、科学管理之父B、经营管理理论之父C、组织理论之父D、现代管理理论之父11.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B)A、德鲁克B、西蒙C、巴纳德D、法约尔12.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A、德鲁克B、西蒙C、巴纳德D、法约尔13.对管理过程、管理职能的研究开始于(B)A、孔茨B、法约尔C、泰罗D、西蒙三、多选1.管理学对人性假设的观点大体上有(ABCD)A、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的人D、复杂人E、理想人2.法约尔认为,管理职能包括(ABCDE)A、计划B、组织C、指挥D、协调E、控制3.贯穿在管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线索有(ABCDE)A、理性主义线索B、人文主义线索C、管理过程线索D、综合分析线索E、实证主义线索4.霍桑试验的主要研究包括(ABCD)A、照明研究B、福利研究C、访谈研究D、小群体研究E、从众行为研究5.在法约尔提出的14条管理原则中,目的性原则包括(ABCD)A、秩序B、人员的稳定C、首创精神D、人员的团结E、公平6.在法约尔提出的14条管理原则中,结构性原则包括(ABCD)A、劳动分工B、权力与责任C、统一领导D、集中和等级制度E、统一指挥1.在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结构中,官僚是就管理中不负责任、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而言的。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如果你具备管理技巧和能力,而不掌握管理理论,那么充其量你只是个技术员。

”—彼得·德鲁克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佚名知识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需要:●理解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了解法约尔的五项管理职能和14项管理原则●理解梅奥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了解现代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理解管理原理的内涵和具体内容技能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需要:●把握管理理论的核心意义,具备科学的管理理念●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实现管理思想为我所用●灵活运用管理原理,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本节导入铲出来的科学管理弗拉德里克〃泰勒是19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发明家和管理学家,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1898年,泰勒进入伯利恒钢铁公司服务,他工作的信条是:简化,再简化。

泰勒“简化,再简化”的代表作,莫过于“使用铲子的学问”。

1912年,泰勒在美国国会众议院的一个特别委员会陈述说:“在伯利恒钢铁公司,我发现每个工人都带自己的铲子去铲原料。

头等的铲料工一下可铲起3.5 镑煤屑,也可以一下子铲起38磅的矿石,那么,究竟以哪个为标准来衡量工人的工作效率呢?恐怕只有用科学管理的办法来确定了!为了有一个明确的计算工作效率的标准,我将设计一种标准铲。

”反对他的人说:“要是铲子的使用方法也成为科学,世上恐怕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使用科学的名义了!”泰勒反驳道:“使用铲子确实有学问,而且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能成为科学!”泰勒真的设计了一种“标准铲”。

第一次,他截短了铲柄后,虽然工人每次铲起矿石的重量比原来那个最好的铲料工少了4磅,但是每天总量却可以提高10吨;最好的那个工人原来每天铲起矿石的总量为25吨,现在达到了30吨。

《管理学》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管理学》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诱导工人,第三是训练和帮助工人”
铁锹实验
实验前:干不同的活拿同样的锹 铲不同的东西每锹重量不一样 实验后:铲不同比重的东西拿不同的锹
3、泰勒的主要观点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
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
亚当·斯密 1776年发表《国富论》:核心 - 市场与分工
“如果一名工人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 恐怕工作一天也难以制造出一枚针来。 如果希望他每天制造20枚针那就更不可 能了。如果把制针程序分为若干项目, 每一项就都变成一门特殊的工作了。一 个人担任抽线工作,另一个人专门拉直, 第三个人负责剪断,第四个人进行磨尖, 第五个人在另一头上打孔并磨角。这样 一来,10个工人,每天可以生产48,000枚 针,生产效率提高的幅度是相当惊人的。 但是,如果每个工人独立完成所有的制 针工作,这10个工人最快也不过每天制 作200枚针。 ”
价值。
2.2.2 亨利·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
1、一般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
法约尔(Henry Fayol, 1841-1925),法国人 1860年从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院毕业进入康塔
里·福尔香堡采矿冶金公司工作 31岁以后一直从事副总经理、总经理的工作 75岁时发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77岁退休,并创办管理研究所 其管理理论不但可用于工商企业,还可用于政
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 变革
4、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1)工作定额 (2)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3)标准化 (4)差别计件付酬制 (5)计划和执行相分离
5、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贡献者
(1)甘特图 又叫横道图、条状图。以亨利·甘特先生 的名字命名,甘特图用条形图表进度的标 志系统。 甘特图,即以图示的方式通过活动列表和 时间刻度形象地表示出任何特定项目的活 动顺序与持续时间。

管理学第2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

管理学第2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
8
2.1.2 亨利· 法约尔(Henry Fayol,1841—1925) ,法国人,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法约尔 出身于富裕家庭,1860年毕业于矿业学校,进入法 国一家矿业公司任职,1888年任该公司总经理, 直到1918年退休。30年的总经理生涯,使他得以 从最高层来探讨组织的管理问题。亨利· 法约尔是 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
控制——保证各项工作按既定计划进行。
12
(3)14 法约尔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归纳出简明的14 ①分工。他认为这不仅是经济学家研究有效地 使用劳动力的问题,而且也是在各种机构、团体、 ②职权与职责。他认为职权是发号施令的权力 和要求服从的威望。职权与职责是相互联系的,在 行使职权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有权无责 或有责无权都是组织上的缺陷。
3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泰勒认为,要制订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工作 量定额,即“合理的日工作量”。为此,他进行了 时间和动作研究。时间研究的方法是选择合适且技 术熟练的工人,把他们的每一项动作、每一道工序 所使用的时间记录下来,加上必要的休息时间和其 他延误时间,就得出完成该项工作所需要的总时间 ;动作研究就是研究工人干活时动作的合理性。 (2)必须为每项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所谓第一流的工人,泰勒认为:“每一种类型 的工人都能找到某些工作使他成为第一流的,除了 4 那些完全能做好这些工作而不愿做的人”。
5
(5 泰勒认为一位“全面”的工长应具备10种品质 :智能,教育,专门的或技术的知识,手脚灵活并 有力气,机智老练,有干劲,刚毅不屈,忠诚老实 ,判断力和一般常识,身体健康。泰勒认为要找到 一个具备上述3种品质的人并不太困难,找到一个 具备上述5种或6种品质的人就比较困难,而要找到 一个能具备七八种上述品质的人,那几乎是不可能 的 (6 泰勒认为应该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 法。所谓经验工作法是指每个工人用什么方法操作 ,使用什么工具等,都由他根据自己的或师傅等人 6 的经验来决定。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

2. 管理的十四项原则
法约尔非常重视管理职能和管理能力,提 出了“最频繁应用的管理诸原则”,即管理的十 四项原则。
2021/3/9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
• 分工:管理的第一要素是分工,使每个劳动 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事适合自己的工作,
其结果是“职能的专业化和权限的分散”。
1911年,他在早年实践以及后来的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 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阐述了后来被人们称为泰 勒制的主要内容。
为了纪念他对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贡献,人们在他的墓碑上 刻下2了021“/3科/9 学管理之父”几个第字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
主要著作
• 《支付计件工资的设想》:1895年在美国机 械工程师协会的年会上,根据米德维尔钢铁 公司的经验发表的,试图对解决管理问题和 效率问题提出新的观点。
2021/3/9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
二、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H.Fayol) 1841—1925,出身于法国
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1856年就读于里昂 公立中等学校,1858年就学于圣艾蒂安国立矿 业学院,1860年到高芒特里矿山公司工作, 1860年至1866年为矿井工程师,1866年至 1872年为煤矿经理,1872年至1888年为高芒 里特—福尔尚布里和伯利煤矿的经理,1888年 至1918年为高芒里特—福尔尚布里和德卡斯维 尔煤矿联合公司的经理和总经理。1918年退职 后保留了终身经理职务。被称为“现代经营管理
2021/3/9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
小结
• 1.开创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先河。
• 2.主张管理问题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和 解决,为后来管理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榜样。
• 3.对时间和动作的研究,使工人在不增加劳动 强度的情况下,能最轻松、最有效率的进行作 业的方法,至今仍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

02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进

02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进

❖ (1)工作定额
❖ (2)标准化
❖ (3)合理用人
❖ (4)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 (5)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离
❖ (6)“例外原则”
2022/7/24
6
(1)工作定额
❖ 要提高效率首先要解决“磨洋工”的问题。
❖ 泰勒提出要用科学的观测、分析方法对工人 劳动过程中的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劳动 和休息的时间,以及机器设备的安排和作业 环境的布置等进行分析,消除各种不合理的 因素,将最好的因素结合起来,从中归纳出 完成每项工作的标准时间,从而得出每个工 人每天必须完成的最低工作量。
❖ 具体做法:按照标准的操作方法对工人进行培训, 教会他们科学的工作方法,使工人的能力与工作相 配合,激励他们尽最大的努力来工作。
❖ 目的: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能力适合 某项工作且愿意从事该项工作的人。
2022/7/24
9
(4)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 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计件工资率(每一 件产品的工资)按完成定额的程度而浮动。 对那些用较短的时间完成工作、质量又高的 工人按较高的工资率付酬;对那些用时长、 质量差的工人按低工资率计算收入,以此来 激励工人努力工作。(举例)
2022/7/24
17
2、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以组织的整体利 益为研究对象,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 个方面:
❖ 企业的经营活动;
❖ 管理的要素;
❖ 14条管理原则;
❖ 管理者的素质。
2022/7/24
18
企业 (经营)
技术 活动
商业 活动
财务 活动
管理 活动
安全 活动
会计 活动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
13、主动性(首创精神):给人以发挥主动性 的机会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允许员工发起 和实施他们的计划,是提高组织内各级人员 工作热情的主要源泉。

[管理学]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

[管理学]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同学们应了解管理理论发展的基本过程,理解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管理丛林时期的各个代表理论和管理的基本原理,掌握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及当代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趣味阅读』求道有一个年轻人经过千山万水跋涉来到森林中的寺院,请求寺院里德高望重的住持收他为徒。

住持郑重地告诉他:“如果你真要拜我为师追求真道,你必须履行一些义务跟责任。

”“我必须履行哪些义务和责任呢?”年轻人急切地问。

“你必须每天从事扫地、煮饭、劈柴、打水、扛东西、洗菜……的工作。

”“我拜你为师是为了习艺正道,而不是来做琐碎的杂工、无聊的粗活的。

”年轻人一脸不悦地丢下这句话,就悻悻然离开了寺院。

管理启示:正道不是高不可攀或莫测高深的理论,它隐藏在日常的工作琐事及生活细节中;同样的,管理的道理,随处可得,只要认真去从事,用心去体验,工作过程中自可深刻体悟管理的奥妙及意义。

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经过产业革命后,科学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许多新发明开始出现,但是管理仍处于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经验和主观臆断盛行,缺乏科学的依据。

传统的经验管理越来越不适应管理实践的需要。

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改善管理的粗放和低水平,当时在美、法、德等国家都产生了科学管理运动,从而形成了各有特点的管理理论。

尽管这些管理理论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实质都是采用当时所掌握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手段对管理过程、职能和方法进行探讨和试验,奠定了古典管理理论的基础,形成了一些以科学方法为依据的原理和方法。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在工作中发现,许多工人往往表现出故意偷懒,磨洋工,工作效率很低;即使实行计件工资制,由于雇主在工人提高生产后就降低计件单价,也造成工人不愿多做工作,实行有组织的偷懒,生产效率仍难以进一步提高。

根据自己的经验,泰罗认为,谋求提高生产率,生产出较多的产品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关键在于要确定一个工作日的合理工作量。

第2章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第2章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决策理论学派
赫伯特·A·西蒙与詹姆士·G·马奇
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强调决策职能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应以 有限理性的人代替绝对理性的人,用“满意原则”代替“最优原则”;认为可以通过 决策最优的管理方法,使组织结果与目标相符,以提高结果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提高 效率的目的。
第二十六页,共54页。
第十四页,共54页。
第3节 管理理论发展的过渡时期
20世纪30、40年代是管理理论发展的过渡时期
人际关系学派诞生——霍桑实验(梅奥与罗特利斯伯格) 照明试验和电话继电器装配试验(1924年—1928年) 大规模访谈计划试验(1928年—1931年) 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1931年—1932年)
菲利普·科特勒:首先提出必须区分推销与营销,其营销哲学、营销 制定、营销环境、目标市场、营销战略、营销战术等一系列观点奠 定了他作为营销学大师的地位,被誉为“现代营销之父”。
第三十页,共54页。
第4节 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时期
权变理论学派 杰伊·洛希:超Y 理论 保罗·劳伦斯:组织设计权变理论
第二十四页,共54页。
第4节 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时期
经验主义学派
彼得·德鲁克
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事业理论、战略规划、管理沟通、创新、董事会、绩效 管理等。
另外他还是目标管理、团队合作、客户满意度、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扁平组织等 众多经典管理理念的原创者。
第二十五页,共54页。
第4节 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时期
指挥、协调、报告、预算七项职能。
第十八页,共54页。
第3节 管理理论发展的过渡时期
管理过程学派 詹姆斯·穆尼:组织效率研究、冲突理论 拉尔夫·戴维斯:归纳了计划、组织、控制三项“有机职能”;分

管理学原理第二章-管理理论发展

管理学原理第二章-管理理论发展
定在最高设计时速的50%─60%,原因有二: ❖ 节省燃料的消耗 ❖ 延长引擎的寿命 (最好的不一定是最优的)
三、学习型组织
1、组织学习的障碍 (1)局限思考 (2)归罪于外 (3)缺乏整体思考的主动性 (4)专注个别事件 (5)习惯 (6)从经验学习的错觉 (7)管理团体的迷惑
2、克服学习障碍——进行修炼 (1)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 (2)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 (3) 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 (4)团体学习(Team Learning) (5) 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
四、系统管理理论学派
1、代表人物 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代表作:《组织与管理》 2、理论要点 (1)把企业等各种组织作为一种开放系统来看待。 (2)企业是由各种子系统组成的整体。 ❖ 目标与价值子系统 ❖ 技术子系统 ❖ 社会心理子系统 ❖ 结构子系统 ❖ 管理子系统 (3)企业必须坚持系统观点
五、经验主义学派
二、管理创新
1、观念创新 (1)变革求发展 生物进化的思想不适合于企业管理 ❖ 是进化速度过慢 ❖ 是进化过程中没有人类智慧的作用 (2)追求适度利润 ❖ 消费者需求的日益个性化 ❖ 按需定产 ❖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2、组织创新 (1)企业组织设计由单纯满足工作需要转向满足人的需
要;由满足人的较低层次的需要转为较高层次的需要。 (2)围绕着组织运转的高效率和高度的灵活性,趋向于
问题的概念框架。
二、社会系统学派
1、代表人物 巴纳德 代表作:《经理的职能》 被称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2、社会系统学派的主要观点 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应该用社会学的观点来分

管理理论的发展课件

管理理论的发展课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10回
2. 1古典管理理论
4.差别计件制 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合理的薪酬。如果高效率没有高
工资,再好的方案也是白搭。为此,泰罗设计出一种效率工 资—差别计件工资制(DillerentialRate Piece Work),以解决科 学定额下的合理报酬问题。完整的实施差别计件工资制,包 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是通过时间研究和动作分析来制订 有科学依据的劳动定额或工作标准。二是实行“差别计件制” 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定额。即计件工资率随完成定 额的程度而上下浮动,例如,如果工人未完成定额,就按 80%工资率付酬;如果完成定额按100%工资率付酬;超额完成 定额的,则按1即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根据工作类 别来支付工资。它意味着同一岗位甚至同一级别的工人,都 将得到不同的工资。泰罗认为,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会大大 地提高工人的积极性,从而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12回
2. 1古典管理理论
6.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泰罗主张改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法,代之以科学的方法。即
每个工人采用什么操作方法、使用什么工具等,由过去的根 据个人经验来决定变为都根据试验和研究来决定。他认为应 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由专门的计划部门来从事调查 研究,为定额和操作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科学的定额和标 准化的操作方法及工具;拟定计划并发布指不和命令;比较“标 准”和“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地控制等工作。至于现场的工人, 则从事执行的职能,即按照计划部门制定的操作方法和指示, 使用规定的标准工具,从事实际的操作,不得自行改变。
上一页 下一页 返4回
2. 1古典管理理论
在米德维尔钢铁公司泰罗感到当时的企业管理当局不懂得用 科学方法进行管理,不懂得工作程序、劳动节奏和疲劳因素 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工人缺少训练,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 适用的工具。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劳动效率的提高。

第2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2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

•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 1、科学制定工作定额 • 首先进行工作时间和动作的基本研究 • 计算完成这些操作的标准时间,并以此制定“合理的日工 作量” • 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工作期间进行了搬运生铁块的试验
• • • • • • •
效率大大提高,日工资也有了增加 12.5吨→47、48吨,日工资1.15美元→1.85美元 2、工作标准化 采用标准化、工艺规程,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铁锹试验” 工作量:16吨→59吨,日工资:1.55美元→1.88美元, 用工人数:516人→140人
工业革命之前
天主教会 军 队 – 可按照教义和信徒的虔诚来组织 和管理它的财产 – 可通过严格的等级纪律和权力结 构管理大批的官兵 – 可依据法规和军队力量来实施其 统治 – 可通过亲情和家法实施管理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邢以 群
政府机构
没有 对管 理进 行系 统研 究的 迫切 需要


工业革命之后——开始系统研究
• 2、主要内容 • (1)企业有六种基本活动 • 技术性、商业性、财务性、会计性、安全性、管理 性活动 • (2)管理活动有五大职能 •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 • • • • • • • • • • •
(3)管理的十四项原则 分工 权力与责任 纪律 统一指挥 统一领导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合理的报酬 适当的集权和分权 跳板原则 秩序 公平
二、埃尔顿·梅奥(梅约,Elton Mayo)的人际关系论 1933年出版《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阐述了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P72
•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 物质、社会、心理都有影响,社会和心理因素对积极性 影响更大。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属于某一集体并受 这一集体影响的,人的追求也不单是物质金钱,还有友 情、安全和归属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管理学原理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1、科学管理理论
创始人:[美 泰勒(Frederick 创始人:[美]泰勒(Frederick W. Taylor) :[ ——“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之父” 泰勒的生平 代表作:1911年 科学管理原理》 代表作:1911年 《科学管理原理》 主要贡献: 主要贡献:用科学的方法提高生产效率 泰勒的观点 “泰勒制” 泰勒制”
查看
确立了管理学是一门科学; 确立了管理学是一门科学; 建立了一套有关管理理论 的原理、原则、 的原理、原则、方法等理 论; 建立了有关的组织理论。 建立了有关的组织理论。
17
管理学原理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案例学习
科学管理的实施与冲突
点击播放电影 摩登时代》 《摩登时代》片段
18
管理学原理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6
管理学原理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泰勒的主要观点
(1)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 ——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2)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 ——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 ——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 ——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 想上来一个彻底的改变
2
管理学原理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本章内容
一、古典管理理论 二、人际关系理论和行为科学 三、现代管理理论学派
3
管理学原理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古典管理理论
产生背景
生产技术的发展→ 生产技术的发展→管理职能与资本所有权的分离 →职业经理人的兴起
代表理论
Taylor): 1、泰勒(F. W. Taylor):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F. 法约尔(H. Fayol): 2、法约尔(H. Fayol):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M. 3、韦伯(M. Weber): 行政组织理论
二、人际关系理论和行为科学
1、人际关系论——行为科学的前身 人际关系论——行为科学的前身 —— 代表人: 梅奥(Elton 代表人: [美]梅奥(Elton Mayo) 梅奥的生平 产生背景: 产生背景:对人的社会需要的关心 重要过程: 霍桑试验” 重要过程:“霍桑试验”
“霍桑试验”的概况
点击 查看 点击 查看
20
管理学原理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霍桑试验
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1924年到1932年 以哈佛大学教授G.E.梅奥 1924年到1932年,以哈佛大学教授G.E.梅奥 年到1932 G.E. 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 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 为测定各种有关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而进 行的一系列试验,并由此产生了人际关系学说(人 行的一系列试验,并由此产生了人际关系学说( 群关系论) 群关系论)。
22
管理学原理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霍桑试验
试验的四个阶段: 试验的四个阶段来自 ①照明试验 ②继电器小组试验 ③大规模访谈 ④接线板小组试验
23
管理学原理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人际关系论的主要观点
7
管理学原理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泰勒制”的主要内容 泰勒制”
(1)劳动定额 (1)劳动定额 ——通过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制定“合理的日工作量” ——通过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制定“合理的日工作量” 通过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 (2)科学地培训“第一流” (2)科学地培训“第一流”工人 科学地培训 (3)标准化管理 (3)标准化管理
11
管理学原理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法约尔的主要理论
(1)将企业的经营活动作出了归纳。 (1)将企业的经营活动作出了归纳。 将企业的经营活动作出了归纳 (2)提出管理活动所需的五大职能。 (2)提出管理活动所需的五大职能。 提出管理活动所需的五大职能
经营活动及管理职能
点击 查看
(3)概括了十四条管理原则。 (3)概括了十四条管理原则。 概括了十四条管理原则
会计 安全
财务
④安全活动—设备的维护和人员的保护 安全活动— ⑤会计活动—货物盘点、成本统计和核 会计活动—货物盘点、 算 ⑥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 和控制
13
管理学原理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法约尔的十四条管理原则
1、劳动分工 2、权力与责任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报酬 8、集中化 9、等级链与跳板 10、秩序 10、 11、 11、公平 12、人员的稳定 12、 13、 13、首创精神 14、集体精神 14、
十四条管理原则
点击 查看
12
管理学原理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法约尔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类
①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与生 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
技术 管理
产技术
商业
②商业活动—采购、销售和交换 商业活动—采购、 ③财务活动—资金的筹措、运用和控制 财务活动—资金的筹措、
主管人 员的各 种活动
第二章 管理思想 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对管理学发展历程的回顾
管理学原理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当代管理理论的探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行为科学阶段(20世纪30年代—80年代)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 출처: 앤더슨 컨설팅 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19世纪末之前)
9
管理学原理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 [法]法约尔(H. Fayol)——“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法约尔(H. Fayol)—— 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法约尔的生平 代表作: 1916年《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代表作: 1916年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主要贡献:在管理的范畴、管理的组织理论、管理的原则 主要贡献:在管理的范畴、管理的组织理论、 方面提出了崭新的观点,奠定了现代主流管理学的基础。 方面提出了崭新的观点,奠定了现代主流管理学的基础。 法约尔的主要理论
点击 查看
15
管理学原理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劳动分工 权利体系 正规选择 规章制度 非人格化 职业导向
把各种工作分解成简单、常规化并且明确的任务,明 把各种工作分解成简单、常规化并且明确的任务, 确规定每个人的权力和责任。 确规定每个人的权力和责任。 各种公职或职位按权力等级排列, 各种公职或职位按权力等级排列,上一级指挥和控制 下一级 根据通过教育和训练所获得的技术资格,或通过正式 根据通过教育和训练所获得的技术资格, 考试来挑选组织中的所有成员 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以规范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 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以规范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以 确保统一性 组织的规章制度是组织中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 组织的规章制度是组织中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它不 受个人情感和个人背景的影响 组织中的管理者是专业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组织的 组织中的管理者是专业的公职人员, 所有者,他们领取固定的薪金,并在组织中谋求发展。 所有者,他们领取固定的薪金,并在组织中谋求发展。
人际关系论的产生
人际关系论主要观点
点击 查看
19
管理学原理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梅奥的生平
1880年 1880年 生于澳大利亚的阿德来得 1899年 1899年 获逻辑学和哲学的硕士学位 1911~1919年 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任逻辑学、 1911~1919年 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任逻辑学、论 理学、哲学课程教学。由讲师升任教授 理学、哲学课程教学。 1914~1918年 在业余时间, 1914~1918年 在业余时间,用心理治疗的方式治愈了 在一战中受到战争创伤而致聋的士兵的耳聋疾病 1922年 1922年 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参 与“效率工程师”小组活动 效率工程师” 1926年 工业研究副教授, 1926年 工业研究副教授,参加哈佛大学的教学工作 1929年 升任教授, 1929年 升任教授,无任期限制 1947年 1947年 退休
14
管理学原理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德]韦伯(M. Weber)——“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M. Weber)——“组织理论之父” 代表作: 1921年 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 代表作: 1921年 《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 主要贡献: 主要贡献: 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理想行政组织体系”
案例:UPS的标准化管理
点击 查看
——将操作方法、机器设备、 ——将操作方法、机器设备、时间安排等标准化 将操作方法 (4)刺激性工资制度 (4)刺激性工资制度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8
管理学原理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泰勒制”的主要内容 泰勒制”
(5)思想革命 (5)思想革命 ——科学管理是一次思想上的革命 ——科学管理是一次思想上的革命 (6)计划和执行分离 (6)计划和执行分离 ——设置专门的计划部门 ——设置专门的计划部门 (7)职能工长制 (7)职能工长制 ——将管理工作分配给若干个职能工长 ——将管理工作分配给若干个职能工长 (8)管理的例外原则 (8)管理的例外原则 ——高层管理者只处理重大的决策问题 ——高层管理者只处理重大的决策问题
21
管理学原理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