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2011年度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模本)印发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度中央企业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度中央企业](https://img.taocdn.com/s3/m/44ade359caaedd3383c4d362.png)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度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模本)》的通知【法规类别】国有资产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国资厅发改革[2009]102号【发布部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日期】2009.11.24【实施日期】2009.11.2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度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模本)》的通知(国资厅发改革[2009]102号)各中央企业:自《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印发以来,中央企业积极响应,认真按照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两年来,各中央企业通过编制《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全面开展风险评估工作,梳理并优化各项业务和内部管理流程,查找关键风险点,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逐步完善各项制度,健全科学决策体系,提升企业集团层面和所属子企业的风险意识,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有效规避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为指导中央企业做好2010年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现将《2010年度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模本)》(随文附送电子版)印发给你们,供编制2010年年度报告时参考。
各中央企业在编制2010年年度报告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自愿向我委报送2010年年度报告,我委将在此基础上汇总编制中央企业2010年年度全面风险管理汇总分析报告,供委领导、委内各厅局、监事会及各中央企业负责人参考。
请拟报送的中央企业于2010年4月30日前将本企业2010年年度报告纸质版两份(附光盘两份)报送至我委企业改革局。
联系人:熊小彤李军电话:63193198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二○○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2010年度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模本)一、2009年度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回顾(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年度计划完成情况(请按附件1格式填写)。
(二)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年度报告评估出的重大、重要风险的管理情况(请按附件2格式填写)。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度《企业年度工作报告》填报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度《企业年度工作报告》填报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79ed22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5.png)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度《企业年度工作报告》填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10.21•【文号】国资发监督[2011]155号•【施行日期】2011.10.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正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度《企业年度工作报告》填报工作的通知(国资发监督〔2011〕155号)各中央企业:根据《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83号)和《关于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的若干意见》(国资发监督〔2006〕174号)的要求,各中央企业每年向监事会报送《企业年度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为做好2011年度《报告》填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和工作要求通知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填报工作责任(一)健全组织体系,企业法定代表人为《报告》填报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指定相关领导牵头,由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加强负责部门的综合协调力度,细化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
(二)完善工作制度,要认真总结《报告》填报工作经验,按照填报工作要求,细化工作流程,落实相关责任,认真组织做好《报告》的布置培训、编制审核、评价报送等工作。
(三)加强培训指导,要及时组织开展对子公司的布置培训工作,加强工作指导,督促子公司按时保质完成填报工作。
二、严格工作规范,按规定要求编制报告(一)各中央企业应全面总结2011年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情况,严格按照新修订的《2011年度〈企业年度工作报告〉格式文本及编制说明》,认真做好《报告》编制工作。
(二)《报告》填报范围包括集团公司、境内(外)二级单位、各级金融子公司以及所托管企业。
管理级次较长的企业,三级(含)以下重要子公司及重要非法人实体,应根据派驻本企业监事会的要求纳入填报企业范围。
(三)《报告》为企业分户报告和集团合并报告的统一格式,由正文和附件两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八部分,附件十一部分。
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 绩考核工作会议20111230
![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 绩考核工作会议20111230](https://img.taocdn.com/s3/m/75e4b65777232f60ddcca196.png)
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议时间:2011-12-30 文章来源:综合局12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分析形势,明确任务,部署2012年业绩考核工作。
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王勇作出重要批示,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黄淑和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国资委副秘书长阎晓峰出席会议。
王勇在批示中指出,业绩考核是国资监管的重要手段,在引导中央企业做强做优、科学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1年,中央企业业绩考核工作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紧紧围绕中央企业改革发展“一五三”总体思路,健全制度体系,创新考核方式,引导企业积极应对复杂经济形势的挑战和困难,全面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经营业绩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价值创造能力进一步增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实现中央企业“十二五”良好开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王勇要求,2012年中央企业业绩考核战线的全体同志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业绩考核体系,狠抓责任落实,深化价值管理,充分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全面推进做强做优、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全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为实现“十二五”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目标,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黄淑和指出,2011年,中央企业紧紧围绕“做强做优、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认真落实国资委关于业绩考核工作的各项部署,业绩考核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经济增加值考核取得新成效。
价值创造导向逐步强化,资产优化力度明显加大,投资决策重视价值创造,资本结构不断优化。
二是分类考核呈现新亮点。
更加突出行业差异特征,更加突出企业发展阶段,更加突出企业管理短板。
26127606_行业
![26127606_行业](https://img.taocdn.com/s3/m/0e3e3f6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1.png)
Frontier ·Information:李雪峰国资委全面核查国有资产:国务院国资委日前下发《关于印发2011年度中央部门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报表的通知》,要求各中央部门做好本年度其管理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资产统计以及企业国有资产营运情况分析工作。
《通知》要求,各级填报企业应当以2011年12月31日会计决算结果为基本依据,认真组织编制统计报表,以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年度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国有资产运营情况。
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特别是要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置。
郭树清建议养老金入市:郭树清15日在第九届《财经》年会上建议,养老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可学习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股市获取收益。
郭树清表示,全国有2万亿元的养老保险金余额分散在各省,此外,住房公积金累计缴存3.9万亿元,扣除贷款后余额还有2.1万亿元。
如果这些资金组织起来,设立一个专门的投资机构或者委托一个机构,投资资本市场,对全体居民都大有好处。
FDI 两年来首现负增长:最新出炉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中国实际利用外资(FDI )出现28个月以来的首度负增长。
制造业利用外资骤降是拉低当月FDI 的主要原因,商务部预计,全年FDI 仍将保持增长。
截至11月,我国制造业FDI 已连续三个月负增长。
分行业看,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首超制造业;而服务业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前11个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87.68亿美元,同比增长18.54%。
■电力:11月用电量同比增9.91%国家能源局12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8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1%。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认真做好2011年中央企业负责人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认真做好2011年中央企业负责人](https://img.taocdn.com/s3/m/3bbe09330740be1e650e9af5.png)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认真做好2011年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国资发综合[2011]6号【发布部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日期】2011.01.16【实施日期】2011.01.1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认真做好2011年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发综合[2011]6号)各中央企业: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央企业经济增加值考核深入推进和全员业绩考核不断深化之年。
为深入贯彻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和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完善、深化、创新”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业绩考核体系,不断改进和创新考核方式,引导中央企业全面提升整体素质和发展质量,实现科学发展,现就做好2011年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明确业绩考核工作的主要任务2011年及“十二五”时期业绩考核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明确业绩考核主攻方向,完善业绩考核相关政策,引导中央企业夯实发展基础,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实现科学发展。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业绩考核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五个重点:一是引导企业提高结构调整、资源整合、并购重组和经营管理质量,提升价值管理水平。
二是引导企业加强能源保障、完成军品任务、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着力完成国家重点战略任务,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
三是引导企业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夯实发展基础。
对有政策依据、企业自身有能力解决的,要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予以解决。
四是引导企业着力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并尽快实现产业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五是引导企业着力加强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落实责任,严防重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环保责任事故的发生,实现企业安全发展和绿色发展。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度中央企业财务决算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度中央企业财务决算](https://img.taocdn.com/s3/m/2f189fd06294dd88d1d26b03.png)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度中央企业财务决算管理及报表编制工作的通知【法规类别】行政事业财务管理财务监督检查【发文字号】国资发评价[2011]173号【发布部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日期】2011.11.10【实施日期】2011.11.1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度中央企业财务决算管理及报表编制工作的通知(国资发评价〔2011〕173号)各中央企业:为做好中央企业2011年度财务决算管理与报表编制工作,真实反映中央企业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促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根据《中央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办法》(国资委令第5号)及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我们研究制定了《2011年度企业财务决算报表》及编制说明,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和工作要求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决算管理,充分发挥决算作用财务决算报告是企业年度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对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的阶段性检验。
加强财务决算管理既是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防范经营风险、提升管理水平的内在需要,也是出资人履行职责、加强监管、评价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的重要手段。
各中央企业要高度重视财务决算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财务决算的作用,将财务决算与测试内控有效性、梳理工作流程、堵塞管理漏洞等管理工作相结合,促进企业进一步夯实各项基础管理;要与预算执行考核、综合绩效评价、职工薪酬分配、成本费用控制等监管工作相结合,为相关责任指标清算奠定基础;要与评估经营风险、揭示经营短板、提出对策建议相结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促进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实现“做强做优”。
各中央企业要在总结以往财务决算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运行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工作体系,加强工作组织、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确保财务决算工作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对财务决算反映的问题和各类审计及检查工作指出的问题,要积极协调整改,整改落实进展情况要随财务决算向国资委报告。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度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编制报送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度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编制报送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22c2a3d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10.png)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度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编制报送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01.31•【文号】国资发分配[2011]9号•【施行日期】2011.01.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预算、决算正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度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编制报送工作的通知(国资发分配[2011]9号)有关中央企业: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做好2011年度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编制报送工作,根据《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资发分配[2010]72号),我们制定了2011年度试点企业行业工资增长调控线、《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报表》及编制说明,现印发给你们,并就做好2011年度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编制报送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稳妥做好企业收入分配调控工作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总体略好于去年,但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并将其列入“十二五”规划建议,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审时度势,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收入分配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央企业转变方式、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一年,各中央企业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精神,认清形势,立足全局,着眼长远,把落实中央关于收入分配工作的宏观调控要求与发挥企业收入分配自主权结合起来,把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与推进收入分配市场化改革方向结合起来,把深化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改革与推动企业完善内部分配制度结合起来,不断促进企业实现科学发展。
二、认真做好2011年度工资总额预算管理相关工作2011年度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编制报送工作,原则上继续按照《关于做好2010年度试点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编制报送工作的通知》(国资发分配[2010]24号)执行。
国资委要求央企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工作
![国资委要求央企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4c78f250be23482fb4da4caf.png)
[ ] 丁俊武 , 7 韩玉启 , 郑称德.公理设 计与 T I R Z的 比较研究 及 其集成模 型[ ] J .中国工程科 学 , 0 6 8( ) 7 —7 . 据矛 盾矩 阵 推荐 的发 明原 理 :、 1分割 ; 、 2
责任编辑
傅冬 梅
国资委要求央企加强全面风 险管理 工作
国资委 日前下发通 知 , 要求 中央企业 把握 形势 , 强 加 领导 , 把全面风 险管 理 工作 摆在 日常经 营管 理 的重 要 位
[ ] Tm N kgw . RZ Ter o I et e r l o i 2 o aaa a T I : ho vn v o e Sl n y fn i P b m v g— U dr ad g n t d c o [ ] B lt u u d ne t i dI r u t n t J . u e n f l r a s n n a no i I lioC te n
Nau a c e c n Os k a i ie st ,1 9 No 3 3 t r lS i n e i a a G kn n Un v riy 9 8, . 7: 1
—
比较两种方案 , 前者可靠性较高 , 改造结构简 单, 成本 较低 , 于维 修 ; 者 结构 较为 复杂 , 易 后 适应 性有限。直观比较两种设计的信息量 , 前者较少 , 确定 采用 前 者设 计 。
m n, 0 5 4 ( ): et 2 0 ,1 1 3—1. 3
基础上针对破拱采用外加辅助措施 。通过对料仓
外 加周 期性 的 、 自反应 式 的场 , 出现结 拱时通 或 在 过 外加作 用 破拱 。比如人 工破 拱 , 振动 破拱 , 风力 破 拱等 , 采用 周期 性 电磁振 动破 拱方 案 。 拟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https://img.taocdn.com/s3/m/63e5a04dde80d4d8d05a4f01.png)
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国资发改革[2006]108号颁布日期:20060606 实施日期:20060606 颁布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风险管理初始信息第三章风险评估第四章风险管理策略第五章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第六章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第七章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第八章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第九章风险管理文化第十章附则各中央企业: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为了指导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稳步发展,我们制定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企业实际执行。
企业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及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我委。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二○○六年六月六日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以下简称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投资回报,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中央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贯彻执行本指引。
中央企业中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负责督导本指引的实施;国有控股企业由国资委和国资委提名的董事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按照法定程序负责督导本指引的实施。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企业风险,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
企业风险一般可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也可以能否为企业带来盈利等机会为标志,将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只有带来损失一种可能性)和机会风险(带来损失和盈利的可能性并存)。
第四条本指引所称全面风险管理,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2012年度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写写帮整理)
![2012年度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写写帮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835732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7.png)
2012年度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写写帮整理)第一篇:2012年度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写写帮整理)2012年度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模本)一、2011年度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回顾(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计划完成情况。
简要说明本企业2011年度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计划执行情况,以及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议对年度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成效的评价。
(二)企业重大风险管理情况。
逐一简要说明2011年度本企业重大风险的管理情况。
如有重大风险事件发生,请就至少1件已有调查结论的事件,说明产生原因、发生后的影响、解决方案及今后避免再次发生的应对措施。
(三)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监督检查情况。
对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以及对风险管理有效性进行检验,并根据变化情况和存在的缺陷及时加以改进的有关情况。
(四)内部控制系统建设情况。
简要说明本企业及所属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建设有关情况(上市公司情况可以经披露的内控合规报告代替)。
(五)风险管理信息化有关情况。
简要说明本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覆盖范围、主要功能、重大风险监控、与企业现有管理信息系统对接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六)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其他有关情况。
1.本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情况(包括企业内部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惩防体系建设对接等情况)。
2.本企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情况(包括董事会及履行风险管理职责的专门委员会、经理办公会议及下设风险管理专门议事机构设立、成员、职能及履职情况)。
3.本企业开展风险管理评价或考核有关工作情况。
二、2012年度企业风险评估情况(一)结合2012年度本企业经营目标,简要描述本企业2012年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并就其对经营目标的影响进行总体研判和简要分析。
(二)企业开展2012年度风险评估的范围、方式及参与人员等有关情况。
(三)按照企业风险分类,列示企业2012年度风险评估的结果,以及经评估确定的重大风险(以附件形式列示企业在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发生后对企业目标的影响程度时,所采用的评估标准)。
国务院国资委2011年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国务院国资委2011年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0038de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4a.png)
国务院国资委2011年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3•【文号】•【施行日期】2012.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证券正文国务院国资委2011年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2012年3月)2011年,国务院国资委高度重视国资监管信息公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围绕国资监管和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中心工作,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政府网站、国资委公告等形式,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国资监管制度和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国资监管信息公开,充分发挥国资监管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
一、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一)完善信息公开流程,健全委内厅局联动机制。
《条例》实施以来,国务院国资委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信息公开实施办法》为依据,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措施,不断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
针对工作中遇到问题,对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的工作流程进行了梳理和进一步改善。
在主动公开方面,明确和改进了内部流程和各部门工作分工,使得国资监管信息更加及时、准确地公开;在依申请公开方面,在借鉴有关部委经验的基础上,重新梳理了依申请公开的工作流程,规范了答复程序,明确和改进了相关承办厅局的沟通协同机制,使依申请公开答复工作更加规范和严谨。
(二)搭建国资监管信息公开沟通交流平台。
为进一步做好国资监管信息公开工作,国务院国资委举办了国资监管信息公开培训研讨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信息公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培训研讨班交流了各地国资监管信息公开工作的做法和经验,研究探讨了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对做好新形势下国资监管信息公开工作形成了共识,为各地开展信息公开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工作参考。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https://img.taocdn.com/s3/m/825932bcf121dd36a32d8284.png)
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各中央企业: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为了指导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稳步发展,我们制定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企业实际执行。
企业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及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我委。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二○○六年六月六日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以下简称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投资回报,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中央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贯彻执行本指引。
中央企业中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负责督导本指引的实施;国有控股企业由国资委和国资委提名的董事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按照法定程序负责督导本指引的实施。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企业风险,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
企业风险一般可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也可以能否为企业带来盈利等机会为标志,将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只有带来损失一种可能性)和机会风险(带来损失和盈利的可能性并存)。
第四条本指引所称全面风险管理,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第五条本指引所称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包括以下主要工作:(一)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二)进行风险评估;(三)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四)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五)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国资委出台《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及相关附件
![国资委出台《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及相关附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b0fb545acfa1c7ab00cc2f.png)
国资委出台《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6年06月22日来源:国资委网站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风险管理,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关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应当加强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的要求,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指引》对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原则、基本流程、组织体系、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监督与改进、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指引》的贯彻落实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将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如何辨识、评估、监测、控制风险,已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
在一些发达国家,风险管理的理念、技术、方法和手段,已经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投融资决策、财务报告管理、内部审计体系建设等,涵盖了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安排,到各项业务运作流程和操作等各个层面,形成了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而在我国,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环节。
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工作薄弱,是企业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的重要原因。
《指引》借鉴了发达国家有关企业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国外先进的大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的通行做法,以及国内有关内控机制建设方面的规定,对于中央企业建立健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促进企业稳步发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护投资者利益,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指引》指出,全面风险管理,是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度市国资委管理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通知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度市国资委管理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7280999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c.png)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度市国资委管理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04.20•【字号】沪国资委评价[2011]159号•【施行日期】2011.04.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正文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度市国资委管理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通知(沪国资委评价[2011]159号)各委管企业:为加强市国资委委管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委于2010年启动了财务风险预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1年是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建设的关键年,财务风险预警工作推进具有时间紧、任务重、探索性强的特点。
为做好相关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2011年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目标和任务2011年,财务风险预警工作将继续按照市国资委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有序推进。
年度工作目标是要基本完成市国资委层面及企业集团层面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展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工作成效,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具体工作任务包括:1、在完善生存类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发展类财务风险预警工作。
2、在完善集团层面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子公司层面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全覆盖。
3、进一步提升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水平。
二、2011年财务风险预警工作内容和措施财务风险预警工作仍是市国资委2011年度重点工作之一。
年内,财务风险预警工作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开展:1、针对去年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运行中企业反映的情况和问题,以及当前经济环境变化的需要,进一步完善生存类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和区间,以提高财务风险预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研究以提升企业价值为核心的发展类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从防止发展冲动和避免消极经营两个监督角度出发,制定发展类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核心指标和预警区间,并指导出资企业在统一框架下研究发展类扩展指标。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做好2011年中央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做好2011年中央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af63c0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c.png)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做好2011年中央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03.03•【文号】国资厅发[2011]12号•【施行日期】2011.03.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做好2011年中央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的通知(国资厅发[2011]12号)各中央企业:根据推进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部际联席会议)的总体安排,按照商务部有关知识产权工作的要求,为做好2011年中央企业正版化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努力推进正版化,全面实现正版化工作目标2011年推进中央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目标是:力争六月底前中央企业三级以上企业全面实现软件正版化,年底前四级企业软件正版化率超过50%。
各中央企业要做好工作安排,全面实现正版化工作目标。
国资委将按照部际联席会议的要求,会同版权局在今年下半年对中央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包括正版化率、软件采购、经费保障、软件资产管理以及正版化组织工作等情况进行检查。
各中央企业要开展自查自纠并认真进行整改,做好检查准备工作。
二、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正版软件集中采购工作2011年,国资委将在完成操作系统、防病毒软件、设计工具软件集中谈判的基础上,组织开展管理软件、数据库和中间件等软件的集中谈判,同时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正版软件集中采购的组织协调与后期服务工作。
各中央企业应配合做好软件需求调查的填报,积极参与软件集中采购工作,并按国资委要求选派本企业的专家参与集中采购谈判。
三、开展中央企业软件资产管理试点工作根据版权局开展软件资产管理试点工作的要求,中央企业首批推荐参加试点的10家企业(名单见附件)要根据软件资产管理试点工作的安排认真组织开展试点工作。
未参与试点的中央企业可参照版权局软件资产管理试点模式,结合自身的实际与特点,积极探索建立软件资产管理制度,建立软件正版化的长效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印发《2011年度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模本)》的通知
各中央企业:
为进一步指导中央企业做好2011年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现将《2011年度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模本)》印发给你们,供编制2011年度报告时参考。
各中央企业可在深入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自愿向我委报送年度报告,我委将在此基础上编制汇总分析报告,供委领导、委内各厅局、监事会及各中央企业负责人参考。
拟报送年度报告的中央企业请于2011年4月30日前将年度报告纸质版两份(电子版)报送我委企业改革局。
联系人:国资委企业改革局王健
电话:63193250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
二○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附件:2011年度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模本)
2011年度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模本)
一、2010年度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回顾
(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情况。
主要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年度计划完成情况、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议对年度工作的评价以及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等方面进行简要说明。
(不超过1500字)(二)企业重大风险管理情况。
逐一简要说明2010年度重大风险的管理情况。
如有重大风险事件发生,请简要说明产生原因、发生后的影响、解决方案及今后的应对措施。
二、2011年度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有关情况
(一)2011年企业风险管理工作计划。
1.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议对本企业2011年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
2.企业2011年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计划。
(二)风险评估情况。
1. 请简要说明企业为开展2011年度风险评估,尤其是结合当前经济形势,进一步在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等方面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建立风险事件库的有关情况。
2.企业开展2011年度风险评估的范围、方式及参与人
员等情况。
3.以附件形式说明企业在分析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发生后对经营目标的影响程度时,所采用的评估标准。
4.按照企业风险分类,列示企业2011年度风险评估的结果(企业风险分类示例见附件),以及经评估确定的重大风险。
5.企业对重大风险及其关键成因进行量化分析的情况(包括建立分析、预测模型等)。
6.按照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事件发生后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影响程度两个维度,将企业2011年度的重大风险绘制成风险坐标图。
(三)重大风险管理情况。
1.重大风险描述。
根据企业2011年度风险评估的结果,从风险类别、产生原因、风险事件发生后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等方面,逐一对重大风险进行简要描述。
2.重大风险管理策略和解决方案。
(1)风险管理策略。
包括企业对每一项重大风险的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及据此确定的风险预警指标等。
(2)风险解决方案。
包括风险事件发生前、中、后拟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等。
3.企业2011年度重大风险同2010年度相比的变动情
况及原因。
(四)健全内部控制系统情况。
本企业健全内部控制系统的有关情况,主要围绕企业流程、制度的梳理和优化,针对重大风险所制定的全流程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简要说明。
(五)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情况。
简要说明本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覆盖范围、主要功能、监控的重大风险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情况。
(六)简要说明企业对执行重大风险管理策略和解决方案的监督改进机制。
三、有关意见和建议
(一)需要国资委协调解决的有关重大风险问题。
(二)对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