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南京溧水三中高一政治导学案:3.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2课时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懂得社会主义社会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效率的含义;(2)理解公平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我国当前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举措,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当前我国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2.能力目标:(1)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2)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3)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预习检测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
①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2.收入分配的公平(1)要求:收入分配②,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③,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④,是实现⑤的体现。
二、如何实现社会公平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⑥。
2.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⑦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⑧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3.⑨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⑩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增加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三、兼顾效率与公平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
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着矛盾。
政治:3.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1)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编写人:魏云东审核人:夏克功徐军11/12/2009重点、考点:1、理解公平的含义2、公平的收入分配的意义3、如何在收入分配方面实现社会公平?4、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5、理解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6、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课前延伸学案】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1、公平的含义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 ,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要求保证人们的。
2、公平的收入分配的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实现。
3、如何在收入分配方面实现社会公平?(1)制度保证: ,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保证“两个合理比重”:保证占合理比重、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①意义:②措施:(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措施: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调节,取缔。
通过强化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它表示的程度。
效率提高意味着。
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①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
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②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
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2)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3、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又要促进。
(原因: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三高级中学高中政治 3.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考点能级及要求】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要求、意义以及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B)【学习目标】1、理解公平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2、懂得社会主义社会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3、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4、理解我国当前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举措【高效预习】1、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___。
2、收入分配公平是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的体现。
3、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有:(1)坚持和完善 ___________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保证;(2)增加______________,着重保护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重,努力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同步、___________________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3)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4、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_______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________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二者又存在_______。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________与________,既要提高________,又要促进________。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同时要将__________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____________。
(2)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__________,也要防止__________;既要落实__________,也要提倡__________;在鼓励人们__________的同时,倡导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朝着____________方向稳步前进。
高一政治教案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教学案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教学案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教学案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1. 决定分配, 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的分配制度。
2.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3. 什么是按劳分配?
4.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决定的。
①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5按劳分配——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
6、按劳分配作用:
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和消除两极分化的,它体现了劳动者,的社会地位,是上的伟大变革。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站主体地位,决定了
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另外,还存在其它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和。
高一政治第七课 个人收入与分配 导学案.

- 1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编制人:杨亚审核人:廉基军审批人:叶佐彬【使用说明与方法指导】1.依据导学案,认真研读课本,作好标记和勾画,标注关键词。
2.通过理解教材,掌握我国的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以及如何坚持完善这一制度。
3. 理解在分配领域如何能够更加维护社会公平。
【学习目标】1. 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及其所有制基础。
2.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和作用及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3.理解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及当前形势下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1. 按劳分配为主体2. 兼顾效率与公平【预习案】构建本框知识体系:- 2 -【探究案】探究一:自主学习中的疑问探究二:见教材第59页页尾深入讨论分析此材料。
探究三:见教材第61页页尾此情形的不利影响及改善措施。
探究四:公有制经济中是否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是否存在按劳分配?【课后拓展】1、“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A 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 这一制度适应了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特点C 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D 党中央、国务院一心一意要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2、下列有关分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在公有制内部才能进行按劳分配,公有制内部也只能实行按劳分配B 按资金分配和按资本分配只是表述不同,实质是相同的C 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要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D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3、下列所得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有:①出租房屋所得的房租;②债券持有人获得的利息收入;③购买商业保险获得的赔付款;④股票分红;⑤以专利技术入股获得的分红;⑥外资企业里工人的工资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③④⑤⑥D. ①②③⑤4、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正确理解是:(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贫困;②公平是效率的保证,没有公平的效率只能导致贫富分化;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④既要实现“部分先富”,又要最终走向“共富”;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二者既是一对矛盾,又具有一致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③④⑤5.对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这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B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这一分配方式的直接原因C 它是对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D 它不是我国现有分配方式的全部,但也不是普通的一种方式,是在其中居主体地位6、下列能够体现分配问题上坚持兼顾公平的选项是:①加大对西部的投资,加快西部经济发展②扶助弱势群体,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③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三条保障线” 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建设,促进东部发展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材料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高一政治必修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复习导学案附练习答案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复习导学案一、 本单元复习重难点 1.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意义。
2. 理解实现收入分配方面的公平的措施。
3. 理解财政作用及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4. 识记征收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二、 复习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三、本单元基本问题回顾 1. 我国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 2. 按劳分配的地位和实行的原因(必要性和意义) 3. 分配方式有哪些?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意义? 4.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重视公平问题(为什么,怎么办) 5. 财政收入的形式有哪些?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如何影响?6. 财政支出的形式哪些?财政有哪些作用?财政如何调控经济平稳运行?7.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及关系、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8. 依法纳税问题(为什么, 四、合作探究,学以致用 怎么办(义务意识、权利意识) )? 合作探究一 有专家提出,首先要做好“加法” :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其次要做好“减法”:降低税收, 要实现翻一番的目标, 特别要增加就业,保证普通劳动者收入每年都能稳定增加。
让利于民,杜绝平困,缩小贫富差距,控制物价,实现收入“倍增”而不是“被增”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谈谈如何实现材料中强调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 标? 合作探究二某市政府向社会公布某年度拟办实事“清单”,部分内容如下:一、 新增入园名额 2万个,完成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 50所以上,缓解入园紧张。
二、 新开工保障性住房 16.3万套,竣工保障性住房 8万套。
三、 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开工4条地铁线路。
改善民生办实事,离不开财政的扶持。
请结合材料说明财政的作用。
五、第三单元知识框架图(要求:简洁清晰)六、单元检测题1、巴中市农民收入结构特点:一是以承包责任田的农业收入为代表的家庭经营收入比重下降;二是以外岀务工收入为代表的工资性收入比重稳定上升,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3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3【温故知新】1、我国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3、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必然性、意义)4、比较多种分配方式5、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意义【立足基础】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平等,既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_________,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实现、。
3、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在收入分配方面的政策措施⑴制度保证:坚持为主体,并存的分配制度;⑵重要举措:①保证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建立企业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②更加注重公平。
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调节,取缔。
通过强化,整顿,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实现公平分配。
二、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1、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与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2、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另一方面,。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3、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合作探究】【环节一】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一直以来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讨论的永恒的话题。
这个话题不仅存在于我们人类社会,而且还存在于动物世界里。
大家来看一下羊羊族群里的故事,在这个羊羊族群里面,住着慢羊羊村长和四只小羊,他们分别是:聪明伶俐的喜羊羊,做事直率的沸羊羊,懒惰贪吃的懒羊羊和温柔美丽的美羊羊。
为了这个族群的兴旺发达,慢羊羊村长绞尽脑汁,想了各种办法,既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能让每只羊幸福快乐的生活。
场景一:懒羊羊笑了羊羊族群一直以来实行集体劳动、计工分分配,那种情景用民谣来表示就是:“上工敲破钟,干活磨洋工,一地一窝蜂,收工打冲锋,分粮兴冲冲。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三高级中学高中政治 3.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 1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考点能级及要求】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要求、意义以及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B)【学习目标】1、理解公平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2、懂得社会主义社会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3、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4、理解我国当前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举措【高效预习】1、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___。
2、收入分配公平是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的体现。
3、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有:(1)坚持和完善 ___________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保证;(2)增加______________,着重保护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重,努力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同步、___________________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3)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4、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_______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________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二者又存在_______。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________与________,既要提高________,又要促进________。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同时要将__________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____________。
(2)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__________,也要防止__________;既要落实__________,也要提倡__________;在鼓励人们__________的同时,倡导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朝着____________方向稳步前进。
江苏省南京三中高一政治《37 个人收入的分配》学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学案【高考目标定位】分配方式的必然性;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劳动成果和生产要素分配,公平的表现和意义、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研析高考考点】关于分配原则,为分配不公提出解决办法。
考点一分配制度1。
生产决定分配(1)生产决定分配, 决定分配方式。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1)含义:是中的基本原则。
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2)原因:是由决定的。
前提:。
物质基础:。
直接原因:。
(3)作用:有利于充分调动,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它体现了的社会地位.(4)地位: .3。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存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2)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的体现,它有助于, 、。
(3)措施:①制度保证:.②重要举措:。
③另一重要举措:。
2.提高效率、促进公平(1)效率,指.(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另一方面, 。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
(3)措施: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既要;。
【三年高考真题】考点一:提高居民收入,公平与效率、分配制度1(2011高考江苏卷10)图2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 代表收入差距,纵轴 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
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
该图表明①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A.①②B。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课前预习案】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收入分配公平的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的,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收入分配公平的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的体现。
3、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更加注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增加,调节,取缔。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1、效率的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的程度。
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2、效率与公平的效率与公平具有。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
3、如何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又要促进。
②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又要防止;既要落实,也要提倡;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课内探究案】【导】-------情景设置、目标展示第一:导入。
(多媒体导入)第二:导学。
本课重难点(要求:明确本节课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是什么?)1、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思】-------自学引导自主夯基情景设置:一位老板的日记今天,是我接手这个5年前濒临倒闭的制衣厂后迎来的6周年年庆的日子,坐在这里,我的心里是百感交集,却又喜忧参半。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政治必修一《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

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一、【课前回顾】1、单元回顾(1)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交换与消费环节)——“为何生产”(2)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生产环节)——“谁来生产”在第二单元“生产”完之后,我们会遇到一个问题,生产完了,产品如何分配?(3)第三单元:(分配环节)——“为谁生产”2、框题回顾第一框:我国的分配制度:为主体,并存(1)按劳分配:是经济中个人消费口分配的基本原则;(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非公有制经济中):a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比如个体杂货店、理发店等个体户的劳动所得分配)b 按生产要素分配(比如在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中凭借劳动、技术、资本取得收入)二、【本框目标】了解“效率与公平”的定义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三、【主干知识】1、公平的定义及意义(1)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______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___________,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收入分配公平与___________有着根本区别。
(2)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2、★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1)坚持和完善、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2)保证在中占合理比重、在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
着力提高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机制和机制;(3)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调节,取缔。
通过,整顿分配秩序,把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防止两极分化。
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______ _____。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______ _____。
(2)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高一政治(人教版 必修一)导学案:3.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案课题: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 第 课时 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2、理解为什么要坚持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注重效率和公平原则的涵义;如何坚持效率和公平原则。
3、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坚持兼顾效率和公平原则的意义。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选择。
2、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教学 重点 1、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2 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3、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教学 难点 1、 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2、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教学[来源:学科网]方法[来源:1ZXXK]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是否有课件[来源:1ZXXK][来源:1ZXXK]有 课时设计1课时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课后 补充问题设计与 双边活动授课内容引导学生参看教材60页,就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两种观点进行讨论。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
为什么?(导入问题的作用) ★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 复习导入: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与重要意义。
2、 小事例,设找全班最瘦小的女生与最壮大的男生背麻袋,来引导学生试分析效率与公平。
(二)进行新课 (1)公平的含义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材60页,就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两种观点进行讨论。
教师总结: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我们这里学的是收入分配的公平。
它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015-2016学年高一政治课件3.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2.ppt

第一种解决方案又带来了新的问题:肥 和尚力气大,体能好,每天挑得最多,吃得 也多,为了在同伴面前炫耀自己,常常严重 浪费饭菜;瘦和尚体能差,每天挑得少,吃 得又少,吃得越少,挑得越少,看到肥和尚 浪费饭菜心里极不平衡,为此经常和肥和尚 发生争执。终于有一天,瘦和尚病倒了。 第一种解决方案存在什么弊端?
能不能想到第三种更省力、更省时的挑水方案?
(第三种解决方案)寺庙讨论通过一项决议:谁能想到更 省力省时的挑水方法,年终奖励5两香油钱。小和尚留意到水源 在半山腰,而刚好山上有竹子,于是他建议把竹子砍下来连在 一起,竹子中心是空的,然后买了一个辘轳。第一个和尚把一 桶水摇上去,第二个和尚专管倒水,第三个和尚在寺庙里等水。 三个人轮流换班,一会儿水就灌满了水缸。 (1)用今天经济生活的观点来看,小和尚获得香油钱属于 什么方式的分配? (2)第二种解决方案和第三种解决方案有什么共同的优点?
第七课
个人的收入分配 第2课时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什么在增加?什么在减少?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产出 2桶水 1桶水 0桶水 ———— → ————— → ————— → ————— 投入 1个和尚 2个和尚 3个和尚
1.效率的含义 指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观点一:公平就 是消灭差别,有差别 就不公平,人人平等、 不存在差别才是公平。
观点二:公平不在于没有差 别,而在于差别是否合理,如 果差别给人以激励,使经济具 有活力和效率,又不影响社会 稳定,就是公平。
你如何理解公平和收入分配的公平? 收入分配公平是不是平均主义?
4.公平和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1)公平不在于没有差别,而在于差别是否合 理。所谓“合理”就是差别既不能影响社会稳定,又 能给人以激励,促进效率。(观点二) (2)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 相对平等,既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 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三高级中学高中政治3.7.2用联系

7.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系统优化法,综合性思维方式。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局观念、整体观念,以及运用系统优化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他人的关系,努力融入集体,融入社会的意识,树立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法。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组织学生探究、讨论哲学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节我们学习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如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7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1)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2)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7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部分不能离开整体而存在。
(1)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3、理解整体与部分关系的重要意义整体与部分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考点能级及要求】
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要求、意义以及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B)
【学习目标】
1、理解公平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2、懂得社会主义社会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
3、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4、理解我国当前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举措
【高效预习】
1、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___。
2、收入分配公平是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的体现。
3、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有:(1)坚持和完善 ___________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保证;(2)增加______________,着重保护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重,努力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同步、___________________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3)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4、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_______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________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二者又存在_______。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________与________,既要提高________,又要促进________。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同时要将__________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____________。
(2)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__________,也要防止__________;既要落实__________,也要提倡__________;在鼓励人们__________的同时,倡导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朝着____________方向稳步前进。
【重难点剖析】实现社会公平的原因及措施:
【问题探讨】
B C
材料二: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统计显示:中国富有群体持有的现金水平很高,大约占他们个人
全部财富的71%,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4.6%;中国不到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
以上。
即使在这些富有的群体内部,也有大约70%的财富掌握在资产超过50万美元的家庭
手中。
地区收入差异更加明显;上海市的人均年收入是西部落后地区的10倍以上。
社会财
富分配的过大悬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讲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指出,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
改善人民生活,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要让中等收入者占多数,基本消除绝对贫
困现象。
请以“我国居民收入不平衡,贫富差距严重原因及应对措施”为课题,开展研究性
学习。
(1)结合材料一、二,请指出我国目前收入差距过大的具体表现及形成原因。
(2)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针对怎样解决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请你提出合
理化的建议。
【课堂训练】
一、判断题:
1、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就是社会成员之间没有收入差距 ( )
2、效率和公平是没有矛盾的 ( )
二、单项选择题:
3、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
殊。
下图显示的收入分配格局中最能反映这一要求的是
( )
4、目前,我国分配体制内“平均主义”和“分配不公”现象同时并存,针对这
一现象国家采取了“扩中、保低、调高”的战略。
其目的是
()
A.既鼓励先进,又保护落后 B.实现社会公平
C.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步富裕 D.消除收入差别,实现同步富裕
5、“做蛋糕”与“分蛋糕”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问题之一。
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分得不合理,会影响人们把“蛋糕”做大的积极性。
上述材料要求我们必须()A.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B.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C.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D.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障基本生活的关系
6、亚当·斯密说:“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亚当·斯密的话强调的是
A.收入分配中要坚持平均主义 B.提高经济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 ( ) C.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 D.收入分配公平就意味着不能有差距
7、农民工是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他们的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障。
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该()①坚持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②更加关注社会公平
③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④为了效率关注公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课后练习】
8、下面对收入分配公平的理解正确的是()A.这种公平是绝对的 B.这种公平是收入分配相对的平等
C.公平就是消灭差别 D.有差距必定阻碍经济的发展
9、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月提高到3500元/月。
这一调整 ( ) ①是发挥市场作用的重要举措②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③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支出④调节了个人收入分配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10、自2014年11月1日起,江苏省将月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1270元。
这表明政府 ( ) A.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B.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C.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D.进一步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问题探讨】
(1)主要表现: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居民;②财富过于集中在一部分先富阶层,中低阶层收入低,且比重大;③地区差异大。
形成原因:①分配制度的变化,允许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②收入分配的体制;国家参与的再分配手段不完善;③地域差别、非法收入造成的差距。
(2)①缓解收入差距过大,最根本的是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
②完善我国分配的制度。
③提高初次收入比例。
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如从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等方面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课堂训练】
1-7 BBBBC CA
【课后练习】
8-10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