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方测证”法探讨CCl_4慢性肝损伤中医病机的实验研究
药学 柴胡疏肝散对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药学 柴胡疏肝散对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5572c5bf12d2af90242e6fa.png)
NO.论文题目:柴胡疏肝散对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二目录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2)研究论文 (3)引言 (3)材料与方法 (4)结果 (7)讨论 (8)结论 (9)参考文献 (10)附图 (11)综述 (12)致谢 (17)个人简历 (18)柴胡疏肝散对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摘要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CSGS)对四氯化碳(CCl4)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给药组,采用四氯化碳建立损伤模型,给药组采用柴胡疏肝散(CSGS)进行给药干预,计算肝脏指数并观察肝组织HE染色结果。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四氯化碳组的肝组织HE染色切片的病理变化说明模型制作成功。
与四氯化碳组比较,给药组的肝组织染色切片表明给药组小鼠肝损伤情况减轻。
结论:柴胡疏肝散对四氯化碳所致的急性肝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柴胡疏肝散STUDY ON THE PROTEEFFECT OF CHAIHU SHU GAN SAN ON ACUTE LIVER INJURY INDUCED BY CARBONTETRACHLORIDEyAbstractObjective: Study of Chaihu Shu Gan San(CSGS) on acute liver injury induced by carbon tetrachloride(CCl4).Methods:The mice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normol,model,and drug groups. By giving carbon tetrachloride causes acute liver injury model in mice,the drug group was pretrated by CSGS. After the mice were sacrificed,the hepatic indices were caclulated,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of liver tissue slices stained by HE staining were observ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Results:Compared to normol group,th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of liver tissue slices stained by HE staining of the carbon tetrachloride group have showed the model was made successfully. Conclusion:Chaihu Shu Gan San act on a cute liver injury induced by carbon tetrachloride have preventive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obvious damage.Key words: Carbon tetrachloride; Acute liver injury:Chaihu Shu Gan San柴胡疏肝散对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引言柴胡疏肝散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方剂之一,始载于《景岳全书》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肝气郁滞证【1】。
慢性肝病中医证治的研究
![慢性肝病中医证治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42fdd730b1c59eef8c7b417.png)
慢性肝炎在 我国的发病率较高 , 尤其是在年轻人中表现的更为 明显 , 慢性肝
炎中最普遍的类型就是乙型病毒性肝炎 , 它是引发肝硬化与原发性肝癌的罪魁祸 首。 目前 已经成为 国际上公共卫生组织最为重视的一个话题。 虽然世界上许多国
家投入 了大量精 力进 行临床研究 , 并有了一定的成果 , 但是在治疗上仍然不尽如 人意 。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 ,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肝病 的研究 中有着丰富 的经验 , 采 用中医学辨证的方法 , 以整体观念为基 础 , 在治疗慢性肝病方面疗效显著 。 下面 对于慢性肝炎治疗过程 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2慢性肝炎 的发病机理
等等 。慢性肝病共有 4 6种证型 ,相关专家将各种表现类型的病例总结出 2 1 2 1
隔 日一剂。 以后多次复查肝功正常 ,病情无反 复,一直正常工作 。患者病情迁
延一年余 , 心情郁闷 , 肝气郁结 , 脾失健运 ,湿热内生,湿热熏蒸肝胆,胆汁不
循常道 ,溢于脉外而发黄疽 ,黄疽明显 ,但 自觉症状并不太严重 。A L T达到高
尿稍黄 , 肝功正常 , 肝胆脾彩超 , 肝脏大小形态正常 , 回声不均质 , 胆囊 壁毛糙 ,
脾稍厚。 上方去泽泻 ,加旱莲草 l o g 2 0 剂 ,带药回老家安徽过春节 ,水煎服 ,
中医 的辨证分型是 以病 因以及临床表现为基础 , 因为慢性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 发病机理还未达成统一 , 所 以还没有一个 同意 的标准来进行辨证分型。 但是在临 床研究 中发现 , 常见的病症主要包括肝气郁结、肝肾阴虚、脾气衰弱 、 肝血瘀滞
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肝病具有较强的疗效,对于 肝病的治疗 方面 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慢性肝病 ;中医治疗 ;湿热滞留;辩证施 治
慢性肝病患者中医辨证论治的实践
![慢性肝病患者中医辨证论治的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3b98d4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c.png)
慢性肝病患者中医辨证论治的实践慢性肝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包括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
中医在治疗慢性肝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通过辨证论治,能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慢性肝病的发生与发展与人体的正气不足、邪气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多种因素有关。
正气不足主要表现为肝、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邪气侵袭则包括湿热、疫毒、瘀血等。
情志失调如长期的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
饮食不节,如过食肥甘厚味、饮酒过度等,会损伤脾胃,导致痰湿内生,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
在慢性肝病的辨证论治中,常见的证型有肝郁气滞证、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等。
肝郁气滞证的患者,常常表现为胁肋胀痛,疼痛走窜不定,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不舒,善太息,嗳气频作,舌苔薄白,脉弦。
治疗应以疏肝理气为主,常用方剂如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物包括柴胡、白芍、枳壳、川芎、香附、陈皮等。
肝胆湿热证的患者,常见胁肋胀痛,口苦口黏,恶心呕吐,身目发黄,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疗应以清热利湿为主,常用方剂如龙胆泻肝汤加减。
药物有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等。
肝郁脾虚证的患者,多有胁肋胀痛,情志抑郁,腹胀便溏,神疲乏力,舌苔白腻,脉弦缓。
治疗需疏肝健脾,代表方剂为逍遥散加减,用药有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等。
肝肾阴虚证的患者,通常表现为胁肋隐痛,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多梦,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为滋补肝肾,常用方剂为一贯煎加减,药物有生地、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川楝子等。
脾肾阳虚证的患者,常有胁肋隐痛,形寒肢冷,面色晄白,腹胀纳少,大便溏薄,腰膝酸软,下肢浮肿,舌淡胖有齿痕,脉沉迟无力。
治疗应温补脾肾,方剂可选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加减,药物包括附子、干姜、人参、白术、茯苓、泽泻等。
山芝麻酸甲酯对CCl_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的影响_卢春远
![山芝麻酸甲酯对CCl_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的影响_卢春远](https://img.taocdn.com/s3/m/5c0825dcbb4cf7ec4afed051.png)
肝病是我国最常见疾病之一,在全世界的发病 率也呈逐年增加趋势。肝损伤是各种肝脏疾病的病 变结果,可表现为脂肪变、嗜酸性变、炎症、坏死、肝 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等。当肝细胞( 包括肝实 质细胞和肝非实质细胞) 受到各种有害因子如病 毒、缺氧、乙醇、药物及免疫等因素刺激时可以直接 损伤,也可通过产生一系列的介质,进一步导致肝细 胞发生坏死、炎症细胞浸润以及纤维化等病理改变, 最终形成各种肝脏疾病[1]。因此,探求减轻肝损伤 的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 23 卷第 7 期 2017 年 4 月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Vol. 23,No. 7 Apr. ,2017
山芝麻酸甲酯对 CCl4 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 作用及其机制的影响
卢春远1 ,林兴1 ,黄权芳2 ,韦锦斌1*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otectiv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methyl helicterate isolated from Helicteres Radix on chronic liver injury induced by carbon tetrachloride ( CCl4 ) in rats. Method: Th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including normal control group,model group,silymarin positive control group ( 50 mg·kg - 1 ) ,and high and low-dose methyl helicterate ( 200,50 mg·kg - 1 ) groups. Except for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all of the other groups were intragastrically administrated with 20% CCl4 for 8 weeks,twice a week. Meanwhile,the animals in the positive control group and methyl helicterate-treated groups were given silymarin
2.2 双虎清肝颗粒对CCL4造成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作用
![2.2 双虎清肝颗粒对CCL4造成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c2f4d5e3b3567ec102d8a6d.png)
2.2 双虎清肝颗粒对CCL4造成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作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李彩熙高志平刘玉琦等摘要:由四氯化碳剂诱发大鼠慢性肝损伤的模型,观察双虎清肝颗粒的作用。
其结果显示,该药可减轻肝实质损伤,减少肝指数的升高(P<0.05),减轻肝细胞的浊肿程度(P <0.05-0.01),防止肝脂肪变性的发生(P<0.05)。
关键词:双虎清肝颗粒CCL4 慢性肝损伤(一)材料和方法:1.实验动物Wistar种大白鼠,由本院动物房提供。
体重174±42克,雌雄各半。
2.实验药物:同2.13.动物分组及剂量健康Wistar种大白鼠60只,随机分6组,每组10只,分别为(1)正常对照组、(2)CCL4模型组、(3)双虎清肝颗粒大剂量组(5克/公斤体重)、(4)双虎清肝颗粒中剂量组(2.5克/公斤体重)、(5)双虎清肝颗粒小剂量组(1.2克/公斤体重)、(6)乙肝清热解毒冲剂解毒对照组(2.5克/公斤体重)4.实验方法动物分组编号后,给药组及模型组首次每只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0.1ml/100g,以后每隔三天皮下注射四氯化碳油剂(40%花生油溶液)0.3ml/100g,并给大鼠饲以特殊饲料(玉米面79.5%,猪油20%,胆固醇0.5%)。
给药组以1ml/100g体重的体积每日灌胃给药一次,共给药8周。
于末次给药后禁食24小时,剪头处死大鼠。
取肝称重计算肝指数,以香草醛比色法测肝总脂含量。
肝指数=肝重/体重×100%实验结果(见表5、6、7、8)表5 双虎清肝颗粒对慢性肝损伤大鼠肝指数的影响:n=10组别剂量(g/kg)肝指数X±SD正常对照组 3.30±0.70※※CCL4模型组 4.64±0.42乙肝清热解毒冲剂组1.25 4.28±0.49双虎清肝颗粒组5※2.5※1.25※4.17±0.464.17±0.403.91±0.59表6 双虎清肝颗粒对慢性肝损伤大鼠肝总脂含量的影响(n=10)组别剂量肝指数(mg/g)X±SD正常以对照组※24.40±3.90CCL4模型组49.67±51.71阳性对照药组 2.5 36.68±10.00双虎清肝颗粒组 52.51.25 28.05±3.30 31.80±4.70 34.20±11.90表7 双虎清肝颗粒对慢性肝损伤肝细胞浊肿的影响组别剂量动物数病理分级0 + ++ +++U值正常对照组 6 6 0 0 0 3.5 CCL4模型组 6 0 0 1 5阳性对照组 2.5※ 6 0 2 2 2 2.165※ 6 1 2.67 双虎清肝颗粒组 2.5※ 6 0 2 3 2 2.161.25※ 6 0 3 0 3.25注:※与CCL4模型组比较P<0.05※※与CCL4模型组比较P<0.01(三)结论1.对肝实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中药引起肝损害的调查分析
![中药引起肝损害的调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72e39ebe23482fb5da4c6b.png)
中药引起肝损害的调查分析以往认为,中药(包括草药及中成药)为天然药品,与化学合成药物相比,安全无毒。
但是随着中医药事业和中西医结合的进展,国外对中药疗法的广泛应用, 中药不良反应报道的日益增多,以及我国对中药毒理学的深入研究发现:中药也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及药物性肝炎。
为了更深刻地了解中药引起肝损害的特点,我们对近年来中药引起肝损害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本文病例来源于1983〜1998年国杂志上公开发表的病例报告共 55篇,去掉重复报告的病例共318例;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1992〜1998年收到的病例报告共108例,和地坛医院1983〜1998年收治的病例共107例。
三者去掉重复报告的病例后总共427例。
通过对中药引起肝损害病例的发生情况、原发病的分布情况、引起肝损害的常见药物及各类药物引起肝损害的临床特点的调查,分析中药引起肝损害的发病机制,并找到较好的防治方法。
2•结果2.1中药引起肝损害发生的年代分布427例患者中1983〜1988年6年间报告的病例为30例,1989〜1994年5年报告病例72例,1994〜1998年5年报告病例325例。
可以看出,近5年来中药引起的肝损害骤然上升。
地坛医院 1983〜1998年共收治药物性肝炎328例,其中中药引起的肝炎107例,占32.6 %。
2.2引起肝损害的中药与原发病之间的关系本组病例中,有原发疾病记载的共344例。
这些患者的原发病的分类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治疗骨关节病、肾脏疾病、皮肤科疾病的中药最易引起肝损害。
表12.3引起肝损害的常见中药的分布:本组患者因中药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分布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引起肝损害的单味中药以雷公藤和黄药子最为常见,中成药中以壮骨关节丸最常见,其次是疳积散与复方青黛丸。
表2引起肝损害的中药分布2.4中药引起肝损害的潜伏期的分析:根据中药引起肝损害的潜伏期长短,我们将这些病例分为短潜伏期(1〜10d)和长潜伏期(10d以上)两种类型。
扶正化瘀方抗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扶正化瘀方抗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155961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2.png)
扶正化瘀方抗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楼建国;胡义杨;徐列明;刘平;刘成【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1997()S1【摘要】给大鼠皮下注射 CCl_4造成肝细胞急性损伤,通过造模后24h、48h、72h3个时相的生化、病理学观察,探讨由中药虫草菌丝、桃仁、丹参等组成的扶正化瘀方抗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机理。
结果:扶正化瘀方在各个时相均有降酶效果,提高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LT)呈负相关,降低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产生,提高肝组织 Ca^(2+)-ATP 酶活性。
病理学观察:扶正化瘀方组肝细胞变性、坏死轻,核分裂活跃,再生细胞多见,枯否氏细胞增生、肥大明显。
提示:抑制脂质过氧化,维持细胞内 Ca^(2+)稳态是扶正化瘀方抗CCl_4^+急性肝损伤的主要作用机理。
【总页数】4页(P142-144)【关键词】急性肝损伤;脂质过氧化;四氯化碳;扶正化瘀方【作者】楼建国;胡义杨;徐列明;刘平;刘成【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中医医院内科;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肝病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031【相关文献】1.扶正化瘀319方抗四氯化碳慢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J], 楼建国;胡义扬2.四氯化碳蒸熏法致肝细胞急性损伤时的功能变化及扶正化瘀方?… [J], 季光;刘平3.扶正化瘀方对实验性急性肝损伤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J], 周滔;闫秀川;陈倩;陶艳艳;刘成海4.中药抗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损伤作用研究进展 [J], 刘利平;陶旭锋;韩旭;许丽娜5.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抗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J], 汤新慧;高静;陈瑾;徐力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诊断法在肝病中的实践经验
![中医诊断法在肝病中的实践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7935582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4.png)
提高患者依从性
中医治疗肝病需要患者长期坚持服药和调整生活习惯,因 此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依 从性和治疗效果。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加强中医传承和创新
在传承中医经典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和发展中医诊断法,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医 肝病诊疗体系。
推动国际化发展
中医诊断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 色,可以积极推动其国际化发展 ,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中医在 肝病领域的价值。
本次实践经验总结与反思
诊断准确性有待提高
在实践中,中医诊断法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 医生的经验、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诊 断和辨证的准确性。
加强与现代医学沟通
不足
中医诊断法缺乏客观量化的指标和标准化的操作规范,容易受到医生主观经验和技能水平的影响。此外,中医诊 断法对某些肝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尚待进一步验证和评估。
04
肝病案例分析
案例一:肝郁气滞型肝病
症状表现
诊断依据
治疗原则
胁肋胀痛,胸闷不舒,情绪抑 郁,善太息,或急躁易怒,纳 呆腹胀,便溏不爽,肠鸣矢气 ,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舌 苔白或腻,脉弦。
03
促进中西医在肝病诊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诊疗水 平。
汇报范围
中医诊断法的基本原理和 方法。
中医诊断法在肝病中的实 践效果及案例分析。
中医诊断法在肝病中的具 体应用。
中医诊断法在肝病中的优 势与不足。
中医诊断法概述
02
望诊
01
观察面色
肝病患者面色多晦暗,或出现黄疸,为肝胆湿热或肝郁 脾虚之象。
报告4慢性乙型肝炎中医临床研究的几个问题
![报告4慢性乙型肝炎中医临床研究的几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6c3b33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12.png)
7. 关于明确病毒性肝炎 中医药研究总体目标
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生存质量, 延缓病情进展, 预防病情复发, 改善整体预后。
8.关于明确病毒性肝炎研究思路与方法
临床研究 总结证治规律,创立新的治法, 筛选有效方药,认知疗效特点。
实验研究
阐明疗效机制,认知作用途径, 印证临床结论,进行科学评价, 为规范用药提供药理学依据。
方 长期疗效与近期疗效相结合 法 证候疗效与客观指标相结合
治疗作用与善后作用相结合
制定适当疗程 明确用药剂量 规定调方标准 制定停药指征
六. 建立慢性乙型肝炎新的理论体系
① 关于明确病毒性肝炎的中医病因学归属 我们认为以“杂气”作为病因较准确,因其作为 致病因子具备:物质性、致病性、传染性、潜 伏性和致病的特异性。
3 .明确中医药的作用目标
① 关于主导治疗作用 ② 关于辅助治疗作用 ③ 关于善后治疗作用
4. 明确中医药的疗效定位
① 减轻和消除症状体征(有肯定疗效) ② 减轻肝组织炎症(有一定疗效) ③ 阻抑肝维化发展(有一定疗效) ④ 调节免疫功能(有一定疗效) ⑤ 调节脂质代谢(有一定疗效)
5. 明确中医药的疗效目标
一 般
② 促进机体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
性 ③ 改变肝细胞膜机能降低膜通透性;
作 用
④ 促进肝细胞内蛋白质肝糖原合成
机
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
制
⑤ 增强肝脏解毒功能。
分子生物学机制:
① 减少致炎和凋亡相关介质的产生; ② 对白介素的调节是中医药抗肝损
伤的主要机制; ③ 抑制介导细胞凋亡的膜蛋白Fas
七. 开展证型标准化研究
1. 科学划定证候学范围 2. 科学制定证型标准 3. 突出中医证候要素 4. 合理纳入客观指标
中药对肝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药对肝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7865d8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8.png)
中药对肝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一、引言:在当今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肝脏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与寿命的重要因素。
肝脏,作为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承担着解毒、合成蛋白质、储存能量等多重功能。
随着环境污染加剧、不良生活习惯普遍以及药物滥用等问题的出现,肝脏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给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保肝护肝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中药在保护肝脏方面的作用机制及其实验研究成果。
一、理论基础:中药护肝的科学依据1.1 中医理论视角下的肝脏养护在中医学中,肝脏被视为“将军之官”,主疏泄,调畅气机,负责管理全身气血的运行和情志活动。
中医认为,肝脏喜条达而恶抑郁,一旦肝气郁结,则易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中医治疗肝病注重调和肝气,疏肝解郁。
中药通过其独特的四气五味、归经理论,能够针对性地调节肝脏功能,达到养肝护肝的目的。
1.2 现代药理学对中药护肝成分的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药理学技术为揭示中药护肝机制提供了有力工具。
研究表明,多种中药中含有的活性成分如黄酮类、苷类、多糖类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等多种药理作用,能够有效保护肝脏细胞免受损伤。
例如,枸杞多糖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减轻肝损伤;丹参酮ⅡA则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发挥保肝作用。
这些研究成果为中药护肝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二、核心观点一:中药抗氧化作用与肝脏保护2.1 氧化应激与肝脏损伤的关系氧化应激是指机体在遭受各种有害刺激时,产生过量活性氧自由基(ROS),导致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失衡的状态。
肝脏作为代谢中心,容易受到氧化应激的攻击,进而引发脂质过氧化、蛋白质变性及DNA损伤等一系列反应,最终导致肝细胞凋亡或坏死。
因此,减轻氧化应激是保护肝脏的重要策略之一。
2.2 中药抗氧化成分及其作用机制中药中蕴含丰富的抗氧化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E、硒及多种植物化学物质,它们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增强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从而减轻氧化应激对肝脏的损害。
药理实验方法学
![药理实验方法学](https://img.taocdn.com/s3/m/7746e65f76eeaeaad0f33042.png)
一个理想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应该符合以下 条件:
①与人类肝纤维化疾病的基本病变特征相似; ②病变有一定发展过程,即明显分期,以及病程发展存 在一个可逆与不可逆的阶段性演进过程; ③形成率高,死亡率低,重复性好; ④造模方法简便易行和动物易获得,经济实用。
中医症候动物模型:
中医学研究认为肝纤维化多是湿热、疫毒、痰瘀、饮 食失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当、正虚所致,对肝纤维化的 主要病理认识多数建立在“血瘀”基本病机之上,认为血 瘀是其主要病机,治疗也以疏肝化瘀通络贯穿始终。
血吸虫法: 用血吸虫尾蚴来制备肝纤维化
模型。实验第6周可见肝脏中心静脉的变形坏死, 门脉区网状蛋白聚集并伸入到肝小叶,并最终形 成肝纤维化。此种模型可用于血吸虫病性肝硬 化的药物治疗研究,但不适宜用于其他人类肝纤 维化的研究。
显微镜下放大40倍的血吸虫尾蚴:
营养法(高脂饮食法):给大鼠含有胆固醇的高脂饲料 后,一定时间就可诱发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 化和脂肪肝。
目前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可模仿人肝 硬化发生过程,是研究肝硬化发病机制和 药物疗效的重要方法。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原因所致肝损 伤的创伤愈合反应,表现为肝内结缔组织 增生与沉积,是慢性肝病重要的病理特征, 也是进一步向肝硬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体外模型上,肝星状细胞(HSC)在肝纤 维化发病中的作用得到深入探讨。HSC梯度离 心分离和体外培养研究的建立与推广应用始于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研究肝脏基质的产生和作 用(如硬度、收缩性、组成、比较生物学等) 提供了有力工具,并证实HSC具有产生胶原等 细胞外基质的能力,在肝损伤和纤维化发病中 起重要作用。
在肝脏疾病中,利用不可预知的多种应激随机组合方 法,建立中医肝郁证大鼠模型。
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研究方法探讨
![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研究方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ab7803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e.png)
•专题约稿•doi:10.3969/j.issn.1005-0264.2021.03.002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研究方法探讨陈博武高月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科(上海,201203)摘要中草药相关肝损伤(HILI)是指由中药、天然药物及其相关制剂引发的肝损伤,近年来HILI的发生越来越受到关注。
虽然目前已有一些研究阐述了HILI的流行病学规律,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开展HILI临床研究十分重要。
以药物性肝损伤(DILI)为研究对象,在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中,基于整合证据链的HILI诊断流程,筛选出符合疑似诊断、临床诊断、确定诊断的HILI患者,明确HILI的发生率、临床类型、可疑中药相关因素、致病特征等;同时以服用10种常用中药/中成药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观察其致HILI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从而指导中医药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肝损伤的发生,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256.4文献标志码ADiscussion on clinical research methods of herb induced liver injuryCHEN Bo-wu,GAO Yue-qiu.1.Department of Hepatology,Shuguang Hospital,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201203),China.Abstract:Herb induced liver injury(HILI)refers to liver injury caus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tural medicines,and their related preparations,which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Although studies have described the epidemiology of HILI,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so it is significant to conduct clinical studies on HILL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evidence chain,HILI patients including suspected diagnosis,clinical diagnosis,and proven diagnosis are selected from DILI patients in the retrospective and prospective studies to determine the incidence rate,clinical type,suspected factors,and pathogenic characteristics of HILL At the same time,retrospective and prospective studies are conducted to observe the incidence and related factors of HILI among patients who take ten kinds of herbs or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n common use.Thus,it can provide guidance on the rational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linical practice,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liver injury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Key Words:herb induced liver injury;clinical research中草药相关肝损伤(HIU)是指由中药、天然药物及其相关制剂引发的肝损伤。
一种治疗慢性肝损伤的中药组合物
![一种治疗慢性肝损伤的中药组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955a6cc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c.png)
一种治疗慢性肝损伤的中药组合物杨念;徐华明;胡文文;苗玉芳【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治疗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中药组合物的作用,为研究中药组合物治疗慢性肝病分子的机制及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ICR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为(A),模型组为(B),中药组合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为(C、D、E),阳性药组为(F).A组腹腔注射橄榄油,B、C、D、E、F各组腹腔注射CCL4和橄榄油的混合溶液,每周2次,连续11周.治疗时A 组、B组给予0 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C、D、E组给予不同浓度的中药组合物和0.5%CMC的混悬荆,F组给予甘利欣和0.5%CMC的混合液.治疗后采用赖氏法检测小鼠外周血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 C、D、E组外周血中ALT、AST与B组相比其含量明显下降;C、D、E组肝脏病理变化与B组相比得到显著改善;结论中药组合物能降低小鼠慢性肝损伤外周血中ALT、AST的含量,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中药组合物对小鼠慢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7(015)023【总页数】3页(P148-150)【关键词】中药组合物;ALT;AST;病理学【作者】杨念;徐华明;胡文文;苗玉芳【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剂一科,郑州 450008;河南中医药大学科技处,郑州 450046;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剂一科,郑州 450008;河南中医药大学科技处,郑州 450046【正文语种】中文肝硬化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慢性肝损害的一类晚期肝纤维化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进一步发展到失代偿期会出现肝脾功能亢进、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甚至癌变,危及患者生命,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反复或长期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1],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
中药对肝脏的损害及相关指标的分析
![中药对肝脏的损害及相关指标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f463da52ea551811a687bb.png)
中药对肝脏的损害及相关指标的分析发表时间:2012-12-07T14:02:04.7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3期供稿作者:熊晓滨1 姜绍伟2 [导读] 检索有关文献资料中中药肝毒性的报告及其与中药药性、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
熊晓滨1 姜绍伟2(1烟台荣昌制药有限公司 264006;2黑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150076)【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3-0073-02【摘要】检索有关文献资料中中药肝毒性的报告及其与中药药性、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
中药药性及其有效成分与肝毒性有一定相关性。
肝毒性主要集中在寒、热类,苦、辛类,归肝、脾、肾经类和有效成分中碱、甙类药物方面。
配伍、炮制可降低药物肝毒性。
掌握中药致肝毒性损伤的途径、靶点,对临床早期诊断与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药肝毒性四气五味归经有效成分肝脏既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也是药物毒性反应的主要靶器官。
重视和正视中药的肝损害,探讨中药的肝毒性,对深入开展中药肝损害研究及防治,保证用药安全、减少和杜绝药源性肝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1 引起肝损害的常用中药中草药所致的肝损伤没有特异性,其临床表现与常见肝病相似,停药后,多数肝脏损害可逆转。
据文献报道[1],引起肝损害的常用中药有:黄药子、雷公藤、苍耳子、麻黄、何首乌、苦楝子、川楝子、苍术、金不换、番泻叶、槲寄生等。
2 引起肝损害的中成药中成药引起肝毒性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纳差、黄疸、皮肤瘙痒、肝区疼痛、肝肿大[2]。
中医主要辨证分型为湿热壅盛、蕴蒸肝胆;湿热内蕴、肝脾失调两型。
实验室检查以肝细胞损害为主,但不乏以ALP和谷氨酰转移酶(γ2GT)明显升高的胆汁淤积型肝炎。
复方制剂引起的肝损害以壮骨关节丸报道居多, 其次是治疗皮肤病的克银丸、消银丸、消银片、消癣宁等,其他常见中药复方[3]如小柴胡汤、复方青黛丸、华陀再造丸、大活络丸、追风透骨丸、天麻丸、润肤丸、脑安、益脑宁、脑力衰、消石丹、复方咳喘散、化淤丸、松刚益肝丸、昆明山海棠、消渴丸、消石丹、天麻丸、首乌片、消咳喘、安络丸、华陀再造丸、大活络丸、牛黄解毒片等多有报道。
保肝汤对小鼠四氯化碳致慢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保肝汤对小鼠四氯化碳致慢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3cc960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c.png)
保肝汤对小鼠四氯化碳致慢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李谚语;刘丽;范颖;李军;张英利;卢健【期刊名称】《天津中医药》【年(卷),期】2018(35)12【摘要】[目的]研究保肝汤对四氯化碳(CCl4)致慢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将8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护肝片组、保肝汤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14只。
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分别在实验第1、3、10、16、22、25、28天腹腔注射0.5%CCl4;于造模后第10天开始灌胃,其中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护肝片及保肝汤高、中、低剂量组给予灌胃药液。
第30天灌胃2 h后称质量、处死,并收集各组肝组织及血清标本,检测指标含量,计算肝脏指数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丙氨酶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酶氨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明显升高(P<0.05)。
模型组肝组织病理学,可见多处大片肝细胞脂肪变性,并见多处灶状坏死;与模型组比较,保肝汤高、中、低剂量组ALT、AST降低,AST/ALT升高(P<0.05),保肝汤中、低剂量组MDA降低(P<0.05);保肝汤各剂量组明显改善肝组织及形态结构。
[结论]保肝汤能够减轻CCl4对肝细胞的损伤程度,以保肝汤中剂量组作用最优;作用机制与抑制肝损伤后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总页数】4页(P935-938)【关键词】保肝汤;小鼠;四氯化碳;化学性肝损失;保护作用【作者】李谚语;刘丽;范颖;李军;张英利;卢健【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相关文献】1.养肝利胆颗粒与维生素C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J], 舒文环2.藏药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对四氯化碳(CCl4)致化学性肝损伤小鼠保护作用 [J], 赵兴冉;章雷;李佳川;顾健3.冬虫夏草及人工虫草丝菌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J], 杨夕霞;陈小红;陈方军;胡蓉;曹庄;陈晓宇4.保肝护脾液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J], 王小莺;胡国良;张彩英;何新;章和文5.神农保肝液对四氯化碳和扑热息痛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J], 谢梅林;朱路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康对实验性慢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摘要)
![肝康对实验性慢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摘要)](https://img.taocdn.com/s3/m/a7bc4fc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f.png)
肝康对实验性慢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摘要)
张均倡;王岭;罗上武;万金志;张云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年(卷),期】1998(000)0S1
【摘要】目的:探讨叶下珠复方肝康对实验性慢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
方法:用CCl<sub>4</sub>建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于第5周根据血清ALT活力高低分层随机分为5组:CCl<sub>4</sub>模型组、乙肝宁组、肝康3个剂量组(9、6、3g/kg),第10周取血标本查ALT、AST、总蛋
【总页数】1页(P409-409)
【作者】张均倡;王岭;罗上武;万金志;张云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珠海市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珠海市中医院珠海 519015;珠海 519015;珠海 519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愈肝片对实验性大鼠急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刘立昌;张磊
2.肝康对实验性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张均倡
3.东方肝康浸膏对动物急慢性肝损伤和脂肪肝的治疗作用 [J], 闵暘;叶汉章;翟晨刚
4.珠子肝泰对实验性慢性肝损伤的影响 [J], 张颖;刘晓丽
5.滋肝补肾慢肝3号方治疗实验性慢性肝损伤的研究 [J], 韩康玲;冯文璋;谷济生;张俊富;王子云;王培生;王乃谦;张志尧;张凤生;冯鹤鸣;苏长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 ,使肝细胞发生凋亡 或坏死 ,坏死 的细胞碎片吸 引炎症细 胞浸润 。这些 炎性细胞释放各种细胞 因子 ( T 邓 1 D 如 G 、P GF 等 )使肝血窦 内的储脂细胞肝星状 细胞 ( C)增殖活化 ,分 HS
泌大量 的胶原纤维 ,细胞外基质 ( C )的合成 大于降解 ,形 EM 成肝纤维化 。【本研究采用经典的 C 1肝纤维化模型 ,一般全 ] C
s lc i n o l o i u a in q , i c e i g h a n o rs i g y n a d t er l ft er p e e tt e f r s rp i n g i s ee t f o d cr lt , i q , l a n e ta d n u ih n i n o eo e r s n ai so e ci t sa an t o b c o r h h v p o CC1 a 4rt
22肝 组织 丙二醛 ( A) . MD 、超 氧化物歧化酶 ( O S D)结果
结果显示模 型组及各 中药组与空 白组相 比 S OD显著降低、 MD 显著升高 ;各 中药组 中以茵陈蒿汤组效果最好,其次是 A
一
正常结构的改变 ,肝 脏微循环 的瘀血 ,肝细胞 的缺血缺氧等亦 成为促进肝 纤维化进展 的重要 因素 ,作用 于以上任何一个环节 都可能具有 减轻 肝纤维化 的作用[。 目前还未发现有能够应用 3 】 于肝纤 维化全过程 的抗肝纤维化方剂与药物 ,提醒我们 中医辨
moe fie boi cue yc o i l e uy ite r wek eoeie ih s rm A T AS dl e su O MD dl vr rs asd nc i rn r,n s 8 es fr vr r oi s u L , Ta v ri e D, A ol f i s b h r v i j f t h i b l cr se n i ts S
大 鼠随机分 为七组 ,每组 1 0只:① 空白对 照组 ;②血府 逐瘀汤组 ;③茵陈蒿汤组;④一 贯煎组 :⑤黄芪汤组:⑥柴 胡
疏肝 散组 ;⑦模型组 。 1 . 4肝纤维化慢性肝损伤模型制作方法
2 结
果
实验过程 中,模型组、血府逐瘀汤组大 鼠各死亡 2只 ,黄 芪汤组死亡 1 ,其余各组大 鼠无死亡 。 只
1 . 6样 品的采集和处理检测方法 实验开始 8周后处死大 鼠并采集样 品。大 鼠用 2 %戊 巴比
1 材料与方法
1 . 1实验动物 S D清 洁级雄性 大 鼠 7 ,体重 2 0 4 g O只 2  ̄2 0 ,由湖南中医 药大学实验动物 中心提供。
1 药 物 与试 剂 . 2
妥钠 以 2 /g体重剂量腹腔注射麻醉后 ,仰卧位 固定 ,打开 ml k 腹腔,经下腔静脉采血,所采血液 4C静置 3 ,3 0 rm 离 " h后 0 0p
心 3 mi,分离血清 ,按照试剂盒 的要求 比色法检测血清 门冬 0 n
所有 中药按照 原方 比例 和制法 由湖南 中医药大 学第一 附 属医 院药剂科一次性制备干燥 后冷藏 。C 1分析纯 :淮南化学 C 试剂 总厂 生产 ,批号:0 0 0 。f冬氨酸氨基转 移酶( T 试 834 - j AS )
15给 药方 法 .
作用 的代表方剂对抗 C 1 C 对肝纤维化模型大 鼠造成的慢性肝
损伤 ,现报道如下 。
各组在 实验开 始第一天 开始每 只大 鼠经体表 面积换 算后 分别按正常人体剂量的 4倍给予相应中药煎 剂灌 胃,空 白对照 组和模型组大 鼠给与相同体积 的蒸馏水灌 胃。
证在抗肝纤维化 治疗 中仍是值得重视的。 肝纤维化 、肝硬化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其临床表现通 常
贯煎组与柴 胡疏肝散组 ,一贯煎组与柴胡疏肝散组 比较无差
异;血府 逐瘀 汤与黄芪汤组与模型组相 比无差异 。见表 2 。
表 2 肝 组织 MDA、S OD结果
被 认为属于 中医 “ 黄疸 ” 胁痛 ” 积聚 ” 癌瘕”以及 “ 、“ 、“ 、“ 鼓 胀 ”的范畴 ,进入肝硬化阶段后治疗上多从瘀 血入手 ,具有活 血化瘀作用 的鳖 甲煎 丸被认为是有效的治疗方剂 。对于肝硬 化 形 成 以前 的中医病机 由于症 状的不 明显或多样化 在认识上 分 歧较大 。本研 究显示 的茵 陈蒿汤、一贯煎 以及柴胡疏肝散的有 效抗 C 1肝损伤作用 ,从 “ C 以方测证 ”的角度提示在肝硬化 假 小叶形成 以前 , 可能存在 的中医病机为湿热 、 气滞 以及 阴虚 ,
氨酸氨基转移酶 ( 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L AS ) A T)的含量 。
取肝左叶固定 ,常规石蜡切片,HE 染色 ,普通光镜观察 。将 肝组织切碎,冰浴下匀浆,3 0rm 离心 5 n 6 0p mi,按试剂盒要求
剂盒 ( 批号 2 10 1 ) 0 04 5 、丙氨 酸氨基转移 酶 ( T AL )试剂盒 ( 批 号 2 10 1 ) 0 0 4 0 、丙二醛 ( A)试剂盒 ( MD 批号 2 10 0 ) 0 0 39 、超 氧化物歧化酶 ( OD)( S 批号 2 10 2 )试剂盒均购 自南京建 0032 成生物工程研 究所 。
比 P .5 <00 。
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肝细胞 的凋亡 、坏死与 H C 的活化 、 S
E M 的合成增多三者并存是慢性肝损伤 向肝纤维化发展 的主 C 要病理因素。以上三大病 理机制虽然长 时间并存 ,但在不 同时
期的作用有所侧重 ,进入肝硬 化阶段后 ,假小叶的形成 ,肝 内
i uyb eet gdsae y rsr t nme o n r yd t i i s peci i t d j cn e b po h
林 辉
( 湖南中 医药高等专科 学校 ,湖 南 株洲 ,4 2 1 10 2)
中图分类 号:R 72 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17-80(01 1 06 2 64 6 2 1)2— 0- 7 0 0
c o i l e uybfr te C ma e o adh mi,is g ai d e cec -ae . r h nc i rn r oeh M y t u d ar t n t na f inybsd v i j e T bh n a o n di [ y r s C o i l e jr; C R sac Ke wod ] h nci rnuy T M; eerh r v i
程造模 1 2周,可以形成 典型 的肝硬化 ,主要病理标志为假小 叶的形成 。在造模第 8 ,模型组 已经 出现 纤维化 ,同时出现 周 了肝损伤 的标志物 AL T和 AS T的升高,S 的下降与 MD OD A 的升高 ,说 明造模 引起的慢性肝损伤是成功 的。其他 中药组 结 果表 明茵陈蒿汤、一贯煎与柴胡疏肝 散在 第 8周前 能够对抗 c h引起 的肝损伤 ,其机制可能与提高 S 活性,清 除 自由 c OD
基 ,抑制 自由基 引发 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而黄芪汤 与血府
逐瘀汤未表现出明显的的抗 c h肝损伤作用 。 c 长期以来在 筛选和评价抗肝纤维化 中医药研 究中,多注重 对肝纤维化全程 的干预结果。临床上肝纤维化是一个相 当漫长
注 : 与空 白组 相 比 P . ; 与模 型组 相 比 P<O 5 与 茵 陈蒿汤 组相 <00 5 .; 0
慢性肝细损伤是诸 多慢 性肝病长 期存在 的共 同病理表现 ,
同时也是导致肝纤维化的重要始 动因素。中医药在防治慢性肝 病尤其肝纤维化方面具有较好疗效 ,为探讨慢性肝损伤引起的 中医病机 ,为中医临床 治疗提供证据 ,我们利用 “ 以方测证 ” 法 ,分别选取 具有活血化瘀 、补气、行气 、清利湿热 以及养阴
.
6 .
C ii lo ra o C iee dcn 0 1 V 13 No 1 l c un l f hn s iie 1 o. ) n aJ Me 2 ( . 2
“以 方 测 证 " 法 探 讨 CC1慢 性 肝 损 伤 4
中 医病 机 的 实 验 研 究
Ex ei n b ev t no CM ah g n ii e t gCC 4c r n cl e p rme t sr ai f o o T p t o e essi t ai 1 h o i v r n r n i
【 关键词 】 慢性肝损伤; 中医;研 究
[ s a t O jc v : a o e eio crncie jr,s l i l rgrfrne Me o sUs gte su r sc d meh d Abt c] bet e P t gn s f ho i l rnuy a i c u eec . t d : i ”q ae et a ” to , r i h s v i cn a d e h n h t r
证型 :ID B
【 要 】 目的: 摘 探讨慢性肝损伤 中医病机 ,为临床用 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 “ 以方测证”法 , 选取具有活血化 瘀、补气 、
行气、清利湿热以及养阴作用的代表方剂对抗 C 1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造成的慢性肝损伤,在第 8周肝硬化形成以前检测血清 C4
A 、A T以及肝组织 S D u’ S O 、MD A含量 。结果:茵陈蒿汤、一贯煎及柴胡疏肝散 显示 出 较好 的抗慢 性肝损伤作 用 结论 :肝硬 化形 成以前的慢性肝损伤 中医病机可 能为湿热 、气滞以及 阴虚 为主。
cn n R s t tr o u,r d n H G ost t o od e sne o hoi le i u . oc s n le croi ot t eu s a a ns p fe dC S Scnie l s w go st c r c i rn r C nl i :i r ihs , e . l: r g o i a s ny h r ia t c n v y j u o v r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