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合集下载

190317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90317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2.人体通过呼吸吸入的氧气最终被用于( D ) A.在肺泡中与二氧化碳进行交换 B.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 C.在组织中与二氧化碳进行交换 D.在组织细胞中分解有机物
3.小明用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澄清的石灰水 变浑浊,说明他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C) A.氧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课后P29第2题
• (1)乙 • (2 )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 因为经过人体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消耗
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并通过气体交换呼 出体外。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1.气体交换位置: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
2.气体浓度对比:
氧气浓度: 血液>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浓度:组织细胞>血液 氧气
3.气体交换过程: 氧 气:从血液扩散进入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从组织细胞扩散进入血液
肺泡
血液
二氧化碳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二氧 氧 化碳
肺泡
氧 氧
氧 二氧 化碳
二氧 化碳
二氧
化碳 二氧
化碳
二氧 化碳
肺泡内的 气体交换
组织里的 气体交换
发生部 位
_____ 与____ 之间
_____ 与____ 之间
氧气与二氧化碳含 量
肺泡中氧气含量 ____血液中氧气含 量
肺泡中二氧化碳 含量 血液中二 氧化碳含量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1.气体交换位置: 肺泡与血液之间
2.气体浓度对比:
氧气浓度: 肺泡>血液
二氧化碳浓度: 血液>肺泡
氧气
3.气体交换过程:
氧 气:从肺泡中扩散进入血液
二氧化碳:从血液中扩散进入肺泡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的教学设计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的教学设计
23 紧抓 线索 , . 乘胜 追 击 进 一步追查 : 少掉 的 氧气 哪去了?多出来的二氧化碳 又是哪来 的?
出肺泡 内和组织里的气体, 设计及实施 探究过程 , 体验破 案过程 , 分析 和解
决 问题 ;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 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 和实事求是 、 积极 探索 的科 学态度 , 成爱 科 学 、 形 学科
做铺垫。 24 角色扮演 , . 深入探案 全班学生分成 两 组 , 别 分
生的注意力 , 使他们 思维活跃起来 , 从而迅速参 与到教
学过程 中来 。
2 2 实验探 案 , . 寻找真相 还原现场 : 7月底的西安 ,
幼儿一人在 车 内 , 门窗 紧锁 , 有 没有 嗅 到 危险 的气 你

8 0・
生物 学教学 21年( 6 第1期 01 第3卷) 2
“ 体 内的气体 交换 ’ 人 ’ 的教 学 设 计
恽亚叶 ( 苏 常 市 进 前 初 中 2 1 ) 江 省 州 武 区 黄 级 学 17 32
摘 要 以现案、 探案、 释疑结案为主线 , 展开教学过程 , 以探究实验为 中心组织教学 , 让学生在 体验 、 实验 、 角色扮演等 主题 活动 中整体建构知识。
两个烧杯 , 标号 12 准备 两个气球 , 、, 一个 用嘴 吹 , 另一 个用打气筒打 , 用嘴 吹盾 气球 通过塑料 管通 向 1 将 勺 号 烧杯 的石灰水 里 , 将用 打气 筒打 的插入 2号 烧杯 的石 灰水 中。探讨操作 注意 事项 : 塑料 管一端不 要插 到烧 杯底部 , 以免影 响吹气 ; 吹气 时间要适 当 , 以吹至石 灰
习可以使学生明确静脉血和动脉血的转 变原 因, 并为进

步学习人 体的能量供给奠定基 础。肺泡 内的气体交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下册3、课时:1课时4、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预习课本,了解本课时内容,并将疑点进行标记。

(2)上网查找与呼吸有关的知识资料。

教师准备:(1)准备锥形瓶,玻璃管,橡皮管,澄清的石灰水。

(2)查询百度网站了解与呼吸有关的知识资料和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的课件。

教学课题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1、使学生了解人体吸入的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的变化。

2、阐明气体扩散的原理。

3、熟悉肺泡内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明确气体交换后各结构气体成分的变换4、归纳呼吸的全过程教材分析本章第一节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学生学习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运动,解决了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本课时需要学习的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从而使呼吸的全过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2、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3、呼吸的全过程教学难点1、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实验2、气体交换的原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气体交换的原理。

2、概述肺泡内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归纳呼吸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熏陶中,树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在分组实验及讨论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

教学方法“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设置对照实验。

通过甲乙装置模拟吸气和吹气,观察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现象从而得出结论。

讲述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时采用多媒体手段,课件、绘图与教材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气体可以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的知识的感性认识。

关于呼吸全过程所包括的四个环节,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并结合画图进行总结。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备课教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备课教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备课教案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复习谁知道呼吸作用的公式?引入: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是从哪里来的?新课:一、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学生自学第63页,思考、回答以下问题:人体所需的氧气来自何处?空气中由哪些气体组成?氮气有什么特点?二氧化碳有什么特点?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中,哪些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你会设计一个探究来验证码?探究: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石灰水有什么变化?为什么石灰水会变浑浊?该实验有什么不妥?如何改进?参考《随堂练》25页第9题按照科学测定,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数量如何?由此,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人体内气体交换包括哪两个过程?肺泡里气体交换是指什么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指什么?其过程?识图、读图图中红色血管里流的是什么血?动脉血和静脉血在哪两处发生变化?这是为什么?在图上标出左、右心房组织细胞里发生了哪个作用?“肺泡与血液间发生气体交换”的图中,氧气的箭头指向是怎样的?二氧化碳的箭头指向又怎样?“血液与组织细胞间发生气体交换”的图中,氧气的箭头指向是怎样的?二氧化碳的箭头指向怎样?表示什么过程?为什么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多?书本66页“思维拓展”巩固:《随堂练》第25页第10题集体朗读《随堂练》第24页的知识目标《实验报告册》第78页第5题什么是煤气中毒?如何预防煤气中毒?知识点和板书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比较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呼入的气体: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吸出的气体: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结论:呼出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结果。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里的气体交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气体内的气体交换复习谁知道呼吸作用的公式?引入: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是从哪里来的?新课:一、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学生自学第63页,思考、回答以下问题:人体所需的氧气来自何处?空气中由哪些气体组成?氮气有什么特点?二氧化碳有什么特点?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中,哪些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你会设计一个探究来验证码?探究: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石灰水有什么变化?为什么石灰水会变浑浊?该实验有什么不妥?如何改进?参考《随堂练》25页第9题按照科学测定,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数量如何?由此,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人体内气体交换包括哪两个过程?肺泡里气体交换是指什么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指什么?其过程?识图、读图图中红色血管里流的是什么血?动脉血和静脉血在哪两处发生变化?这是为什么?在图上标出左、右心房组织细胞里发生了哪个作用?“肺泡与血液间发生气体交换”的图中,氧气的箭头指向是怎样的?二氧化碳的箭头指向又怎样?“血液与组织细胞间发生气体交换”的图中,氧气的箭头指向是怎样的?二氧化碳的箭头指向怎样?表示什么过程?为什么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多?书本66页“思维拓展”巩固:《随堂练》第25页第10题集体朗读《随堂练》第24页的知识目标《实验报告册》第78页第5题什么是煤气中毒?如何预防煤气中毒?知识点和板书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比较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呼入的气体: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吸出的气体: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结论:呼出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结果。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象的分析、解释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提高创新意识、严
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通过分组实验体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协
作精神。
学生刚学习过血液循环的知识,对肺循环、体循环
中两次气体交换和两次血液变化情况已有了概念性的
了解。因此大多数学生能够说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
织里的气体交换。
设计指导: ①怎样证明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呈现明显 实验现象,找到有力证据。) ②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③你注意到变量的控制了吗? 如何控制? 依据设计指导,启发学生针对本实验应怎样证明二 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是否设计对照实验?如果设计对照实验,本实验研 究的一组变量是什么?如何来控制变量? 3、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评价和改进分组尝 试设计实验方案;分组交流各组的实验方案; 针对学生的方案加以评价,肯定学生的设计(如利 用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检验二氧化碳; 设计了对照实验等)。 进一步提问,“在同学们设计的方案中,还有没有 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其他变量?如何来控制这些无关变 量?” 引导学生围绕控制无关变量(如两组实验中气体通 入量的控制,也将影响实验的严谨性。),完善设计。 鼓励学生提出新的、不同的方案。最后,请各组确定实 验方案,明确具体实验操作步骤。
的途径:
四、展示:人体血液循环动画及模式图。
带领学生梳理知识,说出氧气从外界环境进入人
体,并达到组织细胞的四个过程: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最终将氧气送到组织细胞。是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
排出体外。
五、小结练习:《学案》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并指导学生完成学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课件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课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感想或触动?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交换原理:通过呼吸运动完成 吸气 呼气
2、交换过程: 外界
氧气 二氧化碳

3、交换结果:完成肺的通气
反馈练习:
1.(2009·山东模拟)人体平静呼吸是通过呼吸
肌收缩、舒张完成的,当呼吸肌收缩时( )
A.胸阔变小,膈顶下降
B.肺内气压变大
1、老师在教室前面喷少量的 香水,为什么教室后面的同 学能闻到有香味? 2、妈妈在厨房里炒菜,在书 房里的小朋友为什么能嗅到 炒菜的香味?
物质(包括气体)总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地 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这叫扩散作用。
氧气
二 氧 化 碳
动脉血
静脉血
静脉血
动脉血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二 氧 化 碳
氧 气
静脉血
D.乙表示膈肌舒张,膈顶下降,吸入气体
3.右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
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 A.c>a>b B.a>b>c

C.a>c>b
D.b>c>a


4.(2008常德)右图中甲、乙表示人体呼吸运动中的膈肌 (用a表示)所处的两种状态。据此判断甲、乙各处于呼 吸的什么时期? A A.甲吸气、乙呼气 B.甲呼气、乙吸气 C.甲、乙都吸气 D.甲、乙都呼气 5.(2008东营)通过呼吸运动,肺实现了与外界环境的气体 交换。下面关于平静呼吸的表示,哪项是正确的? c 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B.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出肺 C.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D.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七年级生物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七年级生物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3.血液变化 静脉血就成为含氧丰富的__动_脉__血___。 4.气体交换过程简式
肺泡
氧气
血液
二氧化碳
5.意义 血液不断从肺泡中获得___氧_____,并排出__二_氧__化_碳__。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知识点三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1.定义: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典例]下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过程a与b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B.气体c代表二氧化碳,气体d代表氧 C.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 D.血管乙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右心房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解析] a、b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c表示二 氧化碳,d表示氧气;血管甲是肺动脉,血管乙是肺静脉,与血管乙相比,血 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二氧化碳;血管乙表示肺静脉,其中的血液进入心脏 时最先进入左心房。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重难探究 解决问题 探究点 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情景展示】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倒入两个试管中,用塑料管向其中 一个试管里连续吹气。分析下表: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呼出气体 79.00% 16.30% 4.50% 0.20%
吸入气体 79.00% 20.90% 0.04% 0.06%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课内小结
人体 内的 气体 交换
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肺泡 结果:静脉血→动脉血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
氧气
血液
二氧化碳
氧气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初中生物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3 苏教版精品课件

初中生物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3 苏教版精品课件

探究: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比较:氧气减少,
二氧化碳增多
肺泡内的 气体交换: 肺泡
组织里的 气体交换: 血液
氧气 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血液 组织细胞
随堂反馈
1.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是由于( A ) A.肺泡内氧的含量大于血液内氧的含量 B.肺泡内氧的含量小于血液内氧的含量 C.肺泡内氧的含量等于血液内氧的含量 D.空气中氧的含量大于肺内氧的含量
那天,父亲去废品站很晚了还没回来。外面一片漆黑,心里一阵阵发毛的我跑出去沿路找。嗓子喊破了,像一面破锣,震得自己心里脑里嗡嗡的,却并没传出多大响声。夜里的村野风吹草惊,自己的脚步声和喊声总会引来一片陌生的声音。我毛骨悚然。最终在一个大水湾边看到父亲的车子,没有人。我立刻就大哭起来,感觉整个人都化成了水在不断地往外流,直到整个人都空了。
我试探着问他:“我要到很远的地方念书了,你怎么办呢?”
“有多远?是不是有毛主席那么远?”他瞪大眼睛,脸上有我看不出来的表情。我局促地点了下头。他竟然很高兴:“闺女能到毛主席那里去了,不简单,我,我在家里等你回来。”表情甚是雀跃。我不想把话题往深里引了,怕他难受,说:“你要干活呢。”他说:“好,干活。”
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我沉默着、绚烂着,也成长着。每天最好的时光便是我踩在小凳上弯腰炒菜,父亲坐在灶前烧火,不时惊慌地去扶一下我脚下的小凳,见很安全了,就呵呵笑起来。现在去想那段日子,总是首先忆起灶间的那片阳光,10岁左右的阳光,竟然是天长地久的样子。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多少年我已经不记得了。我用纸盒子里的钱交学费,买作业本,也偶尔买点肉做给父亲吃,是恬然的安静感觉。这样的日子让人有种惯性的依赖,像一只鸟的飞翔,没有转弯和阻隔。
就这样我半头半尾、模糊不清地完成了离别的可能,却没有想到在上路之前的晚上,父亲变了卦,死活要送我去上学。他说,太远了就走丢了,说得切切真情,我没有办法说不,就这样拖拖拉拉出了门。

七年级生物下册 10.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素材 (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10.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素材 (新版)苏教版

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10-4-1气体交换10-4-2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示意图10-4-3氧在血液中的运输10-4-4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10-4-5呼吸气体在体内的交换与运输10-4-6煤气中毒的生理因素分析10-4-7肺换气与组织换气10-4-8影响肺换气的主要因素10-4-9氧气的运输10-4-10二氧化碳的运输10-4-11运动时的呼吸调整10-4-12呼气和吸气时胸廓、膈和肺的变化10-4-13支气管结构图10-4-14组织里气体交换图10-4-15肺泡内气体交换图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10-4-1气体交换肺泡和血液之间,血液和组织之间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为气体分子顺其分压差趋向平衡的方向。

需透过有关交换膜,即:肺泡内表面层的液膜,其中含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上皮细胞膜;肺毛细血管内皮的基膜和肺毛细血管上皮等结构的弥散过程。

例如肺泡气的氧分压较混合静脉血高,氧必然从肺泡向毛细血管弥散,而混合静脉血的二氧化碳分压高,则二氧化碳必然由肺毛细血管向肺泡弥散。

氧、二氧化碳易溶于脂肪,这些气体弥散透过肺泡上皮细胞膜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都不会受阻,而氧与二氧化碳需通过细胞间液和血浆时,由于呼吸气体在水中溶解度不同,弥散速率亦不同。

气体交换速率与气体弥散速率、弥散面积与距离、及呼吸膜两边分压差等因素有关。

气体在肺的交换气体在肺的交换可用肺的弥散量DL为指标,即单位时间内(分钟)所摄取气体容积(V)与气体在肺泡膜两侧分压差(P1—P2)的比值:在静息条件下,血流通过肺毛细血管时间约0.75秒。

在肺毛细血管起始端,肺泡气与静脉血之间氧分压差很大,所以扩散速度很快;二氧化碳分压差虽较小,但扩散速度却比氧还快。

约经0.3秒,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即可与肺泡气达到平衡,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氧的弥散量一般用间接方法测量,健康成人静息时,氧的肺弥散量平均约为33毫升/分钟·毫米汞柱,肺泡气—肺毛细血管血液平均氧分压差约为7.6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0.133千帕)。

人体气体交换的四个过程

人体气体交换的四个过程

人体气体交换的四个过程1.引言1.1 概述概述:人体气体交换是指身体通过呼吸系统将氧气从外界吸入体内,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到肺部的作用、气体的进出、气体的运输、血液的循环、细胞的呼吸,以及氧气的利用和二氧化碳的排出等多个相关环节。

这四个过程相互作用,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呼吸功能。

肺部是人体气体交换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通过呼吸道将氧气吸入肺泡,然后将二氧化碳从肺泡中排出体外。

气体的进出过程是通过呼吸行为完成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阶段。

在吸气过程中,胸腔膨胀,肺容积增大,导致气压降低,使得外界氧气进入肺部;而在呼气过程中,胸腔收缩,肺容积减小,导致气压增加,使得肺中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气体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

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并经过肺部的气体交换后,通过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而被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而二氧化碳则从组织和器官中通过血液运输至肺泡,然后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血液的循环在气体交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气体运输过程中,血液通过心脏的泵血作用将带有氧的血液输送到全身,供给细胞使用,同时也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运回肺部。

细胞的呼吸是指细胞内氧气与糖类等有机物质进行氧化反应而产生能量的过程。

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氧气与糖类分解产生的有机物质进行氧化反应,释放出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作为代谢产物。

这一过程是为了满足细胞的能量需求,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总之,人体气体交换的四个过程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确保了正常的气体交换和细胞呼吸,使得人体能够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同时及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这一过程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可以描述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内容安排,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编写示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人体气体交换的四个过程展开详细讨论。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2.1 第一个过程:肺部的作用和气体的进出2.1.1 肺部的作用:探讨肺部在气体交换中的重要作用,包括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

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

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人体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部。

呼吸道由鼻腔、咽部、气管和支气管组成。

气管分叉后形成两个主支气管,细分成小支气管,并最终进入肺部形成肺泡。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它由密布的毛细血管网和肺泡表面覆盖的薄膜组成。

气体交换是依靠浓度梯度和扩散过程进行的。

氧气浓度在外部环境较高,而在肺泡内较低。

相反,二氧化碳浓度在肺泡内较高,而在外部环境中较低。

这种浓度差异驱动氧气从外部进入肺泡,而二氧化碳从肺泡排出到外部。

当呼吸进行时,人体通过外部鼻腔或口腔吸入氧气。

进入鼻腔后,氧气通过喉咙进入气管,然后进入肺部。

气管的壁内覆盖着纤毛和黏液细胞,纤毛可以帮助清除异物和黏液,保持呼吸道的畅通。

气管进一步分支成为许多支气管,并最终进入肺部,形成肺泡。

肺泡是由单层的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具有极薄的薄膜,使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轻易地穿过。

在肺泡壁上,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表面和毛细血管内。

毛细血管在肺泡周围形成了大量的网络,增加了气体交换的表面积。

血液中的红细胞通过毛细血管,在与肺泡内氧气强度差异的作用下,氧气从肺泡进入红细胞内。

同时,二氧化碳从红细胞内流出,进入肺泡,准备被呼出体外。

经过肺泡内气体交换后,新鲜的氧气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细胞,提供能量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细胞将氧气与营养物质进行化合作用,产生能量,并生成二氧化碳作为副产物。

二氧化碳由血液携带,回到肺部,通过气道排出体外。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呼出,气体从肺泡流出,经过气道并排出体外;另一种是溶解在血液中,经过循环系统运输到肺部,然后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排出体外。

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可以总结为依靠气体浓度梯度和扩散作用的过程。

通过鼻腔或口腔进入的氧气,经过气道,进入肺部,通过肺泡壁上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内,然后通过循环系统输送到全身。

与此同时,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肺泡壁从血液中排出体外,进而通过气道呼出。

10.4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1

10.4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1

丁沟中学学校七年级生物学科主备:张东山审核:审批:授课人:张东山授课时间:学案编号:14 班级:课题: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1 课型:新授【学习目标】说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三维目标:说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过程与方法阅读思考实验总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探究的能力,发扬集体精神。

【重点难点预见】说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学习流程】一、自主学习出示图表: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有什么变化呢?气体成分吸入气呼出气氧气21%二氧化碳0.032%氮气78%水蒸气0.5%二、合作探究:1、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2、提出问题: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有变化吗?3、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作出假设: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多。

设计实验:如书P64的图所示。

讨论:这个实验方案不足之处主要是什么?讨论:小组提出改进意见,并设计本小组的探究计划。

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实验方案:实验装置示意图分组实验:各小组按照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操作。

结论:【达标测评】1.你的身体时刻都在与周围空气进行气体交换,你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的变化是()A.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B.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C.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D.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减少2、人体生理活动中,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于()。

A、肺泡B、血液C、细胞D、组织液【自主反思】心得感悟:。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PPT课件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PPT课件

肺部毛细血管
含氧气多、含二 氧化碳少的血液
想一想 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的 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氧气 二氧化碳
肺泡
血液
动脉血
血液变化: 静脉血
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含氧气少、 含二氧化碳 多的血液
组织细胞
含氧气多、 含二氧化碳 少的血液
由图示得知,血液中的氧气供给了组织细胞。 氧气在细胞内的线粒体处氧化有机物。
呼吸的全过程
肺泡和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 液中的运输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本课小结
探究: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比较:氧气减少, 人体内的气 体交换 二氧化碳增多 肺泡内的 气体交换: 肺泡 氧气 二氧化碳
血液
组织里的
气体交换: 血液
氧气 二氧化碳
组织细胞
随堂反馈
肺泡里的气体交换
指肺泡(由肺泡细胞构成)与血液里
人体内的气体 交换
的气体交换。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指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肺泡细胞
肺泡间的 毛细血管网 肺动脉 肺静脉
腔静脉
主动脉
组织细胞间 的毛细血管网
组织细胞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肺泡里的气体交换
肺泡中含氧 气多 肺泡
含氧气少、含二 氧化碳多的血液
想一想
经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氧气
血液 二氧化碳 组织细胞 静脉血
血液变化: 动脉血
思考讨论 根据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多少进行排序:动脉 血、静脉血、肺泡、组织细胞
氧含量: 肺泡 > 动脉血 > 静脉血 > 组织细胞 CO2含量: 组织细胞 > 静脉血 > 动脉血 > 肺泡

指向科学思维培养的“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指向科学思维培养的“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指向科学思维培养的“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江苏南京市钟英中学(210002)陈艳[摘要]通过探究实验、模型建构、活动体验、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将“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这一抽象的概念表征成直观形象的模型,使学生的思维可视化。

学生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动手实践、动脑思考、评价交流、完善改进,最终建构重要概念,发展科学思维,逐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关键词]科学思维;模型建构;气体交换[中图分类号]G 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3)17-0093-03一、教材分析“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0章第4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题五“人体生理与健康”中的重要概念“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下的次位概念“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1]。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血液循环的知识,继续学习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内容有助于学生建构与理解重要概念,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内容较抽象,涉及较多概念,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困难。

实践证明,即使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动画、图片等进行反复强调,学生理解掌握概念的效果也并不好。

基于此,笔者尝试通过模型建构,将“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这一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和直观化,让学生在亲历与参与模型建构的过程中掌握建构模型的思维方法,内化并构建科学概念,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生命观念。

二、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模型建构等活动,能理解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和原理,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能正确解读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尝试通过建构模型和绘制概念图的方式表达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初步形成科学思维。

(3)通过对人体内气体交换内容的学习,关注空气质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激发前概念上课伊始,教师提问:“人体通过呼吸运动实现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那么人体吸入的气体是什么?呼出的气体又是什么?你知道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吗?空气中主要的成分是什么?”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前已有的认知,以及存在的一些错误观点,如“人体吸入的气体是氧气,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呼吸作用就是指呼气、吸气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

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
组织细胞周围的 毛细血管网
静脉血
肺泡的气体交换
(静脉血→动脉血)
(动脉血→静脉血)
组织的气体交换
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 外界空气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通气)
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肺换气)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视频:人体的呼吸系统
呼出气
14.2% 4% 78% 6%
二氧化碳 氮 气
水蒸气
每个肺泡壁外面都缠绕 许多毛细血管,这更加 有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间 进行气体交换。
气体扩散
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肺 动 脉
O2 CO2
肺 静 脉 动脉血
静脉血
肺部 毛细血管网
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O2 动脉 CO2 静脉
动脉血
气体进入肺的路线:
鼻 咽 支气管 喉 气管 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
呼吸运动: 人体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
胸骨 肋骨 脊柱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
吸气
呼吸肌收缩 胸廓的容积增大
呼气
呼吸肌舒张
胸廓的容积减小 肺回缩 肺内气压增大 进入肺
气体成分
氧 气
吸入气
21% 0.032% 78% 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的全过程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填空题
右图为人体内气体交换示意 请你想一想据图回答: 图,请你想一想据图回答: (1)在气体交换过程中, )在气体交换过程中, 由肺泡进入毛细血管的气 体是( 体是( 氧气 ) 血管内流的是( (2)B血管内流的是( 动脉 )血。 ) 血管内流的是 血管内血液里二氧化碳比D血管 (3)C血管内血液里二氧化碳比 血管( 高 ) ) 血管内血液里二氧化碳比 血管(
二氧化碳
血液
交换结果: 3、 、 血液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血液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的动脉血。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 的动脉血。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为人体 补充氧。 补充氧。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总 结:
1、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扩散作用 、气体交换的原理: A、氧气扩散进组织细胞 、 B、二氧化碳扩散进血液 、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选择题
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 情况,如果I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 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 情况,如果 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 表 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A ) A.氧气 . B.二氧化碳 . C.养料 . D.废物 .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问题探究
1、为什么呼出气体中CO2增多,而 、为什么呼出气体中 增多, O2减少呢? 减少呢? 2、肺吸入的氧气是如何进入人体内 、 组织细胞的? 组织细胞的? 3、体内细胞产生的 、体内细胞产生的CO2 是如何排出 体外的? 体外的?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肺泡里的气体交换
实验设计
实验装置 示意图
1
2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气体成分 氧 气
吸入气 21% 0.032% 78% 0.5%
呼出气
14.2% 4% 78% 4%
二氧化碳 氮 气
水 蒸 气
人体进行呼吸时, 人体进行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 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数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数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 的结果。 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结果。
回答问题 1.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是什么? 1.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是什么? 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是什么
答:气体扩散原理。 气体扩散原理。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哪两个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过程? 过程?
答: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氧气
二 氧 化 碳
静脉血 动脉血 想一想:血液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想一想:血液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二 氧 化 碳 氧 气
静脉血 动脉血
想想,交换的结果,血液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想想,交换的结果,血液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探究的问题
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多。 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多。
作出的假设
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两个烧杯,标号1 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两个烧杯,标号1、2。 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两个烧杯 2.用塑料管向 号烧杯的石灰水里吹气。 用塑料管向1 2.用塑料管向1号烧杯的石灰水里吹气。 3.将塑料管插入 号烧杯的石灰水中, 将塑料管插入2 3.将塑料管插入2号烧杯的石灰水中,再将注射 器对准塑料管的管口,然后用手推注射器, 器对准塑料管的管口,然后用手推注射器,将空 气送入石灰水中。 气送入石灰水中。
氧气
2、交换过程: 血液 交换过程: 交换过程
二氧化碳
组织细胞
3、交换结果:血液变成含氧稀少、 颜色暗 、交换结果:血液变成含氧稀少、 颜色暗 含氧稀少 的静脉血。 红的静脉血。带走组织细胞里的废物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肺 泡
C022
肺泡外毛细血管
0
A 肺静脉 肺动脉 B
组织细胞
C02 02
组织处毛细血管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猜一猜
气体成分 氧 气 吸入气 21% 0.032% 78% 0.5% 呼出气
? ? ? ?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二氧化碳 氮 气
水 蒸 气
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人体呼吸时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有变化吗? 人体呼吸时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有变化吗?
3.试描述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过程和 3.试描述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过程和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总 结:
1、气体交换的原理: 气体扩散作用 、气体交换的原理: A、氧气扩散进血液 、 B、二氧化碳扩散进肺泡 、
氧气
2、交换过程: 肺泡 交换过程: 交换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