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1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知识点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知识点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1、普利斯特利实验得出的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2、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步骤:暗处理、把插有天竺葵的两个小烧杯分别放入装有清水和25%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去,编号A、B 组,放在日光下、酒精脱色、漂洗叶片、滴加碘液、清洗叶片、观察叶片颜色。

3、光合作用表达式:原料:二氧化碳、水,条件:光,场所:叶绿体,产物有机物和氧气4、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合理密植,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2)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给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贮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这种方法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被称为“空中肥料”。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1、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物是不科学的原因是:有光照时,绿色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更新居室的空气。

在黑暗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仍在进行,会消耗居室内的氧气,将二氧化碳排放到居室中,影响居室内的空气质量。

2、呼吸作用(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其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呼吸作用的表达式4、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量散发出去。

5、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①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②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6、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100克。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柳树增重的80多千克,主要是因为吸收的全部的水大部分转变成了有机物B.柳树增加的质量,除了吸收的水,还有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C.柳树生长过程中消耗的有机物是通过自身的光合作用制造的D.柳树叶的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来的
植物能够 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点燃的蜡烛和植物同时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
蜡烛 , 植物

植物和小白鼠同时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
小白鼠 ,植物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普利斯特利实验
正常燃烧
正常的活着
熄灭死亡
正常的活着
实验结果显示,甲、乙装置经过 、光下照射, ,滴加碘液后发现,甲装置中叶片 ,乙装置中叶片 。实验结果显示,甲装置中的植物叶片里 淀粉,乙装置中的植物叶片里 淀粉,说明 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学习目标:1.能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及产物。(重点、难点)2.能运用光合作用原理解释农业生产现象。(重点)
实验步骤
实验处理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点燃的蜡烛和小白鼠分别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
蜡烛 ,小白鼠
B
C
11.某樱桃种植户为提高大棚樱桃的产量,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合理密植B.适当增加光照时间C.适时松土、施肥D.在大棚内放置大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2.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

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
具体操作方法 1、直接喷施贮存 在钢瓶中的 二氧 化碳 2、点蜂窝煤炉。
人们通过调控温室中的光照、 水和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 , 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生活 环境。
②、能量转化: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重点讲解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材料用具:
盆栽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 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培 养皿,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 镊子,滴管,火柴,清水
天 竺 葵
1
2
1、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正反两 面都夹紧,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4h;
2.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 起来?
答:是为了作对照实验,看看有光照的 部位和无光照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 粉。
3.为什么用酒精浸泡叶片而不用水?为什 么要隔水加热?
是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起到脱 色的作用,便于鉴定淀粉的颜色变化;
因为酒精蒸发太快,温度太高造成浪费, 而且溶解叶绿素的效果也不太好,尤其易引燃 酒精发生危险。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1、概念:绿色植物
通过叶绿体,利用光 能,把二氧化碳和水 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 有机物(如淀粉), 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 程。
筛管 导管
气孔
气孔
2、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条件
二氧化碳 + 水 光能
叶绿体
有机物 +
(储存着能量)
氧气
原料
场所
产物
3、光合作用实质:
①、物质转化: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 有机物和氧气
演示实验 阅读课本P123演示实验
注意:氧气有助燃作用
注意观察 1.实验装置中的金鱼藻是否放出了气泡? 放出了气泡。 2.实验装置中快熄灭的卫生香伸进管口后是否复燃?

第五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第五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A.此实验在有光或无光下都可进行 B.此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C.此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氧气 D.此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有机物
[解析] 分析图示,水中的金鱼藻用漏斗罩住,将一试管插在漏斗上,收集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中,木条立 刻燃烧,这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9.421.9.402:29:0402:29:04September 4, 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4日星期六上午2时29分4秒02:29:0421.9.4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了一个经
典的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处理
一 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 白鼠分别放到密闭的玻璃 罩内
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盆植 二 物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
璃罩内
实验现象 蜡烛_熄__灭_____,小白 鼠死_亡_______
正常燃烧
蜡 正烛 常_生_正活_常__生__活_,植物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2时29分4秒上午2时29分02:29:0421.9.4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问题探究】“人工光合作用”和自然光合作用的条件相同吗? 【思考交流】

第五章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PPT课件

第五章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PPT课件

四、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
光合作用是 指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利用光 能,把二氧化碳 和水转化成储存 着能量的有机物, 并且释放出氧气 的过程。
光能 二氧化碳+水叶绿体 有机物+氧气
五、光合作用的意义 1、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
需要。 2、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
基本的食物来源。
3、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点燃的蜡烛和小白鼠从绿色植物哪里得 到了氧气,绿色植物得到了二氧化碳。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植物能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 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蜡烛燃 烧或动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绿 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
吗?
做出假设: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
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微弱,所以种植的瓜果味道特别甜 (√ )
11.植物在光下不进行呼吸作用,因为呼吸作用放出的二 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利用了( × )
课外延伸 给大田、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以增 加农作物的产量的方法,被称为气肥法,二氧 化碳被称为“空中肥料”。
具体操作方法 ⑴增施有机肥; ⑵直接喷施贮存 在钢瓶中的 二氧 化碳; (3)点蜂窝煤炉。
制定方案:材料用具
两个玻璃皿、两个广 口瓶、两个烧杯、两 枝带叶子的枝条、氢 氧化钠溶液、清水、
小组讨论:
1、应选择什么作为该实验的变量? 2、除这个变量外,其他条件应怎样? 3、如何设计对照组?提示:氢氧化 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实验装置一:
实验装置二:
A
清水
B
叶, 分别用碘液处理,你认为哪个装置中 叶片不变蓝?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件

4.2 导入新课
工教作学背回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示例一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 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 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
的内容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示例二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 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 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
的内容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2.如图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是否有产生,此装置必须放在环境中 ( C)
A.二氧化碳,有光条件 B.二氧化碳,无光条件 C.氧气,有光条件 D.氧气,无光条件
3.(2015·长沙)土豆富含淀粉,将发展成我国的第四大主粮,形成淀粉 的原料是水和( B )
A.氧 B.二氧化碳 C.有机物 D.无机物 4.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光合作用公式。据图分析可知光合作用( D ) 二氧化碳+水叶――光绿→体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
点击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 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 文字您的内容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您的内容 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
4.3 出示目标
工教作学背回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 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有__机__物__;二是能量转变:将光能转变成_化__学__能,并储存在它制造的_有__机__物__中。
9.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农业上应用时,要做到__合__理__密__植__,让植物的叶片
充分地接受_光__照___,提高__光__合____作用的效率。

第五章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六年级生物下册同步教学精品课件(鲁科版)

第五章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六年级生物下册同步教学精品课件(鲁科版)
卫生香或竹签复燃
讨论:
①金鱼藻在光下产生了什么气体?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产生了氧气。 氧气有助燃的特性!
②该实验若在黑暗中进行,能观察到同样的结果么?
答:不能
(3)实验结论: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2、总结: 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外,还有氧气。
知识拓展: 光合作用还需要水
1、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切断主叶脉
(5)在这个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 光 ,设计两个装置的目的是?
进行对照实验
谢谢!
(1)光合作用的原料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水。 (2)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外,还有氧气。
思考: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什么?
知识点三: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示意图:
2、光合作用的实质:
导管
筛管
光合作用的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
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
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知识拓展:
1、给大田、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以增加农 作物的产量的方法,被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被称为“空 中肥料”。
2、具体操作方法 (1)增施有机肥; (2)直接喷施贮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 (3)点蜂窝煤炉。
想一想:
1、为什么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能提高农作物或蔬菜的产量?
答: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 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能提高农作物 或蔬菜的产量。
2.大气中的氧气没有因人和动物的呼吸而减少,是由于( A )
A.光合作用的结果
B.呼吸作用的结果
C.大气中氧含量增加的结果
D.氧气大量消耗的结果
3.严重干旱可能造成作物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的角度来看,这表明光合作

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一课时

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一课时
阅读教材,了解海尔蒙特实验的过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对教材上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进行分析,初步获得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结论。
小组合作制订探究计划。
探讨,思考,得出最终方案。
实施探究方案,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从培养能力方面激发学生的科学想象和逻辑推理。
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结合教材、课件,展示经典实验的全过程,指导学生分析讨论。
【活动一】P121想一想,议一议
引导学生阅读海尔蒙特实验过程的资料,课件展示思考题。
1、分析实验前后柳树苗和土壤的重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海尔蒙特是怎样解释这种现象的?
2、海尔蒙特所做的实验与植物光合作用有什么联系呢?
3、想一想,水是对实验产生作用的唯一因素吗?海尔蒙特是否忽略了什么?




A、植物死亡,小白鼠活着B、植物活着,小白鼠死亡
C、植物、小白鼠都活着D、植物、小白鼠都死亡
4、在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A、吸收瓶内的空气B、吸收瓶内的水分
C、吸收瓶内的二氧化碳D、吸收瓶内的氧气
巩固练习
及时反馈
5、分别在A、B、C、D四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实验:A里放有点燃的蜡烛;B里有点燃的蜡烛和小白鼠;C里放有点燃的蜡烛和植物;D里放有点燃的蜡烛、小白鼠和植物。请问,A、B、C、D四个密闭容器中蜡烛最先熄灭的是()
【活动二】课件展示普利斯特利实验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
普利斯特利当时根据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活动三】教材P122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
二氧化碳是不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呢?

1.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目标】:1.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章的探究活动。

3.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重点和难点】:1、认识光合作用。

2、绿色植物在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3、探究活动的设计。

【课时分配】:2课时【教材分析】:通过生物呼吸和燃料燃烧都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为什么没有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明显增多,氧气含量降低的悬念,引起学生对大气中碳—氧平衡是如何维持的问题产生兴趣。

可将金鱼藻的放氧实验分成两步进行演示。

首先让学生观察光下金鱼藻放气泡的实验,引出光合作用除了能制造有机物还能制造什么物质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作出假设。

然后再做气体燃烧状况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结果推测金鱼藻放出的气体是氧气。

关于光合作用原料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普利斯特利的三个实验先分别进行分析,再将分析结果综合起来考虑,得出光合作用不但能产生氧,而且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结论。

植物所产生的氧气除了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外,还可以供给其他生物使用。

建议教师在学生分析完三个实验后,尽可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再上升一个层次。

即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普利斯特利为什么要设计三个实验,才能得出最终结论?”目的是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综合看问题的意识,当一个现象由多种因素控制时,应当先研究一种因素,控制其他因素。

【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装置采集气体,对气体成分进行简单探究,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课本叙述和教师的讲解学习实验过程,获得结论。

教师提供实验装置,并指导学生进行采集,引导学生对气体进行探究。

讲解并引导学生学习实验规程,组织学生讨论。

二、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利斯特里实验2.探究活动通过课本对普利斯特里的三个实验分别进行分析,初步获得光合作用不但产生氧,而且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结论。

《带三单元 第五章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

《带三单元 第五章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光合作用的观点和意义。

2. 掌握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开释氧气的过程。

3. 能够应用光合作用知识诠释自然界中的相关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2.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如何被吸收,氧气如何被开释,以及这一过程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实验器械,如显微镜、塑料袋、植物叶片等,用于演示光合作用的过程。

2. 准备PPT课件,用于展示光合作用的观点、过程和意义。

3. 邀请一位学生帮忙教师进行实验演示。

4. 提前安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参与教室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光合作用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意义,引发学生对这一重要生物过程的兴趣。

(2)通过展示图片或动画,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一过程需要哪些物质和条件。

2. 实验探究(1)教师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械和材料,如植物、通明塑料袋、放大镜等,指挥学生一起进行实验,观察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变化。

(2)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了哪些物质?开释了哪些物质?这个过程需要哪些条件?(3)实验结束后,教师指挥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对于植物本身的意义。

3. 深入讲解(1)教师向学生介绍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包括光反应、暗反应等步骤,并诠释各个步骤中的化学反应。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意义,如:光合作用如何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这个过程对于地球的气候环境有何影响?(3)教师介绍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如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

4. 教室互动(1)教师提出一些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2)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如何通过改变环境因素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共23张PPT)

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共23张PPT)

光光能能 二氧化碳 + 水 叶叶绿绿体体
有机物 + 氧气
〔储存着能量〕
光合作用的原料:_水___和__二_ 氧化碳 光合作用的产物:__有___机__物和氧气
光合作用的场所:___叶__绿__体 光合作用的条件:______光_
阳光
二氧化碳

有机物
叶绿体
氧气
光合作用图解
光合作用的公式:
条件
光能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光合作用的条件

,场叶所




〔2叶〕绿请体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物质:





二氧化碳
氧气
阳光 ②
有机物
中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D 〕 A.叶绿素 B.光 C.二氧化碳 D.水
3.〔2021•无锡〕鱼缸内放一些水草,在阳光照耀
下,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这些气泡里的主要气
A体.光是合〔作用A〕产生的氧气 B.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C.蒸腾作用产生的水蒸气
D.以上三项全是
4.〔2021•黑龙江〕绿色植物具有维持生物圈中
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人们 〔2〕请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物质: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常说的光合作用 原料:


〔4〕合理密植可以保证作物的叶子都能充分地接受光照,又不互相遮挡。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
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
光合作用的实质
绿色植物通过叶 绿体,利用光能, 把二氧化碳和水 转化成储存着能 量的有机物,并 且释放出氧气的 过程。

第五章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第五章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提示:氧气有助 燃的作用!
2.实验装置中快熄灭的
卫生香伸进管口后是否复燃?
1 2
快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产生的气体,又燃烧起
来,说明释放的气体是氧气。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 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 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能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探究主题 三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请同学们自学相关内容,举例说明光合 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可以让作物的 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茁 壮成长。 种植过稀:因作物没有充
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
而造成浪费;
种植过密:因植株叶片互
相遮挡而影响植物的光合 合理密植 作用。
光 条 件 合 原 料 作 用 二氧化碳和水 光


产物Βιβλιοθήκη 叶绿体有机物和氧气
3、右图是某农场温室大棚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仪器,大棚中安 装这种仪器的目的是什么?原理是什么?
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 原理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增产。
4、为证实“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某同学制订了下 列实验方案: ①用一适当大小的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绿色植物和一杯氢氧化钠 溶液,密封不漏气。 ②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室中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暗室内 装有红色安全灯。 ③饥饿一定时间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④取一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绿素溶于酒精中。 ⑤将已脱绿的叶片取出,平铺在一个培养皿内,滴几滴碘液,检测有无葡萄 糖的特异颜色反应出现。 该实验方案有几项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

第五章_第一节_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第五章_第一节_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3、课本P126图示为某农场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 度的一种仪器,大棚中安装这种仪器的目的是什么?原 理又是什么? 目的是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原理:通过增加原材料 来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以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 最终目的。 4、见课本P126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1、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越多
每分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5
因为气泡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泡越多,说明光合作用越强,因此可 以得出结论: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2、没有气泡冒出
2、其它应用,如间作、套种和轮作
2、光合作用和二氧化碳有无关系?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演示实验
阅读课本P123演示实验
注意,氧气助燃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讨论交流
1.请描述浸入水中的金鱼藻在光照条 件下产生气体的状况。 水中出现气泡
2.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试管后发 生哪种实验现象? 卫生香复燃 3.分析该实验结果,获得的实验结 论是什么? 黑藻在光下产生氧气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普利斯特利得出的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或动物呼 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接下来该怎样实验?
讨论
1、从实验装置一和二中各取一片叶,分别 用碘液处理,你认为哪个装置中叶片不变 蓝?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外, 还有氧气。
光合作用的实质
绿色植物 通过叶绿体,利 用光能,把二氧 化碳和水转化成 储存着能量的有 机物,并且释放 出氧气的过程。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
3.播放“温室效应形成简单原理”幻灯片
4、播放导入语言:为什么不会缺乏氧气呢?
1、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体验:有植物的地方,人呆着就会觉得舒服的感觉
3、认识到二氧化碳排放到大自然中过多的一些危害性
4、思考原因,并根据经验进行简单回答
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鲜明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绿色植物会放出氧气
3、观察气泡
4、排水法收集氧气
5、验证氧气
1、观看并体验光源的强度
2、、3观看气泡等现象
4、5观看火苗出现
通过看演示实验,明白: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以及氧气的数量和光的强度有关
三、过渡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的过程中,需要其它的什么物质参与呢?
2、播放海尔蒙特的视频
3、阐述光合作用发现史上,许多科学家所做的贡献
市级公开课: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金鱼藻演示实验,让学生知道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2)观看视频和分析视频,推测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做为原料。
(3)进行探究实验的设计,明白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4、看答案并深入学习
5、看视频
通过分析实验,先让学生形成一个探究实验设计的感性认识;通过给予装置的提示,让学生学会探究实验,并用过自己设计的探究实验,学习新知识;再通过视频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
五、练习
播放练习幻灯片
思考并回答
训练学生的分析,知识迁移和推理能力。
为下节课的学习铺垫。
课堂小结
四、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025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导学案
灯塔中学杨金月
自学提纲:
1、海尔蒙特的实验忽略了什么因素?
2、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3、阅读教材122——123页初步感知探究实验。

4、123页演示实验中,产生的气泡是哪种气体?
5、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什么?反应式怎么写?
6、你能举例说出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吗?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及产物;运用探究方法理解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归纳光合作用的实质及表达式;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热爱自然,爱护环境,激情投入,享受学习的快乐。

自学检测: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从外界吸收了并释放出。

2、普利斯特利实验得出了结论:植物能够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

3、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和,产物是和。

4、在农业生产上,要保证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因此,种植农作物时,既不有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学生小组按教材提示进行实验。

实验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一和二中各取一片叶,分别用碘液处理,你认为哪个装置中叶片不变蓝?
2、光合作用和二氧化碳有无关系?
3、“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中,甲、乙装置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A.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B.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C.吸收干净二氧化碳
D.耗尽叶片内的淀粉
验收学习:
1.严重干旱时,会造成庄稼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来看,表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A.阳光 B.无机盐 C.二氧化碳 D.水
2.在一定面积上,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让阳光更多地照射到农作物上,而植株又不相互遮光,应采用的栽植方法是()
A.密植 B.高度密植 C.合理密植 D.高度稀植
3.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方式,表达正确的是()
A.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 B.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C.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能量 D.水+氧→有机物+二氧化碳+能量
4.养殖金鱼时,常常在鱼缸内放置一些新鲜的水草,其作用主要是()
A.增加鱼缸内的氧气
B. 美化金鱼的生活环境
C.增加鱼缸内的养料 D.增加鱼缸内的二氧化碳
5.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6.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
A.只在白天
B.黑夜无光时
C.只在黑夜
D.有光时
7.右图是植物的生长示意图,请根据图及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1表示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和,并把这些物质通过植物茎中木质部
的运输到叶。

(2)、图中的2表示叶片通过吸收空气中的
,进行作用。


能转化成能,储存在里。

(3)、图中的3表示叶片制造的物,通过植物茎
中的韧皮部的运输到根。

(4)、图中的4表示叶片通过气孔将作用产
生的氧气释放到大气中。

同时气孔开放,还将水分以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此过程是通过作用完成的。

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流程
导言:
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都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我们为什么没有感觉到缺氧呢?要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还要进一步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设疑激趣引出本节课题。

过程:
1、读学习目标,做自学检测,交流汇报
2、师导学,内容如下
(1)、通过PPT和视频引导学生分析“普利斯特利的三个实验”总结出光合作用原料。

(2)、本节的探究活动难度较大,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做到以下三点:(1)写出选用主要实验材料的原因。

(2)写出所选用的实验仪器设备在实验中的作用。

(3)写出每个实验步骤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不必要求学生设计的方案与教师预想的完全一样。

可以给学生放视频。

(3)、引导学生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总反应方程式,从理性上认识光合作用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4)、通过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并用PPT和视频,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除了制造有机物还能制造氧气。

(5)、引导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应用的情况。

3、生谈收获,师完善板书
4、鼓励性评价
5、生做验收学习
6、了解下节课的自学提纲
板书: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一、光合作用
光能
二氧化碳 + 水有机物 + 氧气
叶绿体(储存着能量)
二、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三、探究活动设计:
1、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2、作出假设: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6、表达和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