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2
【名师课件】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比较 2.2 高矮、长短的比较 (同课异构 2课件)
![【名师课件】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比较 2.2 高矮、长短的比较 (同课异构 2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5b7380453610661fd9f42d.png)
矮高
北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学以致用
2.哪根绳子最长?画“√”。
高矮、长短的比较
课件PPT
分析:缠绕的圈数多,绳子就长!
北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学以致用
2.哪根绳子最长?画“ √
北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高矮、长短的比较
课件PPT
学以致用
分析:应该选最
高矮、长短的比较
他们不在同一起点上进行比 较,对女孩来说不公平。
北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高矮、长短的比较
高 矮
女孩比男孩高。
北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例 谁长?谁短?
高矮、长短的比较
跳绳是弯的, 怎么比较?
北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高矮、长短的比较
先对齐。 拉直了,比较。
红绳长,绿绳短。
易错提醒
哪个人高?
高矮、长短的比较
课件PPT
女孩高 男孩高
北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学以致用
1.说一说,谁高?谁矮?
高矮、长短的比较
课件PPT
分析:比较个子高矮的时候要在同 一个起点下,这样才能比较!
北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学以致用
1.说一说,谁高?谁矮?
高矮、长短的比较
课件PPT
高矮 高矮
北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例 谁走的路长?
如何比较谁 走的路长?
高矮、长短的比较
小明 小刚 数走过的石板 边数来判断。
北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高矮、长短的比较
56
1
2
34
7 89
1 2 34
56
7
8
小明共走过9条石板边,小刚共走过8条石板边。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练习题(全套)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练习题(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412362a9580216fc710afd33.png)
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一、看图写数(9分)★★★★★★★★( ) ( ) ( )二、数数在内画○计数(18分)三、数一数,在横线上画出相应的“○”(5分)你家里有几口人?今年你几岁了?你这一小组有几个同学?你书包里有几本书?你喜欢上的课有几节?四、连一连(28分)1.2.(12分)五、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16分)○○○○○○○○○○○○○○○○六、小红今年上一年级,妈妈带她去买学习用品,应该买什么,请把它们圈起来好吗?(8分)七、数一数,在○里涂色(8分)○○○○○○○○○○○○○○○○○○○○○○○○○○○○○○○○○○○○○○○○八、这些食物该分给谁才合适呢?把它们用线连一连(8分)九、提高题(10分,不计入总分)1.画○,○比△多3个。
2. 画△, △比□少4个。
△△△△□□□□□□□□□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测试题(2)姓名得分一、比长短(10分)1.长□√,短□○。
2.最长□√,最短□○。
二、比高矮(15分)1.最高□√,最矮□○。
2.重的画“□√”轻的画“□○”。
三、比远近(10分)1.小蚂蚁回家,走哪条路最近,在□里画“√”。
2.在最长的后面的“□”里画“√”。
四、实践能力题(7分)把同样多的方糖放进下面的杯中,哪一杯水最甜,在()里打√。
() () ()五、多□√,少□○(6分)□□六、1.比一比,大□√,小□○(10分)□□2.比一比,厚的画□√,薄的画□○。
□□□七、比一比(12分)1.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2. 最快的画√,最慢的画△。
① ② ③ ④ □ □ □ □八、 和 哪个重?重□√,轻□○(8分)。
九、找几个同学,从高到矮排排队。
(6分)十、两个杯里的水一样多,放进大小不同的石块后,哪个杯子里的水会变得更高?在更高□√。
(6分)①□ ②□ (杯子一样大)① ② ③ ④ □ □十一、比一比,哪一种水果最重?在最重□√。
(10分)十二、益智题(10分,不计入总分)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一天中,大树是早晨的影子长,还是中午的影子长?早晨() 中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测试题(3)姓名得分一、把同类的物体圈出来(8分)二、请把一类的东西涂成同一种颜色(8分)三、把应放在书包里的东西圈出来(8分)四、圈出一个不同类的东西(12分)(1)(2)(3)五、看图说一说,图1和图2怎样分的(8分) 1. 2.六、把□涂上红色, 涂绿色,△涂黄色(8分)七、想一想,可以怎样分(10分)八、把下面物品的序号填在下面相应的圈里(10分)(7)(8)(9)(10)文具玩具服装鞋帽2.怎样放合适呢?(用线连一连8分)九、数一数、分一分,你能想出几种分类方法(10分)十、下面这些动物你认识吗?它们各有几只脚?会游泳的是哪几个号?请把动物编号写在相应的圈内。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三加与减(一)《一共有多少》练一练2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三加与减(一)《一共有多少》练一练2](https://img.taocdn.com/s3/m/6e666dd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b.png)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三加与减(一)《一共有多少》练一练21+4=52+3=5第1个盘子:1第2个盘子:3第3个盘子:5第4个盘子:7每次多2个1+3=43+2=51+4=52+3=55、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三加与减(一)《一共有多少》摆一摆,算一算。
1+3=42+2=44+1=53-2=13个小兔子,2个小兔子在拔萝卜,还剩1个小兔子。
地里的3个萝卜,被小兔子们拔了2个,还剩下1个萝卜。
8、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三加与减(一)《还剩下多少》画一画,算一算。
5-4=14-1=34-2=24-3=13-1=23-2=19、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1)看一看,把附页的图剪下来分一分。
(2)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1)看一看,把附页的图剪下来分一分。
(2)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①按颜色分:黄色、蓝色、绿色②按形状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10、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巩固应用》 10.(1)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1)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有3个小朋友在荡秋千,4个小朋友在玩滑梯,2个小朋友在玩跷跷板。
(2)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①一共有多少个朋友?②一共有9个小朋友,有5个男生,有多少人?11、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室》练一练 2.他们分别是谁?请写上名字 (1) 小文在小丽的左边。
(2)从右往左数,小明排第1,小红排第42.他们分别是谁?请写上名字(1) 小文在小丽的左边。
(2)从右往左数,小明排第1,小红排第4答案:(小红)(小文)(小丽)(小明)12、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 2.分房子。
把附页中的动物头像剪下,贴在右图中。
想一想,说一说。
(1) 谁住在最下面? (2)谁住在第2层?它在谁的上面?它的上面有谁?第3层呢? (3)谁住在最上面?2.分房子。
把附页中的动物头像剪下,贴在右图中。
想一想,说一说。
(1) 谁住在最下面?答案:在最下面。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练习二》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练习二》说课稿2](https://img.taocdn.com/s3/m/f18faf9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16.png)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练习二》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练习二》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加减法的运算,以及对数字的认知和排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对数字的敏感性和熟练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处于初步阶段。
他们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但对复杂的运算规则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加深,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对数字的认知和排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练习和合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对数字的认知和排列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解决复杂的加减法运算问题,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练习法、合作学习法等,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以及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目标。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教具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的动力。
2.讲解:教师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进行详细的讲解,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规则。
3.练习: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和加深对加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4.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
5.总结: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PDF高清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期末总复习 电子课本 课件 主题图 练习题 word直接打印版-094-104
![PDF高清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期末总复习 电子课本 课件 主题图 练习题 word直接打印版-094-104](https://img.taocdn.com/s3/m/fdadaa970975f46527d3e1b1.png)
9+3
7+7
9-5 19-9 7+5
4+0 14-2 5+5
6. 在○里填上“>”“<”或“=”。
15 12 6+3 9 11+2 13 9+8 16 18-8 18 6+9 13
7. 填一填。
1<
12 >
+ =9
- =8
8. 把得数是15的算式涂上颜色,你发现了什么?
10 + 10 15 + 5
个方法表示 12 12 吗?
3.
这两个 1 表示
的意思一样吗?
十位个位 和同伴说一说。
4. 你能在 2 分钟之内完成吗?看谁做得又对又好。
4+9 = 13+6 = 4+8 =
18-5 = 6+13 = 12+7 =
19-7 = 5+7 = 9-8=
12+3 = 0+13 = 17-10 =
5.
数学作业得了 7 颗☆, 语文作业得了 9 颗☆。
=
97
10. 涂一涂,填一填。
1+8 = 9-1 =
11.
一共有几只?
= 12.
一共有几只 ?
+= -=
一共 15 棵。
=
我的后面有 几只 ?
= 13. 想一想,算一算。
6+7 = 6+8 = 6+9 =
7+7 = 7+8 = 7+9 =
14. 画一画,填一填。 7+6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2
附页
103
101
问题银行
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把它 们记下来。你能解决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习题50页
![2014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习题50页](https://img.taocdn.com/s3/m/83c766aeb0717fd5360cdc4c.png)
2、
在
的
在
的
3、说一说,指一指。
面, 面。
的下面有
;
的上面有
;
的上、下、左、右各是什么?
4、摆一摆。 把 摆在课桌上,把 摆在 的上面,把
5、写一写。把 1 写在下一行,把 7 写在上一行。
摆在 的下面。
6、数一数。
图中上面一层有( )个
,
图中下面一层有( )个
,
一共有( )个 。
7、数一数,算一算。 图中最上层有
④号鸭前面有
只,后面有
只。
从前往后数⑨号鸭排在第 ;
⑤号鸭的后面,⑨号鸭的前面一共有 只鸭。
5、
图中④号车排在第 号车;④号车排在
6、
个;排在最前面的是
号车;排在最后面的是
号四前面,
号车的后面。
4 个好朋友排成一队去上操,可以怎样排呢?
(1)排在最前面的可以是①号小朋友,还可以是
号小朋友。
(2)排在最后面的可以是④号小朋友,还可以是
3-1 =
5-5 =
4-1 = 5+0 = 0+3 =
8、看算式,先划去○,再填数。
○○○○
○○○○○
○○○○
4-2 =
5-3 =
4-4 =
5-4 = 4-4 = 5-3 =
○○○○○ 5-5 =
9、看图编故事,列算式。 = =
10、请你猜一猜每个盒子里会有哪些算式的卡片。
猜数游戏
1、把合起来是 6 的两张点子图用线连起来。
9-△ = 5
△-7 = 2
7、猜一猜,画“√” 。
3+△ = 7 △+5 = 8
8、请你写出 3 个得数是 8 的算式。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练习二》精品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练习二》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908e42b8f67c1cfbd6b823.png)
《练习二》精品教案一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二(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
(教材第48~49页)教学目标1.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 在运算过程中提高口算速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数学综合素养。
重点难点重点:巩固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把10以内的加减法都学完了。
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疑问?学生可能回答:•我知道了在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画图形,可以摆小棒或花片。
•我知道了可以用算式记录我们分物体的过程。
•对于看图列式有什么窍门吗?•怎样才能算得又对又快呢?师:同学们既有收获,又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这很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知道学习,知道学习才会有进步。
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些问题,相信只要你好好学,就会有收获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收获和不足,为练习课层次的提升做准备。
让学生有点压力,努力学习,慢慢进步。
自主探究1. 看图列式。
(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第5题)(1)师:仔细观察第一幅图、第二幅图,有什么相同之处?生1:物体都是两堆的。
生2:有两堆物体的图问一共有多少,就用加法列式;如果知道总数了,问其中一堆的数量,就用减法列式,让总数减去知道的那一堆的数量就是要问的那一堆的数量。
师:总结得很好。
这样看来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看图列式的窍门了。
试试看,能做对吗?学生写好后,汇报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想法。
(2)师:仔细看看第三幅图,你发现了什么?生1:图中不是分成堆的物体。
生2:但是图中告诉我们总数是6人,能看见2人,问号表示问我们船里有几人。
这就是知道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师:对啊,知道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就是从总数里面去掉已知的部分,用减法计算。
快试试看。
新课标第一网点名让学生汇报结果。
(重点放在前面对此类问题有疑问的学生身上)(3)师:看第四幅图,谁能给大家讲讲,像这样的该怎么办呢?生1:跟物体分成两堆的一样,用加法算。
第二单元 5以内数加与减 整理与复习(课件)北师大版(2024)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5以内数加与减 整理与复习(课件)北师大版(2024)数学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21990d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1.png)
4-1=3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生活中还有这 样的故事吗?
我的问题
为什么3+0和3-0 的结果都是3?
问题银行
巩固与应用
1.【选自教材P38第1题】
145
原本有一只小羊, 又来了4只小羊
532
有5位小朋友, 走了3位小朋友
2.说一说。【选自教材P38第2题】
原来有3只小羊,来了2只小 羊,总共有几只小羊?
一个鱼缸里有3只小金鱼,另 一个鱼缸里有2只小金鱼,总 共有几只小金鱼?
2.说一说。【选自教材P38第2题】
原来有4只小黄鸭,走了2只, 还剩几只?
原来有4个圆,划掉两个, 还有几个?
3. 【选自教材P38第3题】
3
2
32 5 53 2
4.【选自教材P38第4题】
5-1= 4 3+1= 4 3+0= 3 2-0= 2 3+2= 5 4-1= 3
吃掉1个, 吃掉3个, 吃掉5个, 还剩几个? 还剩几个? 还剩几个?
9.猜一猜,每个盒子里可能还有哪些卡片?
【选自教材P39第9题】
0+11
…
…
3+1
5+0
2+2
4+1
…
…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2
整理与复习
北师版一年级上册
我的收获
5以内的加减法
1.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2.哪些算式的得数是0?哪些算式的得数是1?哪 些算式的得数是2?哪些算式的得数是3?哪些 算式的得数是4?哪些算式的得数是5?
填一填,说一说。
4 + 1=5
上下(同步练习) 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课时练 (北师大版,含答案)
![上下(同步练习) 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课时练 (北师大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d351f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3.png)
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5.2 上下【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小松鼠排在最()面,小狗排在最()面。
A.上,下B.下,上C.前,后D.后,前2.鸡蛋在西红柿的()面,面包在西红柿的()面。
A.上,上B.下,上C.上,下3.猜猜看玲玲、桐桐、宁宁家的阳台上都摆着花。
玲玲住在桐桐楼下,桐桐住在宁宁楼下。
桐桐家住在第()层。
A.1 B.2 C.3 D.4 E.5 F.64.的下面是()。
A.B.C.二、填空题5.左图中○在☆的( )面,△在的( )面。
6.圈一圈,涂一涂,填一填。
在的(上、下)面,在的(上、下)面。
7.(1)在的( )边;(2)在的( )面;(3)在的( )面;(4)在的( )面。
8.观察下面的小货架,填一填。
(1)在的( )面。
(2)的( )面是。
9.滑滑梯。
(1)( )和( )在滑梯的上面,( )和( )在滑梯的下面。
(2)( )正在下滑梯,( )正在上滑梯。
(3)青青在( )的后面,在( )的前面。
(4)欣欣在( )的后面,她的后面是( )。
【能力提升】三、作图题10.圈一圈。
在的(上下)面,在的(上下)面。
11.涂一涂,画一画.(1)把最上面的图形涂黑.(2)在从上面数第4个图形里画.(3)在最下面的图形里画.四、解答题12.猜cāi一yī猜cāi.欢欢把一块手表放在盒子里,但她忘了是哪个盒子,只记得是在①号盒子下面的盒子里,但不是②号盒子,也不是最下面的盒子.手表在几号盒子里?参考答案1.D【详解】结合图示可知:小动物们的头朝右,则从右数小狗排在最前面,小松鼠排在最后面。
故答案为:D2.C【详解】结合图示可知:鸡蛋在西红柿的上面,面包在西红柿的下面。
故答案为:C3.C【分析】根据上下关系的相对性.玲玲住在桐桐楼下,桐桐住在宁宁楼下.所以在她们三个中,桐桐住在中间,而摆花的楼中中间的是3楼。
【详解】根据上下关系的相对性,已知玲玲、桐桐、宁宁家的阳台上都摆着花.所以玲玲、桐桐、宁宁家只可能是2、3、5楼.而已知玲玲住在桐桐楼下,桐桐住在宁宁楼下,可推断宁宁住的最高,玲玲住的最矮.所以桐桐家住在3楼。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课时《还剩下多少》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课时《还剩下多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5a82e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4.png)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课时《还剩下多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还剩下多少》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课时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数数、计算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含义,能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于减法运算可能会感到陌生。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和简单的加法运算能力,这为学习减法打下了基础。
同时,学生对于图片和实物有较强的兴趣,因此可以通过图片和实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理解减法的含义,能够进行10以内的减法运算,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数数、计算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理解减法的含义,能够进行10以内的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会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运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实物、图片等。
2.学具准备:练习本、笔、小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实物,如苹果、香蕉等,引导学生数一数,然后拿走一些,再让学生数一数还剩下多少。
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
2.呈现(10分钟)出示课件,呈现一些图片,如小鸟、小鱼等,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然后提问:“如果从小鸟中拿走几只,还剩下多少只?”让学生进行计算,并回答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些小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数字和相应的图片。
学生需要根据图片的数量,计算出还剩下多少。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动物乐园》课时练习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动物乐园》课时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dc2415fdd3383c4ba4cd297.png)
1.6 动物乐园
1.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2.在苹果最多的树下面打“√”,在苹果最少的树下面打“×”。
()()()3.比一比(对的在( )里画“√”,错的画“×”。
)
4.根据下图中的个数,你能填出几种不同的答案。
☆☆☆☆☆☆□□□□□□□□
△△△△△△△△△☆☆☆☆☆☆
_______比_______多 _______比_______少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第2个打√。
3. (1)√(2)×(3)√(4)√
4.△,☆ 6<9 ☆,□ 8>6
学生励志寄语:
人生,就要闯出一条路来!为了事业,为了奋斗的人生,尽管失去许多,但有失必有得!而得到的往往会比失去的更重要,它是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只有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素质、修养达到足够的积淀时,才能真正做到不说张扬之语,不干张扬之事,不逞张扬之能,处于低谷不颓废,遇到困难不退缩,一帆风顺不得意,成绩面前不炫耀,永远保持着踏踏实实、平平常常、自自然然的生活态度和格调,以成熟、豁达、自重、睿智处世
做事,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3.2 一起来分类 课件 北师大版(2024)数学一年级上册(共18张PPT)
![3.2 一起来分类 课件 北师大版(2024)数学一年级上册(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f5fad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5.png)
第2课时 一起来分类
情景导入 仔细观察两幅图片,说一说可以怎样分类?
探究新知
把书本分成两类,说 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语文书和语文练习本都 是语文学科的,把它们 放在一起。
书分为一类,练 习本分为一类。
探究新知 分一分。
科目
用途
探究新知
把笔袋里的笔分成两类,说一说你 是怎么分的。
我按形状分,有 圆形、正方形和 三角形。
基础练习
把附页中的图剪下来,分一分。
请你动手试一试。
基础练习 按颜色分
基础练习
按形状分
基础练习 1.把同类的涂上相同的颜色。
餐具
玩具
水果
文具
基础练习 2.按要求分一分,说一说。
基础练习 3.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是怎么分类的。
拓展练习 分成两组。分一分,说一说。
男人 性别
年龄
女人 眼镜
拓展练习
儿童 性别
年龄
成人 眼镜
不戴眼镜
性别
年龄
戴眼镜 眼镜
把能在天上飞的动物圈出来。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
我把带橡皮的分为一类, 不带橡皮的分为一类。
铅笔一类, 彩笔一类。
探究新知
你有什么分类的好方 法,与同伴说一说。
分类标准有:蔬菜、水果、颜 色、形状、大小……
先想一想按什 么标准来分。
把同一类的 放在一起。
分类的标准不同,类的结 果一般也不相同。
基础练习
说一说,你打算怎么分?
我按颜色分,有黄 色、蓝色和绿色。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认识图形 强化练习(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认识图形 强化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6bd74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2.png)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认一认,圈一圈。
1.把圈出来。
2.把圈出来。
3.把圈出来。
二、认一认,连一连。
三、选一选。
1.下面这些图形中,是球的是()。
A. B. C.
2.如图是用大小一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数一数,共有()个小正方体。
A.4 B.5 C.6
3.接下去的图形是()。
A. B. C.
4.先摆一个长方体,再在长方体的左边摆一个正方体,在长方体的上面摆一个球。
应该是()。
A. B.
5.先摆一个长方体,再在长方体的右边摆一个正方体,最后把圆柱摆在长方体的上面。
应该是()。
A. B.
四、数一数,算一算。
1.有()个,有()个,有()个,有()个。
2.和共有()个。
=(个)
3.比多()个。
=(个)
参考答案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1.12③4⑤ 2.①2③4⑤
3.①2③4⑤
二、
三、1.B 2.B 3.C 4.B 5.A
四、1.3632 2.63+3=6 3.46-2=4。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5《《练习二》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5《《练习二》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07d15f4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69.png)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5《《练习二》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练习二》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单元“加减法”的练习部分。
本节课主要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加减法运算的性质和规律2.加减法运算的注意事项3.加减法运算的练习题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对一些运算性质和规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同时在计算过程中容易犯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加减法运算性质和规律的理解程度2.学生在计算加减法时的准确性3.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三. 教学目标1.理解加减法运算的性质和规律2.提高加减法运算的准确性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 教学重难点1.加减法运算的性质和规律2.提高加减法运算的准确性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加减法运算的性质和规律2.练习法: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加减法运算的准确性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加减法运算的性质和规律的讲解,以及练习题2.练习册:供学生练习使用3.教学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解题过程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加减法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加减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讲解加减法运算的性质和规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加减法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性质和规律的理解程度。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在操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巩固加减法运算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加减法运算的更深入的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减法运算的性质和规律,提醒学生注意在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综合实践记录我的一天第2课时《记录我的一天》PPT模版
![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综合实践记录我的一天第2课时《记录我的一天》PPT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11693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9.png)
课堂练习
1.根据时间补画时针或分针。
3时
1时
10时
5时
表示整时时,先要考虑分针指着12,再考虑 时针,几时时针就指着几。
课堂练习
2.找规律并在最后一个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时间 1时
规律
多2
3时 多2
5时 多2
?时 5+2=7
课堂练习 2.找规律并在最后一个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7时
1.根据已知的整时和半时,在钟面上画时针和分针时, 明确时针短而粗,分针细而长。
2.在钟面上表示整时时,先画分针,分针指向12;再画 时针,几时时针就指向几。
3.在钟面上表示半时时,先画分针,分针指向6;再画 时针,时针指向几和(几+1 )的中间。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从整体上认识钟表,知道钟表 可以用来记时。了解钟表的结构,知道钟面上的短针 叫时针、长针叫分针。 2.结合生活经验,会认读整时和半时,并能用整时和半 时描述一天的活动,培养量感、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3.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和尊重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二部分 PART 02
新知讲解
嘀嗒嘀嗒,时钟记录了我的一天。
11 12 1
10
2
9
3
8
4
7 65
11 12 1
10
2
9
3
8
4
7 65
记录我的一天
11 12 1
10
2
9
3
8
4
7 65
11 12 1
10
2
9
3
8
4
7 65
11 12 1
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二
一、填一填。
1、按规律填一填。
1()5()()
0 1 2()()()()7()()()
2、在8、4、7、1、2、
3、10中,把大于3的数写在下面。
在5、7、0、9、10、2、8、3中,把小于8的数写在下面。
3、从大到小排一排。
9 0 4 7 2
( )>( )>( )>( )>( )
从小到大排一排。
10 6 9 3 0
()<()<()<()<()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1 6=□□<1 □>1 □>7>□□=□1+□<5 □-5=10 □-3=9 □+3=3 □-3=3 □>□
三、比一比,填一填。
1、★★★★★★★★★★
2、◇◇◇◇◇◇◇◇◇
□□□□□□△△△△△△△
( )比( )多()个( )比( )少()个
□○□□○□
□-□=□□-□=□四、看图填一填
○○△□○△□△○
1.○有()个,△有()个,□有()个。
2.从左数第3个图形是(),第7个图形是()。
3.给从左数第5个图形涂色。
4.把从右数第3个图形圈起来。
(1)一共有( )把。
(2)从左数,涂色的是第( )把;从右数,涂色的是第( )把。
(3)把右边第4把圈起来。
五 看数画一画。
六、按照数的组成填空
8
8 9 9 2 □ 3 □ □ 6 5 □
□ □ □ □
2 6 4 4 8 1
3 6 9 9 8 8
8 □ 7 □ □ 4 6 □
七、我会归类,把下面的数字分别放入合适的位置。
1 3 7 9
2 6 4 5 8 10 0
大于5的数 小于5的数
八、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