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9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导学案(新版)湘教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9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新)湘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9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新)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0d6980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0.png)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9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新)湘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9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进行相关运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定义、计算法则及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但部分学生对于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则的理解还不够清晰,运算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相关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2.难点: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则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自主探究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反馈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含有生活实例、题目练习等内容的PPT。
2.练习题:准备有一定难度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用品: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购物时找零等,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定义、计算法则。
并结合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运算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对于遇到问题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2022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9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3)(学案本)课件
![2022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9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3)(学案本)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0c798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e.png)
巩固提高
8.某摩托车厂本周计划每日生产250辆摩托车.由于 工人实行轮休,每日上班人数不一定相等,实际每日 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情况如下表:(增加的辆数记为 正数,减少的数记为负数)
根据记录: 哪几天生产的摩托车比计划量多?星期几
生产的摩托车最多,是多少辆?星期几生产的摩托车
最少,是多少辆?
Page 4
变式练习
(2)由(1)题的表中可知14时病人体温最高. (3)将每个时刻与正常体温差加起来的和再除以 6,结果加上37得38.57 ℃ (4)图略.
Page 5
精典范例
例2.饭店餐桌上的海参、鲍鱼等价格昂贵的海洋 动物,有很大一部分是潜水捕捞员下潜到比较深
的海域中捕获的,某天一潜水捕捞员下海捕捞, 他从水面潜入水下21米,后因海水中的洋流,上 升了8米,在洋流过去后,他下潜到预定水下35米 的位置,则该潜水捕捞员在洋流过后,下潜了
Page 2
精典范例
解:(1)周四水位最高, (+0.38+0.25+0.54+O.13)+150=151.3(米). (2)由已知条件,可求出一周内各天相对于警戒水 位的变化情况,列表如下:
以警戒水位为0点,用折线 统计图表示在不放水的情 况下该水库一周内的水位 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Page 3
变式练习
Page 11
巩固提高
7.“十一”黄金周期间,某风景区在7天假期中 每天旅游的人数变化如下表(正数表示比前一 天多的人数,负数表示比前一天少的人数):
Page 12
巩固提高
(1)若9月30日的游客为3万人,请完成下面7 天游客人数记录表:
5.4 5.8 5.4 4.6 4.8 3.6
湘教版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导学案
![湘教版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eb0fd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f.png)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学习目标1 通过适度的练习,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 在运算过程中能合理的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难点:符号的处理和顺序的确定。
学习过程一 初步感知1 怎样计算下列算式?(1)()317223-÷-⨯; (2))]6.01(5[3-+---这些算式含有哪些运算?你认为运算顺序怎么样?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 复习铺垫说一说(1)小学学过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怎样?(2)有理数有哪些运算定律?(3)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是什么?2 同级别的混合运算例1 计算:(1)343 6.8577+-+ , (2) ()194102849⎛⎫-÷⨯÷- ⎪⎝⎭交流:对于只含有加减的混合运算你有什么经验?对于只含有乘除的混合运算你有什么经验?3 不同级别的混合运算例2 计算:(1)()317223-÷-⨯; (2))]6.01(5[3-+---交流:对于不含括号的有理数混合运算,你认为运算顺序怎样?对于有括号的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怎样?4 适当运用运算定律例3 计算:321)23316141()(-÷+--三 知识运用1 计算:(1)()()2255(4)⨯---÷- (2)()()342839⨯--⨯-+2 计算:(1)()2411236--⨯--⎡⎤⎣⎦ (2)4-()3532⎡⎤--÷⎣⎦3 计算: (1)2)61()12765321(-÷-+- (2))24()1256181()1(2016-⨯----四、课堂小结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作业 P 48 A 组第2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 1.7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导学案(无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 1.7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导学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b2247310661ed9ad51f3e7.png)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能确定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的顺序;
2、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重难点]
【学习重点】:运算顺序的确定和性质符号的处理;
【学习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一、预习案【预习自学】(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1、有理数乘方的定义。
2、计算:(1)、(—1)10×2+(—2)3÷4;(2)、(—5)3—3;
二、探究案【课堂探究】(只当观众的人永远领不到金牌。
)
1、讨论区别
2、在这个式子中,存在种运算,应该先算,再算,最后算 .
3、计算:(1)(2)
4、讨论归纳:有理数混合运算应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进行?
(1);
(2);
(3)
三、检测案(每一次都尽力超越上次的表现,很快你就会超越周边的人)
计算:
(1)= ;(2)= ;(3)= ;
(4)= ;(5)= .
2、计算(1)(2)
3、计算(1)(—10)4+[(—4)2—(3+32)×2];(2)。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8b86524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3.png)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2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法则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对有理数的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还不够熟练,对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
2.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
2.难点:灵活运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
2.用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3.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准备练习题和测试题,用于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5元,然后又花了18元买了一支笔,请问小华一共花了多少钱?2.呈现(10分钟)呈现PPT,展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并用例题解释这些法则。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例题,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些练习题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运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请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练习结果,并解释他们的运算过程。
《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1ad8a6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2.png)
《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有理数的加法与小学的加法大有不同,小学的加法不涉及到符号的问题,下面给大家分享《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会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重点、难点: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会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课前复习:1、有理数加法法则是什么?2、有理数加法运算律是什么?教学过程:一、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时候要涉及到有理数的减法。
例如:某地某天的气温是―2至5C,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呢?(温差是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C)。
显然,这天的温差是5―(―2)。
这里就用到了有理数的减法。
我们知道,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计算5―(―2),就是要求一个数,使之与(―2)的和得4,因为与―3相加得4,所以这个数应该是7,即:5―(―2)=7。
(1)另一方面,我们知道5+(+2)=7(2)由(1),(2)有5―(―2)=5+(+2)(3)从(3)式能看出减―2相当于加哪个数吗?用上面的方法考虑:0―(―2)=___, 0+(+2)=___;1―(―2)=___, 1+(+2)=____;―5―(―2)=___,―5+(+2)=___。
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2的结果相同吗?从(3)式能看出减―2相当于加哪个数吗?把5换成0,1,—5,用上面的方法考虑,并看它们的结果相同吗?计算:10-8=___,10+(-8)=____;13-7=___,13+(-7)=____。
上述式子表明: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于是,得到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用式子可以表示成ab=a+(b)例题解析:计算:(1)(-4)―(―5);(2)0-6;(3)7.1―(―4.9);解:(1)(-4)―(―5)=(-4)+5=1;(2))0-6=0+(-6)=-6;(3)7.1―(―4.9)=7.1+4.9=12;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逐一加以计算,通常也会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它写成只有加法运算的和的形式。
XJ湘教版 初一七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导学案)第一章 有理数 1.4.2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XJ湘教版 初一七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导学案)第一章 有理数 1.4.2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https://img.taocdn.com/s3/m/15ccb64da8114431b80dd812.png)
52
4
4
一、【当堂检测】(6 )分钟
【训练案】
第1页共2页
XJ 湘教版 初一七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导学案)第一章 有理数
(1)1 1 ( 3) 77
(3) 1 1 1 324
二、【课堂总结】( 5 )分钟 1、 学科班长总结本节课情况 2、 教师总结 三、【布置作业】
(1)(+9)-(+10)+(-2)-(-8)+3;
(2)- 2 +(- 1 )-(- 1 )-(+ 1 )
3
4
82
三、【合作探究 展示点评】( 6 )分钟
(1)每人每次抽到 4 张卡片,如果抽到白色卡片,那么加上卡片上的数字,如果抽到红色
卡片,那么减去卡片上的数字。
(2)比较两人所抽 4 张卡片的计算结果,结果大的为胜者。
(2) 0.4 ( 1) 1 46
(4) 1 ( 1) 1 2
35
3
(6) 0.5 ( 1) (2.75) 1
4
2
(8) 3 3 ( 11) 13 52 4 4
第2页共2页
XJ 湘教版 初一七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导学案)第一章 有理数
1.4.2 有理数的减法
第 2 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一、【预习检查】( 4 (15) (13)
(2) 4.3 14 (3.7) 25
5
2
二、【预习自测】( 4 )分钟
下列计算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1)
7
7
1=
7
1
7
5
=
7
3
=
12 15 4 12 4 15 6 15 5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3db5b12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f.png)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2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入加减混合运算,接着引导学生总结运算规则,最后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但对加减混合运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2.能够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2.难点: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加减混合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总结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练习中熟练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用于导入新课。
2.准备PPT,展示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加减混合运算,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引导学生总结运算规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利用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be583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66.png)
课题: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 会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2.3. 运算.2.熟悉有理数加减运算的运算律,能把有理数加法运算省略加号和括号,理解有理数的和.3.形成解决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及其应用.一、情景导入旧知回顾:1.填空:-5+(-3)=__-8__;-5+3=__-2__;-5-3=__-8__;-5-(-3)=__-2__;2.一架飞机做特技表演,它起飞后的高度变化情况为:上升4.5千米,下降3.2千米,上升1.1千米,下降1.4千米,求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解:①4.5-3.2+1.1-1.4=1(千米).②4.5+(-3.2)+1.1+(-1.4)=4.5+1.1+[(-3.2)+(-1.4)]=5.6+(-4.6)=1(千米).比较以上两种运算,你发现了什么?3.(-8)-(-10)+(+6)-(+4),这是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题,你会做吗?二、新知探究知识模块一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及其代数和形式(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5“做一做”,认真学习例6.(二)合作探究1.把下列算式统一为加法,并写成省略加号的形式:(-20)+(+3)-(-5)-(+7)=__(-20)+(+3)+(+5)+(-7)__=__-20+3+5-7__.(-7)+(+5)+(-4)-(-10)=__(-7)+(+5)+(-4)+(+10)__=__-7+5-4+10__.2.认识算式:①2-5、②-5+3、③-2-8、④-4+2-6的意义.解:略.归纳: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实质就是把加、减法运算统一为__加法__运算.范例:计算:12+(-23)-(-45)-(-12)-(+13). 解:原式=12+(-23)+(+45)+(+12)+(-13)=12-23+45+12-13=12+12-23-13+45=45.练习:计算.(1)(岳阳期中)(+13)-14-(-5)+(-6);解:原式=13-14+5-6=(13+5)+(-14-6)=18-20=-2;(2)(+15)+(-30)-(-12)-|-2|.解:原式=15-30+12-2=(15+12)+(-30-2)=27-32=-5.知识模块二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一)自主学习学习教材P26例7.(二)合作探究某水利勘察队,第一天向上游走了523千米,第二天又向上游走了413千米,第三天向下游走了4.5千米,第四天又向下游走了6千米,试用有理数混合加减法计算,第四天勘察队在出发点的什么位置?解:根据题意,得523+413-4.5-6=10-10.5=-0.5(千米).答:第四天勘察队在出发点的下游0.5千米处.三、交流展示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板书设计】知识模块一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及其代数和形式知识模块二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四、检测反馈完成《智慧学堂》相应训练.五、课后反思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课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精品导学案 湘教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课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精品导学案 湘教](https://img.taocdn.com/s3/m/a7e3837358f5f61fb73666b8.png)
第16课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学习目标:1、通过探索,知道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的顺序;2、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培养并提高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
重点:运算顺序的确定和性质符号的处理。
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目标导学:(2分钟)计算:①3+(-0.3)= ;②- -(-)= ;③(-)× = ;④(-)×(-0.25)= ;自学自研:(15分钟)模块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阅读教材P46~47,完成下面内容:思考教材P46议一议的问题,完成以下归纳:归纳:1、算式中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多种运算,称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再算,最后算。
同一级运算按从左至右的顺序运算;如果有括号,按照的顺序先进行括号里面的运算。
例1、计算:①-3+[-5×(1-0.6)];②17-16÷(-2)3×3。
变式、计算:①;②;③。
交流展示:(22分钟)按照各组分配任务进行展示探讨。
当堂检测:(5分钟)1、观察下列算式: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28=256,…写出22013的末位数字是 。
2、计算:①3×(4×(+8; ②2)2(2)1(3210÷-+⨯-; ③]2)33()4[()10(222⨯+--+-; ④])2(2[31)5.01()1(24--⨯⨯---; ⑤94)211(42415.0322⨯-----+-; ⑥)2()3(]2)4[(3)2(223-÷--+-⨯--;⑦2)2(2)2(23322--+----;课堂小结:教学反思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1.4.3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湘教版2024)
![1.4.3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湘教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a45c2f7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4.png)
=100+0+3(第三步)
=103.(第四步)
计算过程中,第一步把原式化成 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和
的形式;
第二步是根据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得到的,目的是 使计算简化
.
请你根据以上解题技巧进行计算:
+
-21 +
-
B. -1-3+6-8
D. -1-(-3)-6-(-8)
4. 将-3-(+6)-(-5)+(-2)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和的形式,正确的是( D
A. -3+6-5-2
C. -3-6-5-2
B. -3-6+5+2
D. -3-6+5-2
)
)
知识点2 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
5. 下列各式的结果等于3的是( C
A. -6+(-3)+(-7)+(-2)
C. 6+(-3)+(+7)+(-2)
B. 6+(-3)+(-7)+(-2)
D. 6+(+3)+(-7)+(-2)
)
)
3. [2024北大附中月考]下列式子可读作“负1、负3、正6、负8的和”的是( B
A. -1+(-3)+(+6)-(-8)
C. -1-(-3)-(-6)-(-8)
湘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1.4.3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有理数
目录/CONTENTS
学习目标
情景导入
新知探究
分层练习
课堂反馈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1.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
减法的混合运算.(重点)
【初中数学】2019最新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导学案:1-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可打印
![【初中数学】2019最新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导学案:1-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可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28c79c51763231126edb1167.png)
1-= × ,1-= × ,
(2)计算:(1-)×(1-)×…×(1-)(1-)
2、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x的立方是—8,
试求:的值;
(4)、2×[-+)]-2÷4;
【基础演练】
计算:
(1)、-1-[-2-] (2)、-)÷)+2×
(3)、-14-×[2―2] (4)、-8-3×3―4
(5)、-24÷×)2 (6)、20xx×+2)) ×20xx-)2÷)2
【能力提升】
1、观察下列各式,再解答下列问题:
1-=×,1-=×,1-=×,…,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初中数学】2019最新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导学案:1-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可打印
______年______Fra bibliotek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会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学会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经历探索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法则,会用法则进行混合运算。
【自主学习】
1、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次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8—2×6=(—8—2)×6 B、2÷×=2÷(×)
C、(—1)20xx+(—1)20xx=—1+1 D、—(—2)2=4
3、计算:
(1)、8×(-)×(-0.125) (2)、()×(-36)
(3)、(—99)×5 (4)、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6e6418a5e9856a56126095.png)
课题: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练习课教学目标1 小结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方法,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技巧。
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2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能熟练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并能合理使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3、在探索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
难点:符号的处理和顺序的确定。
教学过程一、回顾知识,课前热身1、直接写出结果:(1) -5+(-4) (2) 7+(-9) (3)(-12)+12(4) -22÷(-3)2; (5) -(-3)2·(-2)3; (6) (-2)4÷(-1)3;2 分租练习(1)、32-50÷22×101-1 (2)、﹣132×(0.5-32)÷191 (3)﹣1﹣[1-(1-0.5×32)]÷191 (4) 241×(﹣76)÷(21-2) 3、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顺序怎样?要注意哪些问题?二 合作交流,技能训练1 同级别的混合运算例1 计算:(1)-3.2+7458.6733+- , (2))2(94498110-÷⨯÷⎪⎭⎫ ⎝⎛- 交流:对于只含有加减的混合运算你有什么经验?对于只含有乘除的混合运算你有什么经验?2 不同级别的混合运算例2 计算:(1)3)2(2173⨯-÷-; (2) ()[]232315.011--⨯⎥⎦⎤⎢⎣⎡⎪⎪⎭⎫ ⎝⎛⨯--交流:对于不含括号的有理数混合运算,你认为运算顺序怎样?对于有括号的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怎样?3 适当运用运算定律例3 计算:161)2131()1()2(32--÷-⨯--- 例4计算: )]95(32[)3(2-+-⨯- 解法一:原式=)911()3(2-⨯- (先算括号里的) =)911(9-⨯ (后算乘方) =-11 (再算乘除) 解法二:原式=)911()3()32()3(22-⨯-+-⨯- (运用分配律) =)911(9)32(9-⨯+-⨯ (先算乘方) =-6+(-5) (后算乘除)=-11 (最后算加减)4、运用概念:(掌握三个运算概念)(1)如果a 、b 互为相反数,则a+b=0,a=-b(2)如果c 、d 互为倒数,则cd=1,c=1/d(3)如果|x |=a(a>0),则x=a 或x=-a例;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2,试求x 2-(a+b+cd)x+(a+b)2000+(-cd)2001三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计算:(1))4()5()5(22-÷---⨯, (2)9)3(8)2(43+-⨯--⨯(3)[]32)35(4÷--- (4)22)2131()6734(-÷-, (5)52)1(254.041415-⨯⎥⎥⎦⎤⎢⎢⎣⎡⎪⎭⎫ ⎝⎛-⨯+⎪⎭⎫ ⎝⎛-÷ (6) 65÷(32÷51)-31×(-6)2+32 (7) -3-[-5+(1-0.2×53)÷(-2)] 四、培养智力,提升能力例4 现定义两种新的运算:“○”、“▲”,对于任意的两个整数a 、b,a ○b=a+b+1,a ▲b=ab-1求4▲[(6○8) ○(3▲5)]的值。
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案设计
![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b4d14ba83d049649b665899.png)
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案设计1. 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2.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提高运算能力;3.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渗透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教学重点: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预习导学——不看不讲学一学:阅读教材P25“做一做”的内容,并解决下列问题:1.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如何对算式进行转化?2. 几个正数或负数的和的形式,加号和括号可以省略吗?3.算式:(-8)-(-3)+7-2省略括号后可以写成怎样的形式?4.如何读题3中的两个式子?知识点一: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学一学:阅读教材P25“例6”的内容,并解决下列问题:1.计算式中含有理数的哪些运算?2.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的依据是什么?议一议:1.在“例6”的计算过程中,使用了哪些运算律?2. 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归纳总结】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运算,.如(-3)+(+5)-8=(-3)+(+5)+ .知识点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学一学:阅读教材P25“例7”的内容,并解决下列问题:1. 在“例7”的计算过程中,使用了哪些运算律?2.你还有其它的解题方法吗?3.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合作探究——不议不讲探究一:教材P26练习1T, 2T, 3T探究二:把式子15+(-6)-(-7)-(+2)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是,结果是 .探究三:计算:--(-)+(-)探究四: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高度变化记作上升4.5千米+4.5千米下降3.2千米-3.2千米上升1.1千米+1.1千米下降1.4千米-1.4千米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多少千米?附加题:计算:-︱-17︱-︱-12︱+(+28).【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1、通过探索,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实质就是统一为加法运算;
2、能正确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3、体验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重点: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难点: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目标导学:(2分钟)
1、填空:-5+(-3)=;-5+3=;-5-3=;-5-(-3)=。
2、一架飞机做特技表演,它起飞后的高度变化情况为:上升4.5千米,下降3.2千米,上升1.1千米,下降1.4千米,求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多少千米?
3、(-8)-(-10)+(-6)-(+4),这是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你会做吗?
自学自研:(18分钟)
模块一、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及其代数和形式
阅读教材P25“做一做”,认真学习例6,完成下面内容:
观察(-8)-(-10)+(-6)-(+4),这个式子既有加法运算,又有减法运算。
我们可以想到什么呢?因为“减去一个数,等于这个数的”所以可以把加法、减法统一为运算,原来的式子就转化为求几个正数或负数的。
归纳: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实质就是把加、减法运算统一为运算。
例1、计算:(-8)-(-10)+(-6)-(+4)
变式1、将加减混合运算式(-3)-(+4)+(-9)-(-2)统一为加法算式。
变式2、计算:①-7.7+(-2.3)-(-12.6);
②0-3.4+5-4.6.
模块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学习教材P26例7,完成下面的内容
例2、有8筐白菜,以每筐25千克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称后的记录如下:
1.5;-3;2;-0.5;1;-2;-2;-
2.5。
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8筐白菜中最接近标准重量的这筐白菜重
千克;
②与标准重量比较,8筐白菜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
③若白菜每千克售价2.4元,则出售这8筐白菜可卖多少元?
变式、我国古代有一道有趣的数学题:“井深十米,一只小蜗牛从井底向上爬,白天向上爬2
米,夜间又掉下1米,问小蜗牛几天可爬出深井?”你能用有理数加法的知识解决这道古老的问题吗?千万别落入陷阱哦!
交流展示:(18分钟)
按照各组分配任务进行展示探讨。
当堂检测:(5分钟)
1、把1[3
(5)(+7)](+9)写成省略加号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算式“-3+5-7+2-9”的读法是()A、3、5、7、2、9的和;B、减3正5负7加2减9;
C、负3、正5、减7、正2、减9的和;
D、负8、2、负9的和。
3、计算:①12-(-18)+(-7)-15;②-
21-31+41-51+
61
;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