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突破篇112第2讲地球的运动规律

合集下载

2015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专项突破练 地球运动规律 湘教版必修1

2015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专项突破练 地球运动规律 湘教版必修1

专项突破练2 地球运动规律一、选择题时间2012年8月6日13时31分,美国航天局发射的“好奇号”探测车登陆火星表面。

据此回答1~3题。

1.当“好奇号”探测车登陆火星表面时,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28°30′N,80°42′W)区时是( ) A.8月5日13时31分 B.8月6日0时31分C.8月7日2时31分 D.8月7日13时31分2.右图是“好奇号”登陆火星时地球表面的昼半球侧视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北极B.b在赤道上C.c是太阳直射点D.d在南回归线上3.“好奇号”探测车用于探索地外生命可能存在的环境,主要目标是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 ) A.大气和云雾B.山脉和平原C.太阳辐射和火星引力D.液态水和有机物答案 1.B 2.C 3.D解析第1题,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经度是80°42′W,其所处的时区是西五区,比时间(东八区)晚13小时,区时为8月6日13时31分-13小时=8月6日0时31分。

故B项正确。

第2题,该图为昼半球的侧视图,则a、e为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

8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a不可能是北极,故A项错误。

c位于昼半球的中间,是直射点所在的位置,8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则b点也位于北半球,故B项错误,C项正确。

d 不一定在南回归线上,故D项错误。

第3题,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首要条件是水的存在,水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生命;其次,生命是由有机物组成的,所以有机物的存在也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因此,在火星探测的目标是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水和有机物。

D 项正确。

读图,完成4~5题。

4.假设地球为正球体,根据图某某息可判断( )A.K点在Q点的正西方B.MQK弧长小于MPK弧长C.弧MPK是MK之间的最短航线之一D.b点在M点的东北方5.当a、b两点同时见到日出的这一天,则( )A.地球公转速度最快B.天安门广场时间6时看到日出C.全球昼夜长短相同D.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答案 4.C 5.C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K、Q均在赤道上,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且K、Q之间为劣弧,故K点在Q点的正东方向,A项错误;若地球为正球体,则MQK弧长等于MPK弧长,B 项错误;b点在M点的西北方向,D项错误。

届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 地球的运动规律

届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 地球的运动规律
6.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 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 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若当 地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与地面夹 角应为90°-H。
7.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 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光热多,背阴 坡得到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 坡温度较低,从而使同一自然带在阳坡的分布高度较高, 在阴坡的分布高度较低。
17
专题五 │ 重点要点探究
(1)B (2)C 【解析】 第(1)题,三地纬度的高低取决于昼夜 长短的变化情况,即昼长(或夜长)与赤道昼长的差值,差值越 大,纬度越高(极昼、极夜现象地区除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 ①地当日昼长为14小时,其与赤道昼长差值为2小时。同理得 出②地的当日昼长与赤道昼长的差值为38分钟,③地为1小时 8分钟。所以纬度由高到低依次为①③②。第(2)题,根据表中 数据计算得出③地的昼长大于12小时,可判断③地(北京)此时 应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再比较表中次日与 当日昼长可知,昼长渐长,此时应为春分到夏至之间,且太 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全球昼 夜长短相差越来越大。此时地球公转趋向远日点,速度逐渐 变慢。
图5-1
7
专题五 │ 重点要点探究
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在这一时 段内,以夏至日为对称中心,均有相互对应的日期(如图5 -1上图中的A日与B日)昼夜状况完全相同,即日出和日落 时刻均相同。其对应的日期应是太阳往返直射同一条纬线 上的日期(如图5-1下图中的M日与N日)。 秋分日→冬至日→次年春分日,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在这 一时段内,以冬至日为对称中心,也有相互对应的日期(如 图5-1上图中的C日与D日)昼夜状况完全相同,即日出和 日落时刻均相同。其对应的日期应是太阳往返直射同一条 纬线上的日期(如图5-1下图中的P日与Q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专题一自然地理运动规律第2讲地球运动规律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专题一自然地理运动规律第2讲地球运动规律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 新人教版

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不利因素:天气多变。
要点二 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依据上图,通过α+γ=90°、γ+β=90°, 可知α=β,进而可推出如下关系:
例2 (2010年青岛质检)地球运动分为自转运动和 公转运动,而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黄赤交 角来表示。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地理事物的数值中,与黄赤交角目前的 度数相同的是( ) ①寒带的纬度范围 ②晨昏线与纬线相切时,相切纬线的最低度数 ③晨昏线与经线圈之间的最大夹角 ④气压带与风带南北移动的纬度范围 A.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点时,下列四图中与之相符的是(
)
【解析】
第(1)题,三条日出时刻曲线可以看成
三条晨线,6月22日,赤道上6时日出,66°34′N
上0时日出,因此下面一条错误;由于晨昏线在6
月22日与66°34′N相切而不是相交,因此上面曲 线正确,中间一条错误。通过读图可以得出A项正
确。第(2)题,如果为南半球晨线,则读图可知南
第2讲 地球运动规律
考情在线分析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 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从命题趋势来看,多 以某种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出访 为时空背景来考查,并且关注身边地理现象与 地球运动的关系。利用社会热点和生活常识, 联系实际 如热水器的安装、楼间采光问题 考查时间的计算、太阳高度计算及应用、昼夜 长短变化规律、极昼极夜现象与相关知识。
移范围减小,即南亚夏季风影响范围可能会减小。
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为黄赤交角度 数的2倍,黄赤交角减小则其幅度必然减小,
A项错;夏至日,虽然黄赤交角减小,但北半
球极地地区还有极昼现象,故昼长不会变短, B项错;正午影长年变化幅度随黄赤交角的变 小而变小,故C项错。 【答案】 (1)B (2)D

【高考档案】201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六 地球的运动规律专题

【高考档案】201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六 地球的运动规律专题

专题六地球的运动规律专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9小题36分)(2014·南京市高三二模)图1是某学生绘制的①②③三地从7月4日到12月12日昼长变化示意图,其中阴影部分因故被污损,据此完成1~2题。

图11.图1中被污损的阴影部分,最有可能为图2中的()图22.自7月4日至12月12日,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B.①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C.潘帕斯草场由枯转荣D.北印度洋沿岸洋流由向西流转为向东流解析第1题,①②③三地的昼长应该以秋分日为界呈对称分布,秋分日前昼长等于秋分日后的夜长,C正确。

第2题,自7月4日七月初的远日点至12月12日地球公转速度一直变快;①地出现18小时的昼长,变化为18小时的夜长,表明该地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随昼长的减小一直变小;潘帕斯草场位于南半球,秋分日前草原枯,秋分日后转荣,C正确;北印度洋沿岸洋流由顺时针向东流转为逆时针向西流。

答案 1.C 2.C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北京时间2013年11月7日上午11时从上海出发。

下图是此时南半球局部光照图,M点为晨昏线BMC与78°S纬线切点。

据此完成3~4题。

3.M点极昼期约为() A.11月7日~12月22日B.12月22日~次年3月21日C.11月7日~次年2月6日D.9月23日~次年3月21日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太阳直射点为(12°S,45°W)B.M点在东半球C.此时全球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小于一半D.此时M点太阳正从正南升起解析第3题,11月7日,晨昏线与78°S纬线相切于M点,说明从该日起M点开始出现极昼,极昼期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大致以12月22日为中心对称分布,即极昼期结束时间约为次年2月6日。

第4题,据北京时间11时确定太阳直射点经度为135°E,晨昏线与78°S纬线相切,且1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则可确定太阳直射点为(12°S,135°E),A错误;M点此时为零时,则M点经度为45°W,位于西半球,B错误;45°W向东至180°经线的范围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C错误;M点此时为零时,且开始出现极昼,所以正值日出,日出方向为正南,D正确。

名师导学2015年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之地球运动

名师导学2015年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之地球运动

(2)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Q 地的地方时是 17:00 B.N 地的地方时是 6:00 C.若阴影部分日期是 5 日,则非阴影部分是 4 日 D.再过 8 个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
(一)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1.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1)日变化:地方时 12 点最大,0 点最小,日出 和日落为 0°。 (2)空间分布:由太阳直射点向四周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变化规律 由太阳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规律 (1)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 月 22 日左右最大,12 月 22 日左右最小。 (2)南回归线以南地区:12 月 22 日左右最大,6 月 22 日左右最小。 (3)赤道:两分日最大,两至日最小。
3.根据纬度差(12 点或 0 点)和太阳高度差计算 (12 点或 0 点)太阳高度 在 12 点和 0 点经线圈上,两点的纬度差等于两 点的太阳高度差。 (三)影子问题 1.影子方向:与太阳方位相反。 2.影子长度: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 二、昼夜长短变化及计算 例2 某同学对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 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 绘成下图。 读图完成(1)~(2) 题。
(一)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1.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2.两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3.春分→秋分: (1)北半球昼长夜短,6 月 22 日左右昼最长,夜 最短。 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6 月 22 日极昼范围最大。 (2)南半球昼短夜长,6 月 22 日左右昼最短,夜 最长。 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6 月 22 日极夜范围最大。 4.秋分→次年春分: (1)北半球昼短夜长,12 月 22 日左右昼最短,夜 最长。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12 月 22 日极夜范围最 大。
三、光照图判读 例3下图中 MON 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 分的日期不同。读图回答(1)~(2)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核心专题突破 专题六 自然地理规律 第一节 地球运动规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核心专题突破 专题六 自然地理规律 第一节 地球运动规律

[思路启迪] 图示照片是什么景观? [获取信息] (1)从文字中获取信息:“广袤草原”为“热带 稀树草原”。 (2)从图中获取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7 月日出东北,1 月日出东南。 [答案] (1)D (2)C
[探究追问] 上题中湖泊以南地区( ) A.7 月份,受上升气流影响,降水较多 B.1 月份,受信风影响,降水稀少 C.7 月份,下沉气流为主,天气干热 D.1 月份,上升气流旺盛,多对流雨
(2)日照图题目的时间计算 首先,在日照图上找出地方时为 0 时、6 时、12 时、18 时的 地点或找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等(具体见 下图);其次,计算出所求地点与已知地点的经度差或时区差;最 后,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进行计算。
[举一反三] (2015·安徽省蚌埠市测试)按照“闰秒”机制,科学家们确定, 在 2015 年 6 月 30 日将再度给钟表额外增加 1 秒钟时间,即在世 界时(格林尼治时间)6 月 30 日 23 时 59 分 59 秒后增加 1 秒,届时 会出现 23 时 59 分 60 秒的特殊 现象。下图示意实行“闰秒”当 日,世界各地调拨钟表的日期和 当日日出时间的情况。读图,完 成下列各题。
[答案] B
2.钟表调慢 1 秒钟,受其影响最小的是( ) A.航天领域 B.网络通信 C.日常生活 D.军事活动 [解析] 钟表调慢 1 秒钟,对航天领域、网络通信、军事活 动对时间精确度要求高的部门影响大,对居民日常生活影响小, C 对。
昼夜长短状况
日期
全球昼夜平分
春分日(3 月 21 日)或秋 分日(9 月 23 日)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 极圈内极昼,南半球相反
夏至日(6 月 22 日)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 冬至日(12 月 22 日)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第2讲地球的运动规律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第2讲地球的运动规律课件

2.M国虽然地处中低纬度地区,却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
①海洋的调阻挡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热浪的侵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C。M国地处非洲西北部,濒临大西洋和地中海,附近海域有加那利寒流经 过,特别是斜贯全境的阿特拉斯山阻挡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热浪的侵袭,使摩洛哥常年气 候宜人,花木繁茂,赢得“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
1.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
是( )
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 B.非洲以南→南海
C.南海→台湾海峡
D.台湾海峡→青岛
2.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 ( )
A.日出东南方向
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
C.昼长较广州短
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
【解析】1选A,2选B。第1题,南美洲以南至非洲以南,洋流为西风漂流,且其方向和航 向基本吻合,顺风顺水;航线从非洲以南到南海,再到青岛的过程中,总体呈现向北的趋势, 其中,南海至青岛逆风而行,洋流和风向利用较差。第2题,4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 球,选项中出现的现象,逐项分析如下:
第2讲 地球的运动规律
【体系构建】
答案速填: ①太阳活动 ②地方时差 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⑤季节变化
【主干自查】 1.说出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提示:(1)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 (2)天气:晴天云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多。 (3)纬度: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
的( )
A.1/3
B.19/24
C.13/24
D.1/6

全程复习方略2015版高中地理 小专题复习课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课件 湘教版

全程复习方略2015版高中地理 小专题复习课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课件 湘教版
(3)太阳直射点与时间的关系: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 时为12时,为昼弧的中间点(昼长的平分点)。
2.理清四个“关键点” (1)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点。 (2)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由于赤道上始终昼夜等长,晨线 和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和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 可以利用该点判断直射点的经度和求任何经线的时间。
3. 园林博览会期间,和重庆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曲线较为符 合的是( )
A.甲开幕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重庆段有凌汛现象发生 B.旧金山正值炎热干燥季节 C.巴西草原草木葱绿 D.北京该日日出东北
5.若该日某时刻重庆杆影的朝向如图所示,同一时刻甲地所示地 点应位于重庆的( )
1.下图中①~⑤为0°~66°34′N之间不同日期的昼长分布曲线 示意图。重庆园博会开幕时,下图所示的昼长变化较符合的时间 段为( )
A.由②到①时段 C.由③到④时段
B.由②到③时段 D.由④到⑤时段
2. 园林博览会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 ) A.先向北后向南 B.先向南后向北 C.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北半球 D.从南回归线向北移至赤道以北
4题,11月19日正值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长江重庆段无结 冰期,不存在凌汛现象;旧金山为地中海气候,此季节温和湿润; 巴西草原正值夏季,草木葱绿;北京冬季日出东南。第5题,此 刻,重庆的杆影指向正北方,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重庆的正南方; 而此时甲地的杆影指向东北方,说明此时的太阳直射点位于甲地 的西南方。甲地此时影长较短,说明正午影长更短,正午太阳高 度角大,位置应偏南。故甲地位于重庆的东南方向。
A. 正东方 C. 东南方
B. 正西方 D. 西南方
【解析】1选A,2选B,3选A,4选C,5选C。第1题,图中显示 北 半球0°~66°34′N的昼长情况为:①②时期昼长小于12小时, ③等于12小时,④⑤大于12小时,可判断①为冬至日,③为春、 秋分日,⑤为夏至日;重庆园博会开幕为11月19日,昼长小于12 小时,且昼长逐渐变小,可判断为②到①时段。第2题,11月19 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且向南移动,12月22日后逐渐 北移,3月21日后移到赤道以北。第3题,根据上题重庆正午太阳 高度角先变小,12月22日后逐渐变大,可判断只有甲图符合。第

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 专题一 地球运动规律共37页文档

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 专题一 地球运动规律共37页文档
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 专题一 地球运动 规律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谢谢!Leabharlann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地理2轮专题突破篇 课时冲关练(2) 专题1 1.1.2地球的运动规律

【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地理2轮专题突破篇 课时冲关练(2) 专题1 1.1.2地球的运动规律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 ,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 ,调节适宜的观看比例 ,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冲关练(二)地球的运动规律(45分钟,100分)选择题(每题5分,共100分)1.(2021·梅州一模)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圆满落月,其后,玉兔号月球车顺利踏上月球外表,开展预定的一系列科学探测 .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B.月球气温昼夜变化剧烈是由于距太阳较近,紫外线辐射强C.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太阳在地球外表的直射点将南返D.此时悉尼正处在深夜,且白昼时间比北京长【解析】选D .月球外表存在众多巨大的陨石坑是由于外表没有大气层保护,陨石直接撞击月面而形成,A错 .月球气温昼夜变化剧烈是由于没有大气的热力作用保护,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B错 .12月份,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接近近日点,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太阳在地球外表的直射点将继续南移,C错 .北京时间21时11分,此时悉尼是23时11分,正处在深夜,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所以白昼时间比北京长,D对 .2.(2021·揭阳二模)太阳耀斑大爆发引发的 "太阳风暴〞将会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是( )A.光球层上的 "太阳风暴〞会引起风暴潮,导致局部沿海低地被淹没B.耀斑现象发生会扰动大气层,影响地球上无线电长波通信D. "太阳风暴〞会影响地球磁场,使卫星信号不稳定【解析】选D .风暴潮属于海洋灾害,与太阳风暴关系不大;耀斑爆发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两极冰川融化是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太阳活动会干扰地球磁场,引起 "磁暴〞现象 .3.地表单位面积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随坡度不同而不同,我国秦岭南坡某月份太阳辐射量最|大值在坡度10°~15°之间 .该月份可能是( )【解析】选C .秦岭南坡太阳辐射最|大值出现坡度在10°~15°之间,说明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在75°~80°之间;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在10°~15°之间 .秦岭的纬度约为35°,所以直射点的纬度在20°~25°之间,此时的日期应是夏至|日6月22日附近的日期 .3月21日00:57(北京时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在( )【解析】选D .计算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即可判断;120°E地方时为00:57,直射点应为12时,可以计算出直射点的经度,其纬度为0°,因此该地应在南美洲 .5.(2021·肇庆二模)下表为中国天气网上肇庆某日天气预报的局部数据 .据此判断,此时( )【解析】选B .根据表格数据,可计算出肇庆市的昼长时间,昼长都小于12小时,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比拟今日和明日的昼长,可知昼长在变长,因此太阳直射点应向北移动,地球公转的位置应在冬至|和春分之间;肇庆正午太阳高度应是逐渐变大 .6.读甲、乙两地昼长随季节(北半球)变化统计曲线图 .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就自转角速度而言,甲比乙大B.就自转线速度而言,甲比乙大D.6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乙【解析】选B .从昼长看,甲地位于南温带地区,乙地位于南极圈 .自转线速度,甲比乙大,两地角速度相同;6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甲 .7.(2021·广州三模)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于当地时间2014年6月12日°°S)开幕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开幕时北京太阳高度接近一天中的最|大值B.开幕当天圣保罗昼长接近一年中的最|小值C.世|界杯期间圣保罗正值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D.世|界杯期间圣保罗正值一年中降水最|多的时期【解析】选B .北京太阳高度一天中的最|大值应出现在正午,此时为北京的夜晚;圣保罗位于南半球,开幕时,该地属于冬季,昼长较短;圣保罗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冬季时,气温较低,降水相对较少 .8.(2021·深圳二模) "白夜〞是指高纬度地区太阳处于地平线以下,但天空整夜不黑的现象 .读图,关于 "白夜〞现象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B.6月22日,甲、乙两处都有白夜现象【解析】选D .根据题目对于白夜的定义,可知 "白夜〞期间,该地极圈以内应该出现极昼现象,这与大气的散射作用有关 .9.(2021·惠州二模)某地某日北京时间2021年1月31日20:00日出,2月1日12:00日落,那么该地( )【解析】选C .首|先根据日出和日落时间计算出该地的昼长为16小时,可以推算出该地某日日出地方时为4时,而这个时刻北京时间为20时,可以计算出该地的经度为120°W;1月31日和2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该地昼长夜短,说明该地应该位于南半球,综合可知选项C正确 .(2021·保定二模)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102°E)位于云南墨江县城西,景区以 "北回归线文化〞为主题,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北回归线标志园之一 .园区依山势的自然走向合理布局,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建有:回归之门、太阳之路、夸父追日等15组景点 .以下图为标志园中建筑之一 "三龙戏珠〞 .据此答复10、11题 .10. "三龙戏珠〞景观中的 "珠〞投影到广场正(中|央)的时间为北京时间( )A.夏至|日13:12B.夏至|日正午12:00C.春秋分日正午12:00D.冬至|日10:4811.假设夸父生活在赤道附近(假设全为陆地),当他看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就开始拼命向正西方向奔跑,为了保持太阳始终不落,夸父的时速需要到达大约( ) A.3 340千米/小时 B.1 670千米/小时【解析】10选A,11选B .第10题, "三龙戏珠〞景观中的 "珠〞刚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会使其投影到广场正(中|央),此时当地地方时为12时,因该地的经度为102°E,那么对应的北京时间为13:12 .第11题,赤道的自转线速度为最|大,是1 670千米/小时,晨昏线在地表是自东向西移动,移动的速度与地球自转的最|大线速度一致 .(2021·长春调研)以下图为3月2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旗和影子示意图,其中旗面与影子的夹角为45°,据此完成12、13题 .12.推测升旗时的风向为( )13.此日过后2个月内( )【解析】12选D,13选B .第12题,根据材料信息此时为3月21日,全球各地日出正东,确定旗子的影子朝向为正西,进而确定国旗飘扬的方向为西北,风向为东南 .第13题,此日过后两个月内,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正午的旗杆影子变短;由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不变,所以一天中影子的移动角速度不变 .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 .当海轮途经图中A点时正值日出,图中CD线表示晨昏线 .读图,答复14、15题 .14.以下表达,符合图文信息的是( )C.B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00°26′S15.以下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A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C.天津一年中夜长最|长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解析】14选C,15选B .图中CD为晨昏线,A点此时正值日出,说明CD为晨线;B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那么B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00;图中显示D点在南极圈以内,那么说明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而北极点周围出现极夜现象,并不是北极圈内都出现极夜;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北半球昼短夜长,对应的时间应是在秋分到来年的春分之间,因此华北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这一现象与海轮途经A点的日期最|为相近 .【方法技巧】地球运动现象的变化与纬度上下的关系(1)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大而变小 .(2)正午太阳高度在回归线与极点之间,随纬度变大而变小 .(3)昼夜差值随纬度变大而变大(极昼、极夜区域内除外) .(4)太阳直射点在北(南)半球,全球各地日出东北(东南),日落西北(西南) .16.(2021·浙江文综)地球上某点,每天该点经过昏线的地方时不断前移,那么该点所在地与时间段匹配正确的选项是( )A.澳大利亚悉尼,5月B.美国华盛顿,1月C.南非好望角,9月D.印度孟买,4月【解析】选A .经过昏线的地方时不断前移,说明该地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北半球应位于6月22日到12月22日之间,南半球应位于12月22日到次年6月22日之间;澳大利亚悉尼、南非好望角均位于南半球,5月符合,而9月不符合,故A项正确、C项错误;美国华盛顿、印度孟买均在北半球,1月、4月均不符合,故B、D项错误 .(2021·上海地理)读极地投影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 .图中小虚线圆为极圈,大虚线圆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经线的交点 .读图完成17、18题 .17.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18.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E、23°26′°E、23°26′N°W、23°26′°W、23°26′N【解析】17选D,18选C .第17题,从经度分布可以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即为南极投影示意图 .AC为昏线可以判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日期为12月22日 .第18题,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图中120°E经线上的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即为0时,可判断60°W为12时,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 .夏至|日北京时间12:40,25°N以南的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测得该地太阳与头顶的夹角到达该日的最|小值(如图) .完成19、20题 .的天空上( )20.该校所在的地理位置是( )A.(125°E,20°N)B.(110°E,24°N)C.(125°E,24°N)D.(110°E,20°N)【解析】19选B,20选D .该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当25°°,由此可以推知该地的纬度为20°N,因此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该地以北,太阳悬挂在该地正北方的天空上;因该地夏至|日的正午时刻为北京时间12:40,可知该地所在经度与120°E相比拟,在其以西方向,且存在40分钟的时差,由此可计算出该地的经度为110°E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地球运动规律PPT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地球运动规律PPT

【考查角度3】 日出日落方位 (2017·天津高考)我国A市某中学(下图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 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 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
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 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 C.白露到立冬 D.立冬到小寒
【解析】(1)选D,(2)选C。第(1)题,小明拍摄日出照片后随即就发到朋友圈, 此时为7点29分,所以可以判断出该地处于冬半年。考虑选项都为中国城市,所 以再结合北半球冬半年晨线特征分析可知:北半球冬半年,我国城市纬度越高, 白昼越短,日出也就越迟。小明所在的城市日出和天津接近,所以在冬半年,要 么纬度比天津低,同时经度比天津小;要么纬度比天津高,同时经度比天津大。 天津位于(117°E,39°N),综合上述条件,只有南宁(纬度比天津低,同时经度 比天津小)符合条件。第(2)题,根据图文信息可以得知,北半球正处于冬半年, 此时无论甲城市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观测到的太阳日出方向都应位于东南 方,日落方向都位于西南方。具体纬度位置、经度位置和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都无法从材料提供的数据中推断出来。
【答题思维路径】
高 考地理 二轮复 习课件 专题一 地球运 动规律P PT【PP T实用 课件】
高 考地理 二轮复 习课件 专题一 地球运 动规律P PT【PP T实用 课件】
【解析】选A。南极地区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顺时针经度增大的为东经 度,经度减小的为西经度,因此可判断恩克斯堡岛的经度约为165°E,为东十一 区,比北京时间(东八区)早三个小时,当恩克斯堡岛为2月7日正午时,即12时, 计算可知北京时间为2月7日9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第2部分专题1突破点1地球的运动规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第2部分专题1突破点1地球的运动规律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第2部分专题1突破点1地球的运动规律(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16·中原名校联考)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南端某城市历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逐月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01252006】1.如图所示,平均太阳总辐射最大的季节是( )A.夏季B.秋季C.春季D.冬季2.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月份却不是平均太阳总辐射最大的月份,原因是( )A.寒潮的影响B.台风的影响C.大气污染的影响D.梅雨的影响1.A 2.D [第1题,读图可知,夏季平均太阳总辐射最大,主要是因为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

第2题,每年6月正午太阳高度最大,长江中下游一带迎来梅雨,阴雨天多,削弱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

](2016·合肥第一次质检)下表为2015年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表。

据此完成3~5题。

A.7°B.8°C.9°D.10°4.M日最可能为( )A.1月22日B.2月22日C.4月22日D.6月22日5.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主要取决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和白昼长度。

下列选项中,天文辐射最少的是( )A.10月22日的甲城市B.M日的甲城市C.10月22日的乙城市D.M日的乙城市3.C 4.D 5.A [第3题,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在同一天甲、乙两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相差9°2′,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甲、乙两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异是由两城市地理纬度差异造成的。

因此甲、乙两城市纬度大约相差9°。

第4题,M日甲、乙两城市昼长大于夜长,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

1月22日、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不符合题意。

根据太阳直射点大约4天移动1°可知,正午太阳高度大约4天变化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0月22日与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大约相等,从2月22日的47°14′增加到78°28′大约需要4个月时间。

高考二轮复习专题课件:12地球运动规律

高考二轮复习专题课件:12地球运动规律
来自象。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相互关系
地球自转和公转相互关联,共同 决定了地球的昼夜、四季、时差
等现象。
地球公转轨道和自转轴的夹角导 致了黄赤交角的存在,进而影响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四季的形成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性规律也 影响了日、月、年的长度和闰年
的设置。
02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与时间差异
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白天和夜晚各占一半时间。
时间差异
由于地球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会有时间差异,东边时间早 于西边。
昼夜长短的变化
夏季昼长夜短
在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 白天时间长于夜晚。
冬季昼短夜长
在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 白天时间短于夜晚。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夏季高、冬季低
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共同作用,正午太阳高度在夏季时较高,冬季时较低。
适量的太阳辐射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 生素D,促进骨骼健康。但过量的太 阳辐射则可能对皮肤造成损伤,甚至 引发皮肤癌等疾病。
地球运动与自然灾害
昼夜交替
地球的自转造成了昼夜的交替现象,对生物的作息规律和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例如,动物的 活动习性、植物的光合作用等都与昼夜交替密切相关。
潮汐现象
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导致了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潮汐对海洋生物、港口运输和海洋工程等方面都有 一定的影响。同时,潮汐能也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2020年全国卷Ⅲ考查了地球公转对四 季变化的影响,答案解析应包括对四 季变化现象的正确解释和相关实例的 说明。
解析
2019年全国卷Ⅱ考查了地球自转对昼 夜交替的影响,答案解析应包括对昼 夜交替现象的正确解释和相关实例的 说明。

高中地理复习-02地球运动规律

高中地理复习-02地球运动规律

02地球运动规律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掌握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时空分布规律,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3.掌握地球公转运动的轨道特征,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以重大时政事件为背景,考查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2.结合图示有关资料,尤其是日照图,考查地球自转与经度变化、时间计算、昼夜长短。

3.结合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或日照图示考查季节判断、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

以实际生活知识,如楼间距、太阳能热水器等为切入点,考查太阳高度的计算。

4.结合光照图,综合考查昼夜长短及季节变化规律的判断。

1.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

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1)定时:即确定出用以计算的参照时间。

该参照时间可以从题目的相关材料中获取,另外也可利用光照图的特殊经线进行判断,如6时经线、18时经线、0时经线、12时经线。

(2)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

如上图中求E 点的地方时,以D 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 点位于D 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 点地方时,以B 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 点位于B 点以西,应“西减”。

(3)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

如E 点所在经线与ND 经线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4)定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 点地方时为12:00+15°45°=15:00,F 点地方时为24:00-15°45°=21:00。

2.区时的计算(1)计算某点所在时区:该点经度除以15°(得商+余数),若余数>7.5°,则时区数为商+1;若余数<7.5°,则时区数为商。

(注: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

(2)求时区差: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减;若两地分别属于东、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

【图】2015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地球和地球运动规律_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地球和地球运动规律★

【图】2015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地球和地球运动规律_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地球和地球运动规律★
地球运动规律不仅可以检验考生的复习情况还能让考生从中总结经验查漏补缺同时也是对高考生心理承受力的一次锤炼
【图】 2015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地球和地球运动规律 _高 考地理专题训练:地球和地球运动规律★
店铺高考频道整理《2015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地球和地球运动规律》,供高考考生参考。2015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地球和地 球运动规律,不仅可以检验考生的复习情况,还能让考生从中总结经验、查漏补缺,同时也是对高考生心理承受力的一次锤 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题干信息: 第(1)题:求日期分界线问题,12月22日所占范围,明确两条日 期分界线。 第(2)题:明确巴西利亚经度,注意时区之间的换算。
【调动和运用知识】 (1)全球两个日期的分布。 全球的日期范围,由两条日界线划分,一条为180°经线(人为日
界线),另一条为自然日界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顺着地球
2.日期界线的判断与计算: (1)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两侧的 日期变换: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去 一天,为旧的一天;向西越过该线,日期 要加一天,为新的一天(如右图)。
(2)新旧两天各自所占的比重计算:
①新的一天所占比重:国际日界线的时间/24。 ②旧的一天所占比重:1-国际日界线的时间/24。
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解析】(1)选A,(2)选C。第(1)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日期分界线的应用,具体解题思路如下:
第(2)题,考查区时的计算,已知东八区区时为12月21日19:18,
巴西利亚在西三区,比东八区晚11个小时,其区时为12月21日8: 18。
【方法规律】
1.地方时、区时的一般计算步骤:
【方法规律】由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数值及变化判断纬度的技巧 (1)赤道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在66°34′至90°之间,每年春 分日与秋分日有直射现象。冬至日和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
小,为66°34′。
(2)南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一年中有两次直射现象 ,因此正午太
阳高度最大值有两次达到90°,并且最小值不低于43°08′。
秋分到冬 至
冬至到来 年春分
北半球各地均逐渐 减小
北半球各地均逐渐 增大
热点考向一 角度1
地球运动的相关计算
地方时、区时及日期的计算
【典题1】(2013·广东文综改编)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
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回答(1)、(2)题。
(1)此刻,日期为2012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A.0 B.
(2)若此时太阳直射在赤道,该地的纬度可能为(
A.10°N C.45°N B.10°S D.45°S
)
【审题·解题·悟题】 【获取和解读信息】 1.图表信息:
信息1:指出了地平线的南北方向,太阳位于正南方天空。
信息2:该地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 2.材料信息: 信息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及取值标准。 信息2:太阳位于正南方天空时的北京时间。 3.题干信息: 第(1)题:利用时差计算经度。
因 素 表 现
纬度 地势 天气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度大→年太阳
辐射丰富(如低纬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相对较高)
地势高→空气稀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年太阳 辐射丰富(如我国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 晴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弱→日照时数长→年太阳辐射 丰富(如我国西北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为光照充足)
第(2)题:运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度。
【调动和运用知识】 (1)太阳位置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①某地太阳位于正南方天空,说明该地位于直射点以北;反之则 位于直射点以南。 ②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始终位于正南方;南回归线以南
地区,则始终位于正北方。
(2)太阳高度与地方时的关系。 ①一天中太阳高度为0°时,对应的地方时为日出或日落时刻。 ②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对应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第2讲 地球的运动规律
【主干回顾】
【答案速填】 ①运动的同向性、共面 性、近圆性 ②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 生偏转 ③太阳活动的影响 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⑤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⑦地幔 ⑧水圈
【核心精华】
1.地球上存在生命条件的三“适宜”、两“环境”:
2.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三大因素:
日照
时间
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多(如夏半年,相应的高纬
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了太阳高度小损失的能量)
3.地球自转运动的三大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晨昏线在地表自东向西运动;昼夜交替周期为24
小时。
(2)产生时差:时刻上东早西晚;经度相隔15°,地方时相差1小
时。 (3)运动偏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转;影响大 气、水的运动。
自转方向,从180°经线到自然日界线之间的范围内为旧的一天 , 其余部分为新的一天。有时全球处于同一天,即自然日界线与 人为日界线重合。
(2)地方时、区时、北京时间的关系。
地球自转产生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全球按每隔15°共
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
时;我国统一采用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东经120°的地方时为标准
1 3
)
C.
1 2
D.
2 3
(2)2014年世界杯主办国首都巴西利亚(15°45′S,47°57′W) 此时的区时为( A.12月22日6:18 C.12月21日8:18 ) B.12月21日14:18 D.12月20日18:18
【审题·解题·悟题】 【获取和解读信息】 1.材料信息:
已知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也就是120°E的地方时。
【解析】(1)选A,(2)选C。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时间
18时太阳位于正南方,此时该地的地方时为12时,由此可计算出
其经度为30°E。第(2)题,太阳直射赤道,此时该地的正午太阳
高度为45°,套入公式可得当地纬度数为45°;该地此时太阳位
于正南方,由此可判断出该地位于45°N而不是45°S。
4.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四个时段及其影响: 时段 春分到夏 至 夏至到秋 分 正午太阳高度的 变化(北半球)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地区逐渐增大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地区逐渐减小 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 昼长夜短且昼变长、夜变短; 北极地区出现极昼且范围扩 大 昼长夜短但昼变短、夜变长; 北极地区极昼范围缩小 昼短夜长且昼变短、夜变长; 北极地区出现极夜且范围扩 大 昼短夜长但昼变长、夜变短; 北极地区极夜范围缩小
角度2
地球运动中的经纬度计算
【典题2】(2014·海南地理改编)某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
H=90°-|φ-δ|,其中δ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 半年取负值。下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位置。据此完 成(1)、(2)题。
(1)该地的经度为
(
)
A.30°E
C.60°E
B.30°W
D.60°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