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2016高考生物二轮能力训练:专题9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09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2016年高考生物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解析版)

专题09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明确考纲·把握考情】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变异与育种的相关内容与生产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综合了学科内的多个知识点如细胞分裂、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遗传规律、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生物的进化等知识,可以说知识前后联系,但相关度并不高。
此部分高考试题较注重在充分理解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能力的考查。
复习时按同一主题的内容进行归类,将零乱的知识点建构成知识网络,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提高复习教学有效性.通过概念复习教学,将相关概念联系记忆区别增加理解或将概念概念抽象的文字与直观的图像结合如要求学生用图形表示一个染色体组的形态,增强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采用灵活方法加深学生理解如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理解基因突变的类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通过列表,区别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
列表几种育种方式过程、原理、优缺点。
综合练习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运用对比的方法,掌握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结合实例,辨析基因重组的类型,理解基因突变的特点及应用;通过实例分析,掌握各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列表比较,理清不同育种方法的原理、步骤及优点;通过精选试题、适度训练,从文字、图解中获取信息的能量和探究的能力,提高解题中语言的简洁性和严谨性;对比法理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区别;总结基因频率计算规律;利用实例,分析新物种的产生过程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
1.从考查内容上看,各种生物变异与人类遗传病的产生原因、特点以及相关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杂交育种的原理方法、过程和特点的分析以及与其他育种方式进行联系和比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物种形成过程及自然选择的作用和基因频率相关计算上的考查。
高三生物专题训练:变异、育种与进化

一、选择题 1、文字直接陈述类:如3、4、5题
方法:审题,直接排除法(最有效)
2、图表信息分析类 :如1、2、6题
方法:先快速审题,粗读找关键词或特殊点; 后结合选项有针对性的精读找答案。
二、简答题 1、第7、9、10、11题:考查图表信息分析类
关键:①先快速审题,粗读找关键或特殊;
②后结合问题,有针对性的精读
总结:高三生物答题方法
2、非选择题答案: (1)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2)首选教材原文,次用题目原文,最后自编语言; (3)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意思完整; (4)一般应注意根据所给横线长短确定答案字数; (5)答案应写在指定位置; (6)字迹清楚整齐,注意错别字。 三、考试特别注意: 1、碰到难题不纠缠,其它题目做完后再集中力量攻克之, 以保证该拿的分数全部拿到。 2、没有绝对的把握不要改变第一答案
题干信息找答案。
第7题
六倍体普通小麦的产生过程
第 9题
第(1)问做题方法:据结论,反推结果 请写出W的基因型: ① 基因突变,则W的基因型为: XrXr
② X染色体C区段染色体缺失, rXX 则W的基因型为:
③ 性染色数目变异, 则W的基因型为: XrXrY
1 1 2 2
4红眼雌: 1白眼雌: 4红眼雄: 1白眼雄
第10题
第3问:在人群中控制苯丙酮尿症的基因频率是 1.89×10-3,现有一正常女性其父母正常, 其弟 是苯丙酮尿症患者,她与一个男性结婚,生育一 个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的几率 是________。
Aa Aa
精子 aa 1/3 AA 2/3 Aa 卵细胞 1/3 A 即:卵细胞
1.89×10-3 a (1- 1.89×10-3) A
2/3A
2016届高考生物课新课标全国二轮复习素能演练提升9遗传、变异和进化 含答案

素能演练提升(九)(内容:变异、育种和进化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5江苏,15)经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B.X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D.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相关内容。
由题意知:白花的出现是因为X射线照射导致了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所产生的性状对生物体的生存一般是有害的,A项错误。
X射线既可引起基因突变,又能引起染色体变异,B项正确。
若要确定该突变的显、隐性,需做杂交实验,C 项正确。
白花植株自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可确定该变异是否可遗传,D项正确。
答案:A2.(2014北京理综,4)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
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
由此无法推断出( )A。
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
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由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
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解析:考查通过调整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物多样性以及文字信息提取能力。
病毒感染可以导致抗性较低的兔死亡,保留抗性较强的个体,起到选择作用,A项正确;病毒毒性过强会导致被感染的兔很快死亡,病毒失去宿主,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难以维持,B项正确;因为强毒性病毒会致兔很快死亡,而兔感染中毒性病毒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因此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自然选择所致,在此过程中兔抗病毒的能力也会增强,C项错误;蚊子充当了病毒和兔子之间的媒介,在兔子与病毒的协同进化中发挥了作用,D项正确.答案:C3。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9 变异、育种和进化(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能力训练九变异、育种和进化一、判断题1.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
( )2.自然突变是不定向的,人工诱变是定向的,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但不一定遗传给后代。
( )3.无论低等生物还是高等动植物,都会发生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
( )4.用射线照射大豆种子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属于诱变育种。
( )5.基因突变中,若是碱基对替换,则基因数目不变;若是碱基对增添,则基因数目增加;若是碱基对缺失,则基因数目减少。
( )6.自然状态下,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会发生基因重组。
( )7.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 )8.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 )9.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能正常开花结果。
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特征是能稳定遗传。
( )10.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
( )11.由未受精的卵细胞、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为单倍体。
( )12.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属于杂交育种。
( )13.“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包含了基因工程技术。
( )14.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形成四倍体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所形成的四倍体不是新物种。
( )15.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 )16.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互为选择因素。
( )17.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 )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二、选择题1.下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
三年高考(2016-2018)高考生物试题解析09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含解析)

专题09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1.(2018海南卷,14)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其原因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A.基因重组B.染色体重复C.染色体易位D.染色体倒位【答案】A【解析】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位于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了重组,其变异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
2.(2018江苏卷,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答案】A3.(2018全国Ⅰ卷,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答案】C【解析】突变体M需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才能生长,可以说明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可能丧失,从而不能自身合成氨基酸甲,而导致必须添加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才能生长,A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B正确;M和N的混合培养,致使两者间发生了DNA的转移,即发生了基因重组,因此突变体M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是由于细菌间DNA的转移实现的,而不是突变体M的RNA,C错误,D正确。
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适用全国)

变异、育种和进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B.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变异,但不一定会遗传给子代C.遗传病通常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但患者体内不—定有致病基因D.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答案】D【解析】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A项正确;基因突变导致遗传物质改变,是可遗传的变异,但不一定会遗传给子代,如体细胞突变,B项正确;遗传病患者体内不—定有致病基因,如21三体综合征,C项正确;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D项错误。
2.下左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的两条染色体及部分基因。
下列不是由该细胞中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是A.B.C.D.【答案】C【解析】A选项中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缺失;B选项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C选项中属于基因突变;D选项中发生了染色体的倒位。
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DNA结构与生物体性状的改变B.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四倍体植株上就会结出无子西瓜D.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均能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纯合体【答案】C【解析】基因突变可能属于隐性突变,不一定会导生物体性状的改变,A项错误;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四倍体西瓜,种子的胚含有三个染色体组,B项错误;生长素处理得到无子番茄,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但不改变果实的遗传物质组成,发生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C项正确;用秋水仙素处理四倍体RRrr的单倍体植株Rr,获得的个体不是纯合体,D项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选D项,错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单倍体概念:单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成,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4.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导致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向外释放,在日本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和铯137。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判断题(含答案解析)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判断题)1.选择育种的局限性在于进展缓慢,可选择的范围有限()【解析】选择育种的局限性在于进展缓慢,可选择的范围有限,正确。
2.杂交育种除了选育新品种之外,还可以获得杂种表现的优势()【解析】杂交育种除了选育新品种之外,还可以获得杂种表现的优势,正确。
3.人工诱变可以创造新品种,定向地改良生物的性状()【解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人工诱变不能定向地改良生物的性状,错误。
4.基因工程使人类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生物,培育新品种()【解析】基因工程能按照人类的意愿改造生物,培育新品种,正确。
5.细胞在没有受到紫外线、亚硝酸等外界因素影响时,也会发生基因突变()【解析】在没有外来不良因素的影响时,生物也会发生基因突变,即自发突变,正确。
6.超级杂交水稻和太空椒两者的育种原理相同()【解析】杂交水稻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太空椒的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二者原理不同,错误。
7.单倍体育种过程中诱导染色体加倍的环节可以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解析】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可以用低温处理幼苗或者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但是没有种子,错误。
8.诱变育种时可以根据人类的需求进行定向基因突变()【解析】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错误。
9.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解析】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正确。
10、同源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解析】同源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交叉互换,错误。
11.某DNA上的M基因编码一条含65个氨基酸的肽链。
该基因发生缺失突变,使mRNA减少了一个AUA碱基序列,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
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会上升()【解析】M基因突变后,使mRNA减少了一个AUA碱基序列,根据碱基互补原则,因而参与基因复制的嘧啶核苷酸数量减少,但由于嘌呤和嘧啶配对,均为50%,突变前后此比例不会发生变化,故嘌呤核苷酸比例不变,错误。
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9 遗传变异、育种与进化

专题能力提升练九遗传变异、育种与进化(45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5·海南高考)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解题指导】(1)题干关键词:“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
(2)关键知识: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异同。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有关知识。
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A项错误;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个体的表现型,染色体结构变异往往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B项错误;基因突变导致基因内部碱基序列发生改变,染色体结构变异中因片段的重复、缺失、易位或倒位,均可使D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C项正确;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结构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D项错误。
【知识总结】基因突变后生物性状不变的可能原因(1)同义突变:突变后决定的氨基酸仍为同一种氨基酸。
(2)隐性突变:发生隐性突变时,隐性性状暂不表现。
2.(2015·四川高考)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
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解析】选C。
A项,基因是DNA双链的一部分,任何双链DNA均符合嘌呤碱基=嘧啶碱基,故错误。
B项,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故错误。
C项,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的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若位于原两个密码子之间,则两条肽链只有一个氨基酸的差异,若位于原一个密码子之内,则两条肽链会有两个氨基酸的差异,故正确。
【高考生物基础回扣】考点8:变异、育种与进化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1) 什么是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哪 四种? (2)如何区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3)什么是染色体组?
答案 (1)染色体结构的改变或染色体数目的增减等显微 镜下可见的染色体的改变。缺失、增添、倒位和易位。 (2)可用显微镜观察。 (3)细胞中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 但又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 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1)什么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 (2)基因突变有什么特点? (3)基因突变在进化中有什么意义?
答案
(1)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
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 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2)普遍性、 随机性、 多害少利性、 不定向性和低频性。 (3)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 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5.生物的进化 (1) 生物进化的单位是什么?什么叫种群?什么叫基因 库? (2)为什么生物的基因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消失?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
(1)是生物进的全部个体叫种群。基因库是该种群中全部个体 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2)种群通过繁殖过程能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个体虽 有新老交替,但基因却代代相传。 (3)基因频率的改变。
易错易混澄清 1.基因突变一定能够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 )
答案 ×,基因突变包括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其中显 性突变可以表现出来, 而隐性突变受显性基因的控制不 能够表现出来。
2.所有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 ) ×,所有生物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包括 RNA 病
答案
二轮复习-变异育种、进化

变异、育种和进化1.判断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1)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2)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其方向由环境决定(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4)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均可导致基因重组,但不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可产生的变异(5)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6)XYY个体的形成及三倍体无子西瓜植株高度不育均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行为有关(7)染色体组整倍性、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8)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但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9)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2.如图是与水稻有关的一些遗传育种途径。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采用A→B育种过程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时,若用γ射线照射幼苗,其目的是,检测照射后的组织是否具备抗该除草剂能力的措施是。
若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进一步探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纯合敏感型植株杂交,如果,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
F1自交,若F2的性状比为15(敏感)∶1(抗性),则可初步推测该抗性性状由两对基因共同控制(2)在F过程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胚状体获得再生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3)若要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图中F、G(填字母)途径所用的方法(4)若以矮秆易感稻瘟病品种(ddrr)和高秆抗稻瘟病品种(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经E过程培育矮秆抗稻瘟病水稻品种,F2矮秆抗稻瘟病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若利用上述亲本,尽快选育出矮秆抗稻瘟病纯合水稻品种,则应选用(填字母)途径所用的方法,并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
图解提示:3.判断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1)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2)因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所以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3)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5)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6)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7)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因此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重点一立足“关键点”区分判断变异类型例1某科研小组在研究某些生物的变异现象过程,绘制如下几种变异的示意图,并对其中某些具体变异类型做了进一步的探究,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而图②表示________。
2016-2018生物高考真题09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2016-2018⽣物⾼考真题09⽣物的变异及育种知识点9 ⽣物的变异及育种1.(2018·全国卷Ⅰ·T6)某⼤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的基本培养基上⽣长。
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肠杆菌(X)的菌落。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突变⽽得来的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了DNA转移2.(2018·天津⾼考·T2)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性染⾊体为XY,雌株为XX;其幼茎可⾷⽤,雄株产量⾼。
以下为两种培育雄株的技术路线。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形成愈伤组织可通过添加植物⽣长调节剂进⾏诱导B.幼苗⼄和丙的形成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C.雄株丁的亲本的性染⾊体组成分别为XY、XXD.与雄株甲不同,雄株丁培育过程中发⽣了基因重组3.(2018·江苏⾼考·T8)花药离体培养是重要的育种⼿段。
如图是某⼆倍体植物花药育种过程的⽰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过程②的培养基中需添加较⾼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以利于根的分化C.过程③逐步分化的植株中可筛选获得纯合的⼆倍体D.过程④应将炼苗后的植株移栽到含有蔗糖和多种植物激素的基质上4.(2018·江苏⾼考·T15)下列过程不涉及基因突变的是()A.经紫外线照射后,获得红⾊素产量更⾼的红酵母B.运⽤CRISPR/Cas9技术替换某个基因中的特定碱基C.黄⽠开花阶段⽤2,4-D诱导产⽣更多雌花,提⾼产量D.⾹烟中的苯并芘使抑癌基因中的碱基发⽣替换,增加患癌风险5.(2018·天津⾼考·T9)为获得⽟⽶多倍体植株,采⽤以下技术路线。
高考生物二轮冲刺训练(九) 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2

高考生物二轮冲刺训练(九)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2 1.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变异不一定改变性状,但一定是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B.人工诱变育种可明显提高有利变异的频率C.同种生物表现出的相同性状,可能与遗传物质的关系不同D.基因重组就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2.下列有关变异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野猪人工养殖后形成了肉质细嫩的优良品种,支持了拉马克的观点B.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但不一定能导致新物种形成C.杂合子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唯一前提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和基础3.[经典高考]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B.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C.基因B1和B2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D.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4.研究者得到B基因突变、P基因突变和B、P基因双突变小鼠,持续在一定剂量紫外线照射条件下培养上述三组小鼠,一段时间后统计小鼠皮肤上黑色素瘤(一种皮肤癌)的数目,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皮肤上的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失去了控制B.黑色素瘤的发生可能是紫外线损伤DNA所致C.仅P基因突变会导致小鼠产生大量黑色素瘤D.多基因突变效应叠加会增加黑色素瘤产生的数目5.猴面包树根系发达、树干粗壮高大,木质松如海绵。
旱季时树叶完全脱落,雨季大量吸水,迅速长叶开花结果,花在夜间开放,吸引果蝠等动物传粉。
猴面包树的果实是猴子等动物喜爱的食物,树干中的水分也可以被动物取用,使其获得“热带草原生命之树”的美誉。
由此无法推断出() A.热带草原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猴面包树产生有利变异B.落叶使猴面包树的水分散失减少,有利于其度过旱季C.猴面包树的夜间开花是与果蝠等传粉动物共同进化的结果D.猴子等动物的取食行为可以帮助猴面包树传播种子6.茉莉花的花色与花瓣细胞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有关,控制色素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专题09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2016年高考+联考模拟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

1.(2016上海卷.23)导致遗传物质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图8字母代表不同基因,其中变异类型①和②依次是A.突变和倒位B.重组和倒位C.重组和易位D.易位和倒位【答案】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根据染色体上基因组成的不同判断染色体变异的种类。
属于容易题。
解题关键是观察变异类型①和②和原类型的不同,区分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和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不同。
2.(2016海南卷.23)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可能导致的遗传病是A.先天性愚型 B.原发性高血压 C.猫叫综合征 D.苯丙酮尿症【答案】A【解析】先天性愚型是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名师点睛】(1)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受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3)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
(4)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体内可能不含有致病基因。
(5)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是监测和预防遗传病的主要手段。
(6)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3.(2016海南卷.24)下列叙述不属于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特征的是A.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B.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C.患者家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D.若双亲均无患者,则子代的发病率最大为3/4【答案】D【考点定位】遗传病【名师点睛】速判遗传病的方法4.(2016海南卷.25)依据中心法则,若原核生物中的DNA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该DNA序列的变化是A.DNA分子发生断裂B.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增添C.DNA分子发生碱基替换D.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缺失【答案】【解析】原核生物中的DNA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可能的原因是DNA 分子发生碱基替换。
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整合训练(9)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

二轮专题复习整合训练·高中生物(九)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全员必做题1.以下关于生物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体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B.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C.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后一定会形成新的物种D.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生殖隔离,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2.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成了苯丙氨酸。
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
家蝇种群来源敏感性纯合子/%抗性杂合子/%抗性纯合子/%甲地区78202乙地区64324丙地区8415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C.比较三个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2021·山西省长治市高三练考]某海岛有一种中地雀,原来没有竞争者。
在记录的时间段内,1977年和2004年发生了2次旱灾;2005年具有大鸟喙的大地雀入侵,它们以大型种子为食。
下图记录了中地雀鸟喙平均尺寸的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973~2006年该岛上中地雀鸟喙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B.1977年旱灾诱发了中地雀基因发生突变,导致鸟喙变宽C.2005年后,中地雀可能主要以大地雀不吃的小种子为食D.大地雀入侵后与中地雀竞争,可能改变其鸟喙进化方向枯草杆菌核糖体S12蛋白第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链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野生型…-P-K-K-P-…能0突变型…-P-R-K-P-…不能10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5.[2021·江西省高三质检]有关生物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都具有育种周期长的缺点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都能选育出具新性状的品种C.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都有人工诱导的过程D.诱变育种和单倍体育种都能加速育种工作进程6.[2021·湖南省邵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甲海岛上的某种鸟一部分迁徙到乙、丙两个海岛(三个岛屿相互隔绝),下图为刚迁入时和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的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黑色、b灰色、B1黄色)。
2016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变异、育种和进化分析

2.抓住“镜检、是否产生新基因、实质”3个关键点区分染色体变 异和基因突变 (1)镜检结果:前者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而后者不能。 (2)是否能产生新基因:前者不能,而后者能。 (3)变异的实质:前者是“基因数目或排列挨次转变”,而后者是碱 基对的替换、增加和缺失。
3.抓住“图解、范围和所属类型”3个关键点区分易位和穿插互 换
化透 理过 论图 ,解 并理 把解 握现 相代 关生 计物 算进
知能回归 1.生物进化理论综合图解
2.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区分与联系
项目
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
标志
生殖隔离出现 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变化后的生物与 新物种形成,出现生 生物进化,基因频
原生物的关系
殖隔离,质变
率改变,量变
二者联系
①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 出现生殖隔离才形成新物种;②进化不一 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
2.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分析
3.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的关系
4.澄清“可遗传”与“可育” (1)三倍体无子西瓜、骡子、单倍体等均表现“不育”,但它 们均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其遗传物质已发生变化,假设将 其体细胞培育为个体,则可保持其变异性状——这与仅由环 境引起的不行遗传变异有着本质区分。 (2)无子番茄“无子”的缘由是植株未受粉,生长素促进了果 实发育,这种“无子”性状是不行保存到子代的,将无子番茄 进展组织培育时,假设能正常受粉,则可结“有子果实”。
答案二: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 叶红花植株杂交 Ⅰ.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 例为3∶1 Ⅱ.后代全部为宽叶红花植株 Ⅲ.宽叶 红花与窄叶红花植株的比例为2∶1
典题特训
1.(图示信息类)小白鼠体细胞内的6号染色体上有P基因和Q基 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以下 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多项选 择)( )
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四 第3讲 变异、育种和进化强化训练

第3讲变异、育种和进化考纲要求高考印证备考策略2013 2014 2015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1.命题趋势:命题以图表形式考查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及其相关关联。
以生产实际为背景信息,以当前热点为材料综合各种育种方式的原理及应用。
以图像为知识载体,以生物进化及物种形成为背景信息综合考查生物进化。
2.备考指南:(1)联系细胞分裂图或太空育种等实例,区别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
(2)从发生时间、产生机理、结果、细胞分裂、与今后关系等几个层面比较几种突变类型。
(3)从原理、过程、优点、缺点等几个层面对比几种育种方式的方法与应用。
(4)运用对比法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区别。
(5)运用数学方法对基因频率的变化进行讨论和计算。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Ⅰ)T6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Ⅰ)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7.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8.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2015·高考全国卷Ⅱ,T6,6分)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解析:选A。
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是常见的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因为患病儿童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而得名, A项正确。
[学生用书P46]1.四组概念辨析项目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镜检结果显微镜下能(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显微镜下不能(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是否能产生新基因不产生产生变异的实质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改变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①~④的变异类型分别是:缺失、重复、倒位、基因突变。
(4)单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2.不同需求的育种方法选择与分析(1)若要求培育隐性性状的个体,可用自交或杂交,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
2016年高考生物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 专题09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解析版 含解析

专题9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关键点填一填】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2.基因重组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3。
不遗传的变异: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进一步遗传给后代.4.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所引起的变异。
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5.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包括自由组合型和交叉互换型两种类型。
6.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有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7.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1)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无论体细胞中含有多少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
(2)二倍体和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多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称为几倍体。
8.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形成。
9。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说明有几个染色体组。
10.生物育种的原理:诱变育种——基因突变;单倍体育种——染色体数目变异;多倍体育种—-染色体数目变异;杂交育种——基因重组;基因工程育种-—基因重组。
11.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12.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3.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不是受一个基因控制;多基因遗传病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14.调查某种遗传病发病率时,要在群体中随机抽样调查,而调查某种遗传病发病方式时则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15.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并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16.人类基因组是由常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和两条性染色体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能力训练九变异、育种和进化一、判断题1.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
(2014江苏)()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
()3.无论低等生物还是高等动植物都会发生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
()4.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
(2012江苏)()5.基因突变中,若是碱基对替换,则基因数目不变;若是碱基对增添,则基因数目减少;若是碱基对缺失,则基因数目减少。
()6.自然状态下,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会发生基因重组。
()7.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2014江苏)()8.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9.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能正常开花结果。
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特征是能稳定遗传。
(2014上海改编)()10.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
()11.由未受精卵、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为单倍体。
()12.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13.“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包含了基因工程技术。
(2013大纲改编)()14.获得单倍体植株的常用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15.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形成四倍体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所形成的四倍体不是新物种。
(2014上海改编)()16.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17.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互为选择因素。
()18.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2014北京)()二、选择题1.(2015广东湛江调研)下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C.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D.突变基因必将传递给子代个体2.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B.葛莱弗德氏综合征(47,XXY)是由三条性染色体上基因重组所致C.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基因互换导致基因重组D.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遗传时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3.(2015上海长宁一模)下图表示在一次减数分裂中,某染色单体的基因序列发生的变化,该变化属于()A.染色体变异中的一小段染色体倒位B.染色体变异中的一小段染色体缺失C.基因突变中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倒位D.基因突变中DNA分子中碱基对的缺失4.(2015北京十二校期末综测)果蝇的体色中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只含其中一个基因的个体无法发育。
下图为果蝇培育和杂交实验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属于诱变育种得到的染色体变异个体B.筛选①可用光学显微镜,筛选②可不用C.F1中有1/2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D.F1中雌、雄个体的体色理论上均为灰色5.(2015福建厦门质检)现有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水稻品种,利用不同的育种方法可培育出不同的类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杂交育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原理是受精作用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B.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通过诱变育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原理是基因突变D.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基因型为AAAABBBB的个体,原理是染色体变异6.(2015江西五校联考)利用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尝试多种育种方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⑥通常利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B.过程①②③和过程①⑤⑥所示育种方式的原理都有基因重组C.γ射线使a基因发生了定向突变D.个体AAbbC的产生意味着产生了新的物种7.(2015安徽宿州一检)养貂人让他饲养的貂随机交配,发现平均有16%的貂皮肤粗糙(常染色体的隐性基因控制),这样的貂售价会降低。
他期望有更多的平滑皮毛的貂,于是决定不让粗糙皮肤的貂参与交配产生后代,则下一代中,皮肤粗糙个体所占的比例是()A.8/49B.4/49C.2/49D.1/49三、非选择题8.(2015山东潍坊一模)正常的水稻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
现有一种三体水稻,细胞中7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即染色体数为2n+1=25。
下图为该三体水稻细胞及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示意图(6、7为染色体标号;A为抗病基因,a为非抗病基因;①~④为四种类型的配子)。
已知染色体数异常的配子(如①、③)中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其他配子均能参与受精作用。
请冋答下列问题。
(1)若减数分裂过程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交叉互换,且产生的配子均有正常活性,则配子②和③(填“可能”或“不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配子④的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为。
(2)某同学取该三体的幼嫩花药观察减数分裂过程,欲观察7号染色体的配对状况,应选择处于期的细胞,若某次级精母细胞形成配子①,则该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3)现用非抗病水稻(aa)和该三体抗病水稻(AAa)杂交,已测得正交实验的F1抗病水稻∶非抗病=2∶1。
请预测反交实验的F1中,非抗病水稻所占比例为,抗病水稻中三体所占比例为。
(4)香稻的香味由隐性基因(b)控制,普通稻的无香味由显性基因(B)控制,等位基因B、b可能位于6号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7号染色体上。
现有正常的香稻和普通稻,7号染色体三体的香稻和普通稻四种纯合子种子供选用,请你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从而定位等位基因B、b的染色体位置。
实验步骤:①选择正常的稻为父本和三体的稻为母本杂交得F1;②用正常的香味稻为母本与F1中三体的普通稻为父本杂交;③统计子代中的香稻和普通稻的性状分离比。
实验结果:①若子代中的香稻和普通稻的性状分离比为,则等位基因(B、b)位于7号染色体上;②若子代中的香稻和普通稻的性状分离比为,则等位基因(B、b)位于6号染色体上。
9.(2015北京海淀期末)油菜容易被胞囊线虫侵染造成减产,萝卜具有抗线虫病基因。
(1)自然界中,油菜与萝卜存在,无法通过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2)科研人员以萝卜和油菜为亲本杂交,通过下图所示途径获得抗线虫病油菜。
注:方框中每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染色体组。
①F1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不能,因而高度不育。
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形成异源多倍体。
②将异源多倍体与亲本油菜杂交(回交),获得BC1。
BC1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用字母表示)。
用BC1与油菜再一次杂交,得到的BC2植株群体的染色体数目为。
③获得的BC2植株个体间存在胞囊线虫抗性的个体差异,其原因是不同植株获得的不同。
(3)从BC2植株中筛选到胞囊线虫抗性强的个体后,使其抗性基因稳定转移到油菜染色体中并尽快排除萝卜染色体的方法是。
答案:一、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二、选择题1.B解析: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A项错误;从突变1处发展到突变4处,说明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B项正确;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不定向的,C项错误;突变基因如果发生在产生生殖细胞过程中,则有可能传递给子代个体,如果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一般不传递给子代个体,D项错误。
2.D解析: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等位基因分离导致子代性状分离,A项错误;葛莱弗德氏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变异所致,B项错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基因互换导致基因重组,C 项错误;基因重组包括交叉互换和自由组合,分别发生在减Ⅰ前期和后期,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遗传时也可能发生交叉互换,D项正确。
3.B解析: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重复、倒位或易位等改变。
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由于断裂,结果缺失了基因C和基因D,因此,该染色单体的基因序列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一小段染色体缺失。
4.C解析:乙属于染色体变异(易位)得到的个体,A项错误;①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在显微镜下筛选,②可在显微镜下筛选,也可根据性别筛选,雌性个体均含异常染色体,雄性个体均不含异常染色体,B项正确;因为F1中只有雌果蝇含有异常染色体X(BbX B X和bX B X),雄果蝇一半正常(BbXY),一半含有异常染色体(bXY),且雄果蝇含异常染色体的(bXY)无法发育,故F1中有2/3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C 项错误;F1中雌果蝇为BbX B X 和bX B X,都是灰色,雄果蝇(BbXY)为灰色,D项正确。
5.A解析:通过杂交育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原理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生成具有不同基因型的配子,再组合形成具有不同基因型的受精卵,A项错误;单倍体育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先发生基因重组,生成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基因型为aB的配子通过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B项正确;杂交育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再通过诱变育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原理是基因突变,C项正确;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通过诱导染色体组加倍获得基因型为AAAABBBB的个体,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项正确。
6.B解析:由于过程⑤为花药离体培养,该过程得不到种子,只能得到单倍体幼苗,所以过程⑥只能利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获得纯合个体,A项错误;过程①②③育种方式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过程①⑤⑥育种方式为单倍体育种,①为杂交过程,其原理是基因重组,B项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C项错误;与AAbb比较,AAbbC只是导入了一个外源基因,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故个体AAbbC的产生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种,D项错误。
7.B解析:设平滑皮毛基因为A,粗糙皮毛基因为a,根据题意,aa的基因型频率为16%,则a的基因频率为40%,A的基因频率为60%,所以平滑皮毛个体中AA占(0.6×0.6)/[(0.6×0.6)+(2×0.6×0.4)]=3/7,Aa 占4/7,产生的配子中A占5/7,a占2/7,雌雄配子随机交配,则aa=2/7×2/7=4/49。
三、非选择题8.答案:(1)不可能A(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13或26(3)1/63/5(4)香普通1∶21∶1(或普通香2∶11∶1)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题中三体细胞的基因型为AAa,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与Aa或AA与a,图中配子②和③的基因型分别为a与Aa,因此不可能来自同一初级精母细胞,并且配子④的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一定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