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字梁与次梁的区别

合集下载

主梁、次梁、连梁的区别

主梁、次梁、连梁的区别

主梁、次梁、连梁的区别‎次梁在主梁‎的上部,主要起传递‎荷载的作用‎,而主梁是承‎重且传递荷‎载。

有些建筑对‎空间有要求‎时,一般只有主‎梁,不设次梁。

简单的说就‎是次梁以主‎梁为支座,主梁以柱子‎为支座,次梁的力传‎给主梁。

1、从梁的位置‎和直观来说‎,凡是与同框‎架柱相连,并作为其它‎梁的支点的‎梁为主梁;凡两端均与‎主梁连接的‎其它梁为次‎梁;2、从受力角度‎来说,传力路径总‎是次梁传至‎主梁;承担竖向力‎又承担水平‎力的梁为主‎梁,只承担竖向‎力的梁为次‎梁;3、从刚度来说‎,刚度相对较‎大的梁为主‎梁,刚度相对较‎小的梁为次‎梁。

4、主梁需考虑‎抗震,次梁不需考‎虑抗震。

反映在梁的‎刚度、延性、强度上的要‎求不同.识别看主梁‎和次梁的方‎法:主梁承担次‎梁,一般情况下‎,主梁高度大‎于或等于次‎梁高度,主梁支于柱‎或墙上,次梁支于主‎梁上。

有时候分不‎出主次梁,如井式梁。

告诉你个简‎单办法:主次梁相交‎处都要加附‎加筋(吊筋或箍筋‎),有附加筋的‎是主梁。

在框架梁结‎构里,主梁是搁置‎在框架柱子‎上,次梁是搁置‎在主梁上。

在相交处,小心计算主‎梁,这是个主要‎受力构件,马虎不得。

计算要点和‎构造特点:1.主梁除承受‎自重外,主要承受由‎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

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可‎折算成集中‎荷载计算。

2.与次梁相同‎,主梁跨中截‎面按T型截‎面计算,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3.主梁支座处‎,次梁与主梁‎支座负钢筋‎相互交叉,使主梁负筋‎位置下移,计算主梁负‎筋时,单排筋h0‎=h-(50~60)mm,双排筋h0‎=h -(70~80)mm。

4.主梁是重要‎构件,通常按弹性‎理论计算,不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5.主梁的受力‎钢筋的弯起‎和切断原则‎上应按弯矩‎包络图确定‎。

6.在次梁与主‎梁相交处,次梁顶部在‎负弯矩作用‎下发生裂缝‎,集中荷载只‎能通过次梁‎的受压区传‎至主梁的腹‎部。

浅谈井字梁(含十字梁)与单向板的区别 梁少锋

浅谈井字梁(含十字梁)与单向板的区别  梁少锋

浅谈井字梁(含十字梁)与单向板的区别梁少锋【摘要】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对于大跨度结构,结构工程师通常都会根据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来考虑该建筑的结构布置;而甲方却又通常要求结构工程师尽量降低工程造价。

对于大跨度的建筑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就要结构工程师进行结构布置时,考虑应该采用井字梁结构还是单向板结构。

本文根据工程实例,探讨一下井字梁结构(含十字梁结构)与单向板结构的区别。

1.井字梁(含十字梁)与单向板的特点钢筋混凝土井字梁是从双向板演变而来的一种结构形式。

当其跨度增加时,板厚相应也随之加大。

但是,由于板厚而自重加大,而板下部受拉区域的混凝土往往被拉裂不能参加工作。

因此,在双向板的跨度较大时,为了减轻板的自重,我们可以把板的下部受拉区的混凝土挖掉一部分,让受拉钢筋适当集中在几条线上,使钢筋与混凝土更加经济、合理地共同工作。

这样双向板就变成为在两个方向形成井字式的区格梁,这两个方向的梁通常是等高的,不分主次梁,一般称这种双向梁为井字梁。

而其中呈井字或多个井字型的,一般称为井字梁;其中呈十字型的,一般称为十字梁。

这种结构布置方式具有双向受力合理,且可减少结构高度等优点。

如根据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般优先选取这种结构布置形式。

但井字梁结构的模板工程量和钢筋含量一般都比较大,而且钢筋绑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先后顺序,一不小心,往往容易出错,从而影响井字梁的理论受力。

单向板简单来说,是指板的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大于3的情况。

当板的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大于3时,板荷载主要沿单向(短边方向)传递,单向受弯。

这种结构布置方式受力简单,且其长向分布筋配筋量都很小,因而单向板的钢筋含量一般都比较小。

单向板的模板工程量一般也比较小,其安装也比较简单。

但由于单向板是单向受力,一向的刚度大于另一向的刚度,导致整体刚度的不合理。

还有,单向板的主受力框架梁的截面都比较大,影响结构净高度。

2.井字梁(含十字梁)与单向板的工程实例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厂房,下开间为9m×4跨=36m,左开间为9m×2跨=18m,按地震烈度6度,抗震等级4级进行结构设计。

各种梁的表示法及说明

各种梁的表示法及说明

各种梁
•连梁(LL):是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

连梁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面大,与连梁相连的墙体刚度又很大等特点。

规范定义为:“结构墙中较大洞口上下两边的墙体”。

•框架梁(KL):是指两端与框架柱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

•悬挑梁(XL):不是两端都有支撑的,一端埋在或者浇筑在支撑物上,另一端伸出挑出支撑物的梁,可为固定、简支或自由段。

长跨面筋在下,短跨面筋在上。


面高度一般取跨度的1/6~1/8,当悬挑长度大于1500时(建筑单位除特别说明为
mm),需加弯起钢筋。

•井字梁(JZL):就是不分主次,高度相当的梁,同位相交,呈井字型。

这种一般用在楼板是正方形或者长宽比小于1.5的矩形楼板,大厅比较多见,梁间距3m左右。

由同一平面内相互正交或斜交的梁所组成的结构构件。

又称交叉梁或格形梁。

•梯梁(TL):两端是以梯柱或者主梁做支座的。

属于次梁,考虑抗震。

•屋面框架梁(WKL):位于整个结构顶面,主要作用是承受屋架的自重和屋面活荷载,其上所受力包括楼面恒荷载和活荷载,恒荷载一般指构件自重,活荷载按上人屋面一般取值2.0KN/㎡,不上人一般取0.5KN/㎡;,一般指其上雪荷载、积灰
荷载等强调锚固要求较高。

L2(1)200*350 :L2(梁编号;(1)(梁一跨);250是梁宽350是梁高;A8@150(2);箍筋一级钢φ8;间,距150;2肢箍;2B12.2C18.;上部纵筋2根二级钢12,下部纵筋2根二级钢18;(0.25)是这根L2顶面高出设计楼面0.25m,如果(-0.25)这根L2顶面低于设计楼面0.25m。

主梁、次梁、连梁、吊筋区别

主梁、次梁、连梁、吊筋区别

主梁、次梁、连梁、吊筋区别次梁在主梁的上部, 主要起传递荷载的作用, 而主梁是承重且传递荷载。

有些建筑对空间有要求时, 一般只有主梁, 不设次梁。

简单的说就是次梁以主梁为支座, 主梁以柱子为支座, 次梁的力传给主梁。

1.从梁的位置和直观来说, 凡是与同框架柱相连, 并作为其它梁的支点的梁为主梁;凡两端均与主梁连接的其它梁为次梁;2.从受力角度来说, 传力路径总是次梁传至主梁;承担竖向力又承担水平力的梁为主梁, 只承担竖向力的梁为次梁;3.从刚度来说, 刚度相对较大的梁为主梁, 刚度相对较小的梁为次梁。

4.主梁需考虑抗震, 次梁不需考虑抗震。

反映在梁的刚度、延性、强度上的要求不同.识别看主梁和次梁的方法:主梁承担次梁, 一般情况下, 主梁高度大于或等于次梁高度, 主梁支于柱或墙上, 次梁支于主梁上。

有时候分不出主次梁, 如井式梁。

告诉你个简单办法: 主次梁相交处都要加附加筋(吊筋或箍筋), 有附加筋的是主梁。

在框架梁结构里,主梁是搁置在框架柱子上, 次梁是搁置在主梁上。

在相交处, 小心计算主梁, 这是个主要受力构件, 马虎不得。

计算要点和构造特点:1.主梁除承受自重外, 主要承受由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

为简化计算, 主梁自重可折算成集中荷载计算。

2.与次梁相同, 主梁跨中截面按T型截面计算,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3.主梁支座处, 次梁与主梁支座负钢筋相互交叉, 使主梁负筋位置下移, 计算主梁负筋时, 单排筋h0=h-(50~60)mm, 双排筋h0=h-(70~80)mm。

4.主梁是重要构件, 通常按弹性理论计算, 不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5.主梁的受力钢筋的弯起和切断原则上应按弯矩包络图确定。

6.在次梁与主梁相交处, 次梁顶部在负弯矩作用下发生裂缝, 集中荷载只能通过次梁的受压区传至主梁的腹部。

这种效应约在集中荷载作用点两侧各0.5~0.6倍梁高范围内, 可引起主拉破坏斜裂缝。

为防止这种破坏, 在次梁两侧设置附加横向钢筋, 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吊筋、箍筋)承担。

主梁和次梁介绍

主梁和次梁介绍

主梁和次梁介绍
主梁和次梁介绍指的是对主梁和次梁这两种建筑结构的详细介绍。

主梁指的是建筑物中主要的承重梁,通常位于建筑物的横梁或框架结构中,起到承重和传递荷载的作用。

主梁的尺寸较大,承载能力强,能够承受较大的重量和压力。

次梁指的是相对于主梁而言的辅助性梁,通常用于支撑楼板、墙体等建筑部件,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次梁的尺寸通常较小,承载能力也相对较弱,但它可以增强建筑结构的整体性,使得主梁的承重更加均匀分散。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主梁和次梁的选择和使用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形式、用途、荷载等因素。

同时,主梁和次梁的设计和施工也要符合相关的建筑规范和安全要求,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结来说,主梁和次梁介绍指的是对这两种建筑结构的详细介绍,包括它们的定义、作用、应用范围等。

了解主梁和次梁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

各种梁的区别

各种梁的区别

各种梁的概念和区别一、框架梁、非框架梁、井字梁、框支梁的区别是什么?框架梁与非框架梁:首先说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就是由柱子和梁组成的受力结构,然后在上面设置楼板与墙体,这里候柱子叫框架柱、梁就是框架梁;而用砖来作为承重墙的就是砖混结构,里面的柱子和梁就不是这个建筑的框架;框架结构中将力量直接传到基础上的柱子是主受力柱,叫框架柱,与框架柱相连将楼层的重量传给柱子的梁就是框架梁,在框架梁之间设置将楼板的重量先传给框架梁的其他梁就是非框架梁,也叫次梁,框架梁也叫主梁。

井字梁:井字梁就是不分主次,高度相当的梁,同位相交,呈井字型。

这种一般用在楼板是正方形或者长宽比小与1.5的矩形楼板,大厅比较多见,梁间距3m左右.框支梁:一般来讲,当上部结构中有些墙(柱)不能落地时,需要用一定的结构构件来支承上部的墙(柱),如果这个构件用的是“梁”,那么这根梁就是框支梁(有些书上将支承上部柱的梁称为转换梁,道理是一样的);而支承这些转换构件的柱就是框支柱。

这种结构体系就称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当布置的转换梁支撑上部的结构为剪力墙的时候,转换梁叫框支梁,支撑框支梁的就是框支柱。

二、软件中梁的分类与计算:1、框架梁:在框架梁结构中以“KL”开头表示的梁,具有抗震性能,套用定额为单梁连续梁。

2、普通梁:在结构图中主要与板进行整浇,以“L”开头表示的梁,在套用定额时常套有梁板,与板工程量合并计算。

3、板底梁:一般是砖梁结构中是空心板、预制板支承的梁,一般在计算规则中算至板底的梁。

4、肋梁:一般为板底对板作为加强用的梁,它的特点是截面高宽比较大,梁宽度不大但布置的较密,纵横交错,梁间距一般在2m 左右,现浇板较薄,目的是为了提高房间空间净高而设的梁。

一般使用在层高有限制且跨度较大的板底。

肋梁=次梁、井子梁或叫连系梁,位置同次梁(LL-**、L-***)5、圈梁:砖混结构中不起承重的构件,为了提高抗震整体而按构造设置的梁。

特点是在承重砖墙中一般不支底模的构件。

井字梁结构设计在民用建筑中应用

井字梁结构设计在民用建筑中应用

井字梁结构的设计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摘要:由于钢筋混凝土井字梁结构在使用上能给建筑物提供较大空间,因此这种结构形式在工程设计中日益常见。

结构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例如荷载条件、经济指标、配筋参数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充分注意到井字梁的力学特点,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井字梁结构;设计;民用建筑;钢筋混凝土1、钢筋混凝土井字梁的平面布置方式1.1正交井字梁正交井字梁的方向平行于屋(楼)盖矩形平面的两条边,梁的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小于或等于1.5,且长短边的尺寸相差越少越好。

1.2斜交井字梁斜交井字梁一般用在屋(楼)盖矩形平面长短边之比大于1.5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斜向布置的井字梁承载能力要比正交的好。

当屋(楼)盖矩形平面长短边尺寸相差不多时,平面四角的井字梁由于长度短而具有较大的刚度,可以作为中部长井字梁的弹性支撑,对长边的受力是有利的。

从方便计算上考虑,斜交井字梁一般按对称于矩形平面的纵横轴布置,斜交的交角可以是90°也可以是45°,故其对不规则屋(楼)盖平面的适应性较强。

1.3三向井字梁三向布置井字梁多用于屋(楼)盖为三角形或六边形平面的情况,具有良好的空间作用,受力合理,结构刚度大,能够有效减小结构高度,增大建筑净空。

1.4设有内柱的井字梁当屋(楼)盖的井字梁内布置有内柱时,主梁可沿柱网双向布置,而次梁则布置在主梁形成的网格内,主梁和次梁的高度不一定要求相等,可按情况灵活设置。

1.5设有外伸悬挑部分的井字梁为了减少井字梁跨中弯矩和挠度,使梁内弯矩分布更平缓,有时可在单跨简支梁和多跨连续梁的一端或两端设置外伸悬挑。

2、井字梁楼盖构造1)采用钢筋混凝土井字梁方案的屋(楼)盖平面结构跨度应处于一定范围内,跨度过大或过小时都不宜采用井字梁结构,一般以8~24m为宜,且应使长短边跨度相差尽量小。

一般来说,当梁长跨和短跨跨度之比处于1~1.5之间时最为理想,应尽量给与保证。

常用框架结构设计经济取值

常用框架结构设计经济取值

常用框架结构设计板、梁、柱的经济取值
一、单向板肋梁楼板。

1、主梁:经济跨度一般为6~9米,截面高度为跨度的1/14~1/8,宽度为梁高的1/3~1/2;
2、次梁:经济跨度(即主梁的间距)一般为4~7,截面高度为次梁跨度的1/28~1/12,宽度为梁高的1/3~1/2。

3、板:经济跨度(即次梁的间距)一般为1.8~3,板厚不小于其跨度的1/40,一般为70~100㎜。

二、井字梁楼板(正交式或斜交式)。

井字梁楼板梁的跨度可达,板的跨度一般为左右。

三、经济配筋率:
1:板:0.4%一0.8%,如取其平均值.则板为0.6%;
2:矩形粱:0.6%~1.5%,矩形梁平均值为1.05%,
T形梁0.9%一1.8%,T形粱平均值为1.35%。

一般情况下,粱板的配筋率应尽可能用其经济配筋率的平均值、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都如愿以偿、故经济配筋率的核心范围,建义扳取0.5%~0.7%,矩形粱取0.85%~1.25%,T形粱取1.1%~1.6%。

3:柱:受压构件纵向钢筋的经济配筋率在:0.6%~3%,不超过5%。

框架柱一般采用矩形或方形截面,再多层建筑中截面尺寸可按b=(1/12~1/18)H 取值,h=(1~2)b
式中b为柱截面宽度,h为截面高度,H为所在层层高。

另外,根据《抗规》要求6.3.7框架柱截面边长不宜小于250mm,圆柱直径不已小于350.剪跨比宜大于2,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3,柱子增加或减少模数时,以50mm为一个单位。

井字梁

井字梁

井字梁井字梁就是不分主次,高度相当的梁,同位相交,呈井字型。

这种一般用在楼板是正方形或者长宽比小于1.5的矩形楼板,大厅比较多见,梁间距3m左右.cross beam由同一平面内相互正交或斜交的梁所组成的结构构件。

又称交叉梁或格形梁。

井式梁板结构的布置方式井式梁板结构的布置一般有以下五种,下面分别于以说明。

1、正式网格梁网格梁的方向与屋盖或楼板矩形平面两边相平行。

正向网格梁宜用于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大于1.5的平面,且长边与短边尺寸越接近越好2、斜向网格梁当屋盖或楼盖矩形平面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1.5时,为提高各项梁承受荷载的效率,应将井式梁斜向布置。

该布置的结构平面中部双向梁均为等长度等效率,于矩形平面的长度无关。

当斜向网格梁用于长边与短边尺寸较接近的情况,平面四角的梁短而刚度大,对长梁起到弹性支承的作用,有利于长边受力。

为构造及计算方便,斜向梁的布置应与矩形平面的纵横轴对称,两向梁的交角可以是正交也可以是斜交。

此外斜向矩形网格对不规则平面也有较大的适应性。

3、三向网格梁当楼盖或屋盖的平面为三角形或六边形时,可采用三向网格梁。

这种布置方式具有空间作用好、刚度大、受力合理、可减小结构高度等优点。

4、设内柱的网格梁当楼盖或屋盖采用设内柱的井式梁时,一般情况沿柱网双向布置主梁,再在主梁网格内布置次梁,主次梁高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5、有外伸悬挑的网格梁单跨简支或多跨连续的井式梁板有时可采用有外伸悬挑的网格梁。

这种布置方式可减少网格梁的跨中弯矩和挠度。

何谓井字梁,以及其注意事项钢筋混凝土井字梁是从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演变而来的一种结构形式。

双向板是受弯构件,当其跨度增加时,相应板厚也随之加大。

但板的下部受拉区的混凝土一般都不考虑它起作用,受拉主要靠下部钢筋承担。

因此,在双向板的跨度较大时,为了减轻板的自重,我们可以把板的下部受拉区的混凝土挖掉一部分,让受拉钢筋适当集中在几条线上,使钢筋与混凝土更加经济、合理地共同工作。

梁部分的计算规则与清单定额的套取

梁部分的计算规则与清单定额的套取

梁平法知识一、梁编号二、梁类型解析框架梁:指两端与框架柱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

框架梁按照位置可分为:屋面框架梁、楼层框架梁。

框支梁:因为建筑功能要求,下部大空间,上部部分竖向构件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而通过水平转换结构与下部竖向构件连接。

当布置的转换梁支撑上部的剪力墙或柱子的时候,转换梁叫框支梁,支撑框支梁的柱子就叫做转换柱。

转换层里的梁与柱分别称为框支梁与转换柱。

框架扁梁:当梁宽大于梁高时,梁就称为扁梁(框架扁粱)。

托柱转换梁:支承梁上柱的梁(框架梁或非框架梁),一般称为“托柱梁”。

非框架梁:在框架结构中框架梁之间设置的将楼板的重量先传给框架梁的其他梁就是非框架梁。

悬挑梁:一端埋在或者浇筑在支撑物上,另一端伸出挑出支撑物是悬挑梁。

XL专指纯悬挑梁(无内跨的独立悬挑梁)。

井字梁:不分主次,高度相当的梁,同位相交,呈井字型。

1.2 梁平法表示方法一、平面注写方式二、截面注写方式1.3 图示梁钢筋1.4 梁钢筋标注说明集中标注:KL1(2)300×700表示1号框架梁,两跨,截面宽为300mm,截面高为700mm;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10圆直径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箍筋为4肢箍;2Φ25+(2Φ12)表示梁的上部通长筋为2根25圆的二级钢,此梁每跨上部无支座负筋的跨中范围内皆布置2根12圆的架立筋;2 Φ25表示梁的下部通长筋为2根25圆的二级钢;G4 Φ16表示梁的侧面设置4根16圆的构造钢筋,两侧各位2根;(- 0.100)表示此梁顶标高比楼层标高低0.100m。

原位标注:6Φ25 4/2(两端)表示梁的左(右)端支座有6根25圆的二级钢,其中上排4根,下排2根,上排4根中包含2根上部通长筋,2根支座负筋,下排包含2根支座负筋;6Φ25 4/2(中间)表示梁的中间支座有6根25圆的二级钢,其中上排4根,下排2根,上排4根中包含2根上部通长筋,2根支座负筋,下排包含2根支座负筋,中间支座如果只标注一边,表示两边信息一致;(2Φ14)表示梁该跨有中部筋,为2根14圆的架立筋;2Φ14表示梁该跨有中部筋,为2根14圆的跨中筋;6Φ25 2/4表示梁的下部有下部钢筋(非通长),其中上排2根,下排4根,下排4根中包含2根下部通长筋;6Φ(-2)/4表示梁的下部有下部钢筋(非通长),其中上排2根,为不伸入支座的下部钢筋,下排4根,下排4根中包含2根下部通长筋;300×600表示该跨发生变截面,尺寸为300×600,此梁其他跨截面尺寸仍取集中标注数值;N4Φ16表示该跨侧面钢筋发生变化,为4根16圆的抗扭钢筋,此梁其他跨侧面钢筋仍取集中标注数值;Φ8@100(4)表示该跨箍筋发生变化,为8圆的一级钢,箍筋间距变为100,此梁其他跨箍筋仍取集中标注数值;原位标注:2Φ18表示此跨中主梁与次梁相交的部位设置吊筋,为2根18圆的二级钢;8Φ12(4)此跨中主梁与次梁相交的部位设置次梁加筋,为8根12圆的二级钢,4肢箍,若图上绘制出次梁加筋图样,但无标注信息,默认为6根,钢筋信息与该跨箍筋信息一致。

[必看]:有关井字梁

[必看]:有关井字梁

晓东CAD家园 - [必看]:有关井字梁家园首页·下载中心·图纸中心·文章中心·教学中心·晓东词典·资源中心· FTP联盟·校友录·邮购服务论坛首页¦免费注册¦个人设置¦帮助¦退出论坛爱心币规则搜索快速链接游乐园搜索论坛高级搜索快速链接最近新帖今日新帖我发起的主题我参与的主题我的收藏夹我的悄悄话订阅的主题我的资料打开好友列表用户控制面板编辑签名编辑头像编辑个人资料编辑选项个性签名游乐园爱心银行形象中心彩票中心博彩中心许愿板涂鸦版为改善网站速度,本站接受大家捐款,共建家园,点击查看汇款方法和捐款朋友名单...家园首页 >> 家园论坛 > …结构专业版块 > ※钢筋混凝土结构※ > [必看]:有关井字梁总页数(2): 12›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作者主题无赖 []超级会员高级会员 ID: No.73022发贴数: 287经验值: 84%等级: 15 级现金:109¥存款:284¥积分: 1注册日期: 2003.08.17日均在线: 0.20 小时来自:1楼楼主说:[必看]:[必看]:有关井字梁 9pt 10pt 11pt 12pt 13pt 15pt摘的一些网上言论:仅供参考有关井字梁的主题1:概念:屋盖、楼盖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无梁楼盖和井字楼盖等四种。

:在有些建筑的门厅内,往往为了建筑上的需要,用梁将楼板划分为若干个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的小区格,两个方向的梁截面相同,不分主梁和次梁,都是直接承受板传来的荷载,这种楼盖称为井字楼盖。

井字楼盖的梁是以楼盖四周的柱子或墙作为支承的,两个方向的梁的交点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挠度,整个楼盖的变形类似一块很大的双向板。

2:支承:最好是把井字梁全放在柱上或者全放在梁上这样对井字梁的受力和协调变形都有利,如果把井字梁放在梁上的话边梁的刚度要比井字梁大以符合井字梁的计算假定。

井字梁设计的常见问题解析

井字梁设计的常见问题解析

井字梁设计的常见问题解析摘要:井字梁结构能提供较大的建筑使用空间,在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就井字梁设计原则、截面确定、挠度和配筋等方面的问题结合具体工程进行阐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井字梁;双向受力Abstract: Well-shaped beam structure can provide larger building space; it is very extensive in the design. In this paper, the girder design principle, cross section to define, deflection and reinforcement and other aspects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project is discussed, for reference.Key words: cross beam; transverse stress1 前言为了满足建筑使用功能上对大空间房屋的要求,如门厅、餐厅、大教室和大会议室等,井字梁结构被广泛的应用于大跨度空间结构中。

井字梁在横纵两个方向上都有较大的刚度,其设计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应给与充分重视。

2 井字梁结构特点钢筋混凝土井字梁是从双向板演变而来的一种结构形式。

当板跨增加时,板厚也应相应增加。

但是,板厚的增加使得自重加大,而板下部受拉区域的混凝土往往被拉裂而不能参与工作。

因此,为了减轻板的自重,把板下部受拉区混凝土去掉一部分,使其受拉钢筋集中在几条线上,使钢筋和混凝土更加经济、合理的共同工作。

这样双向板就变成了在两个方向形成的井字式区格的梁,两个方向的梁高相同,不分主次梁,共同工作,形成井字梁结构。

该结构形式具有较大的跨高比,适用于受层高限制且要求大跨度的建筑。

图1如图所示结构,顶部大空间为多功能报告厅,短向跨度为22.2米,长向跨度为25.8米,长短向之比约为1.15,双向受力。

地下室顶板不同梁板结构体系的经济性比较

地下室顶板不同梁板结构体系的经济性比较

地下室顶板不同梁板结构体系的经济性比较发布时间:2021-09-10T10:44:52.283Z 来源:《时代建筑》4月上作者:卞方东[导读] 地下室顶板的梁板结构体系根据梁的布置形式,一般分为按双向板布置的井字梁、十字梁、单向单道次梁、无次梁和按单向板布置的单向多道次梁(本文以单向双道次梁为例)、无梁楼盖等。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卞方东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地下室顶板的梁板结构体系根据梁的布置形式,一般分为按双向板布置的井字梁、十字梁、单向单道次梁、无次梁和按单向板布置的单向多道次梁(本文以单向双道次梁为例)、无梁楼盖等。

当今的工程建设对经济性要求越来越高,既要结构布置合理,又要控制混凝土用量和钢筋用量,还要便于工程施工,并最终满足工程设计合理和工程造价的经济性、工程施工的方便等多赢的目的。

通过控制地下室顶板在不同覆土厚度的情况下,比较上述这五种方案的经济性,为工程建设提供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地下窒顶板;覆土厚度;梁板结构体系;经济性1.前言:地下室顶板上需要考虑室外综合管网、室外景观绿化等等,这就需要地下室顶板拥有足够的覆土厚度来满足各个专业的需求,故其荷载相对较大。

甚至局部地下室顶板区域还需要考虑消防车荷载及人防荷载,这就使的地下室顶板荷载更大。

尤其海绵城市的提出,对地下室顶板覆土提出更高的要求。

选择何种类型的地下室顶板的梁板结构体系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地下室顶板所承受的各类荷载相对较大,混凝土及钢筋用量较高;2)设备专业通常净高要求较高以及及地下室层高的局限。

如今很多工程开发商项目或政府项目,对钢筋及混凝土用量提出一系列的经济性的限值。

本文对按双向板布置的井字梁、十字梁、单向单道次梁、无次梁和按单向板布置的单向双道次梁结构方案,在覆土厚度分别为1.5m、1.2m、1.0m、0.8m、0.6m的情况下对钢筋及混凝土用量进行比较,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可行性参考。

2.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2.1计算模型(1) 计算条件:①柱网形式均采用大柱网8.4m×8.4m,柱截面尺寸均为600mm×600mm,层高按3.7米考虑;②各个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C35;③各个构件钢筋强度等级:三级钢(HRB400)。

★★★★★连梁、框架梁、次梁、基础联系梁的区别

★★★★★连梁、框架梁、次梁、基础联系梁的区别

连梁、框架梁、次梁、基础联系梁的区别一、各种梁的总结二、框架梁、连梁、次梁、基础联系梁的区别2.1概念上的区别框架梁也好,次梁也好,连梁也好,最大的区别体现在地震时水平抗震力从一个竖向抗侧构件到另一个竖向抗侧构件的传递模式上的区别:1.框架梁的两端都是固接,可以在水平地震荷载下传递剪力,框架梁的水平地震荷载下的剪力是二端大,中间为0,故框架梁有箍筋加密区,中间部分箍筋不用加密。

2. 次梁的两端都是铰接,次梁相接的不是竖向抗侧构件,因此不传递水平地震荷载下的剪力。

所以次梁不用设置箍筋加密区。

3. 连梁分为两种情况(按《高规》JGJ3-2011中7.1.3条规定):a)跨高比<5,且剪力墙长度能满足梁纵筋锚入墙内的长度≥LaE,且≮600mm----连梁。

跨高比<5是要求连梁有足够的刚度,不只在联肢墙内部传递剪力,还要平衡两端剪力墙的弯曲应力,连梁的箍筋要求是按同等级的框架梁加密箍的要求,沿梁全长加密箍筋。

此种连梁在外墙窗洞处应用较多,特别是结构体形扭转不规则的情况,为了满足结构抗扭刚度或避免外墙在扭转变位较大时,外墙砌体与混凝土梁产生错位裂缝,一般窗下墙也采用混凝土整浇,与楼面以下、窗洞以上部分一起形成一道深梁,按普通住宅层高2.8m,窗高1.5m考虑,此深梁高度有1.3m,其刚度相当大。

此种连梁若不按剪力墙洞口输入,则计算误差会很大。

b)跨高比≥5----框架梁。

由于PKPM对连梁的定义是两端与剪力墙相交的梁,当连梁的跨高比≥5时,其受力机理类似于框架梁(《高规》7.1.3条)。

第一种情况a)连梁应按剪力墙洞口输入(在SATWE里是用和剪力墙相同的壳元来模拟),否则会导致(1)结构刚度失真;(2)连梁受力模式不正确。

虽然PKPM说程序已采用了变形协调方程来解决梁和墙接触面的变形问题,但计算结果仍然相差很大。

第二种情况b)连梁应按主梁输入并定义其为框架梁。

4. 连梁和框架梁的相同点:从概念设计的角度来说,在抗震时都希望首先在框架梁或连梁上出现塑性铰而不是在框架柱或剪力墙上,即所谓“强柱弱梁”或“强墙弱连梁”。

井字梁

井字梁

井字梁井字梁就是不分主次,高度相当的梁,同位相交,呈井字型。

这种一般用在楼板是正方形或者长宽比小于1.5的矩形楼板,大厅比较多见,梁间距3m左右.cross beam由同一平面内相互正交或斜交的梁所组成的结构构件。

又称交叉梁或格形梁。

井式梁板结构的布置方式井式梁板结构的布置一般有以下五种,下面分别于以说明。

1、正式网格梁网格梁的方向与屋盖或楼板矩形平面两边相平行。

正向网格梁宜用于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大于1.5的平面,且长边与短边尺寸越接近越好2、斜向网格梁当屋盖或楼盖矩形平面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1.5时,为提高各项梁承受荷载的效率,应将井式梁斜向布置。

该布置的结构平面中部双向梁均为等长度等效率,于矩形平面的长度无关。

当斜向网格梁用于长边与短边尺寸较接近的情况,平面四角的梁短而刚度大,对长梁起到弹性支承的作用,有利于长边受力。

为构造及计算方便,斜向梁的布置应与矩形平面的纵横轴对称,两向梁的交角可以是正交也可以是斜交。

此外斜向矩形网格对不规则平面也有较大的适应性。

3、三向网格梁当楼盖或屋盖的平面为三角形或六边形时,可采用三向网格梁。

这种布置方式具有空间作用好、刚度大、受力合理、可减小结构高度等优点。

4、设内柱的网格梁当楼盖或屋盖采用设内柱的井式梁时,一般情况沿柱网双向布置主梁,再在主梁网格内布置次梁,主次梁高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5、有外伸悬挑的网格梁单跨简支或多跨连续的井式梁板有时可采用有外伸悬挑的网格梁。

这种布置方式可减少网格梁的跨中弯矩和挠度。

何谓井字梁,以及其注意事项钢筋混凝土井字梁是从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演变而来的一种结构形式。

双向板是受弯构件,当其跨度增加时,相应板厚也随之加大。

但板的下部受拉区的混凝土一般都不考虑它起作用,受拉主要靠下部钢筋承担。

因此,在双向板的跨度较大时,为了减轻板的自重,我们可以把板的下部受拉区的混凝土挖掉一部分,让受拉钢筋适当集中在几条线上,使钢筋与混凝土更加经济、合理地共同工作。

次梁、框架梁配筋统一规定

次梁、框架梁配筋统一规定

次梁、框架梁配筋统⼀规定次梁、框架梁配筋统⼀技术规定(试⾏)结构部次梁、框架梁配筋统⼀规定⼀、配筋指导思想精⼼设计、满⾜计算和构造、考虑经济、⽅便施⼯。

⼆、次梁配筋次梁指两端⽀座都不与柱或剪⼒墙平⾯内相连接的梁。

(⼀)钢筋拉通1、当梁⽀座受⼒钢筋截断点间距a≤1.5⽶时,梁⾓部两根钢筋拉通。

当a≥1.5⽶时,均采⽤212架⽴钢筋。

见下图。

2、井字梁井字梁⾓筋必须拉通,拉通原则,以最⼤⽀座配筋量配两个级差的钢筋后,以⼩直径作为⾓部拉通(如218+422, 218拉通),相交处配置附加钢筋。

3、次梁底部钢筋原则上底部纵筋相邻跨应匹配,以配筋⾯积最⼩的梁跨的配筋作为拉通钢筋,其他跨增加附加钢筋,避免相邻跨钢筋不通的情况,见下图。

4、当抗扭考虑⾓筋作⽤时,⾓部钢筋应拉通且应满⾜计算要求。

(⼆)断⾯⾼度不同,配筋不同时连续次梁在⽀座左、右跨两端梁截⾯⾼度相差较⼤,钢筋⾯积相差较⼤时,按⼤的配置⽀座钢筋,不考虑⼩断⾯出现超筋的问题。

(三)钢筋排数梁⾼ 900时,钢筋排数不超过2排,梁⾼>900时,钢筋排数不超过3排,否则应采取加⼤钢筋直径、加⼤梁宽度或梁⾼度。

三、框架梁配筋框架梁指与柱或剪⼒墙平⾯内相连接的梁。

1、梁上部纵筋①抗震等级为⼀、⼆级时,按规范规定⽀座处最⼤钢筋量1/4拉通,且不应少于214,当为四肢箍时,2根⾓筋能满⾜1/4时,其他部分采⽤架⽴筋,见下图。

②抗震等级为三、四级及⾮抗震时,同⼀根梁上最⼤⽀座可配2个直径级差钢筋,以⼩直径两根钢筋通长。

当为四肢箍时,另配212架⽴筋。

③连续框架梁⽀座左、右梁负筋尽可能拉通,且配筋率均不应超过2.5%。

④同⼀根梁钢筋种类不宜过多。

2、梁下部钢筋原则同次梁,注意匹配问题四、钢筋种类1、同⼀梁截⾯正弯矩配筋或负弯矩配筋不可采⽤两种强度等级钢筋,如不应采⽤218+422。

⼩梁的⾯筋可与底筋不是⼀个等级。

2、架⽴钢筋及构造腰筋可与受⼒钢筋不是⼀个等级(即受⼒钢筋为HRB400级钢筋时,架⽴筋与构造腰筋可采⽤HRB335级钢筋)。

★★★★★连梁、框架梁、次梁、基础联系梁的区别

★★★★★连梁、框架梁、次梁、基础联系梁的区别

连梁、框架梁、次梁、基础联系梁的区别一、各种梁的总结二、框架梁、连梁、次梁、基础联系梁的区别2.1概念上的区别框架梁也好,次梁也好,连梁也好,最大的区别体现在地震时水平抗震力从一个竖向抗侧构件到另一个竖向抗侧构件的传递模式上的区别:1.框架梁的两端都是固接,可以在水平地震荷载下传递剪力,框架梁的水平地震荷载下的剪力是二端大,中间为0,故框架梁有箍筋加密区,中间部分箍筋不用加密。

2. 次梁的两端都是铰接,次梁相接的不是竖向抗侧构件,因此不传递水平地震荷载下的剪力。

所以次梁不用设置箍筋加密区。

3. 连梁分为两种情况(按《高规》JGJ3-2011中7.1.3条规定):a)跨高比<5,且剪力墙长度能满足梁纵筋锚入墙内的长度≥LaE,且≮600mm----连梁。

跨高比<5是要求连梁有足够的刚度,不只在联肢墙内部传递剪力,还要平衡两端剪力墙的弯曲应力,连梁的箍筋要求是按同等级的框架梁加密箍的要求,沿梁全长加密箍筋。

此种连梁在外墙窗洞处应用较多,特别是结构体形扭转不规则的情况,为了满足结构抗扭刚度或避免外墙在扭转变位较大时,外墙砌体与混凝土梁产生错位裂缝,一般窗下墙也采用混凝土整浇,与楼面以下、窗洞以上部分一起形成一道深梁,按普通住宅层高2.8m,窗高1.5m考虑,此深梁高度有1.3m,其刚度相当大。

此种连梁若不按剪力墙洞口输入,则计算误差会很大。

b)跨高比≥5----框架梁。

由于PKPM对连梁的定义是两端与剪力墙相交的梁,当连梁的跨高比≥5时,其受力机理类似于框架梁(《高规》7.1.3条)。

第一种情况a)连梁应按剪力墙洞口输入(在SATWE里是用和剪力墙相同的壳元来模拟),否则会导致(1)结构刚度失真;(2)连梁受力模式不正确。

虽然PKPM说程序已采用了变形协调方程来解决梁和墙接触面的变形问题,但计算结果仍然相差很大。

第二种情况b)连梁应按主梁输入并定义其为框架梁。

4. 连梁和框架梁的相同点:从概念设计的角度来说,在抗震时都希望首先在框架梁或连梁上出现塑性铰而不是在框架柱或剪力墙上,即所谓“强柱弱梁”或“强墙弱连梁”。

建筑横梁支撑结构

建筑横梁支撑结构

建筑横梁支撑结构
建筑的横梁支撑结构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受和传递水平荷载以及上部结构的重力。

常见的横梁支撑结构形式包括梁板式、井格式、无梁式等。

1.梁板式结构:这种结构由主梁、次梁和板组成,通过主次梁的合理布置,将上
部结构的重力传递至基础。

梁板式结构的优点是受力明确、传力路径简单、施工方便,适用于各种建筑类型。

2.井格式结构:井格式结构由双向布置的梁和板组成,形成类似于“井”字的网格。

这种结构能够均匀地承受和传递水平荷载,同时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井格式结构常用于需要较大空间或较高层数的建筑。

3.无梁式结构:无梁式结构是一种不设主次梁而楼板全部直接支撑在柱上的板式
楼盖。

这种结构能够减少室内凸出的梁,增加净空,适用于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如商场、仓库等。

无梁式结构的楼板通常采用较厚的双向板或密肋板,以增强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会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荷载大小、施工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横梁支撑结构形式,并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计算,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字梁与次梁的区别
一般,井字梁的长宽比接近1左右,很少会超过1.5的,否则就没必要用井字梁了,因为这时的受力已经和井字梁完全不同了。

==========
1。

井字楼盖在平面上宜做成正方形,如矩形,其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1.5。

2。

它有两种布置方式:正交正放和正交斜放。

如果区格接近于方形,宜采用正交正放,否则,适宜采用正交斜放形式。

在计算上,这种布置方式计算方法是不完全相同的。

正交斜放需要考虑短小跨度梁对长跨度梁的支承作用,尽管截面尺寸完全相同,但是线刚比是不同的,短跨的线刚比大于长跨的。

3。

当井字梁的间距小于或等于1.5m时,可采用简化的整体大双向板的计算方法,即将整体井字楼盖视为一个大的双向板,首先确定荷载沿两个方向上的传递比例(不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然后根据内力按照挠度相似的原理计算各个井字梁的内力,从而获得全解。

这种方法可采用手算,非常简单,但是必须注意适用范围。

4。

更为一般的情况是采用高次超静定梁的方法,这种方法适宜采用电算方法,计算方法是:割断双向板与井字梁的联系,按三角形或梯形传力的原理计算传递到各个井字梁节点处的集中力,按照节点处相交两井字梁处挠度相等的原则确定分别各个井字梁上的集中力分配比例,最后列出多元线性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