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体会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
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
临床上,出现发作性气急、咳嗽、咯痰、肺内满布哮鸣音。
大部
分患者在脱离激发因子后,给予一般剂量的支气管解痉剂后反应良好,可望在短期内终止发作。
一般处理不足以控制症状而哮喘可持续24h以上,严重者可达数天仍不缓解,此状况称
之为哮喘持续状态。
发作中患者精力耗竭,迅速发展为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的呼吸衰竭。
为能
及时有效地控制发作,必须对哮喘状态作判断,查明哮喘不能及时控制的原因,住入ICU加
强护理,密切观察垂危指征,实施果断的治疗措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9例,男41例,女28例。
年龄38~76岁,平均57岁。
诱因:过敏性18例,上呼吸道感染13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5例,劳累6例,精神
紧张5例,无明显诱因2例。
反复发作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胸闷或咳嗽,症状可自
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1.2 治疗
哮喘持续状态的基本矛盾为各种因素所致的支气管平滑肌持续痉挛。
因此,合理应用平喘药
是最主要的治疗途径。
哮喘持续状态的并发症除使用药物治疗,因药物本身的特性或使用剂
量过大,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各种技术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动、静穿刺插入导管等)可
能造成的损伤外,主要是由于应用机械通气所引起的重大并发症。
2 护理
哮喘发作时病人有紧张、烦躁、恐惧的心理,这些往往加重哮喘发作,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所以医护人员应沉着冷静,守护于病人床边体贴、安慰病人,使病人产生信任和安全感。
哮喘发作时,病人可有背部发胀、发凉的感觉,应采用背部按摩的办法使病人感觉通气轻松。
同时,应适当允许家人陪伴,使病人身心放松、情绪逐渐稳定,以利于症状缓解。
保持病室
适宜的温湿度、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晨间护理时应防止尘土飞扬、床单位采用湿式打扫,以
免病人吸入尘埃而诱发或加重哮喘。
室内不宜放置花草,不宜用羽毛枕头、羊毛毯,避免接
触一切可疑的变应原。
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坐位、半卧位或用小桌横跨于腿部,使病人舒适
地伏桌休息,以减轻体力消耗。
哮喘发作强迫坐位时,给予心脏病小桌、升降架支持,使之
省力和相对舒适,加强巡视患者,注意晨及晚间护理。
哮喘发作期设专人护理,发作时不宜
进食,缓解后给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多饮水禁食诱发哮喘的食物,如鱼虾等,对有明显体液不足、痰液粘稠的病人鼓励其多饮水,少食油腻食物,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输液速度每分钟40~50滴为宜,避免单位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诱发心功能不全。
做好
心理护理以消除条件反射和心理失衡诱发或加重哮喘。
缓解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诱
发因素,进行脱敏治疗,预防复发。
观察病情,了解病人呼吸的频率、深度、类型及呼吸困难程度。
重度哮喘病人每隔10~20
分钟监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观察痰液的色、量及粘稠度,咳嗽的能力和方法。
哮喘常
在夜间发作,夜班护士应加强巡视与观察。
监测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有无电解质紊乱。
病
情观察注意前驱症状如鼻塞、打喷嚏、喉痒、咳嗽、胸闷等;及时采用预防措施。
发作期观
察面色、呼吸、脉搏、血压和意识改变,监测血气和电解质,注意有无气胸、肺不张、心衰、呼衰以及水、电解质、酸硷失衡的发生。
指导病人作缓慢的深呼吸,并给予鼻导管低流量氧
气吸入;指导病人正确使用糖皮质激素类气雾剂,如吸入丙酸培氯米松的正确方法是喷雾与
吸气同步、吸入后屏气数秒钟,吸药后应漱口,以防口咽部真菌感染。
治疗时护理哮喘发作或持续状态须吸氧3~5L/min。
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如β受体兴奋剂、茶
碱类,应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如心悸、心律失常、血压下降、震颤、恶心、呕吐等。
特别
是在交替用药时,应掌握用药方法和配伍禁忌,尽量避免肾上腺素与异丙肾上腺素合用,以
免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
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禁用β受体兴奋剂。
支气管扩张剂在酸中毒时
疗效降低,忌同酸性药物联用。
如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后不能完全缓解且休息时也有明显气促,呈端坐位、张口呼吸、焦虑、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心率加快、发绀明显时,提示病情危重,须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抢救。
痰液黏稠者给予祛痰药及雾化吸入。
有窒息危险时可行气管
插管或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者应严格无菌操作,按常规护理,必要时采用机械通气,异常烦
躁者可用水合氯醛灌肠,禁用吗啡等。
3 讨论
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的预后好坏,除有赖于病情的轻重、是否使用机械通气支持外,还要看入
院和诊断是否及时,治疗措施是否确切得当与迅速,以及严密监护病情变化和并发症的积极
防治是否得到落实。
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的治疗总恢复率在99%上下,但恢复时对哮喘的治疗
仍需继续,特别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量不能骤减;避免与抗原(如已知者)的再次接
触以免复发尤为重要。
对患者进行本病的健康宣教,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
量的重要措施。
通过长期、适当、充分的治疗,完全可以有效控制哮喘发作。
了解哮喘的促(诱)发因素,结合每个人具体情况,找出促(诱)发因素,以避免诱因的方法。
简单了解哮喘的
本质和发病机制,发作先兆及相应处理办法,平喘药物的作用、正确的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就诊指征。
嘱病人随身携带止喘气雾剂,出现哮喘发作先兆时,应立即吸入并保持平静,可
减轻哮喘的发作。
指导病人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增强抵抗力,注意保暖,预
防呼吸道感染,减少复发。
参考文献
[1]叶任高,路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黄丽红.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